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运用

合集下载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历史学习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和丰富的信息”,为此,笔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能力,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心创设赏心悦目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觉,自然激发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如讲授“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内容时,先播放一首学生熟悉的革命歌曲《南泥湾》,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感受到南泥湾由“草莽丛生、野兽出没”被开辟成“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的过程。

听完后,教师问学生:这首歌曲反映了了抗日战争时期什么阶段?发生了什么事情?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正面临什么困难?结果如何?以此引入教学。

又如讲《鸦片输入和禁烟运动》一课时,先播放电视纪录片《拒绝毒品,远离毒害》让学生明白鸦片之害;再放电影《林则徐》中有关“禁烟”、“销烟”的历史背景及林则徐采取的禁烟措施片段,进而引导学生看书思考:为什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要像中国输入鸦片?清政府对待鸦片的态度如何?鸦片战争的爆发因何而起?让学生看书展开讨论,主动发言,教师给予辅导补充,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历史教材中有时某些内容比较抽象和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语言讲清,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难点,而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解决了历史教学的难点问题。

如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记住,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经过的地域用画的小帆船在经过的路线上行走,在路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展示出时间和人物画像,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都能记住时间和航海家,起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运用论文

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运用论文

浅谈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是一种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现代信息技术,其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现已广泛的应用于各种课程的教学之中。

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也面临着教学模式的转变,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力的促进了这一转变。

在这一背景之下,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笔者作为一名历史新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浅谈一下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一、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一)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把静态的历史教学过程动态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具体来说,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创设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的心理状态。

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厌学情绪,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笔者在将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这一课时,因为大致课文内容大部分学生都很熟悉,但因三国风云变幻,人物众多,战事频仍,仅从课文理解,学生难以对三国人物形成鲜明印象,也难以对三国这段历史形成清晰印记。

于是,笔者在课文导入时播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通过电视剧序幕让学生对三国人物有个整体印象,在雄浑苍劲的《滚滚长江东逝水》的音乐中进入三国情景,并用多媒体清晰地展示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三个阶段,在官渡之战这一环节改编了历史小品《许攸见曹操》,在赤壁之战这一环节播放了电影《赤壁》片段,在三国鼎立环节又播放了《隆中对》,整节课下来,学生对三国鼎立的形成有了深刻的认识,让学生在历史的情境中学习历史、理解历史,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的规律性联系。

初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资源的运用技巧

初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资源的运用技巧

一、前言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医院护理岗位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

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护理技能和综合素质,我主动申请转科,希望在新的环境中挑战自己,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现将我在转科过程中的工作总结如下:二、思想转变1. 增强责任意识:在转科前,我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明白作为一名护士,肩负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重任。

转科后,我更加坚定了为患者服务的信念,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

2. 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在新的科室,我迅速融入团队,与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三、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升1. 学习新知识: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科室的工作,我积极学习新的护理知识,包括疾病护理、药物治疗、健康教育等方面,力求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2. 操作技能熟练:在转科过程中,我虚心向同事请教,努力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

通过不断的练习,我已熟练掌握了科室内的各项护理操作,为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护理。

四、患者服务与沟通1. 以患者为中心:在转科后,我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需求,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2. 沟通能力提升:在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中,我学会了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使患者感受到关爱与尊重。

五、不足与改进1. 工作中仍存在不足:在转科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仍有不足,如对部分疾病的护理知识掌握不够全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

2. 提高自我要求:针对自身不足,我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

六、总结通过本次转科,我在思想上、专业知识和技能、患者服务与沟通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为医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技术集视、听、触等多感官作用于一体,丰富了学生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其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为深刻透彻;还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担当更为主动的角色,从而使其学习变得更赋有独立性和创造性;同时,多媒体技术还有助于教师对教学经验的总结、积累,延长知识的存储期限。

下面,我就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的作用。

一、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

多媒体教学中,老师对存储历史资料的录像带、音带、vcd、cd、图片等进行编辑,剪辑而制成的历史课件,通过计算机、投影映射出来,使本已过去的抽象苍白的历史事实,以多种形式动态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这种形式多样、新颖独特的教学手段,易吸引学生注意和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已过去的历史现象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

对于一些重要历史知识或难以归纳、比较的知识点,利用投影提供给学生,有助于加深印象。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因此,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对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自己,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二、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教学,注重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视听并用,拓宽了信息传输渠道,能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

