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点火系统设计要点
点火系统基本要求

点火系统基本要求篇一点火系统基本要求为啥要整这个点火系统的基本要求?那是因为点火系统要是不靠谱,这车子还咋跑得欢实?咱们的目标就是让车子启动顺溜,动力强劲,别三天两头出毛病。
先说工作表现要求。
工作态度上,负责点火系统的伙计们得打心眼里重视这活儿,别吊儿郎当的。
**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呢,每次安装、调试、维修都得有详细记录,不能马马虎虎,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比如说,火花塞的更换周期得严格按照规定来,5 万公里就得换,这能含糊吗?团队协作方面,大家得互相通气,别各干各的,发现问题及时交流。
再聊聊产品质量要求。
功能要求那肯定是点火得及时、准确,不能磨磨蹭蹭的。
**外观要求嘛,零件得规整,不能有明显的瑕疵和划痕。
**性能要求就更重要了,点火能量得足够强大,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啥高温、高寒的,都不能掉链子。
你说要是不遵守这些要求会咋样?嘿嘿,那车子说不定就趴窝啦,到时候可别怪老板发火,扣你工资!所以,大家都长点心,把这点火系统整得杠杠的!篇二点火系统基本要求嘿,你知道为啥咱要强调点火系统的基本要求不?这可关系到车子能不能撒欢跑啊!先来说说这安装要求。
安装的时候,你得小心再小心,螺丝拧紧了没?线路接对了没?**每个步骤都不能错,不然等着出乱子吧!**比如说,点火线圈的安装位置偏差不能超过5 毫米,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再讲讲调试要求。
调试的时候得精细,**点火提前角设置得恰到好处,不然油耗高得让你想哭!**还有,各种传感器的灵敏度得达标,稍微有点偏差都不行。
然后是维护要求。
定期检查是必须的,多久一次?三个月就得全面检查一回。
**火花塞积碳了赶紧清理,不然点火效果差得让你崩溃!**要是不按照这些要求来,车子跑起来吭哧吭哧的,你不闹心?老板能饶了你?所以啊,都认真点,把点火系统伺候好!篇三点火系统基本要求咱今儿就好好唠唠点火系统的基本要求,为啥?因为这可太重要啦!先说设计要求。
在功能设计上,点火时机必须精准无比,**稍微有点偏差,车子动力就不足,你能忍?**外观设计得简洁美观,别弄那些花里胡哨又不实用的。
《汽车构造》第六章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

普通型火花塞如图所示,在钢质火花塞壳体5的内部固定有高氧化铝陶瓷绝缘体2,在绝缘体中心孔的上部有接线螺杆3,杆的上端有接线螺母1,用来接高压导线,下部装有中心电极11,金属杆与中心电极之间用导体玻璃密封,纯铜垫圈4起密封和导热作用。壳体的上部有便于拆装的六角平面,下部有螺纹,用于把火花塞安装到发动机汽缸盖内,壳体下端焊接有弯曲的侧电极9。
闭磁路式点火线圈: 闭磁路式点火线圈的铁芯用“口”字形或“曰"字形的铁片叠制而成。磁路闭合。
1.点火线圈
1)开磁路式点火线圈
1—高压接线头; 2—起动机接线柱; 3—正极接线柱; 4—附加电阻; 5—绝缘座; 6—铁芯; 7—初级绕组; 8—次级绕组; 9—导磁硅钢片; 10—外壳; 11—负极接线柱; 12—胶木盖
作用:周期性地接通或切断点火线圈的初级回路,使初级电流发生变化,从而在次级绕组中感应出高电压。
2)配电器
作用:将点火线圈中产生的高压电,按照发动机的工作次序轮流分配到各气缸的火花塞上。
组成:主要由胶木制成的分电器盖和分火头组成。分火头套在断电器凸轮的延伸端,此延伸端侧面有一平面,借此保证分火头与凸轮同步旋转。
2.有分电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发动机工作期间,各传感器分别将每一瞬间的发动机转速、负荷、冷却水的温度、节气门的状态以及是否发生爆燃等与发动机工况有关的信号经接口电路输入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信号,按存储器中存放的程序以及与点火提前角和一次电路导通时间等有关的数据,计算出与该工况对应的最佳点火提前角和初级电路导通时间,并根据冷却水的温度加以修正。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和点火基准信号,在最佳的时刻向点火控制电路和点火线圈发出控制信号,接通点火线圈的初级电路,经过最佳的初级电路导通时间后,再发出控制信号切断点火线圈的初级电路,使初级电流迅速减小至零,在点火线圈的次级绕组中产生高压电,并经配电器送往火花塞,点燃混合气。
发动机点火系统设计要点

专业实践报告
课题名称
汽车电子点火系统 ( 2012 年 秋季学期)
学 院 交通与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
交通运输
班级
