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状物文章的阅读方法

合集下载

[精品]五年级专题资料五——写景状物类阅读

[精品]五年级专题资料五——写景状物类阅读

五年级专题资料之写景状物文章阅读训练知识点:写景状物类文章中“景”“物”是主角,是情感表达的具体实在的载体。

写景类的文章一般分为:游记、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生活处所周围的风景。

状物类文章是把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一般分为:状静物文、状动物文、状植物文。

考试中,写景状物类文章阅读的高频考点分为以下几种:①文章的描写顺序。

写景类文章描写顺序分为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四周到中间等),观察的先后顺序,时间顺序,景物的不同类别。

②文章结构。

写景状物类文章在结构上通常采用“总分总”“总分”“分总”的构段方式来安排内容。

除此之外,写景类文章还包括移位换景,即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写,以及时间的推移来安排文章的结构,如《观潮》一文就是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的顺序安排写作内容的。

③根据文章主要内容,提取信息。

本类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炼信息和理解能力,是否能读懂每一个段落的含义、是否能从文章中找到关键信息。

如考查景物特点时,就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来找到关键词,定位答案所在位置,比如时间,位置等,再进行概括和总结。

④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理解词语含义时首先需要读清题,题目要求放到文中理解词语含义时答题格式一般为:本义+文中义,若单独理解某个词语自身的含义则回答本义即可。

⑤表现手法与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在写景状物类文章中考查最多的为借景抒情和借物喻人。

很多写景状物文作者表面是在写景或者写物,实质上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感或者歌颂某一类人,从而增强文章表现力和感染力。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等,在文章中常考到修辞的识别及作用。

⑥作者的思想感情。

写景状物文章一般会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从而抒发作者自身的感情。

通过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感情,我们就能精准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练习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密西西比河风光(节选)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逶迤而去,在远处同蓝天连成一片。

小升初语文阅读考点 专题六 写景状物类文章阅读指导 课件 人教统编版

小升初语文阅读考点 专题六 写景状物类文章阅读指导 课件 人教统编版

三、文章的结构
写景状物文章常见的结构方式有:总分总、 分总、总分。通过梳理文章内容和结构,我 们可以知道文章是从哪些角度去写景状物的。
四、文章抒发的情感
无论是写景还是状物的文章,都不是单纯写景而写景, 状物而状物,作者往往借助对景物、事物的描写,通 过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或是对大 自然的赞美,或是对生活的热爱等。文章的字里行间 流露的情感往往是文章的主旨。
《草原》一文:作者通过对草原美景的描写 和蒙古同胞热情迎客场面的刻画,歌颂了蒙 汉一家亲的深厚情谊,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 无限热爱。
❃热点题型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某某景物? 2.某某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你由此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3.体会序来描写景物的? 5.本文是按哪种结构方式来写的?
3.时间推移的顺序。随着时间的变化, 所要描写的景物往往也发生了变化。
《观潮》一文:是按照“潮来前、潮来 时、潮来后”的时间顺序描写钱塘江大 潮的壮观的。
状物类文章,不仅要言之有物,也要言之有序。 写静物时,一般按外形、结构、用途的顺序来 写;写动物,按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的顺序写; 写植物,按形状、颜色、气味的顺序写。
1.了解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表现景物特点的。
首先我们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文 章思路;其次,我们要找出表示时间、方 位或行踪变化的词语;最后分析得出文章 的写作顺序或结构方式。
2.理清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状物的。
恰当的比喻能将景物写得生动形象。拟人的修辞 手法更增添了景物的勃勃生机和情趣;夸张、排 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则可以增加语势,强化效果。 我们可以抓住有修辞的句子细细揣摩。
小升初语文阅读考点
专题六·写景状物类文章阅读指导
语文统编版 六年级下

写景状物类文章阅读技巧

写景状物类文章阅读技巧

写景状物类文章阅读技巧一、写景类文章分三类:游记生活中的自然现象生活周边的景物.二、状物类文章分三类:动物植物无生命的物写景类文章1、描写顺序:空间顺序观察先后顺序(游记类)时间推移顺序(四季)《四季之美》”事物的不同类型2、写景类文章结构:总分结构《桂林山水》移位换景3、思想感情:通过比喻、夸张、拟人、借景抒情等手法来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

