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格式】

合集下载

齿轮泵异响的原因

齿轮泵异响的原因

齿轮泵异响的原因齿轮泵异响的原因有多种,以下是可能的原因及解决方法:1.齿轮泵内部组件磨损:齿轮泵内部组件的磨损,如齿轮、轴套等,会导致异响。

通常,这种异响是由于内部组件长期使用导致磨损,或者是由于安装不当导致内部组件错位。

解决方法是更换磨损的内部组件,或者重新调整安装位置。

1.齿轮泵轴故障:齿轮泵轴故障也是导致异响的原因之一。

如果轴出现弯曲、断裂等问题,会导致齿轮泵运行不顺畅,从而产生异响。

解决方法是更换故障的轴。

1.润滑不足:如果齿轮泵内部的润滑系统出现问题,会导致润滑不足,从而产生异响。

润滑不足可能是由于润滑油不足、润滑油管堵塞等原因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检查润滑系统,确保润滑油充足,并清洗润滑油管。

1.泵体与泵盖间不紧密:如果泵体与泵盖之间的间隙过大,会导致泵体内部的气体泄漏,从而产生异响。

解决方法是检查泵体与泵盖之间的间隙,确保其紧密配合。

1.齿轮泵内部异物:如果齿轮泵内部存在异物,如铁屑、砂石等,会导致齿轮泵运行不顺畅,从而产生异响。

解决方法是拆开齿轮泵,清除内部的异物。

1.电压不稳定:如果齿轮泵的电源电压不稳定,会导致电机运行不平稳,从而产生异响。

解决方法是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稳定,如果不稳定,需要调整电源电压。

1.齿轮泵过载:如果齿轮泵过载运行,会导致电机过热,从而产生异响。

解决方法是检查齿轮泵的负载情况,避免过载运行。

1.齿轮泵轴承故障:齿轮泵的轴承故障也是导致异响的原因之一。

如果轴承出现磨损、断裂等问题,会导致齿轮泵运行不顺畅,从而产生异响。

解决方法是更换故障的轴承。

1.齿轮泵内部压力波动:如果齿轮泵内部压力波动过大,会导致内部组件受力不均,从而产生异响。

解决方法是检查齿轮泵的内部压力波动情况,如有需要可以调整液压系统参数。

1.齿轮泵与电机的对中不良:如果齿轮泵与电机之间的对中不良,会导致齿轮泵运行不平稳,从而产生异响。

解决方法是重新调整齿轮泵与电机之间的对中位置。

综上所述,齿轮泵异响的原因有很多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解决。

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原因和解决办法

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原因和解决办法

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原因和解决办法齿轮泵是一种常见的离心泵,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和民用场合。

但是,在使用齿轮泵时,也经常会遇到一些故障,影响齿轮泵的正常工作。

本文将介绍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原因和解决办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维护和使用齿轮泵。

故障一:齿轮泵漏油齿轮泵漏油是一种常见的故障,通常有以下几种原因:•密封件老化或损坏:密封件老化或损坏后,会导致齿轮泵的密封效果不佳,引起泵的漏油。

•通道堵塞或管道连接不当:齿轮泵通道堵塞或管道连接不当,容易导致压力损失或进出口不对称,从而导致泵的漏油问题。

•轴承故障:轴承故障会导致泵的运转不平稳,进而导致泵的漏油。

针对齿轮泵漏油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解决办法:•更换密封件: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密封件,保证密封件的完好性。

•清理通道和管道:做好齿轮泵通道和管道的清洗工作,保证通道畅通,防止堵塞和连接不当问题。

•更换轴承:及时检查和更换齿轮泵的轴承,保证良好的运转状态,避免泵的漏油问题。

故障二:齿轮泵噪声过大齿轮泵噪声过大通常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轴承损坏:轴承故障导致齿轮泵不能平稳地运转,从而产生噪声。

•齿轮磨损或毛边:齿轮泵齿轮表面的磨损或毛边会增加泵的摩擦力,导致瑞声不断。

•进口压力不稳定:齿轮泵进口压力不稳定会导致泵流量不平稳,从而引起噪声过大。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齿轮泵噪声过大的问题?•更换或修复轴承:更换或修复齿轮泵的轴承,保证轴承的运转状态,避免轴承老化或损坏导致的噪声问题。

