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学案 新人教版(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译文: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到了成年时,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求教。前辈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温和。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节更为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多说;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洗脚,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旅馆主人处,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穿有珠穗、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则穿着破旧的衣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念头。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求学时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文学常识]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属浙江)人。明初文学家。至正二十年(1360)为朱元璋所征召,明开国后为《元史》总裁,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明初朝廷“一代礼乐制作,濂所裁定者居多”,被朱元璋称为“开国文臣之首”(《明史》本传)。后因其孙宋慎受胡惟庸一案牵连,全家谪徙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有《宋学士文集》。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中心思想] 宋濂这篇赠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马生应当把握机会,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本课只节选了序文的前半部分,在这部分中,作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和长者身份,就板起面孔说教,而是现身说法,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作者对马生的殷切期望,寓于其中。

[人物分析]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苦情景,主要写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在付出了无数辛勤的劳动,经历了无数辛酸后,终于克服了学习上“无书”和“无师”的困难,获得了知识,成为饱学之士。作者特别渲染了从师求学的艰难,这些都未动摇作者求学的意志。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作者最后以“勤且艰”小结自己的学习生涯,想必马生能从中受到启发。

[写作特点]

一、现身说法,借事明理

作为一个德高望重的大儒,宋濂给同乡青年马生赠序,不是居高临下,以长者的身分去说教,而是通过回忆自己求学时的艰辛来勉励马生奋发学习。宋濂先写自己“家贫,无从致书以观”,便“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为了不逾约,即使“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也“弗之怠”,仍要“笔录”。接着写求师之艰。“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尝趋百里外”求教,不辞劳苦。乡贤因门人弟子众多,对他“未尝稍降辞色”,他不因冷遇而灰心,不因疏淡而反感,相反的却是“俯身倾耳以请”;甚至会遇到“叱咄”,而他却“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乡先达的态度愈差,他的态度却愈敬,可见求知的心诚。再写外出从师的“勤且艰”。“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道路、环境、季节、气候,都极恶劣,而他“足肤皲裂”“四肢僵劲”,则置天寒地冻于不顾,山高路远而不管。对于衣、食、住也不讲究。寄居旅舍,一天两顿饭,无甘美肥鲜;一身粗布破袍,无光鲜锦绣。

宋濂选取3个典型事例,分别叙述他的学习条件、学习态度和学习毅力。通过3个事例的现身说法,情真意笃地告诫马生学习必须勤苦。这比单纯的说教更为感人,也更容易被马生接受。

二、处处对比,语重心长

在记叙自己勤苦求学生活时,以主观上的勤奋与客观上的艰苦作对比:求师时,师严而礼恭:“或遇叱咄,色愈恭,礼愈至”;求学时,不辞劳苦,困难愈大愈见其志坚;生活方面,以同舍生若神人的打扮与自己的緼袍敝衣作对比;在记叙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时,又以客观条件的优越与主观上的努力与否作对比……从食、住、书、师4个方面加以对照,说明自己求学之艰。可是条件好了,却有“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优裕的条件和不佳的效果又形成鲜明的对照。作者以鲜明的对照,分辨事理,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和说服力量。

[练习]

1.节选自,宋濂,字,号,文学家。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2.根据拼音写汉字。

shì学()余立shì()左右 chì duō ( )( )

以qīn()拥覆 jūn 裂()负qiè()

3.给加点字注音。

曳屣.()媵.人()容臭.()烨.然()加冠.()硕.()师弗.之怠()緼.袍()四支僵劲.()

4.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2)未尝稍降辞色

..

(3)无从致.书以观(4)援.疑质理

(5)腰.白玉之环(6)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7)色愈.恭,礼愈至.(8)弗之怠.

(9) 不敢稍逾约

..

..(10)既加冠

(11)又患无硕师

..名人与游(12)或遇其叱咄

..

(13)俟.其欣悦(14)足肤皲裂

..而不知

(15)右备容臭.(16)烨然

..若神人

(17)緼.袍敝.衣处其间(18)略无慕艳

..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