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后路全脊柱截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晚期后凸畸形

合集下载

后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椎间撑开cage植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

后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椎间撑开cage植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
置 引 流管 , 逐 层缝 合 。 结 果 手 术 均 顺 利 完 成 。 1 例 因局 部 粘 连 造 成 硬 膜 囊
L 2 5例 。 术前 均行 脊 柱全 长 X 线 片 、 C T、 MR I 检查 , 均示 椎 体 陈 旧性 骨 折 , 局 部后 凸 畸形 。 矢状位失平衡 , 骨 折 块 进 入 椎 管压迫脊髓 , 后凸 C o b b角 3 0 。 ~ 5 8 。 , 平均 4 6 . 5 。 。 S VA 为 8 2 . 2 ~ 1 2 0 . 4 a r m, 平均 1 0 2 . 6  ̄ 2 0 . 4 m m。患者 均有 程 度 不 等 的 顽 固性 腰 背 痛 , 不 能 完 成 日常 工 作 , 其 中 3例 因腰 背 痛 不
中图分类号 : R 6 8 3 . 2 , R 6 8 7 .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4 — 4 0 6 X( 2 0 1 3 ) 一 1 0 — 0 9 5 1 - 0 2
目前 对 单 纯 胸 腰 椎 骨 折 的 治疗 有 规 范 、 统一的方案 ,
体的前 1 / 4 , 通 过 平 板 刮 匙 的撬 拨 、 翻转适度撑 开椎 间隙 . 增 加 椎 间 的 活 动度 ,间接 松 解 椎 体 前 方 的纤 维 瘢 痕 组织
临 床 资 料 1 4例 患 者 中 , 男 9例 , 女 5例 。 车祸 伤 5 例, 高 处 坠 落 伤 6例 , 摔 伤 3例 。 1 0例 经 过 严 格 保 守 治 疗 4
椎 置 钉 短 节 段 固定 椎 间撑 开 c a g e 植 骨 治 疗 陈 旧性 胸 腰 椎 骨 折 伴 后 凸 畸形 患 者 l 4例 , 取 得 了较 好 疗 效 , 报道如下 。
最 小 号平 板 刮匙 刮 除残 余 髓 核 组 织 及 终 板 组织 , 依 次 增 大 平 板 刮匙 的 型 号 , 尽 量 将 平 板 刮 匙 前 端 较 宽 部 位 深 人 到 椎

经椎板、椎体间隙截骨治疗胸腰段创伤性后凸畸形

经椎板、椎体间隙截骨治疗胸腰段创伤性后凸畸形

采用正规体位 复位 治疗 , 平均 卧床 4— 6周 , 下床 活动后未 正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保护 性支 具治疗 ; 患 者从 受伤 到本 次手术 治疗 时 间为 1 8~5 1
个月 , 伤椎位 置 : T 1 1 2例 , T 1 2 5例 , L 1 7例 , L 2 2例 ; 其 中有腰 部疼痛 患者 l 5例 , 疼痛视觉模拟 ( v i s u l a a n l a o g u e s c a l e , V A S ) 评
医疗技术 的不断发展 , 使得胸腰段脊 柱骨折患者 得到正确 的治疗 , 但也有一 部分患 者 由于治疗 不及 时或 治疗 不 当, 往往 出现僵硬 的后 凸畸 形 , 进而 引起脊 柱不 稳 、 慢性 下腰 痛、 畸形 、
神经和脊髓压迫 、 刺激症 状。本 院对 2 0 0 9年 7月 至 2 0 1 1 年 9 月收治的胸腰椎骨 折继 发后 凸畸形 患者 1 6例 进行 治疗 , 报 告
应用 S P S S 1 7 . 0统计软件 , 计量资料 以 ± s
均年龄 4 2岁 ; 伤 后均无 神经损 害症状 , 均 采用保 守治疗 , 均未
表示 , 采 用配对 t 检验 , P< O . 0 5为差 异有统计 学意义 。 手术时间 9 0~1 8 0 mi n , 平均 1 3 0 mi n ; 术 中失 血 4 0 O一 8 0 0 ml , 平均 5 5 0 m l ; 术 后无手术 切 口及深 部组织感 染 ; 有 1例
l 5 2 0
阿北 医 药 2 0 1 3年 5月 第 3 5卷 第 l 0期
He b e i M e d i c a l J o u na r 1 . 2 0 1 3 , V o l 3 5 M a y N o . 1 0

