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合集下载

经济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经济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经济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绪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学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深入了解经济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就相关研究方向进行文献综述。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梳理和分析相关文献,总结当前经济学研究的发展轨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一、宏观经济学研究文献综述1. 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进展本部分主要综述了宏观经济政策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针对不同经济体制和经济周期,各国在经济政策方面的实践和研究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新理论和实证结果。

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文献综述本部分回顾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并对其主要研究成果进行分析。

从投资、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方面探讨了经济增长的基本原因和动力,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新方向。

二、微观经济学研究文献综述1.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文献综述本部分探讨了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后果,并综述了政府干预在制度设计、市场监管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进一步分析了政府干预的效果和限制,并对当前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

2. 行为经济学的文献综述本部分回顾了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理论基础,并综述了行为经济学在市场行为、决策行为、劳动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同时,分析了行为经济学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三、发展经济学研究文献综述1. 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部分总结了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主要研究方法,并综述了发展经济学在贫困陷阱、收入分配、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同时,指出了该领域仍然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文献综述本部分就城市化进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文献综述。

从人口流动、产业结构、城市规划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环境影响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结论通过本次文献综述,我们对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是当前研究的重点领域,各自对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献综述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文献综述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文献综述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引言:区域经济发展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关注的是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更好地理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并提供政策建议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本文将就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作综述。

一、经济增长极理论经济增长极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认为经济增长主要集中在少数发达地区,其他地区只能通过辐射效应获得一部分经济增长。

这个理论首次揭示了地区经济差异的产生机制,但也忽视了其他地区的发展潜力。

二、新地理经济学理论新地理经济学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认为地理位置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根据这一理论,地理环境、地区间的交通和通信成本以及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新地理经济学理论在解释区域经济差异方面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三、产业集聚理论产业集聚理论认为,相同或相关的产业在一些地区集中发展,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这种聚集效应主要通过资源的共享、技术的提升以及规模经济的实现来实现。

产业集聚理论在解释为何一些地区发展得更快以及如何促进产业发展方面有重要作用。

四、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理论认为,发展水平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的现代化进程不均衡所导致的。

现代化进程包括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的与发展。

现代化理论对于解决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提供了一种便利的分析框架。

五、孤立经济小部门理论孤立经济小部门理论认为,孤立的经济小部门在相对独立而封闭的环境中发展,其发展取决于地区内部的资源配置和技术进步。

这种理论对于分析地区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动力有一定的解释能力。

六、区域竞争力理论区域竞争力理论认为,地区经济发展取决于其在全球竞争中所占的位置和能力。

具有优势的地区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源和投资,从而实现更快的发展。

区域竞争力理论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种方法,以提高地区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各有侧重,但都为解释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长期以来,物质资本是主流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和终点,物质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和决定性因素。

史上诸国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不论是滨海还是内陆,都出现了一些极为成功的致富案例,然而时过境迁,它们的经验很难照搬到全球化、一体化日盛的现代世界。

有关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无论是方法还是内容,都在持续深化。

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有关资本积累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经验研究亦日益深入。

本章首先简单回顾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过程,再以其为起点,对与中国经济增长经验相关的文献进行回顾和评述,以期为后续进行资本积累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作必要的理论准备。

2.1 理论基础2.1.1 古典经济增长研究在这一时期,亚当·斯密、李嘉图、马尔萨斯等是主要的代表人物。

与新古典经济理论不同,经济增长和发展是以亚当·斯密为旗手的古典经济理论更为关注的问题,而前者则以资源配置为核心议题。

李嘉图、马尔萨斯对经济增长同样有着重要的思想贡献,我们今天所研究的现代增长理论中,时常可以发现他们当年的思想光辉。

亚当·斯密写于1776年的《国富论》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在这部巨著里,斯密将增长论和劳动论视为密不可分的整体。

斯密认为,一国的经济增长总是取决于就业数量的增加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资本积累可以扩大资本存量,这将有助于提高劳动就业数量,更快的经济增长因而可能实现。

与此同时,劳动分工也在不断深化,由此将进一步引致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财富的创造最终要靠劳动,因分工而提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劳动在全部劳动中所占比例,这两者共同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速度。

规模化的分工,需要积累起一定的资本作为基础。

换言之,资本积累决定了劳动分工能否发生及其所能达到的细密程度,而分工则又能决定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根据这个思路进行分析,在促进经济增长中,资本积累和资本形成是厥功至伟的关键因素。