交通 09--1 班
姓名
杨冬冬
指导教师 关醒权 刘伟东
2013 年 1 月 11 日
1
汽车电子点火系统
1. 设计方案说明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桑塔纳 2000 型轿车采用的是带分电器式的电子点火系统,其突出特点是将点火系统与 燃油喷射系统复合在一起,由一个电控单元 (ECU)来控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同时,也存 在点火控制器故障、霍尔传感器损坏分电器盖、分火间破裂漏电、火花塞间隙增大,烧蚀严 重,积油积碳过多等问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学校考虑到机械类本科毕业生完全有能力 对汽车点火系统的结构进行设计和验证,故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为保证可靠点火,一般应保证 50~80mJ的点火能量,起动时应能产生大于 100mJ的点火能
量。
( 3)点火时刻应与发动机的工作状况相适应
首先发动机的点火时刻应满足发动机工作循环的要求; 其次可燃混合气在气缸内从开始
点火到完全燃烧需要一定的时间 ( 千分之几秒 ) ,所以要使发动机产生最大的功率, 就不应在
4
( 2)绕组 绕组是点火线圈的核心部分,主要由初级绕组、次级绕组以及铁芯组成。绕组的作用是
将利用磁通量的变化, 对初级绕组产生的低压电进行增压, 为火花塞提供足够能量的高压电。 其示意图如图所示 .
L 1:初级线圈; L2:次级线圈
( 3)火花塞
火花塞的作用是把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 1 万伏特以上)引入发动机气缸,在火花塞
本课题的研究着重于使机械类本科毕业生以四年来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 结合一些课外 参考文献,独立设计适用于桑塔纳 2000 型轿车的点火系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的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使其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 好坚实的基础。
汽车发动机设计规范

汽车发动机设计规范汽车发动机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其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性能、可靠性、燃油经济性以及环保排放等方面。
为了确保发动机能够满足各种使用要求和技术标准,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设计规范至关重要。
一、设计目标与要求在设计汽车发动机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设计目标和要求。
这些目标和要求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动力性能发动机应能够提供足够的功率和扭矩,以满足车辆在不同行驶工况下的动力需求。
例如,对于家用轿车,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和扭矩应能够保证车辆在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上的正常行驶,并具备一定的加速性能。
2、燃油经济性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成为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优化燃烧过程、降低摩擦损失等措施,使发动机在提供足够动力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燃油消耗。
3、可靠性和耐久性发动机应具备长时间稳定运行的能力,在正常使用和维护的情况下,能够达到一定的使用寿命。
这就要求在设计中选用高质量的材料,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并充分考虑零部件的疲劳强度和磨损情况。
4、环保排放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发动机的设计应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
通过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尾气后处理装置等手段,降低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的排放。
