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教学设计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知道铁木真统一蒙古,尊称成吉思汗;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统一全国。

元朝行省制度、宣政院、澎湖巡检司的基本情况。

⑵了解大都商业大都市的地位、《马可·波罗行记》的影响。

2、能力目标⑴根据课文内容,结合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词中对成吉思汗的评价,谈谈对成吉思汗的看法。

(2)识读《元朝疆域图》,指出辽阳行省、岭北行省和宣政院、澎湖巡检司管辖的地区。

(3)根据世界地图,寻找马可·波罗路来海去的路线,并进一步认识元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⑴通过分析,了解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汗国的过程中,作出了历史贡献。

⑵通过学习,明确元朝的统一,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的局面,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开创了元、明、清三朝长达600多年的统一王朝的局面,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疆域的基础,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2)元朝设立的行省制度以及元朝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难点:(1)行省制度(2)对元朝统一意义的认识三、教学方法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主要采用问题导学、自学指导、导学释疑、合作探究等教学法。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利用简单课件适时点拨,使学生视觉与听觉结合,旧知与新知联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的几个少数民族政权,然后引导学生观看《蒙古兴起示意图》,说明蒙古族是继辽、金之后北方又一兴起和发展的少数民族,最终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元朝重新统一了中国,从而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一、探究蒙古统一的过程:1.教师提出问题:⑴12世纪的蒙古人民是怎样生活的?⑵成吉思汗在你心目中是怎样一个人?他的最大贡献是什么?2.学生观看材料,思考讨论:(给出以下材料)材料一:蒙古史书记载的12世纪的一些情况“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

第14课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 学案

第14课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  学案

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课程标准】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改制、文天祥抗元、人分四等和文化趋同等史实的学习,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2、过程与方法通过新课探究题,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成吉思汗、忽必烈等人物的学习,形成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个人品质和人生态度;学习文天祥的浩然正气与责任感;通过学习本课,形成民族团结、友好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改制的措施与意义难点: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元朝的特点【课前预习】(一)“一代天骄”的崛起蒙古族是我国北方的________民族。

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的是蒙古族杰出首领__________。

________年,蒙古贵族在____________召开大会,推举___________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____________。

蒙古政权实行__________的国家体制,定都__________。

成吉思汗时,创制了蒙古族通行的文字。

(二)忽必烈改制1.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___________继承蒙古汗位,__________年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第二年定都__________。

____________就是元世祖。

2.忽必烈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内容是:(1)建立行省制度。

在中央设“________________”,作为全国的__________,在地方设“___________”。

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边陲地区都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2)推行________政策。

下令把许多_______重新恢复为农田,禁止_________。

朝廷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__________”,规定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衡量官吏政绩好坏的标准。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

反映了中外经济交流的繁盛
陶瓷之路成为宋元时期 对外开放与交流的重要渠道
China
泉州
元代出现空前开放与交流局面的原因?
疆域空前广大 交通发达便利 对外实行开放政策
……
民族融合
回族
民族融合的表现: ① 汉族 开发边疆。 ② 边疆 各族内迁。 ③ 、 等 契丹 女真 族汉化。 ④ 回 开始形成。 族
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藏族地区的行政,向 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 赋税. 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台 湾)
2、经济上----重视发展农业
元世祖即位之初,即首诏天下: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 食以农桑为本”
——《元史· 食货志》
1、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 2、推广棉花的种植。
一、蒙古政权建立和元朝的统一
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蒙古秘史》 材料反映了蒙古草原处于怎样 的社会局面?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 牧民,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古代蒙古骑 兵
局面:混战 心愿:安宁 统一
蒙古政权的建立
谁改变了这一状况?
铁木真 他被尊称为什么? 成吉思汗
马可· 波罗
对元大都的描绘: “全城设计都用直 线规划。城内公共 街道两侧,有各种 各样的商店和摊 位”,“外国巨价 异物及百物输入此 城者,世界诸城无 能与之比。” “到处是金银财宝, 遍地是绸缎,非常 富饶。”
伊本.奥贝德拉墓碑
Hale Waihona Puke 在元代,许多来华贸易 的蕃客留居下来,病逝 于中国。在泉州,蕃客 的墓碑几乎到处可见。 像左图这样阿拉伯文和 汉文合璧的墓碑,泉州 有很多。最为典型的一 块墓碑,一面刻着阿拉 伯文的《古兰经》和死 者姓名,另一面用汉字 刻有死者的儿子为父亲 写的墓志铭。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A
• 13.元朝时,“西域之士于中朝,学于南夏,乐 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圃, 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 上述历史现象揭示了
• • •
④中原文化向边疆地区扩展 A.①②B.①②③④C.③④D.①③④
B
• 14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①②③④
D
北京的历史
(1)人民受分裂、战乱之苦,渴望和平统一。 (2)封建经济要在安定统一的社会环境中才得到 进一步发展,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为国家统一创 造了条件。 (3)分裂时期各民族间人民的友好交往从未停止 过,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也为统一提供了有利的 因素。
造成封建国家分裂的原因共同之处有:
(1)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2)封建王朝政治腐败,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怎样认识宋辽、宋夏间的“战”与“和”的关 系?
战争是短暂的,和平友好是长期的,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是 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 【考点要求】 • 一、蒙古的兴起 •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 •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 四、行省制度(宣政院的设立) • 五、元朝的灭亡
• A.内迁过程
• B.汉化过程
• C.农业化过程
• D.封建化过程
C
6.宋辽、宋夏、宋金和议的共同点不包括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C.有利于北方各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B
• 7.岳飞赢得人民尊敬的最主要原因是 A.岳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B.岳飞抗金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C.岳飞忠君符合封建伦理道德 D.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

