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苯氧乙酸钠
氯苯氧乙酸的制备

实验原理
• [主反应]
Cl OH + Cl CH2COOH + 2NaOH KI Cl OCH2COONa
Cl
OCH2COONa + HCl
Cl
OCH2COOH + NaCl
• [副反应]
ClCH2COOH + NaOH
附 注
• [1] 本实验在反应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搅拌, 有利于反应进行。 • [2] 若结晶不纯,可用4 :1的乙醇一水进行 结晶。
思 考 题
• • • 为什么要在搅拌下滴加氯乙酸? 为什么将4-氯苯酚先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 本实验中为什么要加过量的剂
• 4-氯苯酚,氯乙酸,20%氢氧化钠溶液, 碘化钾,浓盐酸,pH试纸
步骤
• 在三颈烧瓶中加入20ml 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12.9g对氯 苯酚(0.1mol),令其溶解,再加入1g碘化钾。称取 10.5g氯乙酸(0.11mol)溶于20ml蒸馏水,移入其中一个 滴液漏斗中;在另一滴液漏斗中加入30ml 20%的氢氧化 钠水溶液。 • 将三颈瓶置于沸水浴中加热,在搅拌下慢慢滴加氯乙酸 和20%氢氧化钠(约需40min),见图1(三颈瓶可用二 颈瓶代替),滴加完毕后继续加热搅拌40min[1]。反应结 束后,将反应液趁热倒入250ml烧杯中,冷却后有大量结 晶析出,搅拌下用盐酸酸化至pH3~4。冷却后抽滤,用 少量蒸馏水洗涤结晶,压干后移入表面皿,在蒸汽浴上烘 干,称重,计算产率,测定溶点[2]。4-氯苯氧乙酸熔点为 158℃。
4-氯苯氧乙酸的制备
《实验化学二》 《有机化学实验》
• 4-氯苯氧乙酸又称防落素,是一种植物生长 调节剂,有防止落花落果等功能,还可用 作除草剂。本实验用4-氯苯酚和氯乙酸在氢 氧化钠水溶液中反应,生成4-氯苯氧乙酸钠, 再用盐酸酸化得4-氯苯氧乙酸。加入少量碘 化钾有利于反应顺利进行。
不合格产品不合格原因分析

一、不合格产品不合格原因分析:(一)豆芽不合格项目:4-氯苯氧乙酸钠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钠不合格的原因有:(1)豆芽生产者食品安全和法律意识淡薄,为提高市场供应、增加产量而非法添加;(2)豆芽运输过程不耐贮藏,添加进去增加其抗逆性,并达到保鲜的目的。
(二)韭菜不合格项目:腐霉利韭菜易患“灰霉病”。
韭菜灰霉病俗称"白点"病,是韭菜上常见的病害之一,各菜区普遍发生。
冬春低温、多雨年份危害严重。
严重时常造成叶片枯死、腐烂,不能食用,直接影响产量。
为了防治灰霉病,种植户多用速克灵(50%腐霉利)或者多菌灵作为防治农药,造成韭菜中腐霉利超标情况多发。
(三)鳊鱼不合格项目:恩诺沙星鳊鱼中恩诺沙星不合格的原因是为提高防治效果,在生长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普遍存在药物滥用、随意添加,没有经过合理的休药期或在运输过程中超量添加导致。
(四)河虾不合格项目:呋喃西林代谢物河虾中呋喃西林代谢物不合格,是由于生长过程中违规添加导致。
不难理解,尽管呋喃西林已经被禁了好几年,可还是有些养殖户不知道这是禁药,由于价格便宜很受欢迎。
同时,对于鱼虾添加呋喃西林的现象,事实上它是根据水域和养殖的情况保证鱼虾不让其发生疾病的一种方法,因为海鲜养殖本身就投入大,而鱼虾一旦发生病害损失也比较大。
另外,活鱼、虾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脱鳞或擦伤情况,如果水体环境不洁净就容易出现水霉病,影响存活率。
所以为了避免此现象,可能部分养殖散户会选择用药。
(五)黑鱼不合格项目:氧氟沙星黑鱼氧氟沙星不合格的原因在于生长或运输过程中违规使用氧氟沙星。
此次检出,表明氧氟沙星依然还在被使用,非法使用问题依然存在。
(六)去头红虾不合格项目:二氧化硫残留量海水虾中二氧化硫超标的原因是:海水虾捕捞和运输过程中超量添加导致。
(七)香芹不合格项目:克百威香芹中克百威不合格的原因为:农户使用克百威时可能存在随意性,随意扩大使用量,或未严格执行休药期有关规定。
豆芽中4-_氯苯氧乙酸钠和6-_苄基腺嘌呤残留的降解规律研究

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钠和6-苄基腺嘌呤残留的降解规律研究黄彬彬1,王小珍1,裴黎艳1,覃 斌1,黄春燕1,黄镜洲2(1.钦州市检验检测中心,广西钦州 535000;2.广西钦州星河食品有限公司 广西钦州 535000)摘 要:目的:研究豆芽中植物生长调节剂4-氯苯氧乙酸钠和6-苄基腺嘌呤的降解规律。
方法: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以未检出4-氯苯氧乙酸钠和6-苄基腺嘌呤的黄豆芽、绿豆芽为空白基质,采用加标回收试验研究样品在冷藏和冷冻条件下4-氯苯氧乙酸钠和6-苄基腺嘌呤的动态残留量。
结果:冷冻条件下,黄豆芽、绿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钠降解半衰期分别为44.1 d、90.0 d,6-苄基腺嘌呤降解半衰期分别为32.4 d、40.8 d。
冷藏条件下,黄豆芽、绿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钠降解半衰期分别为37.5 d、45.3 d,6-苄基腺嘌呤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1.8 d、31.8 d。
