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小狗包弟(第二课时)

连城一中林小英

教学目标:

1.深刻体会和分析巴金先生将小狗包弟送上解剖台后的痛苦愧疚等复杂情感。

2.学习巴金先生身上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3.联系现实生活,挖掘巴金身上其蕴含的儒家孔孟思想。

教学重点:

学习巴金先生身上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教学难点:

联系现实生活,挖掘巴金身上其蕴含的儒家孔孟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人性的真善美,做一个有良知的大写的人。

教学设想:

本篇文章分为两课时,此为第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感受作者情感。第二课时进一步拓展延伸做学生思想精神方面的教育。

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能把握文章思路及其情感。在此基础之上,学生能更好跟着老师的思路,更好的探讨人性,完成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导入,同学们,通过我们上节课的学习,艺术家和狗的故事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人类对狗的感情,已经大大超越了对其他动物,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关于人和狗之间感人的事例么?

课件展示:人类与狗的感人画面。(如:艺术家与狗)

(此环节主要通过直观画面,让学生快速进入情景,体会其中感情)

二、而在这篇文章中,“我”与包弟感情又如何呢?前前后后“我”又是如何对

待“包弟”?

先躲--------交出(由保护到送上解剖剖台)

三、自主探究

1.交出小狗后,我内心痛苦,且随之带来许多复杂情感变化?细读原文,并说说分别体现在文中哪里?

痛苦、内疚、自责、忏悔、赎罪

2..巴金先生是个怎样的人?我们要向他学习哪些难能可贵的品质?

他是一个有同情心、羞耻心、善良、且敢于解剖自己、敢于忏悔、敢于赎罪的有良知的人。有人评价巴金先生,说是20世纪的良心。

过度引导:同学们,这些情感也时常出现在我们心中,这就是人性。但任时光流逝,沧海桑田,人事变迁,但人性从未变。人类从未停止过对人性真善美追求的脚步。我们可以回归到孔孟儒家思想中去感受它、领悟它

3.其实在巴金身上,蕴含了很深的儒家孔孟思想,符合孔孟对做人的基本要求和高尚的美德,大家都来说说具体符合哪些方面!

(1)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

(2)“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

(3)温、良、恭、俭、让

(4)孟子的性善论的“四心”

四心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出自《孟子·公孙丑》

课件展示并分析:

(由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或感触深的,师做引导与点评分析)

四、合作探究

1.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一部分人为了私利,泯灭良知,不知羞耻,做出有违忠义甚至突破人性底线的事又何其多,这些人缺乏巴金身上的什么呢?他们需要怎么做呢?你能根据自己的见闻讲讲吗?对这类事情,你们是如何看待的呢?

(学生自由讨论)

当今社会难道全都是这些人吗?其实这个社会依然存在许多具有高尚品德和情操、具有正能量和正义感的人,大家都来说说都有哪些?

(学生自由讨论)

展示图片:触目惊心的图片与一些体现人性温暖的图片,这能直观让学生反思社会,反思自身,呼吁人性的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五、总结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仁、义、礼、智、信”的这五常之道,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此为伦理原则,忠义、良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等这些都是我们人性中的光辉,需要大家去领悟发扬,圣雄甘地曾说,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取决于这个民族对待动物的态度。这也是人性之美!

展示一张公益图片:有时候,值得赞美的不是领先,而是止步

六、作业:如果你要从人性角度向好朋友推荐《小狗包弟》,你会怎样推荐呢?请写出一则推荐语,10-60字之间。

小狗包弟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小狗包弟(第二课时) 连城一中林小英 教学目标: 1.深刻体会和分析巴金先生将小狗包弟送上解剖台后的痛苦愧疚等复杂情感。 2.学习巴金先生身上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3.联系现实生活,挖掘巴金身上其蕴含的儒家孔孟思想。 教学重点: 学习巴金先生身上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教学难点: 联系现实生活,挖掘巴金身上其蕴含的儒家孔孟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人性的真善美,做一个有良知的大写的人。 教学设想: 本篇文章分为两课时,此为第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感受作者情感。第二课时进一步拓展延伸做学生思想精神方面的教育。 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能把握文章思路及其情感。在此基础之上,学生能更好跟着老师的思路,更好的探讨人性,完成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导入,同学们,通过我们上节课的学习,艺术家和狗的故事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人类对狗的感情,已经大大超越了对其他动物,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关于人和狗之间感人的事例么? 课件展示:人类与狗的感人画面。(如:艺术家与狗) (此环节主要通过直观画面,让学生快速进入情景,体会其中感情) 二、而在这篇文章中,“我”与包弟感情又如何呢?前前后后“我”又是如何对 待“包弟”? 先躲--------交出(由保护到送上解剖剖台) 三、自主探究 1.交出小狗后,我内心痛苦,且随之带来许多复杂情感变化?细读原文,并说说分别体现在文中哪里?

