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第二批选址规划

合集下载

松江区佘山北大型居住社区概念规划——方案征集

松江区佘山北大型居住社区概念规划——方案征集

松江区佘山北大型居住社区概念规划——方案征集佚名【摘要】规划背景:松江佘山大型居住社区是上海市第二批大型居住社区近期启动的社区之一。

社区地处松江、青浦两区交界地带。

位于泗陈公路北侧,嘉松公路西侧,淀浦河南侧,通波塘东侧。

总面积约7.03平方公里。

【期刊名称】《上海城市规划》【年(卷),期】2011(000)003【总页数】4页(P68-71)【关键词】大型居住社区;概念规划;松江区;佘山;征集;上海市;公路【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1规划背景:松江佘山大型居住社区是上海市第二批大型居住社区近期启动的社区之一。

社区地处松江、青浦两区交界地带。

位于泗陈公路北侧,嘉松公路西侧,淀浦河南侧,通波塘东侧。

总面积约7.03平方公里。

考虑到佘山北社区的重要性,方案征集共召集了包括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德国SBA、美国斯道沃STOA建筑规划(中国)有限公司四家规划设计单位参与。

最后,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方案获得优胜。

方案1 设计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方案简介:方案紧扣社区临近佘山风景旅游度假区的特色,通过“借山-理水-引绿-融城”的方式营造上海独一无二具有山水特色的大型居住社区。

社区规划优先满足保障性住房,合理布局普通商品房。

规划住宅建筑总量约370万平方米,规划人口15.5万人。

居住功能与社区生态环境结合,突出亲山近水的人文风貌特色和现代居住区风貌特色。

统筹配置区域公共设施,形成服务于社区本身及周边区域的地区中心,合理配置地区级、居住区级公共设施和基础教育设施,构建服务便捷、设施完善的服务体系。

社区建设紧密依托城市交通廊道,重点解决社区与轨道交通9号线的接驳,并构建直达公交、快速公交、常规公交、社区巴士多层次多模式的公共交通系统和便捷舒适的慢性交通系统。

通过规划合理布局各项系统、完善功能配套,使社区形成“以佘山地区特有的山水生态环境为特色,以满足市民居住为主导功能,辅以配套佘山国家级风景旅游度假区,集服务、就业、交通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社区”。

上海市松江区十二五规划 全文

上海市松江区十二五规划 全文

一、2010年工作回顾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和“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之年,也是上海世博会举办之年。

一年来,全区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手抓迎博办博工作不动摇、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不放松,全力推进办世博、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按照区委提出的“五个确保”的要求,完成了区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发展指标和任务。

(一)大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稳步提升制造业能级。

确立智能电网、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先进重大装备四大产业发展方向,其中智能电网、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已经获得市认定。

强化区区合作、品牌联动,漕河泾松江高科技园区建设全力推进。

提升传统产业能级,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点,成为全市首批实践区;启动沪松公路沿线整治和开发,莘莘学子创业园等传统产业区功能提升改造前期准备有序推进。

全年主动调整劣势企业266家,腾出土地2826.5亩;五年内累计已调整820家,腾出土地12012.5亩。

制定关于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措施,设立和争取科技创新专项资金5000余万元,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全面加速,全区已有小巨人企业3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80家。

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活动,推动企业改制上市,锐奇工具在创业板上市;全年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11.56亿元,同比增长67.9%;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12.45亿元,企业融资难得到有效缓解。

加快服务业发展。

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已经成为市郊重要的休闲度假基地,辰山植物园建成开园,西佘山实行免费开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旅游巴士建成运营,天马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稳步推进,旅游业快速发展。

全年接待游客802万人次,同比增长49.6%;实现旅游收入50.1亿元,同比增长52.8%。

闵行浦江大型居住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闵行浦江大型居住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闵行浦江大型居住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04-201.规划背景根据2010年2月上海市政府批准的《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第二批选址规划》,闵行浦江拓展基地属于23块大型居住社区之一。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的要求,开展闵行浦江大型居住社区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明确该地区发展的目标理念、功能布局、道路交通、风貌环境、公建配套、居民就业等关键性问题,将有效促进闵行浦江大型居住社区的良好、有序、健康发展,也将为推进全市大型居住社区的规划建设起到指导和示范作用。

