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初中地理上册课后活动题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初中地理上册课后活动题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初中地理上册课后活动题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初中地理上册课后活动题答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P3

活动1.不能简单下结论,需多方考证。因为地球是圆的或圆柱形,观察结果可能相同。(1)在海边眺望远航归来的船只,首先看到的是船只的桅杆,而后是帆船越来越大,最后才慢慢地看到船身,这说明海面是曲面。这种方法可以证明地球为球形。(2)发生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形成弧形的阴影。从月食的过程可以判断地球为球形。(3)可以推测出地球是球形。例如:站在大地上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永远走不到地平线。登高望远、航空照片、环球航行等。

活动2.我们要象先辈们那样对待科学,坚持严谨、执著的态度和为探索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只有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才能最

终发现和掌握真理。

-------------------------------------------------------------------------------------------------------------------- P4活动:略

P6:

活动1、(1)经线是半圆状,纬线是圆。(2)所有经线都相等;纬线有长有短。

(3)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4)本初子午线为0度经线,依此为标准向东、向西各有1800;赤道为0度纬线,依此为标准向北、向南各有900。

(5)穿过的大洲、大洋有:北回归线穿过太平洋、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亚洲;北极圈穿过北冰洋、北美洲、大西洋、欧洲、亚洲;南回归线穿过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大洋洲;南极圈穿过太平洋、南极洲、大西洋、印度洋。

活动2:赤道是南北半球划分的界线。 1600E和200W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划分的界线。

-------------------------------------------------------------------------------------------------------------------- P8

活动1、恰当。

活动2、有差错。由于没有明确说明1160是东经还是西经,400是北纬还是南纬,所以可以找到4个地方:东经116度,南纬40度;东经116度,北纬40度;西经116度,南纬40度;西经116度,北纬40度。

活动3、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P10

活动1、2题:(略)

活动3、人们以1天为单位的起居和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原因:由于地球自转,才有了太阳的东升西落,太阳的东升西落使地球有昼夜之分。由于畅畅和姨妈处在不同的经线上,所以才出现了时间的差异。同一时刻,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时间。

-------------------------------------------------------------------------------------------------------------------- P12

活动1、(略)

活动2、(1)不一样。夏季高,冬季低。(2)不一样。夏季白天长,冬季白天短。(3)当地处在五带中的温带,在温带一年中,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白昼时间最长,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最多;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白昼时间最短,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最少;春、秋两季昼夜平分,正午太阳高度角和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介于夏季和冬季之间。活动3、我国大部分陆地处在北温带。

--------------------------------------------------------------------------------------------------------------------

第三节地图

P15活动

1.(1)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2)不在同一经线就没有正南、正北之分;不在同一纬线,就没有正西、正东之分,这两点的相对位置应是西北、东北、西南、东南中的某一个。(3)Y在X的东北方向,X在Z的西南方向。

2.科技园区在学校东南、农业实验区在科技园的正南、学校在火车站北方、火车站在科技园西南。农业实验区与学校直线距离675米、沿公路从学校到科技园900米。

3、略

-------------------------------------------------------------------------------------------------------------------- P17活动

2、略

3、要求学生绘制到书本上。估计C点海拔是250米;D的海拔是—50米。

-------------------------------------------------------------------------------------------------------------------- P21活动

1.分别为地形图、世界政区图、城市交通线路图。原因是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地形图2.⑴略。(2)5路7路或5路2路7路等。(3)4、5

3.(1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P27活动

通过小朋友在地球上的谈话,说明人们生活在陆地上,当时并不了解地球的整体面貌,以为海洋是陆地的边缘,甚至都以为自己居住的地方就是陆地的中心,并未认识到地球表面水体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因此起名叫地球,这反映了从古到今人们认识的不断发展。

-------------------------------------------------------------------------------------------------------------------- P30活动

1、a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东南与大洋洲相望,西南与非洲相邻,西部与欧洲相邻。

B 欧洲:东临亚洲,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西隔大西洋与北美洲相望,北临北冰洋。

c北美洲:北临北冰洋,西隔太平洋与亚洲相望,东隔大西洋与欧洲相望,南接南美洲。d太平洋:被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和亚洲所包围。

e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北美洲所包围。

2、a相连的大洲:

亚欧分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分界:巴拿马运河

b仅以海峡分隔的大洲:

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欧洲、非洲:直布罗陀海峡

南极洲、南美洲:德雷克海峡

3、各大洲的轮廓及其分布特征

a 各大洲几乎都是一南一北对称分布。如:北美洲与南美洲,欧洲与非洲,亚洲与大洋洲。

b 大陆轮廓多为北宽南窄,大致呈三角形,岛屿多在大陆东面。

4、略

--------------------------------------------------------------------------------------------------------------------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P32活动

