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庄稠油
着力提升油汽比,提高陈家庄油田稠油开发效益

着力提升油汽比,提高陈家庄油田稠油开发效益陈家庄油田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是国内稠油资源重点开发区域之一。
该油田储层深度较浅,储量丰富,但油品质较差,属于稠油、重油。
因此,如何提高该油田的稠油开发效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其中着力提升油汽比,是提高陈家庄油田稠油开发效益的重要手段。
油汽比,是指单位时间内采油的量与采气量的比值。
油汽比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油田采气量和采油量的平衡状况,也是衡量稠油开发效果的关键指标之一。
因为稠油开采常常需要注入蒸汽等热力介质来促进原油流动,稠油开发的关键在于控制油汽比,保证油表面张力的下降和稠油粘度的降低,使得油田稠油得以充分流出。
陈家庄油田含油饱和度高,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注入一定量的蒸汽,以促进原油的流动。
此时,尽管注入蒸汽能够加速原油的流动,但却会降低油田采气量,导致油汽比过高。
如果油汽比过低,则原油流动速度过慢,采油效率低下。
因此,维持稳定的油汽比十分关键。
如何提高陈家庄油田的油汽比呢?首先,要充分利用先进稠油开采技术。
采用低压线水平井和垂直井相结合的开采方式,能够使得稠油能够更加高效地流出。
利用水平井可较广泛地收集延展于储层中的稀油层和厚油层,同时延长工作面长度,提高采收率。
垂直井则可增加的注汽峰值,进一步促进原油流动。
其次,注汽方式也需要优化。
尝试采用高压蒸汽注入方式,能够降低开采成本,并提升油气分离效果,加快蒸汽与油相混合的速度,降低粘附于油层表面的水分子含量,从而提高油田采气量,改善油汽比。
最后,建立有效的生产监测系统。
为了保证稠油开发的高效运行,需要建立严密的生产监测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油气比、油水比等参数,及时掌握油田的生产状态,以便及时调整注汽量,保证稠油开采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提升油汽比的同时,还应注重提升陈家庄油田的综合效益。
一方面,可通过优化注汽合理有效地降低开采成本,减少能源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其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还应该注重环保,化石燃料开发对于环境污染的影响总体较大,降低油汽比也是保护环境的一种措施。
提高陈家庄油田北区稠油油藏采收率

提高陈家庄油田北区稠油油藏采收率
史贞利;马金娜;刘廷峰;李海涛
【期刊名称】《内江科技》
【年(卷),期】2013(34)12
【摘要】陈家庄油田北区属于岩性-构造层状稠油油藏,处于可常规开发油藏的边缘。
该区按反九点法面积注采井网常规注水开发,初期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近年来,
由于套管损坏井增多,导致水井带病注水;水井出砂严重,层间差异大、层间矛盾突出,导致分层合格率低。
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对北区进行水驱效果评价,根据研究结果采
取防砂或者补孔,从而提高水驱采收率。
同时在北区对两口井实施水溶性自扩散剂
实验,对应10口油井,日增油11吨,增油效果显著。
【总页数】1页(P85)
【作者】史贞利;马金娜;刘廷峰;李海涛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
公司河口采油厂;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中国石化股份胜利
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陈家庄薄层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配套工艺推广应用
2.高浅北区常规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与应用
3.陈家庄油田特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
4.古城油田稠油油藏
二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研究5.普通稠油油藏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研究与实践——以孤岛油田B21单元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着力提升油汽比,提高陈家庄油田稠油开发效益

着力提升油汽比,提高陈家庄油田稠油开发效益陈家庄油田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稠油油田,位于河北省境内。
稠油是指粘度比较高的原油,采收难度大,开发成本高,而且影响稠油开发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油汽比。
