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国情普查培训(外业调查)

合集下载

河南省三调办三调培训-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内外业核查下部

河南省三调办三调培训-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内外业核查下部

04 内业核查
耕地标注细化类型图斑,套合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在范围外的,通过核 查,在范围内的,不通过核查。
原数据库为 水田 三次调查为 水田 标注属性为 湖区耕地HQGD 套合永久基本农 田范围,在范围
外的,通过核查, 在范围内的,不 通过核查。
永久基本农 田范围
范围外标注 图斑
范围内标 注图斑
04内业核查
04 内业核查
D.对病虫害等因素导致的低效园地调查为未利用地的,未提供单 株树木病虫害情况照片的,不通过核查。
病虫害 单株树 木照片
04 内业核查
3.不一致图斑 (7)林地、草地等其他地类图斑
数据库地类与影像和举证照片地类一致的,通过核查;未提供举证照片 或举证照片与数据库地类不一致的,不通过核查。
原数据库为 205 国家提取为 03 三次调查为 林地 标注属性为 205 影像判读为 林地,不应 标注205 不通过核查
04内业核查
E.检查标注为201或202的图斑,遥感影像和照片为城乡结合部的林 地、水面等,不通过核查;为城镇内部的林地、绿地、水面的,通 过核查。
原数据库为 建制镇 三次调查为 林地 标注属性为 202 根据影像,图斑 位于城镇内部 通过核查
B.对按临时用地单独图层表示的图斑,举证照片为明显住宅小区、 规模化工厂、高层建筑等明显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不通过核查。
原数据库为 耕地 国家提取为 20 三次调查为 临时用地图斑 举证照片为 明显永久建筑 不通过核查
04内业核查
B.对按临时用地单独图层表示的图斑,举证照片为明显住宅小区、 规模化工厂、高层建筑等明显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不通过核查。
04 内业核查
A.对举证照片为未利用地的,通过核查。

国土调查云在地理国情监测外业核查工作中的应用

国土调查云在地理国情监测外业核查工作中的应用

国土调查云在地理国情监测外业核查工作中的应用周川1,2周柱灿1,2廖栩1,2(1.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 2.重庆市土地利用与遥感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庆 401120)摘要:外业核查作为内业信息提取的辅助手段,是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数据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

探讨了基于国土调查云的地理国情监测外业核查一体化实施的关键技术、实施流程以及实际效果,全力保障地理国情工作顺利实施,提高地理国情监测外业核查工作的便利性、时效性、真实性,同时为自然资源监管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基础服务支撑,为提高自然资源管理信息化、科学化水平提供依据。

关键词:国土调查云 地理国情监测 外业核查 自然资源监管中图分类号:P2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3)12-0024-04 Application of Land Survey Cloud in Field Verification ofGeographic Conditions MonitoringZHOU Chuan1,2ZHOU Zhucan1,2LIAO Xu1,2(1.Chongqing Institute of Surveying and Monitoring for Planning and Natural Resources; 2.Chongqing EngineeringResearch Center of Land Use and Remote-sense Monitoring, Chongqing, 401120 China) Abstract: As an auxiliary means of internal information extraction, field verifi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quality assurance of the data of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monitoring resul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key technologies,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actual effects of the integrated implementation of the field verification of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monitoring based on Land Survey Cloud, so as to make every effort t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work, improve the convenience, timeliness, authenticity of the field verification of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monitoring, provide timely, accurate and effective basic service support for natural resources supervision,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informationalized and scientific level of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Key Words: Land Survey Cloud; Geographic conditions monitoring; Field verification; Natural resources regulation地理国情监测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形成的成果数据库为基础,每年对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内地表覆盖和地理国情要素的变化情况进行更新,以全面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

地理国情监测外业调绘与核查方法

地理国情监测外业调绘与核查方法

地理国情监测外业调绘与核查方法外业调查与核查是地理国情普查重要任务之一。

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与核查是对内业分类和判译中没有办法确定边界和属性的要素,以及在内业无法判定地表覆盖分类图斑性质的进行调查与核实。

