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己酮生产工艺的催化剂
环己酮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进展

环⼰酮的⽣产⼯艺及技术进展环⼰酮的⽣产⼯艺及技术进展2.1 环⼰酮传统⽣产⼯艺世界上传统的环⼰酮⽣产⼯艺主要有苯酚加氢法、苯加氢氧化法、环⼰烷液相氧化法,⽣产环⼰酮的原材料是苯和氢。
2.1.1 苯酚加氢法苯酚合成环⼰酮⼯艺是最早应⽤于⼯业化⽣产环⼰酮的⼯艺, 该⼯艺早期分为两步: 第⼀步苯酚加氢为环⼰醇, 第⼆步环⼰醇脱氢⽣成环⼰酮:20世纪70年代开发成功了⼀步加氢法合成环⼰酮的新⼯艺。
苯酚⼀步加氢有⽓相和液相两种⽅式。
⼯业上主要是采⽤⽓相法,该⼯艺采⽤3--5个反应器串联,温度为140--170℃、压⼒为0.1MPa,收率可达95%。
苯酚加氢法⽣产的环⼰酮质量较好,安全性⾼, 但由于苯酚价格昂贵, 并使⽤了贵⾦属催化剂, 使环⼰酮的⽣产成本较⾼, 因此该⼯艺的应⽤受到了很⼤的限制。
2.1.2 苯加氢氧化法苯加氢氧化法⼯艺中苯与氢⽓在镍催化剂存在下, 在120--180℃下加氢反应⽣成环⼰烷, 环⼰烷于空⽓中在150--160℃、0.908Mpa下发⽣氧化反应⽣成环⼰醇和环⼰酮的混合物:混合物经分离后得环⼰酮, 副产品环⼰醇在锌、钙催化剂存在下脱氢⽣成环⼰酮:2.1.3 环⼰烷液相氧化法⽬前90%以上的环⼰酮是采⽤环⼰烷氧化法⽣产的。
⼯业⽣产中环⼰烷液相氧化法有两条氧化⼯艺路线,⼀种为催化氧化⼯艺,另⼀种为⽆催化氧化⼯艺。
……2.2 现有⼯艺技术的改进针对上述环⼰酮⽣产⼯艺存在的不⾜,许多⽣产企业与研究部门对环⼰酮⽣产技术进⾏了多⽅⾯的改进。
(1)延长开车周期。
钴盐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温度低、压⼒低、停留时间短,对设备要求不严格。
但钴盐法最⼤的难题是反应过程中⽣成的羧酸钴盐残留在设备及管道上,结渣堵塞管道和阀门。
为了解决此难题,各国都进⾏了⼤量的研究。
⼯艺⽅⾯,氧化后未反应的环⼰烷被分离后循环使⽤,在氧化前的⽔⽤共沸蒸馏等⽅法除去,避免了反应器的结渣。
反应器⽅⾯,捷克斯洛伐克专利提出环⼰烷液相氧化采⽤卧式反应器,以垂直挡板将其分割成⼏个反应器。
环己酮工艺流程

环己酮工艺流程
《环己酮工艺流程》
环己酮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药制造、化工领域等。
环己酮的生产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得到高纯度的环己酮产品。
首先,环己酮的生产工艺通常是从环己烷开始。
通过氧化反应,将环己烷氧化为环己醇。
接下来,环己醇会经过脱氢反应,生成环己酮。
这一步骤通常需要利用金属催化剂进行催化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和收率。
随后,得到的环己酮会经过精馏、结晶等物理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考虑产品的纯度、收率、设备投资、能耗以及工艺技术水平等因素。
在工艺流程中,通常会配合使用各种先进的分离技术和设备,以提高环己酮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整个工艺流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催化剂用量、溶剂用量等参数,以确保反应的高效进行。
同时,还需要考虑工艺的安全性和环保性,避免废水、废气的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总的来说,环己酮的生产工艺流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反应工程学、分离工程学、机械工程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水
平,才能够将环己酮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优化,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环己醇脱氢合成环己酮催化工艺浅述

环己醇脱氢合成环己酮催化工艺浅述摘要:环己烷氧化生产环己酮时,环己烷氧化反应和环己基过氧化氢的分解都会产生大量的环己醇,而环己醇则是经过脱氢制得的。