5、成本控制在满足性能和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发动机的制造成本,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结构设计1、气缸布置汽车发动机的气缸布置方式主要有直列式、V 型、水平对置式等。
直列式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长度较大;V 型结构可以缩短发动机长度,提高空间利用率,但结构相对复杂;水平对置式发动机重心低,运行平稳,但制造工艺要求较高。
在设计时,应根据车辆的用途、空间布局和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气缸布置方式。
2、气缸数和排量气缸数和排量的选择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一般来说,气缸数越多,排量越大,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越大,但燃油消耗也相应增加。
对于小型家用车,通常采用四缸发动机,排量在15L 至20L 之间;而对于中大型车辆或高性能跑车,可能会采用六缸、八缸甚至更多气缸的发动机。
汽车点火系统的创新设计

汽车点火系统的创新设计一、点火系统概述点火系统是发动机正常工作所必需的电器系统之一,在汽油发动机中,气缸内的混合气是由高压电火花点燃的,而产生电火花的功能是由点火系来完成的。
点火系将电源的低电压变成高电压,再按照发动机点火顺序轮流送至各气缸,点燃压缩混合气;并能适应发动机工况和使用条件的变化,自动调节点火时刻,实现可靠而准确的点火;还能在更换燃油或安装分电器时进行人工校准点火时刻。
按是否采用了电子原件控制,可分为传统点火系统和电子点火系统。
二、点火系统的种类按是否采用了电子原件控制,可分为传统点火系统和电子点火系统。
图1.1 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1—配电器2—高压导线3—火花塞4—附加电阻5—点火线圈6—点火开关7—蓄电池8—起动机9—电容器10—断电器1、传统点火系统汽车上的蓄电池或发电机向点火系提供电能,机械触点控制点火时刻,点火时刻的调节采用机械式自动调节机构,储能方式为电感储能。
1.1、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传统点火系统组成:电源、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点火开关。
传统电火花系统的组成如图1.1所示。
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在传统点火系统中,蓄电池或发电机供给12V低电压,经点火线圈和断电器转变为高电压,再经配电器分送到各缸火花塞,使电极间产生电火花。
发动机工作时,断电器轴连同凸轮一起在发动机凸轮轴的驱动下旋转。
断电器凸轮转动时,断电器触点交替地闭合和打开,因此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可分为触点闭合,初级电流增长;触点打开,次级绕组产生高压;火花塞电极间火花放电三个阶段。
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1.2所示:图1.2 传统点火系统工作原理1.2、传统点火系统的特点传统点火系结构简单,成本低,是一种应用较早、较普遍的点火系。
但该点火系工作可靠性差,点火状况受转速、触点技术状况影响较大,需要经常维修、调整。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传统点火系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发动机对点火的要求,正日趋被新的电子点火系所取代。
发动机点火系统的控制思路

发动机点火系统的控制思路一、点火提前角控制(1)点火提前角的控制方法 (a)点火提前角控制方法概述ECU 根据汽油机的各种工况信号对点火时刻控制.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进气压力信号从存贮器数据找到相应的基本点火提前角,根据有关传感器信号值加于修正,得出实际点火提前角。
初始点火提前角是指汽油机在各种工况可能具有的最小提前角。
点火定时控制方法的两种基本类型:启动期间的点火时刻控制;以及 正常运行期间的点火时刻控制。
(b)启动点火定时控制 备用电路控制在启动期间,当汽油机转速在规定转速(500转/分)以下时,由于进气歧管压力或进气量信号不稳定,点火时刻固定为初始点火提前角.这一提前角由ECU 中的备用电路控制,不需计算处理.根据水温控制如日产汽车的ECCS 系统当发动机转速在100转/分以下超低速运行时,把从点火至活塞到达上止点的时间定为常量;转速大于一百时,根据水温选择最佳点火提前角。