检验内业判读的正确性,发现内业判读过程中的错误,指导修正内业判读数据,建立具有代表性的解译样本库,指导内业作业人员进行人工解译。

外业调查留下的影像资料或照片以及作业记录,都可以作为用户提供判读数据质量情况的依据,可以合理有效地利用数据成果。

本文就地理国情监测外业调绘与核查方法展开探讨。

标签:地理国情监测;调绘与核查;地表覆盖引言外业测绘以及核查是地理国情监测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同时也是保证地理国情数据信息真实准确的重要途径。

因此,调绘核查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外业调绘以及核查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调绘核查的目的,严格遵守调绘核查的基本流程,合理选择调绘核查方法,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为外业调绘及核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1地理国情监测特征地理国情监测具有显著的特征。

一是整体性特征,地理国情监测包括方方面面,涉及到多个部门,需要制定系统的监测方案分步实施。

二是客观性特征。

地理国情监测是以客观事实存在的空间分布情况运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软件进行测量进而收集数据进行分析。

三是区域性特征。

地理国情监测是对某一个地理空间分布情况进行监测的过程,所以能够反映具体区域的特性。

四是空间多维与时间性特征。

地理国情监测是多维的,能够对整个空间从不同维度进行监测和收集数据,同时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反映的是当前的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具体情况,进而以此为决策和未来预测提供数据支撑。

2地理国情监测外业调绘及核查的准备工作2.1调绘核查方法的合理选择在外业调绘以及核查工作中主要是以外业调查底图为基础,通过数字调查系统等技术方法来检查核实内业处理中未能确定的地表覆盖类型图斑以及其属性、边界等要素信息,同时补测补调图斑或要素信息中出现改变或者新增的部分。

地理国情普查内外业一体化软件介绍(Windows版)

地理国情普查内外业一体化软件介绍(Windows版)

报告提纲
一 研发背景
二 软件架构 三 产品特色 四 功能简介
软件架构
• 基于ArcGIS Engine10.1 开发,以组件的形式研发各个功能模 块,在自主定制的软件界面中集成各个模块。运行平台为 Windows系统,支持XP、win7、win8环境,主要应用于平板电 脑。在外业调绘工作中,根据硬件条件(有无GPS、GPS精度), 选择是否外接GPS协助作业。
功能简介
调绘工具
图层别名:图层管 理面板显示出如图 所示每个图层相对 应的中文。
功能简介
调绘工具
地图快照
功能简介
调绘工具
地表覆盖:关闭或打开地表覆盖层
功能简介
调绘工具
地表覆盖:关闭或打开地表覆盖层
功能简介
调绘工具
拍照:获取样本照片
功能简介
编辑工具
• 编辑工具主要包括自动保存、节点编辑、打断线操作、要素融
软件架构
软件主界面
报告提纲
一 研发背景
二 软件架构 三 产品特色 四 功能简介
产品特色
• 以组件的方式实现各功能,定制灵活,可根据需要增加新的模
块或单独修改某模块。也使得本软件可紧跟普查技术规范,根
据相关规定变化迅速修改调整功能。不仅满足地理国情普查需 要,经过修改要素代码表、配置文件,即可应用于1:1万、1: 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要素更新使用。
研发背景
版本升级
第一个版本设计采用Android系统,经过研发团队讨论由于其系统过于开 放的特性,使得应用软件与系统软件之间无优先级别,极易出现文件误删除、 系统被恶意软件侵入、保密数据被篡改外泄等不安全问题。所以采用AO的方 式,基于ArcGIS10.0开发,然而通过在外业调绘进行应用,存在工具图标较 小,界面不够简洁等缺陷。同时,ArcGIS 10.1版本更为稳定,故将软件升 级为V3.0,且采用AE的方式开发,自主定制功能及界面

地理国情普查

地理国情普查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

1地理国情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

地理国情是国情的一部分。

狭义来看,是指与地理空间紧密相连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基本情况和特点的总和;广义来看,是指通过地理空间属性将包括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科技教育状况、经济发展状况、政治状况、社会状况、文化传统、国际环境和国际关系等在内的各类国情进行关联与分析,从而得出能够深入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时空演变和内在关系的综合国情。

[1]2地理国情普查开展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系统掌握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信息,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各类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和应急保障服务的重要保障,也是相关行业开展调查统计工作的重要数据基础。

为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决定于2013年至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

[2]3普查的对象和内容普查对象: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

普查内容:一是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状况;二是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的类别、位置、范围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现状。

