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家乡的变化

合集下载

家乡的变化,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家乡的变化,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主题:我看厦门新变化年级:四年级学科:品德与社会| | | | | | |活动背景:“家乡的变化”原本是语文课本上口语交际内容,如何使学生交流更有素材,更有感受和体验呢?怎样才能使学生收获多多?只有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体验生活,接触网络……因此,《我看厦门新变化》这一综合实践课题应运而生。

活动目标:1、指导学生多途径收集资料、信息,调查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发生的巨大变化。

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以及建设家乡的使命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价值情感。

2、领悟到家乡的变化是祖国变化的缩影,让学生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体验生活、接触网络……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3、在了解厦门变化的基础上,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研究展示,发展自己的特长、个性和综合运用的能力,通过多角度、多形式地展示信息、交流信息,让学生学会文明交际,分享信息资源,发展学生人格个性。

4、学会展开社会调查的一些基本方法,能够根据自己的调查统计,尝试写出社会调查分析报告,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活动准备:1、确立三大主题:(1)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如道路桥梁、城市绿化、环岛路、会展中心等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建设)(2)高品质的人民生活(如居民住房、公共交通、穿着时尚、环境卫生、家用电器、通信设备等变化)(3)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如国际马拉松比赛、万人献爱心、无偿献血、中秋博饼文化节等等)2、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确定搜集资料的途径(1)可以查阅报纸、网络、图书;利用数码相机或摄象机获取资料;(2)请教父母或有关人员了解厦门过去的情况。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搜集到的资料记录下来,你可以选择图片、文字、声音、小报等各种方式。

活动过程:第一阶段:分组,收集资料1、根据三大主题,确立小主题:交通、饮食、居住、通信、消费。

作为收集资料和社会调查的方向。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愿选择主题。

2、自由选择合作伙伴,组成5个小组。

综合实践我看家乡的新变化教案

综合实践我看家乡的新变化教案

综合实践我看家乡的新变化教案教案标题:综合实践我看家乡的新变化教学目标:1.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家乡的新变化: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了解家乡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包括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变化。

2. 分析家乡变化的原因:学生通过讨论和研究,分析家乡发展变化的原因,包括政策、科技、人才等因素。

3. 表达家乡变化的方式:学生通过口头和书面表达的方式,向同学们分享自己对家乡变化的观察和感受。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家乡近年来的变化,提出对家乡变化的好奇和兴趣。

-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要性。

2. 实地考察和调查(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地点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

- 学生观察和记录家乡的变化,包括建筑、道路、环境等方面的变化。

- 学生采访当地居民,了解他们对家乡变化的看法和感受。

3. 分析家乡变化的原因(15分钟):- 学生回到教室,小组合作讨论家乡变化的原因,并记录下来。

-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分析结果。

4. 表达家乡变化的方式(20分钟):- 学生使用图片、文字、演讲等方式,向全班分享自己对家乡变化的观察和感受。

- 学生可以制作海报、PPT等辅助工具,以更生动的方式展示。

5. 总结和反思(10分钟):- 学生和老师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和收获。

- 学生反思自己在团队合作、观察和表达方面的表现,并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资源:1. 实地考察和调查所需的许可证和安全措施。

2. 学生分组后,每个小组需要一份调查记录表。

3. 学生分享时可能需要使用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地考察和调查中的表现,包括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 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3. 评估学生在分享时的表达能力和内容的逻辑性。

《家乡的变化》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家乡的变化》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魅力贺兰——《家乡的变化》调查成果展示设计活动目的:1、调查家乡近年来各方面的变化,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2、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活动准备:学生分组进行调查,整理资料,绘制图表,选择汇报形式。

活动过程:一、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近年来,令世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令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家乡贺兰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这里,窄窄的街道不见了,一片连着一片的平房不见了,贺兰县城生命中的春天已经悄然而至,正以他独具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

魅力贺兰:《家乡的变化》调查成果展示,现在开始二、分组展示主持人甲:人是一个城市的主要风景,而人的变化最直接的体现在服装上,请看,来自服饰组的汇报。

1、服饰组:(1)组长简介:妈妈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操劳着,我们展示的主题是“漂亮的妈咪”,通过我们最亲爱的妈咪的穿着来感受贺兰人民服饰的新起点。

