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金融风险管理作业

合集下载

商业银行外汇风险及管理

商业银行外汇风险及管理

商业银行外汇风险及管理外汇市场的波动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外汇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商业银行必须认识到外汇风险的存在,并有效地管理这些风险,以保护自身的盈利能力和资本稳定性。

本文将就商业银行面临的外汇风险进行分析,并探讨一些常见的外汇风险管理手段和策略。

一、商业银行面临的外汇风险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在其日常运营中面临着多种外汇风险。

主要的外汇风险包括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对冲基准风险。

1. 汇率风险:商业银行在进行国际贸易和跨境金融业务时,会涉及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

由于不同国家货币的汇率波动,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之间存在汇兑风险,即由于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或收益。

2. 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面临的另一个外汇风险是流动性风险。

在外汇市场波动剧烈时,商业银行可能会出现外汇头寸无法及时转化为现金的情况,导致流动性紧张,无法满足客户的资金需求。

3. 对冲基准风险:对冲基准风险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对冲交易来锁定利润或减少风险,但在对冲交易过程中,标的资产和对冲工具之间的价格关系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对冲交易的效果和预期的差异。

二、外汇风险管理手段与策略为了有效管理外汇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和策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外汇风险管理措施:1. 使用衍生产品: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外汇期货、远期合约、期权等衍生产品来对冲汇率风险。

这些产品可以帮助银行锁定汇率,减少汇兑损失。

2. 多元化外汇资产组合: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多元化外汇资产组合来分散汇率风险。

通过持有多种货币的资产,可以在某个特定货币汇率下承担较小的损失。

3. 建立风险管理部门:商业银行可以设立专门的外汇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监测和分析外汇风险,并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措施。

4. 建立适当的风险管理制度: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外汇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所有的风险管理活动符合法规和内部规定,并保持透明度和合规性。

5. 加强市场监管与研究:商业银行应密切关注国际外汇市场的动态,加强对市场走势和趋势的分析与研究,及时调整和优化外汇风险管理策略。

商业银行的外汇交易与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的外汇交易与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的外汇交易与风险管理外汇交易是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也是金融市场中最活跃的交易市场之一。

商业银行通过外汇交易提供客户直接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机会,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来保障自身和客户的利益。

第一部分:外汇交易商业银行通过外汇交易提供货币兑换、外汇买卖、远期交易、掉期交易等服务。

货币兑换是最基本的外汇交易形式,商业银行通过即时汇率购买和销售不同货币。

外汇买卖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的外汇服务,同时也可以从中获得利润。

远期交易和掉期交易是通过双方协商将来某一时间点进行的外汇交易。

商业银行通过提供这些外汇交易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同时也可以利用市场波动赚取差价。

第二部分:外汇交易的风险外汇交易面临多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

市场风险是由外汇市场波动引起的风险,外汇汇率的波动可能对交易产生负面影响。

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方无法按时履约的风险,商业银行需要评估对手方的信用状况并采取适当的对策。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交易过程中出现的无法及时变现的风险。

操作风险是由于内部失误、系统错误或恶意操纵引起的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来减少操作风险。

第三部分:外汇交易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在进行外汇交易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风险管理措施来降低风险。

首先,商业银行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架构,包括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等。

其次,商业银行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测量,通过使用各种风险模型和工具来评估和测量风险水平。

然后,商业银行需要采取适当的风险对冲和风险转移措施,例如使用金融衍生品来对冲汇率风险。

最后,商业银行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控和报告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风险事件,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结论商业银行的外汇交易业务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面临着多种风险。

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商业银行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并保障自身和客户的利益。

简述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金融风险管理作业

简述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金融风险管理作业

简述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一、汇率风险的定义国外学者对汇率风险的研究始于Michael Adler,Bernard Dumas(1983),他们将汇率风险定义为:“营业收入或资产负债的真实国内币值相对于汇率的非预期变化所表现出的一种敏感性”。

Michel Crouhy, Dan Galai,Robert Mark(2001)认为外汇风险源于外汇风险敞口,主要是汇率变动和国际间利率波动的不同步造成的。

国内学者陈彪如(1999)指出汇率风险是外币的营业收入或外币的资产负债因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所表现出的敏感性。

田玲(2004)也表述了类似的观点,认为汇率风险是商业银行因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而难以实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

邓志新(2006)认为汇率风险是银行因汇率的变动所可能带来的当期收益或经济价值损失的风险,并指出汇率波动的地区、时间差和银行表内外业务币种以及期限结构不匹配是产生汇率风险的原因。

