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施工与地下水渗流的环境效应分析及应用

合集下载

地铁工程竖井施工渗漏涌水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地铁工程竖井施工渗漏涌水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地铁工程竖井施工渗漏涌水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不断完善,城市地铁建设不可避免会因采用矿山法施工而进行竖井施工,且考虑到城市地质情况的影响,在竖井施工过程中出现渗漏涌水等安全隐患不少见,如处理不当将造成质量安全事故。

本文以长沙市某地铁竖井渗漏涌水为例,阐述了施工过程中出现渗漏涌水过程、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对后续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铁;竖井;渗漏涌水1工程及地质概况1.1 长沙市某地铁区间暗挖段在靠近盾构、暗挖交接处设置一座竖井(竖井平面位置详见图1),竖井深度34.1m;竖井净空尺寸5m*7.5m;竖井围护结构采用直径1.2m钻孔桩,钻孔桩长度37m;竖井止水帷幕结构采用钻孔桩桩间设置三重管旋喷桩和桩外双层咬合三重管旋喷桩组成。

图1:竖井平面位置图1.2通过勘察资料显示场地主要属补给区和径流区,地表水系不发育,排泄方式主要为大气蒸发和侧向径流排泄至湘江,地下水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较明显。

场区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砂、卵石、圆砾层等孔隙中和基岩裂隙中。

第四系孔隙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

图2:涌水位置示意图2渗漏涌水过程竖井正常施工单次开挖深度为1.5m,于5月底正常开挖深度至12m时,在竖井东侧井壁上出现2处小股渗水(清水)情况,随后在井内出水孔上方约40cm处进行小导管注浆的方式进行处理,注浆导管长度4.5m,渗水得到控制;同年6月初,竖井开挖深度达到15m时,在竖井西北角开挖面上约1.1m处再次出现小股渗水(清水),现场采用同样井内侧向注浆方式进行处理,在钻孔过程中,发现出水量加大,随后立即对注浆孔进行了封堵处理,并持续进行监测,数小时后在竖井西北角喷射混凝土与开挖面处出现大量渗出浑水等情况(涌水位置详见图2);迅速采取了紧急处理措施,及时控制了险情的发生。

3、渗漏涌水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3.1原因分析根据竖井渗水位置结合天气情况,造成此次竖井涌水涌砂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旋喷桩效果不佳;竖井在深度为7m-20.8m处与圆砾、卵石层、富水;旋喷桩在此部位施工较难打开,喷射效果不好,且旋喷桩施工为3、4月份雨水较多,地下水变化较大,在圆砾、卵石层形成流动水,旋喷桩施工时水泥浆流失严重,影响了旋喷桩成桩止水效果。

地下水对地铁工程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

地下水对地铁工程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

地下水对地铁工程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地下水对地铁工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地铁工程一般都需要穿越地下水层,如果不正确处理地下水问题,会对地铁工程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造成重大影响。

研究地下水对地铁工程的影响及防治对策非常重要。

地下水对地铁工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下水渗漏:地铁工程的施工往往需要在地下水层下进行,而地下水具有向低处渗漏的特性。

如果处理不当,地下水会通过砂土、裂缝等途径渗漏到地铁隧道中,导致地铁隧道的渗漏问题。

这会造成地铁隧道的泥土流失,严重的话会引起地铁隧道的破坏,威胁到人员安全。

2. 地下水压力:地下水的存在会将水压施加在地铁隧道的周围。

如果地下水的水压超过地铁隧道结构的承载能力,会导致地铁结构发生变形和破坏。

这会使得地铁隧道的稳定性受到威胁,严重的话有可能引发地铁隧道的坍塌。

3. 地下水化学成分: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可能对地铁结构材料产生腐蚀作用。

地下水中可能存在的溶解性盐类、酸碱物质等会与地铁结构中的金属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金属材料的腐蚀和损坏,降低地铁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为了解决地下水对地铁工程的影响,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1. 地下水管理:在地铁工程施工前,需要对盖板覆土下的地下水进行管理和控制。

