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接触镜验配

合集下载

接触镜验配 概述

接触镜验配 概述
接触镜验配技术
角膜接触镜(CL),俗称隐形眼镜。根据 人眼的角膜形态,以透明或染色的材料, 直接附着在角膜泪液层表面,并能与人眼 生理相容,最终达到矫正视力、美容或治 疗的目的。
接触镜类型
球性软性亲水接触镜 散光软性亲水接触镜
硬性透气性接触镜 角膜塑形镜
谁戴过隐形眼镜?
讨论: 1. 戴隐形眼镜的步骤? 2. 戴隐形眼镜的注意事项? 3. 戴隐形眼镜的优点? 4. 戴隐形眼镜的感受?
理想的隐形眼镜?
视觉清晰 配戴舒适 透氧性好 操作方便 经济耐用 无并发症
19世纪事件:玻璃镜片
历史发展 1937 PMMA材料角巩膜镜片1946小镜片 1950年代 Wichterle PHEMA材料获专利
旋转成形法
1972 博士伦
商品化软镜
1974 Gaylord SMA专利(RGP材料)
1972 Titmus
CAB镜片
1981 DowCorning 硅弹性镜片
无晶体眼长戴硅镜片Fra bibliotekBarnes-Hind 美容长戴HEMA镜
1982 视康公司 着色软镜
1983 DowCorning 硅树脂镜片
1983 视康公司 软性双光镜片
1985 Synoptik 抛弃型镜片
1989 FDA
长戴限时七天
1995
定期更换方式
发展趋势
大 小 不透氧 透氧性好 长戴型 抛弃型

接触镜临床验配

接触镜临床验配

接触镜临床验配随着现代医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几乎所有的眼科医院都开始使用接触镜来矫正或治疗近视、散光、角膜塑形等眼睛疾病。

前往眼科医院验配接触镜是很多近视患者的选择,那么什么是接触镜,如何正确的验配接触镜呢?一、接触镜概述接触镜又称为隐形眼镜,是一种贴着角膜的光学镜片,与一般的眼镜不同,使用接触镜不仅能提高视力,也不会遮挡面部,体现出更加美观自然的优势。

接触镜的分类:按照功能和使用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1、修正视力型接触镜2、治疗型接触镜3、隐形型接触镜4、角膜塑形型接触镜5、护理型接触镜此外,还有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接触镜还有软性接触镜和硬性接触镜之分。

硬性接触镜是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制成,而软性接触镜是由聚二氯乙烯、氢气类等材料制成。

二、接触镜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1、接触镜佩戴时间问题接触镜不能带太长时间,因为接触镜会遮挡角膜,导致眼部缺氧,清洗和保养不好的接触镜还容易感染眼部,引起各种眼病,所以定期更换或让眼科医生判断佩戴时间十分必要。

2、配戴接触镜需要医生指导无论是新手还是有经验的人带接触镜都需要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眼科医生会进行配合验光、角膜测量和观察角膜状况从而可以为您推荐适合自己的接触镜,以保证佩戴时的安全。

3、保护眼睛健康在佩戴接触镜时,一定要注意眼卫生与保养,包括洗手后插拨、护理解放、摘取顺序等等。

因为接触镜放置在眼球上,而我们的眼球表面还有大量的微生物,如果没有好好的清洁和护理,这些微生物很容易进入眼球,引发眼睛疾病。

4、每次睡觉前摘掉接触镜接触镜在使用时会挤压角膜,影响眼球表面组织充血情况,如果在睡觉时依然带着接触镜,眼部还必须保持开着不动的状态,眼球组织来不及循环抗疲劳,时间长了会导致角膜水平扁平变形,视力难以恢复。

三、接触镜验配流程1、接受专业的医学视力检查做完眼科医生的检查,主要包括验光和角膜检查,确定视力准确及是否适合戴接触镜。

2、商讨选购接触镜眼科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向患者介绍适合的型号、材质和使用方法,并给做适合的医生建议,以提供专业的帮助。