•修复齿轮或更换齿轮泵:检查并修复齿轮表面的磨损或毛边问题,或更换新的齿轮泵,以免瑞声不断。

•保持进口压力稳定:改进齿轮泵进口管道的连接方式,使进口压力稳定,减少泵流量不平稳引起的噪声问题。

故障三:齿轮泵压力不稳定齿轮泵压力不稳定是齿轮泵运转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其主要原因有:•泵本身存在的结构问题:齿轮泵内部密封件磨损、齿轮齿数不符合要求等问题会直接导致齿轮泵压力不稳定。

•液体流体性质问题:液体粘度、密度、温度等流体性质会影响齿轮泵的压力稳定性。

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齿轮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当出现故障时,应能尽快地分析并判断出故障发生部位和产生原因,找出与故障相关的部件,提出排除故障的建议和方法。

齿轮泵工作中经常出现的故障主要是由于流量小、不吸油、压力不足、噪声大、油液泄露、过热、齿轮泵运转不正常或咬死等现象,本文的内容是关于齿轮泵故障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希望对你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一、常见故障齿轮泵常见故障主要有:1、泵吸不上油或无压力;2、流量不足,达不到额定数值;3、压力升不上去;4、异常发热;5、振动噪声过大;6、油液泄露;7、齿轮泵运转不正常或有咬死现象。

二、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排除方法1、泵吸不上油或无压力产生原因:1)原动机与泵的旋转方向不一致;2)泵传动键脱落;3)进出油口接反;4)油箱内液面过低,吸入管口露出液面;5)转速太低,吸力不足;6)油液粘度过高或过低;7)吸入管道或过滤装置堵塞造成吸油不畅;8)吸入口过滤器过滤精度过高造成吸油不畅;9)吸入管道漏气。

排除方法:1)纠正原动机旋转方向;2)重新安装传动键;3)按说明书选用正确接法;4)补充油液至最低液位线以上;5)提高转速至泵的最低转速以上;6)选用推荐粘度的工作油液;7)清洗管道或过滤装置,除去堵塞物;更换或过滤油箱内油液;8)按产品样本和说明书正确选用过滤器;9)检查管道各连接处,并予以密封、紧固。

2、流量不足,达不到额定数值产生原因:1)转速过低,未达到额定转速;2)系统中有泄露;3)由于泵长时间工作、振动导致泵盖联接螺钉松动;4)吸入管道漏气;5)入口过滤器堵塞或通流量过小;6)吸入管道堵塞或通径小;7)油液粘度不当。

排除方法:1)按产品样本或说明书指定额定转速选用原动机转速;2)检查系统,修补泄露点;3)适当拧紧螺钉;4)检查管道各连接处,并予以密封、紧固;5)清洗过滤器或选用通流量为泵流量2倍以上的过滤器;6)清洗管道,选用不小于泵入口通径的吸入管;7)选用推荐粘度的工作油液。

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1 噪声大产生原因:(1)吸油管接头、泵体与盖板结合面、堵头和密封圈等处密封不良,有空气被吸;(2)齿轮齿形精度太低;(3)端面间隙过小;(4)齿轮内孔与端面不垂直、盖板上两孔轴线不平行、泵体两端面不平行等;(5)两盖板端面修磨后,两困油卸荷槽距离增大, 产生困油现象;(6)装配不良,如主动轴转一周有时轻时重现象;(7)滚针轴承等零件损坏;(8)泵轴与电动机轴不同轴;(9)出现空穴现象。

处理方法:(1)用涂脂法查出泄漏处。

更换密封圈; 用环氧树脂粘结剂涂敷堵头配合面再压进;用密封胶涂敷管接头并拧紧;修磨泵体与盖板结合面保证平面度不超过0.005mm;(2)配研或更换齿轮;(3)配磨齿轮、泵体和盖板端面,保证端面间隙;(4)拆检,修磨或更换有关零件;(5)修整困油卸荷槽,保证两槽距离;(6)拆检,装配调整;(7)拆检,更换损坏件;(8)调整联轴器,使同轴度误差小于φ0.1mm;(9)检查吸油管、油箱、过滤器、油位及油液粘度等, 排除空穴现象。

