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角膜接触镜的标准验配流程

合集下载

【万里路视光知识】从一个案例学习散光软镜验配规范流程

【万里路视光知识】从一个案例学习散光软镜验配规范流程

【万里路视光知识】从一个案例学习散光软镜验配规范流程作者简介案例描述:基本情况:28岁,女教师,上大学时尝试过隐形眼镜,半年抛(品牌系列不记得),因舒适度及视力较差停戴,之后一直配戴框架眼镜。

近期因拍婚纱照,来店再次咨询隐形眼镜。

思考:遇到这样的顾客:需要做哪些检查?验配流程如何?第一步:问诊1.喜欢运动,想尝试隐形眼镜;2.无过敏史、眼病史、家族遗传史,全身健康状况良好。

第二步:配前检查1眼部健康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2眼部参数测量结果:3角膜曲率仪检查结果:OD 44.50 D /7.59 mm @ 9043.75 D /7.72 mm @ 180OS 44.00 D /7.67 mm @ 8543.50 D /7.76 mm @ 1754泪液检查:裂隙灯:泪河充盈连续5屈光检查:框架眼镜处方:OD –4.25–1.25 x 180 VA 1.0OS –3.25–1.25 x 175 VA 1.0第三步:综合评估结合眼部情况、全身健康情况、理解能力及依从性等,预判被检者适合配戴接触镜。

接下来根据检查数据,考虑该顾客适合戴哪种接触镜,参数如何选择。

由于两眼散光比例较高,为了保证视觉质量,两眼都选择散光隐形眼镜。

第四步:接触镜验配1参数选择三个重要参数:直径、基弧、度数(1) 镜片直径=HVID+2mm=14mm(2) BC=(k1+k2)/2*1.1,计算得出:BCR:8.6 mm BCL8.6 mm(3) 度数:(进行十字分解,两条主子午线分别进行度数换算)OD –4.25–1.25 x 180(框架)--- –4.00–1.00 x 180(隐形)OS –3.25–1.25 x 175(框架)--- –3.25–1.00 x 175(隐形)2配适评估:选择试戴片进行配适评估(–3.00 / –1.00 x 180)。

球性软镜(隐形眼镜)配制

球性软镜(隐形眼镜)配制
• 水平滞后量:0.2~ 0.4 mm (或参考镜片说明书) • 垂直滞后量:0.2~ 0.4 mm (或参考镜片说明书)
上推试验
• 不少软镜达不到预期的“镜片移动度”
• “上推试验”是测定镜片相对松紧的有效 手段。
以镜片下边缘与下方角巩缘距 离为100%:
‐100% : 不动 ‐40‐60% :理想 ‐0% : 镜片不能停留在角膜上
隐形眼镜验配过程
• 配戴者筛选 • 检查和测量 • 镜片试戴 • 配发镜片 • 随访
软镜直 径
• 直径范围:13 ~ 15 mm
• 常用直径:13.5~14.5 mm
理想的软镜配适
• 定位中央 • 与眼睛前表面符合 • 足够的镜片运动 • 在各眼位下,完全覆盖角膜 • 良好并且稳定的视力 • 最小的生理影响 • 合适的可配戴时间 • 舒适
中央定位
镜片的定位描述(双鼻侧坐标)
以瞳孔中央为(0,0) 正值:鼻侧/上方 负值:颞侧/下方
镜片定位: (X,Y)
举 例
影响镜片配适效果的因素
• 眼睛前表面和镜片矢高的关系(镜片>眼睛) • 镜片的物理特性
– 材料的物理特性 – 镜片厚度 – 镜片设计
• 眼睑特征、眼睑和镜片的相互作用
软镜配适评估步骤
• 1. 镜片“适应”
– 至少需要“适应”5分钟 – 等待“反射性泪液分泌”消失
• 2. 静态评估
– 角膜覆盖度 – 中央定位
• 3. 动态评估(运动评估):
– 眨眼时镜片移动度 – 上视滞后量 – 水平滞后量 – 第一眼位的上推试验
• 4. 评估结论
角膜覆盖度
• 要求各眼位角膜均被接触镜覆盖
– 睑裂大小 – 眼睑张力

接触镜临床验配

接触镜临床验配

接触镜临床验配随着现代医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几乎所有的眼科医院都开始使用接触镜来矫正或治疗近视、散光、角膜塑形等眼睛疾病。