请看张雪婷同学的展示“妈妈的变化”。

(2)“妈妈的变化”妈妈告诉我,她94年大学毕业时,穿的都是姥姥亲手缝制的衣服,比较朴素,一个季节就两件衣服换着穿;到2000年的时候,家里条件好了,妈妈常穿一些带花的衣裤、裙子;现在,妈妈的衣服可多了,各式各样的短裙、套装、穿在身上端庄漂亮,天冷了,妈妈又换上了皮衣、皮裤、羽绒服,保暖又漂亮,十几年来,妈妈的变化可真大呀!(3)照片简报“漂亮的妈咪”A、90年的时候,妈妈刚上班,穿着缝制的衣服,上衣和裤子都比较宽,没什么样式,平底拉带皮鞋,看起来很舒服。

B、1995年的时候,妈妈变胖了,因为我在妈妈的肚了里,大花的棉质短裙,使妈妈漂亮了,也更温柔了。

C、2005年妈妈身着职业女装,套裙配着短靴,大方得体,妈妈长发披肩,笑容满面,充满着现代女性的自信。

D、2012年的妈妈是不是更时尚了。

组长:十八年过去了,而妈妈却越来越漂亮了,这反映出人们的服装上有了很大的变化,请听服装店的阿姨是怎样说的:(4)采访录相(光盘)(5)组长小结:美丽的服装让我们变得更漂亮,让我们成为一道亮的风景,同时也正是社会发展的一种体现。

社会实践活动家乡变化(3篇)

社会实践活动家乡变化(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变化,我们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家乡的各个角落,感受家乡的日新月异。

一、家乡的历史变迁我们的家乡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在历史上,这里曾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农耕文化深厚。

新中国成立后,家乡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发展农业生产,使家乡逐渐摆脱了贫困落后的面貌。

二、农业生产的变革在农业方面,家乡的变化尤为明显。

过去,家乡的农业生产以传统耕作为主,农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但产量并不高。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家乡的农业生产实现了从传统耕作到现代农业的转变。

1. 耕作方式的变革过去,家乡的耕作方式主要是人力和畜力,效率低下。

如今,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2. 种植结构的调整过去,家乡的种植结构单一,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

如今,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下,家乡的种植结构得到了调整,经济作物、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民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

3. 农业科技的推广近年来,家乡加大了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引进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农民们通过参加培训,掌握了现代农业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基础设施的完善1. 交通便利过去,家乡的交通条件较差,出入十分不便。

如今,随着高速公路、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家乡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

2. 供水供电过去,家乡的供水供电设施简陋,常常出现断水断电现象。

如今,家乡的供水供电设施得到了加强,实现了城乡同网同质,人们的生产生活得到了保障。

3. 生态环境改善近年来,家乡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了对污染企业的整治,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

家乡的空气质量、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

四、文化事业的繁荣1. 教育事业的发展过去,家乡的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水平较低。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发现了家乡环境的变化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发现了家乡环境的变化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发现了家乡环境的变化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我发现了家乡环境的变化。

人们常说,环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它的变化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和未来发展。

通过观察和了解,我发现了家乡环境的一些变化,包括空气质量、植被覆盖和垃圾处理等方面。

首先,我注意到家乡的空气质量在近年来有了明显的改善。

以前,家乡周围的工厂排放废气、车辆尾气和农村柴火烟尘等因素导致空气污染严重。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的相关措施,如引进清洁能源、限制工业废气排放、加强交通尾气治理等,家乡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了。

现在,蓝天白云常常出现,空气中的污染物也减少了很多,这使得人们的呼吸更加畅快。

其次,我发现家乡的植被覆盖率有所增加。

在过去,家乡的山区常常面临着滥伐和滥砍的问题,导致许多植物被砍伐殆尽,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然而,近年来,家乡政府加强了对砍伐的管理,推行植树造林和生态恢复工程,重建了许多绿色空间。

现在,山上的植被逐渐恢复,一些珍稀植物的种类也增加了,各种野生动物的数量也有所增加,这让家乡的生态环境更加丰富多样。

另外,我注意到家乡的垃圾处理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以前,家乡的农村地区缺乏垃圾处理设施,许多农民将垃圾随意倾倒,导致环境脏乱差。

然而,随着政府的重视和农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家乡建设了一些垃圾处理站点,并提倡分类垃圾回收的做法。

