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啤酒行业现状及经营模式分析
中国啤酒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中国啤酒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第1篇:中国啤酒行业发展现状中国啤酒行业是世界上最大的啤酒消费市场之一。
自从198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啤酒行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
然而,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口味需求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啤酒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
目前,中国啤酒市场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
一方面,大型国际品牌如百威英博、雪津、嘉士伯等仍然在中国市场占据着重要的份额。
这些品牌凭借其广泛的销售网络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依然能够吸引大量消费者。
另一方面,新兴的本土小型酿酒坊逐渐崛起,它们以独特的口味和文化内涵吸引着一部分消费者。
然而,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传统啤酒市场的增长已经放缓。
大量啤酒企业为了获取市场份额,陷入了价格战。
低价的产品使得行业的整体利润率下降,这让一些小型啤酒企业面临着生存压力。
除此之外,消费者的健康意识增强也使得一些传统啤酒品牌受到了质疑。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啤酒企业需要不断推陈出新,调整产品结构。
一方面,可以通过推出更加多样化的产品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例如低酒精度啤酒、纯麦啤酒等。
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降低成本和树立品牌形象。
中国啤酒市场的另一个未来趋势是高端化。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一些消费者开始追求更加高品质的啤酒产品,愿意为其支付更高的价格。
因此,高端啤酒市场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目前,一些中小型啤酒企业已经开始发力高端市场,希望通过不断提升品质和推广品牌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总体来说,中国啤酒行业发展现状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只有通过创新和调整,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
在未来,高端化和多样化将成为中国啤酒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我国啤酒行业现状和经营模式分析范本

我国啤酒行业现状及经营模式分析一、我国啤酒行业概述(一)我国啤酒行业现状1.行业规模巨大受益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的啤酒工业进入了快速的增长期,啤酒的消费群体迅速扩大,消费者对啤酒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啤酒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啤酒消费国,2010年,我国啤酒产量4483万千升,连续9年居世界第一。
啤酒年产量的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4.57%,居全球第一。
从年度增长的趋势和增长的稳定性看,中国啤酒行业销量每年都有所增长,优异的成长性和增长的稳定性,使得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啤酒市场。
2.行业集中度提高近年来,国内大型啤酒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及自身新建、产能不断扩大,使得我国啤酒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截至2010年,全国啤酒企业数量从1999年的474家减至约250家,前10大啤酒企业的产量集中度已经达到70%,市场竞争也从市场层面向战略布局、并购、资本等各个层面延伸,使未来的竞争更具挑战性。
不过,同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啤酒行业市场集中度还处于低位。
2006年,美国、日本啤酒行业前10名企业占据本国市场份额就已经高达95%和93%。
所以,依据国际成熟啤酒市场的经验,中国啤酒行业的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间。
从行业格局来看,目前我国啤酒行业已经形成了实力不同的几个梯队,其中以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华润雪花等年产量在100万千升以上的7家大型企业组成了业内的第一集团,垄断了国内近六成的市场;年产20-100万千升的21家啤酒企业构成第二集团。
2009年,上述第一、二集团的28家啤酒企业啤酒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4.48%。
剩余的两百多家年产量低于20万千升的企业组成第三集团分布在全国各地,缺乏竞争力。
从空间来看,目前国内啤酒市场基本上呈地域性分布,各自独霸一方:东部有青啤,西部有蓝剑、重啤,南部有珠江,北部有燕京,中部有金星,东北还有华润、哈啤,且青啤、燕京、华润在东北、北京、西南等市场上已经形成短兵相接之势。
啤酒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啤酒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啤酒作为一种古老的酒类饮品,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长,成为全球酒类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啤酒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啤酒行业的现状。