油汽比是指单位原油产出所需的天然气量,通常用标准立方米(Sm3)/吨来表示,它直接影响到稠油的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
提升油汽比,提高陈家庄油田稠油开发效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为了提高陈家庄油田稠油开发效益,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优化采油技术要提高陈家庄油田稠油开发效益,首先要从采油技术方面着手。
可以采用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如水平井、多级水平井、注汽采油等,有效提高稠油的开采效率。
还可以对现有的采油设备和工艺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采油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二、优化注汽技术注汽是一种提高稠油开采效率的重要技术手段。
可以通过优化注汽工艺、提高注汽压力、增加注汽量等方式来提高油汽比,从而提高稠油开发效益。
还可以采用先进的软件模拟和监测技术,实时监控注汽作业的情况,及时调整注汽参数,提高注汽效率。
三、优化油气分离工艺油气分离是稠油开采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油气分离工艺进行优化,可以降低油气混合物中的天然气含量,提高油汽比。
可以考虑采用新型分离设备、改进分离工艺等方式,提高稠油的产品质量,提高开发效益。
四、加强油气力学研究油气力学是稠油开采的一个重要科学领域,通过加强油气力学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稠油油藏的物理特性和流体行为,提高对稠油开采的认识,有针对性地改进开采技术和工艺,提高油汽比,提高开发效益。
五、加强人才培养要提高陈家庄油田稠油开发效益,需要有一支技术过硬的队伍。
我们要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一大批具有油田开发经验和技术实力的专业人才,为稠油开采技术的改进和提高提供有力支持。
提升油汽比,提高陈家庄油田稠油开发效益,需要全面、系统地采取一系列措施,从采油技术、注汽技术、油气分离工艺、油气力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着手,不断改进和完善相关技术和工艺,提高稠油开采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着力提升油汽比,提高陈家庄油田稠油开发效益

着力提升油汽比,提高陈家庄油田稠油开发效益陈家庄油田是中国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的重点油田之一,因为油田出油量低、粘度高、硫含量高等特点,被称为稠油油田。
为了提高油田的开发效益,需要着力提升油汽比。
油汽比是油井产油能力与注气能力的比值,是衡量开发油田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稠油油田来说,油汽比更为重要,因为粘度高的油在地下很难流动,需要通过注入高压气体来减小粘度,使得油能够顺利地被采出。
因此,提高油汽比是稠油油田开发中的关键问题。
为了提高油汽比,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注气方式的改进传统的注气方式是间隔注气,即在油层中间隔一段时间注入一次气体。
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是存在注气量不均匀,注气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连续注气方式,即不间断地向井下注入气体,使得注气量更加均匀,效果更好。
同时,在注气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注气量,避免过度注气导致油井产油能力下降。
二、提高采油效率采油效率的提高可以增加油田的产油能力,从而提高油汽比。
为了提高采油效率,需要合理调整采油参数,如井底流压、注汽压力、泵冲频率等,同时还需要加强井眼控制,防止注汽量过多导致油井失效。
三、加强油井维护油井的长期运行会使得井筒内壁产生沉积物,导致油井的产油能力下降。
因此,需要定期进行井下清洗、钻井修复等操作,保持油井的畅通。
四、开发新的产油层油田的不同产油层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特性,因此可以在油田中开发新的产油层,从而增加油田的产油能力,提高油汽比。
然而,在开发新的产油层时需要注意保持油田的整体均衡,避免新层的开采导致其他井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着力提升油汽比是稠油油田开发中的关键问题。
通过改进注气方式、提高采油效率、加强油井维护以及开发新的产油层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油汽比,提高陈家庄油田的稠油开发效益。
陈南薄层稠油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陈家庄南区主要油藏特点为 “ 、 、砂 、低” . 薄 制 是河流相储层平面变化快 ,有效厚 度薄.该区下馆陶储 层为一 .