4普查的时间安排普查标准时点为2015年6月30日。

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为普查工作准备阶段,主要完成普查方案和技术规程制定,开展试点试验和技术培训,资料收集与获取等前期准备工作。

地理国情普查常见问题

地理国情普查常见问题

地理国情普查常见问题版本标记:1.0更新日期:2014-02-18 2014年2月20-21日地理国情普查提高培训材料地理国情普查常见问题处理(一)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4年2月目录1组织实施有关问题 (1)2技术规定理解和完善问题 (2)2.1关于对技术规定内容理解的问题 (2)2.2关于技术规定完善补充的问题 (4)3影像与资料收集利用问题 (4)3.1影像数据源问题 (4)3.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利用问题 (6)3.3其他专题资料利用问题 (6)4正射影像生产问题 (7)4.1控制点影像采集 (7)4.2元数据填写和命名 (7)4.3其他问题 (8)5地表覆盖分类问题 (9)5.1一般性问题 (9)5.2耕地(0100) (11)5.2.1一般性问题 (11)5.2.2水田(0110) (12)5.2.3旱地(0120) (13)5.3园地(0200) (14)5.3.1一般性问题 (14)5.3.2果园(0210) (15)5.3.3苗圃(0250) (15)5.3.4花圃(0260) (16)5.3.5其他园地(0290) (16)5.4林地(0300) (17)5.4.1一般性问题 (17)5.4.2乔木林(0310) (19)5.4.3灌木林(0320) (19)5.4.4乔灌混合林(0330) (19) 5.4.5疏林(0350) (20)5.4.6绿化林地(0360) (20)5.4.7人工幼林(0370) (20)5.4.8稀疏灌丛(0380) (21)5.5草地(0400) (22)5.5.1一般性问题 (22)5.5.2天然草地(0410) (23)5.5.3人工草地(0420) (24)5.6房屋建筑区(0500) (25) 5.7路面(0600) (30)5.7.1无轨路面(0601) (30)5.8构筑物(0700) (31)5.8.1一般性问题 (31)5.8.2硬化地表(0710) (32)5.8.3堤坝(0720) (34)5.8.4温室、大棚(0750) (34) 5.8.5工业设施(0770) (35)5.8.6其他构筑物(0790) (36) 5.9人工堆掘地(0800) (36) 5.9.1露天采掘场(0810) (36) 5.9.2堆放物(0820) (37)5.9.3建筑工地(0830) (37)5.9.4其他人工堆掘地(0890) (38)5.10荒漠与裸露地表(0900) (38)5.11水域(1000) (39)5.11.1水面(1001) (39)5.11.2水渠(1012) (41)5.12其他综合性问题 (42)6地理国情要素采集问题 (43)6.1道路(0600) (43)6.1.1铁路(0610) (43)6.1.2公路(0620) (44)6.1.3城市道路(0630) (46)6.1.4乡村道路(0640) (47)6.2构筑物(0700) (48)6.2.1排灌泵站(0723) (48)6.2.2桥梁(0732) (48)6.2.3高速公路出入口(0735) (48)6.3人工堆掘地(0800) (48)6.4水域(1000) (48)6.4.1河流(1011) (49)6.4.2水渠(1012) (55)6.4.3湖泊(1020) (55)6.4.4水库(1031) (56)6.4.5坑塘(1032) (56)6.4.6冰川(1050) (56)6.5地理单元(1100) (56)7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采集有关问题 (58)8技术规定需勘误与拟修订的内容 (59)8.1内容勘误 (59)8.1.1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GDPJ 01-2013) (59)8.1.2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规定与采集要求(GDPJ 05-2013) (61)8.1.3数字正射影像生产技术规定(GDPJ 05-2013) (61)8.1.4地理国情普查内业编辑与整理技术规定(GDPJ 12-2013)(61)8.2内容修订 (62)8.2.1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GDPJ 01-2013) (62)8.2.2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规定与采集要求(GDPJ 03-2013) (64)8.2.3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规定(GDPJ 04-2013) (67)8.2.4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技术规定(GDPJ 06-2013) (67)附录A 地理国情要素数据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代码对照表 (69)1.道路要素 (69)2.水域要素 (70)3.构筑物要素 (72)4.地理单元要素 (74)附录B 全国河流湖泊水利行业编码规则 (79)1河流编码规则 (79)2河流编码 (79)2.1干流编码 (79)2.2支流编码 (80)2.3区间流域、水文站以上流域的编码 (81)3支流选取原则 (81)4湖泊编码规则 (81)附录C 全国流域水系代码(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82)附录D 草地或灌丛覆盖度简易测定方法 (85)方法一:适合植被覆盖均匀的草地覆盖度测量 (85)1、适用条件 (85)2、测量方法 (85)方法二:适合植被覆盖不均匀的草地或灌丛覆盖度测量 (86)1、适用条件 (86)2、测量方法 (87)引言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开始以来,各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技术人员积极行动,在全国各任务区开展了大量工作,采集了较多数据和样本,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问题。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地理国情要素)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地理国情要素)