2. 规划区位闵行浦江大型居住社区位于闵行区浦江镇南部黄浦江以东、大治河北岸,靠近规划轨道交通8号线鲁汇路站(暂名),是近期推进的大型居住社区之一。

该基地至外环线约10公里,至人民广场约22公里,交通条件良好。

3.规划范围位于鲁汇基地西侧,规划范围北至盐铁塘,西至黄浦江沿岸,南至大治河,东至城市主干路浦星公路,总用地面积约4.22平方公里。

4.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闵行区区域规划实施方案》(2006)《闵行区浦江镇总体规划(2006-2020)》《上海市大型社区规划设计导则试行》(2009)5.规划理念规划目标:浦江湾畔、幸福小城规划理念:捷运社区、活力街区、生态住区6.发展规模用地规模:规划总用地面积422.14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320.91公顷(含规划片林)。

建筑规模:规划总建筑量约253.4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量约202.29万平方米,社区级服务设施建筑量3.22万平方米,基础教育设施建筑量约18.38万平方米,公共设施建筑量约29.53万平方米。

人口规模:居住人口约7.7万人。

7.规划结构规划形成“一心一环、三轴四区”的规划结构。

“一心”——在社区中央依托商业等公共设施和中央公园组成的核心区,是未来整个地区最具活力的公共活动中心;“一环”——依托沿黄浦江、大治河、盐铁塘等自然水系及规划片林形成整个社区外围的生态环,将社区环抱在一个天然氧吧中。

005:松江区泗泾南拓展基地大型社区

005:松江区泗泾南拓展基地大型社区

米兰诺贵都
佘山东郡
茉莉雅苑牡丹逸庭
10-0110-02
13-041古4-0楼2新苑 古楼新苑 14-03 15-04 15-05 19-01
佘山 九里 22-06
23-01
兰花园 水仙雅苑 16-04 17-01 20-01 21-02 桂花苑 16-05
25-05 25-06
36-10
35-08
天 36-09
安 别
29-04 30-
紫薇茗庭
塘桥村
38-03 41-0141-02 警局 40-01
渔洋苑
项目明细
项目名称
松江区泗泾南拓展大型居住社区 22-06地块
松江区泗泾南拓展大型居住社区 19-01地块
松江区泗泾南拓展大型居住社区 35-08地块
松江区泗泾南拓展大型居住社区 10-02地块18班幼儿园项目
松江区泗泾南拓展基地大型社区 项目信息
市场部 蔡云飞
概述
泗泾镇是上海市松江区辖镇,全镇常住人口133073人。 泗泾南拓展大型居住社区位于上海市西部、松江主城区东北侧、泗泾古镇西南侧。 根据2010年2月上海市政府批准的《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第二批选址规划》,松 江区泗泾南拓展基地属于大型居住社区之一。
安 别
29-04 30-04 34-04
政府办公

庄泾苑
紫薇茗庭
塘桥村
38-03 41-0141-02 警局 40-01
渔洋苑
地块情况
现阶段重点未建地块概述: 19-01、22-06为住宅用地,已通过施工许可,马上进行开工。 36-10、35-08、23-01为配套设施用地,已在进行施工许可办理。
区位
泗泾南拓展大型居住社 区距离南部松江新城主 城约13公里,距外环线 12公里,至人民广场约 30公里。

211250342_面向居住环境品质提升的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保障性住房评估体系及设计策略

211250342_面向居住环境品质提升的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保障性住房评估体系及设计策略

面向居住环境品质提升的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保障性住房评估体系及设计策略Evaluation System and Design Strategy of Subsidized Housing in Large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s in Shanghai for Improving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Quality■ 匡韦仁 KUANG Weiren摘 要: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民生工程,关系到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目标,提升与控制大型居住社区保障性住房小区的品质是促进这一目标实现的有效方法。