通过合理的降水系统和泵站,控制地下水位,确保地铁施工地区的地下水不会对施工造成干扰。

2. 隧道封水:对于地铁隧道施工中出现的地下水渗漏问题,需要及时采取封水措施。

可以通过注浆、防水喷涂等方法将地下水源阻止在隧道外部,保证隧道的干燥和稳定。

3. 排水系统:地铁工程需要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将隧道内部可能产生的渗漏水和积水及时排出。

这可以通过设置排水井、排水管道等设施来实现,确保地铁隧道的干燥和稳定。

4. 材料抗腐蚀性:在地铁工程材料的选择上,需要考虑地下水中可能存在的腐蚀物质对材料的影响。

选用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材料,如不锈钢、耐久性高的混凝土等,以增加地铁工程的寿命和稳定性。

地下水对地铁工程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

地下水对地铁工程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

地下水对地铁工程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地下水是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地铁工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地铁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地下水可能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水压增加、土体液化、隧道沉降等一系列问题。

研究地下水对地铁工程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防治对策非常重要。

地下水对于地铁工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下水位上升: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挖掘地下土层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地下水位上升会增加地表荷载和土体饱和度,增加土体的稳定性问题,可能引发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

2. 水压增加:地铁工程的建设需要进行排水处理,排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压减小。

在某些情况下,地下水水位的快速下降可能导致地下水压力的突然增加,进而引发地下水的涌出和决口灾害。

3. 土体液化:地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挖掘地下土层可能会破坏土体的结构,导致土体的液化。

土体液化会引发地基沉降、桩基失稳等问题,从而影响地铁工程的安全性。

1. 合理排水:在地铁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地下水位的上升,避免地下水位上升过快。

可以通过合理设计排水系统,采取降水井、井孔等排水措施,控制地下水位的上升。

2. 强化支护:对于可能涉及到地下水位上升的地铁工程区域,需要采取强化支护措施。

可以通过加强支撑结构、注浆固结等方式来加强地下土体的稳定性,防止地面沉降等问题的发生。

3. 合理排水系统:建立健全的排水系统对于地铁工程的安全运营至关重要。

需要对地下水进行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地下水位上升、涌水等问题,确保地铁工程的安全性。

4. 地质勘探:在地铁工程的规划和设计阶段,需要进行充分的地质勘探工作。

通过对地下地质条件的详细了解,可以预测地下水的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避免地下水对地铁工程造成不利影响。

地下水对地铁工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地铁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地下水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只有合理规划和充分控制地下水的变化,才能确保地铁工程的安全运营。

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地下水渗流与围岩稳定性

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地下水渗流与围岩稳定性

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地下水渗流与围岩稳定性地铁建设在现代城市交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地下水渗流与围岩稳定性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地铁隧道施工中地下水渗流的原因和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地下水渗流的原因在地铁隧道施工中,地下水渗流是由以下几个主要原因引起的:1. 地下水位高:地铁隧道位于地下,周围地下水位较高导致水渗透施工现场。

2. 施工活动:地铁隧道的开挖和支护工程可能会破坏围岩结构,导致地下水倒灌。

3. 土层渗透性:地底土层的渗透性较高,使得地下水很容易透入隧道。

二、地下水渗流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地下水渗流对围岩稳定性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1. 围岩软化:地下水渗流会使围岩湿润,降低围岩的强度和稳定性,增加地面沉陷的风险。

2. 滑坡和倒塌:地下水通过围岩裂隙透入隧道,增加了围岩滑坡和倒塌的风险。

3. 地面下沉:大量的地下水渗流可能导致地面下沉,给周围建筑物和地基结构带来损害。

三、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地下水渗流与围岩稳定性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 地下水排放:通过设置合理的地下水排放系统,将地下水及时排出,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渗流压力。

