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镜验配技术课程标准
软性角膜接触镜的标准验配流程

2 软性角膜接触镜的标准验配流程2.1 软性角膜接触镜的适应症与非适应症2.1.1 适合配戴软镜的情况(1)矫正视力软性角膜接触镜可用于矫正远视、近视、散光等屈光不正及老视。
尤其适用于中高度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无晶体眼不宜植入人工晶体者。
(2)职业方面例如运动员、司机、警察用软性角膜接触镜会更方便;摄影师、显微镜操作者、厨师、医生等因为其职业需要必须配戴角膜接触镜者。
(3)美容方面软性美容角膜接触镜可用于角膜白斑、眼球萎缩或假眼的美容;荣彩色角膜接触镜可以加深或改变角膜的颜色,起化妆作用。
(4)医疗方面例如角膜上皮擦伤、热烧伤或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用治疗性软角膜接触镜有保护创面、促进角膜上皮损伤修的作用等。
2.1.2 不适合配戴软镜的情况(1)眼病患者睑缘炎、角膜急性炎症、角膜炎、泪道阻塞、泪囊炎、泪眼分泌减少者、麦粒肿(如图)不适合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
(2)全身病有以下全身疾病者不能戴隐形眼镜: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传染性肝炎、肾炎、肾功能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精神障碍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服用阿托品类药,皮质类固醇类药期间,妊娠期间,尤其前三个月。
(3)环境因素多灰尘、太干燥、挥发性酸或碱的环境,海拔太高的环境不适合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
(4)个人因素不讲卫生、不能依从医嘱、不能规范护理眼镜者,不适合配戴软镜角膜接触镜。
例如:23岁女子,大学生,前来配戴角膜接触镜。
她每天在电脑面前呆很长一段时间。
她喜欢打网球。
以前从来没有带过接触镜,但现在想摘掉框架眼镜。
健康状况:身体健康,没有既往病史。
口服避孕药。
检查:HVID:12mm;瞳孔:3mm(亮)/5mm(暗)角膜曲率 OD:-2.50D;OS:-3.00D裂隙等检查:双眼均健康。
这种情况应该给与说明,因为口服避孕药,所以或根本不适合佩戴角膜接触镜。
如果实在想佩戴,可以停药后再来检查。
2.2 问诊2.2.1 佩戴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环境、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验配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技术操作规范

验配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 一般近视、远视、散光、屈光参差。
2. 高度近视、高度远视、高度散光、不规则散光。
3. 圆锥角膜等角膜变性疾病及角膜瘢痕所致的高度不规则散光。
4. 眼外伤、无晶状体眼、无虹膜眼。
5. 角膜屈光手术后或角膜移植术后屈光异常。
6. 青少年近视的控制与治疗。
【禁忌证】1. 同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的禁忌证。
2. 经常从事剧烈运动者。
3. 警察、消防员等特殊职业者。
【配戴前准备】同软性角膜接触镜的配戴前准备。
【操作及使用方法】1. 选择RGP镜片的种类,包括材质、透氧性和设计。
然后根据角膜曲率半径选择RGP的直径和基弧,准备试戴。
2. 戴镜30-50min后待泪液稳定之后进行配适状态评估,包括中心定位、移动度、荧光素染色显像等。
反复调整镜片的基弧和直径,反复评估,直至获得医患双方可以接受的良好的配适状态,再追加矫正确定屈光度,开具完整的RGP镜片处方。
3. 正式戴镜前需对患者进行使用指导和培训。
(1) 介绍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戴镜指导:戴镜前要修剪指甲,洗手。
用日用清洁液清洗镜片表面。
使用水龙头的流动水或盐水清洗镜片表面的沉淀物。
将湿润液滴在镜片上。
将镜片放在示指或中指的指尖。
指导患者向上方注视。
用拿镜片手的中指或环指稳定地抓紧患者的下眼睑。
接触患者下眼睑时尽量接近眼睑边缘。
指导患者向下看,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或示指抓紧患者的上眼睑。
将镜片尽量接近患者眼睛,指导患者向正前方看并保持直视,轻柔并迅速将镜片接近角膜中央。
当镜片吸附在角膜上后,轻轻放松下眼睑。
轻轻放松上眼睑,镜片能维持停留在角膜中央。
