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树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树

教 学 建 议
教学需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 学习环境,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学 习兴趣;增大地理教学的开放性, 鼓励学生对学地理内容提出自己 的看法;保证教学的弹性,为学 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
第八章 东半球的国家和地 区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 区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 洲 —亚洲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和地区 第十章 极地地 区
七 地 理 下 册
三说—说教材
认识大洲
亚洲(自然、人文)
了解地区
(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
走近国家
(日本、印度、俄罗斯、 澳大利亚、美国、巴西)
由此看出地 理每一个地 理要素的学 习都是由总 到分,由整 体到局部, 符合学生的 认知规律, 有利于学生 掌握各地理 要素间的关 系。
世界居居民和建筑
中国的气候
各区域内的 气候
中国的人口 与民居
三说—说建议
1、教学建议
三说—说建议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 特征,提倡探究式学习,引导和鼓励 学生独立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程,
人教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下册
三说总框架
教材编写特点、 体制及内容结构 教材立 体整合
课程目标
说教材
总 体 目 标
说课标
七 年 级 地 理
说建议
三说—说课标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七 年 级 地 理 下 册 总 目 标
三说—说课标 认识大洲 了解地区 了解地区 走近国家
认识大洲
走近国家
1、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 、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 2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 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 1、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3 、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 经济的实例。 2、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地形、气 响。 4、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一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4 5、运用地形图说明某一地区主要河流概况,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举例说出某一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 5 6、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某一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 、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 3、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 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7、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的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至 发展等问题。 6 、举例说出某一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少一个方面的概况。 4、通过实例说明某一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 7 8、说出某一地区最有影响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用实例说明某一国家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8 9、运用资料描述某一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 、结合历史等课程,利用不同时期的世界地图,探讨国家名称和版图的变 平衡的。 9 、说出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化。
初中地理知识树-地理共25页文档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初中地理知识树-地理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四章知识树课件

重要地理规律总结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必须合理利用和保 护。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地理环境也 反作用于人类。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可持续发展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也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了解历史上的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如地震、洪水、火山爆发等,分析这些灾害对人类社会 的影响以及人类应对灾害的措施。
不同历史时期的资源开发与利用
比较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式,如农业、工业等,分析这些方式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
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元素解读
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景观描写与地理环境关系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景观描写,探讨这些描写所反映的地理环境特征及其作用。
旅游资源
02
欧洲自然风光秀丽,山川、湖泊、海滩等自然景观丰富;城市
旅游资源丰富,如巴黎、伦敦、罗马等著名旅游城市。
特色活动
03
欧洲各国都有独特的节日和庆典活动,如圣诞节、复活节、狂
欢节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非洲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挑战分析
经济发展现状
非洲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近年来增长速度加快;资 源丰富,如石油、天然气、矿产等;农业是非洲重要的经 济部门之一。
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塑料袋使 用。
03
爱护公共设施
保护公共设施完好无损,共同维护 城市环境整洁美观。
04
05 跨学科知识融合应用
历史事件与地理环境关系探讨
古代文明发源地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分析古代文明发源地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探讨这些条件对文明发展的影 响。
初一下册地理总结归纳知识点

初一下册地理总结归纳知识点地理是一门探索地球与人类社会相互关系的学科,通过学习地理可以增加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初一下册地理内容涵盖了地球、地球的运动、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等方面的知识点。
以下是对初一下册地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第一单元:认识地球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近似球体,由南极点和北极点组成。
- 地球的直径约为12742公里,赤道周长约为40075公里。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心旋转的运动,周期为一天。
-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作椭圆形轨道运动,周期为一年。
3. 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 地球轴线相对于地球公转平面有23.5度的倾角,这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 季节变化分为春、夏、秋、冬四季,不同季节地区的气温和日照时间有所不同。
第二单元: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1. 大陆和大洋- 大陆是指陆地区域,由陆地和附属岛屿组成。
- 大洋是指水域区域,主要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等。
2. 气候和气象- 气候是指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降水和风向等。
- 气象是指短期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暴雨等。
3. 地球的层次结构- 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地壳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地壳下面是地幔,地幔下面是地核。
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1. 表示地球的方法- 地图是用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工具,可以分为平面投影图和球面投影图两种。
-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
2. 地球的经纬度- 经度是指从地球表面南北极的线,也称为纵向线,标志着不同的时区。
- 纬度是指从地球表面赤道的线,也称为横向线,标志着不同地区的纬度。
3. 时区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为了统一时间,世界被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小时。
- 国际日期变更线是指划分地球上不同日历日期的线。
第四单元:中国的地理1. 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东亚,地处北半球东经73°33′至135°05′,北纬3°51′至53°33′之间。
初中地理知识树-地理.共25页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七年级地理知识树课件