全球啤酒市场规模庞大,各个国家的消费情况各有差异。
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啤酒市场规模已超过5770亿美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啤酒消费国家,在中国啤酒饮用量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别是广东、江苏和浙江。
而在国际市场上,欧洲国家如德国、英国、波兰等也是啤酒生产与消费的重要国家。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啤酒消费市场正发生着一系列变化。
一方面,啤酒消费者对于啤酒的品质和口感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享受高品质的啤酒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年轻一代消费者愿意尝试新鲜、创新的产品,对于精酿啤酒等特殊品类的追求也不断推动着市场发展。
因此,品质和创新成为了啤酒行业发展的关键词。
同时,在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时代背景下,低酒精啤酒成为了市场中的一大趋势。
过去,啤酒几乎都被认为是高度酒精含量的饮品,但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意识到,过量饮酒对身体健康不利。
因此,低酒精啤酒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许多品牌也都推出了低酒精、低卡路里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
另外,随着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的迅速发展,啤酒行业也逐渐迈入了互联网时代。
消费者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实体店购买啤酒,通过电商平台可以随时随地选购所需的产品。
同时,啤酒厂商也积极拓展线上渠道,通过各种互动营销手段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销量。
针对以上趋势,啤酒行业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品质和创新方面,啤酒生产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具特色和多样性的产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低酒精和健康产品方面,酒厂需要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并与相关行业合作,推动低酒精啤酒的发展。
而在互联网时代下,酒厂需要加大线上渠道的运营和推广力度,与电商平台建立合作关系,提高销售额。
啤酒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啤酒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啤酒,作为一种古老而受欢迎的饮品,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着广泛的消费群体。
近年来,啤酒制造行业经历了诸多变化,市场格局也在不断调整。
从市场规模来看,啤酒制造行业总体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全球范围内,啤酒的消费量持续上升,尤其在一些新兴市场,如亚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啤酒的需求增长更为明显。
这主要得益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
在一些发达国家,啤酒市场虽然相对饱和,但高端化、特色化的啤酒产品依然有着稳定的需求。
在消费趋势方面,消费者对于啤酒的品质和种类有了更高的要求。
过去,大众啤酒占据主导地位,但如今,精酿啤酒、无醇啤酒、果味啤酒等特色产品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消费者更加注重啤酒的口感、原料和酿造工艺,愿意为高品质的啤酒支付更高的价格。
这种消费趋势的变化,促使啤酒制造商不断创新,推出更多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
从竞争格局来看,啤酒制造行业的集中度较高。
一些大型啤酒企业通过并购、扩张等手段,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形成了全球性的品牌影响力。
例如,_____、_____等国际啤酒巨头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市场和销售网络。
同时,在各个地区也存在着一些本土的知名啤酒品牌,它们凭借对当地市场的深入了解和特色产品,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随着市场的开放和竞争的加剧,中小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一些企业不得不寻求合作或被收购。
在原材料供应方面,大麦是啤酒酿造的主要原料之一。
大麦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啤酒制造商的成本。
此外,啤酒花、水等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也对啤酒的品质和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近年来,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大麦产量不稳定,这给啤酒制造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为了应对原材料供应的风险,一些企业开始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关系,甚至有的企业开始尝试自主种植大麦等原材料。
