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自主复习要点
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 总结归纳

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总结归纳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总结归纳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总结归纳)第一章认识大洲1.1亚洲及欧洲:1.“亚细亚”和“欧罗巴”,亚细亚:东方日出之。
欧罗巴:西方日落之地。
2.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成亚欧大陆。
3.地理位置: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
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与非洲相望。
4.地形:亚洲地形:高原山地为主。
三大特征: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亚洲欧洲平均海拔除南极洲外海拔最高的大洲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相对高度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面起伏小主要地形类型高原山地平原地形分布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
5.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没有温带海洋气候:大陆性特征显著;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6.大河众多的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内流区面积广大。
7.长江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长河。
湄公河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死海海拔最低点。
巴尔喀什湖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8.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
1.2非洲: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
1.地理位置: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
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2.非洲有54个独立国家,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
3.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
4.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
初一下册地理必背知识点打印

初一下册地理必背知识点打印一、亚洲。
1. 位置和范围。
- 亚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
-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 亚洲按照地理方位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
2. 自然环境。
- 地形。
- 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 世界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世界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 气候。
-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
- 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 河流。
- 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 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3. 人文环境。
- 人口。
-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地区。
- 亚洲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
- 文化。
- 亚洲不同地区的文化各具特色,如华夏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等。
- 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是黄河 - 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二、日本。
1. 位置和范围。
-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2. 自然环境。
- 地形。
- 日本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也是一座活火山。
- 气候。
- 日本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
- 资源。
- 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大部分原料和燃料需要进口。
3. 经济。
- 日本是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 日本的主要工业部门有电子、家用电器、汽车、造船、钢铁等。
- 日本的农业生产水平高,渔业发达,北海道附近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
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

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一)1、正确的人口观: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大。
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人种:根据人类体质特征将世界上的居民划分为白色、黄色、黑色人种。
分布: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州、及非洲北部、亚洲西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世界的居民,分布最广泛的是白色人种,分布范围最小的是黑色人种。
从地理分布来看,人种由赤道向极地逐渐变浅,这与各地太阳辐射的强度密切相关。
3、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汉英俄阿西法);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流传最广的语言是英语;了解:比利时、瑞士为法语国家;巴西为葡萄牙语国家:俄语在东欧具有广泛影响;伊拉克、埃及主要为阿拉伯语。
4、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不同宗教的建筑物特征:尖顶、圆顶、塔顶)__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州伊斯兰教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中国的西北地区(新疆、宁夏等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在我国被称为回教。
佛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道教。
5、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人口越来越集中、房屋越来越高大密集、交通越来越拥挤、环境越来越嘈杂与污染。
6、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寒冷、湿热、干旱地区的民居特色;寒冷地区的民居:厚墙、小窗、屋顶高耸湿热地区的民居:薄墙、大窗、有完备的排水系统干旱地区的民居:屋顶大多平顶城市利用交通条件:河流干支流的汇合处或河流的入海处7、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划分国家。
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可以从人口、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进行比较。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以及目前发达国家拥有核心技术的优势。
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下册地理

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下册地理一、中国地理1.中国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东南、南临南海,南以海峡与台湾相望,西南与印度、不丹等国相邻,西接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朝鲜相邻。
2. 中国地形:中国地形起伏变化,东部大部分为低洼平原和丘陵地带,中部为高原和丘陵地带,西部为高山地带。
3. 中国气候:中国地处副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带,气候类型多样,有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寒冷气候等。
4. 中国自然资源:中国自然资源丰富,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元素、金属矿产和水资源等。
5.中国的地理分区:中国地理可以按照地势和气候特点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理区域。
二、世界地理1.各大洲的地理位置:世界上共有六大洲,包括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它们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区域。
2. 世界的气候带:世界的气候带包括热带气候带、亚热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不同气候带有不同的气候特点和植被生态。
3. 世界上的自然灾害:世界上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龙卷风、飓风、洪水、干旱等,它们给人类和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4. 主要国际河流:世界上主要的国际河流有尼罗河、美索不达米亚河、黄河、长江、亚马逊河等,它们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水资源。
5. 世界的自然资源:世界上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等,它们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三、环境保护1. 环境异化:环境异化是指环境由于人类活动而发生的恶化和变坏,包括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噪音污染等。
2.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它们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3.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能量流动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维护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
4.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破坏未来子孙后代利益的发展模式,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之道。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资料(优秀6篇)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资料(优秀6篇)以下是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资料的优秀篇章:
篇章一:了解地球与地球运动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地球的倾斜与四季变化
赤道、南北极和地球经纬度
国际日期变更线
篇章二:认识地理要素
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我国的大陆位置与周边国家
地理区位和区域划分
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篇章三:探索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壳、地幔和地核
板块构造理论
地震和火山的形成
篇章四:认识水资源
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地下水和水循环
水的净化与节约
篇章五:了解气候和气象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气象要素的观测
气象图和天气预报
篇章六:认识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地势、高原和平原
山脉和江河
盆地、湖泊和河流
以上是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资料的优秀篇章。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一下册地理复习资料