现在,路边的垃圾桶是分类的,每种垃圾都有专门的回收点,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得到合理处理,这有效地减少了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这些观察和了解,我深刻认识到了环境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良好的环境不仅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家乡的环境,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为改善环境贡献力量。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学校可以举办环保讲座和学生社团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采取实际行动,如节约用水、减少用纸等。

社会实践活动家乡变迁(3篇)

社会实践活动家乡变迁(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各地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家乡,这个充满温情和回忆的地方,也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迁。

为了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变化,我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家乡的街头巷尾,感受家乡的新貌。

一、家乡的历史底蕴我的家乡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家乡人民勤劳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从古代的城池、庙宇到现代的城市建设,无不体现了家乡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二、家乡的自然环境家乡地处平原,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河流纵横,湖泊众多,为家乡人民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近年来,随着家乡生态环境的改善,绿色植被覆盖面积不断扩大,空气质量明显提高,为居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家乡的经济变迁1. 农业发展在我小时候,家乡的农业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农民生活相对贫困。

如今,家乡的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方面,粮食作物产量大幅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另一方面,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蓬勃发展,为农民创造了更多收入来源。

2. 工业发展家乡的工业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一批优质企业,形成了以化工、机械、纺织、食品等为主导的工业体系。

如今,家乡的工业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3. 服务业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家乡的服务业也得到了长足进步。

商业网点遍布城乡,金融服务、教育、医疗、旅游等服务业日益完善,为居民提供了便捷、优质的服务。

四、家乡的民生改善1. 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家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城市道路、桥梁、供水、供电、通讯等设施不断完善,居民生活更加便利。

2. 教育事业家乡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果,教育资源日益丰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近年来,家乡引进了一批优秀教师,办学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

3. 医疗卫生家乡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医疗设施不断完善,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我看家乡新变化综合实践教案

我看家乡新变化综合实践教案

我看家乡新变化综合实践教案教案名称:我看家乡新变化综合实践教学目标:1. 了解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的发展和变化。

2. 掌握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 通过实践,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学内容:1. 家乡的变化2. 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和技巧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介绍家乡的变化。

提出问题:你们觉得家乡变化了哪些方面?(板书)2. 导入综合实践活动。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吗?(4S活动、文艺汇演等)二、讲解家乡的变化(25分钟)1. 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家乡的变化,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讲解家乡的变化。

分别从农村面貌、城市建设、生活条件等方面进行讲解。

(包括图表和数据)三、讲解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和技巧(25分钟)1. 简要介绍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义和特点。

2. 分析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和技巧,重点讲解规划、执行和总结三个环节。

四、体验综合实践活动(60分钟)1. 规划环节。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调查主题,制定调查计划。

2. 执行环节。

每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实地调查,收集资料和数据。

3. 总结环节。

每个小组就调查的结果进行总结,汇报调查数据和数据分析结果。

五、反思(10分钟)1. 检查小组成员对于活动的理解和参与情况。

2. 收集小组对于综合实践活动所体验到的问题和感受。

六、课堂总结(10分钟)1. 强调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2. 总结家乡的变化和体验综合实践活动的收获。

3. 提醒学生对家乡变化的关注,参与社区建设和自主创新。

教学资源:1. 照片、视频、图表等家乡变化的素材。

2. 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的书籍和文章。

3. 学生们选择的调查主题。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家乡变化的关注和参与情况。

2. 观察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

3. 考察学生对家乡变化和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解和总结能力。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看家乡新变化全国通用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看家乡新变化全国通用

教案主题:我看家乡新变化教学内容:综合实践活动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了解家乡的变化;2.培养学生的观察、调查和总结能力;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户外调查工具:相机、录音机、问卷调查表;2.计算机及投影仪。

教学步骤:Step 1: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变化(15分钟)1.学生讨论:生活中的哪些方面会发生变化?有哪些变化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2.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变化,如城市建设、交通、环境、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变化。

Step 2:实地观察和调查(3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家乡中的一个方面进行观察和调查,如城市建设、交通、环境、生活水平等。

2.学生利用相机、录音机、问卷调查表等工具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记录下观察到的变化。

3.学生可以采访当地居民或其他相关人士,了解他们对家乡变化的看法和感受。

Step 3:总结与整理(30分钟)1.学生回到教室后,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调查结果,并在黑板上整理出调查结果的关键点。