在生产技术方面,啤酒制造行业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和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中国啤酒产业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啤酒产业现状分析报告引言啤酒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中国饮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中国的啤酒市场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多元化的变化。
本文将对中国啤酒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1. 产业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近年来中国啤酒产业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截至2020年,中国的啤酒产量达到了XXX亿升,销售额超过了XXX亿元。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消费国家,其市场规模占全球的30%左右。
2. 市场竞争格局中国的啤酒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国内外知名品牌和地方性啤酒企业。
目前,中国的啤酒市场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2.1 品牌竞争国内外知名品牌如雪津、青岛、百威等一直是中国市场的主导力量。
这些品牌凭借其优质的产品质量和广告宣传的投入,在市场上拥有较大的份额。
同时,国内的一些地方性啤酒品牌也通过不断创新和市场开拓,与知名品牌展开竞争。
2.2 价格竞争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在中国啤酒市场常见。
一些企业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来吸引消费者,这对整个产业的利润率形成了一定的挑战。
而一些高端品牌则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来获取高端消费者的青睐。
2.3 区域差异中国的市场地域广阔,各个地区的啤酒消费习惯和口味各不相同。
一些地方性啤酒品牌通过了解当地市场需求,推出适应地方口味的产品,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3. 消费者需求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中国消费者对啤酒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变化趋势:3.1 健康消费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于健康有益的产品越来越重视。
因此,一些低酒精、低热量和无酒精的啤酒产品开始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3.2 个性化需求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逐渐增加,他们期望品牌能够提供多样化的产品选择,以满足不同口味和消费场景的需求。
例如,一些特色啤酒、精酿啤酒等特殊类型的产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追捧。
3.3 体验消费消费者对于购买过程和消费体验的重视也在逐渐增强。
中国啤酒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啤酒行业发展现状中国啤酒行业是中国酒水行业的主要部分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和消费国之一。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中国啤酒行业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成就。
1. 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啤酒市场,随着中国人口数量的增加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啤酒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啤酒产量在过去十年中年均增长率达到了6%,并且连续多年位列全球第一。
2. 品牌竞争激烈:中国啤酒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各大品牌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除了传统的老牌啤酒品牌外,很多国内外啤酒品牌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
这种激烈的竞争促使啤酒企业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营销手段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3. 品质不断提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啤酒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引进国际先进酿造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的口感和口感,推出了各种口味和款式的啤酒产品。
4. 城市化和年轻化趋势: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年轻一代消费者对啤酒需求的增加,城市啤酒消费已经成为啤酒行业的主要增长点。
年轻人喜欢各种口味丰富、包装时尚的啤酒,对于新兴的“手工啤酒”和“精酿啤酒”也有较高的兴趣。
5. 绿色酿造和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啤酒企业也开始注重绿色酿造和可持续发展。
很多企业采用节能减排的生产方式,推广绿色包装和回收利用,推动生产过程的可持续化。
中国啤酒行业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品牌之间的差异化和营销手段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