前往眼科医院验配接触镜是很多近视患者的选择,那么什么是接触镜,如何正确的验配接触镜呢?一、接触镜概述接触镜又称为隐形眼镜,是一种贴着角膜的光学镜片,与一般的眼镜不同,使用接触镜不仅能提高视力,也不会遮挡面部,体现出更加美观自然的优势。

接触镜的分类:按照功能和使用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1、修正视力型接触镜2、治疗型接触镜3、隐形型接触镜4、角膜塑形型接触镜5、护理型接触镜此外,还有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接触镜还有软性接触镜和硬性接触镜之分。

硬性接触镜是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制成,而软性接触镜是由聚二氯乙烯、氢气类等材料制成。

二、接触镜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1、接触镜佩戴时间问题接触镜不能带太长时间,因为接触镜会遮挡角膜,导致眼部缺氧,清洗和保养不好的接触镜还容易感染眼部,引起各种眼病,所以定期更换或让眼科医生判断佩戴时间十分必要。

2、配戴接触镜需要医生指导无论是新手还是有经验的人带接触镜都需要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眼科医生会进行配合验光、角膜测量和观察角膜状况从而可以为您推荐适合自己的接触镜,以保证佩戴时的安全。

3、保护眼睛健康在佩戴接触镜时,一定要注意眼卫生与保养,包括洗手后插拨、护理解放、摘取顺序等等。

因为接触镜放置在眼球上,而我们的眼球表面还有大量的微生物,如果没有好好的清洁和护理,这些微生物很容易进入眼球,引发眼睛疾病。

4、每次睡觉前摘掉接触镜接触镜在使用时会挤压角膜,影响眼球表面组织充血情况,如果在睡觉时依然带着接触镜,眼部还必须保持开着不动的状态,眼球组织来不及循环抗疲劳,时间长了会导致角膜水平扁平变形,视力难以恢复。

三、接触镜验配流程1、接受专业的医学视力检查做完眼科医生的检查,主要包括验光和角膜检查,确定视力准确及是否适合戴接触镜。

2、商讨选购接触镜眼科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向患者介绍适合的型号、材质和使用方法,并给做适合的医生建议,以提供专业的帮助。

角膜接触镜眼验配是一个严格而科学的医疗过程

角膜接触镜眼验配是一个严格而科学的医疗过程

角膜接触镜眼验配是一个严格而科学的医疗过程,配戴前必须了解佩戴者的一般健康状态,对眼部有关组织作全面的检查和评价、检测视力、精确验光,并对与验配有关的相应眼部参数作特殊检测,开出角膜接触镜处方,指导配戴过程;配戴后要进行配戴评价、戴镜验光,同时要制定随访计划,对配戴者进行配戴教育等。

这样才能科学地确定镜片类型、配戴方式和护理系统,对配戴后的效果有更高的预见性。

角膜接触镜眼駩配过程应包括:1. 病史。

2. 视力检查及相关的视觉功能初步检查。

3. 眼部裂隙灯显微镜眼前节健康检查。

4. 与验配有关的眼部特殊参数测量。

5. 验光并对处方进行科学处理以适合角膜接触镜处方。

6. 试戴和试戴评估。

7. 镜片发放、护理选择、配戴教育和随访计划制定和执行。

本讲讲阐述角膜接触镜眼验配的基本内容。

部分内容的细节将在相应的部分详述。

一、病史通过与配戴者交谈和询问病史,可以了解配戴者戴镜的目的,配戴要求和健康状况,有助于镜片和配戴方式的选择,也避免重复却诸多发生的问题。

病史询问的主要内容有:1.配戴角膜接触镜的目的,如全日配戴用,体育运动,社会交际,美容目的等。

2.如果曾经戴过角膜接触镜,了解镜片类型,配戴方式(日戴,长戴,更换频率等),护理方式,曾发生过的配戴问题。

3.全身健康情况,如有否患糖尿病,甲状腺异常,关节炎等。

4.眼部病史,如感染,外伤或手术,青光眼,白内障等;有否不适感,如畏光,刺激等。

5.用药史,如服用安定,免疫抑制剂,阿托品类消化道药物等,目前是否在用滴眼液。

6.原先视力矫正方式,如,戴框架眼镜,戴角膜接触镜。

7.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和娱乐爱好。

二、视力和视觉功能相关的初始检查该部分的检查内容有:①对被检者眼外部的观察;②视力;③调节幅度;④色觉;⑤遮盖试验;⑥立体试验;⑦集合近点;⑧角膜反光点;⑨眼外肌运动;⑩瞳孔;⑾视野检查;⑿瞳距。