本文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对工艺应用中的试验和分析方法进行了讨论,以期对进一步推广这一技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环己醇;脱氢合成;环己酮;工艺研究引言:环已酮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其自身将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甚至可以用环己酮直接制取各种原材料,如尼龙66、尼龙-6。
环已酮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工业产品,其自身挥发性和可溶性都很高。
同时,它还能直接溶解其它一系列的材料,如聚氨酯、醇酸树脂、丙烯酸酯。
环已酮还可以用于合成染料和农药,在橡胶和制药领域都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1环己醇脱氢合成环己酮概述在环己烷氧化生产环己酮过程中,环己烷的氧化和环己基过氧化氢的分解都会产生大量的环己醇,而环己醇则是由脱氢制得环己酮粗品。
用环己醇过热加热器对环己醇蒸气进行加热,再由脱氢塔顶端通过管线进入脱氢塔,再由上往下通过含有催化剂的列管反应器进行脱氢。
控制反应温度为230~280℃,压力为0.02~0.1 MPa,催化剂的转化率为45%~55%,环己酮的选择性大于99%。
环己醇脱氢制环己酮是一种热力学性质的热吸热反应,其主要反应是环己醇脱氢成环己酮,同时还伴随着环己醇脱水成环己烯、芳构化为苯酚、环己酮二次聚合等。
因此,环己酮脱氢生产环己酮的关键在于催化剂的选择,而在环己醇脱氢过程中,以铜基催化剂为主要催化剂。
2实验分析2.1反应原理这一反应在游离机制和离子机制的基础上进行得比较好。
CuO可以在六元环平面上与环已醇发生有关的作用。
而铜离子则对与环已醇有关的 OH基团起反应。
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红外光谱技术对环己醇的脱氢反应进行了分析,从而更好地推测出CuO和Cu+的作用。
2.2催化剂制备过程先从一堆物质中称出一定量的Cu(NO3)2·3H2O、Cr(NO3)2·9H2O、Zn(NO3)2和其他物质,并将这些物质直接放入离子水内部,最终再制成一种混合的溶液。
环己酮的制备

环己酮的制备概述环己酮(Cyclohexanone)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
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环己酮的制备方法。
方法一:环己酮的氧化原理环己酮可以通过环己烯的氧化反应制备。
该反应的原理是在适当的催化剂的作用下,环己烯经过氧化反应生成环己酮。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用具。
–反应釜–搅拌器–气体进出口–温度控制装置2.平衡反应温度和氧气供应。
–将反应釜加热至适宜的温度,保持温度稳定。
–向反应釜中通入氧气,保持适当的氧气供应量。
3.加入催化剂。
–在适量溶剂中溶解催化剂。
–将溶解好的催化剂缓慢加入反应釜中。
4.加入环己烯。
–将环己烯缓慢添加到反应釜中。
–这一步要控制加入速度,避免产生副反应。
5.反应结束。
–观察反应的进程,直到反应结束。
–可通过监测温度的变化和检测反应溶液中环己烯和环己酮浓度的变化来判断反应是否结束。
6.分离环己酮。
–将反应溶液进行蒸馏,将环己酮分离出来。
方法二:环己酮的还原原理环己酮可以通过环己酮的还原反应制备。
该反应的原理是在适当的催化剂的作用下,环己酮经过还原反应生成环己烯。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用具。
–反应釜–搅拌器–温度控制装置2.加入催化剂。
–在适量溶剂中溶解催化剂。
–将溶解好的催化剂缓慢加入反应釜中。
3.加入环己酮。
–将环己酮缓慢添加到反应釜中。
–这一步要控制加入速度,避免产生副反应。
4.反应进行。
–观察反应的进行情况,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
–可通过监测温度的变化和检测反应溶液中环己酮和环己烯浓度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的进行情况。
5.分离环己烯。
–将反应溶液进行蒸馏,将环己烯分离出来。
6.清除催化剂。
–对反应釜进行清洗,将催化剂残留清除。
方法三:环己酮的酰胺加成反应原理环己酮可以通过酰胺加成反应制备。
该反应的原理是环己酮和酰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酰胺产物。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用具。
–反应釜–搅拌器–温度控制装置2.加入催化剂。
环己酮催化缩合可能用到的催化剂总结

合成可能用催化剂总结:1、硫酸氢钾,熔点197℃,暂时符合反应温度,弱酸性。