2. 地下水封堵:利用防水材料和技术,对地铁隧道周围的地下水源进行有效封堵,避免水与围岩接触。

3. 加固支护结构: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增加围岩的稳定性,如注浆、预应力锚杆等。

4. 岩石加固:在地铁隧道施工前,进行地质勘察和岩石加固工程,提前对围岩进行处理,减少渗流问题。

5. 监测和预警系统:建立地下水渗流和围岩稳定性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综上所述,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地下水渗流与围岩稳定性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通过合理的施工措施和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减少地下水渗流对围岩的影响,保证地铁隧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地下水对地铁工程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

地下水对地铁工程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

地下水对地铁工程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地下水是指自然界中自由流动或固定存在于地下的水。

它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人类生存和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地下水对地铁工程具有深远的影响,因为地铁工程建设一般都需要进行地下隧道开挖和地下水的处理。

在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地下水的存在可能会对地下结构和施工过程产生影响,并可能导致一些安全隐患。

对于地下水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下水对地铁工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下水可能导致地铁隧道和其他地下结构的泄漏和渗水;二是地下水可能引起地铁工程车站和设施的沉降和破坏;三是地下水可能导致地下土层的液化和沉降,从而影响地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这些影响都可能对地铁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来解决地下水对地铁工程的影响。

要解决地下水对地铁工程的影响问题,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地下水勘探和分析。

通过地下水勘探,可以了解地下水的分布、水位、水质、流动速度等情况,从而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数据支持。

需要采取合理的地下水防治对策。

针对地铁隧道和其他地下结构的渗水问题,可以采用注浆、防渗墙等技术手段进行处理,以防止地下水渗漏引起结构破坏和安全事故。

对于地铁工程车站和设施的沉降和破坏问题,可以通过加固基础、加固地下土层等方式加以解决。

还可以对地下土层进行改良和加固,以提高地下土层的稳定性和抗液化能力,从而保障地铁工程的安全。

还需要定期进行地下水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地下水对地铁工程的影响问题。

在实际的地下水防治工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地下水与地铁工程的相互关系。

地下水是地铁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地下水处理和利用。

在制定地下水防治对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地铁工程的特点和需要,合理调配和利用地下水资源,以实现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还需要充分考虑地下水对地铁工程的长期影响,制定长期的地下水防治对策,为地铁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地下水对地铁工程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

地下水对地铁工程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

地下水对地铁工程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地下水对地铁工程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土壤沉降、地下水涌流、隧道水浸、地基下沉和地面沉降等。

针对这些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

一、土壤沉降:地下水对土壤的渗透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水分进入土壤会使其饱和,导致土壤颗粒间的粘结力减弱。

在地铁工程中,如果地下水位过高,地铁隧道周围的土壤就会出现松动和沉降现象。

为了防止土壤沉降,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控制地下水位,进行有效的排水处理,将地下水位维持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保持土壤的稳定性;选择优质的土壤作为隧道的填充材料,增加土壤的稳定性;在隧道周围设置固定的支护措施,确保土壤的牢固性。

二、地下水涌流:地下水涌流是地下水在地铁隧道周围形成的一种水流现象。

当隧道工程进入含水层时,地下水会通过裂隙和孔隙等途径涌入隧道。

地下水涌流对地铁工程的影响包括土壤塌陷、隧道水浸等。

为了防止地下水涌流,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通过合理的隧道施工方法和围岩支护措施,控制地下水的涌入量;设置排水系统,及时将涌入的地下水排出隧道,维持隧道内部的干燥状态;在地铁隧道周围设置防渗墙,阻止地下水向隧道渗透。

三、隧道水浸:由于地下水的涌入,地铁隧道内部可能会出现水浸现象。

隧道水浸对地铁的运行安全和设备设施造成威胁,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增加隧道工程的防水层,确保隧道的密封性;设置及时排水系统,将隧道内的积水及时排出;选取耐水性好的材料,保证设备设施的防水性能。