缺乏经验的配戴者由于镜片边缘能被感觉到而感觉不适。
可以建议患者闭上眼睛,向下方注视,可以减轻不适感。
(3) 摘镜指导:指导患者注视正前方。
用双手示指或拇指的指尖,放在患者上下眼睑边缘,位于镜片12点和6点钟的位置。
按压眼睑使眼睑边缘正好位于镜片边缘的外缘。
在此过程中不能翻转眼睑或让镜片的边缘滑到眼睑的下方。
3,第三讲接触镜的验配

2角膜覆盖 3移动度 切削工艺(1~1.5)
铸膜工艺(0.2~0.6) 旋转成型工艺(0.2以下)
4松紧度(40~60%) 5下垂度 常用(0.2~0.4)
切削工艺(0.4~1.0)
对于用球面软镜矫正散光的情况
镜片参数选择 a、含水量的选择: 高含水<中含水<低含水 b、厚度的选择: 薄<厚 c、工艺的选择: 离心浇铸<模压<车削
镜片标记
使得配戴镜片后容易评价镜片定 位的情况 3标记 激光线标记 黑点标记
睑力对镜片轴位的影响
瞬目过程中 下眼睑有向鼻上方推动镜片的作用 眼睑把镜片最薄区移向垂直方向 眼睑的推移作用对斜散光镜片 最大 顺规散光镜片次之 逆规散光镜片最小。
散光镜的验配步骤
1)如果角膜中央曲率半径>45.00D,基弧取较弯 的值;如果角膜中间曲率半径<41.00D,基弧取较 扁平的值;如果介于41.00~45.00D之间,基弧 取平均值。 2)选择与处方尽量接近的散光轴位。 3)散光度为前面所计算的剩余散光
框架眼镜与角膜接触镜处方的换算
换算公式如下 : Fo=Fs/(1-dFs) Fo= 角膜接触镜的光度 Fs=框架镜验光的光度 d=0.012m即框架镜与角膜的 距离 (一般按12mm算)
框架眼镜与角膜接触镜对应度数换算表 P156
球光软性角膜接触镜的验配
球光角膜接触镜不仅能矫正单纯 近视或远视也可矫正部分规则散 光及不规则散光 原理 :利用泪液透镜。泪液透镜的 形成是由于角膜接触镜和角膜之 间的泪液所产生的光学系统,可 矫正一定程度的角膜散光。
软性角膜接触镜的验配
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前的各项检查
问诊内容 1配镜目的 2戴镜史 3眼病史 4影响眼部代谢的 全身病史
验配软性角膜接触镜技术操作规范

验配软性角膜接触镜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 矫正屈光不正。
配戴角膜接触镜可有效地消除框架眼镜的球面像差、视野缩小、不等像等缺陷,同时可以矫正一部分由角膜表面变形造成的不规则散光。
2. 年龄16-38岁较为合适。
3. 屈光不正度数>1.50D,散光度<1.50D较合适。
4. 角膜K读数为41. 00-46. 00D。
【禁忌证】1. 泪液分泌过少、严重结膜炎、角膜炎等患者。
2. 糖尿病、关节炎等抵抗力下降的全身疾病及神经质的患者。
3. 接触较多风沙、粉尘及挥发性酸碱物的环境。
4. 个人卫生和依从性差的患者。
5. 以下为相对禁忌证。
(1) 独眼者。
(2) 功能性妊娠和绝经期妇女。
(3) 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
(4) 儿童。
【配戴前准备】1. 了解患者的眼病史,角膜接触镜配戴史,配戴角膜接触镜的原因,工作和生活环境。
2. 检査眼睑,除外睑裂宽度异常、上睑下垂、眼睑瘢痕、睑缘与角膜不贴服情况。
3. 进行结膜、角膜常规检査,除外炎症。
4. 泪液检查。
进行泪液分泌试验,测定泪液膜破裂时间。
5. 测定角膜曲率,选择角膜接触镜的基弧。
6. 屈光检查。
7. 必要时做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査或角膜知觉检査。
【操作及使用方法】1. 患者和医护人员洗净双手,剪短指甲。
2. 起封镜片包装前核对镜片参数。
彻底清洁使用的镜片。
3. 配戴角膜接触镜。
(1) 方法1:操作者站在患者右则,将镜片放在右手示指上,左手的示指拉开上睑,右手的中指拉开下睑,将镜片轻轻地戴在角膜上。
(2) 方法2:用左手示指和拇指分开上、下睑,右手的示指托住镜片,轻放在角膜上。
4. 让患者配戴镜片适应15min左右。
5. 戴镜验光,按照规范验光程序,在配戴角膜接触镜状态下进行主觉验光,按先右眼后左眼顺序进行。
6. 镜片配戴检测,使用裂隙灯弥散照明法检査以下内容:镜片中心位置和在眼中的稳定性、镜片覆盖情况、镜片在眼中的移动度和患者对镜片配戴的主观感觉。
按先右眼后左眼顺序进行。
隐形眼镜学(接触镜学)