后路经椎间孔截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陈旧性骨折角状后凸畸形

后路经椎间孔截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陈旧性骨折角状后凸畸形

凸畸形患者 的l床 资料 , 术前 、 临 测量 术后 1 、 随访侧位 x线侧位片上的后凸角( ) 周 末次 K 和畸形角( ) D 。结果
术后
平均 随访 1 7个月 。后 凸角 ( 术前 平均 4 。 术后平均 1 。 末次 随访平 均 1 。 畸形 角 ( 术前平 均 4 。术后平 均 K) 4, O, 1; D) 6, 1 。 末次随访平均 1 。 4, 5 。均获骨性融合 , 平均融合时间为 4个月。结论 疗胸腰段 陈旧性 骨折角状 后凸畸形的一种有效方法。 后路经椎 间孔 楔形截骨矫 形内 固定术 是治
【 关键词 】 后凸 ; 胸腰段 ; 截骨术 ; 融合术
胸 腰 椎 陈 旧性 骨 折 后 角状 凸 畸 形 临 床 并 不 少 见 , 为 早 多
例, 性功能勃起 障碍 3例 。术前 均进行 x线正侧 位及 动力位 片 、6 14排 C T及 三维 重建 、 I了解 畸形 的结构 和脊髓压 迫 MR , 情况, x线 侧位片上测量后 凸角 ( ) K 和畸形 角( … , D) 测量方
腰椎 骨折角状后 凸畸形 3 0例 , 疗效 满意 , 现报告如 下。
1 资料与方 法
1 1 一般资料 .
本组 2 0例 , 1 男 2例 , 8例 ; 龄 3 6 女 年 5~ 7
岁, 平均 4 2岁 ; 病程 3个月 ~1 , 3年 平均 1 个 月 ; 旧性创 1 陈
伤 老
次随访平均 l 。4 ~ 3 ) 均获骨性融合 , 5 (。 2 。 ; 平均融合时间为 4 个月( 6个月 ) 无 内固定失 败 , 3— ; 有神经 损伤 的患者术后 均
获得改善。
3 讨 论
[ ]曾 日祥 , 2 马勇 , 李世平 . 陈旧性胸腰椎 骨折相关 因素 的探讨. 生物

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

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
后 凸 弧度 行 钛棒 临 时 固定 , 切 除患 椎棘 突及 棘 问韧
本组 1 5例 , 均为外 伤造成 , 男 性 9例 , 女性 6 例 。年龄 2 2—5 8岁 , 平均 3 6 . 5岁 。患 者 术 前 均 有 不 同程 度胸腰 背部 疼 痛 , 大 部 分 患者 已严 重影 响到 生 活质量 , 伤 后至 手 术 时 间 3月 一1 1年 不 等 , 平 均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2 2 0 ]
r e v i s i o n[ J ] . J A l l e r g y C t i n I m m u n o l , 2 0 1 0 , 1 2 6 ( 3 ) 1 4 6 6— 4 7 6
后 路 手 术 治 疗 胸腰 椎 陈 旧性 骨 折 后 凸畸 形 的临 床疗 效
3 8年 1 2 手 术方 法
带, 咬除双侧椎板和部分关节突关节 , 显露硬膜囊侧
方及双侧 神经根 , 松解神经并将神 经根推 向 中线 予 以 保护 。向下 暴露间盘 的后外侧 , 必 要时可切 除椎 弓根 上缘 和内侧面部 分骨 质 以扩大 操 作空 间 , 保 护脊 髓 、 神经根 , 避 免损伤 。于 间盘 的后 外侧行椎 间盘及 终板
I 3 ] B RO Z E K J L, B O U S QU E T J , B A E N A—C A G NA NI C E, e t a 1 . A I —
l e r g i c r h i n i t i s a n d i t s i mp a c t o n a s t h ma ( A R I A) g u i d e l i n e s : 2 0 1 0
慢撬 拨松 解 , 矫 形 时需 应 用 甲基 强 的 松龙 注 射 液 冲