陈洁(2006)认为汇率风险是指外汇汇率波动通过贸易渠道和金融资本渠道给从事国际贸易者和投资者带来的风险。

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其汇率风险的危害较一般企业更具有破坏性。

这里说的汇率风险不仅仅是指单个银行的汇率风险,也包括整个银行体系的系统性汇率风险。

因此,商业银行汇率风险定义包含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含义:宏观的汇率风险是汇率的非预期变化通过中间变量的传导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可能性;微观的汇率风险则是指汇率的非预期变化通过外汇风险敞口使银行以外币计价的资产、负债或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本币价值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二、汇率风险产生原因研究一般认为,汇率风险来源于商业银行的货币错配与期限错配(Michael Crdouhy,Dan Galai,Robert Mark,2001)。

当汇率变动与预期趋势相反时,且存在风险敞口或不完全套期敞口(Robert Mark,Michel Crouhy,Dan Galai,2005)时,银行就会面临汇率风险。

商业银行汇率风险及其管理对策

商业银行汇率风险及其管理对策
汇来对冲未来汇率风险。
期货合约
期货合约是一种标准化的金融衍 生品,通过买卖期货合约可以对
冲汇率风险。
期权合约
期权合约是一种赋予持有者在未 来某一时间以特定价格购买或出 售一种资产的权利的合约。在汇 率风险管理中,可以利用期权合
约对冲汇率风险。
投资组合理论在汇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多元化投资
通过将资金投资于不同的资产类 别、地区和货币,可以降低单一 货币的风险敞口。
2023-12-08
商业银行汇率风险及其管理对策
汇报人:
contents
目录
• 商业银行汇率风险概述 • 商业银行汇率风险识别与评估 • 商业银行汇率风险规避与控制 • 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工具与技术 • 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实践案例 • 总结与展望
01
商业银行汇率风险概述
汇率风险的定义
汇率风险的定义
01
一种基于期权定价理论的汇率风险评估模型,用于计算汇率波
动时商业银行可能遭受的损失。
Credit Suisse模型
02
一种基于历史模拟法的汇率风险评估模型,用于模拟汇率未来
可能的波动情况。
Bank of America模型
03
一种基于参数法的汇率风险评估模型,用于评估汇率波动对商
业银行财务状况的影响。
建立完善的汇率风险管理 制度
制定明确的汇率风险管理政策,明确风险容 忍度和风险控制目标。
定期进行汇率风险评估
通过定期评估汇率风险,及时调整风险管理策略。
合理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进 行套期保值
通过套期保值操作,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 险。
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框架
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01

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实践与案例分析
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汇率风险管理体系,明确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确保汇率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商业银行应加强外汇业务的风险防范,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如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实施套期保值等。
商业银行应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加强信息交流和监管协同,共同应对汇率风险挑战。
根据汇率风险产生的原因和时间的不同,汇率风险可以分为折算风险、交易风险和经济风险三类。
又称会计风险,是指企业或个人在将外币转换为记账本位币时,由于汇率的变化而引起的资产或负债价值的变化。
指在以外币计价的交易中,由于汇率的变动而引起的以外币表示的资产或负债价值的变化。
又称经营风险,是指由于汇率的变动而引起的企业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
折算风险
由于汇率变动,导致银行财务报表中以外币计价的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出现波动的风险。
经济风险
由于汇率变动对银行的未来收益、成本和现金流产生影响的风险,通常涉及经营策略、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的变化。
敏感性分析
衡量汇率变动对银行净值或经济价值的影响程度。
情景分析
模拟不同汇率变动情景下,银行面临的风险程度。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
商业银行应定期对自身面临的汇率风险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
03
02
01
外汇期权
外汇期权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加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风险管理方式,既可以在未来获得一定的收益,也可以规避汇率风险。
外汇掉期
外汇掉期可以调整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降低汇率风险。
外汇远期合约
通过签订外汇远期合约,商业银行可以锁定未来外汇交易的汇率,从而规避汇率风险。
结论
汇率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汇率波动对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价值、国际业务收入等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加强汇率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汇率风险是商业银行在外汇交易中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

由于汇率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商业银行需要采取适当的汇率风险管理措施,以降低汇率风险对其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的不利影响。

本文将探讨商业银行应如何管理汇率风险,包括汇率风险的定义、影响因素、管理方法和工具。

一、汇率风险的定义和影响因素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波动引起的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变动,以及由此产生的损失风险。