1 .2 容积效率低、压力提不高产生原因:(1)端面间隙和径向间隙过大;(2)各连接处泄漏;(3)油液粘度太大或太小;(4)溢流阀失灵;(5)电动机转速过抵;(6) 出现空穴现象。

处理方法:(1)配磨齿轮、泵体和盖板端面,保证端面间隙;将泵体相对于两盖板向压油腔适当平移,保证吸油腔处径向间隙,再紧固螺钉,试验后,重新配钻、铰销孔,用圆锥销定位;(2)紧固各连接处;(3)测定油液粘度,按说明书要求选用油液;(4)拆检,修理或更换溢流阀;(5)检查转速,排除故障根源;(6)检查吸油管、油箱、过滤器、油位等, 排除空穴现象。

1.3 堵头或密封圈被冲掉产生原因:(1)堵头将泄漏通道堵塞;(2)密封圈与盖板孔配合过松;(3)泵体装反;(4) 泄漏通道被堵塞。

处理方法:(1)将堵头取出涂敷上环氧树脂粘接剂后,重新压进;(2)检查,更换密封圈;(3)纠正装配方向;(4)清洗泄漏通道。

齿轮泵常见故障的排除

齿轮泵常见故障的排除

齿轮泵常见故障的排除齿轮泵是一种大流量,低压,定量输送的传动设备。

在工作过程中,齿轮泵也会出现一些故障,如噪音大、温度高、流量小等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齿轮泵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故障一:噪音大排查原因:齿轮泵出现噪音大的故障,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1.泵体安装不稳定,产生振动;2.泵体碰撞或外力冲击导致变形;3.泵的内部负荷过大,压力过高。

排除方法:1.对于泵体安装不稳定的问题,需要对泵体进行重新安装或调整,保证安装稳定;2.如果泵体碰撞或外力冲击导致变形,则需要对泵体进行修复或更换,这样可以解决噪音大的问题。

3.如果泵的内部负荷过大,压力过高,则需要检查泵的进出口是否有堵塞,如果有堵塞,需要进行清理。

故障二:温度高排查原因:齿轮泵出现温度高的故障,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1.泵的内部密封不良,泄漏严重;2.泵零部件松动或磨损;3.油液过度循环或不良循环。

排除方法:1.对于泵的内部密封不良,泄漏严重的问题,需要检查密封件是否过期或损坏,需要及时更换,以保证泵的正常运转;2.如果泵零部件松动或磨损,需要对泵进行清理和更换损坏的部件;3.如果油液过度循环或不良循环,则需要更换油液或清理油液循环系统。

故障三:流量小排查原因:齿轮泵出现流量小的故障,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引起:1.泵体内部泄漏;2.相关零部件松动;3.泵内残液多,清洗不干净。

排除方法:1.对于泵体内部泄漏,需要查找泄露点,尝试调整密封垫等部件,以减小泄漏;2.如果泵的相关零部件松动,需要紧固,并且尝试调整泵的工作压力;3.如果泵内残液多,清洗不干净,则需要对泵进行清洗,确保清洗干净。

总结以上是齿轮泵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在使用齿轮泵的同时,需要定期对齿轮泵进行检查,以确保泵的正常运行。

如果出现故障,需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影响生产效率。

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齿轮泵是一种常用的液压输送设备,但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故障。

本文将介绍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泵不能吸油或进油速度慢可能原因:(1)进油孔堵塞。