对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体会

对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体会
维普资讯
中 国脊 柱 脊 髓 杂 志 2 0 第 1 0 7年 7卷 第 4期 C i s o ra pn n pn C r 2 0 V 1 7 N . hn eJun lfs i adS i ̄ od,0 7,o. , o4 e o e 1
2 53
对 后 路 全 脊 椎 切 除 术 治 疗 严 重 脊 柱 侧 后 凸 畸形 的体 会
吕国 华 ( 中南大 学湘雅 二 医院 脊柱 外科 4 0 1 湖南 省长沙 市 ) 10 1
重 度僵 硬性 脊柱侧 后 凸是 严重 的脊 柱 三维畸 形 。 广泛前 后柱 结构 的僵硬 , 以及脊柱 冠 状面 和矢 状面 的严 重失衡 。 使得 单纯 传统 后路 内固定矫 形 或前路 松 解联合 后 路矫形 技 术不 能获 得满 意矫 正效 果 , 并具 有较 高 的脊髓 神经损 伤 风险 。 虽然 常用 于强 直性 脊柱 炎 胸腰椎 后 凸畸形 治疗 的后 路 脊椎 截骨 术 (pn l sia ot tm ) 经关 节 突“ 型截 骨或 经 椎 弓根椎 体 截骨 ) 轻 、 s oo y ( e V” 在 中度 成 人僵 硬侧 凸或 脊柱 侧 凸 翻修 手 术 中 取得 成功 , 但对 于重 度 、 僵硬 的脊 柱侧 后 凸畸形 , 由于截 骨范 围有 限 , 两种 方法 均不 能取 得 畸形 的满 意 该 矫正 和躯 干平 衡恢 复 。 于先 天性 脊柱 侧 凸半椎 体切 除 和脊柱 恶性 肿瘤 后路 全脊 椎 切除 的经 验 , 脊椎 基 全 切 除术 (etba o m eet n V R) vr rlcl n rsci , C 主要 适应 证 为 : 发性 或各 种继 发 因素 引起 的结 构性 主 弯冠 状 e u o 特 面 Cb o b角 超过 9 。 支点 反 向弯 曲侧 凸 自动矫 正 率< O 顶 椎 位 于 中胸 段 、 O, 3 %, 胸腰 段 和 上腰 段 的侧 后 凸 畸 形 。B afr rdod和 Tiu 报 道 了 2 r s b 4例 一期 前后 路 全脊椎 切 除 治疗 僵硬 失 代偿 脊柱 畸 形 的临 床结 果 , 侧 凸矫正 率为 5 % 。 2 脊柱 冠状 面和矢 状 面失衡 的矫正率 分 别为 8 %和 8 %, 均手 术时 间 为 7 0 i , 均 2 7 平 3mn 平 术 中失 血 5 o Il其 中 1 5 0I, l 4例 患者 出现 3 例 次手 术并发 症 , 中有 3例 神经损 伤 。 u 1 其 S k报 道 了 1 6例后 路 全 脊椎 切 除 治疗 严重 僵 硬 脊柱 侧 凸 的研 究结 果 。 凸矫正 率 为 5 %, 柱 冠 状 面 和矢 状 面 失 衡 的矫 正 侧 9 脊 率 分别 为 7 %和 5 % , 发症 发 生率 2 % , 中 1 出现 完全性 截 瘫 , 9 5 并 5 其 例 平均 出血 量达 7 3 m 。 究表 明 , 0 4 l研 通 过前 后路联 合 或一期 后 路将 畸形 顶椎包 括 相邻 上下椎 问盘完 全切 除 。可完 全去 除 畸形关 键 部位对 矫 正 的阻挡 , 合 三维矫 形 器械 和脊柱 缩短 术 的应用 , 可取 得满 意 的畸形 矫正 和躯 干平 衡 的恢 复 。但 无 结 均 论 前后 路联 合或 一期 后路 全脊椎 切 除治 疗重 度僵 硬性 脊柱 侧后 凸均 是一 种损 伤 巨大 、复 杂而 高风 险 的 手术 。 笔者 认为 , 一期 后路 全脊 椎切 除对 于角 状 后凸 畸形是 一较 佳选 择方 案 , 可在 损伤相 对 较小 、 安全性 较高 的范 畴 内取得 畸形 矫正 、 干平衡 。而 长节 段重 度脊 柱侧 后 凸的病理 解剖 较短 节段更 为复杂 。 顶 躯 除