06-道路

铁路--要素采集

采集铁路正线的中心线,并赋要素属性。多条正线轨道并行时,间隔 10 米以内的,按一条采集;间隔 10米以上时,分别采集。间隔 10米以内 的并行正线轨道,若为两条并行,依据其中一条轨道的中心线位置采 集;若为多条并行,依据较为居中的一条轨道的中心线位置采集 。

属性包括:类型,线路编码,名称,起点,终点,单双线,建成时间,重 复路段编码,是否高架。
12


� �
河流要素采集说明

有水河流结构线严格来说一般采用河流的主航道、深泓线、主流线等,少数情况下,这些 线可能能与河道中心线重叠。对于一些辫状河流,不能确定主航道、深泓线、主流线的, 选择其中的一条主要水流,采集其中心线作为河流结构线。河流结构线不应穿越位于高水 位之上的岛屿或沙洲; 干旱地区山口形成的洪积扇及分布其上的漫流冲沟,采集洪积扇范围线构面,其GB码赋值 为“210302”(漫流干河),结构线选择主要的冲沟表示;对于地势平坦地区存在的漫流 干河,采集河道外围线构面,其GB码赋值为“210302”(漫流干河),结构线沿主要水 流痕迹线采集,不能确定的采集河道中心线作为结构线; 遇连通河流的水库、坑塘和湖泊,河流结构性(中心线)保持连续通过;5000平方米以 下的水库、湖泊和1000平方米以下的坑塘如果连通的河流上下游河道宽度大于20米的, 应视为河流的组成部分进行采集; 河流结构线或中心线可以采用基础地理信息中的相关信息,结构线需确保在河道范围内。 河道宽度小于20米的河流,河段宽度变化若超过10米,需要断开,以记录其不同的宽度 属性值。
4
06-道路
公路--要素采集
�采集所有通车的宽度一般大于5
米城际公路的道路中心线,并赋要素属性。与公路构网的城市

浅谈地理国情的普查与测绘

浅谈地理国情的普查与测绘

浅谈地理国情的普查与测绘1 引言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是基础测绘的延伸和拓展,对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传统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深刻变革。

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将实现从获取静态基础测绘成果数据转向获取和分析动态的地理国情监测信息,从被动地向社会经济建设部门提供基础测绘成果转向主动地提供生态环境、土地城建、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监测和预测成果。

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传统基础测绘技术方法与监测技术的衔接、现有基础测绘成果的合理化应用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开展地理国情普查是新时期测绘与地理信息部门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新的实践和重大任务,也是服务国家宏观管理和规划决策的重要性工作,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可以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2地理国情普查的目标和原则2.1 调绘与核查目标(1)对内业采集的地理国情要素或地表覆盖分类的类型、边界、属性等信息内容进行外业实地抽样核查和结果统计,发现和更正判读采集过程中的错误,检验内业判读解译的正确率。

(2)补充完善内业判读工作中无法确定的、存在疑问的或信息内容不完整的地理国情要素或地表覆盖分类的类型、边界、属性等内容。

(3)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地物类型,实地采集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