亚当·斯密断言,要想增加国民财富,其终极途径离不开两条:一是生产性劳动者的数量要增加;二是劳动者的生产率要提高。

资本项目开放与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资本项目开放与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经济 增长 。El t 等学 者研 究认 为 , lo it 资本 项 目开放 可
以推 进 囝内机 构 和市场 的改革 , 支持 当地金融 市场 的
发展 。
的“ 双缺 V ” 从而促 进经济 增长 。 I, 二是 优化资 源配 置。
如果 国际金融 市 场能 较 为准 确地 对 金融 债 权 的风 险 和收益 定价 , 则资本 项 目开 放将会 把 国际储蓄 资源 分 配 到生产 率最 高 的地 区 和行业 三是 F I D 产生 的知 识 溢 出效 应 。 通过 吸收外资 , . 获得伴 随外 来资 本而来 的技术进 步 和现代管 理经验 的推广 。 四是促进 结构调
列 效益促进 国内经济增 长 。但 是 , 后 的各 国资 本项 其
目开放 , 并非 都 能促 进 经济 增长 , 经济 学 界对 这种 现
象进 行 了大量 的深 入研 究

该 罔的经济 增长 。D vru e e源自x等学 者认 为 . 其他 条件 在
不变 的情况 下 ,随着一 国单方 面 的资本项 目开放 , 其
国际资本 流动 。 这种 资本 的全球流 动提 高了全 世界 的 资本利朋 效率 , 促进 生产 。 并 六是有 助于 国际投 资 。 资 本项 目开 放 . 有助 于一 围的企业 和个 人在 国际 问进行 投 资 的多元 化 和分 散 化 的选择 ,以便 更好 地 控 制风
还 有学 者认为 , 资本项 目开 放对于 经济增 长 既有
积极影 响 , 有消极影 响 。Jsp . t lz 为 资本 又 oe hE Si i 认 gt
市场 开放对产 m增加 、经 济增长 的积极 作用 表现在 : ( ) 本 市 场 开 放 可 以 使 国 民生 产 总 值 ( N ) 大 1资 G P最

银行市场结构与经济增长理论综述浅析

银行市场结构与经济增长理论综述浅析
观经济 的增长是相互作 用的 ,强调对 欠发达 国家的经济发展而 言 ,健 全 的金 融 市 场 更是 必 不 可 少 。 i o d ( 8 )G l Da n 1 4、 a m 9 e和
国有银行信贷总额在金融 资产 中的份额 由 18 94年的 8%下降 0
到 6 .%。 42 尽管如此 , 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 还很不 平衡 , 银行 信
周期 的波动
C t ei G m ea 19 : 中 的银 行市场 结 Maoe PdH 和 Pgn(0 0: e rl 和 a b r ( 9 9) 集 o l nv 、a ia aao2 0)垄断 『 生银行结 构更偏好 于对所 有项 目进行 筛 构会带来总体上 的福 利损 失 , 导致可 贷资金总量 选 , 与接受抵 押相 比排除 了向部分企业 的失 败项 目分 配资源 的 可能 , 给银 将
H l i、 od和 Pect18 )Wii o(9 61 8) ewg B y l r o(96 、 la n1 8 , 7认为银行可 s t l ms 9
以克服现实 中信息 不对称 的问题 ,促进 一 国宏观经 济的增长 。 Kn 和 L v e19 ) ig ei (9 3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 , n 银行业 的发 展是长 期 经济增长 的源泉 。 e c eg B n i n a和 S i ( 9 1 、 r n od和 v mt 19 ) G e w o h e
的减少 行带来更高 的信贷 回报 , 同时也避免社会资源 的浪 费
Bak和 Sr a ( 0 )在银 行集 中度 较高 、 行 D l A ci(0 0: lc t hn2 0: a 0 银 el f c 20 )发现 随着银行数量 的增加 , ’i a 银行 筛选企业 的可 能性 降低 , பைடு நூலகம் 垄 断势 力较强 的地 区 , 新兴企业 和新 兴商业社 团 在 垄断性 的银行 市场结构 中, 由于垄 断银行 一般不 会迁就企 业意愿 , 在一 定