商业银行在外汇交易中,尤其是在进行跨境交易时,面临着不同货币之间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汇率风险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国际经济形势、政治因素、货币政策、市场供求关系等。

这些因素的变动将导致汇率的波动,从而增加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

二、汇率风险管理方法商业银行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管理汇率风险,具体包括:1. 自然对冲自然对冲是指通过在外汇交易中进行相反方向的交易,以抵消资产和负债在不同货币间的汇率风险。

商业银行可通过设置外汇头寸限制,在内部资金调度中实现自然对冲,以降低汇率波动对其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2. 套期保值套期保值是通过进行外汇衍生品交易,如远期合约、期权等,锁定现货交易的汇率,以避免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套期保值交易,来管理汇率风险。

3. 外汇掉期外汇掉期是指商业银行和客户约定在未来一定时间段内以预定的汇率进行交换的交易。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与客户签订外汇掉期合约来锁定未来的应收或应付款项的汇率,以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4. 多币种经营商业银行可以选择在多个货币中经营业务,以分散汇率风险。

多币种经营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在不同货币之间进行平衡,从而降低对单一货币汇率的敏感性。

三、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商业银行在管理汇率风险时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包括风险管理软件、外汇风险指标、风险评估模型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实时监测和评估汇率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另外,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与专业外汇交易商合作,获取更准确的市场信息和交易执行服务,以提高其汇率风险管理能力。

商业银行的利率与汇率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的利率与汇率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的利率与汇率风险管理在现代经济中,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资金中介、信贷投资和风险管理的角色。

其中,利率和汇率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两个重要挑战。

本文将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和汇率风险管理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的波动而导致利率收入和支出不匹配的风险。

为了有效管理利率风险,商业银行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商业银行需要进行利差管理。

利差是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和存款利息的差额所形成的收入,是商业银行的核心利益来源之一。

利差管理包括对贷款和存款利率的灵活调整,以适应市场利率的变动,并对资金流动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调配。

其次,商业银行需要进行利率套期保值。

利率套期保值是通过衍生工具(如期货合约、利率互换等)来对冲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以保护商业银行的利润。

通过利率套期保值,商业银行可以锁定未来的利率,降低利率风险对经营业绩的影响。

另外,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合理的资产负债配置和优化固定收益投资组合来管理利率风险。

通过对不同期限、不同种类的负债和资产进行配置,商业银行可以降低利率风险对银行整体风险的影响。

二、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波动导致的外汇资产和负债的价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

商业银行在管理汇率风险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商业银行可以进行合理的外汇头寸管理。

外汇头寸管理包括对外汇资产和负债的有效匹配,以降低汇率波动对银行财务表现的影响。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增加外汇头寸限额、加大外汇头寸的差额和期限控制等方式,有效管理汇率风险。

其次,商业银行可以采取汇率套期保值来应对汇率风险。

通过使用外汇衍生工具,如远期合约和期权等,商业银行可以锁定未来的汇率,降低汇率风险的影响。

另外,商业银行还需要加强对外汇市场的研究和分析,及时把握汇率波动的趋势和变化,以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结论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面临着利率和汇率风险的挑战。

13.5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

13.5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

外汇交易记录是汇率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但是外汇交易记录 表只是一个交易记录,它没有告诉银行管理者目前外汇头寸的盈亏 情况,难以体现汇率风险的总体状况。
为控制汇率波动造成外汇头寸的盈亏,银行应该用市场汇率重 新估价外汇头寸,分析外汇头寸的盈亏情况。
如表14-2,按照市场汇率计算,如果现在结束头寸,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行的 美元总头寸将亏损10,832.88英镑。
会计风险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换算方 法。虽然这种损益是会计性质的账面损益,是尚未实 现的,不涉及实际的现金流,但却会影响到银行向股 东和社会公众信息披露的结果。
第二节 汇率风险管理方法
商业银行承担的汇率风险主要是外汇交易风险。 当商业银行进入外汇市场交易外汇时,一般充当两种 角色:一种是代客进行外汇交易,赚取交易价差和手 续费收入;另一种是银行自营外汇交易。无论是出于 何种目的进行交易,当银行买进或卖出某种货币时, 很可能出现金额和期限的不匹配,持有该种货币的多 头或空头头寸。
689,655.17 -689,655.17 1,041,666.67 704,225.35 -719,424.46 -266,049.45
利润/亏损 (英镑)
459.64 -18,262.34
4,723.67 -4,723.67 7,183.91 4,924.65 -5,138.75 -10,832.88
现在汇价
现在相当于 英镑(英镑)
67,567.57
-1,342,281.88
684,931.51 -684,931.51 1,034,482.76 699,300.70 -714,285.71 -255,216.57
1.47
1.47
1.45 1.45 1.44 1.42 1.3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
一、汇率风险的定义
国外学者对汇率风险的研究始于Michael Adler,Bernard Dumas(1983),他们将汇率风险定义为:“营业收入或资产负债的真实国内币值相对于汇率的非预期变化所表现出的一种敏感性”。