四、地基下沉和地面沉降:地下水的作用会导致地基下沉和地面沉降。

地基下沉和地面沉降对地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防止地基下沉和地面沉降,需要进行相应的防治对策:加固地基,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设置地铁工程的支护结构,确保地面的稳定性;进行地下水位的监测和调控,保持地下水位的稳定,减少地基下沉和地面沉降的可能性。

地下水对地铁工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土壤沉降、地下水涌流、隧道水浸、地基下沉和地面沉降等。

地下水对地铁工程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

地下水对地铁工程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

地下水对地铁工程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地下水是指位于地表下方自由渗透的水。

在地铁工程中,地下水的存在和流动对工程建设和运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地下水对地铁工程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地下水对地铁工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工程建设影响:地铁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地表开挖和地下挖掘等工程活动,这些活动会破坏地下水的平衡状态,导致水位下降或上升。

特别是在地势低洼地区,地下水脆弱性较高,更容易受到影响。

2. 结构稳定问题:地下水的流动会对地铁隧道和车站结构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地下水对砂土地层具有一定的冲刷和侵蚀作用,可能引起土体松动和沉降,进而对地铁隧道和车站等工程结构造成不可预测的损害。

3. 地下设备受损:地铁线路穿越地下水域时,地下水渗漏可能导致线路隧道和设备受潮腐蚀,进而影响地铁设备的正常运行。

1. 地下水监测:在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进行地下水监测,及时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可以判断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程度,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

2. 工程水封: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水密封技术,阻止地下水的渗入。

可采用水封帷幕、注浆技术等手段,阻隔地下水渗漏,保护地铁工程安全。

3. 排水处理:对于地铁隧道和车站等地下工程,在建设前应进行充分的排水处理,将地下水排出,保持工程周边的地下水位稳定。

应建立排水系统,及时排除地下水,避免工程进水问题。

4. 设备防护:对于地铁线路穿越地下水域的区段,应采取合理的设备防护措施。

可以选择耐腐蚀的材料,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减少地下水对设备的损害。

地下水对地铁工程产生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地区的地质条件、水文特征和工程建设需求等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管理,可以减轻地下水对地铁工程的影响,确保工程的顺利建设和安全运营。

地下水对地铁工程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

地下水对地铁工程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

地下水对地铁工程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地下水是地质环境中重要的水资源之一,但在地铁工程中,地下水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重点研究地下水对地铁工程的影响以及防治对策。

除非进行有效的控制,否则地下水可能会对地铁构筑物的安全和运营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下水对地铁隧道的破坏地下水是隧道工程中的一大难题。

地铁隧道地下位置,常存在侵蚀性水和含盐量较高的水体,这些水会对地下隧道、管道、地基和土层带来不同的损害。

在地铁施工阶段,地下水可能会加速土壤流动,导致地下隧道的破坏,使地铁的使用期限缩短;同时,这些水也可能会渗入地铁施工区域,破坏周边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

2.地下水增加地铁建设成本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铁建设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而地下水因素会增加地铁的建设成本。

在保证地铁建筑物安全的前提下,需要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处理地下水,包括排除水源,吸水固结,降低渗透性等方式。

这些措施都需要在技术和经济上付出更多的代价,从而导致建设成本的增加。

除了对地铁建设的影响,地下水对地铁运营也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地下水位较高时,会增加地铁沿线的地下水位,导致隧道内的气压变化和安全隐患。

此外,当地下水对运营地铁的设施和设备产生影响时,也会有运营的风险和安全问题。

防治对策在地铁工程中,为了处理地下水带来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以确保地铁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采用有效的排水方案在地铁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有效的排水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在施工初期,可以通过地下水位调控、建设防渗墙和隔水带、排水井、井壁固结等措施来控制地下水的流动和保持隧道的干燥。