(2)进油管路或过滤器阻塞。

(3)温度过低,油液黏度增大。

(4)轴承磨损。

排除方法:(1)清洁进油孔。

(2)清理过滤器或更换新的过滤器。

(3)提高油液温度。

(4)更换磨损的轴承。

2.泵出油量减小或无油输出可能原因:(1)进油或出油管路堵塞。

(2)泵内部泄漏。

排除方法:(1)清洁进油和出油管路。

(2)检查密封圈和密封面是否磨损,如有需要更换。

3.泵出油压力不足或泵压力不稳定可能原因:(1)油液黏度过高。

(2)进油孔或出油孔与滑油泵盖不匹配。

(3)出口阀子弹损坏。

(4)泵的转速不稳定。

排除方法:(1)提高油液温度。

(2)检查并修复进油孔和出油孔的不匹配问题。

(3)更换损坏的阀子弹。

(4)确保泵的转速稳定。

4.泵发出异常噪音或振动可能原因:(1)泵内部存在异物。

(2)泵轴或轴承磨损。

(3)错误的泵安装或固定。

排除方法:(1)清洁泵内部。

(2)更换磨损的泵轴或轴承。

(3)重新安装和固定泵。

5.泵温度过高可能原因:(1)轴承磨损,润滑不良。

(2)进油温度过高。

(3)泵的转速过高。

排除方法:(1)更换磨损的轴承。

(2)控制进油温度。

(3)调整泵的转速。

6.泵泄漏可能原因:(1)泵的密封圈老化或损坏。

(2)泵安装不正确。

排除方法:(1)更换老化或损坏的密封圈。

(2)重新安装泵。

总结:以上是齿轮泵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的介绍,用户在使用齿轮泵时应注意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以确保齿轮泵的正常运行。

同时,应根据具体的故障情况和设备要求选择合适的排除方法。

齿轮泵常见的故障出现原因以及解决方案

齿轮泵常见的故障出现原因以及解决方案

齿轮泵常见的故障出现原因以及解决方案齿轮泵是一种常见的液压泵,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但是在运行中,齿轮泵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因此我们需要了解齿轮泵常见的故障出现原因以及解决方案。

常见故障1:泵失去吸入能力齿轮泵失去吸入能力的原因可能是:•进口管道堵塞•进口管道中空气过多•进口过滤器阻塞•进口阀门关闭不严•轴封漏油解决方案:•清洗进口管道•排除管道中空气•更换或清洗进口过滤器•检查进口阀门,确保其关闭严密•更换轴封常见故障2:泄漏泄漏是齿轮泵运行中最常见的故障之一,主要原因可能是:•泵体密封不良或破损•轴封密封不良或破损•泄漏的液压油沾染杂质污染解决方案:•更换或维修泵体密封•更换或维修轴封•处理泄漏的液压油,确保其清洁常见故障3:噪音齿轮泵噪音的产生原因可能是:•泵件与机壳之间的间隙过大•泵件内部组件磨损严重•液压油粘度过低或过高解决方案:•调整泵件与机壳之间的配合间隙•更换泵件内部组件•更换适当的液压油,确保其粘度合适常见故障4:温度升高齿轮泵温度升高的产生原因可能是:•泵按设计要求过大或过小•泄漏或阻塞引起的油压过大•液压油沾染杂质或存在氧化解决方案:•选择适当的泵设备•检查并消除液压系统中的泄漏和阻塞•更换液压油,确保其清洁常见故障5:泵运转不平稳齿轮泵运转不平稳的原因可能是:•泵内部组件损坏或松动•泵件之间配合间隙大•运行电机电压或频率不稳定解决方案:•更换泵内部组件•调整泵件之间配合间隙•确保运行电机电压和频率稳定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使用齿轮泵时,常见的故障多数是可以通过正确的解决方案进行处理和修复的,因此在出现问题时,我们应该及时排除故障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案予以修复,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减少因故障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齿轮泵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齿轮泵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齿轮泵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齿轮泵,听起来就像是一种高大上的机器,对吧?其实,它就是那些在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默默奉献的小家伙。

可别小看它,没了它,很多地方可就得停摆。

不过,齿轮泵也有“感冒”的时候,出现故障,那就得好好瞧瞧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常见的故障和处理措施,轻松愉快,不用怕哦!1. 齿轮泵常见故障1.1 吸入困难哎呀,这种情况就像我们在喝饮料时,吸管堵了,愣是喝不到一口。

