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塑限联合试验记录

合集下载

土工实验报告(液塑限)

土工实验报告(液塑限)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报告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锥式仪法和搓条法)一、基本原理在界限含水率中,意义最大的是从粘流状态过渡到粘塑状态的液限(w L)和从塑态过渡到半固态的塑限(w p)。

土的塑性指数是液限与塑限之差(Ip=w L-w p),是表示土的塑性强弱的指标。

对于液限的测定,我国广泛使用的是锥式液限仪,圆锥质量76g,锥角30°,距锥尖10mm 处刻有一环形线。

当锥在自重作用下沉入土中的深度恰为10mm时,则认为此时的含水率就为液限。

土的塑态与固态间的界限含水率称土的塑限。

塑限的测定依据主要是根据土处于塑态时可塑成任意形状且不产生裂纹;处于固态时则很难搓成任意形状,若勉强为之,则土面要发生裂纹或断折等现象。

以这两种物理状态为待征,确定塑态和固态的界限。

也就是说,当土被搓成一定粗细的土条且表面开始出现裂纹时的含水率,即为塑限。

此外,我国还采用圆锥式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定液限和塑限。

它是用瓦氏圆锥仪在专门的仪器上测定土在不同含水率时的圆锥入土深度,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成圆锥入土深度与含水率的关系直线。

在直线上分别查得圆锥入土深度为17mm、l0mm和2mm时的相应含水率,即为碟式仪液限(等效)、锥式仪液限和塑限。

二、锥式液限仪测定液限(一)仪器设备1、铝盒、调土杯及调土刀2、锥式液限仪(如图);3、天平:感量为0.01g;4、筛:孔径为0.5mm;5、磁钵和橡皮头研棒;6、烘箱;7、干燥器。

(二)操作步骤1、制备土样取天然含水率的土样50g捏碎过筛;若天然土样已风干,则取样80g研碎,并过0.5mm 筛;加蒸馏水调成糊状,盖上湿布或置保湿器内12h以上,使水分均匀分布。

2、装土样于调土杯中将备好的土样再仔细拌匀一次,然后分层装入试杯中;用手掌轻拍试杯,使杯中空气逸出;待土样填满后,用调土刀抹平上面,使之与杯缘齐平。

3、放锥(1)在平衡锥尖部分涂上一薄层凡士林,以拇指和食指执锥柄,并保持锥体垂直,使锥尖与试样面接触,轻轻松开手指,使锥体在其自重作用下沉入土中;注意,放锥要平稳避免产生冲击力。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入土深度要求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入土深度要求

文章题目: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入土深度要求一、背景介绍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是用来确定土壤的液态限和塑态限的试验方法。

这个试验对于工程领域的土壤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建筑工程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中,入土深度是指试验过程中将土壤样品置于试验设备中的深度。

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实验要求,要求的入土深度也有所不同。

二、入土深度的意义1.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入土深度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入土深度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试验结果偏差较大。

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和试验要求,选择适当的入土深度显得尤为重要。

2.满足工程实际需求入土深度的选取应当能够真实地反映工程现场土壤的特性。

只有这样,试验结果才能符合工程实际需求,对工程建设有实际指导意义。

三、不同土壤类型的入土深度要求1.粉土和粘土对于粉土和粘土等土壤,入土深度一般要求在样品高度的1.25~2倍。

在进行试验时,应当将土样均匀地压实,并在规定的入土深度内进行试验。

2.砂土对于砂土来说,入土深度一般要求在样品高度的1.5~2倍。

由于砂土颗粒较大,因此在进行试验时需要特别注意入土深度的选择和操作方式。

3.其它特殊土壤对于其它特殊土壤(如有机质土壤、填埋土等),入土深度的选择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四、个人观点在进行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时,入土深度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土壤类型、工程实际需求以及试验准确性。

只有这样,才能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试验结果,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五、总结合理选择入土深度是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关键的一环。

不同土壤类型和试验要求对入土深度都有着具体的要求,操作时应当严格按照要求进行。

只有在操作规范、入土深度选取合理的情况下,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试验结果。

六、参考资料1.《土的工程特性和应用》2.《土力学》教材3.《土工测试方法规范》通过以上对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入土深度要求的文章撰写,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相关试验的操作要求和意义。