结论:该研究为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和6-苄基腺嘌呤因自身降解造成初检结论被推翻的情况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豆芽;降解;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4-氯苯氧乙酸钠;6-苄基腺嘌呤Degradation Rules Study of 4-Chlorophenxyacetate and 6-Benzylaminopurine in Bean SproutsHUANG Binbin1, WANG Xiaozhen1, PEI Liyan1, QIN Bin1, HUANG Chunyan1, HUANG Jingzhou2(1.Qinzhou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re, Qinzhou 535000, China;2.Guangxi Qinzhou Xinghe Food Co., Ltd., Qinzhou 535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sidues degradation rule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4-chlorophenxyacetate and 6-benzylaminopurine in bean sprout. Method: The 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was used to study the dynamic residues of sodium 4-chlorophenoxyacetate and 6-benzyladenine in soybean sprouts under refrigeration and freezing conditions by standard addition recovery test, and soybean sprouts and mung bean sprouts without detected 4-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sodium and 6-benzyladenine were used as blank matrices. Result: Under freezing conditions, the degradation half-lives of 4-chlorophenxyacetate in soybean sprouts and mung bean sprouts were 44.1 d and 90.0 d, respectively, and the degradation half-lives of 6-benzylaminopurine were 32.4 d and 40.8 d, respectively. Under cold storage conditions, the degradation half-lives of 4-chlorophenxyacetate in soybean sprouts and mung bean sprouts were 37.5 d and 45.3 d, respectively, and the degradation half-lives of 6-benzylaminopurine were 11.8 d and 31.8 d,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study provide a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situation that the preliminary detection conclusion is overturned due to the degradation of bean sprouts itself.Keywords: bean sprouts; degradation; 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4-chlorophenxyacetate; 6-benzylaminopurine豆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材,因其营养丰富[1-2]、生长周期短且价格实惠深受人们喜爱。
瓜果激素使用

番茄使用的激素类别:一、防落素别名对氯苯氧乙酸钠、番茄灵、座瓜灵、PCPA。
剂型为1%的乳油,每支5ml或10ml。
作用:促进生长,防止落花落果,加速果实发育,形成无籽果实等。
用法:半数花开放时兑水10—15公斤(茄子6—10公斤),定向喷花或浸花,随开随浸,保花保果,幼果期喷果或浸果,保果,形成少籽果,膨大果实。
二、国光乙烯利主要为乙烯利,催熟,稀释倍数800-1000,用配好的药液喷雾植株上已转色的番茄或将番茄采下用药液浸5秒左右捞出晾干催熟。
三、国光不落主要成分:2,4-滴钠盐,作用为在花期喷施,防止落花、提高座果率, 促进果实膨大,增加产量,形成少籽或无籽果实,早熟等作用。
具体用法:将药液配成10-20毫克/千克的浓度(即每1克本品兑水42.5-85千克),用毛笔蘸药液涂正开花的花柄。
四、国光催红主要为乙烯利,在番茄幼果期使用,能促进番茄果实早熟、着色,提前显出成熟色泽和风味,早上市,提高经济价值。
使用说明:将本品稀释200-300倍液,即每袋(5克)兑水1-1.5千克。
当植株上的番茄果实转色后(发白显黄),用手动小喷雾器喷转色果果面,注意不喷到枝叶上。
茄子使用激素类别一、保花座果灵(茄子专用型)主要为防落素,微量元素等,幼果期喷施,防化瓜每支兑水量如下:①、15—20℃500—750g,②、25—30℃ 1000—1500g二、高效矮丰灵主要成分为缩节胺,微量元素等,控制植株旺长,保花保果。
使用作用和施用方法:苗期30g兑水10—15kg叶面喷。
开花座果期:30g兑水15—20kg,叶面喷。
西瓜使用激素类别一、噻苯隆主要成分为噻苯隆,为可湿性粉剂,每瓶5g ,使用时加水1.5㎏,配成3.32.5 ml/ L的溶液。