该部分检查是所有眼科和眼保健检查的基础部分,配戴角膜接触镜者也不例外。

验配软性角膜接触镜技术操作规范

验配软性角膜接触镜技术操作规范

验配软性角膜接触镜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 矫正屈光不正。

配戴角膜接触镜可有效地消除框架眼镜的球面像差、视野缩小、不等像等缺陷,同时可以矫正一部分由角膜表面变形造成的不规则散光。

2. 年龄16-38岁较为合适。

3. 屈光不正度数>1.50D,散光度<1.50D较合适。

4. 角膜K读数为41. 00-46. 00D。

【禁忌证】1. 泪液分泌过少、严重结膜炎、角膜炎等患者。

2. 糖尿病、关节炎等抵抗力下降的全身疾病及神经质的患者。

3. 接触较多风沙、粉尘及挥发性酸碱物的环境。

4. 个人卫生和依从性差的患者。

5. 以下为相对禁忌证。

(1) 独眼者。

(2) 功能性妊娠和绝经期妇女。

(3) 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

(4) 儿童。

【配戴前准备】1. 了解患者的眼病史,角膜接触镜配戴史,配戴角膜接触镜的原因,工作和生活环境。

2. 检査眼睑,除外睑裂宽度异常、上睑下垂、眼睑瘢痕、睑缘与角膜不贴服情况。

3. 进行结膜、角膜常规检査,除外炎症。

4. 泪液检查。

进行泪液分泌试验,测定泪液膜破裂时间。

5. 测定角膜曲率,选择角膜接触镜的基弧。

6. 屈光检查。

7. 必要时做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査或角膜知觉检査。

【操作及使用方法】1. 患者和医护人员洗净双手,剪短指甲。

2. 起封镜片包装前核对镜片参数。

彻底清洁使用的镜片。

3. 配戴角膜接触镜。

(1) 方法1:操作者站在患者右则,将镜片放在右手示指上,左手的示指拉开上睑,右手的中指拉开下睑,将镜片轻轻地戴在角膜上。

(2) 方法2:用左手示指和拇指分开上、下睑,右手的示指托住镜片,轻放在角膜上。

4. 让患者配戴镜片适应15min左右。

5. 戴镜验光,按照规范验光程序,在配戴角膜接触镜状态下进行主觉验光,按先右眼后左眼顺序进行。

6. 镜片配戴检测,使用裂隙灯弥散照明法检査以下内容:镜片中心位置和在眼中的稳定性、镜片覆盖情况、镜片在眼中的移动度和患者对镜片配戴的主观感觉。

按先右眼后左眼顺序进行。

验配软性角膜接触镜技术操作规范

验配软性角膜接触镜技术操作规范

验配软性角膜接触镜技术操作规范一、前期准备工作1.确认患者是否有哮喘、过敏等疾病史,了解有无对接触镜材质过敏史。

2.询问患者有无角膜病变,是否需要进行治疗后再配戴接触镜。

3.询问患者眼球表面有无异物、炎症等情况,确保眼球表面清洁。

4.充分了解患者使用接触镜的目的和需求,选择适合患者的接触镜类型。

二、验配软性角膜接触镜步骤1.目测检查患者瞳孔大小和形态,确定使用接触镜的大小和形状。

2.检查患者角膜曲率,选择适当的接触镜弧度。

3.使用角膜地形测量仪测量患者的角膜地形图,确定角膜地形的测量数据。

4.根据测量结果选择适当的接触镜基弧。

5.仔细检查患者的泪膜状况和泪液分泌情况,确保患者适合使用软性角膜接触镜。

6.为患者进行眼球表面的彻底清洁,使用无菌棉片和洗眼液清洁眼球表面,防止感染。

7.注意使用无菌手套和无菌器械,防止交叉感染。

8.根据患者的角膜地形数据和角膜地形图,选择合适的接触镜范围进行初步验配。

9.安排患者佩戴初步验配的接触镜,观察佩戴后的效果和患者的舒适感。

10.根据观察结果和患者的反馈,对接触镜进行适当调整,直到达到最佳佩戴效果和患者的舒适感。

11.为患者进行使用和保养接触镜的指导,包括正确佩戴和摘取接触镜、正确清洁和储存接触镜等。

三、记录和后续管理1.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验配过程和结果,包括使用的接触镜类型、规格和验配数据等。