后路经关节突V形截骨及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

后路经关节突V形截骨及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

后路经关节突V形截骨及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摘要】目的探讨经关节突v形截骨以及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的效果。

方法对31例胸腰椎陈旧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行经椎弓根或经关节突截骨矫形术治疗。

后凸畸形cobb角平均351°(17~58°)。

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均为d级3例,e级28例,31例均有腰背部疼痛不适。

结果术后脊柱后凸cobb 角015°,平均5°,矫正率为857%。

术后腰痛明显缓解。

结论后路经关节突v形截骨及经椎弓根截骨治疗胸腰椎陈旧骨折术后腰背部疼痛改善良好,植骨愈合率高,是治疗胸腰椎陈旧骨折并后凸畸形较好的方法。

【关键词】脊柱后凸;截骨术;矫形作者单位:462300 河南省漯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胸腰椎骨折是脊柱骨折中常见的类型,如初期处理不当可致该段脊柱迟发性后凸畸形,脊柱后凸畸形不但可导致躯体矢状面平衡丧失及腰椎代偿性过度前凸而引发患者腰背部顽固性疼痛,同时还可造成患者严重的心理障碍及工作生活上的困难[1]。

脊柱后凸畸形较大、症状较重影响日常生活者需行截骨矫形术。

经椎弓根椎体或关节突关节截骨可有效地矫正患者脊柱后凸畸形。

我科自2006年5月至2012年1月采用后路截骨矫形内固定方式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31例,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1例,男13例,女18例;年龄平均53岁(31~72 岁)。

骨折至再次住院时间为7个月至19年,平均6年。

31例患者均为外伤致胸腰椎骨折,4例曾行腰椎减压内固定术,伤椎分布: t10 2例、t11 4例, t12 7例, l1 9例, l2 9例。

后凸畸形cobb角平均351°(17~58°)。

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均为d级3例,e级28例,患者均有腰背部疼痛不适、平卧困难,翻身、活动时加剧,影响日常生活。

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

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

【 键 词 】椎 弓 根 ; 椎后 凸 ; 骨术 关 腰 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中图分类号】R 8 . 6 21 3

胸腰椎 陈 旧性 创 伤继发 的后 凸畸形 可引 发或 加 重 神 经损 害 .继 发 腰椎 前 凸并 可 产 生 严 重 腰 痛 【 1 l 。
20 0 2年 1 2 0 月 0 7年 1 月我科 对 1 1 2例胸腰 椎 陈旧
失去 平衡 ,可导致 肌 肉劳损性 腰背痛 。胸腰 段后 突
时. 由于胸髓 相对 固定 . 髓可 受到 畸形 顶椎 的直 接 脊
况置 人数量 不等 的椎 弓根螺 形 .在 后 凸伤椎 行全椎 板减 压 .显露硬脊 膜及 椎 弓根 .在 确定 伤椎 椎 弓根
压迫 . 从而导 致脊髓 在脊 管 内呈 弓弦状 牵张 反应 . 影 响其 功能 :胸 腰段 后突 畸形还 可导致腰 椎 持续过 度 前 突 『 腰椎 负重 力 线后 移 , 果使 关 节突 关节 承 受 3 _ , 结
术后 1 年截 骨 面全面融 合 3 讨论 31 该术 式 的必 要性 胸腰 椎 骨折 多 为屈 曲型或 爆 .
程 度 的胸 背 部后 凸畸 形 .后 凸 角度 2 o 5 0 0~ 0.平 均 3 o其 中 7例 MR 检 查提示 脊髓较 硬脊 膜 出现不 同 5 I
程度 受压 。本组 8例就 诊前 均未接 受过手 术治 疗 。
江 西 医药 20 0 9年 3月 第 4 4卷 第 3期 J nx Mei l oraMa 0 9V 1 4N . i ei d a Ju l r 0 ,o. 。o3 a c n , 2 4
经椎 弓根 椎体 截 骨治 疗 陈 旧性 胸 腰 椎 骨折 伴 后 凸畸 形

