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加工基础知识
果蔬加工工艺知识点总结

果蔬加工工艺知识点总结一、果蔬加工分类:果蔬加工是指将新鲜、干燥或者原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加工成为食品的过程。
根据加工方式的不同,果蔬加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水果蔬菜鲜切加工:将新鲜水果蔬菜进行清洗、去皮、切片、切块、切丁等,用于制作冷藏、速冻、即食等产品。
2. 果蔬干燥加工:将新鲜水果蔬菜进行清洗、切片、切丁,然后通过干燥设备将其脱水成为干果蔬菜,用于制作蜜饯、果脯、蔬菜饼干等产品。
3. 果蔬浓缩加工:通过浓缩设备将新鲜水果蔬菜进行果汁或者果蔬浓缩汁制备,用于制作果酱、果醋、果蔬饮料等产品。
4. 果蔬罐头加工:将新鲜水果蔬菜进行清洗、去皮、切块或者整粒,然后进行热处理,灌装罐头,加入适量的保鲜剂和调味料,用于制作果蔬罐头产品。
5. 果蔬制浆加工:将新鲜水果蔬菜进行清洗、去皮、去籽,然后通过制浆设备制备成果蔬浆,用于制作果酱、果醋、果蔬饮料等产品。
6. 果蔬冷藏加工:将新鲜水果蔬菜进行清洗、去皮、切块或者切片,然后进行冷藏处理,用于制作果蔬冷藏产品。
二、果蔬加工工艺:1. 清洗:新鲜水果蔬菜在加工前需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污垢和农药残留。
清洗方式根据不同的果蔬种类,有水浸洗、喷淋洗、刷洗等方法。
2. 去皮、去籽:某些水果蔬菜在加工前需要进行去皮、去籽的处理,以改善口感和减少果肉中的纤维和籽粒。
3. 切片、切块、切丁:根据产品的要求,对水果蔬菜进行切片、切块或者切丁处理,以便后续加工使用。
4. 热处理:对果蔬进行热处理,可以杀菌、保鲜、软化果肉等,常用的热处理方式包括蒸煮、煮沸、热浸等。
5. 脱水:将果蔬进行脱水处理,可以去除水分,延长果蔬的保质期,常用的脱水方式包括晾晒、烘干、真空脱水等。
6. 加工成品:将加工后的果蔬制成各种加工成品,包括果酱、果脯、蔬菜饼干、罐头等。
三、果蔬加工的注意事项:1. 原料选择:选择新鲜、无污染、外观良好、成熟度适宜的果蔬原料进行加工,以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果蔬加工基础知识说课讲解

4.有机酸和果蔬中的花色素、叶绿素、抗坏血酸的稳定性有关
5.有机酸在果蔬加工中可用作护色剂,有机酸护色的机理主要是,在酸性条件下 参与酶促褐变的酶活性下降,加之氧气的溶解量在酸性溶液中比水中小,减 少了溶氧量。
含氮物质加工特性
1.加工后的果蔬制品,游离氨基酸含量上升(蛋白质水解之故)。 2.氨基酸或蛋白质与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非酶褐变。另外酪氨酸在
果蔬加工基础知识
(二)果蔬加工概念
以水果、蔬菜为原料,根据其不同的理化特性,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制 成各种加工制品的过程。
常见的原料有 浆果、核果、仁果、叶菜、根菜、茎菜类等,其制品有果 蔬罐头、果酒、腌制品、糖制品、果蔬干制品等。
二、果蔬加工原料的种类
1、水果的种类
落叶果树类水果: (1)仁果类 苹果、梨、山楂等 (2)核果类 桃、李、杏、梅、樱桃等 (3)浆果类 葡萄、草莓、猕猴桃、桑椹、木瓜等 (4)坚果 类 核挑、板栗等 (5)杂果类 柿、枣等。 常绿果树类水果: (1)柑桔类 柑桔、柚、柠檬等 (2)其他类 枇杷、杨梅、荔枝、龙眼(又名桂圆)、橄榄、芒果等。 多年生草本类水果:香蕉、菠萝等。