Michel Crouhy, Dan Galai,Robert Mark(2001)认为外汇风险源于外汇风险敞口,主要是汇率变动和国际间利率波动的不同步造成的。

国内学者陈彪如(1999)指出汇率风险是外币的营业收入或外币的资产负债因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所表现出的敏感性。

田玲(2004)也表述了类似的观点,认为汇率风险是商业银行因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而难以实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

邓志新(2006)认为汇率风险是银行因汇率的变动所可能带来的当期收益或经济价值损失的风险,并指出汇率波动的地区、时间差和银行表内外业务币种以及期限结构不匹配是产生汇率风险的原因。

陈洁(2006)认为汇率风险是指外汇汇率波动通过贸易渠道和金融资本渠道给从事国际贸易者和投资者带来的风险。

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其汇率风险的危害较一般企业更具有破坏性。

这里说的汇率风险不仅仅是指单个银行的汇率风险,也包括整个银行体系的系统性汇率风险。

因此,商业银行汇率风险定义包含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含义:宏观的汇率风险是汇率的非预期变化通过中间变量的传导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可能性;微观的汇率风险则是指汇率的非预期变化通过外汇风险敞口使银行以外币计价的资产、负债或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本币价值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二、汇率风险产生原因研究
一般认为,汇率风险来源于商业银行的货币错配与期限错配(Michael Crdouhy,Dan Galai,Robert Mark,2001)。

当汇率变动与预期趋势相反时,且存在风险敞口或不完全套期敞口(Robert Mark,Michel Crouhy,Dan Galai,2005)时,银行就会面临汇率风险。

按照汇率风险的成因来源,Shapiro(2006)将汇率风险细分为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营风险。

交易风险是指银行在约定以外币计价成交的业务经营过程中,由于结算时的汇率与业务发生时的汇率不同而产生收益或亏损的风险。

折算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把外市余额折算为人民币时,因汇率波动而引起资产负债表某些外汇项目金额发生变动的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由于汇率的非预期变动引起商业银行未来一定期间内现金流量或收益变化的可能性。

我国学者的观点基本与国外学者一致,并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汇率风险的来源做出了经验性研究。

温彬(2005)经分析认为影响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的因素有汇率波动的时间差、地区差以及币种、期限结构不匹配
等。

有学者(蔡艳菲,2006;黄华莉,2002)从业务经营的角度指出商业银行汇率风险主要来自银行的资本金、资产负债和结售汇等中间业务。

汇率波动导致商业银行持有外汇头寸的价值发生变化是商业银行汇率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

许贤丽(2013)认为,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取决于外汇资产负债敞口头寸的大小和币种是否匹配。

谢非(2010)从汇率制度、汇率波动和外汇敞口三个方面归纳汇率风险产生的原因。

他认为,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商业银行外汇风险敞口的存在是导致汇率风险的充分条件。

三、汇率风险的影响研究
已有系列的学术研究针对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的暴露情况进行了实证考察。

汇率风险度量方法分为直接度量法和间接度量法。

直接度量法是指直接衡量汇率波动对银行的外汇资产价值带来的影响。

间接度量法是基于汇率波动通过宏观经济变量作用于银行净值的原理衡量汇率波动与银行价值变动的关系。

其中,直接度量法包括外汇敞口分析、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内部模型法和VaR等方法。

间接度量法又分为资本市场法和现金流量法。

这两者的区别在于:资本市场法假定银行的价值可以由它的股票收益率反映,而现金流量法假定银行的价值体现在银行的账面财务数据上。

在汇率波动是否影响银行经营绩效的问题上,前人学者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

一部分学者使用资本市场法分析认为银行股票收益率受汇率波动的影响(Chamberlain et al,1997;Choi et al,1992;Elyasiani&Mansur,2005;Atindehou&Gueyie,2001)。