初一下册地理复习资料一、地理的基本概念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的学科。
它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方面。
人文地理主要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活动与发展;自然地理主要研究地球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资源。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组成。
地球表面有五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和南美洲。
国家是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政治实体,地球上有195个国家。
地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地图、地形图、统计表格和实地考察等。
地图是地理学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它可以直观地展现地理信息。
二、中国的地理特点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国家,东临太平洋,西部高原和山脉遍布,南方多湿地和高山,北方多平原和沙漠。
中国地域辽阔,地貌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中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地理特点还包括三大河流:长江、黄河和珠江。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上第三长的河流;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黄河流经的地区是中国的农业重镇;珠江是中国最大的南方河流,是广东省的母亲河。
中国的高原主要有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多年积雪,被誉为“世界屋脊”。
中国的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长白山等,这些山脉对于中国的水源和气候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各个地区的气候差异较大,北方气候以寒冷干燥为主,南方气候以温暖湿润为主,西南地区气候多样,东北地区气候寒冷。
三、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震带,是全球最多地震的国家之一。
地震是地壳发生突然变动引起的地面振动,严重地震会引发次生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除了地震,中国还经常发生洪水、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
洪水是由于强降雨导致河流水位超过警戒线造成的,而台风则会带来强风暴雨、风暴潮等灾害。
为了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中国采取了多种防灾减灾措施。
例如,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与治理,修建堤坝来控制洪水,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等。
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我们生活的大洲第一节自然环境概况: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东、北半球,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
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靠印度洋、西临地中海和黑海。
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3南部有三大半岛,自东向西是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地形、地势特点:亚洲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约占全州面积的3/4。
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雄踞中部,向西有伊朗高原,向北有蒙古高原。
著名的大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和兴都库什山脉,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的外围(要能在地图上填注以上地名)平原多分布在大河的中下游及沿海。
亚洲地面起伏很大,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世界陆地最低处死海的湖面。
整个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和湖泊: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和高原,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龙江、黄河、长江河湄公河,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恒河、印度河等。
著名的湖泊有:里海,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河世界上最低的湖泊(要能在地图上填注以上河湖)5.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原因:跨纬度广,海陆差异大,地形复杂)、季风气候显著(原因: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海洋交界处)、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原因:面积广大,内陆远离海洋)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中部和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北部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极地气候、青藏高原和山地地区为高原山地气候(见P7图6.9要能填图)亚洲有47个国家和地区,按地理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
东亚指亚洲东部的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和蒙古五个国家;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共11个国家和地区。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整理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整理1.地球的运动与地理现象:-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公转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四季变化:由于地球公转轨道的椭圆形状,不同季节地球离太阳的距离不同,导致温度和日照时间的变化。
2.地理区划与区域特征:-世界的大洲和大洋:了解世界的大洲(亚洲、非洲等)和大洋(太平洋、大西洋等)。
-中国的地理区划:包括华北、东北、西南等地理区域的特征和主要城市。
3.大气环境与天气气候:-大气成分和结构:了解大气的组成,包括氮气、氧气等,并掌握对大气的分层结构的认识。
-气候和天气:了解气候和天气的定义,以及影响气候和天气的因素。
4.自然灾害与防治:-地震和火山活动:了解地震和火山的形成原因,以及可能带来的灾害。
-洪水和干旱:了解洪水和干旱的形成原因,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5.资源与环境保护:-能源资源:了解不同类型的能源资源,如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
-环境保护: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并学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6.人口与城市发展:-人口变化:了解人口数量、分布和增长的因素,以及人口问题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城市发展:了解城市的特征、功能和影响,以及城市规划和管理的重要性。
7.交通与通信:-交通方式:了解陆上、水上和空中交通工具的特点和应用。
-通信技术:了解不同的通信方式和技术,如电话、互联网等。
这些是七年级下册地理的一些主要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运动、地理区划、气候变化、自然灾害、资源保护、人口发展、城市化等方面的内容,加深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对地球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关注和参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地理下册自主复习要点一般了解,不一定强行记住,能做选择题即可
1、里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2、安第斯山脉纵贯南美大陆,全长近9 000千米,为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3、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4、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
5、“花园城市”新加坡:新加坡是东南亚的热带城市岛国,南扼马六甲海峡东口。
6、西亚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
7、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又称海湾,它的沿岸和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波斯湾的惟一出口是霍尔木兹海峡。
人们称霍尔木兹海峡为“西方的生命线”。
8、亚马孙平原西起安第斯山东麓,东到大西洋,面积约5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9、亚马孙河的长度6400千米,仅次于尼罗河(6600千米),
居世界第2位,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长江(6300千米)
10、亚马孙热带雨林(巴西)被称为“地球之肺”。
遭到破坏严重。
11、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惟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
12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羊毛生产国和小麦、羊毛输出国。
也是世界上绵羊最多的国家之一,素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
而且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又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3、澳大利亚特有动物袋鼠、哺乳动物鸭嘴兽
14、南美洲的伊泰普水电站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15、美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它的工农业总产值一直居世界首位。
16、俄罗斯是一个地跨亚洲、欧洲两洲的国家,埃及地跨亚洲、非洲两洲的国家。
17、死海的湖面—400米,是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
18、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19、南极洲平均海拔2 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
(亚洲最大)
被三大洲包围的大洋---北冰洋,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南极洲
20、七年级地理(下册)有可能考到的重点内容:
一、P3页: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内容和地图)
二、P43-44页:南亚西南季风气候(地图)
三、P58-59页: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地图)四:P51页:世界石油宝库(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