2.对微生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氢离子的存在,可以促进蛋白质的热变性,可以 降低微生物的致死温度,即有机酸能削弱微生物的抗热性并能抑制其生长、 繁殖。所以,常以果蔬罐头的pH值高低是确定加热杀菌的温度和时间的主要 依据。
3.有机酸能与铁、锡、铜等金属反应,促进设备和容器的腐蚀,影响制品的色泽 和风味。
三、果蔬的加工特性
风味物质的变化:主要指糖 、有机酸、单宁、芳香物质的变化;
色素物质的变化:叶绿素分解,而促进类胡萝卜素、类黄铜色素和花青 素的显现 。
果蔬加工工艺学(重点梳理)

第一章果蔬加工原理及原料的预处理1、果蔬加工定义:以新鲜果蔬为原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处理,消灭或抑制果蔬中存在的有害微生物,保持或改进果蔬的食用品质,制成不同于新鲜果蔬的产品的过程,可称其为果蔬加工。
2、果蔬中的化学成分:叶绿素、花青素、维生素、矿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氨基酸等。
3、果蔬败坏的原因:(1)、微生物败坏: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是导致食品败坏的主要原因,因为生物引起的败坏,通常表现为生霉、酸败、发酵、软化、腐烂、膨胀、产气、变色、浑浊等。
(2)、化学败坏:变色,包括酶褐变、非酶褐变、叶绿素和花青素在不良的处理条件下变色和褪色、胡萝卜素的氧化以及各种金属离子与食物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起的变色。
变味,主要是加工制造和储藏中造成的芳香物质的损失和异味的产生。
4、果蔬加工保藏方法①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方法(完全生机)②抑制食品生命活动的保藏方法,(抑制微生物和酶)(假死)③运用发酵原理的食品保藏方法(不完全生机)④运用无菌原理的保藏方法:杀灭所有微生物(无生机原理)5、原料成熟度:①可采成熟度(绿熟):指果实膨大长成,但风味还未达到顶点②加工成熟度(坚熟):指果实已具备该品种应有的加工特性;③生理成熟度:指果实质地变软,风味变淡,营养价值降低,一般称这个阶段过熟。
6、常用去皮方法:手工去皮、机械去皮(旋皮机,擦皮机)、化学去皮(碱液去皮:浸碱法、淋液法)、热力去皮、酶法去皮、冷冻去皮、真空去皮。
7、烫漂处理的作用:①破坏酶活性;②增加细胞透性;③排除果肉组织内的空气;④可以降低原料中的污染物;⑤可以排除某些果蔬原料的不良气味;⑥使原料质地软化,果肉组织变得富有弹性,果块不易破损,有利于装罐操作。
8、防止酶促褐变的方法:①单宁,酪氨酸含量少的加工原料②钝化酶(热烫、食盐浸泡、亚硫酸盐)③控制氧供给。
第二章果蔬罐藏1、食品罐藏:就是将食品密封在容器中,经高温处理将大部分卫生物消除掉,同时防止外界微生物再次入侵的条件下,使食品于室温下长期贮存的保藏方法。
果蔬加工工艺

糖和酸的含量及糖酸比影响果蔬制品的风味。 酸与加工工艺的选择和确定关系密切。
-影响酶褐变和非酶褐变; -影响花色素、叶绿素及单宁色泽的变化; -与铁、锡反应,腐蚀设备和容器; -加热时,促进蔗糖和果胶等水解; -是确定罐头杀菌条件的主要依据之一。
20
三、含氮物质
主要有:蛋白质和氨基酸,果实中含量较少。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存在是美拉德反应的基础。
二、果蔬原料的质量要求
(一) 原料种类,品种与加工制品品质的关系。
果蔬的种类、品种繁多,虽然都可以进行加工,但种 类、品种间的理化特性各异,因而适宜制作加工品的 种类也就不同。
何种原料适宜何种加工品是根据其特性而定的。 从加工手段来讲,对原料的要求:组织细嫩、致密、