用于矫正散光的接触镜_一_接触镜矫正散光

用于矫正散光的接触镜_一_接触镜矫正散光
平行光线入射规则性散光眼后,不能形成焦 点,焦力较大的子午向光线先聚合为一条焦线,焦 力较小的子午向光线后聚合为另一条焦线,形成一 前一后两根互相垂直的焦线,焦线的间隙称为焦间 距,光线所形成的两个顶点相对的锥型结构称为史 氏光锥(Sturm conoid)。 1.3.2 最小弥散圆
史氏光锥结构的锥顶部圆形影像称为最小弥散 圆(minimum confusion circle),是规则性散光 眼影像变形最小的焦面。最小弥散圆的直径与规则 性散光的量值正相关(图3)。
直向子午线的聚焦效果。
1.5 规则性散光眼的发生率和焦度组成比
1.5.1 发生率
通常认为低于或等于0.50D的散光无临床矫正
价值,≥0.75D的规则性散光眼人群发生率约为
23%,在屈光不正眼中≥0.75D的规则性散光眼发
生率约为67%。
1.5.2 焦度组成比
在散光眼人群中的焦度组成比如表1所示,可
知柱镜焦度≤2.00D的散光眼约占88%,可选配软
2 球面接触镜矫正散光眼的分析 2.1 接触镜的屈光分析 2.1.1 角膜的屈光
角膜的中心和边缘的厚度差很小,在眼的屈光 系统中,通常把角膜的前面和后面看作是近似平行 的弧面,当平行光线通过很薄的平行弧面透镜时并 不发生折射(图5-a),因而角膜本身的屈光作用 被忽略不计。而没有屈光作用的角膜藉自身的弯曲
(3)混合性散光(mixed astigmatism),系 指平行光线入射散光眼后,一条焦线聚焦在视网膜 前,另一条焦线聚焦在视网膜后(图1-c)。
1-a
1-b
1-c 图1 规则性散光的分类 1.2.3 规则性散光眼的量值分类 (1)微度散光:散光度≤0.75D; (2)低度散光:散光度为1.00D~1.50D; (3)中度散光:散光度为1.75D~2.50D; (4)高度散光:散光度≥2.75D。 1.2.4 规则性散光眼的轴向分类 1.2.4.1 顺规散光(with rule astigmatism) 顺规散光指近视散光的轴位为180°±30°, 远视散光的轴位为90°±30°。眼的屈光体系垂直 向屈光力强,多为来自于角膜的散光,又称为直接 散光。角膜曲率仪所测定的角膜性散光与屈光定量 所测定的屈光性散光量值相近(图2-a)。

RGP镜片的验配—镜片参数的选择(接触镜验配技术)

RGP镜片的验配—镜片参数的选择(接触镜验配技术)

SP矫正不规则散光
CL矫正不规则散光
❖ 镜片的弹性模量与泪液透镜 1)硬质镜片和较厚的软镜泪液透镜形成的较好 2)如软镜的可塑性过强,可能会影响矫正效果
眼睑条件的评估
❖ 睑裂宽度的测定 ❖ 睑缘的位置 ❖ 眼睑的弹性
眼睑张力
❖ 精确评估是不可行的 ❖ 如果眼睑松弛,选择大直径镜片 ❖ 如果眼睑很紧,要选择小的镜片直径
??试戴片基弧
Toricity (D)
0.00~0.50
9.2mm
平K
9.6mmm
平K-0.50D
0.75~1.25
平K+0.25D
平K-0.25D
1.50~2.00
平K+0.50D
平K
2.25~2.75
平K+0.75D
平K+0.25D
3.00~3.50
平K+1.00D
平K+0.50D
2024/7/22
换算差值
0.25 0.50 0.75 1.00
验光度
10.25-11.00 11.25-12.00 12.25-13.00 13.25-14.00
换算差值
1.25 1.50 1.75 2.00
❖散散光眼光的的矫分正布
总体散光=角膜散光+内部散光(晶体、类: 1. 球性RGP 2. 散光RGP(后表面、前表面、球镜效果)
RGP光学区直径
光学区占镜片面积的65%~80%, 其包含 屈光矫正的主要部分, 光学区直径有两种方法确 定: 一种是由生产者根据平均人群情况确定镜片 的光学区直径, 一种是测量个体瞳孔在昏暗时的 瞳孔直径, 通常为7.6~8.0mm。
顶点光度换算 经验换算:

接触镜验配技术课程标准

接触镜验配技术课程标准

《接触镜验配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角膜接触镜技术》是眼视光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核心课程。

本课程根据角膜接触镜验配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构建教学内容,依据角膜接触镜验配的实际工作流程为主线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球面软性角膜接触镜的验配,散光软性角膜接触镜验配,RGP角膜接触镜的验配及特殊角膜接触镜的验配等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质,更好的为顶岗实习和就业做准备,也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二)课程定位前导课程:《眼科学基础》、《眼科检查与疾病诊断》、《眼应用光学基础》《验光技术》、《视光学基础》后续课程:顶岗实习(三)课程设计思路按照角膜接触镜验配的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以实际应用的角膜接触镜验配经验和方法的学习为主、以适度够用的角膜接触镜验配原理及概念的理解为辅,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理论与实践比例为2:3。

二、课程目标(一)课程工作任务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各种角膜接触镜的的验配方法,并熟悉常用视光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尤其是裂隙灯显微镜,角膜曲率计及角膜地形图等仪器的眼科检查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达到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初、中、高级验光员和验光技师等级的要求。

(二)职业能力目标(三)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目标通过初、中、高级验光员的考试。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一)课程教学内容(二)学时安排表实训项目表四、课程实施根据本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我院实验、实训设备的具体状况,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共分二学期完成,总学时数:90学时。

1.课程组织形式课堂讲授结合病例现场教学实践技能训练企业顶岗实习学生自主学习2.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训练真实场景训练五、教学评价、考核要求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期末考试: 30%实训综合成绩:50%实践技能考核实习评价2.“课证融合”,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直通车”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职业技能鉴定的理论评价成绩实践技能考核就是取证的实践考核实习评价实施校企共同参与的过程评价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一)硬件条件学校建有世界银行资金支持的“仿真一体化实训中心”1个,建筑面积达1200平米、多功能实训室12间,其中与眼镜定配技术有关的实训室5间,面积达800平米。

《接触镜验配技术实训》眼视光专业课程标准

《接触镜验配技术实训》眼视光专业课程标准

《接触镜验配技术实训》眼视光专业课程标准眼视光技术专业课程标准《接触镜验配技术实训》课程标准⼀、课程概述(⼀)课程性质《接触镜验配技术实训》是眼视光技术专业的⼀门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根据接触镜验配⼯作岗位所需的职业能⼒构建教学内容,依据接触镜验配的实际⼯作流程为主线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掌握球⾯软性接触镜的验配,散光软性接触镜验配,RGP接触镜的验配及特殊接触镜的验配等综合能⼒,培养学⽣⾃主学习能⼒、创新能⼒以及综合职业素质,更好的为顶岗实习和就业做准备,也为学⽣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课程定位前导课程:《眼科学基础》、《眼科检查与疾病诊断》、《眼应⽤光学基础》《验光技术》、《视光学基础》后续课程:顶岗实习(三)课程设计思路按照接触镜验配的⼯作过程来序化知识,以实际应⽤的接触镜验配经验和⽅法的学习为主、以适度够⽤的接触镜验配原理及概念的理解为辅,采取⼯学交替、任务驱动、项⽬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体化等⾏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课程⽬标(⼀)课程⼯作任务⽬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应掌握各种接触镜的的验配⽅法,并熟悉常⽤视光学仪器的使⽤⽅法,尤其是裂隙灯显微镜,⾓膜曲率计及⾓膜地形图等仪器的眼科检查⽅法。

通过学习,学⽣应能达到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初、中、⾼级验光员和验光技师等级的要求。