还可考虑与三氧化二铝同时应用,催化效果更加明显。
2、碳酸钠,400℃分解,弱碱性,符合温度及反应条件,且不腐蚀设备,无污染。
3、固体超强碱,此为研究热点,有多种,如下:(1)Na|NaOHγ-AL2O3,反应温度190℃,符合气相催化温度要求,且活性高,重点考虑。
(2)Na-Na2CO3γ| AL2O3,查阅文献得到的超强碱,无法确定能否使用。
(3)CaO|ZrO2-La2O3固体碱,此碱可合成酯,考虑到反应与酮缩合有差异,待定。
(4)几种三氧化二铝固体超强碱,这些催化剂不是专门合成2-(1-环己烯基)环己酮的,但可以考虑,KF\γ-AL2O3,KNO3\ AL2O3,K2CO3\ AL2O3,Na-KOH\γ-AL2O3。
(5)另外所查几种固体碱催化剂,KOH/La203-Mg0,La203-ZrO2,Ca0/Zr02-La203,Na2Sn03,MgO-Sn02,Na-KOH-Mg0。
(6)还有分子筛型固体碱催化剂,2Na+02-/Al-MCM-41固体超强碱等。
4、固体超强酸,多种,如下:(1)SO42-\M X O Y,此催化剂催化缩酮反应反应温度在160℃,较符合。
(2)S042-/Ti02-Al-MCM-41型分子筛固体超强酸催化剂,5042"/Ti02-Sn02-Al-MCM-41分子筛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3)纳米SO42-\SnO2固体超强酸,已有对缩酮反应的研究,温度较符合。
(4)铁系新型固体超强酸Fe203/S2082-/La 3+,目前已有其对环己酮缩乙二醇的合成研究,温度对本反应不太符合。
(5)几项专利,其一,SO42-/M x O y型固体超强酸具有无卤素离子,无污染无腐蚀,易与反应物分离,以及能在高温仍然保持活性和稳定性等优点;其二,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2 -4/TiO2 WO3 ,并以丁酸丁酯的合成作为探针反应,系统考察了WO3 的含量、硫酸浸渍浓度、焙烧温度等制备条件对SO2 -4/TiO2 WO3催化活性的影响;其三,用sol-gel法合成了纳米KF/Al2O3超强碱催化剂,用均匀设计软件研究了其在Knoevenagel缩合和Michael加成反应中的应用。
环己酮的制备方法

环己酮的制备方法环己酮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药物、香料、橡胶和塑料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环己酮的制备方法。
环己酮的制备方法有多种,下面将分别介绍几种常用的制备方法。
1. 环己酮的氧化还原法制备。
这种方法是通过将环己烯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氧化反应,生成环己酮。
常用的催化剂有铜、铁、钴等。
该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且废气处理相对容易,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环己酮的方法。
2. 环己酮的羟甲基化反应制备。
这种方法是将环己酮与甲醇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羟甲基环己酮。
然后再经过脱水反应,得到环己酮。
这种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的优点,但废气处理相对较为复杂。
3. 环己酮的氯甲基化反应制备。
这种方法是通过将环己酮与氯甲烷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氯甲基环己酮。
然后再经过脱氯反应,得到环己酮。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废气处理相对容易,但是由于使用了有毒的氯甲烷,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
4. 环己酮的氧化反应制备。
这种方法是通过将环己烷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酮。
该方法反应条件较为苛刻,操作较为复杂,但产率较高。
5. 环己酮的酮化反应制备。
这种方法是通过将环己醇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氧化反应,生成环己酮。
该方法反应条件较为温和,但催化剂的选择和废气处理都需要考虑。
总结起来,环己酮的制备方法有氧化还原法、羟甲基化反应、氯甲基化反应、氧化反应和酮化反应等多种。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制备过程中需要考虑反应条件、产率和废气处理等因素。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