噻苯隆主要在西瓜上使用,一般喷施,整个生育期用一次,每亩用量5g。
二、国光施特优座果灵主要成分为防落素,保果保花,提高果品的品质,产量。
使用技术和使用方法:在雌花开放当天或前后一天,用棉签蘸药液均匀涂抹瓜胎一次。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4-氟苯氧乙酸、6-

本标准代替DB11/T379-2006《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钠、6-苄基腺嘌呤、2,4-滴、赤霉素、福美双的测定》
本标准与DB11/T379-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1.修改了标准的中文名称,标准中文名称改为《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4-氟苯氧乙酸、6-苄基腺嘌呤、异戊烯腺嘌呤、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赤霉素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及福美双的测定》;
原标准于2006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新增了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作为第一法仲裁方法,并对该法的范围、原理、试剂材料、仪器设备、分析步骤、分析结果的表述、精密度以及定量限等重要内容进行了规定和说明。
(一)待测组分的确定
近年来PGR在豆芽中滥用及使用不当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与日俱增,为缩短生产周期、增加产量、改善豆芽外观以便于销售,在豆芽生产过程中常非法添加“AB粉”(A粉含6-苄基腺嘌呤、B粉含赤霉素)、“无根豆芽素”(含4-氯苯氧乙酸钠等)、福美双等化学物质。2013年,浙江省开展的专项监测活动还在豆芽中检出吲哚乙酸残留,在抽检的69份豆芽样品中,检出吲哚乙酸13份,检出率18.8%。2014年北京市抽检的33份豆芽中,检出吲哚乙酸和4-氯苯氧乙酸8份,检出率24.2%,除此之外,吲哚丁酸、4-氟苯氧乙酸、异戊烯腺嘌呤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常在豆芽的生产过程中非法添加。豆芽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污染形势严峻。
本标准根据以上监测结果,对北京市地标原有标准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进行了修订,增加了吲哚乙酸、吲哚丁酸、4-氟苯氧乙酸、异戊烯腺嘌呤4个组份,并建立了多组份高通量检测方法,对检测步骤和条件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以及对检测过程进行了规定。经过多家单位的协同性验证试验,证明标准方法的各项技术指标能够满足上述豆芽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测定的要求。
4-氯苯氧乙酸钠

腐霉利是一种低毒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主要用于蔬菜灰霉病防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 -2016)中规定, 韭菜中腐霉利残留限量值不得超过0.2mg/kg。腐霉利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经口毒性低。
山梨酸及其钾盐
监督抽检发现部分食等存在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防腐剂(主要是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等)的情况。原因可能是企业为增加产品保质期,或者弥补产品生产过程卫生条件不佳而超限量超范围使用,或者未准确计量。
4-氯苯氧乙酸钠
4-氯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乙酸钠俗称防落素,为白色针状或棱状结晶,略有酚味。易溶于水,性质稳定,长期存放不变质。酸化后生成对氯苯氧乙酸,溶于乙醚、乙醇等有机溶剂。4-氯苯氧乙酸钠是中枢神经兴奋药甲氯芬酯的中间体,原用于植物生长调节。
4-氯苯氧乙酸国内商品名为防落素、保果灵,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植物生长抑制剂。可以促进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和生物转移,不仅可防止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增进果实生长速度、促进提前成熟,还能达到改善植物品质之目的,同时它还有除草剂的作用。
4-氯苯氧乙酸钠的残留就会在人体内的累积,长期食用会对人体产生蓄积危害。如使儿童发育早熟,女性生理发生改变,对人体有致癌、致畸的作用,即使有些危害不会在短时间内出现,但是长久沉积必然会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检出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1)部分农户未了解国家规定的变更,继续使用此类药物;(2)农户安全意识薄弱,无根豆芽便于清洗食用,市场需求大,为增加产量而添加;(3)豆芽运输过程不耐贮藏,添加进去增加其抗逆性,并达到保鲜的目的。
在豆芽生产中,4-氯苯氧乙酸钠的应用十分广泛,它可以促进豆芽下胚抽粗大,减少根部萌发,加速细胞分裂。但由于其对人体有一定积累毒性,国标已取消其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许可申请。
