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中的应用
标准化人员与其他教学法在眼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标准化人员与其他教学法在眼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标准化人员与其他教学法在眼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
首先介绍了标准化人员和其他教学法的特点,然后对它们在眼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接着比较了它们的应用效果,并指出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最后总结了标准化人员在眼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展望。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在眼科临床见习中,标准化人员的应用效果较好,但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眼科临床见习中的教学方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眼科临床见习、标准化人员、其他教学法、应用效果、比较分析、优势、不足、建议、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眼科临床见习是医学生在实习阶段接受眼科临床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眼科见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眼科临床工作流程,提升临床实践能力和诊疗水平。
传统的眼科临床见习存在着教学资源分散、教学质量不稳定、教学过程难以复现等问题,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本研究旨在分析标准化人员与其他教学法在眼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优势和不足之处,为进一步优化眼科临床见习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为未来的眼科临床见习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标准化人员与其他教学法在眼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比较分析标准化人员和其他教学法的特点以及在眼科临床见习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旨在揭示它们在教学中的优劣势,并深入评估它们在培养眼科学生专业技能和提高教学效率方面的差异。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分析,希望为眼科临床见习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为提升眼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质量提供借鉴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详细分析,旨在为眼科临床见习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眼科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促进眼科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眼科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导学探做评”教学模式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

“导学探做评”教学模式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
IGP的特点是,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灌输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反馈,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和技能水平。
在眼科教学中,IGP模式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论课程
在眼科理论课程中,IGP模式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如进行小组讨论、开展教学设计、制作教学资料和学生PPT,以及互相参观和评估互动等。
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2. 临床技能训练
在眼科临床技能训练中,IGP模式可以通过模拟真实环境来帮助学生培养临床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在模拟的眼科手术室中进行手术操作和病例分析,通过交流和合作来解决患者的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和反馈学生的表现来帮助他们发现和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
3. 病例讨论和诊断
在眼科病例讨论和诊断中,IGP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让他们通过团队合作来分析和解决实际病例问题。
例如,学生可以自己选取一组病例来进行讨论,提出不同的诊断方案和治疗建议,然后在小组中互相评估和修改。
这些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提高他们的临床判断水平。
综上所述,IGP模式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问题解决能力,成为更加优秀的医学人才。
教师需要扮演好引导和评估的角色,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SDSR教学模式在眼科学见习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66583 学科教育论文SDSR教学模式在眼科学见习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摘要] 目的评估SDSR教学模式在眼科学见习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xx年第一学期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见习的20xx年制护理学专业本科生(16名)作为SDSR教学组,采用SDSR教学;选择采用传统教学的20xx年第一学期在我院见习的20xx年制护理学专业本科生(19名)作传统教学组。
采用KAP法评价授课效果,比较两组的授课效果。
结果与传统教学组比较,SDSR教学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SDSR教学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94.05±4.19)比(80.05±7.19)分)]、知识掌握[(92.00±4.90)比(85.50±7.20)分]和实践技能[(95.00±6.49)比(82.50±5.19)分]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SDSR教学模式是眼科学见习教学的有效手段,提升了见习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R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xx年来,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且已逐渐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热点,甚至成为教学水平提高的关键性影响因素[2]。
SDSR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为指导思想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具体包括从自学(self-study)-讨论(discussion)-总结(summary)-探索(research)四个环节的教学形式,首先课前给出选题让学生自学,随后课堂上学生讨论、辅以教师总结,最后启发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新问题,进而提出基于书本知识的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本研究旨在评估SDSR教学模式在眼科学见习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xx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眼科见习的16名20xx年制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作为SDSR教学组,另选择20xx年在我院眼科见习的19名20xx年制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作为传统教学组。
多种教学方法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的应用

多种教学方法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中,以下几种教
学方法值得推荐:
1. 问题导向学习法
问题导向学习法是一种基于探究和问题解决的学习方法。
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中,
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和研究解决实际病例中的问题,加深对本科知识的理
解和应用。
2. 病例教学法
病例教学法是一种以病例为教材,从实际病例出发,以问题为线索,进行广泛的讨论
和分析的教学方法。
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中,可以详细剖析病例的临床表现、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等,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
3. 互动式教学法
