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一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课时)教案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课时)教案一、学习目标1.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适应。
2.培养学生的观看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
3、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
4、把握药品的取用方法。
二、重点难点化学实验差不多操作。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
学习过程一、常用仪器的要紧用途和使用方法反应容器:试管、燃烧匙、烧杯、锥形瓶、集气瓶存放容器:集气瓶(气体)、细口瓶(液体)、广口瓶(固体)、滴瓶(少量液体)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量筒(量液体体积)取用仪器: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药匙或纸槽(粉末或小颗粒)、胶头滴管(少量液体)夹持容器:试管夹、坩埚钳、铁架台(带铁圈、铁夹)其它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石棉网、玻璃棒、水槽、试管刷可直截了当加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能间接加热的(需垫石棉网):烧杯、烧瓶、锥形瓶加热仪器:酒精灯1.烧杯圆柱状玻璃容器,杯口有便于倒出液体的嘴。
常用的有25mL、50mL、100 mL、250 mL、500 mL 等(1)用于大量物质的溶解和配制溶液或者进行化学反应的容器,也常用于接过滤后的液体。
(2)实验时盛放液体的量不超过烧杯容积的1/2,以防搅拌时溅出。
(3)向烧杯中注入液体的时候,应沿烧杯内壁或玻璃棒引流。
(4)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也防受热不均而使其破裂。
烧杯不能用作加热固体试剂。
2.试管(1)用于少量物质的溶解或发生化学反应的仪器,也常用于制取或收集少量气体。
(2)振荡试管的方法:手持试管、手腕摆动。
(3)实验时盛放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以防振荡或加热时溅出。
可直截了当加热。
(4)用试管夹或者铁夹固定时,要从试管底部向上套,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或离管口1/3的部位)。
3.蒸发皿(1)用于溶液的蒸发、结晶(2)蒸发过程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由于局部温度过高而飞溅(3)当溶液的量减少只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并放至石棉网上,以防晶体飞溅(4)取放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持4.集气瓶(1)用于收集气体、短时刻贮存气体、用做物质在气体中的燃烧的反应器(2)在收集气体或贮存气体时,要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一)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一)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进行规范的操作是进行实验的最起码的要求。
今天我们一起共同来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及使用,动手来完成药品的取用等操作。
二、出示学习目标三、深度自学自学指导(一):自学课本150-151页,完成以下问题。
1、认识常见的九种仪器,同桌之间相互练习辨认。
2、说说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检查指导并讲解)练习:1、教师出示仪器抽学生辨认,并说出简单的使用方法。
2、如图所示:(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_________,洗涤试管应使用_________。
能用来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是_______。
(填仪器名称)(2)家庭小实验通常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做一些实验仪器的替代品,你认为医用注射器可以代替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上述仪器中任选一种仪器,说明使用该仪器时应该注意的一点事项
_____________。
第 1 页共 1 页。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第一课时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第一课时《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课时)》嘿,同学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讲我超级有趣的走进化学实验室的经历呢!一进入化学实验室,哇塞,就像走进了一个充满魔法的世界。
那些瓶瓶罐罐,五颜六色的试剂,还有奇奇怪怪的仪器,就像是魔法师的宝贝一样。
我眼睛都看直了,心里就像有只小兔子在蹦跶,既兴奋又有点小紧张。
我看到了那些长长的试管,它们就像一个个透明的小士兵,整整齐齐地站在架子上。
旁边还有大大的烧杯,那烧杯看起来就像一个胖胖的大肚汉,能装好多东西呢。
我就想啊,这化学实验室里的东西怎么都这么有意思呢?老师开始给我们介绍各种仪器啦。
老师拿着一个酒精灯,说:“同学们,这个酒精灯可厉害啦,就像一个小火精灵的家。
”我当时就觉得太酷了,酒精灯的火焰跳动着,就像小火精灵在跳舞。
我心里想,这小火精灵要是不听话跑出来可咋办呀?这时候,旁边的小明就问老师:“老师,这酒精灯的火要是不小心烧到我们了怎么办呢?”老师笑着说:“这就需要我们小心使用呀,就像你在家里不能随便玩火一样。
”接着老师又拿起了一个漏斗。
那漏斗的形状可真特别,就像一个倒着的小圆锥。
老师说:“这个漏斗呢,可以帮助我们把液体倒进小瓶口的容器里,就像给液体找了个小滑梯。
”我和同学们都笑了,感觉化学实验室里的东西都像有了生命一样。
然后老师开始讲实验台上的药品啦。
有一些白色的粉末,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老师说:“可别小看这些白色粉末哦,它们就像一个个隐藏实力的小超人。
有的能让水变得很神奇,有的能和其他物质发生超级有趣的反应。
”这时候小红好奇地问:“老师,那它们会不会突然爆炸呀?”老师回答说:“只要我们按照规则来操作,就不会有危险的,就像在马路上只要遵守交通规则就不会出事故一样。
”我在想啊,化学实验室里这么多东西,就像一个神秘的宝藏库。
但是要想探索这个宝藏库,就得遵守这里的规则。
就像我们去别人家做客得有礼貌一样,在化学实验室就得按照要求来操作仪器和药品。
我们开始分组去观察一些简单的实验现象啦。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优秀5篇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优秀5篇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一些常用的仪器和药品。
2.练习药品的取用、给物质加热、连接仪器装置、洗涤玻璃仪器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通过几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加深对已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有关物质性质的认识。
4.知道严谨的态度、规范的操作是实验的基本保障,能遵守实验室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1.认识一些常用的仪器和药品。
2.练习药品的取用、给物质加热、连接仪器装置、洗涤玻璃仪器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练习药品的取用、给物质加热、连接仪器装置、洗涤玻璃仪器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教科书内容,课余时间分组参观实验室、仪器室、药品室,了解实验室实验规则、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药品的贮存。
教师:准备实验所用仪器、药品及多媒体课件。
附实验仪器及药品:试管、镊子、药匙、量筒、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大理石、碳酸钠、稀盐酸、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1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知道,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所以学习化学就必须要走进化学实验室。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实验室,首先去认识一些常用仪器吧!二、新课教学常用仪器的分类。