液限和塑限试验报告

液限和塑限试验报告

31245图4-1锥式液限仪(单位:mm ) 1-锥身;2-手柄;3-平衡装置;4-试杯;5-底座实验三 液限和塑限试验实验人: 学号:一、概述粘性土的状态随着含水率的变化而变化,当含水率不同时,粘性土可分别处于固态、半固态、可塑状态及流动状态,粘性土从一种状态转到另一种状态的分界含水率称为界限含水率。

土从流动状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率称为液限L w ;土从可塑状态转到半固体状态的界限含水率称为塑限p w ;土由半固体状态不断蒸发水分,则体积逐渐缩小,直到体积不再缩小时的界限含水率称为缩限s w 。

土的塑性指数p I 是指液限与塑限的差值,由于塑性指数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了影响粘性土特征的各种重要因素,因此,粘性土常按塑性指数进行分类。

界限含水率试验要求土的颗粒粒径小于0.5mm ,且有机质含量不超过5%,且宜采用天然含水率试样,但也可采用风干试样,当试样含有粒径大于0.5mm 的土粒或杂质时,应过0.5mm 的筛。

二、液限试验液限是区分粘性土可塑状态和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率,测定土的液限主要有圆锥仪法、碟式仪法等试验方法,也可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测定土的液限。

这里介绍圆锥仪液限试验。

圆锥仪液限试验圆锥仪液限试验就是将质量为76g 圆锥仪轻放在试样的表面,使其在自重作用下沉入土中,若圆锥体经过5s 恰好沉入土中10mm 深度,此时试样的含水率就是液限。

1、仪器设备(1)圆锥液限仪(图4-1),主要有三个部分:①质量为76g 且带有平衡装置的圆锥,锤角30°,高25mm ,距锥尖10mm 处有环状刻度;②用金属材料或有机玻璃制成的试样杯,直径不小于40mm ,高度不小于20mm ;③硬木或金属制成的平稳底座;(2)称量200g 、最小分度值0.01g 的天平; (3)烘箱、干燥器;(4)铝制称量盒、调土刀、小刀、毛玻璃板、滴管、吹风机、孔径为0.5mm 标准筛、研体等设备。

2、操作步骤(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率土样或风干土样,若土中含有较多大于0.5mm 的颗粒或夹有多量的杂物时,应将土样风干后用带橡皮头的研杵研碎或用木棒在橡皮板上压碎,然后再过0.5mm 的筛。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入土深度要求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入土深度要求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入土深度要求【最新版】目录1.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的目的和意义2.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的步骤3.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入土深度的要求4.入土深度与含水率的关系5.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的实际应用案例正文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土壤力学试验方法,主要用于测定土壤的液限和塑限,为土壤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入土深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其准确测量对于评价土壤的性质和工程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的步骤主要包括:试杯装好土样、接通电源、调平机身、打开开关、提上锥体使锥尖接触土样表面、锥体立刻自行下沉 5 秒时自动停止下沉、指示灯亮、停止旋动旋钮、锥体复位、读数显示为零。

在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入土深度的要求是:三个试样的圆锥入土深度宜为 3~4mm、7~9mm 和(待测定)。

这是因为在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通过改变圆锥的入土深度,可以得到不同的含水率,从而确定土壤的液限和塑限。

入土深度与含水率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入土深度越大,对应的含水率也越大。

在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通过测量不同入土深度下的含水率,可以绘制出液限 - 锥入深度关系曲线,从而确定土壤的液限和塑限。

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土工工程设计中,通过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可以准确了解土壤的性质,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依据。

同时,在土壤改良和治理中,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也可以为土壤改良和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是一种重要的土壤力学试验方法,其入土深度的准确测量对于评价土壤的性质和工程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入土深度要求(一)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入土深度要求(一)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入土深度要求(一)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入土深度要求要求概述为了评估土壤的液塑限指标,通常需要进行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

在试验过程中,记录入土深度是一项关键要求。

这项要求旨在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从而为土壤的工程性质提供可靠的评估依据。

要求解释说明1.入土深度记录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试验数据能够代表土壤的整体特性。

由于土壤的物理性质可能会在不同深度上有所差异,因此只记录试验时的表层数据是不足以全面评估土壤性质的。

–例子:在某个工程项目中,为了评估场地土壤的液塑限指标,需要进行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

