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张拉专项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预应力钢丝绳张拉施工方案

预应力钢丝绳张拉施工方案

预应力钢丝绳张拉施工方案1. 引言预应力钢丝绳是一种在施工现场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应力预设的材料。

本文档旨在描述预应力钢丝绳张拉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并保证施工安全。

2. 施工准备在开始施工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性,确保无障碍物、无凹凸不平的地面和良好的通风条件。

- 移除施工区域内可能影响施工的杂物和妨碍设备运输的障碍物。

- 检查预应力钢丝绳的质量和数量,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3. 预应力钢丝绳张拉施工步骤3.1 钢丝绳布设- 根据设计要求,在混凝土结构内精确布设预应力钢丝绳的位置和数量。

- 采用专用工具将预应力钢丝绳固定在混凝土结构的两侧。

3.2 张拉钢丝绳- 使用张拉设备连接预应力钢丝绳。

- 根据设计要求,逐渐施加张拉力,直至达到预设的预应力。

- 对每根钢丝绳进行张拉力的监控和校准,确保它们的预应力水平符合设计要求。

3.3 锚固预应力钢丝绳- 在达到预设的预应力后,使用专用工具将预应力钢丝绳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中的锚具上。

- 锚固必须牢固可靠,以确保预应力钢丝绳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松动或脱落的情况。

4. 停工与安全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遵循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施工操作规程。

- 工人必须戴上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安全帽和防护面具。

- 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限制无关人员的进入。

- 在施工完成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没有危险物品或可能引发事故的杂物。

5. 结论本文档描述了预应力钢丝绳张拉施工方案的主要步骤,包括钢丝绳布设、钢丝绳张拉和锚固等。

在进行钢丝绳张拉施工时,务必遵循安全规范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清理,以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

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

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预制梁工程,主桥主要采用多箱单独预制,简支梁体系,桥面连续。

本工程预制梁类型有箱梁。

箱梁跨径为30m。

预应力钢束采用φ15.24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为1395Mpa,每根钢绞线的张拉力为195.3KN,两端对称同时张拉,预制梁正弯距钢束采用M15-4、M15-5圆形锚具及其配套的配件,预应力管道采用圆形金属波纹管。

箱梁墩顶连续段处负弯距钢束采用BM15-4、BM15-5扁形锚具及其配套的配件,预应力管道采用扁形金属波纹管。

二、预应力张拉1、预应力张拉设备本工程预制箱梁采用VLM锚具,配置与之配套的张拉机具12套,千斤顶采用YCW-250型,油压泵采用ZB2×2-500型电动高压油泵。

2、张拉前期准备(1)、预应力张拉之前对张拉设备必须进行配套检验标定,合格后才能使用。

所有压力表的精度,不宜低于 1.5级,校验千斤顶的试验机或测力机的精度不得低于±2%。

(2)、锚具、夹片、钢绞线、波纹管按规定进行送检,经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3)、张拉前对预制梁进行检查,外观和尺寸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安装张拉设备时,应使张拉力作用线与孔道中心线末端的切线重合。

(4)、为确保张拉质量,张拉前必须组建专业张拉班组,并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3、张拉控制张拉前对梁体砼试件进行试压,当砼的实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且养护时间不小于4天时,才能进行张拉。

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应力均为1395Mpa 。

张拉采用穿心式千斤顶。

张拉前先做好千斤顶和压力表的校验与张拉吨位相应的油压表读数和钢丝伸长量的计算,尤其对千斤顶和油泵进行仔细的检查,保证各部分不漏油并能正常工作。

张拉采用油表读数与伸长量双控制的方法,先将预应力钢绞线拉到初始控制应力0.10бk ,测量油缸伸长量,接着开动油泵,张拉应力为0.2бk 进行张拉,同时记录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比较,无问题后, 张拉到бk 的100%时,测量伸长量,看是否与计算相符,如在规定范围内,则进行锚固。