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学生和教师互动、学生之间互动和学科之间互动的教学方法。
在
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中,可以采用互动式讨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积极
参与,获得更好的互动体验和交流效果。
实践教学法是一种重视学生实践操作和体验的教学方法。
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中,
可以通过临床实习、模拟病例演练、真实病例现场观摩等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中
西医结合眼科技术的应用及效果。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实际案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强调学生自主思考和研究的教
学方法。
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中,可以通过教案、研讨会、个案研究等方式,让学生深
入研究实际案例,探索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和方法。
团队协作与沟通在眼科护理实习中的应用

团队协作与沟通在眼科护理实习中的应用在2023年的眼科护理实习中,团队协作与沟通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在这个医疗领域,一个跨学科的团队必须密切合作,以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护理和治疗。
在眼科护理实习中,协作和沟通与团队治疗患者的成功密切相关。
这种协作将眼科护理师、眼科医生、视力矫正师、眼科技术人员以及其他相关的医务人员汇聚在一起,在共同解决患者需要的问题的同时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
这种团队合作的好处十分显而易见,它可以帮助患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视力和其他健康问题。
在这个团队中,良好的沟通是非常必要的。
眼科护理实习生需要快速和准确地交流信息,以便与其他护理师和医生交流。
这种沟通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短信等方式进行。
重要的是要确保所有的沟通都在保密和安全保障的前提下进行。
除了在团队经验中的沟通技巧,眼科护理实习生可能还需要在一对一的交流中掌握有效沟通技巧。
这包括清楚地表达信息、倾听并回答问题以及熟练掌握各种人际沟通技巧。
其他技巧包括关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以便更好地理解患者和团队成员的需求。
眼科护理实习生还需要学会如何在团队环境中协调自己的时间并提高工作效率。
这包括了解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和急救情况,并在团队内协调各种工作需求,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
他们还需要学会如何管理时间以确保足够的时间来完成任务和与团队成员交流。
在眼科护理实习中,团队协作和沟通是成功的关键。
实习生需要理解这些概念的重要性,并将它们付诸实践。
他们需要积极与团队成员交流和合作,以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护理和治疗。
尽管现在已经是2023年,但在眼科护理实习中,最重要的事情仍然是与其他人合作以确保团队的成功和患者的最佳结果。
团队协作和沟通是将各种团队成员的优势和技能结合起来,以便以最好的方式服务于患者。
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实习生才能在医院或临床环境中以最高效的方式为患者服务。
PBL教学法在眼视光专业角膜接触镜学教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在眼视光专业角膜接触镜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PBL教学法在眼视光专业角膜接触镜学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从背景介绍和PBL教学法的概念入手,接着探讨了PBL教学法在眼视光专业的意义和在角膜接触镜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文章还分析了PBL教学法如何提升学生的能力和技巧,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以及PBL教学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最后探讨了PBL教学法在眼视光专业角膜接触镜学教学中的未来发展,并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更好地了解PBL教学法在眼视光专业角膜接触镜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和前景,为相关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PBL教学法, 眼视光专业, 角膜接触镜学, 学习能力, 技巧提升, 团队合作, 沟通能力, 优势, 局限性, 未来发展, 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眼视光专业是一个涉及眼部健康、视觉功能和视觉系统疾病的学科领域。
角膜接触镜学是眼视光专业中的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和教授关于角膜接触镜的设计、适配和应用等知识和技术。
随着眼部健康问题日益增多,对角膜接触镜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传统的眼视光专业教学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授课模式,学生被passively 作为信息的接收者。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育领域中已经逐渐被认为不再是最有效的。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逐渐兴起并得到广泛应用。
PBL教学法强调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和反思思考,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在眼视光专业角膜接触镜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临床应用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临床工作需求。
1.2 PBL教学法的概念PBL教学法,即问题驱动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在眼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在眼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是一种互动式教学方法,它可以让学生在场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真实
情境,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眼科实习教学中,角色扮演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本
文将探讨角色扮演在眼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病史采集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在眼
科实习教学中,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扮演医生和患者的角色,模拟真实的病史
采集过程。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询问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加深对病史采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认识不同病人的心理需求,提高医患沟通能力。
常规检查是眼科医学的基础,它包括验光、眼压测量、前房角检查等。
在眼科实习教
学中,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扮演医生和患者的角色,模拟真实的常规检查过程。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各项检查的操作步骤和技巧,同时还能够加深对检查结果的理解和
分析能力。
总之,角色扮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具有互动性、趣味性和真实性。
在眼
科实习教学中,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眼科医学,提高诊断和治疗能力。
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医生的职业素养。
因此,我们应该在教
学中积极运用角色扮演,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广泛的学习体验。
临床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OPS)探索翻转课堂结合小组合作学习(TBL)在眼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CHINA HEAL TH INDUSTRYDOI:10.16659/ki.1672-5654.2023.17.166临床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OPS)探索翻转课堂结合小组合作学习(TBL)在眼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柯瑞莉1,黄惠嫔1,蓝芹燕1,陈翠霞1,曾佳佳21. 南方医学大学附属龙华人民院(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眼科,广东深圳 518000;2.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外科,广东深圳 518000[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al skills, DOPS)探索翻转课堂+小组合作式学习(team-based learning, TBL)完成眼科实习教学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22年3—10月南方医学大学附属龙华人民院30名眼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各15名。