含粗纤维少,含矿物质高。
(二) 原料的成熟与加工的关系
6)果酒类
果品通过酒精发酵或利用果汁调配而成的一种含 酒精的饮料。
果酒可分 蒸馏酒、发酵酒、配制酒
7)副产品
利用水果的下脚料(如残果、落果、果皮、种仁 等)经加工制成或提取出来的产品。
第二节 果蔬及其制品败坏的原因 及控制措施
一、败坏的定义
食品败坏的含义较广,凡是食品产生变 色变味、酸败、软化、浑浊、腐烂等现象 都属于败坏。不单单指腐烂不可食这一项。 可以这样定义:一种食品凡是改变了原来 的性质和状态,而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即 为败坏。
单宁与果蔬及其制品的风味和色泽的变化关系 密切。
主要有两大类: 水解型单宁 单宁酸和绿原酸 缩合型单宁 儿茶素
22
单宁酸
绿原酸
儿茶素
23
单宁的加工特性
➢ 涩味 含量过高会产生很不舒服的收敛性涩感;适度的
单宁含量可以给产品带来清凉的感觉,也可强 化酸味的作用。 脱涩方法: • 温水浸泡法 40℃ /10~15h • 酒浸泡法 喷洒40%的蒸馏酒/密封5~10d • CO2脱涩法 置于CO2浓度50%的容器中 • 乙烯脱涩法 密闭容器充入乙烯
果蔬加工知识

(2)不稳定:
a氧气及阳光下极易遭受破坏失绿。
b在酸性介质中形成脱镁叶绿素
如用稀盐酸、草酸处理,叶绿素四吡咯环中间的
Mg2+即可被H+取代生成脱镁叶绿素。
果蔬产品、调味品类、油炸类、膨化食品类、药用 类、下脚料中提取的有价值成分等。
Canned Mushroom 罐头类
芋籽 冷冻类
dehydrated garlic flake 干制类
按加工工艺分类
黄瓜 腌渍类
果酒制品
辐射制品
3、为什么搞果蔬加工
可从营养、卫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几方面来理解。 2000年以来,全国每年产水果6000多万吨、蔬菜4亿多吨。
速冻菜32、7万吨、腌渍菜、干制品18、8万吨、其他罐头、果汁等 30、6万吨。出口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占4%、德国4%、日本 40%、韩5%、东南亚国家30%、其他国家地区17% 山东省水果2002年1000万吨、蔬菜8300万吨。出口占全国总量的 四分之一,有机蔬菜产量占全国的25﹑7%。 山东蔬菜70%在市场流通,从事蔬菜生产的有100多万农民,50多 万人从事果蔬保鲜加工、从事运销的150多万。
二、果蔬加工工艺学研究的内容
应用科学
研究果蔬资源的利用、贮藏、运输、加工、生产等
1、研究利用现有资源,开发新资源。
2、探索果蔬加工品生产、贮运、分配过程中加工 品质变化的原因及控制途径。
3、改善加工品包装,提高加工品保藏质量以便于 贮运、食用。
4、开发新产品。
5、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为目标研究合 理的生产组织、先进的生产方法以及合理的生产工 艺。
果蔬加工专题知识讲座

控制pH值 3、二氧化硫及亚硫酸盐处理:二氧化硫、亚硫酸
钠、焦亚硫酸钠等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酚酶旳 克制。 4、其他措施:清除和隔绝氧气以及加酚酶底物类 似物,如肉桂酸、对位香豆酸、阿魏酸等酚酸
2.加工用旳块茎类蔬菜,淀粉不能过多转化, 不然会引起制品变色;
3.富含淀粉旳水果后熟期间不断水解为低聚糖 和单糖,食用具质提升,但采后淀粉不断消耗, 会造成果蔬品质下降;
四、果蔬质地
质地因子:果蔬中使果蔬体现为脆、
绵、硬、软、细嫩、粗糙、致密、酥松 等质地旳化学成份,它们是影响果蔬质 地最基本旳原因。
(四)黄酮类色素
黄酮类色素旳性质: 在酸性条件下无色,在碱性时呈黄色,与铁盐