预应力张拉专项施工方案

预应力张拉专项施工方案

预应力张拉专项施工方案一、引言预应力张拉技术是桥梁、建筑、隧道等工程中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施加预应力,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预应力张拉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专项施工方案至关重要。

二、方案目标本专项施工方案的目标是确保预应力张拉施工过程的安全、质量和效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合理的张拉方案,确保张拉过程的安全性和结构的稳定性。

2、确定适宜的张拉参数和工艺,保证预应力值的准确性和结构的受力均匀性。

3、规定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确保预应力材料的品质和施工质量。

4、优化张拉设备的选择和操作流程,提高施工效率并降低成本。

三、施工前准备1、技术准备: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张拉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

2、材料准备:采购合格的预应力材料,如钢绞线、锚具、夹片等。

3、设备准备:选择合适的张拉设备和辅助工具,如千斤顶、高压油泵、锚具安装机等。

4、安全准备:制定安全施工规程,进行安全培训和交底,确保工人熟悉操作规程。

四、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1、钢绞线的加工与存放:按照设计要求对钢绞线进行下料、穿束、编束和存放,确保钢绞线的质量和规格符合要求。

2、锚具的加工与存放: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锚具,进行加工和存放,确保锚具的质量和精度。

3、预应力张拉: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预应力张拉,控制张拉力和伸长量,确保结构的受力均匀性和稳定性。

4、孔道压浆:在张拉完成后进行孔道压浆,确保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

5、质量控制措施: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如材料检验、设备的校准、张拉过程的监控等。

五、安全措施1、安全教育培训: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安全防护措施: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用品、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等。

3、安全应急预案: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包括应急组织、通讯联络、现场急救等方面,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工人和设备的安全。

桥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

桥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

桥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一】桥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1.前言本主要描述了桥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的详细内容。

预应力张拉是桥梁施工中重要的工序,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案对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2.施工准备2.1 设计准备在施工前,需要进行桥梁预应力设计的准备工作,包括桥梁结构计算、预应力设计参数的确定等。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预应力张拉的位置、张拉力大小及施工工艺等。

2.2 材料准备准备好合适的预应力张拉设备,包括锚具、张拉设备等。

同时,需要检查预应力材料的质量,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张拉方案设计根据桥梁结构类型和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预应力张拉方案。

包括张拉序列、锚具布置、预应力力值的确定等。

应在设计中充分考虑预应力张拉的可操作性和施工安全。

4.张拉施工步骤4.1 准备工作进行张拉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锚具的安装、张拉设备的连接、预应力钢束的敷设等。

4.2 张拉过程按照预先制定的张拉方案进行张拉,逐级施加预应力力值。

张拉过程中需要注意张拉速度和张拉力的控制,避免引起桥梁结构的损坏。

4.3 确认和锁定张拉完成后,进行预应力力值的确认和锚具的锁定。

确保锚具能够牢固地固定预应力钢束,不会发生松动。

5.附件本所涉及的附件如下:- 桥梁预应力设计图纸- 预应力材料合格证明- 预应力张拉设备操作手册6.法律名词及注释- 施工方案: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实际情况,确定预应力张拉的方案。

- 预应力:在结构受力前施加的一定大小和方向的压应力,以提高结构的负荷能力和变形能力。

【二】桥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1.前言本旨在描述桥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的详细内容。

预应力张拉是桥梁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合理的施工方案对确保工程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施工准备2.1 设计准备施工前需进行桥梁预应力设计的准备工作,包括桥梁结构计算、预应力设计参数的确定等。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预应力张拉的位置、张拉力大小及施工工艺等细节。

2.2 材料准备准备合适的预应力张拉设备,包括锚具、张拉设备等。

(完整)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

(完整)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

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

成洛互通立交主线桥施工设计图纸。

2。

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0/1-2004、JTGF800/2-2004)中有关规定执行。