对氯苯氧乙酸钠历史_概述及解释说明

对氯苯氧乙酸钠历史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氯苯氧乙酸钠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用途和应用领域。
它在医药、农药以及化工领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氯苯氧乙酸钠的历史进行概述,并对其进行解释说明。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引言、氯苯氧乙酸钠的历史概述、对氯苯氧乙酸钠进行解释说明以及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目的,然后简要介绍本文的结构安排。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了解氯苯氧乙酸钠这一化合物的历史起源、发展背景以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影响和重要性。
通过对其化学性质与结构特点、作用机制与应用领域以及安全性评估与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解释说明,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全面了解该化合物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以上就是“1. 引言”部分的详细内容。
2. 氯苯氧乙酸钠的历史概述:氯苯氧乙酸钠,又称为二四硫苦代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
下面将对其历史进行概述。
2.1 起源和发展背景:氯苯氧乙酸钠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农业领域。
当时,农民们面临着病虫害问题,急需有效的控制方法。
于是,在化学家们的努力下,氯苯氧乙酸钠应运而生。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该化合物在杂草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氯苯氧乙酸钠开始被广泛用于农业领域,并成为一种常用的除草剂。
2.2 生产和用途:经过不断改进和优化,如今氯苯氧乙酸钠的生产工艺已相对成熟。
该化合物通常通过合成法或萃取法得到,并以固体形式存在。
在农业方面,氯苯氧乙酸钠被广泛应用于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的除草防治中。
它能有效地抑制杂草的生长,使农作物获得更好的生长环境,提高产量。
此外,氯苯氧乙酸钠还被应用在园艺领域,如花卉和果树的除草防治。
它可以控制杂草对花卉或果树的竞争,保持其正常生长发育。
2.3 历史影响与重要性:氯苯氧乙酸钠的出现对农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为农民提供了一种高效且相对安全的除草剂选择,极大地改善了作物种植条件。
关于豆芽检出4-氯苯氧乙酸钠的处理指导意见

关于豆芽检出4-氯苯氧乙酸钠的处理
指导意见
关于豆芽中检出4-氯苯氧乙酸钠的问题,经研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提出指导意见如下:
一、餐饮服务环节
定性餐饮服务单位采购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违反《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处理。
二、食品销售环节
定性为销售禁止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违反了《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二)项规定的销售禁止销售农药残留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用农产品,并依据《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五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给予处罚。
三、涉刑移送标准
(一)办案单位可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农业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豆芽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6-苄基腺嘌呤等物质的公告》(2015年第11号)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
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项和第八条的规定,以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将案件线索移交辖区公安部门,违法线索告知供货商属地食药监管部门。
(二)在案件查办过程,办案单位发现豆芽生产线索的,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农业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豆芽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6-苄基腺嘌呤等物质的公告》(2015年第11号),案件线索移交辖区农业部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氯苯氧乙酸钠