文章以居住环境品质提升为出发点,构建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保障性住房评估体系,通过对上海市2010-2012年第二批选址大型居住社区市属保障性住房小区实地调研评估,着眼于规划、建筑专业的品质提升,提出设计策略,完善设计把控节点,为后续建设项目提供有效理论与实践支持。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居住环境;评估体系;设计品质提升;管理控制Abstract: Subsidized housing, as a livelihood project, is related to the social goal that people live a prosperous and contented life. And improving and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subsidized housing in large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s is also an effective way contributing to this goal. Starting from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ving environment,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evaluation system for subsidized housing in large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s in Shanghai. Through on-the-spot survey and evaluation of newly selected site for such subsidized housing compound from 2010 to 2012, it proposes design strategies and perfection of control nodes in design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planning and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specialty as well as providing effectiv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upport for subsequent construction projects.Keywords: subsidized housing; living environment; evaluation system; improvement of design quality; management control0 引言保障性住房建设是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的民生工程。

生活服务型河道的现状研究与发展引导——以宝山区淞南镇、罗店大

生活服务型河道的现状研究与发展引导——以宝山区淞南镇、罗店大

区域治理综合信息生活服务型河道的现状研究与发展引导——以宝山区淞南镇、罗店大型居住区河道为例汤之洁上海宝山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1900摘要:现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中央提出了“城市双修”的理念,将生态修复作为治理“城市病”的有效手段。

河道的建设发展,是改善城市问题,修复生态环境的有力抓手。

本文选取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生活服务型河道,通过分析生活服务型河道的基本属性,研究其主要的控制特征因素,并以上海市宝山区淞南镇和罗店大型居住区内的河道为例,总结生活服务型河道的发展现状,并对后续保护发展提出引导策略。

关键词:生活服务型河道;特征因素;策略引导一、河道发展的特征因素河道以及周边区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既有自然生态的基本属性(水质水体、生态群落),亦有社会属性(滨水空间、功能腹地、设施管理)、文化属性(承载的历史文化)、工程属性(河道断面、河道护岸)、交通属性(航运)以及风貌景观属性(植被绿化)[1]。

《上海市河道规划设计导则》中提出河道设计不仅要着眼于河道本身的生态安全、航运生产功能,也要从滨水空间,驳岸立面工程、河岸植被景观、设施配置以及河道承载的历史文脉等多因素引导河道健康发展。

生活服务型河道,与城市生活密切相关,既具有一般河道所共有的自然生态属性,同时也具有社会属性、景观属性和工程属性等多特征因素。

因此,选择与其功能联系最紧密的7个因子,分别从河道水体、土地利用、滨河空间、河道断面、河道护岸、景观绿化和配套设施七方面对生活服务型河道进行分析总结[2]。

二、生活服务型河道的控制因素分析1河道水体水质、水体形态是河道最基本的自然属性。

通常用水质等级来反应河道水体的清洁度。

水质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人们对河道的感官,还会影响河道内各类水生动、植物的生态系统。

因而水体干净,河面清洁,无异味、无垃圾是对水体最直接的要求。

河道形态集中反映了自然和人工对河道的共同作用。

自然条件下形成的河道都是自由蜿蜒的形态。

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规划设计导则

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规划设计导则

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规划设计导则(试行)主编单位: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2009年7月目录第1章总则1、目标2、理念3、规划原则第2章功能布局1、多元化居住类型2、综合性城市功能3、多样化社会生活4、多层级布局结构第3章开发控制1、适宜的人口密度2、高效复合的土地使用3、合理的开发强度4、舒适的居住建筑5.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第4章道路交通1、高密度的支路网系统2、适宜的支路道路宽度3、便捷的公共交通接驳4、完善的慢行交通出行系统5、合理的交通组织模式6、合理布局的停车设施7、适宜的交通宁静化措施第5章公共设施1、多层次的城市服务设施2、综合利用的公共服务设施3、多类型的的产业设施4、高效安全的市政基础设施第6章空间特色I、中小尺度街坊2、增强街坊的围合度3、有序的街道界面4、适宜的街道尺度5、整体建筑风貌6、怡人的公共开放空间第7章生态环境1、自然的生态环境2、省地节能环保3、安全应急防灾第8章实施对策1、开发模式2、分期实施3、规划深化第九章附则1、适用范围2、适用期限3、解释权第1章总则第一条目标大型居住社区是指用地规模约为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约10万人,以居住功能为主体、生活与就业适当平衡、功能基本完善的城市社区。