(⼆)职业能⼒⽬标(三)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标通过初、中、⾼级验光员的考试。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安排表(学习情境规划和学习情境设计)四、课程实施根据本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的学习兴趣,并结合我院实验、实训设备的具体状况,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总学时数:20学时。

1.课程组织形式课堂讲授结合病例现场教学实践技能训练企业顶岗实习学⽣⾃主学习2.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训练真实场景训练五、教学评价、考核要求实⾏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技能考核与知识考核相结合的⽅法,逐步加⼤过程性考核的重要性、强调技能考核。

散光软性接触镜的验配—散光软镜的选择(接触镜验配技术课件)

散光软性接触镜的验配—散光软镜的选择(接触镜验配技术课件)

-6.50
-4.50 CL
-6.00 -4.25
角膜接触镜处方 = -4.25 -1.75 x 180
22
❖例如:框架眼镜处方 = -3.50/-1.00 x 180
-4.50 -3.50 CL
-4.25 -3.50
角膜接触镜处方 = -3.50 -0.75 x 180
23
散光接触镜试戴片规格
散光接触镜验配应考虑 ❖ 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子午线上不同度数 ❖ 不同方法和设计来稳定镜片
环曲面软镜
所有子午线上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
复复合合近近视视散散光光 RRxx:: -- 11..0000 DD球球 -- 22..0000 DD柱柱 xx 118800
--33..0000 --11..0000
位位置置标标志志
94N34-3S.PPT
散光镜片 ❖ 良好的矫正视力需要 ❖ 稳定的散光轴向定位
旋转能力
(3)常用规格
➢ 柱镜焦度分档 :通常为0.50 D
➢ 柱镜轴位分档:通常为10o,且没有30o~60o、 l20o~l50o等斜向轴位的镜片
➢ 定制镜片:散光焦度高于2.00 D或散光轴镜片轴向预测性尽可能好 ➢ 确定镜片散光轴向不受处方影响 ➢ 最大限度满足生理需要
❖例:Rx:-2.00 / -1.75 x 90 K: 7.85mm@180(43.00D) 7.90mm@90(42.75D)
19
眼的屈光与泪液透镜
3、角膜散光为0,整体散光有散光:主要为眼内散 光,泪液透镜无望使其矫正。
❖例:Rx:-2.00 / -1.75 x 90 K:7.85mm@180(43.00D) 7.85mm@90(43.00D)
-4.50

角膜接触镜验配须知

角膜接触镜验配须知

角膜接触镜验配须知一、角膜接触镜适配人群1、青少年(优选12岁以上)进行性近视眼;2、单眼近视性屈光参差;3、为满足特殊需求而需要降低近视度数的青少年或成年人;4、框架镜和隐形眼镜(白天戴)都不愿戴的近视患者;5、从事特殊职业者。

二、角膜接触镜适应症1、近视度数£600度,最好£400度;2、角膜散光£150度,最好£100度;3、角膜平主经线屈折力在41.00D~46.00D;4、排除了角膜塑形镜的禁忌症。

三、角膜接触镜禁忌症1、急慢性角结膜炎(包括沙眼)未治愈者;2、干眼症患者;3、圆锥角膜患者;4、高度近视散光(龙其是逆规性散光);5、高度近视(恶性进行性近视)有明确家族史;6、原接受过角膜移植、RK或Lasik手术的患者;7、高眼压患者。

四、角膜接触镜配戴和护理方法1、配戴镜片前,打开双联盒,用肥皂洗手,先从双联盒中取出右镜片放于掌心,用护理液稍加搓洗,镜片凹面向上置于右手食指尖,加1滴润眼液,面对镜子,左手中指拉开右眼上睑,右手中指拉开右眼下睑,将镜片直接放在角膜中央,然后眼睛向下看,先松开下睑,再松开上睑,轻轻眨眼数次;按照上述方法配戴左眼镜片。