3。

国家及交通部现行公路工程施工规范及标准。

4.我公司上场后对施工现场调查资料及以往施工桥梁的经验。

二、工程概况成洛互通立交主线桥预制箱梁设计按左、右幅桥梁分幅进行设计,左、右幅桥面宽度均为16。

25米.左幅起点桩号为K1+512。

46,终点桩号为K2+470,全长957。

54米,跨径布置为(2×35m+2×53m+35m)预应力现浇连续箱梁+(28×25m+3×22.5m)预应力混凝土后张小箱梁;右幅起点桩号为K1+800.75,终点桩号为K2+470,全长669.25米,跨径布置为(23m+27m+23m)预应力现浇连续箱梁+(20×25m+25m+3×22.5m)预应力混凝土后张小箱梁。

上部结构型式为先简支后连续结构.预应力钢束采用高强度低松弛Φs15。

2钢绞线,预应力钢束标准强度fpk=1860MPa,弹性模量,锚下张拉控制应力为1358MPa。

三、施工准备1、张拉机标定1.1纵向预应力锚具采用OVM有限公司生产的锚具,张拉千斤顶为2台YZB2/50型。

每台油泵配置最大读数60MPa油表一块。

1。

2对每台千斤顶及所配置的油表进行标定,标定由业主、监理认可的机构进行.1。

3根据标定结果,采用线性关系或内插法,计算出各油表初应力及锚固应力时的读数,便于张拉过程控制。

1.4标定完成后,即对千斤顶及油表编号,防止实际操作时千斤顶与所配置油表相混淆。

1。

5对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安全与质量培训,培训合格允许进行张拉作业。

2、锚具钢绞线及波纹管检测2.1锚具使用前,应对锚具进行外观、硬度、锚固性能及工艺性能检查。

锚具夹片咬合段的钢绞线表面必须保持清洁.2。

预应力张拉专项施工方案

预应力张拉专项施工方案

预应力张拉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为_____,位于_____,建筑面积为_____平方米。

其中,预应力结构部分主要包括_____等。

为确保预应力张拉施工的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专项施工方案。

二、编制依据1、本工程的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

2、《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14)3、《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2015)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5、相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和标准。

三、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明确预应力筋的布置、张拉顺序和控制应力等技术要求。

(2)编制施工技术交底,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材料准备(1)预应力钢绞线: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合适规格和强度的钢绞线,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2)锚具和夹具:选用与钢绞线配套的锚具和夹具,其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

(3)波纹管:根据预应力筋的布置选用合适规格的波纹管。

3、设备准备(1)千斤顶:根据预应力筋的张拉力选择合适吨位的千斤顶,并进行标定。

(2)油泵:与千斤顶配套使用的油泵,性能应稳定可靠。

(3)压力表:精度不低于 15 级的压力表。

4、人员准备(1)成立预应力施工专业队伍,施工人员应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

(2)明确各施工人员的职责和分工。

四、预应力筋的制作与安装1、预应力筋的下料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实际情况,计算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并采用砂轮切割机进行下料,严禁采用电弧切割。

2、波纹管的安装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安装波纹管。

波纹管的接头应采用大一号的波纹管套接,套接长度不小于 200mm,并采用密封胶带封口。

3、预应力筋的穿束将下好料的预应力筋逐根穿入波纹管内,穿束过程中应避免预应力筋的损伤和缠绕。

五、预应力张拉1、张拉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混凝土强度,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_____%时,方可进行张拉。

(2)清理锚垫板上的杂物,安装锚具和千斤顶。

预应力张拉专项施工方案

预应力张拉专项施工方案

预应力张拉专项施工方案甘肃G309线金崖至河口(张家台)段公路工程项目预应力张拉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标段总承包部第四分部审核:未知批准:未知目录一、编制原则一)安全原则二)文明施工原则三)环保原则四)职业健康原则五)质量标准原则二、编制依据三、工程概况四、张拉人员、机具及材料需用量计划一)成立张拉小组二)设备需用量计划三)预应力筋四)预应力锚具五、张拉施工工艺一)张拉工艺流程二)施工方法1.前期施工准备2.测定摩擦系数3.XXX施工模拟计算4.锚具安装5.千斤顶安装本文介绍了甘肃G309线金崖至河口(张家台)段公路工程项目预应力张拉专项施工方案。