气温和降水是相互影响的,气温升 高会导致蒸发增加,进而影响降水 量和降水分布。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气候类型
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 候等。
温带气候类型
包括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 气候等。
寒带气候类型
包括苔原气候、冰原气候和高山气候等。
宗教种类与分布
了解世界主要宗教及其信仰人群、地理分布特点。
3
宗教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探讨宗教对建筑风格、节日习俗、道德观念等方 面的影响。
聚落和乡村
聚落类型与特点
了解城市、乡村等不同类型的聚落,比较其规模、功能、景观等 方面的差异。
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探讨乡村聚落的形成条件、发展过程及未来趋势。
乡村地理环境与生产生活
经济与文化
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以农业和 旅游业为主;文化上多元且独特,受 佛教、伊斯兰教等影响。
主要国家与旅游景点
泰国、越南、新加坡等是东南亚的主 要国家;旅游景点有泰国的曼谷、柬 埔寨的吴哥窟等。
印度
地理位置与领土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自然环境
印度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自然资源丰富。
分析乡村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
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探讨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社会经济等因素对聚落形成与发展的 影响。
聚落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分析不同地理环境下聚落的形态特征及其原因。
城市化进程与问题
了解城市化进程中的阶段特征、动力机制及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05 发展与合作
七年级地理知识树全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地球形状大小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仪地轴:假想轴纬线定义:模型纬度书写:40°N(S)划分:赤道向南北两极各分做90°识别:数字向北越来越大为北纬;数字向南越来越大为南纬。
纬度带: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60°—90°为高纬经线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又称子午线特点:形状:半圆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同关系: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两极指示方向:南北东西半球划分:(20°W,160°E)经线圈经度书写:40°E(W)划分: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作180°本初子午线:0°经线,地面标志: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识别:数字向右(东)增大为东经;数字向西(左)增大为西经经纬网定义:纬线和经线的交点作用:定位定义:与赤道平行的线特点形状:圆圈长度:赤道最长,往两极纬线圈越来越小,两极为点关系:所有纬线相互平行指示方向:东西赤道:0°纬线;南北半球分界线;纪念碑:厄瓜多尔基多市二、地球的运动三、地图的阅读 图例:识记常用图例方向 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指向北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三种表示形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表示地理事物越详细等高线地形图 相对高度四、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缓坡、陡坡分层设色地形图:五种地形: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 自转 绕转中心: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逆时针 南极上空:顺时针 周期:一天(24小时) 意义 昼夜交替:晨昏线 时差 公转 绕转中心:太阳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特点 同时自转 地轴倾斜且倾斜方向不变,指向北极星 意义 四季交替 二分二至日 季节划分 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 划分依据:地球获得的光热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 五带划分: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地球面貌:海陆分布,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一、 大洲和大洋七大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大洲界线四大洋:太—大—印—北沧海桑田的证据二、 海陆变迁大陆漂移假说 提出:魏格纳证据:轮廓、地层、动植物板块构造学说 六大板块(两洋三洲一亚欧)不断运动板块内部稳定,交界处活跃,多火山地震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一、多变的天气三、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降水四、世界的气候柯本气候分类法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赤道降水多,两极降水少夏季陆温>海温,冬季陆温<海温 海陆分布近海降水多,远海降水少地形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雨期长 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旱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干旱 寒带气候:全年酷寒干燥 高原山地气候: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降水山腰最多。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树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树地理学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它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知识点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在七年级下册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有关地理的知识,这篇文章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
1. 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指地球上空气的流动,它受到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的影响。
大气环流在地球上的分布是循环而且有规律的。
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三个带状系统:赤道低压带、中纬度带和极地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是世界上最热的地方,那里阳光直射,气温高,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带;中纬度带是面积最广的带状区域,气旋和飓风在这里形成;极地高压带是因低气温而形成的高压带。
2. 洋流洋流是指海水在海洋中的流动。
它受到风力、太阳能和地球自转的影响。
世界上最著名的洋流是北大西洋暖流和南大洋环流。
北大西洋暖流主要是由美国的暖流和来自加勒比海的暖流组成,它使得英国和北欧国家的气候相对温暖。
南大洋环流是南大洋上的环流,它占据了南半球的绝大部分。
3. 气候带气候带是指因地球自转、公转、倾斜和气流等自然因素而不同纬度地区气温、气候、植被、动物等方面发生变化的带状地区。
气候带分为热带、温带、寒带三种类型。
热带气候带的气温高,季节性小,降水量大,植被丰富。
温带气候带相比热带气候带气温更为温和,降雨更加有季节性,植被也不如热带气候那样丰富。
而寒带气候带气温极低,多为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
4. 风风是指空气按照不同方向和速度移动的现象。
它也受到地球自转、太阳辐射、大气压力、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风是分布在地球表面大气的水平运动,它起到了气候、自然灾害以及能源的重要作用。
有些风不是由天气系统直接引起的,而是由大气环流和地形的作用所形成的。
5.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地球上自然现象或自然因素,并对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造成危害的现象。
它们包括地震、火山、海啸、气旋、龙卷风等。
地震是地球内部板块运动或射线能量释放所引起的震动。
火山是指地球内部岩浆从火山口喷出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