关于初中中学地理教学论文如何进行地图教学

关于初中中学地理教学论 文如何进行地图教学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如何进行地图教学》 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它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地图中包藏了众多的知识点,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它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特殊功能。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广泛,最实用的教具。如果教学中地图运用得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地图教学,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地图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地图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但是学生的兴趣不是天生的。在学习地理课以前,学生对地图有一些的认识和了解。七年级学生对地图很好奇,如果不加以引导就很快消失了。老师要引导他们,促使他们喜爱地图,对地图产生兴趣,因此老师应适时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阅读地图兴趣的问题。在讲地图时老师注意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读图知识讨论如何看地图,学生发言很积极,各抒己见;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指出不足,讲解地图和一般图画的区别,适时提出地图上的比例尺、图例、注记三个基本要素,并逐一讲解,打好基础。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此外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郊游,促使学生把地图和地理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地图对我们生活的实用性,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有利工具,也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得力助手。把地图和地理知识结合起来,也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之一。兴趣的源泉在于知识的应用,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没有成就感的兴趣只是好奇,不易持久,所学知识成功的运用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兴趣十足。 二.教会学生读地图的方法,会读不同类型的地图 学生面对一幅地图,到底怎样去读首先要使学生熟悉地图的图例。地图图例是千变万化的地理事物的图形符号,它表示的是各种地理事物。学生只有掌握了图例符号,才能识别各种地理事物。图例符号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界线符号(如洲界、国界、未定国界、地区界、省界等)、自然地理要素符号(如河流、湖泊、山峰等)、人文地理要素符号(如公路、铁路、航线、水库等)、矿产符号、专题地图的符号(如工业图、农业图等图上的符号)、常见天气符号等。因此应教会学生养成读图先读图例的习惯。其次读图时要注意地图的图名,从而确定地图的类型。根据地图的类型,对地理图像进行全面的分析,提取相关的地理信息,得出正确的结论。对于不同类型的地图,阅读方法和技巧是有区别的。常见地图的类型大致分为: 1.地理图表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后习题答案_人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P4页活动 1、回顾历史——球体认知漫长,科学探讨艰辛 数据运用——描述地球大小,感受量化比较 2、72857142857个100000 P6页活动 1、纬线特点: (1)纬线(除了极点外),都是圆 (2)纬线长度大小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纬线圈越来越小,直至极点缩为两个点。 (3)同一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所有的纬线圈都相互平行 (5)纬线有无数条,赤道为0度,向南和向北度数越来越大,直至南北极点个90度。 2、赤道是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的大圆圈。赤道是0度,是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P8页 1、经线特点: (1)经线都是半圆 (2)经线长度大小相等的 (3)同一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4)由本初子午线向东和向西各位180度 (5)经线有无数条,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均可组成一个经线圆圈,都可以把地球划分为两 个半球。 2、用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穿过陆地少。图1.11所示东西半球是按照20°W和 160°E组成的经线圈划分的。 P10 第二节地球运动 P12页活动 1、感受与验证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自转正面看:自西向东; 北极点看:逆时针旋转; 南极点看:顺时针旋转 2、我国古人很早就总结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反映出人们在顺应与遵循着地球自转的运动规律。现实中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都与地球自转现象息息相关。 3、图1.17说明,纽约与北京的经度相差很大,此时的纽约已位于夜半球,而北京则位于晨线东边的昼半球。 P15页活动 1、略 2、(1)就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而言,夏季中午太阳升的高,冬季比较低;

初中地理会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会考试题及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关于我们生活的人类之家地球,下列关于其形状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圆地方 B 不规则的球体 C 到扣的盘子 D 正球体 2、 下列哪个国家被誉为“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 A 美国 B 印度 C 俄罗斯 D 日本 3、 亚洲河流成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的主要原因是( ) A 降水丰富 B 三面临海 C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D 气候复杂多样 4、 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A 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A 山顶B 山脊C 山谷D 陡崖 5、 下列气候图中,表示哈尔滨气候特征的是( A B C D 6、 东南亚地处“十字路口”的位置,其交通咽喉马六甲海峡沟通了( A 太平洋和大西洋B 大西洋和印度洋C 太平洋和印度洋D 红海和地中海 7、 关于世界海陆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极地区是陆地 B 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C 地球表面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D 南极地区是海洋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 A 长江 B 黄河 C 塔里木河 D 尼罗河 9、 在图幅相同的四张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 上海世博会导游图 B 上海市地图 C 中国地图 D 世界地图 10、 2009年1月27日我国在南极地区成功建立的第三个科学考察站是( A 长城站B 中山站C 昆仑站D 黄河站 11、 下列四幅图中,反映傣族人民生活的是( ) 12、 2011年4月12日至13日,哈尔滨市遭遇罕见特大降雪,给我市交通运输造成严重影 响。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这种天气 的是() 15、 有一批蔬菜要从郊区运到市区销售,较适合的运输方式是( A 公路运输 B 铁路运输 C 航空运输 D 海洋运输 16、 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自西方送走黄昏的日落,这是由于( ) B. A. 13、 台湾的经济特点是( ) A 以农业为主的经济B 博彩业为主的经济 C 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 口”型的经济 14、 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A 珠江三角洲 B 沪宁杭地区 C 京津唐地区 D 辽中南地区 C. D. D “进口 一一加工一一出