2.提醒患者定期进行复查和验配,以确保接触镜的使用效果和患者眼球健康。

3.若患者在佩戴接触镜过程中出现不适或眼球症状,及时与患者沟通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调整。

4.定期与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接触镜使用情况和效果,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总结:验配软性角膜接触镜技术操作规范包括前期准备工作、验配步骤和后续管理等内容。

通过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眼球状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接触镜类型和参数,并进行适当的验配和调整,以确保接触镜的佩戴效果和患者的舒适感。

同时,记录患者信息和验配结果,并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不适和问题,提高接触镜的使用效果和患者眼球健康。

球面软性角膜接触镜的验配和评价南京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南京

球面软性角膜接触镜的验配和评价南京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南京

> > 0.15 0.15 毫米 毫米, , • • 在同一镜片系列内,正镜片的厚度由镜片度数决 在同一镜片系列内,正镜片的厚度由镜片度数决 定,散光镜片的厚度由镜片设计和度数决定。 定,散光镜片的厚度由镜片设计和度数决定。
96505-40S.PPT
镜片厚度变化对配戴的影响
厚镜片比薄镜片有更多的运动 镜片配戴的表现可能和厚度无关 镜片的厚度与轮廓和设计有关
总直径选择高度数镜片需要较大直径的镜片来改善镜片配适和中央定位高含水量60的镜片需在试戴片的基础上加05毫米需考虑镜片在眼睛上由于水分丢失下缩小的情况厚的镜片低n常常有明显的镜片和眼睑相互作用辅助镜片配适和中央定位的稳定性处理同志关系上搞庸俗关系学热衷于迎来送往
球面软性角膜接触镜的 验配和评估
南京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沙素琴
偏心 偏心 x x= =+ + y y= =0 0
偏心 偏心 x x= = y y= =+ +
96505-10S.PPT
镜片定位描述
(双鼻侧坐标) (双鼻侧坐标)
R + y
L + y
(0,0)
x
+ x

96505-11S.PPT
+ x
(0,0)
x
y
y
中央定位例子
右或左
(双鼻侧坐标) (双鼻侧坐标)
• 硬片需要更多的基弧等级
矢高改变的影响
S >S 1 >S S2 >S3 2 >S1 3
S2 2 S1 1 S3 3 D1 1
陡峭 (基弧变小 基弧变小) 原基弧 平坦 (基弧变长 基弧变长)
96505-36S.PPT

接触镜验配技术课程标准

接触镜验配技术课程标准

《接触镜验配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角膜接触镜技术》是眼视光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核心课程。

本课程根据角膜接触镜验配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构建教学内容,依据角膜接触镜验配的实际工作流程为主线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球面软性角膜接触镜的验配,散光软性角膜接触镜验配,RGP角膜接触镜的验配及特殊角膜接触镜的验配等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质,更好的为顶岗实习和就业做准备,也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二)课程定位前导课程:《眼科学基础》、《眼科检查与疾病诊断》、《眼应用光学基础》《验光技术》、《视光学基础》后续课程:顶岗实习(三)课程设计思路按照角膜接触镜验配的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以实际应用的角膜接触镜验配经验和方法的学习为主、以适度够用的角膜接触镜验配原理及概念的理解为辅,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理论与实践比例为2:3。

二、课程目标(一)课程工作任务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各种角膜接触镜的的验配方法,并熟悉常用视光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尤其是裂隙灯显微镜,角膜曲率计及角膜地形图等仪器的眼科检查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达到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初、中、高级验光员和验光技师等级的要求。

(二)职业能力目标(三)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目标通过初、中、高级验光员的考试。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一)课程教学内容(二)学时安排表实训项目表四、课程实施根据本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我院实验、实训设备的具体状况,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共分二学期完成,总学时数:90学时。