其中,在零摄氏度以下时应特别加大点火提前角。
(c )正常运行期间的点火时刻控制发动机在正常运行时,ECU 根据进气歧管压力和转速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然后根据其它相关信号来修正。
基本点火提前角冷却水温度(度)点火提前角号;节气门位置信号;燃油选择开关;爆震信号。
怠速触点断开,发动机处于正常工况运行,ECU根据存储器的数据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
具有爆震控制功能的系统,在 ECU中装有专门用于爆震控制的点火时刻控制数据.怠速触点闭合:ECU接收的信号有:节门位置信号;汽油机转速;空调信号。
怠速触点闭合,怠速工况运转,ECU根据汽油机与空调开关的接通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空调开关接通,由于怠速旁通气量和喷油增加,点火提前角增大。
怠速工况基本点火提前角如图影响点火提前角的主要因素1、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转速提高后,在给定的时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会更大,而燃烧速度在相对低的转速下是不会跟随变化的,如果想使燃烧在上止点后(ATDC)10°~15°左右完成,那么必须使点火时刻提前。
航空发动机点火系统改进设计

航空发动机点火系统改进设计摘要:针对现有航空发动机点火系统采用一机一型,各型发动机点火系统互不相同,不能出现不同机型的航空发动机点火系统互换的现象,提出发动机点火系统技术改进方案,给出一种新型的通用点火系统的电路结构和快速专用化整的方法,该技术能够满足各型发动机点火技术参数要求,提高航空发动机备件的通用性,简化发动机的维护体系,提高战机的出勤率。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点火系统;改进设计一、航空发动机:航空发动机是一种高度复杂和精密的热力机械,为航空器提供飞行所需的动力,堪称航空器的心脏,航空发动机直接影响着飞机的性能、可靠性和经济性,是一个国家科技、工业的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航空发动机为航空器提供飞行所需动力。
因此发动机的研究和发展工作都是相当重要的。
但是发动机的研究和发展工作的特点是难度技术大,耗资多,周期长。
但是由于发动机对飞机的性能以及飞机研制成败的影响,发动机的技术和研究工作无论多困难都是需要做下去的。
而且发动机技术,具有良好的军民两用特性,对国防和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必须将优先发展航空发动机作为国策,将发动机技术列为国家和国防的关键技术,给予发动机技术研究大量的投资,保证发动机相对独立的领先发展。
严禁发动机关键技术出口。
现在的航空发动机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是活塞式发动机和喷气式发动机。
低速小型短程飞机常用活塞式发动机,高速,大型远程飞机常用喷气式发动机。
而无论哪种形式,当作为航空发动机时,都有着以下几种基本要求。
一是功率重量比大,对于发动机来说,一定要保证其足够大的功率和较小的自重,二是燃油消耗量小,发动机是否省油是飞机时中的重要经济指标,因此发动机的经济性是相当重要的。
发动机燃油消耗率越小越省油,对经济要求越低,三是迎风面积小航空发动机,应该在保证其功率不减小的前提下,将体积做到最小,体积小。
可以减少发动机占据的空间,由于飞机装载人员,货物,设备。
以减小航空器的空气阻力。
四是工作安全可靠,寿命长。
尼桑K25燃气发动机点火系统的设计

10.16638/ki.1671-7988.2016.08.045尼桑K25燃气发动机点火系统的设计叶健1,王红琴2*(1.华中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宁波市金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040)摘要:文章主要对尼桑K25燃气发动机的点火系统进行设计开发。
依据尼桑K25机型的具体参数与特性,确定点火控制系统的方案。