隐形眼镜学(接触镜学)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隐形眼镜学(接触镜学)Contact Lenses课程号(代码):502204040课程类别:(校级公共课或校级平台课,基础课或类级平台课,专业课,实践课,选修课)学时:64学时,其中课堂讲授40学时,实习24学时学分: 4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述[内容]1.接触镜的发展历史2.接触镜配戴相关解剖与生理3.角膜与氧气、角膜接触镜材料4.角膜地形5.接触镜光学6.接触镜验配基本检查[目的要求]1.了解接触镜的发展历史2.熟悉接触镜配戴相关解剖与生理3.掌握角膜与氧气的关系、角膜接触镜材料4.掌握接触镜光学5.掌握接触镜验配基本检查[时间] 10学时(讲8习2)[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实验室实习第二章软性接触镜[内容]1.软性接触镜的设计2.软镜的材料和分类3.软性接触镜的生产工艺和检测4.软性接触镜验配和评估[目的要求]1.熟悉软性接触镜的设计2.掌握软镜的材料和分类3.掌握软性接触镜适合的配戴者、镜片选择、配戴指导、配戴评价、护理系统、随访检查和镜片处方或预定镜片处方的常规书写4.熟悉软性接触镜的检测方法,了解软性接触镜的生产工艺[时间] 10学时(讲6习4)[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实验室实习、PBL第三章硬性接触镜[内容]1.硬性透气性接触镜的光学矫正特点和验配常识2.RGPCL的材料、设计与生产工艺3.RGPCL的验配和评估、配适原则与泪液循环、配戴护理指导4.RGPCL的检查和修饰方法5.角膜塑形镜的发展历史、材料与设计6.角膜塑形镜的验配与评估、护理指导、配戴效果7.角膜塑形镜相关问题分析与处理[目的要求]1.掌握硬性透气性接触镜的光学矫正特点和验配常识2.了解硬性透气性接触镜的材料、设计与生产工艺3.掌握硬性透气性接触镜的验配和评估、配适原则与泪液循环、配戴护理指导4.熟悉硬性透气性接触镜的检查和修饰方法5.了解角膜塑型镜角膜塑型镜的发展历史、材料与设计6.掌握角膜塑型镜的验配与评估、护理指导、配戴效果7.熟悉角膜塑型镜相关问题分析与处理[时间] 18学时(讲10习8)[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实验室实习、PBL第四章接触镜的护理[内容]1.接触镜护理的概念和内容、护理液的主要成分2.接触镜护理的相关药剂3.软性接触镜的护理4.硬性接触镜的护理5.润滑液、冲洗剂、储存剂等附属护理系统6.接触镜的沉淀物[目的要求]1.熟悉接触镜护理的概念和内容、护理液的主要成分2.了解接触镜护理的相关药剂3.掌握软性接触镜和硬性接触镜的护理4.熟悉润滑液、冲洗剂、储存剂等附属护理系统5.熟悉接触镜的沉淀物[时间] 4学时(讲2习2)[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实验室实习、PBL第五章接触镜矫正散光[内容]1.角膜散光和残余散光2.软性角膜接触镜矫正散光3.硬性角膜接触镜矫正散光4.不规则角膜散光[目的要求]1.掌握角膜散光和残余散光概念和残余散光的计算2.了解球性软镜正散光原理、指征、镜片的选择和方法3.掌握环曲面软性角膜接触镜适应征、稳定方法、验配4.掌握球面硬性角膜接触镜、前后环曲面矫正散光的基本原则和验配5.了解双环曲面镜片的选择验配[时间] 6学时(讲4习2)[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实验室实习第六章接触镜的特殊应用[内容]1.圆锥角膜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矫治原则、接触镜矫正方法2.角膜手术后的光学特性、接触镜配戴的目的、治疗原则、验配3.治疗性接触镜作用机制、分类、镜片选择、适应征、临床应用介绍4.干眼症和白化病等特殊眼表疾病和眼前节异常接触镜配戴的验配5.儿童、无晶状体眼、老视、屈光参差、低视力、色盲等特殊人群的的特征和接触镜的验配要点[目的要求]1.了解圆锥角膜病因、分类;2.掌握临床表现、诊断、矫治原则、角膜接触镜矫正方法;3.了解角膜手术后的光学特性、接触镜配戴的目的、治疗原则、验配;4.了解治疗性接触镜作用机制、分类、镜片选择、适应征、临床应用介绍;5.了解干眼症和白化病等特殊眼表疾病和眼前节异常接触镜配戴的验配;6.掌握儿童、无晶状体眼、老视、屈光参差、低视力、色盲等特殊人群的的特征和接触镜的验配要点。
验配软性角膜接触镜技术操作规范

验配软性角膜接触镜技术操作规范一、前期准备工作1.确认患者是否有哮喘、过敏等疾病史,了解有无对接触镜材质过敏史。
2.询问患者有无角膜病变,是否需要进行治疗后再配戴接触镜。
3.询问患者眼球表面有无异物、炎症等情况,确保眼球表面清洁。
4.充分了解患者使用接触镜的目的和需求,选择适合患者的接触镜类型。
二、验配软性角膜接触镜步骤1.目测检查患者瞳孔大小和形态,确定使用接触镜的大小和形状。
2.检查患者角膜曲率,选择适当的接触镜弧度。
3.使用角膜地形测量仪测量患者的角膜地形图,确定角膜地形的测量数据。
4.根据测量结果选择适当的接触镜基弧。
5.仔细检查患者的泪膜状况和泪液分泌情况,确保患者适合使用软性角膜接触镜。
6.为患者进行眼球表面的彻底清洁,使用无菌棉片和洗眼液清洁眼球表面,防止感染。
7.注意使用无菌手套和无菌器械,防止交叉感染。
8.根据患者的角膜地形数据和角膜地形图,选择合适的接触镜范围进行初步验配。
9.安排患者佩戴初步验配的接触镜,观察佩戴后的效果和患者的舒适感。