经济增长决定因素的理论综述与中国的选择

经济增长决定因素的理论综述与中国的选择
速度其 决定 因素是科研和教 育投 资力度 。
【 关键词】 经济增长
【【 文献标 识码I A 【 文章编号】 6 2 7 7 2 0 ) 7 oO 2 17 —8 7 (o 9 O ~O 1 —O
西方经济学 界一般 将 1 3 9 9年英 国经 济学 家 哈罗德 发表 的《 动态 理论》 论 一文作 为经济增 长理论 出现的标 志。多马后 也 以此为 出发点 提出了 自己的经济 增长模 型。 由于二 者在形 式 上极为相 似, 以西 方学者 往往 把他们 的理 论作 为大 致相 所 同的事物而称之 为哈罗德 一多马模型 。 战后 , 经济增长理论迅速发展 , 派经济学 家先后 建立 了 各 自己的增长理论 或增 长模 型 , 并且 不 同派别之 问 由于观 点不 同而进行着长期 的争论 。继哈罗德 一多马模 型之后 出现 的经 济增 长模型 , 主要有美 国的索洛 、 国的斯旺等 人建立 的新古 英 典 经济增长模 型和英 国的卡尔 多 、 意大 利的 帕内西 蒂等 人建 立 的剑桥经济增 长模 型 。此外 还 有库兹 尼 茨、 尼森 等人 关 丹 于经济增长 因素 的分 析和麦多斯等人关 于经济增 长 限制 条件 的论述 和动态最 优增 长理 论等 。进 入 2 O世 纪 8 O年代 , 济 经 增 长理论渐趋成 熟和 完善 , 有拉 姆塞 一卡斯 一库 普曼 斯最 优 增 长模 式 , 有阿莱 、 萨缪尔森 和 P ・ 戴蒙 德等发展起 来 的叠代 模 式 , 内生增 长模式 , 这又包含知识 外溢与边 干边学 的 内 有 而 生增长模式 、 线性技术 内生增长模 式 、 维 ・ 默的 内生 技术 戴 罗 变 化增长模式 、 由阿格辛 和霍维 特创 立起来 的熊 彼特 式创 造 性 破坏模式 以及 格罗斯曼 一赫尔普曼 的产 品质量 阶梯 内生增 长模 式等 。这一 系列 理论 强调的经济增 长的决定 性 因素各 不 相 同 , 面分别就经 济增 长 的决定性 因素方面对 上述 理论 进 下 行 简单 综述 , 就其 中最具 代表 性 的索洛 和罗默 的经 济增 长 并 理论 结合 中国实 际加 以评 述 。

西方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综述

西方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综述
财 贸研 究
2 0 . 09 2
西 方 人 力 资 本 与 经 济 增 长 理 论 研 究 综 述
陈洪 安 曾招 荣
(. 1西安 交通 大学 经济 与金融 学院 , 陕西 西安 704 2 华 东理 工大学 商学 院 , 海 2 03 ) 10 9; . 上 0 27
人 力资 本在经济增长 中的作用越来越 受到经济学家 的重视 。舒尔茨应 用效率 收益法测算 了人力资本投资 中最重要 的教育投资 , 显示美 国 12 - 15 99 97年人 力资本投资在经济中的贡献率为 3 %, 明了人 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 巨大影响。 3 证 西方人力 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 的发展历程总结 如下 :