2、弃去双联盒中的护理液,用自来水冲洗晾干;3、晨起,洗漱完毕后,先点润眼液,用力眨眼数次让镜片活动,然后面对镜子,用吸棒取下镜片,用护理液搓洗后放入双联盒内,加护理液浸泡消毒,留待晚上睡前配载;4、每周用蛋白酶处理镜片1次,方法是:镜片用护理液搓洗后放入双联盒内,加蛋白酶片,再加护理液溶解,浸泡一段时间(按说明书),配戴前用护理液搓洗干净即可;5、定期用牙刷蘸牙膏刷冼双联盒的内外以保持盒子的清洁;也可每3个月更换1次双联盒;吸棒可用开水消毒。

6、镜片若长期不用,可用水清洗后,用软纸擦干,干燥保存。

五、角膜接触镜配戴者应注意事项1、勤剪指甲勤洗手,以防刮伤或污染镜片;2、必须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接受检查;3、请使用角膜塑形镜专用护理液清洁和消毒镜片;4、请定期(1周)为镜片除蛋白;5、若配戴镜片时眼睛干燥,可使用润眼液;6、若在戴镜时突然出现眼睛红痛,可能是有异物(灰尘、睫毛等)进入镜片下,可点润眼液或取下镜片用净水清洗后再戴;7、如果眼睛红痛,摘下镜片不能缓解,必须立即停止戴镜,并接受眼科医生的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0DCDC×90-(-2.00DC×90) =-0.50DC×90 例2:验光结果:+3.00DS-3.75DC×90 角膜曲率计读数:40.5D@90/43.00D@180残 余散光=TA-CA =-3.75DC×90-(-2.50DC×90) =-1.25DC×90
例4:验光结果:+14.00DS-3.00DC×30 角膜曲率计读数:41.5D/44.50D@120 后顶点距离为13mm 计算残余散光?
4
散光矫正—接触镜矫正
球面软镜: 散光并非真正矫正,而是患者能够耐受散光 程度 球面软镜矫正散光的范围
散光≤0.75D,则球镜度:柱镜度≥3:1 散光1.00~1.50D,则球镜度:柱镜度≥4:1 散光>1.75D,球面软镜很难矫正
散光矫正—接触镜矫正
环曲面软镜 优点
事物变形较小 无影像扭曲 3.00D以内散光矫正效果好 容易适应
环曲面硬镜 优点
可矫正较高度数散光 可矫正不规则散光
缺点
异物感强 验配水平要求比球性RGP要求更高 验配不准确视力不稳定
接触镜矫正散光
几个概念
总散光(TA) 通过验光检测出的散光
角膜散光(CA) 由于角膜前表面两条主子午线曲率不同所 致的散光
眼内散光(主要是晶体散光) =TA-CA
接触镜矫正散光
残余散光(RA)
缺点
对镜片设计定位的稳定性要求较高 验配需要更专业的验配技巧 镜片需要护理,对病人要求一定的依从性
散光矫正—接触镜矫正
球面硬镜 优点
泪液透镜可以矫正角膜散光,对于主要是角膜散 光的病人效果较好 可矫正不规则散光
缺点
只能矫正角膜散光 异物感强 验配不准确视力不稳定 验配要求比软镜高
散光矫正—接触镜矫正
若未经换算,则TA= -3.00DC×90-(-1.50DC×90) =-1.50DC×90
散光分类
6
验配原则
能用球面接触镜矫正视力的散光眼,原 则上不采用散光接触镜 因为散光接触镜验配成功率77%~90% 角膜散光多选用内复曲面镜片,取其内 曲面与角膜面易于嵌合,使片位稳定
验配原则
高度角膜性散光须选用双复曲面镜片(硬镜) 非角膜性散光可选用外复曲面或双复曲面镜片 斜位散光多选用双复曲面镜片 高度近视散光和远视散光的复曲面镜片,因为 厚度较厚,影响透氧,故多选用高含水量镜片
例3:验光结果:-6.00DS-3.00DC×90 角膜曲率计读数:44.50D@90/46.00D@180 注:眼镜处方>4D时,须换算后顶点光度(后顶点距离为13mm)经 后顶点换算后:-5.50DS-2.50DC×90 残余散光=总散光-角膜散光
