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教案 小孩不小歌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孩不小歌》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孩不小歌》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正确、流利地唱出《小孩不小歌》;2.提高幼儿的听力、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3.学习舞蹈动作,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4.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歌曲的准确唱法;2.舞蹈动作的统一协调;3.合作意识的培养。
难点:幼儿的身体发展尚未成熟,需要认真引导和指导。
三、教学准备1.CD或mp3播放器;2.紫色帆布;3.安全、清洁的教学环境;4.音乐老师、幼儿园班主任的协作;5.准备礼物奖励出类的表现。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唱歌1.引导幼儿无需紧张,暖身;2.播放《小孩不小歌》片段,带领幼儿跟读;3.整首歌曲一起唱几遍,帮助幼儿熟悉歌曲。
第二步:舞蹈动作1.引导幼儿安排好队形,最终站的位置;2.教授舞蹈动作;3.引导幼儿模仿并同步,全班一起练习。
第三步:综合排练1.将唱歌和舞蹈动作融合到一起;2.整体排练;3.排练完成后回放录音/视频资料,让幼儿集体欣赏,同时引导幼儿分析自己的表现。
第四步:评价互动1.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2.为表现优秀的幼儿颁发奖励;3.让幼儿互相欣赏,鼓励赞美。
五、教学反思本教案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全面培养。
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教育我们——要让幼儿真正喜欢学习,就不能只是机械地灌输知识,而应该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正问题。
大班音乐教案小孩不小歌

大班音乐教案《小孩不小歌》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通过学习《小孩不小歌》,了解自己已经是大孩子,要懂得自理和独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能力和音乐节奏感。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唱《小孩不小歌》,理解歌词的含义。
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录音机、音响设备、歌谱。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引导幼儿进入音乐课堂。
2. 新歌教学: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小孩不小歌》,教唱歌曲,讲解歌词的含义。
3. 唱歌练习: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唱歌练习,注意音准和节奏。
4. 歌词接龙: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词接龙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回家后,幼儿要向家长展示所学歌曲,并讲解歌词含义。
2. 家长协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理和独立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歌曲的掌握情况。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是否能够独立完成一些事情。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比赛,让他们在比赛中发挥自己的特长。
2. 邀请家长参加幼儿的音乐演出,增进家长对幼儿音乐教育的了解和支持。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九、教学计划调整:根据本次教学情况和幼儿的表现,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计划,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确保目标既有挑战性又具有实际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确保幼儿能够理解并唱出歌曲,难点是帮助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三、教学准备:检查教具和环境准备是否符合教学需求,保证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四、教学过程:在导入和唱歌练习环节,关注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确保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学习。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孩不小歌》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孩不小歌》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和感受《小孩不小歌》的歌曲内容,理解歌曲所传达的信息。
2.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幼儿能够用正确的节奏和音调演唱《小孩不小歌》。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能够独立完成一些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演唱《小孩不小歌》并能够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音调。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频设备、歌谱、动作示范图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小孩不小歌》的音频,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2. 教学新歌: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小孩不小歌》,教唱歌曲,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和音调。
3. 动作编排:教师根据歌曲内容,教授相应的动作,让幼儿边唱边跳。
4. 练习演唱: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演唱练习,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5. 总结: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小结,表扬幼儿的表现,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能够独立完成一些事情。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让幼儿向家人展示所学歌曲和动作。
2. 家长协助幼儿,每天至少练习演唱《小孩不小歌》一次。
3. 家长鼓励幼儿参与家务,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以及演唱、动作表现等方面。
2. 家庭作业评价: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的练习情况,包括演唱、动作和参与家务等方面。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小孩不小歌》的班级表演,提高他们的舞台表现力。
2. 邀请家长参加幼儿的音乐会,让家长见证幼儿的成长。
八、教学反馈1.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学习情况,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2. 根据家长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九、教学调整1. 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高他们的演唱和动作能力。