胸腰椎骨折晚期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

胸腰椎骨折晚期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
避免 。
致伤 者大约有半 数 会 合 并腹 腔 脏 器伤 一 ,而在 胸 腰椎 骨 折
脱位 比例 中肺 损伤 的发生率 为 2 %,肝 、 破裂 的发生率 为 0 脾
1 0% [Z 4

脊 柱 损 伤 后 脊 柱 的 稳 定 性 直 接 关 系 到 治 疗 的 选 择 ,而
这些合 并伤可能会 对生命产 生严重威胁 ,因此在现
DA1 一 a g yn
( ea m n o O ̄oadc, i u opa,hn hi eodMe M U i rt,hnhi 2 09 ,hn ) D pr et f i pe i Xn aH silS aga Scn  ̄c n e i Saga 0 02 C i t s h t v sy a
Ab t a t sr c : P s a m ai yp oi  ̄o c m b rdeo mte ih r sl r m al r fte ii a r ame tr man a o ur u tc k h t c m du a fr iswhc e utfo fiu eo n t lte t n e i h i
胸腰椎 骨折 患者 在创 伤 晚期 可 发 生脊 柱 畸 形 ,常 见 的 有后 凸、 凸及平 背畸形 等。胸腰椎 骨折 在晚期 遗 留或形成 侧 的后 凸畸形可引 起一 系 列 临床症 状 ,严 重者 还 可发 生 下 肢 不完全性瘫 痪 ,而对于此类 病例 的治疗 又 比较棘手 ,其 中手 术治疗 难度较大 。本 文重 点介 绍 胸腰 椎骨 折 晚期 脊柱 后 凸 畸形及其 手术治疗 。
1 原 因
断, 这样很 容易对创 伤严重程 度估计 不足 ,如将爆裂 性骨折
误诊 为压缩性 骨 折 l ,或 是 将 后柱 损 伤 漏 诊 等 ,因此 对 于 6 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后路全脊柱截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晚期后凸畸形作者:邹庆,杨永宏,楼肃亮,叶虹,张冬生,钱金黔,郑洁【关键词】截骨摘要:[目的]评价经后路全脊柱截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晚期后凸畸形的效果及探讨其手术指征。

[方法]28例胸腰椎骨折晚期后凸畸形患者,22例腰背部疼痛剧烈,平卧困难、后凸畸形进行性加重,6例伴有不同程度神经损害症状(Frankel 分级:C级2例,D级4例);术前后凸Cobb′s角32°~60°,平均475°。

均采用经后路全脊柱截骨术式纠正后凸畸形、植骨内固定稳定脊柱,重建脊柱矢状面平衡。

[结果]术后Cobb′s角平均68°,胸腰椎后凸畸形纠正率857%,重建脊柱矢状面平衡,神经损害症状恢复(Frankel分级C、D级5例神经功能恢复正常,1例C级恢复至D级),外观满意;无神经并发症。