齿轮泵的吸入困难可能是因为液体粘度过高,或者入口处的过滤器被堵住了。

你想,泵的“嘴”不通畅,怎么能“喝”得下去呢?1.2 泵体漏油说到漏油,那真是让人头疼的事情。

就好比你去超市买了包薯片,打开一看,结果满手油。

齿轮泵漏油可能是因为密封件老化或者损坏。

哎,真是岁月不饶人啊,咱们也得给泵个“美容”了。

1.3 噪音过大听到噪音就像邻居家的狗在叫,真让人烦。

齿轮泵工作时发出的怪声,可能是因为泵内有异物,或者齿轮磨损严重。

这时候可得小心,别让“噪音”影响了工作的“和谐”。

2. 故障处理措施2.1 吸入困难的处理遇到吸入困难,首先要检查一下过滤器,清理干净就好。

要是液体太稠,建议加点稀释剂,像给面条加点汤,流动起来就容易多了。

还有,确保泵的安装位置是合适的,别让它“低头”,这样吸入也容易出问题。

2.2 泵体漏油的处理针对漏油的情况,首先要找到漏油的地方,像找猫一样仔细。

有时候就是密封圈的老化,换一个新密封圈就能解决问题。

不过,如果漏得严重,可能得考虑更换整个泵体。

别心疼钱,毕竟省下的油才是你的。

3. 日常维护小技巧3.1 定期检查俗话说“细水长流”,日常维护可不能少。

每隔一段时间,就得给泵做个“体检”。

看看油位、清理滤网,这样可以预防问题发生,真是一举两得!3.2 使用合适的润滑油润滑油就像是齿轮泵的“养生汤”,对它的工作至关重要。

记得选择适合的润滑油,别拿家里剩下的菜油去“救急”,那可真是自寻烦恼。

总之,齿轮泵在工作时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小工人,虽然它偶尔也会“生病”,但只要我们用心去照顾,及时处理故障,它一定会继续为我们服务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试样形变所承受的力,通过力传感器中的电阻应变片随着载荷的变化,电阻 应变片产生形变,输出的电讯号经放大传入记录仪中。
形变测量
➢ 试样受载荷后的形变,通过装有的两个自动跟踪器进行测定。 光学测长计的跟踪器,红外线非接触式伸长器。
➢ 两个跟踪器各有一电刷压在一个线性电阻位移传杆上
标记之间距离的测定
➢ 两路传感器产生的信号经过放大和A/D转换,上传给计算机,由光电编码 器测量的电机转速和转向的信号上传计算机;
数据处理及反馈
➢ 计算机将对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检测主机的运行状态及时发出对运行机 构的控制指令,同时记录整个过程;
结果输出
➢ 通过配套软件将结果编制成报告打印出来。
电子万能试验机测量系统
➢ 电子拉力试验机 用换能器将载荷转变为电讯号的测力系统测定载荷的试验机。
➢ 液压拉力机
摆锤式拉力试验机
基本结构
➢加荷机构、测力机构、记录装置、 测伸长装置、缓冲装置和力传动机 构等部分组成。
原理:杠杆平衡原理
➢当A点移到A’时,0点所受的顺时针方 向转矩为:
(二)电子拉力试验机
主机、电控系统、夹具、微机软件 主机:
➢ 屈服强度、屈服应力σt3(MPa)
二、试验设备
拉伸试验使用一种恒速运动的拉力试验机 基本组成
➢ 夹具,固定的上夹具和可移动的下夹具,用以夹持试样。 ➢ 测量系统:力、位移 ➢ 动力系统,控制系统
按载荷测定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类:
➢ 摆锤式拉力试验机, 由杠杆和摆锤组合的测力系统测定载荷的试验机;
第六章 力学性能测试
主要内容
➢ 掌握塑材料力学性能的一般规律 和特点,掌握其力学性能的测试 方法;
➢ 了解塑料力学性能测试的仪器设 备的原理和使用;
➢ 理解影响塑料力学性的因素。
第一节 拉伸性能
拉伸性能是塑料Biblioteka 学性能中最重要、最基 本的性能之一。
所有的塑料都要考核拉伸性能的各项指标.,
➢ 这些指标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种塑料和 橡胶的使用场合。
试样类型
试 样 材 料 试样类型 试样制备方法 试样最佳厚度 试 验 速 度
硬质热塑性(增强)塑料
硬质热塑性塑料板
I型
热固性塑料板(包括层压板)
软质热塑性塑料 软质热塑性塑料板材
II 型
热固性塑料 (包括填充、增强塑料)
III 型
热固性增强塑料板
IV 型
注塑或压制
机械加工 注塑或模压 机械(冲切)加工 注塑或模压
成型压力、模具设计、温度等条件不适宜时,引起试样变形;
➢ 急剧冷却或缓慢冷却,引起残余应力的保留程度、结晶度、结晶粒子大小 等方面不同;
成型后热处理,制品除去残余应力。
➢ 例如,聚碳酸酯的成品经退火处理,成品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改善,弯曲强 度增加,但是冲击强度稍稍下降。
(一)成型条件
(二) 实验温度与湿度
➢在拉伸过程中读取材料屈服时的负荷,试样断裂后,读取最大 载荷及标距间的伸长值。 ➢若试样断裂在标距以外的部位,则此试样作废,另取样补做。
⑥ 根据拉伸试验记录的数据,可以求得一系列拉伸性能
四、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
(一)成型条件 成型过程中,制品受到热、分子取向等作用,影响其力学性能。
➢ 连续或者间歇过热造成分子热分解; ➢ 成型过程使分子取向时引起各向异性;
塑料拉伸试验的标准 GB/T 1042—92
一、基本概念
拉伸试验 ➢对试样沿纵轴方向施加静态拉伸负荷,使试样破坏的过程。
应变 ➢当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将发生变化,这种 变化就称为应变(用ε表示)。
拉伸应力 ➢试样在外作用力下在计量标距范围内,单位初始横截面上承受的 拉伸力(用σ表示)。
三、试验方法
GB/T 1040-92 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 13022-91 塑料薄膜拉伸性能测试方法。 1)试样:
➢ 分I~IV四种类型,对应于不同塑料材料 ➢ 每组试样数量不少于5个。 2)拉伸速度, 对应于不同的材料
A
B
C
D
E
F
G
H
I
1±0.5 2±0.4 5±1.0 10±2.0 20±2.0 50±5.0 100±10 200±20 500±50
基本概念
拉伸强度
➢ 在拉伸试验中,保持材料受力至最终,测量材料断裂过程中,所承受的最大拉伸应 力称为拉伸强度(极限拉伸应力)(用σ1表示)
极限伸长率或断裂伸长率
➢ 断裂时伸长的长度(L-L0)与原始长度L0之比的百分数来表示(用εt来表示)。
弹性模量
➢ 在负荷一伸长曲线的初始直线部分,材料所承受的应力与产生相应的应变之比
热固性树脂不会因温度不同而得到不同 的曲线。 热塑性树脂,伴随着温度上升,曲线从 硬脆性向黏弹性转移。
➢ 在Tg以下是坚硬的状态,超过Tg时急速变软 结晶性高分子弹性模量,在Tg附近下 降到1/10; 无定形高分子弹性模量下降到数1/ 1000。
机械加工
4
B、C、F、E、F
2
A、B、C、D、 E、F、G
2
F、G、H、I