参照组施以传统教学,研究组施以DOPS探索翻转课堂+TBL教学。
对比两组实习生教学效果。
结果研究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沟通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实践同理论结合能力提高、教学专业性、教学趣味性、思维拓展及教学效果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眼科实习生在接受眼科实习教学期间,DOPS探索翻转课堂+TBL教学方式的合理运用,可将学生的综合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显著提升,从而提升眼科实习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临床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翻转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眼科实习;教学效果[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3)09(a)-0166-04Direct Observation Assessment of Clinical Operation Skills (DOPS) 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Flipped Classroom Combined with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TBL) in Ophthalmology Practice TeachingKE Ruili1, HUANG Huipin1, LAN Qinyan1, CHEN Cuixia1, ZENG Jiajia21.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Longhua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Longhua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zhen),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China;2. Department of Surgery, Long⁃hua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using 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al skills (DOPS) to ex⁃plore flipped classroom+team based learning (TBL) in ophthalmic internship teaching. Methods Thirty ophthalmic in⁃terns from Longhua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with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March to Octo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using a coin toss method, with 15 students in each group. The reference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teaching, while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DOPS exploration flipped classroom+TBL teaching. Compared the teaching effects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cores of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communication ability, learning interest,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ability, teaching professional⁃ism, teaching interest, thinking expansion,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scores of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higher than [作者简介]柯瑞莉(1988-),女,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眼整形、眼视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中的应用
一、实施目的和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即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角色扮演法”是把语言知识、实践和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使课堂教育变成“动口、动脑、动手、动情”的活动,通过具体的行为体验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较多的课程采用“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教学法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高职学生的特点是好动、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注意力不易持久及对抽象概念的感知力較弱,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
在“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中应用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法,以期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其自信心,提高专业技能和沟通能力,使其顺利适应角膜接触镜工作岗位的要求。
二、课程实施
(1)课前安排。
要求每位学生上交自己的双眼屈光度和角膜曲率值,这些数值已在之前“验光技术”课上检测过。
教师根据学生屈光数值从班级30人中选出9名学生分为3组作为顾客。
选择依据:近视度数较高的配硬性隐形眼镜,近视度数较低的配普通软镜,散光较高者配散光软镜。
每组3名顾客分别为适合配软镜、硬镜、散光软镜者。
每组顾客分配到一个验配组,每个验配组有7名学生作为验配师负责给3名顾客验配隐形眼镜。
教师事先告知学生上课模式与实施意义,但是不告知谁是验配师,谁是顾客。
(2)课堂安排。
教师公布9名顾客名单,顾客单独到另一实验室接受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各自比较适合配哪种隐形眼镜,以顾客的身份去和验配师沟通,可以针对性提出一些专业性问题让验配师回答,并且需要心里默记验配师验配过程的优缺点。
验配师分3大组,每组约6到7人,负责给3位顾客验配隐形眼镜,可以各自分工,也可以2或3人组合为一个小组给一名顾客验配,时间为2小时。
3名教师分别跟三组学生,不参与,只观察和记录,课程结束时给予点评,同时注意学生使用镜片的安全,可以做监督和提醒。
(3)课堂总结。
首先验配师自我总结,在验配过程中发现对知识掌握得不牢固、不准确;其次是顾客的总结,作为一名有眼视光技术专业背景的顾客来评价验配师整个验配流程的优缺点;最后是教师的点评,从推荐隐形眼镜到整个验配流程,以及各个操作细节的准确性。
通过总结让教师和学生都及时发现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4)教学效果。
在“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课程中引入“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情景模拟表演,教师做观众,当评委,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
角色扮演可以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更深入地体验医院和眼镜店内的不同角色,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并能够强化职业认同感。
教师参与该教学方法的教学设计、教学
实施,积累总结一系列相关教学经验,与学生的互动增加,能更全面了解学生,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使授课能力和教学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三、讨论
(1)不足之处。
尽管“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教学法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耗费教学资源较多,教师课前、课堂及课后的管理需要投入较多精力,少部分学生对验配流程不熟悉,问诊漫无目的抓不住重点,占用较多时间,效率较低。
(2)注意事项。
①选择不合适的内容或者过多使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感觉疲倦;②课前准备要充分才能提高课堂效率;③教师的点评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实践中的缺点,又要注意点评技巧,不能让学生失去信心。
“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怎样在“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课程中利用好这样的教学方法还需要长期的摸索尝试。
参考文献
[1]蔡敏.角色扮演式教学的原理与评价[J].教育科学,2004(6).
[2]菊芝,董丽芳,陈燕.“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考核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