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平均矫正丢失度数为28°。

[结论]对于胸腰椎骨折晚期后凸畸形僵硬、度数<50°的中老年患者经后路全脊柱截骨术式是理想选择。

关键词:胸腰椎;创伤后后凸;椎体截骨术;脊柱重建Posterior transvertebral osteotomy for posttraumatic thoracolumbar kyphosis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posterior transvertebral osteotomy for posttraumaticthoracolumbar kyphosis and discuss its indication.[Method]There were 28 cases in which posttraumatic thoracolumbar kyphosis were corrected by osteotomy with spine shortening through posterior approach.The reduction was fixed by a pedicular instrument.Successful treatment aimed at achieving satisfactory balance in both of the sagittal and coronal planes.The goals of surgery were to obtain a solid fusion with a balance spine,to relieve pain and to prevent further deformity.A secondary goal is to correct the thoracolumbar curvatures,and in so doing to improve the cosmetic appearece.[Result]The spinal balance was well maintained or restored and the cosmetic appcarccc was improved obviously.The average rate of kyphosis correction was 85.7%.All palients had no nerve compilations. Average 18 months followup were done,the clinical result was excellent with significant correction of kyphosis and solid vertebral fusion.[Conclusion]Following the surgical indication, posterior transvertebral osteotomy is demonstrated to be a safe and effective technique for the treatment of posttraumatic thoracolumbar kyphosis.Key words:Thoracolumbar; Posttraumatic kyphosis; Transvertebral osteotomy; Spinal reconstruction胸腰椎骨折早期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晚期易出现腰背部疼痛、后凸畸形和神经功能障碍,治疗相当困难。

本科采用经后路全脊柱截骨术共治疗该类患者28例,疗效满意。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科自1999年12月~2003年12月共收治胸腰椎骨折晚期后凸畸形患者28例,全部病例均无脊柱骨折固定及矫正手术史。

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38~62岁,平均468岁;骨折距手术时间8个月~12 a 4个月,平均368个月;X线片术前后凸Cobb′s角32°~60°,平均475°(图1a、1b;图2)。

28例中22例因出现腰背部疼痛剧烈,平卧困难、后凸畸形进行性加重就诊。

6例有不同程度神经损害症状,按Frankel分级:C级2例,D级4例。

12 手术方法体位:备自体血术中回输设备。

全麻,俯卧位,腹部悬空。

用两端可摇起的手术床,以便完成截骨后保持患者脊柱过伸位,使截骨线靠拢消除间隙。

显露、截骨:暴露双侧小关节突、椎板外侧缘、双侧横突。

以双侧横突连线为中心,上下各15cm,截骨面呈三角形,尖端在椎体的前缘。

用骨刀在硬膜的双侧做楔形截骨,逐步从两侧向中间截骨到椎体完全截断为止。

截断横突,纱布充填止血及剥离骨膜至椎体前缘。

植骨、融合、固定:在截骨之前打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截骨完毕后,抬高手术床的两端,脊柱过伸,截骨面靠拢,内固定固定,矫正后凸畸形。

后方椎板骨凿凿毛皮质骨及将关节突“V”形截骨,利用所截取松质骨加自体髂骨植于后方截骨面周围,一般一处截骨可矫正30°~40°。

13 注意事项该类患者术前口服较长时间活血化淤药物及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术中出血较多,术前应备血及适当应用止血药如立止血等,术中注意补充血容量,有条件可应用自体血术中回输;术前根据胸腰段X线片正侧位片确定截骨角度,截骨面一定要平整;截骨要先从后外侧施行,正中椎体后缘骨皮质最后截除或使之塌陷;后凸畸形矫正要轻柔,边抬高手术床两端边压缩椎体,手术台上下配合默契,不能使用暴力;术后常规应用激素消除神经水肿及防止应激性溃疡。

2 结果手术时间约140~230 min,出血量约800~1600 ml,20例行术中自体血回输,回输血量200~600 ml,6例异体输血量200~800 ml;28例患者术后均无感染、医源性神经损害、脑脊液漏、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等重大手术并发症,术后Cobb′s角0°~13°,平均68°,平均后凸畸形纠正率857%(图3);随诊8个月~4 a,平均1 a 6个月,所有患者腰背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生活可自理,19例恢复正常工作,无内固定断裂及松动,13例经复查植骨融合可靠,脊柱稳定已行内固定取出术,矫正丢失度数10°~60°,平均28°。