Choi采用1975-1987年间的月度数据,估计市场组合收益率、利息率和外汇波动率对美国48家最大商业银行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20%的商业银行存在显著的外汇风险暴露,汇率波动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具有周期性,对跨国银行价值的影响与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具有密切的联系。

一些学者认为银行股票收益率不受汇率波动影响(Chamberlain et al,1997)。

另有学者指出汇率波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可能是非线性的(Ware and Winter,1988;Sercu and Uppal,1995;Bartram,2004;Muller and Verschoor,2006;Priestley and Odegaard,2007 )。

Martin和Mauer(2003)首次运用现金流量法考察5种国家货币兑美元汇率对银行的风险暴露情况。

国内也有相关文献对汇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实证上的研究。

温彬(2005)分析认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外汇资金、资本充足率管理、国际结算等各项具体业务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并表明人民币升值后的汇率风险是存在的,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强管理和驾驭汇率风险的能力。

潘鹏宇(2006)也从业务经营的角度指出,汇率波动将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海外并购业务以及国际业务等产生影响。

李小娟(2006)讨论了汇率浮动弹性扩大以及人民币升值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会计风
险、交易风险和信用风险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参考借鉴其他国际银行防范汇率风险的经验,提出了汇率风险的具体应对措施与方法。

在实证方面,陈晓莉(2006)构建的理论模型中指出,资产负债表渠道是汇率波动影响银行资产价值的主要途径。

在其2010年的文章进一步运用基于GMM估计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汇率变动对银行存贷款、净资产的影响,并指出在存在货币错配的情况下,汇率波动将影响银行资产净值。

李晓鸣、高洪亮和吕洪伟(2008)采用资本市场法分析了我国7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暴露,发现在新汇率制度下我国商业银行存在显著的外汇风险暴露。

周好文,刘飞(2009)运用资本市场法和现金流量法的实证方法,得出现金流量法比资本市场法更具敏感性,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存在显著的汇率风险。

李雪莲、刘梅和李健(2010)考察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营情况,结果发现70%以上的上市银行存在显著的外汇风险暴露。

黄伟男(2013)基于GARCH-VAR模型对美元外汇的波动性进行分析和预测,实证结果表明汇率波动的标准差对汇率风险值有很大的影响,汇率变动直接影响银行的外汇管理业务。

四、汇率风险的管理研究
商业银行对汇率风险进行有效管理有利于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健性。

一方面要从外部监管的角度,完善银行业的监管法律规范,培育和完善外汇衍生品市场;另一方面要从银行内部监管的角度,增强商业银行识别、计量和监控汇率风险的能力,提高外汇衍生品定价能力。

国内外学者对商业银行如何进行汇率风险防范的观点大致保持一致,一般认为有两种方法,即针对汇率风险敞口的表内调节方法和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的表外对冲方法。

表内调节法主要是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内资产负债的时间、币种、利率、结构进行匹配,表外对冲法主要是对结构性的外汇头寸通过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

国内学者从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运作机制和改进汇率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两个视角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在完善内部运作机制方面,学者们的观点可以归纳为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技术、健全汇率风险管理体系和优化与汇率风险相关的业务流程;在改进外部环境方面,主要探讨如何建立汇率风险规避机制的相关配套措施,包括发展外汇衍生品市场、深化外汇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等等。

五、总结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商业银行汇率风险在定义、产生原因、影响和管理策略等方面的观点大部分类似,其研究特点和启示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从汇率风险暴露的情况看,国内
外学者的研究结论存在差异性。

这可能归结于风险度量方法、样本指标、样本数据的选择存在差异。

同时,银行业绩除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之外,其他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如银行存贷利差、通货膨胀率、宏观经济增长率等,控制变量的多少对计量结果有明显影响,应该考虑尽可能多的影响因素,如果漏掉重要的影响因素,容易导致有偏的估计结果,甚至会掩盖汇率风险与银行价值之间的真实关系。

从汇率风险的成因看,以往文献根据汇率风险的来源进行分析,即分析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营风险如何影响银行价值。

可见,分析汇率风险产生机制的研究视角比较单一,并且停留在对单个银行的汇率风险分析上。

从管理策略看,以往文献多从微观角度进行考虑,从增强汇率风险管理意识、健全汇率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内控机制和提升管理技术等方面应对汇率风险。

较少从整个银行系统乃至宏观经济层面分析,即对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的微观防范机制研究比较充分,而对宏观角度的防范机制缺少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