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表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清单中的LECD各指:危险性可用下式表示:D=L X E X C式中:L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 —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D —危险性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的半定量的评价方法,此法简单易行。
它是用和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一种方法,即D= LEC其中:L代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代表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 代表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D代表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
L、E、C三种因素取值及D危险性等级划分见表1〜4。
表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预料0.5可以设想,但很不可能6相当可能0.2极不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0.1实际不可能1可能性极小,完全意外表2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数值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与潜在危险环境2每月一次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0.5非常罕见的暴露表3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 )2 / 62分数值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分数值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7 严重,重伤,或较小的财产损失 40 灾难,数人死亡,或造成很大财产损失3重大,致残,或很小的财产损失15非常严重,1人死亡,或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1引人注目,需要救护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的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进行定性评价的一种方法。
它是由美国的格雷厄姆(KJ .Graham)和金尼(G.F.Ki nnly )提出的。
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情况E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C用公式表示:D = L E C式中:D——作业条件的危险性L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用L、E、C三种因素的乘积D = L E C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记录表(LEC)办公室 新

残余风险评估(D=L*E*C)
L
E
C
风险 风险等 评分 级
1.0 3
3
9 低风险
1.0 6
7
42 低风险
1.0 6
3
18 低风险
1.0 6
3
18 低风险
1.0 6
3
18 低风险
1.0 6
3
18 低风险
1.0 6
3
18 低风险
1.0 6
3
18 低风险
1.0 6
3
18 低风险
1.0 6
7
42 低风险
1.0 6
装订机和塑 封机同时使 同时使用时,桌面空间紧凑,烫伤
用
装订机 塑封机
烫伤
1.0
3
3
9
低风险 同时使用选用较大的桌面作业
20
手机充电机长时间插在拖线板上,爆 炸
拖线板
爆炸
1.0
6
7
42
低风险 有序上下;扶好扶手
拖线板使用
21
拖线板使用一些私人小电器,质量不 合格,起火
拖线板
火灾
1.0
6
15
90
一般风险 购买正规拖线板
45
时关闭电源,起火
16
人员在机器预热时,离开,其他人员 误碰,烫伤
装订机
烫伤
1.0
3
1
3
装订机使用
17
打孔后的纸屑没有及时清理,长时间 使用,发热棒引燃纸屑,起火
装订机
火灾
1.0
3
15
45
低风险 定期检查,损坏及时维修 低风险 一个季度委托供应商清洗一次;平时保洁 低风险 定期检查,损坏及时维修 低风险 总务专人设置温度;巡检 低风险 吸烟室专用垃圾桶;保洁每日清洁 低风险 专人定期检查;使用须知宣导;加强员工安全教育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记录表(LEC)方向盘事业部-发泡车间

3 3 3 27 低风险
31
使用洗模水时,没有戴手套,腐蚀皮肤
其他伤害 3 3 3 27 低风险 1、《聚氨酯发泡工序作业流程 1 3 3 9 低风险
清洗模具
与操作规程》
32
使用铜丝刷时,没有戴手套,划伤手指 铜丝刷 其他伤害 3 6 3 54 低风险 2、培训教育
1 6 3 18 低风险
33
搅拌时没有戴橡胶手套,腐蚀皮肤
移至车间
情况,撞伤人员
5
运输过程中人员由于地面湿滑滑倒
6
扳手打开时没有按住盖子,盖子飞出砸 伤
设备
发泡机 发泡机 平板车 平板车 平板车
扳手
事故类型
触电 触电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 其他伤害 物体打击
初始风险评估(D=L*E分
风险等级
(管理制度、安全附件)
1、《聚氨酯发泡工序作业流程
28
人员未拿稳扳手,导致扳手掉落砸脚
扳手 物体打击 3 3 3 27 低风险
3 3 3 27 低风险
29
使用扳手安装螺丝固 定模具
人员用力过大,导致扳手掉落砸脚
扳手 物体打击 3 3 3 27 低风险 配备防护手套、防护鞋、工作服 3 3 3 27 低风险
30
人员站位不当,地面湿滑,导致人员摔 倒
其他伤害 3 3 3 27 低风险
3 3 7 63 低风险
3 3 7 63 低风险 1 6 3 18 低风险 3 6 3 54 低风险 3 6 3 54 低风险 3 3 3 27 低风险
建议改进措施
7 加A/B料 使用扳手打开料罐 人员未拿稳扳手,导致扳手掉落砸脚
扳手 物体打击 3 3 3 27 低风险
3 3 3 27 低风险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D)