常用仪器(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
常用仪器(能间接受热的):烧杯、烧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
常用仪器(存放药品的):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
加热仪器:酒精灯。
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量)、量筒(量体积)。
分离仪器:漏斗。
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滴管。
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
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
几种常用仪器的用途和注意事项:1.试管(1)用途:①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走进化学实验室》公开课教案

《走进化学实验室》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实验仪器;(2)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如称量、溶解、过滤等;(3)了解常见化学试剂的性质和用途。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2)学会简单的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方法;(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态度。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认知,培养正确的科学观;二、教学内容1. 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实验仪器;2. 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如称量、溶解、过滤等;3. 常见化学试剂的性质和用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实验仪器,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常见化学试剂的性质和用途。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方法的掌握,化学试剂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2. 利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3.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4. 结合讲授法,系统地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施、仪器和试剂;2. 实验指导书;3. 安全防护用品;4. 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化学实验室的照片,引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实验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课堂讲解:讲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实验仪器,演示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如称量、溶解、过滤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确保实验安全。
5.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实验成果,分享实验心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6. 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价,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强调实验安全。
《走进化学实验室》公开课教案

《走进化学实验室》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实验操作规程。
2. 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2. 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 实验室安全知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演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化学实验室的神秘性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实验操作规程。
3. 演示:演示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
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实验操作规程。
2. 学生能独立完成常见化学实验,并注意实验室安全。
3. 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参与实验活动。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含化学实验室基本设备、实验操作演示等内容。
2. 实验材料:如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3. 安全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手套、实验服等。
4. 实验指导书:为学生提供实验步骤、操作要点等信息。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室安全知识。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的熟练掌握,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
八、教学准备1. 课前准备实验材料、设备和安全防护用品。
2. 布置实验室,确保实验环境安全、整洁。
3. 检查多媒体设备,确保教学课件正常运行。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化学实验室,深入了解实验室设备和实验过程。
2. 开展化学实验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 邀请化学实验室技术人员为学生做专题讲座,提高学生实验技能。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存在不足之处。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最新)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最新)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布局和设备。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熟悉常见化学试剂的性质和使用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参观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报告撰写,提升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强调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和安全性,树立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化学实验室的基本布局和设备。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三、教学难点常见化学试剂的性质和使用方法。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
四、教学准备化学实验室设备清单。
常见化学试剂样品。
实验操作视频。
安全防护用品(如实验服、护目镜、手套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活动: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化学实验室有什么印象?”播放一段化学实验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活动:积极回答问题,分享对化学实验室的初步印象。
观看视频,思考化学实验的有趣之处。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和视频,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室的好奇心,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2. 讲授新课(60分钟)(1)化学实验室的基本布局和设备(20分钟)教师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化学实验室,介绍实验室的基本布局。