由34齿曲轴信号与1齿凸轮轴方波信号产生顺序四缸点火信号,并在实验台架上对该点火方案进行验证,实验表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燃气发动机;点火系统中图分类号:U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16)08-138-03The Design of Nissan K25 gas engine ignition systemYe Jian1, Wang Hongqin2*( 1.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of wuha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bei Wuhan 430074;2. Ningbo jinbang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Zhejiang Ningbo 315040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Nissan K25 gas engine igni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parameter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issan K25, determine the ignition control system scheme.Through the 34 teeth of crankshaft signal and 1 teeth of camshaft signal generate four cylinder ignition signal, and validating the ignition scheme on the experimental bench,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cheme.Keywords: gas engine; ignition systemCLC NO.: U464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16)08-138-03引言燃气发动机具有低排放、使用经济性好等特点,因而已成为我国发动机研究领域的热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实践报告课题名称汽车电子点火系统(2012 年秋季学期)学院交通与机械工程学院专业交通运输班级交通09--1班姓名杨冬冬指导教师关醒权刘伟东2013 年 1 月11 日汽车电子点火系统1.设计方案说明1.1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桑塔纳2000型轿车采用的是带分电器式的电子点火系统,其突出特点是将点火系统与燃油喷射系统复合在一起,由一个电控单元(ECU)来控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同时,也存在点火控制器故障、霍尔传感器损坏分电器盖、分火间破裂漏电、火花塞间隙增大,烧蚀严重,积油积碳过多等问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学校考虑到机械类本科毕业生完全有能力对汽车点火系统的结构进行设计和验证,故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着重于使机械类本科毕业生以四年来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结合一些课外参考文献,独立设计适用于桑塔纳2000型轿车的点火系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使其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坚实的基础。
1.2 设计题目简介及其要求与目标1.2.1桑塔纳2000型轿车点火系统桑塔纳2000型轿车采用的是带分电器式的电子点火系统,主要由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
带抗干扰元件的链接插座,爆燃传感器,点火导线等组成,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使用和维修比较方便。
1.2.2桑塔纳2000型轿车点火系统所要达到的效果及技术要求点火系统的基本功用是在发动机各种工况和使用条件下,在气缸内适时、准确、可靠地产生电火花,以点燃可燃混合气,使发动机作功。
(1)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两电极间隙的电压使火花塞两电极之间的间隙击穿并产生电火花所需要的电压,称为火花塞击穿电压。
火花塞击穿电压的大小与电极之间的距离(火花塞间隙)、气缸内的压力和温度、电极的温度、发动机的工作状况等因素有关。
火花塞间隙越大,电极周围气体中的电子和离子距离越大,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越小,越不容易发生碰撞的电离,一次要求具有较高的击穿电压方能点火;气缸内的压力越大或者温度越低,所要求的火花塞击穿电压越高;电极的温度对火花塞击穿电压也有影响,当火花塞的电极温度超过混合气的温度时,击穿电压可降低30%~50%。