其次,消费者对于健康和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啤酒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国内外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对啤酒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总的来说,中国啤酒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通过在品牌建设、产品创新和营销方式上的不断努力,中国啤酒行业有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全球竞争力。
啤酒行业分析报告

啤酒行业分析报告啤酒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背景随着购买力的提升和年轻一代对个性化消费品的追求,中国啤酒市场快速发展。
啤酒具有消暑解渴等特点,适合夏季饮用,而在不少场合也成为社交的必备品。
近年来,啤酒市场经历了合并、重组和市场的变局,保持较高增速。
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啤酒工业增长趋势出现拐点,中国啤酒工业出现回暖势头,这给中国啤酒行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在中国啤酒市场增长放缓的同时,可能导致产销分离。
二、市场现状1. 需求市场广泛:啤酒作为一种受到大众喜爱的饮品,需求市场广泛。
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聚餐酒局,啤酒几乎成为民众的共同选择。
2. 市场竞争加剧:在众多啤酒品牌中,国内外品牌竞争激烈。
国际品牌的进入与本土品牌的崛起,使得竞争更加激烈。
3. 产品差异化: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各个啤酒品牌纷纷推出不同口味、不同功效和不同包装的啤酒产品,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4. 品牌认知度提高:啤酒品牌在宣传和市场营销上加大了力度,品牌的知名度和认知度也得到了提高,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忠诚度不断增加。
三、发展趋势1. 健康消费趋势: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健康,对于低酒精度、低热量、无麸质等健康型啤酒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未来,健康型啤酒有望成为市场的关注点和发展趋势。
2. 品牌竞争加剧:随着市场份额稳定,品牌竞争将继续加剧。
知名品牌将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而小型品牌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3. 线上销售模式: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商渠道的发展为啤酒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线上销售将成为啤酒行业的主要销售模式之一。
4. 创新与差异化:产品创新和差异化将成为啤酒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推出不同口味、不同包装和不同功效的啤酒产品,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提高品牌竞争力。
四、建议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啤酒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升自身竞争力:1. 加强品牌建设:加大品牌宣传和市场推广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和认知度。
2022年我国啤酒行业现状分析:低端过剩高端滞后

2022年我国啤酒行业现状分析:低端过剩高端滞后通过对啤酒行业现状分析认为,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啤酒消费国,占全球啤酒销量超过24%,全球啤酒销量下滑肯定程度上是受到了中国啤酒市场的拖累。
啤酒销量下滑与我国人口老龄化有关,“新兴年轻消费群体没有接上来”。
国家对啤酒行业目前没有爱护或限制政策,大量外资啤酒或进口啤酒进入中国市场,导致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啤酒行业整体业绩时好时坏,而进口啤酒却持续几年爆发式增长,2022年前7月啤酒进口总量为3.75亿升,同比增加26.73%;进口总额为3.84亿美元,同比增长19.34%。
“低端过剩高端滞后”成行业瓶颈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1-6月,中国啤酒行业累计产量2251.6万千升,与2022年同期相比减产205.4万千升。
自2022年7月以来,国产啤酒产量已经连续下降24个月。
“中国啤酒最大的瓶颈在于,低端啤酒销量下滑,高端市场却没有做起来,目前处于青黄不接的节点,很难做。
”朱丹蓬认为,整个中国消费结构的升级和社会的老龄化,使得啤酒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此外,健康意识的提升也使得一些人认为喝啤酒对身体健康不利,对销量造成肯定影响。
方刚也认为,随着我国中产阶级消费崛起,共性化需求消失,中国啤酒市场将消失两大红利:中高端红利,将来一般低端产品将连续下滑,高端、超高端产品上升;听装酒红利,易拉罐目前市场占比已达到22%,且每年仍在保持增长。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为应对市场低迷,目前雪花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等均已开头着力进展高端啤酒产品。
而青岛啤酒董秘办相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记者的“投资询问”时则称,“整个行业都不好”,公司目前没有进展高端啤酒的方案,仍维持原来的战略。
占比过低,进口啤酒还会有肯定增长啤酒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如今啤酒消费市场已经进入精致化、细分化市场,消费者对品质、差异化产品和共性化产品的要求更加突出。