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借景抒情,景中寓情。

4.写作手法拟人二、状物类文章1、理解描写顺序,把握整体印象状物不但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序,描写顺序:从概括到具体,从整体到部分写静物:按照外形,结构.用途目的要求:写动物:按照外形、动态、生活习性写植物:按照形状、颜色、滋味季节:春夏秋冬四季变化或根,茎、叶、花、果2、抓事物特点,理解习作目的阅读文章时,通过事物形态的描写去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作者寓什么理,寄什么情,表什么志。

善于抓住文章的关键治句,特别是文章开头或结尾的语句。

3.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层次总一分一总.答题技巧:(把握主要内容)一、读文章:1、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全文写了什么内容?2为什么要写本文?3.怎样本文的 ?(把握中心主旨) (我线索理清文章结构)二、找规律、情因景生,写景状物一抒情三.抓词句1、抓体现内容.情感的句子.圈画中心句、题句、概括、抒情句,2、段落之间关系:总分取总,并列合并层进取后,因果取果。

课题将这些内容整合起来就是文章的内容。

日的频求,2.抓概括景物特点的词:0.仔细审题国找问题对应的文段的.筛选相立信息.整合符合题于要求的答案。

汗意使用原文词的的一定使用文中词句。

四.析手法环境描写主要是为了渲染气氖,烘托人物心情首句提纲帮领、引出下文,为后做做铺坠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土文,使文牵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何阅读写景状物的文章

如何阅读写景状物的文章

如何阅读写景状物的文章
阅读写景状物的文章,是一种常见的写作表达方式,它可以通过描绘
一些状物,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发挥故事情节的展开,或者表达诗歌意境。

在阅读写景状物的文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细致地去理解文章中景物的形态特点,包括它的颜色、形状、尺寸、动静状态等等,组成文章集中的层次感。

第四,要思考文章的主旨,随着景物的介绍,故事情节的展开,读者
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文章主旨,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章。

第五,要做到专心阅读,在阅读写景状物的文章时,一定要特别小心,必须认真仔细地阅读,这样才能把握住文章的重点,把握文章的精髓。

总之,阅读写景状物的文章时,要注意以上几点,这样才能够把握住
文章的重点,真正地理解文章中的内容。

小学语文写景状物文章阅读(学生)

小学语文写景状物文章阅读(学生)

小学语文写景状物文章阅读(学生) XXX语文写景状物文章阅读一、专题精讲例1.烟台的海中国的沿海城市,东面或南面临海的居多,北面临海的却很少。

烟台恰是北面临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重。

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的掠过这片海域。

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每到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

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留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春天,海水变得绿盈盈的。

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大海也不例外。

脱去冬装的渔民们驾船驶过平静的海面,到养殖区去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

夏天,来自南太平洋的风使许多南面临海的城市感到湿漉漉的,而这股带着潮气的风经过胶东半岛崇山峻岭的阻拦、过滤,到达北面临海的烟台时,只剩下凉爽和惬意。

因此,夏日烟台的海常常水平如镜,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

清晨,太阳像被水冲洗过的红色气球,飘飘悠悠地浮出水面,海面上拖着长长的倒影,每一次的海边日出都使人如痴如醉。

晚上,平静的海面倒映着万家灯火,岸边的石凳上坐满了游人,他们脚下,是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

走出夏季的浪漫,烟台的XXX的XXX。

久居这座城市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到立秋此日,海水立刻变得格外湛蓝,天空也显得格外晴明,较之昨日,空气中立刻就有了秋的凉意。

告辞了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夏季的浪漫,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渔家驾船出海了,货轮起锚远航了……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配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生生世世的烟台人在这里上演着威武雄壮的活剧。

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技巧

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技巧

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技巧一、散文常识特征:形散神不散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二、解题方法1、研读题干(题目),明确要求,尤其把握好关键词的含义。

2、寻找答题区,检索范围,综合分析。

具体做法:细读3、准确表达。

(1)摘关键词(2)摘关键句(3)自己的话概括4、原则:答案在文章中一定有根据三、如何解读散文的主旨(考点剖析一)方法:1、看标题2、看注释3、看过度句(段)4、看开头结尾句5、看抒情议论句6、看反复出现句(段)概括格式:本文叙述(描写、介绍)了……,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讽刺、反映)了……(分清主旨、主题、梗概、中心思想与主要内容的异同。