1.课程组织形式课堂讲授结合病例现场教学实践技能训练企业顶岗实习学生自主学习2.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训练真实场景训练五、教学评价、考核要求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期末考试: 30%实训综合成绩:50%实践技能考核实习评价2.“课证融合”,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直通车”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职业技能鉴定的理论评价成绩实践技能考核就是取证的实践考核实习评价实施校企共同参与的过程评价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一)硬件条件学校建有世界银行资金支持的“仿真一体化实训中心”1个,建筑面积达1200平米、多功能实训室12间,其中与眼镜定配技术有关的实训室5间,面积达800平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软性角膜接触镜的标准验配流程2.1 软性角膜接触镜的适应症与非适应症2.1.1 适合配戴软镜的情况(1)矫正视力软性角膜接触镜可用于矫正远视、近视、散光等屈光不正及老视。

尤其适用于中高度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无晶体眼不宜植入人工晶体者。

(2)职业方面例如运动员、司机、警察用软性角膜接触镜会更方便;摄影师、显微镜操作者、厨师、医生等因为其职业需要必须配戴角膜接触镜者。

(3)美容方面软性美容角膜接触镜可用于角膜白斑、眼球萎缩或假眼的美容;荣彩色角膜接触镜可以加深或改变角膜的颜色,起化妆作用。

(4)医疗方面例如角膜上皮擦伤、热烧伤或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用治疗性软角膜接触镜有保护创面、促进角膜上皮损伤修的作用等。

2.1.2 不适合配戴软镜的情况(1)眼病患者睑缘炎、角膜急性炎症、角膜炎、泪道阻塞、泪囊炎、泪眼分泌减少者、麦粒肿(如图)不适合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

(2)全身病有以下全身疾病者不能戴隐形眼镜: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传染性肝炎、肾炎、肾功能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精神障碍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服用阿托品类药,皮质类固醇类药期间,妊娠期间,尤其前三个月。

(3)环境因素多灰尘、太干燥、挥发性酸或碱的环境,海拔太高的环境不适合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

(4)个人因素不讲卫生、不能依从医嘱、不能规范护理眼镜者,不适合配戴软镜角膜接触镜。

例如:23岁女子,大学生,前来配戴角膜接触镜。

她每天在电脑面前呆很长一段时间。

她喜欢打网球。

以前从来没有带过接触镜,但现在想摘掉框架眼镜。

健康状况:身体健康,没有既往病史。

口服避孕药。

检查:HVID:12mm;瞳孔:3mm(亮)/5mm(暗)角膜曲率OD:-2.50D;OS:-3.00D裂隙等检查:双眼均健康。

这种情况应该给与说明,因为口服避孕药,所以或根本不适合佩戴角膜接触镜。

如果实在想佩戴,可以停药后再来检查。

2.2 问诊2.2.1 佩戴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环境、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年龄小的配镜者要考虑是否有独立正确护理镜片的能力;年龄超过45岁的配镜者要考虑是否有老视问题。

工作环境中有刺激性气体、粉尘、风沙以及油烟时,如从事化工、建筑、冶炼等工种的工作者不适合戴隐形眼镜。

询问患者平时的用眼是看近多些,还是看远多些,比如从事会计工作需要长时间看近处,驾车需要看远清晰,这些在确定镜片度数时都要予以考虑。

联系方式有助于进行配镜后的回访复查保健。

2.2.2 了解配镜者的健康状况了解患者是否患过眼病,有没有出现过眼红、眼疼、流泪、怕光、眼痒的现象;有没有过敏的现象,比如对花粉过敏、对某种食物过敏、对某种药物过敏;有没有患过全身性慢性疾病以及有没有用药史,初步排查不适合配戴隐形眼镜的配镜者。

2.2.3 了解配镜者的配镜目的通过询问了解配镜者的配镜目的。

有的人为了追求美观,恢复自然面容而选择戴隐形眼镜;高度屈光不正者不能接受框架眼镜引起的影像畸变而选择戴隐形眼镜;有的配戴者不喜欢框架眼镜引起的鼻梁部负重感及镜腿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而选择戴隐形眼镜,这几类人大部分是长期配戴隐形眼镜者。