因此有业内人士分析,市场份额占比过低的进口啤酒,下一步还会有肯定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啤酒行业现状及经营模式分析一、我国啤酒行业概述(一)我国啤酒行业现状1.行业规模巨大受益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的啤酒工业进入了快速的增长期,啤酒的消费群体迅速扩大,消费者对啤酒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啤酒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啤酒消费国,2010年,我国啤酒产量4483万千升,连续9年居世界第一。
啤酒年产量的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4.57%,居全球第一。
从年度增长的趋势和增长的稳定性看,中国啤酒行业销量每年都有所增长,优异的成长性和增长的稳定性,使得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啤酒市场。
2.行业集中度提高近年来,国内大型啤酒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及自身新建、产能不断扩大,使得我国啤酒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截至2010年,全国啤酒企业数量从1999年的474家减至约250家,前10大啤酒企业的产量集中度已经达到70%,市场竞争也从市场层面向战略布局、并购、资本等各个层面延伸,使未来的竞争更具挑战性。
不过,同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啤酒行业市场集中度还处于低位。
2006年,美国、日本啤酒行业前10名企业占据本国市场份额就已经高达95%和93%。
所以,依据国际成熟啤酒市场的经验,中国啤酒行业的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间。
从行业格局来看,目前我国啤酒行业已经形成了实力不同的几个梯队,其中以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华润雪花等年产量在100万千升以上的7家大型企业组成了业内的第一集团,垄断了国内近六成的市场;年产20-100万千升的21家啤酒企业构成第二集团。
2009年,上述第一、二集团的28家啤酒企业啤酒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4.48%。
剩余的两百多家年产量低于20万千升的企业组成第三集团分布在全国各地,缺乏竞争力。
从空间来看,目前国内啤酒市场基本上呈地域性分布,各自独霸一方:东部有青啤,西部有蓝剑、重啤,南部有珠江,北部有燕京,中部有金星,东北还有.华润、哈啤,且青啤、燕京、华润在东北、北京、西南等市场上已经形成短兵相接之势。
尽管目前啤酒行业有近40%的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状况经常引发恶性的价格战和不公平的竞争,但是规模和品牌已经注定,上述啤酒巨头在最近一段时期内的位置将不会发生改变。
图表1:我国啤酒行业前三位企业战略群组优势比较内企燕青雪较专业化程行业内第三行业内第二行业内第一品牌知名度推式拉式拉式推式或拉式多为经销制经销与直销相结合渠道的选择经销与直销相结合较优产品质量优优较高高技术领先程度高强强纵向整合度强较优成本状况优优较优优服务优灵活较为稳定较为稳定价格政策3.外资占据较大份额在我国啤酒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国内啤酒企业也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
外资企业为抢夺啤酒消费市场,近年来加快了对我国啤酒市场资本整合的步伐。
目前,国内啤酒规模以上企业中有50%为中外合资或外资控股,世界排名前10位的国外啤酒公司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企业,其合计生产能力占了全国产量的60%。
例如啤酒花、重庆啤酒、兰州黄河和西藏发展,在我国新疆、重庆、甘肃和西藏地区啤酒市场占有率分别高达85%、75%、75%和50%。
而这四家公司与嘉士伯都有股权关系。
当下我国10大啤酒厂商中,只有燕京和金星没有外资股份,其他均有外资控股或参股。
中国的啤酒市场已成为外资驰骋的广阔疆域,这给本土品牌带来巨大的冲击。
4.国产品牌档次偏低目前,国产啤酒产品价格普遍过低,国产中高档啤酒销量仅占行业总销量主要在高销量占比稍微比高档酒多,元之间,5-10中档酒价位大多在左右,15%.档餐厅、饭店、商务会所和娱乐中心等场所销售。
当下,中国本土的超高档啤酒市场几乎被外资品牌垄断,主要包括百威、喜力和嘉士伯等。
而高档啤酒市场中,除了上述品牌外,还有青岛、燕京、珠江、雪花的纯生等国产品系列,但其商超零售价一般不超过10元。
目前在商超渠道销售的10元以上的产品大多数还是外资品牌和进口商品。
5.消费结构不均衡从消费档次来看,目前中国85%的啤酒销量均属于中档及低档产品,满足了45.1%的城镇人口消费,其中主要消费人群集中在25-54岁区间,共占据36.5%的份额。
从销售渠道来看,啤酒消费一般在餐厅及酒店进行,约占32%;夜场消费近年来逐步提高达到30%;其他消费场所主要是商超和超市、便利店,分别占据17%和21%。
从消费地区来看,啤酒消费以华东和中南地区比重最高,同时,这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啤酒单价也是领先全国,从而成为各大啤酒厂商竞相角逐的主要市场。
(二)啤酒行业进入壁垒1.品牌影响力当前啤酒行业的竞争已经从价格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在注重食品安全的今天,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就是啤酒品牌。
品牌的建设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的培育过程,品牌的影响力一旦形成,就极难撼动,新进入者很难改变消费者的啤酒品牌偏好。
2.营销网络啤酒是快速消费品,营销网络是啤酒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因素。
大型啤酒企业采取经销商代理或直销等方式,经过长期的布局、磨合,形成了遍布主要销售区域终端的营销网络,通过对销售终端的掌控,排斥竞争者的进入。
新进入者则缺乏相应的营销网络支持,无法将自己的产品顺利送达销售终端。