试分析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

试分析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也实行了新的教学模式,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其中地理图像的教学策略运用于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 初中地理知识中的图像信息众多,教师结合图像开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直观化、形象化地解析地理知识,促进学生的理解掌握。 一、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的重要作用 初中地理图像教学是一种依靠地理教材、教辅资料中的有关地理图像来进行地理知识讲解的教学。图像的类型众多,有示意图、实物图、统计图、地图等等,能够让学生喜闻乐见,也有利于教师的讲解,可见初中地理图像教学重要作用。 (1)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单纯的文字性教学容易使学生陷入被动,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久而久之产生厌倦、乏味的感觉,学习效率自然不高。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讲授时插入形象化、针对性强的地理图像,学生就容易理解地理知识,并保持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积极自主的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比如,教师可以适时展示一些学生见过的地理地貌、地区状况等图像,抓住学生的眼球,使学生能够融入课堂教学。 (2)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想象力。由于地理图像能够有效反映地理知识点,对于一些难懂的知识点,教师就可以采用地理图像来讲授,防止学生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想象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比如,讲解“我国的地形地貌”时,可以通过展示我某一个省市的地形轮廓地图,针对图形进行讲解,学生就能加深印象,展开想象,促进知识点的理解把握。 (3)能够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理解水平。地理教学中采用图像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各种知识点进行有机联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对比、总结、知识记忆等学习活动,逐步增

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材课后答案整理完毕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P3 活动1.不能简单下结论,需多方考证。因为地球是圆的或圆柱形,观察结果可能相同。 (1)在海边眺望远航归来的船只,首先看到的是船只的桅杆,而后是帆船越来越大,最后才慢慢地看到船身,这说明海面是曲面。这种方法可以证明地球为球形。(2)发生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形成弧形的阴影。从月食的过程可以判断地球为球形。(3)可以推测出地球是球形。例如:站在大地上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永远走不到地平线。登高望远、航空照片、环球航行等。 活动2.我们要象先辈们那样对待科学,坚持严谨、执著的态度和为探索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只有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和 掌握真理。 -------------------------------------------------------------------------------------------------------------------- P4活动:略 P6: 活动1、(1)经线是半圆状,纬线是圆。(2)所有经线都相等;纬线有长有短。 (3)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4)本初子午线为0度经线,依此为标准向东、向西各有1800;赤道为0度纬线,依此为标准向北、向南各有900。 (5)穿过的大洲、大洋有:北回归线穿过太平洋、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亚洲;北极圈穿过北冰洋、北美洲、大西洋、欧洲、亚洲;南回归线穿过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大洋洲;南极圈穿过太平洋、南极洲、大西洋、印度洋。 活动2:赤道是南北半球划分的界线。 1600E和200W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划分的界线。-------------------------------------------------------------------------------------------------------------------- P8 活动1、恰当。 活动2、有差错。由于没有明确说明1160是东经还是西经,400是北纬还是南纬,所以可以找到4个地方:东经116度,南纬40度;东经116度,北纬40度;西经116度,南纬40度;西经116度,北纬40度。 -------------------------------------------------------------------------------------------------------------------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P10 活动1、2题:(略) 活动3、人们以1天为单位的起居和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原因:由于地球自转,才有了太阳的东升西落,太阳的东升西落使地球有昼夜之分。由于畅畅和姨妈处在不同的经线上,所以才出现了时间的差异。同一时刻,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时间。

初中地理试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从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升空。四川省的简称是() a.滇或黔 b.川或滇 c.川或蜀 d.黔或川 2.下列地理现象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a.极地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 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c.四季变化 d.风雨阴晴 的天气变化 3.20ow、160oe组成的经线圈是() a.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d.东西经度的分界44线 4.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的分别是() a.俄罗斯和巴西 b.澳大利亚和印 度 c.巴西和澳大利亚 d.俄罗斯和印度 5.欧洲旅游胜地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观赏花卉与风车——西班牙 b.参观艾菲尔铁塔——伦敦 c.观看斗牛比赛——法国 d.参观水城威尼斯——意大利 6.以运河为分界线的大洲是() a.亚洲和欧洲 b.亚洲和北美洲 c.南美洲和南极洲 d.亚洲和非洲 7.下列叙述中,叙说天气的是() a.武汉冬冷夏热 b.北京风和日丽 c.昆明四季如春 d.新加坡终年高温多雨 8.我国东部地区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 a.大陆性气候 b.高山气候 c.地中海式气候 d.季风气候 9.右图展示的属于哪两种代表性的宗教建筑() a.佛教、伊斯兰教 b. 基督教、伊斯兰教 c.佛教、犹太教 d.佛教、基督教 10.下列几种搭配不能正确体现聚落的建筑风格与 自然环境关系的是() a.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 b.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c.中国南方——平顶房屋 d.东南亚地区——高架屋 1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四周低的大洲是() a.非洲 b.亚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12.世界上石油资源分布最集中并且约占世界储量一半还多的地区是() a.中东地区 b.俄罗斯 c.墨西哥沿岸 d.英国北海 1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人种是()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14.有关台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台湾经济发展以“进口——加工——出口”为主 b.台湾岛上风景名胜有阿里山、日月潭 c.台湾岛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的省是广东省 d.台湾有东方甜岛的美誉 15.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a.西南多、东北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西北多、东南少 16.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高原和盆地是()a.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 b.内蒙古高原和塔里木盆地 c.黄土高原和准噶尔盆地 d.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 17.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a.含沙量大 b.流量小 c.有冰期 d.水能资源丰富 18.上海市位于下列哪一个工业区() a.沪宁杭工业区 b.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c.京津唐工业 区 d.辽中南工业区 19.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是() a.跨流域调水 b.兴修水库 c.防治水污染 d.人工降水 20.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主要联系铁路是() a.京沪线 b.京广线 c.京九线 d.广深线 21.目前西双版纳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是() a.矿产品出口 b.木材出口 c.农产品出口 d.旅游业 22.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23.“h”形经济格局的东端是() a.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b.沪宁杭工业区 c.上海浦东开发区 d.沿海经济带 24.美国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大国,下列哪一项不是其特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综合练习题