痛苦、内疚、自责、忏悔、赎罪 2..巴金先生是个怎样的人?我们要向他学习哪些难能可贵的品质? 他是一个有同情心、羞耻心、善良、且敢于解剖自己、敢于忏悔、敢于赎罪的有良知的人。有人评价巴金先生,说是20世纪的良心。 过度引导:同学们,这些情感也时常出现在我们心中,这就是人性。但任时光流逝,沧海桑田,人事变迁,但人性从未变。人类从未停止过对人性真善美追求的脚步。我们可以回归到孔孟儒家思想中去感受它、领悟它 3.其实在巴金身上,蕴含了很深的儒家孔孟思想,符合孔孟对做人的基本要求和高尚的美德,大家都来说说具体符合哪些方面! (1)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 (2)“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 (3)温、良、恭、俭、让 (4)孟子的性善论的“四心” 四心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出自《孟子·公孙丑》 课件展示并分析: (由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或感触深的,师做引导与点评分析) 四、合作探究 1.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一部分人为了私利,泯灭良知,不知羞耻,做出有违忠义甚至突破人性底线的事又何其多,这些人缺乏巴金身上的什么呢?他们需要怎么做呢?你能根据自己的见闻讲讲吗?对这类事情,你们是如何看待的呢? (学生自由讨论) 当今社会难道全都是这些人吗?其实这个社会依然存在许多具有高尚品德和情操、具有正能量和正义感的人,大家都来说说都有哪些? (学生自由讨论) 展示图片:触目惊心的图片与一些体现人性温暖的图片,这能直观让学生反思社会,反思自身,呼吁人性的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小狗包弟》教学案例评审

《小狗包弟》--吴小燕 恩平市恩城中学 教学背景: 在这个个性张扬的年代,不少生活在幸福中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遇到问题时,往往是抱怨别人,缺乏反省意识,极少从自己身上思考自身责任。巴金老人的这一篇文章,恰好就提出一个自我反思的问题,教师可以以此为教育的契机,借助多媒体,通过一些历史资料让学生了解文革这段特殊的历史,了解包金的遭遇,了解他对小狗的愧疚及反省。让学生明白,“吾日三省吾身”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还是未来,都是必须的!因为善于反省的民族、国家和个人,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教学课题:《小狗包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领会其写作意图。 2、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以及以叙述为主,叙述和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式。 过程与方法: 3、品味探究,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学习目标说明:目标1、2、3是本课学习的基础和重点,目标4为学习难点。 教材分析: 《小狗包弟》是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的课文。这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人记事的佳作,包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情感,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所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重在帮助我们增长见识,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 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首先在于它的认识作用,它以以小见大的方式,借一条小狗反映了那个疯狂时代惨无人道的现实,以及十年动乱给人的心灵带来的深深的伤害。那个年代虽然已经渐行渐远,但我们不应该忘记那场浩劫,更不应该让悲剧再次上演。

课文的价值还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那个年代,别说是放弃一条小狗,就算是夫妻离散,父子背叛,朋友反目都不是新闻。可是,巴金,一个经历了几十年的社会动荡、社会变迁而执著地保持着清醒头脑的老人,在文革过后能够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就算只是面对一条小狗,也在反思自己的良心,他的这种勇气和度量,可以引发学生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讨和拷问,以此来呼唤美好人性的回归。 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以多媒体教学来启发引导学生。 了解巴金,激趣导入新课,搜集有关文革的图片、文字材料以及课文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把握作者的情感,设置重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体会探究、发现的乐趣。拓展视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进行价值观教育。 学习过程: 一、引入 1、写作背景 “十年浩劫”,人的生命贱如草芥,人性扭曲变形。在这场灾难中,战绩彪炳的革命战士,潜心治学的文人,与世无争的民众,都会经历劫难;甚至,连一条小狗,也不能幸免。面对这场灾难,很多人都不敢说真话,但巴金敢于解剖自己,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借《小狗包弟》一文,进行了良心的拷问。(因为学生对那个年代的了解不多,以多媒体展示那个年代三幅有代表性的图片:1、批斗战绩彪炳的革命战士,2、批斗潜心治学的文人, 3、毁坏万千学子向往的求学圣殿清华大学的校门。) 2、作家作品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fèi)甘。他被公认为20世纪不多的几位文学大师之一,他的作品代表着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颠峰,因出色的成就被称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多媒体展示感动中国2003对巴金的颁奖词,领略作家的风采。)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灭亡》 中篇小说:《寒夜》、《憩园》、《春天里的秋天》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