该方案遵守安全、文明施工、环保、职业健康和质量标准等原则,以确保工程的高质量和安全施工。

同时,本方案提供了详细的张拉人员、机具及材料需用量计划,包括成立张拉小组、设备需用量计划、预应力筋和预应力锚具等方面的计划。

在张拉施工工艺方面,本方案提供了张拉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包括前期施工准备、测定摩擦系数、张拉施工模拟计算、锚具安装和千斤顶安装等。

本文介绍了预应力施工的编制原则和依据,以及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其中,安全、文明施工、环保、职业健康和质量标准原则是编制预应力施工方案的基本原则。

在编制依据方面,本文列举了多个国家标准和工程设计施工图。

最后,本文简要介绍了工程概况。

预应力施工方案的编制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信息化技术与施工技术有机结合,确保安全生产投入,有效防范和坚决杜绝较大事故,遏制一般事故。

同时,还应做到文明施工、环保、职业健康和质量标准等原则,以创建文明工地,保护生态环境,控制职业病和确保工程质量。

在编制依据方面,预应力施工方案应参照多个国家标准,如《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规程》、《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等。

同时,还应参考工程设计施工图,以确保预应力施工方案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

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

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预应力张拉是一种常见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法,通过施加预应力张拉力,利用钢筋的弹性回缩和混凝土的抗压性能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拉能力。

下面是一份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该工艺。

一、施工前准备1. 现场布置:确定预应力张拉设备布置,搭建必要的张拉框架和支架。

2. 材料准备:准备预应力钢束、张拉锚具、张拉器等必要材料和设备。

二、张拉方案设计1. 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结构特点,确定预应力钢束的布置和张拉力值。

2. 根据张拉力值计算出张拉钢束的长度、预应力的大小和张拉锚具的位置。

三、张拉过程1. 钢束预制:根据设计要求,将预应力钢束进行预制并进行保护处理。

2. 钢束布置:按照方案要求,将钢束放置在预制好的槽中,确保钢束位置准确。

3. 固定锚具:根据设计要求和方案,将张拉锚具固定在预埋孔或混凝土中。

4. 进行张拉:使用张拉器对钢束进行张拉,达到设计要求的预应力张拉力值。

5. 锚固锚具:在达到预应力张拉力值后,使用锚固器将张拉锚具锚固住,保证钢束的稳定性。

6. 切割钢束:根据设计要求,使用切割机对冗余钢束进行切割处理。

四、施工注意事项1. 钢束布置要准确,保证钢束与槽沟之间的位置和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2. 钢束固定要牢固,张拉力值要准确,避免钢束脱固或过张拉,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钢束切割要遵循规范,确保切割面光洁平整,不得出现破损或变形等现象。

通过以上施工方案可以有效地进行预应力张拉施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拉能力,确保结构的安全与稳定。

但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现场安全,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操作要求,确保施工质量,并定期对结构进行检测和维护,以保障工程的长期使用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应力张拉专项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XXX大桥共有预制简支变连续小箱梁6联。

跨径布置为3x30m,斜交角度为10度。

均采用斜腹板五箱单室箱形断面,梁高为1.6米,悬臂长0.86米,其中现浇长度0.74米,预留12厘米与防撞护栏及挂檐同浇注;支点腹板厚度25厘米,跨中厚度18厘米,顶板厚度18厘米,底板支点厚度25厘米,跨中18厘米;预制小箱梁之间现浇混凝土宽为90cm;箱梁在每个墩顶设置一道横隔梁,并设置1道跨中横梁。