)领会为什么写的题型(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即文章中要表达的情、理+作者技法)四、写景状物类散文规律(考点剖析二)写景(物)——抒情——写人(主旨)归纳散文写作思路:写景(物),是为了写人,是为了抒发情感(物与人的相似处)。

状物类散文的写作上,作者常常是托物抒情、融情于景、移物就情。

就是将物拟人化,赋予物以人的精神、品格、性情、风貌;或通过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把情完全融合在写景的文字中;或把物拉过来,赋予人的情感。

根据这一特点,阅读题目就常从景入手,要求领会作者的感情这一角度命题。

五、题目的作用(考点剖析三)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中的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8、题目中运用修饰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六、段落与句子的作用(考点剖析四)1、分析段落的位置:开头段、中间段、结尾段2、分析段落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点明主旨,深化主题。

结构上的作用: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总结上文3、中间段:结构上承上启下、推动情节发展内容上承上(写出内容)启下(写出内容)六、句子或段在文中的作用(考点剖析五)分析语句或段的作用:一般应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去分析。

写景状物类文章阅读入门

写景状物类文章阅读入门

写景状物类文章阅读入门在语文课本和课外阅读中,我们常常会见到一些介绍、描述类文章。

这些文章有些是描写自然现象(如风、雨、雪)、地理环境(如森林、高山)、名胜古迹(如故宫、大雁塔)的,我们称做写景类文章;有些是描述事物的,如动物、植物、静物,我们称做状物类文章。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这类描述性文章首先有个初步概念,从类别上分清什么是写景类文章,什么是状物类文章,才能进行有效的阅读。

那么,怎样初步阅读简单的写景、状物类文章呢?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初读全文,把握整体印象首先通读一遍,想一想文章大体上讲什么,是描写自然风光的,还是介绍人们生活周围的环境景色的;是描写动物的,还是描写植物或者静物的。

有了初步的印象,阅读时就可以根据不同类别、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

这一过程中,还应把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圈出来,查字典或词典弄清楚,为后面的阅读扫清障碍。

2.细读文章,初步了解描写顺序,抓住事物特点第二遍要较细致地阅读,理解重点词语,读懂每一句话,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把文章所写的景物或事物的特点阅读明白。

阅读写景类文章,我们要学会分析它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一般来说,作者常常采取这样几种顺序:①按时间变化顺序来写;②按空间位置变化来写,如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四周到中间等;③按观察的先后顺序来写。

阅读状物类文章,我们要看它抓住了事物的什么特点来写。

写动物,一般抓住它的外形、动态、生活习性等;写植物,一般抓住它的形状、颜色、滋味等;写静物,一般抓住它的样子、结构、用途等。

初步弄清以上要素,对于我们以后的进一步阅读和写作都大有好处。

3.反复朗读,欣赏品味课本中收入的和我们平常接触到的写景、状物类文章,都是精选出来的优秀文章,无论是字、词、句的运用,还是布局谋篇都值得大家学习、模仿。

阅读时最好带着欣赏的眼光,多读几遍,仔细品味,其中的名言名句、优美的词语和巧妙的修辞方法可以进行摘录或背下来,融会贯通,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宝库”,迅速提高语文水平。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

12 . 第 ② 段 写 太 阳 花 的 美 丽 时 , 是 如 何进行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 (6分)
如何进行正面描写:
如何进行侧
面描写: 法
表现手
13.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太阳花的世 界是“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 界”? (6分) 事物特征
14.文中的太阳花给了你哪些人生启 迪?(写出两点即可) (2分)探究主旨
《生机勃勃的太阳花》 12.第②段写太阳花的美丽时,是如何进行正面描写和 侧面描写的? (6分) 答:正面描写:从形态、色彩及变化等方面进行多角度 描写;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形象生动描写。 侧面描写:写最不爱花的人也被深深吸引,以衬托(或 突出)太阳花的美丽。
四 题型归纳
(四)表现手法类
应试策略:搞清对象,抓住特点,准确判断
具体方法: (1)确认所用表现手法。 (2)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以物写人是象征, 褒贬不一是抑扬,另写它物有衬托;抒情表意巧 借景,托物言志是常情。都是为了突出此景物的 某一特征,使形象鲜明。 (3)答清所用表现手法表达的情、理、趣。
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
四 题型归纳
(三)概括特征类
应试策略:分析语境,找准词语,概括要点
具体方法: ①找原词概括:提取描写景、物的修饰语
(形容词);利用上下文中作者评价景物特 征的词;
②提炼词语概括:根据对语境的理解来概 括画面、特定物的特征。
实战演练 【探究事物特点】
《枫叶礼赞》 5.从上文看,枫叶有哪些特征?
三 题型归纳
(一)内容概括类
应试策略:通读全文,理清思路,把握要点
具体方法:化整为零,概括段意。 找每一 段落的“关键句”或“中心词”;中心句 (起始句、总结句);抒情句;议论句;过 渡句;指代词。 提醒:写景状物类写作顺序一般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景状物文章的阅读方法
-------北京智慧田教育一、写景的文章
写景,也就是描写景物,通过作者有条理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阅读此类文章要注意:
(一)、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
一般有以下三类:
一类是游记,写的是在游览过程中所见的景物,如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类是描写生活中所见到的自然景象,如课文《火烧云》、《第一场雪》;
一类是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景,如课文《梅雨潭》、《鸟的天堂》。