七年级地理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综合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叙述中,叙说天气的是() A.山前桃花山后雪。 B.塔里木盆地终年干燥少雨 C.昆明四季如春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下列行为不能了解某地天气变化的是() A.查看卫星云图 B.听天气预报 C.流览“中国气象在线”网站 D.阅读空气质量日报 3.2003年11月20日晨,某高速公路因大雾关闭路口,造成若干车辆不能上路,此事说明()。 A.天气影响生产 B.天气影响交通。 C.天气影响学习 D.天气影响战争 识别下列天气符号,回答4-5题。 4.表示阴天的是() 5.表示台风的是() 6.下列符号表示北风8级的是() 7.天空中经常有云,当天空中无云或云很少时,表示()。 A.多云 B.阴天 C.晴天 D.雾 8.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某天气预报中降水概率为100%,表示() A.晴天 B.可能有雨 C.无雨 D.肯定有雨 9.在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 A.海洋 B.陆地 C.云区 D.天空 10.在天气预报中,污染指数为101~200,表示空气质量状况() A.优 B.中度污染 C.良 D.轻度污染 11.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受的影响() A.气压高低 B.风力大小 C.沙漠远近 D.人类活动 12.下列几句话,描述天气的是() A.昆明四季如春 B.北京冬季寒冷干燥 C.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D.黄河下游地区明天大风降温 13.根据下面的等温线图,叙述正确的是() A.表示的是北半球一月等温线的分布图 B.表示的是北半球七月等温线的分布