关键词
1 概 况
薄层
要含油层位 为I I 3 、I 砂层组 ,其中含油小层为
7 个
( ) 1 油藏 特 点 :陈 家庄 油 I南区 位于东 营市 利津 县陈 庄镇境 | = I 内 ,区域构造位置为济阳坳陷陈家庄凸起 中部 ,是一个 其继承性 发育 的受基岩控制的披覆构造薄层边际制油油藏 主要含油层系为上第三 系 馆 黝 组 № 下 15 组 , 油藏 埋 深 18 —12m.探 明 含 油 面积 -砂 10 30
¨ 1由肛猾 基 1 】 _ 第 期
技 术 创 新
陈南 薄层 稠 油 提 采收 技 术 研 究 高 同木 率
盂 庆 丽
( U 采 油厂 地 质 研 究 所 ) 河
摘
要 陈家庄油田 南区为薄层特稠 油油藏,具有 “ 储层薄 、油稠 、出砂 严重、舍油饱 和度低”的特点 针 对以上 问题开展 薄层
产动态优 化热采选 井.确 定合理的注汽强度 、制 定合理转周 时机 图板,进 行热采周期 内差异化 管理 通过 以上研究工作 实现陈南薄层 特稠 油整体 动用, 目前 已整体动 用储量22 59×14,建成3 万吨 产能的规模 .采收率达到1%,储量动 用程度达91 ( 1 t 38 7 【 %
3 水平井开发技术界限研 究
陈家庄稠油“四期”开发要素的精细化管理

该阶段的管理重点为 : ①以油井产液温度 、抽油机运行 电流为主要评价指标 ,结合含水 变化 ,要适 时投 入辅 助井筒举升 工艺措施 ( 电加热 、开空心杆 掺 开
水 ),并做到动态调整 ,保证油井生产运行稳定 。 ②根据油井供液能力的变化 ,调整抽油机 工作制度 ( 主要是冲次 调整 ),努力使油井排液能力与地层 的供液能力相匹配 。
( ) 4 递减期 。该阶段为 周期 末期 ,具有产 液量低 、动液 面低 、 产出液温度低的特 点。 该阶段管理重点为 :①加强辅助井筒举升工艺措施 ( 提高电加热 温度 、提高空心杆掺水量 ) 的动态调整 和控制 ,保证 油井生产运行 稳 定。②调整抽油机工作制度 ( 主要为下调冲次 ),努力实现 油井供 排 关系协调。③加强巡回检 查 ,防止油井间出或不出液造 成的油井异常 故障。④当油井达 到废弃产量或 不出时及时安排 注汽 , 入下一轮 生 转
1 稠 油 井 生 产 管 理
作稳定 ,避免卡井等故障发 生。 ( ) 油期。该阶段 为周期的主要产 油阶 段 ,其主要特 征为 : 3 产 油井含水相对稳定 ,产液温度及地层供液能力随生产时问的增长而逐
步下降。
采油生产阶段分为焖井阶段 、防喷阶段和机械举升阶段 。陈家庄 油 田属于新开发区块 ,由于原始地层压力较高 ,注蒸汽后的采油初期 多存在一定的 自喷期 。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 ,地层压力下降 ,自喷期 逐渐缩短至消失 ,油井焖 井结束将直接转入机械举升阶段 。 焖井阶段的管理重点 :注汽结束后 ,为了下一步做好稠油热采井 放喷 ,采油队要及时落实焖井压力 ,焖井压力要每1Z时一次向矿调 2' J , 度汇报 ,一 直汇报到焖井压 力落0 或者放喷开始 , 井压力录取 要及 焖 时准确 ,对焖井 压力 不及时或 者弄虚作假 者按地 质资料 录取规 定扣
稠油水平井双管注汽工艺应用

稠油水平井双管注汽工艺应用摘要:陈家庄油田稠油水平井均采用筛管完井,注汽过程中采用笼统方式注汽,受油层非均质及周边采出影响,蒸汽局部突进、水平段动用不均,热采效果不理想。
文章针对稠油水平井热采现状,为了减少热损失并提高隔热效果,采用同心管双管注汽,井口进行配汽量的调整。
实施效果表明,采用双管注汽后,水平段动用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生产效益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关键词:薄层;稠油;水平井;双管注汽陈家庄油田油层平均厚度4m,原油黏度10000mPa.s~50000 mPa.s,是薄层稠油油藏。
该油田采用热采注蒸汽吞吐开发工艺,油井多采用水平井开发,水平井段长度在150m~200m左右。
尽管采用了均匀注汽系统,但受油层非均质及周边采出程度的影响,仍存在蒸汽局部突进、水平井段动用不均的问题。
为了提高水平井段的均匀动用程度,开展了双管注汽试验,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1水平井双管注汽工艺原理及配套技术1.1工艺原理水平井双管注汽工艺原理如图1所示。