有的人是为了参加体育运动方便或有重要场合不适合戴框架眼镜而选择戴隐形眼镜,这类人是间断配戴隐形眼镜者。

有的配戴者是为了参加体检面试而选择戴隐形眼镜,属于一次性隐形眼镜配戴者。

了解配镜者的配镜目的很重要,不同的配镜目的,选戴的镜片会有所不同。

2.2.4 了解戴镜史了解配镜者以前是否配戴过框架眼镜、隐形眼镜还是从未戴过任何眼镜。

如果初次配戴隐形眼镜,要让配镜者了解配戴隐形眼镜和框架眼镜有什么区别,明确隐形眼镜的优缺点,便于配戴者能更好地按照镜片护理规则配戴隐形眼镜。

如果曾戴过隐形眼镜,要了解戴过哪一种类型、哪一种品牌的隐形眼镜,以及度数是多少,每天戴镜时间,更换镜片的时间,有没有戴镜过夜,能不能做到每天都清洗镜片,使用哪一种护理液及更换护理液的时间,现在是否仍继续戴隐形眼镜,戴镜时有何问题出现等。

如果检查时正配戴着隐形眼镜,需摘下镜片休息片刻,至少15分钟后再检查验光,这样屈光检查结果会更准确。

如果曾经戴过现在停止配戴,需了解停戴的原因,是镜片损坏还是眼部不适造成停戴。

2.2.5 了解工作、生活环境灰尘大小,有无含酸碱物质的化学蒸汽等。

2.3 配戴前的眼部常规检查2.3.1.眼前段健康的检查(1)眼睑检查观察眼睑的松紧度,检查睑缘是否正常,有无内翻、倒睫(如图)及检畸形,检查眼睑的大小。

(2)泪器的一般检查观察上下泪睑的位置是否正常,挤压泪囊区有无分泌物溢出,排除慢性泪囊炎及泪道阻塞。

(3)眼表检查眼表检查包括结膜和角膜的一般检查。

球结膜周边部充血为结膜炎的表现;角膜缘部充血叫睫状充血为角膜及色素膜炎症的表现;既有周边部充血又有睫状充血称为混合性充血。

若充血局限于某一部位,称为局限性充血。

以上几种充血发生时都要停戴隐形眼镜。

睑裂斑是球结膜睑裂区有黄白色三角形或椭圆形光滑隆起的斑块,如果不靠近角膜缘通常对配戴隐形眼镜无影响。

翼状胬肉(如图)是肥厚的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呈条带状向角膜生长,多发于鼻侧。

若胬肉充血,条带角膜端隆起,有明显角膜浸润,则不宜配戴隐形眼镜。

睑结膜:翻转上、下眼睑检查睑结膜是否充血,乳头、滤泡增生的程度,有无结膜结石和结膜疤痕,睑结膜血管行径清楚与否等。

(4)角膜的一般检查正常的角膜应该是透明、无血管的组织,前表面中央1/3区域为光学区,基本呈球面,周边角膜向外逐渐平坦,但平坦率并不均匀,鼻侧和上侧较颞侧和下侧的变化较密些,平坦率也不是人人相同的,因此配戴隐形眼镜时要注意这种形态学的变化。

例如: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投照法观察正常的角膜组织呈一乳白色光学平行六面体,最前方发亮的线是泪膜,其后的暗区是上皮层,其下细的白色光带是前弹力层,大部分灰白色区域是基质层,其后是后弹力层和内皮层(如图)。