在地铁运营过程中,要加强地铁站和隧道的防水保护,以避免地下水引起的漏水和地沉。

此外,还要定期检测隧道内的地下水水位和水质,并及时修补漏水和渗水处。

地下水的快速渗透和破坏性是地铁施工中的一个难题,因此需要采取一些隔水技术来保证施工的安全和有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地铁施工与地下水渗流的环境效应分析及应用摘要以北京地铁王府井站西南风道为工程背景,针对松散含水地层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差、紧邻建筑物、地表环境要求严、施工条件恶劣、降水条件受到限制、大断面浅埋暗挖洞室稳定性差等不利因素,深入分析了地铁施工与地下水渗流的环境效应机理。

利用地下工程中最先进的3D-σ三维有限元软件,采用增量变弹性与增量叠代的混合法,模拟计算了软弱围岩地铁的施工作业流程,考虑围岩介质的复杂性态、施工作业方式(包括分步开挖步序、支护结构形式和施工时机)和开挖面推进过程中的空间效应。

得出了各步序拱顶下沉、收敛、地表沉降与开挖步的关系曲线。

从达西定律出发,利用地下水动力学稳定流理论,针对实际工程,推导出了任意排列的承压—潜水井群降水计算过程,自行编制了Fortran程序,完成了处于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群井降水的三维渗流分析及计算,形象地绘制了降水曲面。

并利用3D-flow计算软件进行了降水曲线和流速的计算,与自行编制的程序进行了比较。

最后计算了因水位变化引起的地面沉降最终值及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首次将坑道涌水研究用于地铁,并对地铁坑道涌水的危害程度作出了合理预测和分析。

根据坑道所处的不同含水层、以及坑道所处地层中的位置不同,自行推导了处于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的,完整型和不完整型坑道稳定涌水量和水位降深的计算公式。