试验表明,发动机正常运行时,火花塞的击穿电压为7~8kV,发动机冷起动时达19kV。
为了使发动机在各种不同的工况下均能可靠地点火,要求火花塞击穿电压应在15~20kV。
(2)电火花应具有足够的点火能量为了使混合气可靠点燃,火花塞产生的火花应具备一定的能量。
发动机工作时,由于混合气压缩时的温度接近自燃温度,因此所需的火花能量较小(1~5mJ),传统点火系统的火花能量(15~50mJ),足以点燃混合气。
但在起动、怠速以及突然加速时需要较高的点火能量。
为保证可靠点火,一般应保证50~80mJ的点火能量,起动时应能产生大于100mJ的点火能量。
(3)点火时刻应与发动机的工作状况相适应首先发动机的点火时刻应满足发动机工作循环的要求;其次可燃混合气在气缸内从开始点火到完全燃烧需要一定的时间(千分之几秒),所以要使发动机产生最大的功率,就不应在压缩行程终了(上止点)点火,而应适当地提前一个角度。
这样当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混合气已经接近充分燃烧,发动机才能发出最大功率。
以上是点火系统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还有一些例如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便于拆装等要求也是应该在设计中考虑到的。
2.设计方案分析2.1 设计方案陈述2.1.1总体陈述本方案采用了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主要由点火信号发生器(传感器)、点火控制器、点火线圈(两个)、分电器、火花塞等组成。
其中分电器主要包括点火信号发生器、配电器和离心提前装置、真空提前装置,它们的作用、结构和工作原理与传统点火系统对应部分完全相同。
点火信号发生器采用霍尔效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
点火系统总体示意图如图所示。
2.1.2各部分零件陈述(1)点火线圈1-绝缘座;2-铁芯;3-初级绕组;4-次级绕组;5-导磁钢套;6-外壳;7-“—”接线8-胶木盖;9高压线接头;10-“+开关”接线柱;11“+”接线柱;12-附加电阻点火线圈是将蓄电池或发电机输出的低压电转变为高压电的升压变压器,它由初级绕组、次级绕组和铁心等组成。
按其磁路的形式,可分为开磁路点火线圈和闭磁路点火线圈两种。
开磁路点火线圈根据低压接线柱数目的不同,分为两接线柱式和三接线柱式两种。
本设计方案采用的是三接线柱式开磁路点火线圈。
(2)绕组绕组是点火线圈的核心部分,主要由初级绕组、次级绕组以及铁芯组成。
绕组的作用是将利用磁通量的变化,对初级绕组产生的低压电进行增压,为火花塞提供足够能量的高压电。
其示意图如图所示.L1:初级线圈;L2:次级线圈(3)火花塞火花塞的作用是把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1万伏特以上)引入发动机气缸,在火花塞电极的间隙之间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
火花塞的工作环境极为恶劣。
桑塔纳2000型轿车发动机为四冲程中低速汽油机,在进气冲程时气缸温度只有60℃,压力90KPa;而在点火燃烧时,温度会瞬间上升至2200~2800K,压力达到4MPa;这种急冷急热的交替频率很高,不是一般材料所能应付得了,还要保证绝缘性能,因此火花塞的材料要求很苛刻。
火花塞由绝缘体和金属壳体两大组成部分:金属壳体带有螺纹,用于拧入气缸;在壳体内装有绝缘体,它里面贯通一根中心电极、中心电极上端有接线螺母,连接从分电盘过来的高压电线;在壳体的下端面焊有接地电极,即侧电极。
火花塞中心电极与侧电极之间的间隙,称为火花塞间隙。
火花塞间隙对火花塞及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均有很大影响。
间隙过小,火花微弱,并容易产生积炭而漏电;间隙过大,火花塞击穿电压增高,发动机不易起动,且在高速时容易发生“缺火”现象。
因此,火花塞间隙的大小应适当。
在火花塞间隙一般为0.6~1.0mm,火花塞间隙的调整可扳动侧电极来实现。
中心电极要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腐蚀性能,所以一般多用镍锰合金制成。
为了提高耐热性,本设计方案采用镍包铜作为电极材料。
火花塞关键部分是绝缘体,如果绝缘体不起作用,高压电就会“抄小路”而不经两极入地,造成无火花现象。
火花塞的绝缘体必须要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高电压、耐高温冲击,耐化学腐蚀的能力。
本设计方案绝缘体采用以氧化铝为基础的陶瓷做成。
为了与桑塔纳2000型轿车的发动机匹配,火花塞设计规格为M14×1.25。
火花塞间隙和火花塞绝缘体群部长度将在计算部分详细叙述。
火花塞结构如图所示。