(5)前方检查前方深度:一般用集合光线由正前方观察,估计角膜中心的后面与瞳孔缘部虹膜表面间的距离,正常前房深度为2.5—3mm(中央部)。

房水:观察房水有无混浊,有无浮游细胞。

如房水混浊,裂隙灯检查出现Tyndall现象。

(6)虹膜检查观察虹膜的色泽、纹理,若有虹膜纹理不清、颜色变暗应及时就医,不宜配戴隐形眼镜。

(7)瞳孔检查观察瞳孔的大小、形状、位置,并进行双眼对照及对光反射等检查,若瞳孔呈椭圆形、梨形、哑铃形等不规则状,须慎戴隐形眼镜。

(8)晶状体检查晶状体的位置、透明度,特别注意其形态。

晶体脱位(如图)2.3.2眼后段健康的检查(1)玻璃体检查检查玻璃体有无浑浊或情况如何。

(2)眼底检查主要观察视乳头的大小、颜色、杯盘比值;观察视网膜中央动脉、静脉及其分支的行程、大小比例等。

观察黄斑区有无水肿、渗出物、出血或色素改变等。

观察视网膜有无脱离,有无渗出及出血,视网膜有无变性等等。

(3)眼压检查眼压不正常配戴角膜接触镜很容易引起角膜损伤。

(4)泪液检查检查泪液脂质层的厚薄状况,定性分级判断干眼。

一般呈流水波浪样,如呈现异常的彩色纹理,则提示不同的脂质散布在整个泪膜层,厚度不稳定。

脂质层厚度增加,对眼的湿润作用下降,易出现眼干症状。

2.4 验光通过电脑验光或检影验光,结合主观验光试镜,经双眼平衡后得出屈光度数。

通过验光了解屈光状态,如果是单光,可直接进行顶点光度换算得出隐形眼镜的度数;如果有散光,要分析验光结果中的球性部分度数和柱镜部分度数,得出球柱镜比例以及散光的类型,来估算出隐形眼镜的度数,合理选择隐形眼镜的种类。

例如:OD -5.25/-1.00×180=1.0 ——复性近视散光OS -7.00=1.0 ——单纯近视2.5 顶点屈光力换算2.5.1 屈光状态是单光配镜者的屈光状态是单光时,隐形眼镜的度数确定较容易,小于±4.00D时,顶点距离差异可忽略不计,大于±4.00D时进行顶点光度换算。

因隐形眼镜的后顶点与框架眼镜的后顶点位置不同,使得近视镜片光度相应降低,远视镜片光度相应增高,此为隐形眼镜的顶点屈光度换算。

隐形眼镜的光度D’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如下:D’=D/(1-dD)5.1D’——所求的隐形眼镜的度数D——为配戴眼的单光镜度或等效球面镜度d为验光试镜架试片的后顶点至隐形眼镜的后顶点,即角膜前顶点距离,通常为12mm,单位为m,计算时取0.012m。

例如:验光时得框架镜的屈光力为-4.00D,角膜接触镜的屈光力应为F=-3.82-3.82接近-3.75,所以软性角膜接触镜的屈光力为-3.75D。

为避免对每次验光处方都需要公式换算,可将不同的等效屈光度的换算结果列成表格,供验配时查表使用。

也可对顶点光度换算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出便于记忆的换算差值,直接换算出隐形眼镜度数。

远视眼时,隐形眼镜度数为框架眼镜度数加上换算差值;近视眼时,隐形眼镜度数为框架眼镜度数减去换算差值2.5.2屈光状态为散光分析球柱镜比例以及散光的类型,确定是顺规散光还是逆规散光,角膜性散光占的比例大还是晶体性散光占的比例大,不同类型的散光需要用不同种类的隐形眼镜来矫正才能获得最好的矫正视力。

散光的类型散光分为角膜性散光和内部散光,可根据验光和角膜曲率计的结果分析得出。

a. 总散光:验光所得出的散光度为总散光。

b. 角膜性散光:通过角膜曲率计测出,角膜前表面两条互相垂直的子午线因曲率半径不同而诱发的散光为角膜性散光,大多为顺规散光。

c. 内部散光:由晶体等因素导致的散光,大多为逆规散光。

d. 总散光=角膜性散光+内部散光例1:-6.00/-1.25×180——验光度数,7.8/8.0@180——角膜曲率,那么总散光是-1.25D,角膜散光是-1.00D×180,内部散光是-0.25×180,以角膜性散光为主的散光眼可配戴球面软镜,镜片成型好的软镜矫正视力好。

例2:-6.00/-1.00×180——验光度数,7.8/7.85@180——角膜曲率,那么总散光是-1.00D,角膜散光是0,内部散光是-1.00D×180,以晶体性散光为主的散光眼可配戴散光软镜。

例3:-6.00D——验光度数,7.8/8.0@180——角膜曲率,那么总散光是0,角膜散光是1.00D×180,内部散光是-1.00D×180。

如果验光结果无散光,角膜曲率显示有散光,说明同一方向的子午线上内部晶体存在着与角膜散光能够相互抵消的散光,此时配戴可塑性好的,较薄的软镜矫正视力效果好。

那么球面隐形眼镜靠什么矫正散光呢?主要依靠泪液透镜和散光眼最小弥散圆处的等效球镜度两方面的作用。

球面隐形眼镜的内曲面光学区为球面形,散光眼的角膜表面为复曲面形,若镜片的成形性较好,则镜片的内曲面与角膜曲率较平的表面附着较紧,与角膜曲率较弯的表面附着较松,其间填充泪液,泪液受镜片的内曲面和角膜前表面的塑形,呈类似交叉圆柱透镜,即为泪液透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