采用井口“双悬挂”,管中管注汽方式,蒸汽从两个通道注入,一个是从2”无接箍油管注到水平段B点,一个是从41/2”真空隔热管和2”无接箍油管环空井注到水平段A点。
通过地面流量调解阀门进行流量控制,实现二个出汽点不同排量的控制,另外在内管和外管分流前通过悬流器及混相器实现蒸汽的等干度分配。
在等干度分配的情况下,A点、B点两端形成两个压力场,当达到一定注汽强度后,两端压力场趋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段形成两个相互联接的蒸汽腔,通过双管注汽达到全段均匀配汽的目的。
1.2配套技术①双管注汽井口。
双管注汽井口设计是在常规注汽井口基础上通过增加一个大四通,来实现双注汽管柱悬挂,其中2”无接箍油管是通过变扣(2”平式油管扣变41/2”偏T扣)直接连接在井口上面,41/2”保温管座封到井口内部悬挂器上,管柱之间采用密封件进行密封,其工作压力21MPa,工作温度35~370℃,大四通垂直通径Ф160mm。
水平井在陈南薄层稠油油藏中的应用

水平井在陈南薄层稠油油藏中的应用摘要:陈家庄油田南区主要以特稠油为主,具有油层薄,原油粘度高,易出砂,含油饱和度低的特点,自2007年以来,通过开展水平井开发经济技术政策界限,利用数模技术优化井网、井距、水平段长段、注汽参数等,成功动用陈家庄南区边部薄层稠油,建产能23.2万吨,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薄层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一、油藏概况陈家庄南区位于东营市利津县陈庄镇境内,区域构造位置为济阳坳陷陈家庄凸起中部,是一个具继承性发育的受基岩控制的披覆构造稠油油藏,。
主要含油层系为上第三系馆陶组Ng下1-5砂组,油藏埋深1180~1320m,地面原油粘度10000~50000mPa.s,平均有效厚度 4.5m,平均有效孔隙度32%,渗透率2500×10-3μm2,属高孔高渗油层。
二、开发历程2006年开始在陈家庄南区开始注蒸汽吞吐开发。
但是直井开发热损失大,产量递减大。
根据计算,热损失达60-80%,第一周期年递减51.5%。
含水上升较快,周期间含水上升速度快4.8%,油田年含水上升率13.7%。
因此开展了开发方式、井网、井距等开发技术政策研究,确定了以水平井开发薄层稠油油藏。
通过数模研究不同油价下水平井、直井布井极限厚度,在50美元/桶情况下确定水平井布井区极限厚度要大于3m;合理的注汽强度为15m3/m左右。
利用水平井模型和井组模型,对该块蒸汽驱的井网、井距和转驱时机进行了优化,确定水平井与水平井组合方案最佳,水平井段长度为250m左右,生产井距离注汽井150m左右。
2007年底设计该区第一口薄层稠油水平井陈373-P1井,投产后峰值日油能力24t/d,目前日油9.3t/d,是直井的1.7倍。
2008-2013年在陈373外围薄层稠油设计以水平井为主开发,部署水平井102口,建产能25万吨。
投产初期平均单井日油13.5t,是直井的3倍,累计产油67.8万吨,取得良好效果。
三、水平井存在的主要问题1.油藏条件差,开发难度大陈家庄南区稠油油藏类型为层状构造-岩性稠油油藏,由于该区储层为一套河流相沉积,其平面变化快,各砂体平面分布形态以条带状为主,地面脱气原油粘度一般10000~50000mPa·s,原油性质在平面上具有由北到南粘度变大的变化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汇报人:阚淑华
一、概况 二、试油试采及开发特征 三、配套采油工艺的研究应用与技术评价
四、结论
五、下步工作方向
概 况
东营凹陷区域构造位置图
陈家庄南区位于陈 家庄凸起中部。含油层 系为上第三系馆陶组 Ng 下 1-5 砂 组 , 油 藏 埋 深 1233-1338m。
概 况
2000 年以来,该块先后试 陈家庄凸起南部八十年代 开始勘探, 油 11 口井 27 层,其中 2000 年以前, 11 口 曾经钻探井 井 17 层获得工业油流,但 8口,见油气显 示的井有6年一直未得到有 2000-2003 口,试油均未获 工业油流,通过分析认为 效动用,未动用的原因主 该区馆下段成藏规律比较 要有两个:一是原油性质 复杂,砂体横向变化较大, 差、动用难度大。由于油 连通性差,油水关系复杂, 稠、粘度高、出砂严重, 加上油稠出砂,试油产能 限制了油藏开发。二是受 上一直没有突破,导致该 采油工艺制约,达不到经 区勘探上一直没有大的进 济产能。 展。
19163-67986mPa.s (冷、热采井组实验)