4-氯苯氧乙酸钠俗称防落素,为白色针状或棱状结晶,略有酚味。
易溶于水,性质稳定,长期存放不变质。
酸化后生成对氯苯氧乙酸,溶于乙醚、乙醇等有机溶剂。
4-氯苯氧乙酸钠是中枢神经兴奋药甲氯芬酯的中间体,原用于植物生长调节。
4-氯苯氧乙酸国内商品名为防落素、保果灵,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植物生长抑制剂。
可以促进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和生物转移,不仅可防止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增进果实生长速度、促进提前成熟,还能达到改善植物品质之目的,同时它还有除草剂的作用。
在豆芽生产中,4-氯苯氧乙酸钠的应用十分广泛,它可以促进豆芽下胚抽粗大,减少根部萌发,加速细胞分裂。
但由于其对人体有一定积累毒性,国标已取消其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许可申请。
豆芽作为一种食用量非常大的蔬菜,豆芽生产商为了让豆芽长得快、长得漂亮,生产过程中添加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非食品添加剂。
非食品添加剂是4-氯苯氧乙酸钠就是其中一种,检出率很高。
4-氯苯氧乙酸钠的残留就会在人体内的累积,长期食用会对人体产生蓄积危害。
如使儿童发育早熟,女性生理发生改变,对人体有致癌、致畸的作用,即使有些危害不会在短时间内出现,但是长久沉积必然会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检出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1)部分农户未了解国家规定的变更,继续使用此类药物;(2)农户安全意识薄弱,无根豆芽便于清洗食用,
市场需求大,为增加产量而添加;(3)豆芽运输过程不耐贮藏,添加进去增加其抗逆性,并达到保鲜的目的。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即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洗衣粉、洗洁精、洗衣液、肥皂等洗涤剂的主要成分,其主要成分十二烷基磺酸钠,是一种低毒物质,因其使用方便、易溶解、稳定性好、成本低等优点,在消毒企业中广泛使用,但是如果餐具清洗消毒流程控制不当,会造成洗涤剂在餐具上的残留,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作为一种非食用的合成化学物质,应控制人体的摄入。
GB 1493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规定,采用化学消毒法的餐(饮)具的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应不得检出。
出现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不合格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1.部分单位使用的洗涤剂不合格;
2.使用量过大,未经足够量清水冲洗;
3.餐具漂洗池内清洗用水重复使用或餐具数量多,造成交叉污染,进而残存在餐(饮)具中。
铅(以Pb计)
铅是一种对人体危害极大的有毒重金属,因此铅及其化合物进入机体后将对神经、造血、消化、肾脏、心血管和内分泌等多个系统造
成危害,有慢性毒性和蓄积性,长期摄入铅含量超标的食品,会蓄积在体内,影响大脑和神经系统,尤其会对儿童造成智力发育障碍或行为异常。
若含量过高则会引起铅中毒。
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规定,调味品中香辛料类铅(以Pb计)限量为3.0mg/kg。
出现铅(以Pb 计)不合格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辣椒粉原料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受到了铅污染;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使用老式的铅内膛粉碎研磨机,在研磨过程中就造成了铅污染。
生产企业应加大对食品原料的采购验收关,确保原料符合国家标准;改进生产工艺,引进先进设备,确保加工过程中不被铅污染。
呋喃唑酮及其代谢物
硝基呋喃类药物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其广泛应用于畜禽及水产养殖业,以治疗有大肠杆菌活沙门氏菌引起的肠炎、疥疮、赤鳍病、溃疡病等。
由于硝基呋喃类药物及其代谢物对人体有致癌、智计胎等副作用,中国卫生部于2010年3月22日将硝基呋喃类药物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呋喃妥因、呋喃西林列入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
硝基呋喃类药物常见的有以下四种: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呋喃妥因、呋喃西林,其代谢产物为AOZ、AMOZ、AHD、SEM,其与蛋白质及和而且相当稳定,故常利用代谢物的检测来反映硝基呋喃类药物的
残留状况。
上述物质在禽肉中检出,原因是禽类在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了该类禁用药物。
建议相关监管部门加大科学养殖宣传,加强日常监管;同时,提醒消费者宜到正规超市等场所购买相关品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