逐一讲解实验台、通风橱、药品柜、实验器材等设备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学生活动:跟随教师参观,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提出疑问,与教师互动。
设计意图:通过实地参观,使学生直观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布局和设备,增强感性认识。
(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规程(20分钟)教师活动:演示常见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如称量、溶解、加热、滴定等。
强调每个操作步骤的注意事项,如称量时的精确度、加热时的安全距离等。
学生活动:观看教师演示,记录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演示和分组讨论,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规程,培养规范操作意识。
(3)化学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20分钟)教师活动:讲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如佩戴防护用品、禁止饮食、处理废弃物等。
《走进化学实验室》化学教案

《走进化学实验室》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2.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提高实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规则、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
2.教学难点: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化学实验室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化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2.讲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规则(1)讲解实验室的基本规则,如:穿着要求、实验室纪律、安全操作等。
(2)举例说明不遵守规则的后果,让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
3.讲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1)演示实验操作,如:称量、溶解、滴定等。
(2)讲解实验操作要领,强调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4.分组实验(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实验任务。
(2)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1)让学生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交流实验技巧。
(2)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
6.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强调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规则和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规则和实验操作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在分组实验环节,学生积极参与,相互合作,观察实验现象,提高了实验能力。
但在课堂小结环节,仍有部分学生未能完全掌握本节课的知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六、教学资源1.课件:包含化学实验室基本规则、实验操作方法等内容。
2.实验仪器:天平、烧杯、滴定管等。
3.实验药品:硫酸铜、氢氧化钠等。
4.教学视频:实验操作演示。
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实验操作规范性等。
3.实验能力: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4.安全意识: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和遵守规则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要使管口向斜上方倾斜(约45°角度),不得将试管口对人,以防液体喷出试管口而伤人,加热时,还要不断振荡试管,以防止局部受热沸腾而飞溅。
引导学生看课本图1—37(加热方法)。
[学生进行实验1—5](1)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2)给(1)的生成物加热。
2.如果试管外壁有水的话,能否不擦干直接加热?为什么?
3.将液体加热至沸腾的试管,能否立即用冷水冲洗?为什么?
4.如何给试管中的液体进行预热?
归纳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结论](1)酒精灯火焰温度的高低顺序为:外焰>内焰>焰心。故加热时应使用外焰加热。
(2)给物质加热的正确方法是:加热时,受热容器外壁不能含水,以防止受热不均而破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
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2)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能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并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学生]不能。
[展示胶头滴管]
[师]它可以帮我们量取成功!
[板书](3)胶头滴管的使用
[讲解]胶头滴管是用来取用少量液体的仪器,使用时应先挤出胶头内的空气,然后再吸取液体。
[引导学生观看图1—34(滴管的使用)]
[讲解或引导学生看书]
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玷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玷污滴管。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以备再用。严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
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案一
从容说课
学生在参与了课题2中的两个探究活动后,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已有初步的亲身体验,此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走进化学实验室,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的。
教材首先利用实验室的实物照片和简短的文字阐述了走进化学实验室的重要性和要求,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和洗涤仪器等基本操作训练。教材没有采用单纯的基本
[边讲解边示范]
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学生练习实验1—2]往试管里装入少量碳酸钠粉末。
[过渡]现在,我们来练习液体药品的取用。
[板书]2.液体药品的取用
[师]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里。图1—32是液体药品取用的操作示意图,仔细观察
(3)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发展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学方法
理论→实践→归纳→探究→激趣等。
教具准备
1.投影仪、录像资料。
2.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瓶、带导管的胶塞、量筒、水槽、烧杯、普通漏斗、滴瓶、三角架、蒸发皿、试管架、试管夹、试管刷、试管、锥形瓶、胶头滴管、药匙、坩埚钳。
现象:(1)试管中有蓝色不溶物出现;
(2)试管中的蓝色不溶物转化为黑色不溶物。
[师]上述实验现象说明,常温下性质稳定的物质在加热时有可能变得不稳定而发生变化。
如上述实验中的蓝色不溶物。
[设问过渡]在本课题的实验完成以后,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这样离开实验室了呢?
[生]不是,还应该把用过的东西收拾干净。
[师]对!做任何事情我们都应该善始善终。在实验室做完实验后,我们首先应把用过的仪器洗涤干净。否则,下一次使用时,会影响实验效果。
[观察]实验台上放固体碳酸钠和固体锌的试剂瓶与放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液体试剂瓶
的瓶口有何区别?