作用变成绿色或褐色。 加工时应注意旳问题: 1.用碱处理洋葱、马铃薯等含黄酮类旳果蔬时
出现变黄现象,加入少许酒石酸氢钾可消除。 2.防止与铁金属器具和设备接触。 3.富含黄酮类旳果蔬制品储存过久产生褐色沉
淀。
二、风味物质
辣味物质 质地因子:果胶类物质、纤维素、水分等
一、色素物质
果蔬色素:果蔬原料中使果蔬呈现色泽
旳化学物质,是影响感官评价果蔬质量 旳主要原因。
果蔬中旳色素主要有:叶绿素 、类胡萝 卜素 、花青素 、黄酮类色素
(一)叶绿素
叶绿素旳构造:具有一种由4个吡咯环和 4个次甲基交替相联旳卟吩环,形成卟啉 环系基本骨架构造。
除去。
(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纤维素、半纤维素是构成细胞壁旳骨架物质, 在果蔬旳皮层、疏导组织和茎中含量较多。
纤维素对果蔬品质影响:
1.幼嫩旳果蔬中旳纤维素多为水合纤维素,组 织质地脆嫩,果蔬老熟时与半纤维素、木质素、 角质等形成复合纤维素,组织质地坚硬,品质 下降。
第六章 果蔬加工技术

(四)去皮
• 很多果蔬原料的外皮,果心一般都较粗糙,具有不良 风味,应当去掉,以提高制品的品质。 • 去皮的方法: 1.机械去皮 (1) 手工借助小型刀具 (2) 小型机械
凡与果肉接触的刀具,机器部件,必须用不锈钢 或合金制成,铁质会引起果肉迅速变色,而且铁易被 酸腐蚀增加成品的金属指标。
2.化学去皮 通常用NaOH或KOH或两者的混合液去皮,如桃、 李去皮、桔子去囊衣等。
封盖后能形成一定程度的真空度防止败坏,
有助于保证和提高罐头食品的质量。
1、排气的目的
① 抑制好氧性微生物的活动,抑制其生长发育。
② 减轻食品色、香、味的变化,特别是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氧 化损耗。 ③ 减轻加热杀菌过程中内容物膨胀对容器密封性的影响,保证 缝线安全。 ④ 罐头内部保持真空状态,可以使实罐的底盖维持一种平坦或 向内陷入的状态,这是正常良好罐头食品的外表征象。 ⑤ 排除空气后,减轻容器的铁锈蚀。
③ •
应保持一定的顶隙 顶隙——实装罐内由内容物的表面到盖底之间 所留的空间叫顶隙。
•
罐内顶隙的作用很重要,需要留得恰当,不能 过大也不能过小,顶隙过大过小都会造成一些 不良影响。
•
一般要求3~8mm(果酱不留顶隙)
④ 严格防止夹杂物混入罐内 装罐时应特别重视清洁卫生,保持操作台的整 洁,同时,要严格规章制度,工作服尤其是工 作帽必须按要求穿戴整齐,严防夹杂物混入罐 内,确保产品质量。此外,瓶口应清洁,否则
• 为五层结构,包括:钢基、合金层、锡层、氧化膜层、油 膜层
油膜层 氧化膜层 锡层 FeSn合金层 钢基
镀锡薄钢板(层)
(二) 铝合金薄板罐(铝罐)
• 此类罐质轻,便于运输;抗大气的腐蚀不生锈; 通常不会受到含硫产品的染色;易于成型;不含 铝,无毒害。 • 但强度低,易变形;不便于焊接;对产品有漂白
第四章 果蔬加工基础知识

砂棒过滤器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第二节 加工用水处理
软化法
目得:就是降低水得硬度, 以适应加工用水要求。 离子交换法:当硬水通过 离子交换器内得离子交换 树脂时,水中得阴阳离子 可以与树脂上得离子进行 交换,使水得到软化。
方法
电渗透 反渗透
离子交换
软化法
一种膜分离技术,其原理 就是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
一般要求果浆得粒度在3~9mm之间,大小可通过调节 破碎工作部件得间隙来控制
硬化处理
硬化处理
对一些质地柔软得果蔬,在糖制时,先将其浸于石灰、氯 化钙或亚硫酸钙等得水溶液中,进行短时间得浸泡,也可 在腌胚时或腌胚漂洗时,用少量得石灰与明矾等硬化剂, 使蜜饯类与腌制品获得不同得松软质地,提高蜜饯制品 得耐煮性。