2. 针对幼儿在家庭作业中的问题,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帮助幼儿克服困难。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孩不小歌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孩不小歌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歌曲《小孩不小歌》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 帮助幼儿理解歌词的意义,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通过活动,引导幼儿学会合作、分享和尊重他人。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小孩不小歌》歌词卡片、图片、乐器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b. 教师播放一首欢快的音乐,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2. 歌曲学习(5分钟):a. 教师向幼儿介绍歌曲《小孩不小歌》的背景和歌词含义。
b.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让幼儿跟唱。
c. 教师带领幼儿分析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让幼儿尝试用动作表现出来。
3. 歌曲展示(3分钟):a. 教师邀请部分幼儿上台展示他们学会的歌曲。
b. 鼓励其他幼儿为他们鼓掌,表达对他们的欣赏和鼓励。
四、活动延伸(5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如“音乐抢答”、“音乐接龙”等。
2. 教师让幼儿自由发挥,用乐器伴奏演唱《小孩不小歌》。
3. 教师鼓励幼儿自己创作歌曲,并与同伴分享。
五、活动总结(2分钟):1. 教师邀请幼儿谈谈他们对活动的感受,让幼儿认识到自己在活动中的成长。
2.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幼儿在活动中的优秀表现。
3. 教师鼓励幼儿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保持对音乐的热爱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六、教学内容1. 歌曲《小孩不小歌》的词曲分析:让幼儿了解歌曲的结构、节奏和旋律。
3. 音乐技巧:教授幼儿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高、节奏等。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演唱歌曲,让幼儿跟随学习。
2. 互动法:教师与幼儿互动,共同完成歌曲演唱。
3. 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大班歌唱:小孩不小歌(教案)

大班歌唱:小孩不小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学会歌曲《小孩不小歌》,理解歌曲的含义,知道要做个小大人。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合唱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自信、独立自主的良好品质,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小孩不小歌》,理解歌曲的含义。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准和节奏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录音机、音响设备、歌谱、图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小孩不小歌》,让幼儿聆听并感受歌曲的美妙。
2. 教学新歌: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新歌,注意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
3.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轮流演唱歌曲,互相学习和鼓励。
4. 合唱练习:全班幼儿一起合唱,注意协调音量和音准。
5.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歌曲内容,让幼儿明白要做个小大人的道理。
五、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幼儿进行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合唱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3. 通过歌曲教学,培养幼儿自信、独立自主的良好品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六、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以生动形象的方式示范演唱,引导幼儿模仿。
2. 互动法:教师与幼儿互动,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
3. 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歌曲。
七、教学内容1. 歌曲学唱:学习歌曲《小孩不小歌》,掌握歌词内容和旋律。
2. 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音乐欣赏:欣赏其他儿童歌曲,提高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
2. 歌曲演唱:评估幼儿对歌曲的掌握程度,包括音准、节奏和合唱能力。
3. 家园合作: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九、教学延伸1. 音乐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其他音乐活动,如音乐会、舞蹈等。
大班音乐活动歌曲小孩不小歌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歌曲小孩不小歌教案【含教学反思】背景介绍音乐活动是幼儿园中非常重要的体验活动之一,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一环。
幼儿教育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音乐能够使幼儿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其审美情趣,拓展幼儿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而音乐活动中,歌曲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它能够帮助幼儿理解世界,感受生活,认识自己,也能促进幼儿的身体与语言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以歌曲“小孩不小歌”为主要内容。
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帮助大家更好地开展音乐教育活动。
教案设计教案目标•增强幼儿的身体运动能力•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听觉能力•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教学方法•采用歌唱、动作配合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在听歌的同时,通过身体动作的配合使情感得到体验,并进一步发展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
•将歌曲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并根据不同阶段的要求进行不同的操作和配合动作。
教学内容第一阶段1.教师放歌,让幼儿放松身体,随着音乐律动舒展全身,增强幼儿的肢体协调和身体感觉的敏感度。
2.音乐达到高潮,教师指挥幼儿纵声高呼“我是最棒的”,并要求幼儿大力地拍打自己的胸部和手臂,让幼儿体验到兴奋的感觉。