课件界面美观、色彩丰富、纲要信号齐备;版面保留完整,通过超级连接,前后切换方便,达到过去手工板书无法企及的地步。

因此,无论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还是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来辅助教学,教学必须重视教学的直观性。

而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直观性是任何传统的教学手段都无法代替的,它通过多种媒介的交替演示,可以多渠道地向学生传递多种多样的教学信息,使学生的各种人体器官对新知识进行多角度多渠道地交叉吸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多媒体技术正是学生由听讲者变成参与者的真正媒介。

使用多媒体教具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使用多媒体教具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使用多媒体教具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往往呈现出干燥、枯燥的问题,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具提高历史教学效果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多媒体教具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具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教具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多媒体教具是指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来展示教学内容的工具。

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具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首先,多媒体教具可以提供形象直观的教学内容。

历史上的事件、人物往往只能通过文字的方式进行描述,但通过多媒体教具,我们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加深对历史内容的理解。

其次,多媒体教具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学生通常是被动接受知识,但是通过多媒体教具,学生可以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如答题互动、课堂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再次,多媒体教具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历史教学以多种多样的资料和文献为基础,然而,学校图书馆或教室的资源往往有限。

通过多媒体教具,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等渠道获取各种历史资料和文献,让学生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拓宽他们的历史视野。

最后,多媒体教具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通过多媒体教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定制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帮助每个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都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具提高历史教学效果1. 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多媒体教具。

不同的历史教学内容对应不同的多媒体教具,比如图片、音频、视频等。

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多媒体教具,尽可能贴近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 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具展示历史文物和考古成果。

历史文物和考古成果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通过多媒体教具展示,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历史的魅力。

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

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

刍议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中小学教育网也迅速涌现。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流,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更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那么,如何利用多媒体来培养、提高高中生在历史学习中的思维力更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下面仅以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史的兴趣,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在历史课导入部分,多媒体技术在创设历史情境方面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创设历史情境意在把学生带入所要讲述的历史环境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如中国近现代史下册《“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一课,学生一进入多媒体教室,听到的是《七子之歌》,看到的是高高飞扬的国旗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马上就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让他们知道了我们这堂课的学习任务。

这实际上是把目标告诉学生,可以帮助他们在上课前组织思维,调动已有经验,激活学习过程,并使学生集中注意去获取所要求的行为结果,为后来的课堂探究打下了基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多媒体教育资源可以化难为易,有效突破重难点重难点的突破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

教师可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媒体资源》,运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来配合教学,这样就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解决了教师不能讲清,学生不能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了精讲,既突出重点,又突破难点。

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动态为静态,化枯燥乏味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

学习历史的最大的缺陷是历史不会重现在眼前,而多媒体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遗憾。

在学习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战争时,多媒体的优势会发挥的淋漓尽致。

多媒体在历史课教学中运用

多媒体在历史课教学中运用

多媒体在历史课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多媒体在历史课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历史课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历史教师既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又不能过分的依赖多媒体,要掌握好使用的“度”。

[关键词] 多媒体历史教学作用局限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像等多种媒体的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重要工作手段。

在历史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从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是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容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记忆等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后,投入的精力就自然会多了,教学就更加容易进行下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起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难点多媒体的最大特点在于变抽象为具体,变概念为直观。

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年代久远、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教师想用语言讲清有一定困难,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足以突破这些难点。

而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或帮助其建立起地域空间想象能力,解决了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

如教学“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对于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三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

我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

在路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

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行方向、航海路线、途经的地方以及最远到达地。

多媒体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一、利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

传统的历史课本死气沉沉,单调呆板,学生学起来容易疲劳。

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图像、动画和声音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把快乐学习落到实处。

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在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情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借境悟理,从中获得直接、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使学生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如在讲授《鸦片战争》一节中,教师事先下载相关视频,把关于鸦片战争的重点知识用幻灯显示出来,学生结合视频、幻灯,会对枯燥的历史知识产生情趣,在有限的时间里投入极度的学习热情,记忆效果就会增强,学习质量就会提高。

二、利用多媒体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1世纪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呼唤创新和创造型人才,呼唤基础教育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要求学校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为此,历史教学肩负着神圣的使命。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推动历史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的一种趋势。