根据相关规定,试验时需要将试验工具嵌入土壤中,直至达到规定的入土深度。

该入土深度可根据具体项目要求而定,一般而言需要超过土壤表层的10%至20%深度。

2.入土深度记录应该与试验数据一同保存,并在试验报告中进行说明。

这样可以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工程设计人员了解试验数据的来源和可靠性。

–例子:在试验记录中,需清楚标明试验的具体入土深度以及深度的测量方法。

同时,在试验报告中也应明确指出土壤样品的采集位置和入土深度,以及这些数据对土壤性质评估的影响。

3.文字描述或者图示都可以用于记录入土深度,并且应该尽量准确地反映试验现场的实际情况。

–例子:在试验记录中,可以用文字描述入土深度,例如“试验工具嵌入土壤的深度为30cm”。

另外,也可以使用图示来说明具体的入土深度,例如在试验记录中附上一张指示试验工具入土深度的示意图。

总结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入土深度要求是为了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合理记录入土深度可以全面评估土壤性质,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记录应与试验数据一同保存,并在试验报告中进行说明,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入土深度要求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入土深度要求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入土深度要求摘要:一、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介绍1.试验目的2.试验方法二、试验记录中入土深度要求1.入土深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2.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入土深度的要求三、提出现场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1.试验操作注意事项2.入土深度的控制正文:一、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介绍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是一种常用于测定土壤液限和塑限的试验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土壤在不同含水量下的圆锥入土深度,来确定土壤的液限和塑限。

这种试验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估土壤的工程性质,为土壤改良和工程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2.试验方法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主要采用圆锥贯入法。

试验中,首先将一定量的土样装入试验杯中,然后通过调节试验杯内的含水量,使土样的含水量达到试验要求。

接着,将装有土样的试验杯放置在试验仪上,通过圆锥贯入土样,测量圆锥入土深度。

根据圆锥入土深度和土样的含水量,可以计算出土样的液限和塑限。

二、试验记录中入土深度要求1.入土深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入土深度是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入土深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入土深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试验结果的偏差。

因此,在试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圆锥的入土深度。

2.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入土深度的要求根据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的要求,圆锥贯入土样时的入土深度应满足一定的要求。

一般来说,入土深度要求为圆锥直径的1/3到1/2。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测量圆锥贯入土样时的入土深度,来判断是否满足试验要求。

如果入土深度不符合要求,需要重新进行试验,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三、提出现场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1.试验操作注意事项在进行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时,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试验步骤进行操作。

在圆锥贯入土样时,应注意控制贯入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的贯入速度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此外,还需要注意圆锥贯入土样时的角度,确保圆锥的尖端与土样表面紧密接触,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2.入土深度的控制入土深度是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的一个关键参数。

土的液塑限试验(完美版)

土的液塑限试验(完美版)

圆锥仪(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盛土杯、天平、筛、称量盒等
JTG E40-2007 素土 ×××××× 试验次数 1 4.68 4.63 4.66 1 20 25.83 24.51 1.32 4.51 29.3 3 20 27.42 25.52 1.9 5.52 34.4 2 9.81 9.79 9.8
100.0
含水率ω(%)
结论: 经平行试验,该土液限为41%,塑性指数为15%,根据JTG E40-2007,该土为高液限粉土(MH)。
圆锥仪(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盛土杯、天平、筛、称量盒等
JTG E40-2007 素土 ×××××× 试验次数 1 4.68 4.73 4.71 1 20 25.86 24.51 1.35 4.51 29.9 3 20 27.39 25.52 1.87 5.52 33.9 2 9.81 9.79 9.8
K200+200 原地面 细粒土 锥入深度与含水量(h-ω)关系图
盒 号 盒质量(g) 盒+湿土质量(g) 盒+干土质量(g) 水分质量(g) 干土质量(g) 含 水 率(%) 平均含水率(%) 液 限wL(%) 塑 限wp(%) IP 塑 性 指 数
20
a
10
b c
1 10
液限入土深度h(mm)
20
K200+200 原地面 细粒土 锥入深度与含水量(h-ω)关系图
盒 号 盒质量(g) 盒+湿土质量(g) 盒+干土质量(g) 水分质量(g) 干土质量(g) 含 水 率(%) 平均含水率(%) 液 限wL(%) 塑 限wp(%) IP 塑 性 指 数
20
a
10
b c
液限入土深度h(mm)