常用于:柑橘、石榴、苹果、梨、柿、枇 杷、竹笋等。
去皮
(2)机械去皮: 采用专门得机械进行,常用得机械去皮机主要有旋皮机、擦皮机与 特种去皮机三类。
去皮
化学去皮( 碱液)
碱液去皮:将果蔬原料在一定浓度与温度得强碱溶液中处理一定得时 间,果蔬表皮内得中胶层受碱液得腐蚀而溶解,使果皮分离。绝大部分果蔬 如桃、李、苹果、胡萝卜等可以用碱液去皮。
方法
电渗透 离子交换
反渗透
消毒法
氯化消毒
消毒法:杀灭水中得病原菌及其她有害微生物,防止因水中得致病
菌导致消费者产生疾病,并非将所有微生物全部杀死。
• 常用氯气或其她含有效氯得化合物,如漂白粉、氯鞍、次氯酸钠、二氧 化氯等。
臭氧消毒
• 臭氧(O3)就是由3个氧原子组成,很不稳定,在水中极易分解成氧气与氧 原子。氧原子性质极为活跃,有强烈得氧化性,能使水中得微生物失去活 性,不仅可杀灭水中得细菌,也可消灭细菌得孢子。臭氧得杀菌作用优越 于氯,比氯得作用快15~30倍。同时可以除去水臭、水色以及铁与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5
三、果蔬的加工特性
风味物质的变化:主要指糖 、有机酸、单宁、芳香物质的变化;
色素物质的变化:叶绿素分解,而促进类胡萝卜素、类黄铜色素和花青 素的显现 。
质地物质变化:主要指水分、果胶物质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变化;
营养物质变化:总趋势是向着减少与劣变的方向发展。
4.还原糖特别是戊糖与氨基酸或蛋白质发生羰氨反应(即美拉德反应)生成黑色 素,使制品发生褐变,影响产品质量。
5.蔗糖在高温下(一般是140~170℃)会发生焦糖化反应,生成糠醛、焦糖等物 质,导致果蔬制品的变色。
6.蔗糖在弱酸或转化酶的作用下,能水解转化为果糖和葡萄糖,其水解产物称为 转化糖。
A
8
淀粉的加工特性
下,亦发生氧化,虽然对产品的色泽影响不大,但可能会导致产品产生异味。
花黄素加工特性:
(1) 花黄素与铁离子络合后可呈蓝、黑、紫、棕等不同颜色,影响制品的色泽。 (2)可发生酶促褐变,形成褐色物质。
A
14
酶与果蔬加工的关系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抑制酶的作用,例如在果蔬加工中为了避免酶褐变,防 止混浊果蔬汁的分层都要钝化酶的活性;另一方面是利用酶的活性, 蔗糖的酶促转化和果汁、果酒的澄清即是。
2、黑芥子苷本身呈苦味,普遍存在于十字花科蔬菜中。在酸和酶的作用下, 发生水解,生成具有特殊辣味和香气的芥子油、葡萄糖及硫酸氢钾,使苦味 消失。这种变化在蔬菜腌制过程中很重要。
3、茄碱苷又称龙葵苷,主要存在于茄科植物中。茄碱苷毒性极强,当马铃薯 中含量达到0.02%时,即可产生食后中毒。当马铃薯在阳光下暴露而发绿或 马铃薯发芽后,其绿色部位和芽眼部位的含量剧增。故食用时应切除这些部 位。
1.果蔬及其制品中所含的糖的种类、糖酸比例,决定了甜度,也是其风味的主要 指标。
2.糖是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在有害微生物的作用下会引起果蔬制品的腐败变质, 在加工时应尽量防止。
3.糖具有吸湿性。其中以果糖的吸湿性最大,蔗糖最小。糖的吸湿性使果蔬的干 制品和糖制品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降低其保藏性。但果品糖制品常利用此特 性以防止蔗糖的晶析或返砂。
(4)果胶酸不溶于水,能与Ca、Mg等离子结合,生成果胶酸钙、果胶酸镁。利用
此性质可以增加果蔬的硬度及块形,会使果汁出现澄清现象,有时甚至出现
絮状物,借此可用来澄清果汁和果酒。
A
9
有机酸的加工特性