采油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情况作以介绍。
配套采油工艺的研究应用与技术评价
射孔工艺 防砂工艺
空心杆泵上掺水降粘开采工艺
冷、热采试验井组配套技术研究 应用效果评价分析
1、射 孔 工 艺
对于疏松砂岩特稠油油藏,在常规射孔上要求中孔径、高 孔密,泄油面积大,不重复射孔,同时也要有利于防砂。结 合胜利油田稠油油藏射孔弹的应用情况,在进行优化射孔设 计时,利用“射孔优化设计软件”和生产实际数据对YD102
掺水温度80℃ 掺水温度70℃ 掺水温度60℃d 掺水温度50℃ 不掺水
井 深(m)
根据井筒温度场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室内实验, 确定掺入液的温度需控制在60℃以上。
3、空心杆泵上掺水降粘工艺பைடு நூலகம்
2、掺水量的确定
掺 水 主 要 参 数 优 化
混 合 液 粘 度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2986 2418 1752 1956 1259 1024 989 1247 2516 2031 1359 1060 657 213 96 ³ ¶ Õ È 5928 4826 4196 3048 º Ë ¬ ® Â Ê
陈庄南区已投产油井的防砂中,“封隔高压一次充填”防砂工艺成 功率达到100%,绕丝管管外充填防砂成功率70%,而其它防砂工艺成 功率最高达到50%,比较而言,“封隔高压一次充填”防砂工艺和绕 丝管管外充填防砂比较适合该块地层特点。
2、防 砂 工 艺
封隔高压一次充填防砂
基本原理是充填工具与割缝筛管配套,将砾 石以携砂液大排量带到油气井产层管外空洞 和筛管与套管环形空间,经沉积、压实,形 成高效能挡砂屏障,防止油层出砂。
2、试油试采特征
油稠,采用井筒降粘工艺开采,具有中低产能
陈家庄油田受油气成藏和运移的控制作用,原油密度由北 向南逐渐增大,南区50℃时地面原油粘度5361-67986mPa.s, 原油在井筒中流动阻力大,试采井均采用井筒降粘开采,油 井要取得较好产能,必须解决井筒降粘问题。陈15-37块3口
试采井冲次分别为1和0.5次/分,单井日产油量6t,陈371块
东 营
凹陷
该区探明含油面积 20.3km2 ,上报探明地质储量 2613×104t 。空气 渗透率 5318 × 10 - 3 um2 , 地面原油密度 0.9689-1.0606g/cm3 ,原油粘度 5361-67986mPa.s ,胶质含量 40.79-59.2% ,沥青质 3.92-15.72% 。水型 : CaCL2 , 总 矿 化 度 10661-16703mg/l , 压 力 系 数 1.0 , 地 温 梯 度 为 4.1℃/100m。属于常压、高温异常油藏。
而导致井底附近油层污染、阻塞孔隙通道,降低渗透率、影响油井产能
的不良后果。
油水混合充分,降粘效果好
当活塞在泵筒做上下往复运动时掺水的静态混合变为了动态混合, 使油水混合充分,油迅速分散在水中,形成水包油型乳化液,达到良好 的降粘效果。
3、空心杆泵上掺水降粘工艺
利用热损失,增强降粘效果
空心杆掺水降粘工艺中,热损失集中在杆壁,这部分热量可由杆 壁直接传送给油管内混合液,用于加热混合液,使热损失得以充分的 利用。
元);泵上掺水:6.26万元/年 ;化学降粘:8.76万元/年 ),对比分析
后认为空心杆掺水降粘费用最低。同时,该工艺在埕南 13块以及陈家庄油
田 老 区 陈 23-G31 、 陈 9-31 等 稠 油 井 上的 成 功 应 用 , 证 明 了 其对 粘 度 在
10000mpa.s以下的稠油井应用效果显著,同时能够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原
理
FS充 填工 具
2、防 砂 工 艺
施 陈13-35生产曲线 工 参 数 携 砂 液 工 艺 特 点 陈 15-37 块采用该技术防砂 17 口, 该防砂技术具有施工简单,防砂 该块地层砂粒度中值 为防止携砂液进入地层造成伤害, 0.24mm。根 陈 371 块冷采井组采用该技术防 有效期长,采液强度高,携带力 据埕南 引起粘土膨胀而堵塞油层,影响 13块和沾18块防砂挡砂理 砂 5 口,成功率为 100% ,现场应 强,修井难度低,适应性强等特 论要求和实际操作经验,割逢管 油井产能,要求携砂液配方如下: 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点。 选择缝宽0.3mm 70℃过滤污水 +2%HBD-911 ,砾石尺寸选择 防膨剂 0.4-0.8mm的石英砂。 +2%FTY-036 抑砂剂。