分值 10 6 3 1 0.5 0.2 0.1
事故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完全可以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
很不可能,完全意外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9
10
11
12
设备设施风险辨识:
13
3
完整的LECD表:
4
作业内容:
作业内容: 通氯、高压釜维修、离心机维修、高压釜更换填料、循环水池清理 、电 气焊施工。。。。
5
可能产生的危害:
可能产生危害: 蒸汽烫伤、触电、机械伤害、淹溺、化学灼伤、蒸汽烫伤。。。
6
事故类别:
事故类别:参照 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 1、物体打击;2、
LECD风险辨识方法
➢ LECD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操作人 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危险性的 半定量评价法。
➢ 其计算式为:D = L×E×C
➢ 评价操作人员伤亡的分析大小从 L (事故 发生可能性)、E (人员暴露于危险中的频度) 和 C (一旦事故发生可能造成的后果严重程 度)三方面因素考虑。
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
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
;14、瓦斯爆炸;15、火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
其它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
7
现有控制措施:
现有控制措施: 穿戴好劳保用品、遵守安全规程、专人监护、备好应急防护器材、 加强培训提高技能、贴警示牌。。。。
1
优点:
➢ 无需深奥的理论,便于在较短时间内使广大的危害因
素识别评价人员掌握;
➢ 通过半定量计算,可分析出各危害因素的风险等级,
八大作业风险分析表

八大作业风险分析表(1)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八大作业风险分析表(2)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八大作业风险分析表(3)
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八大作业风险分析表(4)
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八大作业风险分析表(5)
5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八大作业风险分析表(6)
6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八大作业风险分析表(7)
7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八大作业风险分析表(8)
8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9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判断准则

实际不可能。
表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值
频繁程度
分值
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0.5
非常罕见地暴露
表3 发生事故事件偏差产生的后果严重性(C)
分值
法律法规及
其他要求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万元)
停工
公司形象
100
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
部分装置停工
地区影响。
7
不符合上级或行业的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
丧失劳动力、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
10万以上100万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部分设备停工
公司及周边范围。
2
不符合公司的安全操作程序、规定。
轻微受伤、间歇不舒服。
1万以上10万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1套设备停工
引人关注,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判断准则分值频繁程度分值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05非常罕见地暴露发生事故事件偏差产生的后果严重性c判别准则分值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万元停工公司形象100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判断准则
表1 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分值
事故、事件或偏差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6
相当可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事件或偏差。
3
可能,但不经常;或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或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也未作过任何监测;或未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在预期情况下发生。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记录表(LEC)

出差用柜”。
相关方来访、作业安全风险告知卡;4、现场张贴警示标示。
志;及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
仓库员培训;2、平时早会多宣导。
货物堆放整理员培训;领用间规程》现成放置岗月点检表》2、电动堆高2、按《叉车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执行2、电动堆高4、叉车设置限速压铸机护气护气体的检查体使2、警示标示班长要多宣导钻床皮带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保养表(每班)2、上岗前加运送现场长要多宣导2、加强安全意识培训;3、按《叉车作业安全规范》执行研磨研磨缸铁框内、清/维护设备2、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3、按《悬挂输送喷淋清洗机使用规范》执行;2、按《铣钻床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机械维修6、员工培训教育。
行;5、按《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执5、员工培训教育。
修4、按点检要求及时点检(《电动单梁起重机日常点检表》、《吊具每月点2、警示标示。
切割机、手持式枪钻2、按《磁座钻机床安全操作规程及维护》执行;3、按《电气安全操作规程》执行;2、警示标示;3、定期检查切除磨损零件1、按《手提式电动气动工具安全操作1、人员安全表》 )执行;5、员工培训教育。
电焊机定》执行;4、按《“三违”行为管理制度》执2、警示标示;3、按《全电动车安全操作规范》执行;4、按点检要求及时点检(《叉车每月教育培训;2、警示标示。
2、按《电焊、气焊安全操作规程》执行;行;2、按《叉车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执装配线维修、清边线维修3、定期检查。
行;4、员工培训教育。
教育培训;2、按《铣钻床安全操作规程》执行;行;6、员工培训教育。
抛丸机维修6、员工培训教育。
3、定期检查行;。
作业活动时预先危险性分析表(全)八项