在历史课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发现问题,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教师努力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独立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色兼备、静动结合、信息量大等诸多优点,可变抽象为具体,化隐形为显形,拓宽教学时空维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强化感知效果,降低抽象思维坡度,从而有效解决教师语言难以讲清、讲透的重难点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人类发展进入了21世纪的现代化知识经济时代,而我们的历史教育,却依然停留在后工业化阶段,教学手段仍然还承袭上千年的私塾式教育,把原来极其丰富生动的历史课程搞得极为枯燥乏味。

这其中原因很多,但是关键在于传统的历史教学手段的因循守旧。

绝大多数老师上课往往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四个一”几乎耗尽了宝贵的课堂四十五分钟,讲的乏味,听者索然。

与时俱进,现代化教育发展就必然要求我们历史教学需要改进。

如果采取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就能够把丰富的文字、音频、视频、资料等综合一体,从而调动学生的视、听、说感官组合,动手又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

“闻其声,见其形,临其境。

”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优化了历史课堂教学。

下面,我就在历史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一、教学实践的有效利用,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似乎是不够用的,而且是越是有经验的老师越是觉得时间紧,为什么?因为历史学科包罗万象,基本知识覆盖面广,非一言两语既能说清道明。

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几乎没有一个教师感到有充足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

但是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大幅度减少讲课的时间,减少教师负担,当堂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高效地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

例如,讲述世界古代史,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很难跨越时空去想象或体验当时
的情景,就像听天书,古老的四大文明古国,各有各的特点,丰富多彩,光凭老师一张嘴根本就不能生动活泼地再现历史学的丰富性,
吸引和激发学生去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手段,在屏幕上把前人留下的遗址,文物资料等展现出来,针对历史所具有
的不可逆性,过去性,超越时空的限制,把各地千变万化的差异性、多样性表现出来。

再如古代世界建筑的七大奇迹,老师无论说得多精彩,也是空口无凭,无法给学生直观生动的体会。

而把视频资料播放出来,让古老的建筑真的矗立在学生面前,老师只要稍加解说,学生很快就融入历史,直观感受历史,将近十分钟的教学内容很容易
两分钟就解决。

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每节课的重头戏——讲授新课部分大大缩短教学时间,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课堂小结,课后练习,也同样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来进行,充分达到有效地利用课
堂时间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的扩展充实
通过多媒体手段,根据大纲要求,以课本为依托,即能突出重点,又可以突破难点——得心应手地对教材内容的详略作出正确的判断。

此外针对重点难点,巩固练习要以精选、精练的内容,教师可以从课堂上的边讲边写(板书)中解放出来,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展示板书,板书也更加系统,条理分明,充分体现历史知识的逻辑性科学性。

另一方面,任何历史人物的活动和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发生发展,又必然与一定的时间空间相联系,这是历史知识的具体性。

比如,日本的残暴统治和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重点、难点,
也是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的很好素材。

然而,如果仅仅让学生侧耳倾听教师的讲述是远远不够的。

没有观察,缺乏想象的思维只能停留在初级阶段。

利用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南京大屠杀中犯下的滔天罪行,美国的两颗原子弹在日本广岛长崎上空掀起的蘑菇云,日本首相重光葵等人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的垂头丧气的签字……所有这些多媒体展示
的场面,会给学生强烈的震撼,从而对这段历史也会产生刻骨铭心
的记忆,在掌握了大量基本历史知识点的同时,心中的爱国主义情
感也水到渠成油然而生,更促进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树立起正确的
人生观,这也是我们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三、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
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求不同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根
据教师的思维,灵活选用教学方法。

突破以往呆板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传授知识的机器,而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工具。

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烦。

采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充分选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正确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使教学中教与学形成统一整体。

如在讲授新航路的探索和开辟的时候,这一内容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段历史,内容丰富但也很抽象,和地理知识关系密切,初中学生很难弄清探险家的航海路线。

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把地球制作成三维动画模型,就可以很容易把抽象的空间和时间关系转化成形象直观的视觉图形,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多媒体上完成模拟探险和模拟发现新大陆的整个过程。

这样,通过多媒体,就可以完全改变原来单调的教
学方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能力,真正实现了教学的学生主体作用。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对高素质的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全面,不但要求高智商,而且要求高情商。

所以新世纪的发展,对我们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实现现代化人才的要求,我们的历史教学也必须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必须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才能达到现代化的效果,才能培养现代化需求的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