陈15-37 陈15-37 块 陈11-37 陈373 陈371块 陈375 陈家庄 老区 陈7-27 陈9-29
2000.7 涂料砂防砂 螺杆泵 电热杆
2000.9 地层预充填+ 空心泵 电热杆 2000.1 金属棉滤砂管 阀式泵 电热杆 2000.1 地层预充填+ 螺杆泵 电热杆 2001.5 绕丝筛管 空心泵 电热杆 涂料砂防砂 长 泵 电热杆 涂料砂防砂 长 泵 电热杆
3、空心杆泵上掺水降粘工艺
陈家庄油田第一口掺水井
空心杆掺水 作业
原油粘度:7000mpa.s
9*0.8*91.5%
21.3*7*67%
3、空心杆泵上掺水降粘工艺
工艺原理
高压软管 大卡炉 来水干线 掺水阀组
加热至 60-80℃
3、空心杆泵上掺水降粘工艺
技术特点
泵上掺水,水不回渗地层
空心杆泵上掺水技术中,掺入的热水通过井下单流阀直接进入泵活 塞上部,始终不会进入环空,决不会渗进地层,彻底避免了因水流回渗
陈371 陈 311
陈4
概 况
陈家庄油田南区 (2004年新区)
概 况
陈家庄油田产量构成曲线
日 油 水 平 (t)
图例
新井 补孔
防砂
提液
一、概况 二、试油试采及开发特征 三、配套采油工艺的研究应用与技术评价
四、结论
五、下步打算
试油试采及开发特征
试油试采情况 试油试采特征
1、试油试采情况
陈7-27 陈9-29
试采井产能更低,单井日产油量1.5t,根据千米井深稳定日产 油评价油藏产能属中等偏低产能。
2、试油试采特征
油井出砂影响油井正常生产
该块馆陶组油层埋藏浅,压实作用低,胶结疏松,易出砂。根 据陈庄南区油井的作业资料计算,每采出万吨液出砂量为21m3。 因此,该块油井皆需要防砂投产。
蒸汽吞吐效果不明显,常规注水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mpa.s)
t=50℃
4956
³ ¶ Õ È
t=60 ℃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概 况
陈家庄地区基岩顶面构造图
近几年,对陈家庄南区进 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综合运 用油藏地质资料,建立了一套 适合本区的经济开采模式,使 区块的控制储量大幅升级。 2004年陈家庄南区新增探 明含油面积10.0km2,新增地质 储量1379×104t,石油地质储 量由2000年的1234×104t上升 至2613×104t。2004年新投开 井30口,建产能6.5 ×104t, 2005年计划投产新井42口,新 建产能9.0×104t 。
南部的陈373、陈375等井蒸汽吞吐均未达到预期效果。
而相邻的老区陈家庄南区自94年常规注水开发以来,一直保持良好 的生产态势,目前单井日注水量150m3左右,注水压力8-12MPa,地 层压力12.9MPa ,地层总压降 0.3MPa ,地层能量稳定平均单井日产 液22t,日产油5.8t,综合含水73.6%,平均动液面670m。
YD127、YD89三种射孔弹进行了优化选择,设计计算时充分考
虑了各种不同射孔相位和不同孔密情况,根据计算结果确定 相应的射孔参数为:127枪、127弹、16孔/米。
2、防 砂 工 艺
防砂工艺的优选
防砂方式 封隔高压一次 地层预充填+绕 充填防砂 丝管管外充填 PS防砂 复合砂防砂
实施 有效 实施 有效 实施 有效 实施 有效 实施情况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30 30 10 7 6 3 1 0
并为2005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该块的滚动开发以及新区产
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配套采油工艺的研究应用与技术评价
根据陈庄南区不同区块
陈15-37块 原油粘度:
5361-28372 mPa.s
(空心杆掺水)
的油藏特征以及采油工 艺的适应性研究,确定 了不同区块的稠油开采 方式,下面就该块配套
陈371冷、 热采井组 原油粘度:
从产能分析,陈家庄南区油井常规开发单井产能低,日油在1.378.27t/d之间,平均4.82t/d。通过注汽并未有效增产,主要是因为 油层厚度较薄,净总比低,注蒸汽热损失严重,降低了热利用率, 影响了吞吐的开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