(4)分电器分电器结构如下图所示(1)霍尔传感器1-抗干扰屏蔽罩,2-分电器盖,3-分火头,4-防尘罩,5-分电器盖弹簧夹6-分电器轴,7-转子,8-真空点火提前调节装置,9-霍尔传感器预托架总成10-离心点火提前调节装置,11-分电器外壳,12-密封圈,13-斜齿轮点火系统用霍尔传感器的结构如图所示,主要有触发叶轮、霍尔集成块、带导板的永久磁铁等组成。
触发叶轮装在转子轴上,叶轮上制有叶片(在霍尔点火系统中,叶片数与发动机气缸数相等)。
触发叶轮上部和下部均用卡环锁定,轴向用定位销与转子轴定位。
当触发叶轮随转子轴一同转动时,叶片便在霍尔集成电路与永久磁铁之间转动。
霍尔集成电路由霍尔元件、放大电路、稳压电路、温度补偿电路、信号变换电路和输出电路等组成。
霍尔元件用硅半套题材料制成。
霍尔传感器线束插头有三根引出导线,并用连接器与点火控制器电路连接。
在连接器插座上标有相应引线端子的标记“+”、“0”、“-”。
“+”端子为电源端子,“0”端子为信号输出端子,“-”端子为搭铁端子。
霍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2-3所示,当发动机转动时,配气凸轮轴便通过中间轴驱动分电器轴转动,分电器轴托盘上离心提前装置的弹簧便通过凸轮带动转子轴转动。
触发叶轮的叶片便在霍尔集成电路与永磁铁之间转动。
当触发叶片1进入气隙a时,霍尔集成电路中的磁场便被叶片旁路,如下左图图所示,霍尔电压为零,集成电路输出级的三极管截止,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电压为高电平,此时点火线圈一次绕组的电流将被接通。
当触发叶轮的叶片1离开气隙a时,永久磁铁3的磁通便经导磁钢片5和霍尔集成电路2构成回路,如下右图所示,此时霍尔元件产生霍尔电压(约为1.9—2.0V),集成电路输出级的三极管导通,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电压为低电平,使点火线圈的一次电流被切断,二次绕组中将感应出高电压。
霍尔传感器工作原理a)触发叶片进入气隙,霍尔元件中的磁场被旁路b)触发叶片离开气隙,霍尔元件的磁场饱和1-触发叶轮的叶片 2-霍尔集成电路 3-永久磁铁4-铸塑填料 5-导磁钢片 a-气隙霍尔信号发生器的优点主要有:1、工作可靠性搞,霍尔信号发生器无磨损部件,不受灰尘、油污的影响,无调整部件,小型坚固,寿命长。
2、发动机起动性能好,霍尔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信号与叶轮叶片的位置有关,但与叶轮叶片的运动速度无关。
也就是说它与磁通变化的速率无关,它与磁感应信号发生器2.2磁感应式无触点点火系统电路图2.3点火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点火信号发生器示意图点火信号发生器1装在分电器内,它是由分电器轴带动的信号转子1,永久磁铁4,铁芯3和绕在铁芯上的传感线圈3组成组成,其功能是产生信号电压,控制点火。
信号转子1的凸齿数与发动机的气缸数相同。
永久磁铁4的磁通由N极经信号转子1的凸齿,铁芯3,S极构成回路。
点火开关闭合后,发动机尚未尚未转动时,信号转子不动,无信号输出。
但当发动机在起动机的驱动下转动时,信号转子便由分电器轴驱动旋转,这时信号转子的凸齿与铁芯间的间隙将发生变化,使得通过传感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因而在传感线圈2内产生交变电动势,其大小与磁通的变化速率成正比,方向是阻碍磁通的变化,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当转子从曲线的c位置时,转子凸齿渐渐离开铁芯,凸齿与铁芯间的间隙越来越大,磁通量越来越少。
当转到铁芯位于信号转子两个凸齿之间的某一个位置时,磁通量减少的速率最大,线圈的感应电动势最高。
此后磁通量减少的速率变慢,感应电动势下降。
由此可见当信号转子不转动时,,现圈内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便不断的发生交替变化,因而线圈两端输出的是交变信号,且信号转子没转一周产生六次交变信号,将该信号输入给点火器便可控制点火系统工作。
2.4设计方案分析以上方案基本上满足了设计题目的要求,其设计上存在着一定的优缺点。
以下将从其各个零件及其安装配合进行分析。
2.4.1 点火线圈三接线柱式点火线圈的主要优点是工作可靠,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维修与拆装方便。
主要缺点是铁芯的上部和下部的磁力线从空气中穿过,泄露的磁通量多,转换效率较低。
2.4.2 火花塞本设计方案采用的是单极火花塞。
对于单极火花塞而言,中心电极与侧电极之间的间隙,对于火花塞的性能是有影响的。
在升压线圈不变的情况下,火花塞之间电极之间的间隙越大,电极之间的空气就越不容易被击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