C

B、C、D
试验步骤
① 在试样中间画出标线,示明标距; ② 测量试样中间平行部分的宽度和厚度,
每个试样测量三点,取算术平均值。
③ 选定拉伸速度,调节试验机的速度。 ④装夹试样,使试样纵轴与上、下夹具中心连线重合。 ⑤ 开动机器进行拉伸。
(用E来表示)。
E d L d L
应力一应变曲线
用一定速度拉伸,由应力-应变相 应值对应地绘出的曲线。
弹性变形区域
➢ 材料发生可完全恢复的弹性变形 ➢ 应力-应变成正比例关系。
塑性变形区
➢ 应力和应变增加不再成正比关系, 最后出现断裂.
屈服点
➢ 应力一应变曲线上应力不随应变增 加的初始点。
➢ 交流伺服电机及传动系统、力传感器、 机架、滚珠丝杆、位移传感器、限位开 关、控制面板、急停开关等;
电控系统:
➢ 力测量系统、变形测量系统、位移测量 系统及驱动控制系统、通讯系统等;
微机软件:
➢ 试验方案制定与选择、数据处理、分析、 试验过程检测、结果输出;
夹具:根据试样选取
工作原理
力的测量
➢ 当两个跟踪器各有跟随标记移动而分开时,其分开距离即为试样标记间的距 离。
电子拉力实验机的工作原理
机械传动原理
•伺服电机
减速机
同步带传动
夹具
移动横梁
试样
滚动丝杆
电子万能试验机测量系统原理
测量
➢ 试样受力通过夹持装置传递给力传感器,并且带动变形传感器(电子引伸 计)同步发生相应变形;
数据采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