2.学生可以使用电脑和投影仪,将调查结果整理成图表或报告,以便更好地展示给全班同学和老师。

Step 4:写作和表达(30分钟)1.学生根据调查结果,撰写一篇关于家乡变化的文章,并包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学生可以通过口头表达或朗读自己的文章,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对家乡变化的看法。

Step 5:总结和评价(15分钟)1.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不足之处,并让学生互相评价和交流。

2.老师对学生的调查结果和写作进行评价,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文章和调查报告发表在学校报纸或网站上,与更多的人分享自己对家乡变化的看法。

2.可以邀请家乡的相关人士或社区工作人员来学校进行讲座,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能够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了解家乡的变化,并通过写作和口头表达,表达自己对家乡变化的看法和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我看厦门新变化
年级:四年级学科:品德与社会
活动背景:
“家乡的变化”原本是语文课本上口语交际内容,如何使学生交流更有素材,更有感受和体验呢?怎样才能使学生收获多多?只有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体验生活,接触网络……因此,《我看厦门新变化》这一综合实践课题应运而生。

活动目标:
1、指导学生多途径收集资料、信息,调查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发生的巨大变化。

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以及建设家乡的使命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价值情感。

2、领悟到家乡的变化是祖国变化的缩影,让学生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体验生活、接触网络……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3、在了解厦门变化的基础上,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研究展示,发展自己的特长、个性和综合运用的能力,通过多角度、多形式地展示信息、交流信息,让学生学会文明交际,分享信息资源,发展学生人格个性。

4、学会展开社会调查的一些基本方法,能够根据自己的调查统计,尝试写出社会调查分析报告,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活动准备:
1、确立三大主题:
(1)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
(如道路桥梁、城市绿化、环岛路、会展中心等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建设)
(2)高品质的人民生活
(如居民住房、公共交通、穿着时尚、环境卫生、家用电器、通信设备等变化)
(3)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如国际马拉松比赛、万人献爱心、无偿献血、中秋博饼文化节等等)
2、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确定搜集资料的途径
(1)可以查阅报纸、网络、图书;利用数码相机或摄象机获取资料;
(2)请教父母或有关人员了解厦门过去的情况。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搜集到的资料记录下来,你可以选择图片、文字、声音、小报等各种方式。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分组,收集资料
1、根据三大主题,确立小主题:交通、饮食、居住、通信、消费。

作为收集资料和社会调查的方向。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愿选择主题。

2、自由选择合作伙伴,组成5个小组。

组内分工明确,设置组长、策划员、采集员、制作员。

3、可以采用人物访谈、查阅历史资料、问卷调查、图书馆或上网收集文字图片资料等形式进行。

第二阶段:实施,活动内容
1、调查内容应包括改革开放前后两部分,未来的发展前景。

2、编制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列出考查具体内容和资料的采集。

3、人物访谈、查阅历史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去图书馆或上网收集文字图片资料。

第三阶段:交流,献计献策
1、你们通过哪些方法了解家乡的?
2、自由选择自己了解家乡印象最深的一方面进行小组交流。

3、选择最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交流。

4、播放有关家乡的录像。

5、从故事中、录像中,同学们对自己的家乡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6、在自主、合作、的交流中培养学生查找资料、访谈、文献研究、合作交往的能力。

7、抒发情怀,祝福家乡,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

活动成果:
1、从厦门的交通、饮食、居住、通信、消费看变化
2、五个小组根据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以及一些活动记录,一一展示自己的成果。

3、学生在汇报中个性千差万别,各有所长,也各有特色。

他们中有内向的,有外向的;有能说会道的,有载歌载舞的,也有操作电脑的……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爱的方式,交流获得的信息,展示自己的成果,从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张扬自己的个性。

4、学生亲自实践、调查、体验厦门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并立志为建设家乡而奋斗。

5、追溯厦门历史,纵观厦门变化,展望厦门未来。

资料参考:
1/blog/static/51490268200710372 422380/
2/s/blog_4cfcdf540100bg2e.html
3/zt09/60/jsnl/200909/t20090926_1140425. htm
4/housenews/ttxw/200910/t20091002_1588 0.htm
评价:
为了使你们了解怎样评价你们的表现,请阅读下面的评分表。

附相关调查表:
交通工具变化调查汇总表
马路天使现场调查:
1.同学们上学出行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公交车、徒步、私家车)。

2.同学们拥有自行车的人数。

3.同学们家拥有私家车的人数。

4.同学们出门远行所使用的交通工具(飞机、火车、客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