大型居住社区规划设计的目标,是构建社会和谐、功能完善、交通便捷、自然宜居、活力繁荣的城市社区。

第二条理念大型居住社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满足特大型城市人口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

大型居住社区规划建设,突破传统居住区概念,突出城市社区的整体发展理念,突出社会和谐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第三条规划原则社会和谐,是大型居住社区发展的核心目标。

大型居住社区中应当保证各种城市活动能相容共存,并为多样化的城市活动综合布局空间资源,以保证经济多样性、空间多样性、社会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功能完善,是大型居住社区发展的重要途径。

大型居住社区应当纳入新城.、新市镇的发展范围,充分依托现有居住空间,考虑未来就业安排,符合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上海市市域"1986"城镇体系规划的战略发展要求。

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规划设计导则

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规划设计导则

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规划设计导则(试行)主编单位: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2009年7月目录第1章总则1、目标2、理念3、规划原则第2章功能布局1、多元化居住类型2、综合性城市功能3、多样化社会生活4、多层级布局结构第3章开发控制1、适宜的人口密度2、高效复合的土地使用3、合理的开发强度4、舒适的居住建筑5.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第4章道路交通1、高密度的支路网系统2、适宜的支路道路宽度3、便捷的公共交通接驳4、完善的慢行交通出行系统5、合理的交通组织模式6、合理布局的停车设施7、适宜的交通宁静化措施第5章公共设施1、多层次的城市服务设施2、综合利用的公共服务设施3、多类型的的产业设施4、高效安全的市政基础设施第6章空间特色I、中小尺度街坊2、增强街坊的围合度3、有序的街道界面4、适宜的街道尺度5、整体建筑风貌6、怡人的公共开放空间第7章生态环境1、自然的生态环境2、省地节能环保3、安全应急防灾第8章实施对策1、开发模式2、分期实施3、规划深化第九章附则1、适用范围2、适用期限3、解释权第1章总则第一条目标大型居住社区是指用地规模约为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约10万人,以居住功能为主体、生活与就业适当平衡、功能基本完善的城市社区。

大型居住社区规划设计的目标,是构建社会和谐、功能完善、交通便捷、自然宜居、活力繁荣的城市社区。

第二条理念大型居住社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满足特大型城市人口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

大型居住社区规划建设,突破传统居住区概念,突出城市社区的整体发展理念,突出社会和谐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第三条规划原则社会和谐,是大型居住社区发展的核心目标。

大型居住社区中应当保证各种城市活动能相容共存,并为多样化的城市活动综合布局空间资源,以保证经济多样性、空间多样性、社会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功能完善,是大型居住社区发展的重要途径。

大型居住社区应当纳入新城.、新市镇的发展范围,充分依托现有居住空间,考虑未来就业安排,符合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上海市市域"1986"城镇体系规划的战略发展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第二批选址规划
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第二批选址规划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〇一〇年一月
目录
1规划背景
2规划依据
3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4全市选址概况
5近期实施
6实施建议
7各区县大型居住社区选址7.1宝山
7.2嘉定
7.3青浦
7.4松江
7.5金山
7.6奉贤
7.7闵行
7.8浦东
7.9长兴岛
1规划背景
推进大型居住社区建设是改善居民居住水平、推进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

市委九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明确了推进大型居住社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总体目标。

市政府部署要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的要求加快推进实施。

根据市委、市政府近期的指示精神,在大型居住社区推进办的指导下,我局会同市住房保障局等部门和相关区政府,集中开展了以保障性住房为主的大型居住社区规划工作。

2009年以来,按照聚焦中低价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的要求,重点依托新城和轨道交通建设,已经先后研究推进了宝山顾村、嘉定江桥、松江泗泾、闵行浦江、浦东周康航、曹路六大配套商品房基地和嘉定云翔、青浦徐泾东站两个大型居住社区试点工作。