巨翔化工(昆山)有限公司
作业活动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序号
作业过程
火灾、爆炸
清罐时未配备防护防爆用具;
罐内、煤气柜等有限空间内的可燃气体浓度高;
未加强置换,空间内易燃气体积聚
配备防爆工具;
检查空间内有毒有害物质以及氧气等的含量,确保符合要求时再进入空间作业;
进行彻底置换,严禁置换不彻底而进入空间作业
7
吊装作业
起重伤害
吊钩、钢丝绳破坏;
物件捆绑不牢;
挂钩不当;
起升机构的零件故障;
施工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若施工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应重新办理《断路作业证》。
9
抽堵盲板作业
火灾爆炸
危险有害物质(能量);
明火及其它火源;
操作失误;
涉及危险作业组合,未落实相应安全措施;
Ⅲ
在拆装盲板前,应将管道压力泄至常压或微正压;
严禁在同一管道上同时进行两处及两处以上抽堵盲目板作业;
气体温度应小于60℃;
防护设施设置不当、操作人员精力不集中;
平台打滑;
未设置防护栏、扶梯
Ⅱ
设置符合规范的栏杆、扶手、走梯、踏步;
加强检查、检修维护;
高处操作时集中精力
3
动火作业
火灾爆炸
未严格划分动作作业区;
未严格动火作业审批;
未清除作业区内可燃物质或清除不完全就动火;
未严格执行动火监护制度;
动火时,与相关的设备、管道未断开,易燃气体或液体进行动火作业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表部门/单位:
序号岗位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产生活动或部位
风险评价
现有控制措施L E C D 级别
1 饱和器煤气泄漏、设备区
域、氨气,蒸汽、
硫酸
人员中毒、火灾、机
械损坏、氨气蒸汽泄
漏、硫酸管道阀门
(煤气、蒸汽、氨气)泄漏、
机械事故、硫酸灼伤
加强煤气、氨气、蒸汽、硫酸管道阀门巡检,做好设备设施
维护保养工作,认真执行安全规定。
2 离心机机械设备伤害、硫
酸、蒸汽、电器开
关
机械设备伤害、硫酸
灼伤、蒸汽烫伤、人
员触电
离心机操作室,开关阀门
(硫酸、蒸汽)
符合操作规定,不准用湿手触摸电器开关。
3 泵工煤气泄漏、电器开
关、各层平台、蒸
汽氨气阀门、硫酸
人员中毒、火灾、机
械损坏、氨气蒸汽泄
漏、硫酸管道阀门、
触电、高处坠落
(煤气、蒸汽、氨气)泄漏、
硫酸灼伤、电源线老化(配
电柜、电闸箱)、楼梯、护
栏、平台、等安全因素;违
章作业
加强煤气、氨气、蒸汽、硫酸管道阀门巡检,加强检查不准
用湿手触摸电气开关,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严格执行
高空作业相关规定,加强对设施设备安全装置的检查,有隐
患要及时处理
4 干燥工电器开关、设备区
域、蒸汽阀门、硫
酸铵
触电、机械损坏、灼
烫、腐蚀、中毒
电源线老化(配电柜、电闸
箱)、机械事故、开关蒸汽
阀门时、
正确穿戴劳保用品,严格执行安全规程。
加强检查,不准用
湿手触摸电气开关。
做好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工作。
5 包装工电器开关、硫酸铵触电、硫酸铵粉尘
伤害
操作电器开关,硫酸铵
放料处
本岗位至少有2人工作,相互监护,作业时佩戴劳
动防护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