10.根据观察结果和患者的反馈,对接触镜进行适当调整,直到达到最佳佩戴效果和患者的舒适感。
11.为患者进行使用和保养接触镜的指导,包括正确佩戴和摘取接触镜、正确清洁和储存接触镜等。
三、记录和后续管理1.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验配过程和结果,包括使用的接触镜类型、规格和验配数据等。
2.提醒患者定期进行复查和验配,以确保接触镜的使用效果和患者眼球健康。
3.若患者在佩戴接触镜过程中出现不适或眼球症状,及时与患者沟通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调整。
4.定期与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接触镜使用情况和效果,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总结:验配软性角膜接触镜技术操作规范包括前期准备工作、验配步骤和后续管理等内容。
通过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眼球状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接触镜类型和参数,并进行适当的验配和调整,以确保接触镜的佩戴效果和患者的舒适感。
同时,记录患者信息和验配结果,并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不适和问题,提高接触镜的使用效果和患者眼球健康。
软性角膜接触镜验配

角膜接触镜顶焦度换算
1.公式法:
D
F= 1-dD
F为角膜接触镜的光度 D为验光结果 d为镜眼距(一般按12mm算)
顶焦度换算
公式法
例1.验光结果为-3.50DS
F=-3.50/(1-0.012×-3.50 )=-3.358DS
例2.验光结果为-8.00DS
F=-8.00/(1-0.012×-8.00 )=-7.299DS
观察配戴者在任何眼位,镜片周边和角膜缘的 距离
理想配适:正前方及任何眼位注视时,镜片覆 盖整个角膜
角膜覆盖良好
角膜覆盖不良
4.移动度
移动度指镜片在角膜上自然滑动的程度 自然瞬目时镜片被牵引向角膜上方,然后匀速
垂直下落,稳定在角膜中央;左、右转时,可 见瞬间迟滞。 移动度的大小与镜片基弧和角膜曲率半径的匹 配程度有关; 厚镜片比薄镜片移动度大些 车削工艺>模压工艺、综合工艺>离心浇铸
配适 良好 配适 过松 配适 过紧
中心 定位 好
偏心
好
角膜覆盖度
任何眼位均完全覆盖
覆盖不佳,尤其是第 一眼位或向上注视时
基本覆盖
移动度 (mm) 0.5~1.5
过度,大于 2.0
较小,小于 0.5或不动
滞后 (mm) 0.5~1.0
大于1.0
小于0.5
其他指标
瞬目后视力模糊、角 膜暴露
镜片不移动、结膜压 迹、瞬目后视力清晰
屈光度选择
等效球镜 顶焦度换算
等效球镜
原理:最小弥散圈视力矫正原理 公式:
D=Ds+1/2Dc
D ——等效球镜光度; Ds——验光球镜光度; Dc——验光柱镜光度。
例:处方-5.25DS/-1.00DC ×180 D=-5.25+(-1.OO)/2=-5.75(D)
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实验指导书

《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实验指导书实训1 国内现有隐形眼镜的市场调查1、实训目标通过对国内现有的隐形眼镜的市场调查,认识国内各种隐形眼镜,了解隐形眼镜的特点,提高学生对隐形眼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学习的目的性,提高学习该门课程的自觉性。
同时,掌握隐形眼镜的调查及撰写调查报告的一般方法2.实训材料各种隐形眼镜、参数表、图片及影视材料、数码相机、记录本、铅笔3.实训内容(1)调查隐形眼镜的各种品牌、种类(2)调查各种隐形眼镜的优点及缺点(3)了解目前市场上不同品牌的隐形眼镜的制造工艺和特点5.实训要求(1)要求学生在听取介绍时要多思考、多提问、多记录(2)根据厂商提供的设计参数能判断隐形眼镜各项指标(3)要求学生通过《眼屈光学》、《隐形眼镜基础》的学习对隐形眼镜能准确认识6.实训考核1>考核内容(1)是否了解隐形眼镜的品牌、种类(2)是否了解隐形眼镜的适应症、禁忌症和验配方法(3)是否了解不同品牌隐形眼镜的适应人群(4)是否掌握了隐形眼镜配戴的方法及护理方法(5)是否掌握了调查报告撰写的一般方法2>问题思考(1)隐形眼镜配戴中应注意哪些问题(2)如果配戴过程中出现操作不当会导致哪些问题7.实训报告(1)就所的观察的国内各种隐形眼镜写一篇调查报告具体要求如下:①题目:国内现有隐形眼镜调查;②第1 段阐述国内现有隐形眼镜的品牌种类及调查目的、时间地点、调查方法、调查主要内容等;③正文部分可分若干段以文字或表格的形式阐明调查结果④结尾段阐明结论,收获体会,以及为什么要学习该门课程和如何学习该门课程的打算⑤字数要求800-1000字实训2 心目中理想隐形眼镜的设计1.实训目标通过实训设计出心目中理想的隐形眼镜,突出产品的特点和特性,使学生们在设计隐形眼镜的过程中掌握各种产品参数,能够用专业术语介绍自己所设计的隐形眼镜。