上述8个基地建设用地面积约29平方公里,其中住宅用地约12平方公里,规划住宅建筑面积约1936万平方米。

在2009年初提出的全市15个大型居住社区选址设想的基础上,2009年下半年,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开展了第二批以保障性住房为主的大型居住社区选址工作。

选址工作以批准的各区县的总体规划和已上报的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为依据,按照“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市里选择、区里自报、市区结合、市里审定”。

选址过程中,相关区县政府非常关注,积极配合,结合区域发展,提出选址方案;市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并明确工作推进要求。

经过多轮沟通,第二批大型居住社区选址方案基本确定。

第二批大型居住社区规划选址共计23块,建设用地面积约105平方公里,其中住宅用地面积约40平方公里,预计可建住宅建筑面积约8000万平方米,约120万套(其中含约20%动迁安置房)。

2规划依据
(1)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2001;
(2) 上海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2006;
(3) 上海市住房建设规划(2008-2012年);
(4) 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上报稿);
(5) 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
(6) 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建住房[2007]258号);
(7) 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07]45号);(8) 上海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9) 相关区县总体规划实施方案、新城总体规划。

3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为重点的大型居住社区建设,作为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抓手,聚焦城镇化战略,依托新城、新市镇,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的辐射带动作用,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全面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和中心城旧区改造,构建与现代化大都市发展相适应的住房总体格局。

聚焦新城——按照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体系,依托新城和已有大基地,布局大型居住社区,同步推进老镇改造和农民宅基地置换,推动新城人口集聚和功能提升。

公交优先——充分发挥轨道交通、高铁和城际铁路等公共交通的服务带动作用,根据居民居住、就业等交通出行需求,优先安排各项公共交通设施。

突出功能——坚持“以居住为主、以市民消费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的功能定位和导向,统筹考虑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规模结构和功能布局。

产城融合——按照居住与就业协调发展的要求,结合区域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合理安排居住、产业和各项公共设施的结构布局,推动工作与居住的平衡发展。

便于启动——结合现状用地、土地权属情况,优先选择近期启动条件较好的用地。

统筹考虑保障性住房需求,合理确定分期实施计划。

全市大型居住社区选址 4全市选址概况
全市规划大型居住社区共23处,总用地面
积约111.41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约105平
方公里,其中住宅用地面积约40KM2,预计可
建住宅建筑面积约8000万M2,约120万套。

在大型居住社区范围内,依据相关规划及
土地建设出让情况确定可开发住宅用地规模,
可开发住宅用地集约利用,容积率按照保障性
住房建设经验,控制在1.8-2.0之间。

5近期实施
综合考虑选址区位、轨道交通、现状情况等因素,建议近期启动共13个,作为明后两年建设实施基地。

包括宝山罗店、嘉定城北站、嘉定云翔拓展、青浦华新、青浦城一站、松江佘山(21丘)、松江泗泾、闵行浦江、闵行旗忠、浦东航头、浦东民乐路、浦东川沙、奉贤南桥。

合计建设用地55平方公里,可开发住宅用地20平方公里,可开发住宅建筑量4000万平方米,规划可新增保障性住房建筑面积约3200万平方米,约50万套。

考虑到六大配套商品房基地和嘉定云翔、徐泾两个大型居住社区试点内尚有170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宅可开发建设,扣除农民动迁安置需要,可提供约20万套保障性住房。

满足保障性住房建设需求(30万套+30万套)。

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第二批选址规划
6实施建议
大型居住社区建设是落实保障性住房和中低价普通商品房为主的住房建设的重要工作。

针对下一步工作推进,建议如下: (1) 《大型居住社区选址规划》确定后,我局将纳入规划土地信息系统,进行规划和土地控制。

(2) 建议加快土地储备和前期动迁工作,做好规划范围内宅基地、企业动迁安置和基本农田调整衔接等工作。

(3) 建议尽快完善相应的实施机制和政策,市区联手,以区为主,提高区县政府的积极性。

(4) 建议进一步细化明确保障性住房实施计划和步骤,远近结合、有利实施,加强工作衔接。

(5) 加快推进规划编制,按照《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规划设计导则》的要求,开展大型居住社区规划编制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