Frankel分级C、D 级5例神经功能恢复正常,1例C级恢复至D级。

3 讨论胸腰椎骨折晚期后凸畸形临床并不少见,而且部分患者还合并腰背臀部剧烈疼痛、膀胱、直肠功能损害,甚至发生下肢不完全性瘫痪。

造成后凸畸形的主要原因是早期治疗的错误与失误:包括脊柱稳定性判断的失误、多发伤胸腰椎骨折的漏诊;另外患者本身存在的慢性病、骨质疏松、过早负重等也是不容忽视因素。

对于脊柱稳定性诊断应包括生物力学因素及神经功能状态,即:椎体压缩的程度、椎体后缘断裂的程度、骨折累及的节段多少、椎管受侵的程度及有无神经损害等。

以往常常根据X线片椎体压缩程度粗略判断椎体骨折的稳定性,这样易造成多数不稳定性骨折误诊为稳定骨折,使骨折愈合在原始的后凸畸形位置,过早过多负重后加重后凸畸形程度及出现进行性神经损害症状。

MRI在脊柱稳定性诊断方面具有优越性,可以帮助诊断韧带的损伤状态。

而动态X线片可以对稳定性予以量化,如果显示骨折椎体有5mm滑移或>15°的局部矢状面旋转或>20°的相对矢状面的成角,即可认为不稳定[1]。

多发伤,特别伴有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更易造成胸腰椎骨折的漏诊,而且高达68%~20%[2]。

胸腰椎骨折晚期后凸畸形通常是比较僵硬的,畸形已固定,保守治疗难以从根本上达到纠正畸形和改善症状的目的。

成人后凸畸形矫正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疼痛,改善神经功能,重建脊柱平衡;然后考虑安全稳妥纠正畸形[3]。

胸腰椎骨折晚期后凸畸形的外科治疗应根据脊柱畸形和神经损害症状的严重性,可分别采用原位固定、前路、后路、前后路联合手术方式纠正畸形。

一般轻度粉碎骨折可采用单一后路固定植骨融合达到治疗目的;如有较严重神经损害症状需彻底神经减压,椎体粉碎骨折、塌陷较多,椎体骨折愈合不良时,则宜采用前入路行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当存在明显假关节、合并脱位时则需前后路联合手术入路[4、5]。

有关经后路全脊柱截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晚期后凸畸形报道较少,主要原因是认为经侧前方减压充分,视野清晰,临床应用较多,而且后路手术损伤神经的风险较高[6]。

Wu SS等[7]认为前路手术损伤大,且有损伤大血管和内脏可能;后路的椎体楔形截骨术是治疗创伤后残留的脊柱后凸畸形较为理想的方法,可获得满意的减压和后凸畸形的矫正,同时有利于脊柱的稳定和截骨的愈合,最大限度减少损伤前方血管的危险。

其采用经病椎的椎体楔性截骨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矫正和固定治疗13例创伤后后凸畸形,后凸畸形平均矫正度为388°,且无术中、术后并发症,经过2 a以上的随访后凸角度维持在38°。

经后路全脊柱截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晚期后凸畸形通过单一手术入路就可达到缩短脊柱、纠正畸形、植骨融合、内固定的目的,具有优越性,但是一定要严格手术指征,否则仍可出现手术失败及后凸畸形复发、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

年轻患者脊柱柔韧性较高,行经后路全脊柱截骨可能会出现截骨椎上下椎间盘在后凸畸形纠正时发生前方张开,使截骨面发生闭合欠佳,后凸畸形的纠正不是截骨面的闭合,而是前方椎间隙的张开[8]。

对创伤后残留的脊柱后凸畸形,为了保证满意的减压,手术时楔形截骨应尽量靠上至压迫最重的椎体上缘,截骨的上段可只保留椎体的上终板,为避免神经损伤,术中截骨时应注意在椎体内操作及仔细处理椎管正前方及椎弓根处骨质等“盲区”[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