C.表示的是南半球一月等温线的分布 D.表示的是南半球七月等温线的分布 14.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59米,山顶气温比同纬度海拔900米处气温约低() A.30℃ B.18℃ C.20℃ D.25℃ 15.我国的北戴河成为夏季避暑胜地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16.关于等温线图的判读,不正确的是() A.若等温线和纬线、海岸线或等高线大致平行,说明气温受纬度位置、海陆或地形影响明显 B.一般地说,等温线较平直,反映影响气温的因素较单一 C.等温线的稀疏和密集不能说明温差大小 D.等温线向低纬方向突出时,说明突出地区的气温低于同纬度相邻地区 17.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B.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C.中纬度气温高 D.各地气温高低与纬度没有关系 18.“早穿棉袄,午披纱”反映的是() A.某地的气温日较差大 B.某地的气温月较差大 C.某地的气温年较差大 D.某地的气温年际变化大 19.我国江西庐山是夏季避暑胜地因为() A.所处纬度高,气温低 B.靠近海洋,降水多,气温低 C.地势高,气温低 D.气压低,空气上升,降水多所以气温低 20.下面表达天气的用语是() A.风和日丽,雨过天晴 B.冬冷夏热,春旱秋涝 C.昆明四季如春 D.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21.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同纬度地区气温都相同 B.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 C.气温从低纬向极地逐渐降低 D.同纬度的高山高原比平原气温高 22.关于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有() A.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 B.北半球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没有差异 C.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广阔,气温受海陆地分布影响小,等温线大致与经线平行 D.气温的高低除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影响外,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23.一年中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 A.气温日较差 B.气温月较差 C.气温年较差 D.气温季较差 24.下列对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探析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探析 初中地理教学是学生接触地理知识并系统学习地理知识的初级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因此这一时期的地理教学需要教师注重图像教学,利用丰富的图像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地理教学,初中的地理新教材里有丰富的图像,图像的优点在于有直观的形象及蕴藏的信息量大。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图像,提高地理图像教学的水平,使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得以优化。 标签:初中地理;图像;教学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常见的教材插图,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地理和理解地理的重要依据,图像教学对初中地理教学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图像是另一种地理语言,同时也是获得地理信息的一种比较独特的方式,更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常用工具。初中地理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运用图像教学。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图像并合理利用图像来引导学生,学生就会准确地理解一些在地理教材里较为抽象的内容,从中得到更加直观的印象,激发对地理知识学习的兴趣并调动积极性。 一、地理教学中图像应用的特点 (一)图像教学的专业化。 现代初中地理教学增加了许多图像,包括各国的地图,农业利用图,工业布局图,景观图,数据统计图,以及大江大河图。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直观,信息量多,又难以掌握。现代地理教学图像的应用,使地理教学更加立体,更加直观,便于学生的思考与观察。地理现象复杂多变,学生不能仅仅依靠空间想象来思考和学习,地理图像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二)图像教学的形象化。 初中地理知识变化多端,仅凭乏味的文字叙述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图像教学的应用一方面使文字由图像演示,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地理学习变得生动形象,另一方面,直观的图像教学应用也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地理事物的了解。学生的知识增加,教学工作也可以如火如荼地开展。 (三)图像教学的立体化。 初中地理教学中,最抽象的知识就是地球公转自转,太阳直射角度,南北纬,以及飞机在高空的飞行路线等内容。这些内容无一不是地理抽象化的体现,而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的应用,切实解决了这些问题,使这些问题都立体化地以图像的形式呈现,便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拓展。也使初中地理教学的难点更简单化。 (四)图像教育的实用化。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后答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P4页活动 1、回顾历史——球体认知漫长,科学探讨艰辛 数据运用——描述地球大小,感受量化比较 2、72857142857个100000 P6页活动 1、纬线特点: (1)纬线(除了极点外),都是圆 (2)纬线长度大小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纬线圈越来越小,直至极点缩为两个点。 (3)同一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所有的纬线圈都相互平行 (5)纬线有无数条,赤道为0度,向南和向北度数越来越大,直至南北极点个90度。 2、赤道是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的大圆圈。赤道是0度,是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P8页 1、经线特点: (1)经线都是半圆 (2)经线长度大小相等的 (3)同一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4)由本初子午线向东和向西各位180度 (5)经线有无数条,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均可组成一个经线圆圈,都可以把地球划分为两 个半球。 2、用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穿过陆地少。图1.11所示东西半球是按照20°W和 160°E组成的经线圈划分的。 P10 第二节地球运动 P12页活动 1、感受与验证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自转正面看:自西向东; 北极点看:逆时针旋转; 南极点看:顺时针旋转 2、我国古人很早就总结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反映出人们在顺应与遵循着地球自转的运动规律。现实中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都与地球自转现象息息相关。 3、图1.17说明,纽约与北京的经度相差很大,此时的纽约已位于夜半球,而北京则位于晨线东边的昼半球。 P15页活动 1、略 2、(1)就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而言,夏季中午太阳升的高,冬季比较低; (2)就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而言,夏季白昼时间较长,冬季较短; (3)一年中我国中午太阳升的高、白昼时间长的季节是夏季。地球在图1.20图上所示的B位置附近,而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冬季。 (4)由于地球的公转而产生了地球上的季节变化,二者为因果关系。 3、我国大部分处于北温带。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P18页 1、(1)图上经纬线相互垂直,因此可以看成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日照在济南的东南方向;济南在潍坊

中考地理试卷一(含答案)

中考真题:地理一组卷 一.选择题(共23小题) 1.(2012?深圳)今年深圳(22.5°N,114°E)中考于6月22、23日举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天是北半球夏至日,深圳学校操场正午旗杆影子长度为一年中最短 B.今天是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今晚能看到一轮圆月 C.“深圳夏季高温多雨”描述的是天气现象 D.我国神圣领土黄岩岛(15°N,118°E)位于深圳的东南方向 2.下列描述中,前者属天气、后者属气候的一项是() A.长夏无冬,雷电B.刮风,下雨 C.终年高温,冬暖夏凉D.阴转多云,四季如春 3.读图(地球公转、自转示意图),回答6~8题() 6.(2分)每天我们总是从东面迎来日出,从西面送走落日,这是因为() 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 C.地球是倾斜的D.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同 7.(2分)在下列四个地区中,有阳光直射的是() A.65°S B.35°N C.10°S D.35°S 8.(2分)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升国旗时刻与日出同时,下列节日中,升旗时刻最早的是()A.“五一”劳动节B.“六一”儿童节C.“八一”建军节D.“十一”国庆节 4.(2009?镇江)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中,有陡崖分布的是() A.B.C.D. 5.关于地球的自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B.从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是顺时针 C.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四季变化 D.地球绕地轴自转,且每小时自转15° 6.(2013?深圳)如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若C、D的图上距离为1.5厘米,则其实际距离为150 000米 B.图中C地位于D地的东南方向 C.图中曲线EF处的地形部位为山谷 D.A、D两地相比,气温较高的A地 7.(2012?深圳)今年,日环食、金星凌日等天文奇观相继出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日环食每个月都会发生 B.日环食在农历十五、十六发生 C.日环食发生时,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月球只遮住了太阳的中心部分 D.有“小日食”之称的“金星凌日”发生时,太阳、地球、金星三者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地球位于中间 8.下列节气中,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出现的是() A.冬至B.夏至C.春分D.秋分 9.(2013?深圳)端午节期间(农历五月初五),我市大梅沙海滨公园又迎来大批游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端午节和元旦都是我国农历的传统节日 B.端午节一般处于夏初时节,此时大梅沙多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 C.端午时月相接近上弦月 D.站在大梅沙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轮船,总是先看到轮船的顶端,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10.(2013?深圳)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关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分配不均匀,但在时间上分配均匀 B.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影响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 C.地球是一个巨大的“水球”,其中冰川水是地球总水体的主要部分 D.我国水土流失、沙漠化、盐渍化等现象比较严重 11.(2013?深圳)我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2013年4月宣布观察到一颗可能适宜人类居住的“新地球”.对于地球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B.图中D点位于东半球 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是地球公转的结果 D.图中A点位于高纬度 12.(2013?深圳)能正确描述深圳气候的是() A.四季分明B.全年盛行从海洋吹向大陆的偏南风