16 — 5
多重关系。K l tdks(0}) a i iai 2 ( 利用半参数估计法发现人力资本对经 济增 长在本 az I 贡上是非线性关系。
2 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 长的作用 研究 。Jdo 2 0 ) . u sn( 00 研究发现虽然 大部 分学 者都 认为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 长 之 间的关系应该是正相关 的 , 但是统计数据证明人 力资本与经 济增 长之间 的关 系复杂 。F t a ( 94 通过研 究亚洲地 ai h 19 ) m 区的不 同水平 的教育 投资对经济增 长的影响 , 发现在发达 国家初 级教育对经济增长存在 负面的影 响 , 中级 教育对经济 而 增长起着积极 的作用 , 相反在发展 中国家初级教育对经 济增 长具有正面作用而 中级教育起着 负面作用 , 高级 教育在发展 中国家具有 明显 的正向作 用 , 而在 发达 国家不 明显 。这 说 明不 同经 济水平 下 , 教育投 资 的作 用也不 一样 。同样 Ma u m。 es等( 0 6 通过研究人力 资本投 资回报率得 出人力 资本 的投资 回报 图, a 20 ) 发现 人力 资本存 量较低 的经济 中 , 人力 资 其 本 的投 资回报也 较小 ; 人力资本存量处于 中等水平 的经 济中 , 人力 资本 投资 回报 提高了 ; 高水平人 力资本 存量 的经济状 况 下, 投资回报是均衡而稳定 的。此外许多研究人员认 为教育的质量 比数量更重要 。例如 ,Km o(0 0 其 ik 20 )研究发现 , 国际性考试 成绩 与接受教育的年数相 比更能有效地促进经济 增长 。当然 , 也有学者否认 人力资 本投资 对经济 增长 的重 要性 。Pi ht 19 )认 为 , 力资本投资的变化几乎不 能解 释跨 国经济增长差异 ;e l 19 认为 ,90年 以前 的 rce 9 6 t t( 人 T mpe(99) 16 韩 国对教育 投资的增加不仅没有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 , 相反却带来 了劳 动报酬 的降低和较高失业率并存 的局 面。 3 关于人力 资本 与经 济增 长的度量问题 。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 长之 间的那 种理论上强烈正相关 的关 系与实证 结 . 论不一致 , 通常这种实证分析与理论 的偏 差被认 为只是统计测量误差造成 的 ( ota e a, 0 4 ; P r l,t l 2 o ) 然而在最 近的研究 中 e 发现 , 力资本投资变量 的测量 问题被广为质疑 (u sn 20 ) 一些像“ 均受 教育 年限” 教 育规 模” 人 Jdo , 0 2 , 人 和“ 等常用变 量并 不 能反 映教学质 量的差异性 , 同的人力 资本度量 指标 可能会 造成不 同的结 论 :t d a 19 ) 出社会 受教育程 度 不 S e m n(9 6 指 e 水平在 O C E D国家并 没有可比性。M lgn(9 5 ul a 19 )认为利用平均受 教育年限作为人力资本 的代理指标 可能具有误导作 i 用 。K ugr(9 9 讨论 了测量误差 问题 , ree 19 ) 认为主要 的困难是规 范建 立一个利用受教育程 度变化解 释经 济增 长的生产 函 数, 但是通过这种方式 , 教育变量的一阶差分将削弱该变化在经济增长 中的作用。为 了证明该论点 , ree ( o o 考 察 Ku gr 2o )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综述.由于储蓄率、人口增长率、技术控制技术进步是由人们的行为决定的,也是可以通过政策等加以影响的,不怎么在不同的经济中期水平很不相同。

因此,当新古典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增长时,我们或者说会想将储蓄率、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等重要参数作为内生科紫麻线性来考虑。

分析方法从而可以由模型的内部来决定经济的长期经济增长率,这些模型被称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内生经济强劲增长模型-理论概述内生增长理论的主要任务之一经济发展是揭示经济增长率差异的原因和解释持续经济强劲增长的可能。

尽管新古典技术经济增长理论为说明经济的持续增长导入了外生的技术进到步和人口增长率,但外生的技术进步率和人口增长率并没有能够从理论上说明没法持续经济增长的问题。

新内生增长理论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发展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新在于放松了突破古典增长理论的假设并把相关的变量内生化。

内生中国经济增长模型-加速增长理论内容内生强劲增长理论的内容1、储蓄率内生早期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假设储蓄率是外生的,Cass(1965年)和Koopmans(1965年)把Ramsey的消费者最优化分析引入到新古典增长理论中,逼不得已因而获取了对储蓄率的一种内生决定:储蓄率取决于居民的消费选择或者说对现期消费和远期消费(储蓄)的偏好。

内生储蓄率意味着资本积累速度和资本供给的内生逼不得已,从而决定世界经济增长的一Word资料.个投入要素(资本)从数量上得以在模型内加以说明。

然而,Ramsey-Cass-Koopmans模型对储蓄的内生性的技术处理并没有消除模型本身长期人均增长率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对外生技术进步的依赖。

Ramsey模型暗示长期增长率被钉住在外生的技术进步率值x上。

技术水平更高的储蓄意愿或一个的增进在长期中体现为更高的资本或更有的放矢的工人产出水平,但却不会引起人均增长率的变化。

2、劳动供给内生新古典的另一个关键外生变量增速是人口统计增长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