我们如果了解了写景文章的类别,阅读中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二)、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
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因此明确了作者的描写顺序对理解全文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

写景文章一般有这样的几种顺序:
1、按空间顺序写。

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等。

2、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

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的进行顺序落笔写景,条理清楚。

如参观的顺序、游览的顺序。

3、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

随着时间的变化,描写的景物也发生了变化。

如春、夏、秋、冬、早、中、晚,时间变化,景物也随之变化。

4、按景物的不同类型来写。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三自然段,就分别写了小兴安岭夏天里树木、雾、阳光、草地等景物,层次分明。

(三)、理解写景文的层次
写景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这样两种:
一是总分结构。

这种结构的表现形式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再总。

课文《桂林山水》就是先总的赞美桂林山水,再用两个自然段写桂林的山和水,最后又总起来说桂林山水。

二是移位换景的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采写。

观察点的移动,必然引起景物的相应变化,或者是随着游览顺序安排层次,这时,文章中一般都有“提示语”,告诉你作者走动了,笔下的景物变了,或者观察点移动了,把景物的不同方面并列铺开来写。

(四)、体会写景文的思想感情
无论是哪类写景的文章,都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助景物的描写,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或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感染读者,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

借景抒情,景中寓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五)、体会文章的修辞手法
1.对比法:把两个相同或相反的景物,或一景一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列写,形成反差,目的是突出所要描写的景色。

2.拟人法:为了达到更好的表现效果,作者把所要描述的景物直接当做人来描
述,赋予其行为、动作、语言来反应景物变化过程。

二、状物的文章
状物,就是把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这里说的“状物文”指的是侧重于状物的文章,一般分为“状静物文”和“状动物文”“状植物文”。

如《长城》一文就是“状静物文”,它介绍了长城的位置和构造特点;《燕子》一文是“状动物文”,介绍了小燕子的外形特点、飞行特点、停歇特点;《我爱故乡的杨梅》是“状植物文”,描写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所以,阅读此类的文章,我们先要在结构上弄清它有那些突出的特点。

(一)、弄清描写顺序,把握整体印象
“状物”不但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序。

一般物体的写作都有一定的顺序,如形状、颜色、滋味、外形、生活习性、结构、用途等,弄清了这些顺序,既能很快地划分段落,还能很准确地把握义章的内容。

描写顺序,可以从概括到具体,可以从整体到部分,可以按总——分——总的顺序。

就全篇而言,写静物的一般按照样子、结构、用途的顺序写;写动物的一般按照外形、动态、习性来写;写植物的一般按照形状、颜色、滋味的顺序写,也可按照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写,或是写根、茎、叶、花、果来写。

弄清了文章的写作顺序,能够很快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加深理解。

(二)、抓住事物特点,理解写作目的
状物的文章总是通过对个体形象的描述,突出事物的特点,表达思想情感。

也就是通常说的托物寄情、托物言情和托物言志。

在阅读文章时,一定通过表面的描写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体味作者寓什么理,寄什么情,言什么志。

要善于抓住字里行间的关键语句,特别是文首或结尾的话语。

另外,注意分析作者在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也是理解其写作目的的方法之一。

(三)、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层次
在文章结构方面,此类文章通常按照采用按照事物的不同方面的特点来安排材料的方法。

如《高大的皂荚树》就是按照皂荚树一年四季不同的四个方面的特点来写的,写出了它无私奉献的精神。

经常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总之,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根据事物的特点展开合理的联想,体会作者借描写这个事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