1.在加热过程中酸味增强。一方面是当温度升高时,氢离子解离度随温度的升高 而加大,另一方面是加热使果蔬组织内的蛋白质和各种缓冲物质凝固,失去 了缓冲作用。
宁含量对于抑制杂菌生长很重要。
A
12
叶绿素加工特性:
(1)在酸性条件下,叶绿素分子中的Mg2+被H+取代,生成褐色的脱镁叶绿素, 加热可加速反应的进行。
(2)叶绿素在稀碱溶液中发生水解,除去植醇部分,生成鲜绿色的脱植基叶绿素、 叶绿醇、甲醇和水溶性的叶绿酸,加热可加速反应的速度;在强碱性条件下, 叶绿酸还可以生成钠、钾盐,亦呈绿色且稳定。
A
15
芳香物质加工特性
1.提取香精油 由于许多果蔬含有特殊的芳香物质,故可利用各种工艺技术提取与分离,作为 香料使用添加到各种芳香不足的制品中。在果汁加工中更可设置回收装置进 行芳香物质的回收 。
2.氧化与挥发损失 部分果蔬的芳香物质为易氧化物质和热敏物质,果蔬加工中长时间加热可使芳 香物质损失,某些成分会发生氧化分解,出现其它风味或异味。
2.水对微生物的影响
各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都有最低限度的水分活度大多数细菌为0.99~ 0.94,霉菌为0.94~0.80,耐盐细菌为0.75,耐干燥霉菌和耐高渗透压 酵母为0.65~0.60。在水分活度低于0.60时,绝大多数微生物就无法生 长。在果蔬加工期间降低水分活度能够防止微生物的生长。
A
7
糖的加工特性如下:
(3)光和氧气作用导致叶绿素降解。 叶绿素见光不稳定,受光辐射时发生光敏氧化,裂解成无色物质。
(4)一些酶对叶绿素的降解直接或间接起到促进作用。如叶绿素酶、脂酶、过氧化 物酶。
A
13
类胡萝卜素加工特性:
(1)胡萝卜素作为果蔬中的VA源存在,不仅可作为色素,而且可以作为营养物质。 (2)在果蔬加工中较稳定,类胡萝卜素耐高温、对酸碱较稳定。在有氧及酶的条件
1、 原料的选别、分级 目的:剔除不合乎加工的果蔬以及混入的杂质; 有利于去皮、热烫等后续工序等的进行。 分级的方法: 大小分级、成熟度和色泽等 豆类:盐水浮选法 比重1.04, 1.07
A
19
手工分级:分级板和分级尺等 机械分级:滚筒式分级机;振动筛;分离输送机等 颜色分级:机器视频技术 糖度分级:近红外无损检测技术 专用的分级机械:蘑菇、桔、甜瓜、苹果、番茄、 菠萝等分级机
2.在果蔬的加工过程中,一些正常原料常由于加工过程中的热处理作用导致组织 软烂,影响成品外观及口感,通过加入矿物盐可以起到硬化作用。
3.在果蔬加工中,有些矿物盐可起到护色作用。
A
18
四、果蔬加工原料的预处理
果蔬加工原料的预处理:包括选别、分级、洗涤、去皮、修整、切分、烫漂 (预煮)、护色、半成品保存等。尽管果蔬种类和品种、组织特性各异,加工的 方法不同,但加工前的预处理过程基本相同。
A
21
3、果蔬的去皮
去皮的目的:
⑴ 保证产品口感一致,有些果蔬外皮有不良风味,其口味与口感均与 果肉组织有差异,不去皮,影响产品质量。
果蔬加工基础知识
A
1
一、概述
(一) 我国果蔬加工发展现状:
在我国,虽然果蔬种植历史悠久,但果蔬加工产业仍然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主要表 现在加工深度不够、技术装备较落后、产品品种较单一、产业不够集中、缺少在国际 上有竞争力的品牌等方面。正因为如此,我国果蔬采收损耗率高达20%~30%,而发 达国家只有5%;我国农产品产后产值与采收自然产值之比为0.38:1,而美国和日本分 别为3.7:1和2.2:1;我国90%以上的水果用于鲜销,发达国家则用40%~70%的水果进 行加工,个别国家加工量占水果总产量的70%~8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果 蔬产量虽然很高,但加工比例很小,仍以鲜销为主,速食及半成品品种也较少,加工 量不及10%,而发达国家70%以上的果蔬都经过加工,不但附加值大幅度提高,所造 成的浪费和污染也较小,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酪氨酸酶的作用下,氧化产生黑色素,如马铃薯切片后变黑。 3.蛋白质与单宁结合生产沉淀,可用于果汁、果酒的澄清。