(4)外业调查与核查形成的资料和记录,为使用成果用户提供判断数据质量情况的客观依据,为相关专题分析、多媒体制作提供素材。

2.2 调绘与核查原则(1)外业调查应严格遵循走到、看到、记到的原则,客观真实反映出可到达工作区域内各种地理国情要素和地表覆盖分类的信息内容。

(2)调查应把握一般规律性地物,注意典型性地物,做到调查结果全面可信。

(3)外业调查应做到问题全覆盖,对内业判读工作中存在疑问和无法确定的地理国情要素或地表覆盖分类的信息内容,进行全面调查。

(4)实地覆盖类型与影像上所反映的覆盖类型相比,发生非季节性根本变化时,以外业调查结果为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纸质调查底图 外业标绘内业整理
外业调查方法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培训
二、外业调查
4、外业调查实施-准备工作
人员准备:每个小组
人 员 标 准 配 备 : 1~ 2 名作业人员,专业司 机1名
设备准备:包括交通工具(车辆)、通讯设备、笔记本电脑
、导航定位设备、相机、一体化外业调查系统等
资料准备:工作底图、项目相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培训
三、遥感影像解译样本采集
3、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的内容与属性
用数码相机或其他外业
照 调查设备,在地面实地拍 片
3、调查流程及方法
调查准备 调查路线规划、底图准备、工具准备等 疑问图斑核查、图斑正确性检查、调查轨迹 记录、解译样本数据采集 统计外业调查结果
调查实施 内业正确 率统计 调查数据 内业处理 质量控制 技术总结
错误图斑修改、调查结果编辑
成果提交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培训
二、外业调查
3、调查流程及方法 纸质调查底图 配合笔记本电脑 数字调查系统
%时,应增加外业核查力度
遥感解译样本采集:按照《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技术规定》GDPJ06-2013 的
要求采集解译样本数据
调查轨迹标识:采集数字底图(电子平版)外调时,自动标识;采用纸质底图
外调时,人工标绘。
正确率统计:对内业判读采集的信息分类类型、边界及属性进行抽样核查,并
进行统计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培训
二、外业调查
4、外业调查实施-注意事项
现场必须逐项核查各要素的范围、类别、属性等信息,记录规
范、准确 要素类型发生明显的非季节性根本变化,以外业核查结果为准 对疑问要素,实地无法调查核实的属性信息,应尽量收集相关 资料进行补充完善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培训
二、外业调查
4、外业调查实施-注意事项
证明信
外业调查底图
关的函件(介绍信、工作证、公 函等, 用于外业工作中与有关 部门进行联系和补充收集测区专 业资料等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培训
二、外业调查
4、外业调查实施-准备工作
调 查 线 路 规 划 : 应根据工作区域的
交通情况进行路线设计 , 遵 循 如 下 原 则: 问题覆盖原则:充分考虑疑问要素和 图斑,尽可能覆盖所有问题点 代表性原则:分考虑遥感数据源的时 相特征,能全面反映工作区内的地表 覆盖特征和地理要素分布特征,样本 总体在数量上能代表区域的整体特征 ,分布上贴近覆盖类型分布的趋势 可行性原则:充分考虑经济、人力条 件,设计合理、可行的路线,保证达 到预期目的,原则上,线路应尽量围 绕驻地向四周扩展 充分考虑现有基础性资料原则:利用 已有资料进行核对和验证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培训
二、外业调查
4、外业调查实施-调查步骤
专业资料收集:到交通
、民政、水利、国土、林 业、农业、卫生、教育、 环保、旅游、规划等相关 部门收集各种专业资料
沿途工作
开启GPS定位设备,记录野
地表覆盖分类核查 地理国情要素核查
外调绘核查轨迹 观察周边,及时采集需要 重点关注或特殊的覆盖类型 与地物,对线路两侧的图斑 进行核对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培训
一、工作底图制作
2、底图模式 纸质底图 利用电子数据回放纸图的形式制作 可采用1:5000、1:10000、1:25000、1:50000等比例尺分幅形式 城市地区或者地物相对较多区域也可按照1:2000等大比例尺进 行分幅 或依据分景影像的数据范围。 数子底图 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储制作 按任务区组织的数据可不分带,采用地理坐标,经纬度值以 “度”为单位 采用1:5000、1:10000、1:25000、1:50000等比例尺分幅形式 依据分景影像的数据范围。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培训
二、外业调查
4、外业调查实施-注意事项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培训
二、外业调查
4、外业调查实施-安全与保密 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测绘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培训
二、外业调查
4、外业调查实施-调查报告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培训
二、外业调查
4、外业调查实施-地理国情要素核查
核查疑问要素,实地拍摄
和记录 调查内业难以界定的国情 要素边界、位置及属性 补充调查内容不全的国情 要素属性 抽样核查内业解译的国情 要素 所收集的专业资料,能够 确认地理国情要素类型、边 界和属性时,采用专业资料 进行核查
数学基础 底图模式 底图内容 数据格式 制作要求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培训
一、工作底图制作
1、数学基础 平面坐标系 大地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投影方式:分幅数据、分景数据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底图 的数学基础沿用所使用数据成果的数学基础。 分带方式:按任务区组织的底图数据可不分带,采用地理坐标, 经纬度值采用“度”为单位,用双精度浮点数表示。 高程基准 1985国家高程基准