环己酮的制备

环己酮的制备简介环己酮,也称己内酮,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
它是一种重要的溶剂和中间体,在化工、医药和香料等领域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环己酮的制备方法,并详细阐述一个典型的制备过程。
环己酮的制备方法环己酮的制备主要有两种方法:环己酮酸性氧化法和环己醇气相脱氢法。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
环己酮酸性氧化法环己酮酸性氧化法是一种常用且经济高效的制备方法。
其反应方程式如下:环己醇 + 氧气 > 环己酮 + 水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将环己醇与催化剂(通常使用硫酸、磷酸等)放入反应釜中,并加热至适当温度。
2. 在适当压力下通入氧气,并将反应进行一定时间。
3. 反应结束后,冷却反应釜并收集产物。
4. 进行蒸馏提纯,得到高纯度的环己酮。
1环己醇气相脱氢法环己醇气相脱氢法是另一种制备环己酮的方法。
其反应方程式如下:环己醇 > 环己酮 + 氢气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将环己醇与催化剂(通常使用碱性金属盐如钾盐或钠盐)与适量的溶剂放入反应釜中。
2. 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脱氢反应。
3. 反应结束后,冷却反应釜并通过冷凝器收集环己酮。
典型制备过程下面将详细介绍环己酮的制备典型过程,采用环己酮酸性氧化法。
实验材料•环己醇•硫酸•氧气•反应釜2•冷凝器•蒸馏设备实验步骤1.将100 ml 环己醇倒入反应釜中,并加入10 ml 硫酸作为催化剂。
2.加热反应釜至100150°C,确保硫酸完全溶解在环己醇中。
3.在适当压力下通入氧气,并继续加热反应釜,控制反应时间为23小时。
4.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并冷却反应釜至室温。
将反应产物通过冷凝器收集,并进行进一步蒸馏提纯。
环己酮是一种重要的溶剂和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和香料等领域。
本文介绍了环己酮的制备方法,并通过具体的典型制备过程加以说明。
环己酮的制备过程可以选择环己酮酸性氧化法或环己醇气相脱氢法,具体选择取决于实际需求和制备条件。
环己酮生产工艺

环己酮生产工艺环己酮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涂料、染料、塑料和合成纤维等领域。
下面我将介绍一种环己酮的生产工艺。
环己酮的生产通常通过气相环氧化法进行。
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是底物制备。
底物为正己烷,通常是通过石油加氢精制得到的。
石油加氢反应的条件是在高温高压下,使用催化剂将石油中的杂质去除,得到高纯度的正己烷。
第二步是环氧化反应。
将制备好的正己烷与过量的空气混合,进入环氧化反应器。
反应器内使用环氧化铁为催化剂,并控制温度和压力的条件。
在适宜的反应温度下,正己烷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形成环己酮。
第三步是分离和纯化。
通过减压蒸馏,将反应产物中的环己酮与未反应的正己烷、水等物质分离。
由于环己酮的沸点较低,减压蒸馏可以实现其高纯度的分离。
此外,还可以采用结晶法、洗涤法等纯化手段,得到高纯度的环己酮。
以上就是环己酮的生产工艺的主要步骤。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首先是催化剂的选择和控制。
选择合适的催化剂能够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收率,并减少副产物的生成。
此外,应严格控制催化剂的用量和反应温度,以确保反应的有效进行。
其次是反应条件的控制。
环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温度过高会导致副反应的发生,而温度过低则会影响反应速率。
因此,在反应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反应温度,确保反应的高效进行。
最后是底物和产物的纯度控制。