3.新产品开发能力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升级,个性化消费的差异增大,啤酒企业必须不断开发口味纯正,口感醇厚,新鲜度高的新产品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新产品开发需要对市场趋势的长期认知、对技术发展的长期积累才能获得成功,新进入者则缺乏必要的技术、市场基础,很难具备新产品开发能力。
.产品品质的持续控制能力4.啤酒企业不仅需要有先进的生产设备,更需要拥有稳定、经验丰富的生产技术管理团队,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保证持续生产出品质稳定的啤酒产品。
对纯生啤酒,其产品口感新鲜和富含营养的特点,主要得益于其酿造和灌装过程不采用高温杀菌处理,但这一生产工艺却对生产全过程的控制以及啤酒厂的质量保障系统,特别是微生物监控方面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对高中档熟啤酒,其优异的产品品质主要依靠先进的设备、良好的工艺过程控制来保障,这些对于新进入啤酒行业者都难以实现。
5.消费者忠诚度不同的啤酒产品具有各自不同的口味,如消费者长期饮用某种口味的啤酒,就会对该种口味的啤酒形成消费习惯,养成对该种啤酒的消费偏好,较难转换其他口味的啤酒,由此对该种啤酒产生较高忠诚度。
6.啤酒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啤酒企业的建厂成本高、建设周期较长,对环保要求高,固定资产投资在总投资中比例较高,投资回收期较长。
因此,啤酒行业有一定的资金进入门槛,一般新进入者难以在啤酒行业中生存和发展。
7.生产规模效应根据行业经验,单个啤酒厂的年产量必须达到10万千升以上才具有规模经济效应。
而根据目前国内啤酒行业的竞争格局看,啤酒企业需要拥有年产销量在100万千升以上,才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对于一般新进入者较难实现。
8.环保门槛啤酒企业从2006年起必须符合《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该法规对啤酒企业的环保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不符合排放规定的啤酒企业已被责令整改或关闭,对新进入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啤酒行业经营特征1.销售存在淡旺季啤酒行业的产销有明显季节性,通常第2、3季是销售旺季、第1、4季是销售淡季。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07-2009年度平均1季度、2季度、3季度、4季度销售量分别占年销售量的19.03%、26.22%、35.00%和19.75%。
因此,围绕着啤酒企业做供销的企业,在销售上也会随着伴随着啤酒企业的季节性出现明显的淡旺季。
.2.消费存在区域性由于啤酒运输费用较高,同时消费者讲究啤酒的新鲜度,因此大部分啤酒产品以地产地销为主,客观上啤酒销售存在一定的半径限制(一般是500公里),具有区域性消费的特征,因此啤酒企业的扩张往往以收购当地企业或在当地新建产能为主。
同样与啤酒生产厂商配套的企业也大多具有区域性的特征。
(四)啤酒行业主要企业目前,我国啤酒行业内主要企业包括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华润雪花、珠江啤酒、重庆啤酒、金星啤酒、雪津啤酒等七家产销量在100万千升以上企业,上述企业2007年、2008年、2009年产量分别达到2,222、2,305、2,497万千升,分别占当年全国啤酒总产量56.53%、56.18%、58.93%。
其中,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华润雪花三家全国性品牌又构成了第一梯队,合计占到全国45%的市场份额,主要定位在渠道的中高端。
1.华润雪花近年来,华润雪花啤酒通过在全国各地收购兼并当地企业,快速扩张产能,目前在中国大陆拥有几十家啤酒厂,是国内销量最大的啤酒企业,但其产品价格偏低,以中低端产品为主。
2009年,华润雪花啤酒占国内市场份额约20%。
2.青岛啤酒青岛啤酒是我国著名啤酒制造企业,目前在国内拥有40多家啤酒生产厂,啤酒生产规模、总资产、品牌价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市场占有率、出口及创汇等多项指标均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2008年3月,青岛啤酒通过发行可分离债募集资金用于扩大110万千升啤酒产能,项目投产后该公司啤酒产能将达到615万千升以上。
2009年,青岛啤酒约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4%。
3.燕京啤酒燕京啤酒目前拥有啤酒生产企业22个,主要市场集中在北京等华北地区,2008年在广东新增产能投产,当年在广东产量达16.17万千升。
同年,燕京啤酒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用于扩大82.5万千升啤酒产能,项目投产后该公司啤酒产能将达到484.50万千升以上。
2009年,燕京啤酒占国内市场份额为12%。
此外,珠江啤酒、重庆啤酒、金星啤酒、雪津啤酒这些二线区域强势品牌构成了第二梯队,以中档、中低档产品为主,主要优势是在区域市场。
.目前,我国啤酒行业在国内上市的企业共有7家,分别为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重庆啤酒、啤酒花、惠泉啤酒、兰州黄河、西藏发展。
图表2:啤酒上市公司2009-2010年营业收入情况单位:万元98,646.1685,143.7736,374.65二、啤酒行业产业链分析(一)啤酒制造流程啤酒制造流程大致可分为麦芽制造、啤酒酿造、啤酒灌装3个主要过程。
围绕着啤酒企业的生产活动,其它企业为啤酒企业主要提供生产原料、包装材料、运输销售等活动。
图表3:啤酒制造工艺流程流程(二)上游行业及采购模式1.上游主要行业啤酒行业生产需用的原材料主要是大麦、麦芽、大米、糖浆、啤酒花、包装物等。
其中大麦麦芽是啤酒生产的主要原料,在生产过程中麦芽约占酿造总成本的30%。
因此,啤酒行业的上游产业主要是啤酒大麦种植业。
优质啤酒大麦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生产,我国西北等地也有种植。
我国啤酒大麦部分需要从国外进口,由此导致国内啤酒企业的生产成本直接受国际啤酒大麦市场的影响。
2.采购模式原料是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控制的源头,如果原料供应商出现经营问题,或原料供应地出现因遭受自然灾害而影响原料质量等情况,将影响啤酒生产企业的原料采购成本和产品质量,从而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