元代驿站示意图
(3)交通上:得到空前发展


1、开凿两段新运河,便利南粮北运; 2、开辟海运航线,粮食运输逐步以海运 为主,海上“丝绸之路”盛行; 3、建立比较完善的驿站系统。
中外交流空前繁盛 《马可· 波罗行纪》
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意大利旅 行家。生于威尼斯富商家庭,1275年5月随其父、 叔来到元朝上都(今内蒙古多伦县西北),先后在 元朝供职17年,因通晓蒙古语和汉语,颇得元世祖 忽必烈的信任。经常奉命巡视各省,足迹几遍中国。 对各地风土人情、物产状况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1295年马可·波罗返回威尼斯。1298年,在威尼斯 与热那亚的战争中被俘。狱中口述他在东方的见闻, 由同狱罗斯蒂谦用法文笔录成书,即《马可波罗行 记》。书中盛赞东方各国的富庶和繁华,欧洲人诧 为奇闻,争相传颂。
元世祖忽必烈
忽必烈继承汗位,后定都大都,1271年建立元朝, 1276年灭南宋。1279年,统一中国
元朝统一全国
1271年,忽必烈 蒙古(元) 建立元朝,后定 都大都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 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中西 亚北 地到 区新 疆 、
东 北 至 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 今 左,南越海表。 库 ——《元史· 地理志》 页 岛
(1)政治上:仿效中原政治制度,建立行 省制度
中书省
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
行中书省
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
行省制度;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影响: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辖; 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奠定了今天行政区划 的基础。
中 书 省
宣政院辖地
元朝疆域图
设澎湖巡检司管 辖澎湖和琉球

元朝的统一与民族融合

元朝的统一与民族融合

元朝的统一与民族融合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最为深厚的时期之一。

元朝的建立源于蒙古帝国的崛起,作为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元朝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等领域展现了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从元朝的建立背景、统一过程以及民族融合方面来展开论述。

元朝的建立背景在13世纪初,蒙古帝国由成吉思汗创建,扩张势力迅猛。

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子孙继续统治帝国,并不断向外扩张。

到了13世纪中叶,蒙古帝国已经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地区,其中包括中国北方的金朝和南宋。

这为元朝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统一过程元朝的统一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北方与南方的统一。

首先,蒙古军队在1259年攻破了金朝的首都中京(今北京),结束了金朝的统治。

随后,蒙古帝国对南宋发动了数次战争,在1279年攻破临安(今杭州),南宋统治结束。

至此,元朝完成了对中国的统一。

民族融合元朝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其中蒙古族是主要的统治阶层。

然而,与前任的北方王朝相比,元朝更加注重民族融合和宽容。

在统治下,蒙古族与汉族、回族、满族等其他民族之间发生了深度的交流和融合。

官方政策元朝实行了一系列宽容政策来促进民族融合。

首先,官方鼓励各民族相互婚姻,这有助于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

其次,元朝设立了各种文化交流的机构,例如官方的翻译局,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提供便利。

此外,元朝还采取了容忍宗教的政策,允许不同民族的人们信仰各自的宗教,这为各民族的和谐相处提供了条件。

文化交流元朝是一个多文化交融的时期。

汉族文化与蒙古文化在元朝统治下相互影响和融合。

蒙古帝国的统治者采用汉字作为官方书写语言,这促进了蒙古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元朝还注重文化教育,设立了各种学校和学院,使各民族的人们能够接触到多样的知识,并在其中交流学习。

社会制度元朝采用了部分的传统汉族社会制度,例如中央集权制度和科举制度。

这些制度不仅推动了蒙古族与汉族之间的融合,也为各民族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社会框架。

总结元朝作为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展现了统一与民族融合的特点。

元朝的统一与民族融合

元朝的统一与民族融合

元朝的统一与民族融合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其统一和民族融合对于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朝的统一构建了一个庞大而强大的国家,同时通过政策和文化交流,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

本文将探讨元朝统一的方式和民族融合的表现,以及这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一、统一的方式元朝的统一是通过一系列的军事征服来实现的。