2.实训材料彩色水笔、大画笔、大张白纸画纸、画报、杂志、剪刀、固体胶水、设计指导、参数表3.实训内容(1)写出所设计隐形眼镜的特点以及设计理念(2)写出具体设计思路以及各项参数(3)设想自己所做产品的广告语及市场定位(4)学生对所设计的产品进行推广介绍4.实训步骤及方法设计总思路突出产品特点聚焦推广理念(1)具体思路通过具体设计达到产品特性,综合考虑各参数的平衡(2)产品定位(3)市场推广广告语5.实训要求(1)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2)要求学生要有用专业术语评价隐形眼镜的能力(3)所设计镜片要安全,舒适,增视(4)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与客户沟通交流能力6.实训考核1〉考核内容(1)专业术语是否掌握熟练(2)评定学生所设计的眼镜是否达到安全、舒适、及增视的目的(3)所做的产品是否能符合市场需求2〉实训思考(1)目前市场上的隐形眼镜能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2)所设计的隐形眼镜是否合理、还有哪些不足7.实训报告(1)就所设计的隐形眼镜写一篇设计报告具体要求如下:题目:心目中理想隐形眼镜设计正文部分可分若干段以文字或表格的形式阐明设计结果结尾段阐明结论和收获体会,以及如何才能设计出更理想的隐形眼镜(2)为自己所设计的隐形眼镜写一条广告宣传实训3 问诊一、实训目的:通过病人口述了解患者视力障碍,眼疲劳等症状的性质和原因,找出视力障碍所产生的原因二、实训要求:使学生通过问诊,采集与验配隐形眼镜有关的情况,并能根据采集到的病史初步判断是否为配戴角膜接触镜的适应症三、实训步骤:1. 分组:两个学生一组,分饰医生与患者,进行详细的问诊并且做好记录2. 问诊内容:(1)为什么配戴隐形眼镜?是工作需要,还是应付体检或只是运动时临时配戴?对镜片功能有什么特殊要求(2)以前是否配戴过,停戴原因(3)了解曾戴用过的品牌的镜片,与药水的规格性能,以及相关的资料(4)平时有无眼病,眼睛是否发干,全身健康情况如何?是否为过敏体质(5)工作环境有无灰尘,由无含酸碱物质的化学蒸气等等实训4 眼部健康状态的检查一、实训目的1、验配前应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患者的眼部健康状态情况,判断其是否适合配戴隐形眼镜;2、利用裂隙灯评估患者的配适状态;3、利用裂隙灯对镜片表面质量进行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触镜验配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角膜接触镜技术》是眼视光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核心课程。
本课程根据角膜接触镜验配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构建教学内容,依据角膜接触镜验配的实际工作流程为主线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球面软性角膜接触镜的验配,散光软性角膜接触镜验配,RGP角膜接触镜的验配及特殊角膜接触镜的验配等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质,更好的为顶岗实习和就业做准备,也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定位
前导课程:《眼科学基础》、《眼科检查与疾病诊断》、《眼应用光学基础》《验光技术》、《视光学基础》
后续课程:顶岗实习
(三)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角膜接触镜验配的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以实际应用的角膜接触镜验配经验和方法的学习为主、以适度够用的角膜接触镜验配原理及概念的理解为辅,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理论与实践比例为2:3。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工作任务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各种角膜接触镜的的验配方法,并熟悉常用视光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尤其是裂隙灯显微镜,角膜曲率计及角膜地形图等仪器的眼科检查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达到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初、中、高级验光员和验光技师等级的要求。