正己烷作为底物要保证高纯度,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而环己酮的纯度可通过适当的分离和纯化工艺来提高,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总之,环己酮的生产工艺涉及到底物制备、环氧化反应、分离和纯化等步骤,并需要合理选择催化剂和控制反应条件,以提高产物的纯度和收率。
通过科学的工艺控制,可以实现环己酮的高效生产,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香化知识补充
催化剂发展史
催化体系评估
可能机理探索
总结
2.三系多相催化剂
添加助剂,避 免过度加氢, 促进产物脱附
催化温度的选 择,有机溶剂 的加入
可逆吸热反应
催化剂性能评价:催化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都很高,催化条件温;
但催化剂种类多,用量大。
2015/12/5
4.钯碳多相催化剂
2015/12/5
文献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香化知识补充
催化剂发展史
催化体系评估
可能机理探索
总结
1.钴盐均相催化剂
催化机理
1)与氧分子协同促使环己烷上
的C-H键解离产生自由基; 2)促进环己基过氧化氢分解产
生自由基。
催化剂性能评价:催化剂利用率高,条件温和,选择性较好;但催 化剂难回收,转化率低。
2015/12/5
背景介绍 香化知识补充
催化剂发展史 实验条件确定
催化体系评估
可能机理探索
总结
2.不同反应条件比较
2015/12/5
背景介绍 香化知识补充
催化剂发展史 实验条件确定
催化体系评估
可能机理探索
总结
2.CO2溶剂的压力对反应结果的影响(30℃)
接 近 超 临 界 流 体
2015/12/5
背景介绍
催化剂发展史 实验条件确定
催化体系评估
可能机理探索
总结
1.催化剂与产物可分离性:
离心即可分离,分离简单
2.催化剂可重复使用性:
2015/12/5
背景介绍
催化剂发展史
催化体系评估
可能机理探索
总结
1.环己酮加氢实验结果
结论:Pd/Lewis酸复合催化剂能抑制环己酮加氢成环己醇
2015/12/5
2015/12/5
2015/12/5
背景介绍
催化剂发展史
催化体系评估
可能机理探索
总结
2.机理推测
Lewis酸 活化芳环
Pd活化H2
2015/12/5
Lewis酸 抑制加氢
背景介绍
催化剂发展史
催化体系评估
总结 可能机理探索 文献亮点简介
1.苯酚加氢制环己酮选择性及转换率 2.CO2溶剂的选用 3.催化机理研究
启发:复合催化剂可能更有应用前景,尤其是金属复合非 金属,两者性质互补,可能性能更优。
背景介绍
催化剂发展史
催化体系评估
可能机理探索
总结
文献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香化知识补充
催化剂发展史
催化体系评估
可能机理探索
总结
环己酮
>4500,000 t/year
2015/12/5
文献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香化知识补充
催化剂发展史
催化体系评估
可能机理探索
总结
1.钴盐均相催化剂 2.三系多相催化剂 3.镍-锌二步催化剂
OH 加氢 固载Pd催化剂 O OH
(
)
催化剂性能评价:一步催化,催化反应的选择性较高,催化条件温和; 但单程转化率较低。
2015/12/5
文献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系评估
可能机理探索
总结
Pd-Lewis复合催化剂
OH O
OH
加氢 Pd-Lewis酸 双催化剂
× ( )
文献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香化知识补充
催化剂发展史
催化体系评估
可能机理探索
总结
3.镍-锌二步催化剂
催化剂性能评价:催化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都很高,催化条件温和; 但催化剂种类多,用量大。
2015/12/5
文献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香化知识补充
催化剂发展史
催化体系评估
可能机理探索
总结
4.钯碳多相催化剂
Idea:Lewis 酸可能会活
化芳环,并抑制环己酮过度 加氢
2015/12/5
T Jiang et al. Science. 2009, Vol 326, 1250-1252.
文献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香化知识补充
催化剂发展史 实验条件确定
催化体系评估
可能机理探索
总结
1.不同催化剂比较
结论:Lewis酸能协同Pd催化剂,提高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