=-2.50DC×90-(-1.50DC×90) =-1.00DC×90
散光眼系统的成像过程
水平子午线形成垂直焦线
F’h
散光眼系统的成像过程
垂直子午线形成水平焦线
F’v
1
散光眼系统的成像过程
散光发病率
Holden, 1975
<0.50DC
39%
0.50~1.00DC 37%
1.25~2.00DC 15%
2.25~3.00DC 7%
>3.00DC
3%
WHO RESC Study
角膜散光与眼睛总散光的差 接触镜矫正以后所剩余的散光 来源于眼部
角膜前表面戴镜后仍未中和的散光 角膜后表面的散光 晶体位置倾斜或移位 屈光介质不均匀 后极部(主要是黄斑部)不规则 诱导性(与配戴镜片有关) 镜片定位不良 镜片前后表面设计所致 镜片弹性扭曲
5
残余散光的计算
RA=TA-CA
例1:验光结果:-1.250DS-2.50DC×90 角膜曲率计读数:41.00D@90/43.00D@180 残余散光=总散光-角膜散光
环曲面软镜验配
环曲面软镜矫正散光适应症
1.00 D <散光< 5.00 D
配戴最佳球镜时,视力仍不满意 球镜:柱镜< 4:1 不能接受RGP 存在晶状体散光或者眼内散光,散光软 镜 矫正更好
不规则散光 两条主子午线互 相不垂直 有两条主子午线 向散光轴位
规则散光 顺规散光
最大屈光力主子午线在 90°±30 °
逆规散光
最大屈光力主子午线在 180°±30 °
斜轴散光
散光分类--根据负向散光轴位
CCLRU的1149名预期接触 镜配戴者中:
缺点
度数大会产生较大象差 不容易适应 不方便 不能矫正不规则散光
散光矫正—屈光手术
屈光手术 优点
成功的话可以完全矫正散光 无需护理,一劳永逸
缺点
医源性圆锥角膜 干眼症 角膜瓣切削存在潜在的危险性 高度近视疗效不如中、低度近视(回退、视觉质 量 下降) 有一定的限制
散光矫正—接触镜矫正
软性球面镜(球面软镜) 软性环曲面镜(环曲面软镜) 硬性球面镜(球面硬镜) 硬性环曲面镜(环曲面硬镜)
散光眼的临床表现
视物不清(远近皆 是) 视疲劳 斜颈、眼睑半闭
散光分类--根据散光成分
总散光(TA) 通过验光检测出的散光
角膜散光(CA) 由于角膜前表面两条主子午线曲率不同所 致 的散光
眼内散光(主要是晶状体散光) =TA-CA
散光矫正—框架眼镜
框架眼镜 优点
在第一眼位直立时轴位固定 矫正视力较好
何明光,2003,广州
<0.75
78.6%
0.75 ~2.00 15.5%
>2.00 D
5.9%
散光分类--根据屈光状态
单纯近视散光 单纯远视散光 复合近视散光 复合远视散光 混合散光
单纯近视散光
单纯远视散光
复合近视散光
2
复合远视散光
混合散光
散光分类--根据规则性
规则散光
两条主子午线互相 垂直
散光分类--根据规则性
55%在18030 (顺规性散光)
37%在9030 (逆规性散光)
8%在45 15 或135 15 (斜向散光)
8%
37%
55%
With the Rule Against the Rule Oblique
3
散光分类--根据散光大小
微量:≤0.75D 低度:1.00~1.50D 中度:1.75~2.50D 高度:>2.50D
散光接触镜验配
内容
散光分类 接触镜矫正散光原则 软性环曲面接触镜设计 软性环曲面接触镜验配程序 举例
散光(astigmatism)
眼球屈光系统各径线的屈光力不同 ,平行光线进入眼内不能形成焦点
散光原因
两条子午线在以下方面不同: • 曲率和平坦变化率 • 角膜 • 晶状体 • 屈光成分折射率 • 眼底形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