根据不同的坑道涌水量、不同的水文地质情况对坑道开挖后可能的涌水引起的地面变形做出预测和分析。

最后结合实例进行了验证、预测和分析,为行业人士对地铁涌水的处理和认识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环境效应,施工力学分析,地下水动力学,涌水,地面沉降AbstractAbstractBased on the southwest air outlet of Wangfujing station in Beijing metro, aiming at disadvantage factors such as bad construction geology and bad geohydrology in loose aquiferous ground, adjacent to buildings, strict requirement for ground environment, poor construction condition, limited water lowering condition, poor stability of large section with underground excavation under shallow depth, analyze environment-effect mechanism of metro construction and groundwater-seepage thoroughly.Use the most developed 3D-σthree-dimension FEM software in underground project, adopt compound method with increment variable elasticity and increment iteration, simulate and calculat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weak surrounding rocks in metro, consider complicate properties ,construction method(include process of by step excavation, style of supporting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opportunity) and space effect in face excavation process. Relation curve of vault sinkage, constringency, ground subside and excavation step in each process are gained.From Darcy law, aim at practical project, deduce calculation progress of groundwater lowering in surface-pressure water well with random arrangement by groundwater dynamics steady flow theory, design Fortran progress by myself, analyze and calculate three-dimension seepage of groundwater lowering in subsurface water well and pressure water well, draw water lowering graph visually. Calculate water lowering curve and water velocity by 3D-FLOW software and compare the result with self-designed program. At last, ultimate value of ground subside and diversification curve along with time caused by variation of water level are calculated.Research on gushing water in tunnel is applied to metro for the first time and dangerous degree of gushing water in subway is predicted and analyzed reasonably. According to various water containing layer and stratum tunnel located in, calculation formula on stable gushing water quantity in surface water layer tunnel, pressure waterAbstractlayer tunnel, full or fragmentary tunnel are deduced. According to gushing water quantity and hydrology geology in various tunnel, ground deformation caused by gushing water in tunnel is predicted and analyzed. At last, verification, prediction and analysis are made with example, reference is offered to people in the same occupation on prediction and cognition of gushing water in metro.Key words: environment-effect, Construction mechanics analysis, groundwater dynamics, flowing, ground subside目录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引言 (1)1.2 地铁施工与地下水渗流的环境效应危害分析 (1)1.2.1 地层开挖的环境效应危害分析 (2)1.2.2 人工降水的环境效应危害分析 (2)1.2.3 地下水向地铁坑道涌水的环境效应危害分析 (3)1.3 国内外发展动态 (4)1.3.1 岩土工程和环境岩土工程的国内外现状 (4)1.3.2 地下工程力学分析国内外现状 (5)1.3.3 地下水位计算的国内外现状 (8)1.3.4 地面沉降研究现状 (8)1.3.5 坑道涌水量研究现状 (10)1.4 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0)1.4.1 主要研究内容 (11)1.4.2 主要创新点 (11)1.4.3 论文的不足之处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12)第二章工程背景 (13)2.1 工程概况 (13)2.2 工程特点 (17)2.3 施工方法 (17)第三章地铁施工效应分析 (20)3.1 模拟依据和基础 (20)3.1.1 洞室开挖问题的空间模拟 (20)3.1.2 洞室开挖问题的计算模型 (21)3.1.3 材料、结构模拟及强度准则 (22)3.1.4 非线性问题的数值解法 (22)3.1.5 围岩与支护的物理力学指标 (23)-I-目录3.1.6 计算模拟的施工方案 (23)3.2 计算模拟结果 (25)3.2.1 长进尺施工效应 (25)3.2.2 短进尺施工效应 (26)3.2.3 短进尺且有隔断墙时的施工效应 (27)3.3 结果分析 (29)3.3.1 三种工况计算结果汇总 (29)3.3.2 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比较 (30)第四章非规则排列的干扰井群降水计算及环境效应分析 (31)4.1 井点降水理论 (31)4.1.1 几个相关概念简述 (31)4.1.2 单井降水曲线 (33)4.1.3 干扰井群降水曲线 (35)4.2 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计算理论 (39)4.2.1 降水引起地面沉降的原理 (39)4.2.2 降水引起地面沉降的计算过程 (41)4.3 井群降水及地面沉降计算实例 (43)4.3.1 非规则排列的承压-潜水井群降水计算 (44)4.3.2 降水引起地表沉降计算结果 (49)4.4 用3D-Flow计算降水结果 (51)4.4.1 3D-Flow软件简介 (51)4.4.2 前处理 (51)4.4.3 后处理 (53)4.4.4 3D-Flow计算结果 (55)4.5 结果分析 (55)4.5.1 不同程序降水计算结果比较 (55)4.5.2 地面沉降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比较 (55)第五章地铁坑道涌水及环境效应分析计算 (57)5.1 地铁坑道涌水研究的必要性及渗流过程分析 (57)5.1.1 地铁防排水原则 (57)5.1.2 地铁坑道涌水研究的必要性 (58)5.1.3 坑道涌水过程分析 (59)-II-目录5.2 用于山岭隧道的涌水量计算的经验公式 (59)5.2.1 稳定流法计算涌水量 (60)5.2.2 非稳定流法计算涌水量 (60)5.2.3 其它方法计算涌水量 (60)5.2.4 影响半径及渗透系数 (60)5.3 地下水动力学涌水模型建立及涌水量、水位降深的理论推导 (64)5.3.1 潜水含水层 (64)5.3.2 承压含水层 (64)5.4 涌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预测 (73)5.4.1 人工降水与地下水向坑道涌水引起地面沉降计算的异同点 (73)5.4.2 涌水引起地面沉降计算的前提 (73)5.5 计算实例 (74)第六章结论 (77)参考文献 (79)-III-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1 引言随着城市现代化程度不断进步,城市地铁的修建不但缓解了城市交通,解决了空间立交等问题,而且已成为城市现代化的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