土的液塑限试验

土的液塑限试验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课程名称: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院系部: 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班级:工管1001 学生姓名:武二康学号:**********同组人:崔永伟龙宏希管艳飞李石然实验台号:指导教师:王俊奇成绩:实验日期:2012.10.03华北电力大学一、实验目的及要求:细土粒由于含水量不同,分别处于流动状态、可塑状态、半固体状态、固体状态。

液限是细土粒呈可塑状态的上限含水量,塑限是细土粒呈现可塑状态的下限含水量。

本实验测定细粒土的液限和塑限含水量,用作计算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作为对土性质和地基承载力的评价依据。

二、仪器用具:三、实验原理对含水率不同的土样进行液塑限联合测定仪的实验,然后分别测定各个土样的含水量。

将数据体现在锥入深度h和含水量w关系图上,图中下沉深度为10mm的点所对应的含水量为液限,下沉深度为2mm的点所对应的含水量为液限。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将准备好的土样不少于200g分别放入三个调土碗中,加入不同数量的蒸馏水,土样的含水量分别控制在液限、略大于液限和二者的中间状态,用调土刀调匀。

2、将制备好的一种土样用调土刀调匀,分层密实地填入试样杯中,使空气逸出。

试杯装满后,刮成与杯边齐平。

3、将装好的试样杯放在支座上,手持锥尖在刚好接触土样时松手使锥杆自由落下,待下沉稳定后记录下沉深度。

4、改变锥尖与土体的接触位置,重复试验2次,记下数据。

5、取另外两种土样,重复2、3、4过程,记录数据。

6、将实验过后的三土样分别转移到称量碗中,用电子秤测定其净重,记录数据。

7、将三个称量碗分别放入烘箱中,设定温度时间进行脱水。

8、两小时后,取出各土样再次称量净重,记录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由该趋势图估得塑限为29%,液限为49.5%六、讨论与结论该实验在进行锥杆下落和下落步骤测量时由于人工操作,误差会很大,影响实验结果。

七、实验打印输出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城铁路客运专线
黏性土液塑限联合试验记录
样品编号 委托编号 取样地点 仪器设备名称 仪器设备 及 环境条件 型号 记录编号 委托日期 试验日期 管理 编号 示值 范围
表号:铁建试录125 批准文号:铁建设函[2009]27号
分辨力
温度 (℃)
相对湿度 (%)
样品状态描述 联合测定含水 圆锥平 率ω ′ (%) 湿试样 干试样 圆锥下 试样 均下沉 称量 质量 质量 (m0/md-1)× 沉深度 编号 深度 盒号 m 100 (mm) 0(g) m d(g) (mm) 单值 均值
96 48 71 28 39 38
22.62 19.68 32.41 28.38 23.10 19.17 30.57 25.32 27.04 21.58 26.67 21.34
14.9 14.5 14.2 20.5 20.6 20.7 0.5 25.1 20.8 14.1 11.0 -1.2364 25.3 25.2 25.0
采用标准
TB10102-2010 液性指 数I L= (ω - ω p)/I P
试样天 液限(h 液限(h 塑限(h= 塑性指数 然含水 I P=ω L =17mm) =10mm) 2mm) 率ω ω L(%) ω 10(%) ω p(%) -ω p (%)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0 4.0 4.1 9.5 9.6 9.8 17.0 17.1 17.2
2
3
圆锥下沉深度h 与联合测定含水率ω ′ 双对数关系曲线:
100
10
1
1
附注:
10
100
试验
计算
复核
.
天然含水率 盒重 33.53 盒重 33.06 34.10 32.77 33.44 32.73 34.57
100
盒+湿 79.34 盒+湿 55.68 66.51 55.87 64.01 59.77 61.24
盒+干 70.38 盒+干 52.74
含水率 24.31479
湿质量 45.81
干质量 液性指数 36.85 -1.23636
锥入平均 锥入平均含水率平均 4 4.05 14.55
62.48 51.94 58.76 54.31 55.91 9.6 9.65 20.6
17.1
17.1
25.15
10
1 1 10 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