初中地理图像教学方案研究

初中地理图像教学方案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地理教学目标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了更深的要求。初中地理课程是一门比较深奥的知识学科,很多信息只靠凭空理解是不能完全掌握的,只有结合图像进行讲解,才能更好地传播知识。在初中阶段结合图像进行地理知识传播非常重要,图像不仅起到直观性传播知识的作用,而且有助于学生进行系统化的理解。本文就地理图像教学方案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图像教学;初中地理;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7-0069-02 图像是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图像进行教学是传播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讲解,能够形象化地理知识,促进学生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本文分两个部分对初中地理图像教学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图像教学的好处,然后提出几点具体的图像教学方案。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采用图像教学的好处 1.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空间的扩散。一般来说,地理图像中所包含的知识点比较明显,并且这些知识点一般比较复

杂,难以理解,教师通过图像进行知识点讲解,能够扩散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更加灵活地理解知识,这样就能够避免死记硬背的缺点。例如,在讲解我国各个省市的基本轮廓时,就可以通过图像进行讲解,让学生观看图形轮廓,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而且能够扩散其思维,促进知识的理解。 2.能够加深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教学效率。纯文字性的教学容易引起学生厌倦,而运用图像进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有助于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同时,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所讲授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图像,有助于学生从具有针对性的图像中直观地获取知识,培养其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各个地区特有的地貌或者地形等,学生看见和自己生活区域不同的地区状况时,会产生好奇感,容易集中注意力,这样就能够使得原本枯燥的课堂内容变得富有活力,无形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可以增加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图像分析,能够增加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记忆和比较,从而增加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例如,当讲述河流方面的知识时,通过看图像,学生可以明白黄河最终是流向了海洋,而对塔里木河最终是怎么样消失的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两者相互

人教版七年级初中地理上册课后活动题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初中地理上册课后活动题答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P3 活动1.不能简单下结论,需多方考证。因为地球是圆的或圆柱形,观察结果可能相同。(1)在海边眺望远航归来的船只,首先看到的是船只的桅杆,而后是帆船越来越大,最后才慢慢地看到船身,这说明海面是曲面。这种方法可以证明地球为球形。(2)发生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形成弧形的阴影。从月食的过程可以判断地球为球形。(3)可以推测出地球是球形。例如:站在大地上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永远走不到地平线。登高望远、航空照片、环球航行等。 活动2.我们要象先辈们那样对待科学,坚持严谨、执著的态度和为探索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只有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才能最 终发现和掌握真理。 -------------------------------------------------------------------------------------------------------------------- P4活动:略 P6: 活动1、(1)经线是半圆状,纬线是圆。(2)所有经线都相等;纬线有长有短。 (3)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4)本初子午线为0度经线,依此为标准向东、向西各有1800;赤道为0度纬线,依此为标准向北、向南各有900。 (5)穿过的大洲、大洋有:北回归线穿过太平洋、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亚洲;北极圈穿过北冰洋、北美洲、大西洋、欧洲、亚洲;南回归线穿过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大洋洲;南极圈穿过太平洋、南极洲、大西洋、印度洋。 活动2:赤道是南北半球划分的界线。 1600E和200W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划分的界线。 -------------------------------------------------------------------------------------------------------------------- P8 活动1、恰当。 活动2、有差错。由于没有明确说明1160是东经还是西经,400是北纬还是南纬,所以可以找到4个地方:东经116度,南纬40度;东经116度,北纬40度;西经116度,南纬40度;西经116度,北纬40度。 活动3、

地理中考试题及答案.doc

阶段质量评估(八年级) (45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从海陆位置看,以下国家中同我国相似,都具有海陆兼备特征的是( D ) A.蒙古 B.日本 C.英国 D.印度 2.从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情况来看,我国几乎没有一个县或市的居民是单一民族,这说明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B ) A.大聚居,小杂居 B.大杂居,小聚居 C.分布较乱,没有规律 D.每一个地方都以汉族为主,其他民族为次 下图是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图中相邻两条等温线相差8℃,读图回答3~6题。 3.图中黑粗线丙等温线的度数为( B )