第二阶段1.教师重新放歌,歌曲节奏渐缓,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大声唱歌,并配合动作,舞蹈大步跳跃,教师帮助幼儿熟练掌握歌曲节奏和动作形式。
2.音乐达到高潮,教师要求幼儿大力地跳跃和拍打自己的胸膛和手臂,让幼儿体验到运动兴奋的感觉。
第三阶段1.教师放慢节奏至最后阶段,让幼儿将动作和唱歌自然结合,并以渐渐减弱的方式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本次教案的实施效果良好,幼儿们非常喜欢这首歌曲,兴奋中融入了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过程中,通过动作、语言以及视觉等多种形式鼓励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活动,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进一步促进了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展。
但也存在一些教学不足和改进方向:•活动时间容易过长,可能会让幼儿感到疲惫,可以根据活动的不同阶段和幼儿的身体状况适当调整活动时间,达到身体和心理的平衡。
大班音乐教案小孩不小歌

大班音乐教案《小孩不小歌》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通过学习《小孩不小歌》,了解自己已经是大孩子,能够独立完成一些事情。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小孩不小歌》的歌词,并能用动作表现出歌曲的内容。
难点:让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学会用愉快的情绪演唱。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乐播放设备、歌谱、动作示范图。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舒适的座椅,便于幼儿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已经长大,能做一些独立的事情。
2. 学习歌曲:教师播放《小孩不小歌》的音乐,让幼儿倾听并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 动作编排:教师根据歌曲内容,设计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在演唱歌曲时跟随音乐做动作。
4. 练习演唱: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多次演唱练习,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5.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歌曲内容,让幼儿谈谈自己学会的歌曲,以及自己在演唱过程中的感受。
五、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他们对歌曲的掌握程度,为下次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确保他们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歌曲掌握评价:评估幼儿对《小孩不小歌》的熟练程度,包括歌词记忆、节奏感和音准。
3. 动作表现评价:评价幼儿在演唱过程中动作的准确性、流畅性和创意性。
七、教学拓展1.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学习,在家中与幼儿一起演唱歌曲,培养幼儿的家庭音乐氛围。
2. 主题活动:结合幼儿的成长话题,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如“我长大了”“独立完成任务”等,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成长的喜悦。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孩不小歌》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孩不小歌》含反思幼儿园大班教案《小孩不小歌》一、教学目标:1. 学习歌曲《小孩不小》。
2. 把握一些简单的自我表达技能。
3. 培育幼儿对本身的认得与自信念。
二、教学内容:歌曲《小孩不小》三、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用简单的语言向幼儿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问:小伙伴们,你们觉得本身是大人还是小孩呢?为什么?2. 歌曲学唱老师播放歌曲《小孩不小》的音乐,让幼儿听歌曲,了解歌曲的节奏感和歌词的内容。
然后,老师逐句教唱歌曲,并分角色让幼儿分组唱,让幼儿更好地把握歌曲,唱好歌曲。
3. 自我认得老师请幼儿自由发挥,提问:你们觉得本身在哪些方面已经长大了呢?幼儿可以从本身的身体、生活、学习等方面来发挥。
并要求幼儿在得到同伴的认同的同时,也要注意敬重别人的表达。
4. 小组讨论老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小组内的幼儿自由讨论本身能够做到的事情,并在呈现中带动其他小组的幼儿。
引导幼儿发掘个人的闪光点和优点。
老师可以予以确定性评价和激励,培育幼儿的自信念和自我价值感。
5. 合唱老师再次播放歌曲《小孩不小》的音乐,要求幼儿全体合唱。
四、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主题是《小孩不小歌》,旨在通过唱顺口溜式的歌曲来帮忙幼儿理解“我不是小孩,我已经长大了”的信息,并提升幼儿自信念和自我认得。
在本节课中,通过几个环节的设计,使幼儿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完成了这个目标。
这节课的活动设计还具备以下优点:1、让幼儿在自由发挥和小组讨论中呈现了本身的优点和闪光点,加强了自信念和自我价值感。
2、老师在教唱歌曲过程中通过提问与幼儿互动,使幼儿对唱曲的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
3、在小组讨论环节,老师实行确定性评价和激励的方式,加强了幼儿的自信念和学习积极性。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重视课堂氛围的营造,加添幼儿互动的机会,让幼儿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不断加强自我认得和信念。
同时,我还需要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再次深入讨论,针对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喜好点进行个性化定制,使教学效果更加优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音乐:小孩不小歌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进行曲风格,精神饱满地演唱进行曲风格的歌曲。
2、在教师动作提示下学习歌词中的拟声词。
3、理解歌词“小孩不小”的含义,体会自己长大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磁带。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1)、教师:为什么大人们总叫我们“小孩儿”?
(2)、我们什么地方比大人小呢?
(3)、你觉得自己长大了吗?你从哪里感觉自己长大了?
幼儿讲述。
师小结:你们都太棒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可以帮身边的人做力所能力的事,老师觉得你们都应该得到表扬。
2、幼儿欣赏歌曲,感知歌词的含义。
(1)、教师,有一位有学问的爷爷陶行知写了一首歌,歌名叫《小孩不小歌》,一起来听一听!
(2)、说说歌曲里唱了什么?
(3)、教师总结歌词的含义:有人说我们小孩小,其实我们并不小!如果有大人小看我们,那是他们不知道我们已经长大了,那他就比我们小孩还要小!
3、引导幼儿整理歌词,重点感知歌词中的拟声词。
4、幼儿跟着旋律用EN 的声音哼唱
5、幼儿学唱歌曲。
教师以动作提示“嗨”“哈哈”。
6、即兴指挥幼儿在歌曲中加入拟声词“嗨”。
7、谈话结束活动。
这次活动小朋友,们都表现的很好,仿佛一个个都长大了,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回到家也像个小大人一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小孩不小,我们也可以做很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