A
11
单宁的加工特性
1.单宁与蛋白质结合,使蛋白质变性沉淀是单宁的重要特性。在果汁、果酒的生 产中常用来澄清汁液。
2.单宁对果蔬及其制品的风味有影响。当单宁与糖、酸共存,并以适合比例存在 时,可形成良好的风味。单宁能强化有机酸的酸味,具有收敛的涩味,可增 加葡萄酒饱满的口感。但含量高时,有很强的涩味,影响制品的风味。(涩味 的产生是由于可溶性的单宁使口腔黏膜蛋白质凝固,刺激触觉神经末梢,引 起收敛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味感)
因此,加工中凡与果蔬原料接触的容器、设备都应由不锈钢制备。
4.有机酸和果蔬中的花色素、叶绿素、抗坏血酸的稳定性有关
5.有机酸在果蔬加工中可用作护色剂,有机酸护色的机理主要是,在酸性条件下 参与酶促褐变的酶活性下降,加之氧气的溶解量在酸性溶液中比水中小,减 少了溶氧量。
A
10
含氮物质加工特性
1.加工后的果蔬制品,游离氨基酸含量上升(蛋白质水解之故)。 2.氨基酸或蛋白质与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非酶褐变。另外酪氨酸在
3.在加工果蔬过程中,如处理不当单宁常会引起各种不同的变色。
(1) 遇金属离子变色。单宁遇铁变黑色
(2) 遇碱变色。在碱性条件下,单宁变成黑色,这在碱液去皮时应特别注意。
(3) 遇酸变色。在与稀酸共热时变色,形成红色的单宁聚合物“红粉”。
(4)导致酶褐变。
4.单宁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方面有一定作用,红葡萄酒在发酵过程中有一定的单
(1)淀粉不溶于冷水,当温度增加至55~60℃时,则膨胀而变成带粘性的半透明 凝胶或胶体溶液,含淀粉多的果蔬易使清汁类罐头汁液混浊。
(2)淀粉与稀酸共热或在酶的作用下,能分解成葡萄糖。成熟的果实多含淀粉,成 熟时,由于淀粉酶的作用转化为糖,甜味逐渐增加。用淀粉含量多的果蔬可 以提取淀粉、制取葡萄糖和酿酒。
果胶物质的主要加工特性如下:
(1)原果胶在酸、碱或酶的条件下可水解生成果胶,在pH5时最慢,偏酸或碱的条 件下很快,果胶溶于水而不溶于酒精,据此性质可从富含果胶的果蔬组织提 取果胶。
(2)果蔬加工过程中,可溶性果胶可分解为甲醇和果胶酸,故含果胶丰富的原料在 制酒时应防止甲醇含量过高。
(3)果胶物质具有很好的胶凝能力,在适当的条件下可形成凝胶,果冻、果酱、浑 浊果蔬汁以及因此特性生产某些糖果。
A
3
二、果蔬加工原料的种类
1、水果的种类
落叶果树类水果: (1)仁果类 苹果、梨、山楂等 (2)核果类 桃、李、杏、梅、樱桃等 (3)浆果类 葡萄、草莓、猕猴桃、桑椹、木瓜等 (4)坚果 类 核挑、板栗等 (5)杂果类 柿、枣等。 常绿果树类水果: (1)柑桔类 柑桔、柚、柠檬等 (2)其他类 枇杷、杨梅、荔枝、龙眼(又名桂圆)、橄榄、芒果等。 多年生草本类水果:香蕉、菠萝等。
4、柑橘类糖苷存在于柑橘类果实中,以果皮的白皮层 、种子、囊衣和轴心部 分为多,具有强烈的苦味。但在酶的作用下可以水解为糖基和苷配基,使苦 味消失。在柑橘加工业中常利用酶制剂来使糖苷水解,以降低橙汁的苦味
A
17
矿物质加工特性
1.矿物质的性质及含量在果蔬加工中常较稳定。其损失往往是通过水溶性物质的 浸出而流失,如热烫、漂洗等工艺。其损失的比例与矿物质的溶解度呈正相 关。 损失并非皆无益,如硝酸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