A.0℃ B.-8℃ C.-16℃ D.8℃ 4.图中哈尔滨1月份的平均气温大致在( C ) A.-14℃左右 B.-8℃~-16℃ C.-16℃~-24℃ D.0℃~-24℃ 5.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下列哪一因素起到了主导作用( B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冬季风影响 6.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C ) A.青藏高原 B.吐鲁番 C.漠河 D.黑河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截至2011年1月30日,山东、安徽、江苏、河南等地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已达特旱标准。据此回答7~9题。 7.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 ) A.夏季风活动不稳定 B.冬季风活动强烈 C.南北跨纬度大 D.地形复杂多样 8.为了有效解决北方旱灾问题,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C ) A.海水淡化 B.人工降雨 C.深采地下水 D.南水北调 9.以下属于材料中提到的特旱省份的是( C ) 读下列各城市降水季节分配图,回答10、11题。

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研究报告

乐山市教育局普教教科项目 《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课题组 2008年12月 目录 一、课题的提出 (一)主题词及概念阐述 1.地理图像 2.教学策略 3.教学设计与应用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 1. 提出课题 2.理论背景 3.实践背景 (三)本课题现状述评 二、研究目的 1.建立一只高素质的初中地理教师队伍 2.构建完整的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 3.以研促教,优化课堂,强化发展,提升质量。 三、研究内容 1.当前初中地图图像教学及研究现状调查 2.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结构 3.初中地理图像教学设计 4.初中地理图像教学评价 四、研究对象、周期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周期 (三)研究方法 1.专家管理指导法 2.文献法 3.行动研究法 4.调查法 5.个案法 6.对比研究法 7.经验总结法 五、研究成果 (一)调查报告 - 1 -

1.问卷 2.乐山市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现状调查问卷统计及问题归类 3.问卷调统计分析 3.归因分析 4.教育设想 5.施我市地理图像教学及课题研究时要注意的因素 6.课题调查研究阶段教育模块构成总体设想图: (二)初中地理图像系统内涵分类 1.地理分布图 2.地理示意图 3.地理统计图 4.地理景观图 5.地理地理漫画、插画 6.遥感图、卫星图 (二)研究学生认知风格,构建相应教学策略 1.教学氛围愉悦化教学策略 2.教学起点问题化教学策略 3.教学过程活动化教学策略 4.教学过程结构化教学策略 5.过程反馈化教学策略 (四)地理图像与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整合的若干课型 1.板绘地理图像示意课型。 2.教学挂图示意课型。 3.桌面地图示意课型。 4地理立体模型示意课型。 5.媒体演示课型。 6.实地测绘、拍摄与考察示意课型。 7.“编码记忆”课型。 8.主动创设新图像课课型。 9.几何图形剪裁拼图课型。 (五)初中地理图像教学评价机制 1.评价量表(主要针对任课教师) 2.激励性评价 3.效果检测 (六)初中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 1.集中培训与案例研究相结合。 2.“自修-反思”与专家指导相结合。 3.培训者培训与地理教师全员培训有机结合。 4.校本培训与机构培训有机结合。 5.组织各类竞赛提升地理教师素质。 六、固化研究成果 1.《初中地理图像分类》。 2.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9种课型 3.论文集 4.《初中地理图像教学设计优秀案例选编》 5.主要技术性成果 -2-

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课本活动题答案

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课本活动题答案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 P4 1.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往往经过直接感性认知——实践证明——进一步确证的过程。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体现着学科探索的艰辛。 2.约相当于个足球场的总面积;约相当于100000个400米跑道的总长 P6 1.(1)纬线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并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到两极缩为点;(2)纬线指示东西方向;(3)所有的纬线自成圆圈(除南北极点外);(4)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 纬线可以有无数条。 2.赤道就是一条重要的纬线,它就是地球仪上的0°纬线,它与南北两极点的距离相等,就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就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也就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P8 1.(1)经线就是半圆状;(2)所有经线都相等;(3)经线指示南北方向;(4)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经线可以有无数条。 2.200W 与1600E组成的经线圈穿过的陆地少。 图1、11所示东西半球就是按200W 与1600E组成的经线圈划分的。 P10 1. 2 3度,东经103、0度)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 今年以来最强及影响福建省最大的台风---“苏力”,其中心在北纬26、1度,东经119、9度,12级。将于2013年7月12—13日向闽浙沿海靠近或登陆。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P12-13 1.(略) 2.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也就就是1天,因此人们的起居与作息时间以1天为单位。 3、因地球自转,东边时刻比西边时刻早;同一纬度上,不同的地点见到太阳的先后时间不同,会产生时间的差异。 P15 1.(略) 2、 (1)就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而言,夏季中午太阳升的高,冬季比较低。(2)就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而言,夏季白天长,冬季白天短。(3)夏季;在图1、20所示的B附近;此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就是冬季。(4)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夏季;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形成冬季;春分与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别形成春季与秋季。 3、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P18-19 1.(1)日照在济南的东南方向;济南在淮坊的偏西方向。(2)量得济南到烟台的图上距离约6、8厘米,通过比例尺计算,两城市的实地距离大约408千米。(3)省界、铁路、山峰、河流 2、绘图略。 P22