预制简支变连续小箱梁采用独柱接大悬臂盖梁的型式。

悬臂长639.1cm,根部高235cm,端部高107.2cm,纵桥向宽180cm,墩柱尺寸为300x180cm。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ΦS15.2mm,其技术性能应符合(GB/T5224-2003)标准。

其力学性能如下:f pk=1860Mpa,E p=1.95×105Mpa,整根钢绞线公称截面为139mm2。

波纹管采用塑料波纹管,采用真空压浆。

2 张拉的工艺及主要的施工方法
2.1张拉的工艺流程
钢绞线编束——钢绞线穿束——安装工作锚环——安装工作锚夹片——安装限位板——安装千斤顶——安装工具锚——安装工具锚夹片——张拉到初始应力(15%控制应力)——张拉到计算应力(30%控制应力)——张拉到控制应力(100%)——持荷5分钟卸荷——卸工具夹片和锚具,卸千斤顶——孔道灌浆——封端混凝土
2.2主要施工方法
2.2.1钢绞线进场后,要有合格证并附检测报告,码放要有固定场所,下垫木板,防止水淋生锈。

2.2.2钢绞线要切割成尖形,及时用塑料胶带缠紧,防止松散,张拉端预留长度1米。

2.2.3钢绞线编束时,钢束要顺直,不得纽结,其头部要适当前后错位,参差不齐形成一圆形的尖端并用塑料胶布缠裹严密、结实。

每隔1~1.5m用塑料胶布缠裹或绑一道低碳钢丝。

穿束前要对孔道进行清孔。

2.2.4张拉前先进行孔道摩阻测定,测定时委托市政设计研究院测试,采用传感器测试,测试数据出来后,再根据实测孔道摩阻系数及时与设计商定调整张拉应力及伸长值。

2.2.5安装工作锚环及夹片前要逐件清洗干净,不得有油污、铁屑、泥沙等杂物,钢束外伸部分要保持干净,穿入工作锚时要保证钢束顺直,工作锚必须准确放在锚垫板的定位槽内,并与孔道对中,夹片之间缝隙要均匀,外露长度要一致并用铁管撞严,安装千斤顶时,油管要顺畅不得纽结成团,千斤顶就位后,安装工具锚,钢束穿入工具锚环后,位置要与工作锚的位置一一对应,不得交叉纽结,千斤顶不要完全回缩,应预留1~2cm以便拆卸工具夹片,为使工具锚能顺利退下,根据近几年施工经验,在工具锚的夹片光滑面粘贴塑料胶布,工具夹片安装好要用铁管撞严,另外要注意工具夹片重复使用次数一般不宜超过10次。

2.2.6预应力张拉时,采用双控即以张拉应力控制为主,以钢束伸长值进行校核,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相对误差控制在+6%,张拉力允许误差范围为+5%,如果张拉过程中发现张拉应力或实际伸长值超过以上允许误差范围,应立即停止张拉,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妥善解决。

张拉达到控制应力后,持荷3分钟锚固,并及时填写好张拉原始记录。

2.2.7张拉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张拉顺序,不得超前和滞后,张拉时要对称张拉,以免使箱梁局部受力过大而破坏。

㈠预制小箱梁预应力张拉顺序为:
⑴浇注箱梁混凝土。

⑵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可张拉纵向钢束。

⑶对称张拉N1束。

孔道灌浆、封锚。

⑷对称张拉N3束。

孔道灌浆、封锚。

⑸对称张拉N2束。

孔道灌浆、封锚。

⑹对称张拉N4束。

孔道灌浆、封锚。

⑺梁场存梁。

⑻小箱梁架设安装。

㈡盖梁张拉顺序为:
⑴浇注箱梁混凝土。

⑵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可张拉纵向钢束。

⑶对称张拉N2束。

孔道灌浆、封锚。

⑷小箱梁架设安装。

⑸对称张拉N1束。

孔道灌浆、封锚。

⑹对称张拉N3束。

孔道灌浆、封锚。

⑺封端混凝土浇筑。

2.2.8张拉锚固后要及时压浆(一般在48小时内完成),水泥浆强度不低于设计规定,水泥采用5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的水灰比控制在0.4~0.5之间,为了防止收缩,水泥浆掺入适量铝粉膨胀剂,掺量根据试验确定,加入的铝粉应经脱脂处理,水泥浆稠度控制在14~18之间,水泥浆从调制到灌入孔道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并且在灌入过程中不断搅动。