(二)职业能力目标
(三)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目标
通过初、中、高级验光员的考试。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一)课程教学内容
(二)学时安排表
实训项目表
四、课程实施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我院实验、实训设备的具体状况,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共分二学期完成,总学时数:90学时。
1.课程组织形式
课堂讲授
结合病例现场教学
实践技能训练
企业顶岗实习
学生自主学习
2.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案例教学
情境教学训练
真实场景训练
五、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期末考试:30%
实训综合成绩:50%
实践技能考核
实习评价
2.“课证融合”,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直通车”
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职业技能鉴定的理论评价成绩
实践技能考核就是取证的实践考核
实习评价实施校企共同参与的过程评价
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硬件条件
学校建有世界银行资金支持的“仿真一体化实训中心”1个,建筑面积达1200平米、多功能实训室12间,其中与眼镜定配技术有关的实训室5间,面积达800平米。
包括眼镜手工定配实训室、眼镜造型设计与虚拟配镜实训室、眼镜光学实训室、眼镜半自动定配实训室,还有与眼镜设备企业合作建设的两个冠名实训室——天乐全自动配镜实训室和尼德克全自动配镜实训室。
能同时容纳200名学生分组实训。
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有医学背景的眼镜公司类型的仿真教学环境,虚拟眼镜公司工作项目等,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实效。
校外实训基地:学院十分重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目前已建立起60多家规模多样、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的校外实习基地。
(二)师资条件
1.能够较好的把握本专业发展的方向、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2.在专业带头人的指导下,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和建设;
3.具备一定的教研教改能力和经验,具有一定的教学管理经验;
4.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获院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或教学质量奖;
5.具有一定的相关企业经验,具有一定的现场生产管理组织经验和专业技
能,能够解决生产现场的实际问题。
(三)教材编写
教材体现任务驱动、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四)信息化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多媒体素材、电子图书和专业网站的开发与利用。
七、参考书和其他参考文献
[1] 陈浩.《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眼镜定配工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初、中级)[M].北京:海洋出版社
[3]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眼镜定配工职业资格培训教程》(高级)[M].北京:海洋出版社
八、其他说明
本标准可根据济宁眼镜及全国眼镜行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学习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