[生]放固体试剂的瓶口大,放液体试剂的瓶口小。
[讲解]瓶口较大的试剂瓶叫广口瓶,瓶口较小的试试剂瓶叫细口瓶。
[问]你觉得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
[生]瓶口大可方便取出固体,瓶口小可方便倾倒液体。
[师]回答得十分正确!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来练习固体药品的取用。
[板书]1.固体药品的取用
[讲解]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的药品(如石
灰石等)可用镊子夹取。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展示药匙和镊子]
取用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时的方法与取用粉末状的固体的方法是有所区别的。
[过渡]当我们需要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时,常需用量筒量出体积(展示量筒),那么.我们应怎样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呢?
[板书](2)量筒的读数
[讲解]用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简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引导学生观看课本图1—33]
[学生练习]按刚才所讲倾倒液体的方法,向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并用正确的方法读出其体积,记录。
操作训练的方法,而是结合具体实验和“活动与探究”等,引导学生在实验和探究过程中,了解加热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并在现象明显的实验过程中进行基本操作训练,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教案设计时,充分体现了教材的设计特点,并力争使学生在本课题的学习中做到手、脑并用,以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实验基本操作能力。
[板书]2.给物质加热
[活动与探究]
取三支试管,各加入3 mL水。将其中一支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 cm处加
热,将另一支试管的底部与灯芯接触加热,第三支试管的底部放在外焰部分加热,记录上述三种情况下将水加热至沸腾时所需的时间。由此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讨论:
1.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为什么?
[板书](1)取用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的方法
[边讲解边演示]
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学生练习实验1—1]把锌粒放入试管中。
[板书](2)固体粉末状药品的取用
3.碳酸钠固体、锌粒、稀盐酸、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知道,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故学习化学就必须要走进化学实验室。
[板书]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讲解]化学实验室配备有化学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药品)。
(引导学生观看课本图1—26、图1—27和图1—28)
[师]大家实验台上放着的就是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另外还有几种化学试剂
(分别是碳酸钠固体、锌粒、稀盐酸、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问]你能叫出这些仪器的名称吗?试一试!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实验台上的实验仪器(仪器种类如课本图1—27所示),并熟悉它们]
[过渡]当我们要在化学实验室做实验时,首先要熟悉实验室规则。
该图,并讨论下列问题。
[投影示出液体倾倒的操作示意图和所要讨论的问题]
[讨论]
1.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
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
3.拿细口瓶倒液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
4.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讲解]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不能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
慌,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播放“酒精灯不正确使用可能引起的后患”的录像]
[学生进行实验1—4]酒精灯二层火焰温度高低的比较。
[结论]酒精灯灯焰中的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过渡]酒精灯外焰、内焰、焰心的温度高低顺序如何,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需要注意些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
[活动与探究]量取液体时,如果视线没有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而是采用仰视或俯视的方法,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
用仰视或俯视的方法读量筒中刚才量过的水的体积,并与刚才的记录数据进行比较。
[学生探究,并得出结论引]仰视使读数偏小,俯视使读数偏大。
[设问过渡]假如让我们用10 mL的量筒量取5 mL某种液体,你能倾倒得正好合适吗?
[讨论结果]1.细口瓶塞子倒放在桌子上是为了避免塞子沾染桌上的杂质而污染试剂。
2.瓶口紧挨试管口倾倒液体可防止液体流在试管外或洒落,倾倒时应缓缓倒入以防止液
体溅出。
3.拿细口瓶倒液时,标签朝向手心是为了防止瓶口残留液体顺试剂瓶外壁流下而腐蚀
标签。
(注:教师可展示一标签被残留液体腐蚀的试剂瓶)
4.倒完液体要立即盖紧瓶塞,是防止试剂与空气中的物质接触发生反应而变质。把瓶子
[总结]取用少量液体药品时,可以用胶头滴管,取用一定体积液体药品时,可用量筒来量取。取用较多量液体药品时,可直接倾倒。
[学生进行实验1—3](1)用10 mL量筒量取2 mL盐酸,加入实验1—2得到的盛有碳
酸钠的试管中。
(2)用滴管向实验1—1得到的盛有锌粒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盐酸,观察现象。
[学生描述现象](1)中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碳酸钠粉末消失。(2)中锌粒表面产生无
二、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方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本课题我们主要学习了一些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这是你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布置作业]课本P19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