孔道压浆采用真空压浆,压浆前对孔道进行抽真空,带孔道压力达到设定的真空值后方可进行压浆。

压浆应按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孔道出浆口冒出浆液无气泡,并与放口处相同即可停止,然后将所有出浆口、入浆口及其他孔眼封闭。

压浆时泵压力不小于0.7MPa,且最少维持在10秒钟再停泵封口,及时预留7.07x7.07x7.07cm立方体灰浆试块三组标养,以便测定其强度,孔道压浆时及时填写压浆记录。

2.2.9孔道压浆后,将工作锚处钢绞线切掉,在切割过程中,应及时在钢绞线上洒水,防止钢绞线受热而产生滑丝收缩现象,切割完成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封锚,封锚钢筋与盖梁钢筋焊接牢固,注意两次浇注接合部位,要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的完美。

2.2.10张拉设备包括千斤顶和油表,要在张拉前进行配套标定,不得随意更换,以保证张拉数据准确性。

2.2.11张拉程序为:0——初应力δ0——两倍初应力(2δ0)——δk
(持荷5分钟锚固)。

取δ0=15%δk,初应力以下的伸长值不计,而由相邻级的伸长值代替,即0~15%δk的值不计,而由15%δk~30%δk的值代替。

3预应力钢束理论伸长值的计算
计算方法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的公式计算,公式为:后张法预应力钢材张拉时理论伸长值△L(cm)的计算公式:
△L=P*L/A y*E g
式中L-预应力钢材长度(㎝);
E g-预应力钢材弹性模量(N/㎜2);
A y-预应力钢材截面面积(㎜2);
P-预应力钢材平均张拉力(N),计算方法如下:
P=p[1-e-(kx+μθ)]/kx+μθ
式中p-预应力钢材张拉端的张拉力(N);取p=P k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因是两端张拉,取孔道总转角的一半;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k=0.0015;
μ-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取μ=0.14。

4张拉人员组织
成立以技术、质检人员参加的张拉班组,张拉工人均经过培训,且有上岗证,具体人员组成如下:
张拉施工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质控负责人:
试验负责人:
技术工人:6名
施工负责人负责张拉工作的组织安排;
技术人员负责张拉工作的技术交底,张拉数据的记录、计算;
操作工人负责张拉机具的配合使用及维护、保管;
质检人员负责对张拉工作的监督。

5张拉工作中注意事项
5.1张拉工作必须按照设计图纸给定的张拉顺序进行张拉,张拉过程中,一定要分级、同步、对称进行,缓慢、稳步升压。

5.2张拉中班组人员相对固定,不得随意更换。

5.3张拉时,要使千斤顶的张拉力作用线与预应力筋的轴线重合一致。

张拉机具一定要配套使用,经检查无误后,再开始张拉。

6安全技术措施
6.1张拉区应有明显标志,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梁的张拉两端要设置挡板,在千斤顶后部不得站人。

6.2操作千斤顶和测量伸长值的人员,应站在千斤顶侧面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6.3张拉时,千斤顶行程不得超过额定行程。

6.4千斤顶张拉缸进油时,回程缸及液压顶压器必须处在回油状态。

6.5千斤顶的回程缸进油时,张拉油缸必须处于回油状态。

6.6千斤顶油压不得超过最大张拉油压。

6.7顶压过程中必须密切注意张拉油路的升压情况,不得超过1~2M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