初中地理会考试题及答案

地理试题(聂) 一.单项选择2*25=50 1.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B) A.我国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北寒带 B.我国陆地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居世界第三位 C.我国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D.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印度洋西岸 2.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地理位置的哪一特征(B) A.经度跨度大 B.纬度跨度大 C.海域跨度大 D.东西跨度大 3.中国各地的戏曲丰富多样,如河南的豫剧、安徽的黄梅戏等。请你说出川剧是下列哪个省的代表剧种(A) 4.列四幅人口增长曲线图中,符合我国人口增长过程的是(D) 5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美期间发表演讲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A) A.中国人口太多,给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带来了沉重负担 B.从资源量来看,中国地大物博 C.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财力、物力可观 D.中国人多,人多力量大 19.关于我国的人口、民族,说法正确的是(D) A.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之首 B.黑河—腾冲线以东人口稀疏,人口分布西多东少 C.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 D.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聚居,小杂居” 6.既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又是东西走向的山脉是( C ) A.祁连山B.秦岭C.昆仑山D.横断山脉 7.制约山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是( C) A.资源贫乏 B.缺少资金 C.交通不便 D.劳动力缺乏 8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是我国(C)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doc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地图的运用》教学案例分析 广汉市金广学校:刘德奎一、设计理念 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关键是改变地理的学习方式,在木课的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须的重耍工具。这节课的任务就是使每个学生学会使用地图,因此,我们把学习地图的过程变为一个学习制作地图、使用地图的过程,边学边用,边用边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在活泼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通过角色扮演、发挥想象等,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充分训练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创新的能力, 以图忆文,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 ”地图的运用”一节是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学用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耍讲述了地图的上比例尺、地图上的方向、图例和注记,是我们学习地理的基础,地图作为地理信息的最重要载体以及学习地理的最重要工具,应用广泛,而且也是培养空间思维的重耍手段,所以掌握读图用图的技能非常重要,耍让学生能正确认识到地图的重要性、有用性,并且掌握读图和用图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教学冃标 1、知识与技能冃标: 知道地图是记录和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记住比例尺的表达形式;记住经纬网地图和指向标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记住一些常用图例;能在地图上量算两地间的图上距离,并换算成实际距离;初步具备在生活中读图、用图的能力,如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2、过程和方法: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生活经历、INTERNET>读图、讨论、交流、师生归纳、课堂练习等方式进行学习,运用了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等。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地图的学习和初步运用,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为今后养成在口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埋下基础。

地理图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地理图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地理论文 地理图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在地理教学中,图像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学生学好地理的有力工具。运用图像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问题。在新课标中应用图像已经成为现代教学中最基本的要求,如何生动形象地运用图像以提高效率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初中地理;图像;教学 地理图像有许多种类,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地图、示意图、景观图、统计图等。图像本身对于学习初中地理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给学生更直观的印象,对于理解问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学会读图像是学好地理的第一步,在初中地理课本中大部分的内容会以图像进行解析,学习读图也是学生地理入门的关键。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更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学生对于学习地理知识大多数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没有真正理解或者总结出其中的规律。在地理教学中如何高效率地应用图像是现在初中地理教师需要研究和探索的关键问题所在,地理图像的广泛应用使得传统教学得到了改善,教学质量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教师需要深入浅出地讲解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握其中的学习技巧,从而更灵活地运用到学科学习中,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一、关于地图的认知 学习认识地图不仅是学习地理课程的第一步,也是学生最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初中地理教师需要从最基本的方面入手教学生怎样认识地图,怎样区分海陆分布、经纬度、各国家的分布、气候的分布等内容。地图的认知不仅需要平面的理解,还需要深入到立体层面,地球仪的应用也有助

于学生认知地图。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准备学习所需要的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地球仪等相关学习资料,这样学生可以直接识别所需要了解的内容,更清楚地了解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分布。同时,学生认知地图可以从小处着眼,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由点及面、一步一步地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学生可以先从了解自己所在地域的气候、地形、植被等地理知识开始,进一步延伸到省份、地区、国家、洲、地球。 二、关于示意图的应用 初中地理所应用的示意图大多是为了说明地理现象的成因,大多和统计图同时出现。在教学过程中,地理老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明确该示意图的位置,判断出位置之后需要帮助学生分析示意图所给的信息,做出相关判断,最后总结所给示意图规律性的知识点。例如,进行中国矿产分布示意图讲解时,教师应先明确矿产分布的具体位置,同时分析当地的气候特征、地貌特征等信息,总结相关规律,举一反三,教给学生学习初中地理示意图的方式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关于景观图的分析 景观图的学习相对比较简单,它很直观地把某一地区的地貌等特征以摄影图或者描绘图的方式展示出来,给学生提供更直观的内容。景观图的学习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未知世界,其中可能是山川河流,也可能是不同地区的地貌景观,学生学起来会更感兴趣。初中地理教师在课堂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给予学生更多直观的图片,对比不同特征,让学生对于问题一目了然。例如,关于地质地貌的学习,教师可以选取高原、平原、沙漠、丘陵等不同的图片让学生分析其特点,从中总结出规律。现代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帮助初中地理老师更好地发挥景观图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