4
5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培训
一、工作底图制作
7、制作流程
数据整理组织
图廓整饰
内业解译信息叠加、 套合正射影像
数据检查
数据符号化及外业调
查信息标注
打印外业底图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培训
一、工作底图制作
8、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与 检查
坐标与内容 正确性、完 整性
符号与注记正 确性和完整性
图面清晰性、 易读性
照片 样本
影像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培训
三、遥感影像解译样本采集
2、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的作用
用具有对照关系的实地照片和遥感影
记录
像实例记录地理环境信息
帮助解译人员对遥感影像地域直观、
认知
正确的认知,确保解译精度,提高解译
效率
验证
在解译结果的质量控制方面发挥重要作
用,为长期监测积累实地参考资料
图外整饰正 确性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培训
二、外业调查
1、调查内容及要求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GDPJ01-2013所规定的内容
地形、地貌、流域及行政界线不调查
疑问图斑调查:调查内业采集所提出的疑问要素的类型、边界和属性,补充完
善相关内容
采集要素正确性检查:抽样检查内业数据采集要素的正确性,当正确率小于80
加强外业调查
类图斑进行补调或补测
按照《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规定》的
要求,记录外业调查情况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培训
二、外业调查
2、调查目标及原则
调查内业疑问,补充更新信息
外 业 调 查 目 标
发现判读误判,更正判读错误,检验判读正确率
建立遥感解译样本库,指导自动分类和人工解译
利用外业成果,指导内业复核和修正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培训
三、遥感影像解译样本采集
1 2
定义作用内容与属性源自34 5 6采集要求 存储要求
成果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培训
三、遥感影像解译样本采集
1、遥感影像解译样本定义 《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技术规定》DGPJ06-2013
用于辅助遥感影像解译
收集获取的地面实景照片 和对照遥感影像等样本数 据 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 采集是外业调查与核查的 主要工作之一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培训
一、工作底图制作
4、底图内容 正射影像(或经粗纠正的 影像数据) 地理国情要素数据 地表覆盖分类数据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专题 数据经过整合提取的预处理 数据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培训
一、工作底图制作
5、数据格式 数字普查底图数据格式 影像为非压缩的TIFF格式 矢量数据为File GEODATABASE格 式 各种数字调绘调查软件默认的数 据格式等 纸质普查底图数据格式 打印前数据为PDF、EPS、TIFF等 格式 打印后为纸质
调 查 报 告 内 容
组织实施情况
外业调查补充收集的资料及利用情况 外业调查工作量统计 外业调查成果质量评价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培训
二、外业调查
4、外业调查实施-成果会交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汇交基本要求》 成果整理以县为单位 成果汇交以任务区为单位进行汇交。 纸质外业调查片和收集的纸质资料应使用 扫描文件的方式汇交,应保证资料内容清晰 可读,扫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文件名 为:***. jpg。 外业调查成果 外业调查数据jpg); 地理国情普查(.核查统计表/数据(.doc); 外业调查元数据(.mdb); 外业调查轨迹数据(.mdb)。 补充收集的专业资料(.jpg)。 遥感解译样本数据 《地理国情普查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技 术规定》要求整理汇交 文档资料 文档资料清单; 调查报告。
二、外业调查
1、调查内容及要求
底图满足《地理国情普查外业底图制作技术规定
》GDPJ10-2013的要求
关注重点、难点、疑问图斑 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图斑和要素,对每类
难点、重点、 特殊点
图斑和要素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实地核查,同时采 集解译样本数据
加强专业资料的补充收集,以提高外业调查效率 对新增或发生变化的地理国情要素或地表覆盖分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培训
外业调查
方门福
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O一四年六月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培训
主要内容
1 2
工作底图制作
外业调查
遥感影像解译样本采集
3 4
数据整理 提交成果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培训
5
一、工作底图制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