成吉思汗在13世纪初创立了蒙古帝国,他的继任者忽必烈在一系列战争中逐渐征服了中国各地的政权,最终统一了中原地区。

忽必烈采取了多种手段来巩固统治,包括重用汉人官员、设立行省、加强边境防御等。

这些措施使得元朝政权在中国得到了一定的稳定。

二、民族融合的表现元朝通过政策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

首先,元朝废除了旧有的封建等级制度,实行了一种较为平等的社会体制,减轻了农民和工匠的负担,提高了他们的地位。

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各个社会阶层的人民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推动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其次,元朝政府鼓励汉人和蒙古人、回回人等少数民族之间的婚姻。

这种婚姻关系使得不同民族之间的血缘关系更加紧密,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此外,元朝还采取了文化包容的政策,尊重和保护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容纳多种宗教信仰。

元朝的都城大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中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这进一步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三、对中国历史的意义元朝的统一和民族融合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元朝统一了中国各地的政权,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

这为后来明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历史上其他大一统的朝代提供了借鉴。

其次,元朝的民族融合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共同发展。

这对于中国的文化多样性和统一国家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元朝的统治也引入了一些新的思想和文化,如佛教、伊斯兰教等。

这些新的思想和文化对中国的文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案人教版(优秀教案)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案人教版(优秀教案)

元朝的建⽴和统⼀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案⼈教版(优秀教案)《元朝的建⽴和统⼀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案教学⽬标⼀、基础知识⽬标蒙古的兴起,成吉思汗统⼀蒙古草原;蒙古汗国的建⽴;成吉思汗的征战;元朝的建⽴和全国统⼀,⽂天祥抗元⽃争。

元朝的疆域,统⼀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元朝的⾏省制度。

⼆、能⼒培养⽬标.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树⽴正确的民族观,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

.与所学过的历史知识相联系,让学⽣进⼀步加深理解元朝统⼀全国的过程,也是蒙古族不断进步和与其他民族融合的过程,培养学⽣⽤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的能⼒。

.通过讲述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事迹,结合时代背景,培养学⽣将历史⼈物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加以评价的能⼒。

三、思想教育⽬标.蒙古族是我国古⽼的少数民族,长期处于混战状态。

成吉思汗统⼀蒙古各部,建⽴蒙古汗国,既符合蒙古各族⼈民的利益和愿望,也有利于蒙古社会的进步。

.成吉思汗及后继者对欧亚各地的征战,具有⼆重性,⼀⽅⾯给当地⼈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另⼀⽅⾯也促进了东西⽅经济⽂化交流。

.蒙古汗国以及元朝统⼀全国,结束了晚唐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局⾯,有⼒地推动了统⼀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

同时,在统⼀过程中,与汉族先进经济⽂化接触,加速了蒙古各族由奴⾪社会向封建社会迈进的步伐。

.元朝实施⾏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尤其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有利于统⼀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的历史疆域。

.元朝统治者推⾏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终于在元末引起农民⼤起义的爆发,导致元朝统治的灭亡。

教学要点⼀、蒙古的兴起.蒙古族是我国⼀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成吉思汗统⼀蒙古草原.蒙古汗国建⽴和对外征伐⼆、忽必烈建⽴元朝和统⼀全国.蒙古灭⾦、招降吐蕃、征服⼤理.元朝的建⽴.元朝统⼀全国.⽂天祥的抗元⽃争三、统⼀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元朝的疆域.元朝促进了我国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四、元朝的制度.健全中央官制.⾏省制度五、红⼱军起义和元朝的灭亡.红⼱军起义及其爆发的原因.朱元璋势⼒的发展与元朝灭亡教学要求和建议⼀、本课重点:成吉思汗统⼀蒙古,忽必烈建⽴元朝和全国统⼀,统⼀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元朝⾏省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了解元帝国的疆域及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贡献。

2、掌握元朝建立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其影响。

3、了解马可波罗来华、海上丝绸之路等史实,分析宋元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繁盛,理解开放和文化交流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讲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过程,进而评价成吉思汗;
2、通过阅读《过零丁洋》,感受文天祥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一代天骄”的崛起,忽必烈改制的学习,感受他们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个人品质和人生观,从而对学生能最终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有所助益;
2、文天祥抗元虽属于个人的经历,但其中的高度的责任感却是古今共通的,要让学生从中体会责任心的重要性;
3、认识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民族关系呈现出不断融合的趋势,民族之间的不断交流、友好往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从而培养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尊重所有民族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学生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改制
本课难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评价历史人物。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讲故事、图示等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从遥远的古代开始,我国各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疆域辽阔的大地上,共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有哪些?
(二)讲述新课
1、一代天骄的崛起
教师:你对蒙古族有哪些了解?
介绍“男儿三技”:摔跤、赛马、射箭。

蒙古族人的性格特征有哪些?(刻苦、坚毅、勇猛能耐、骁勇善战)
学生:根据了解介绍蒙古族的生活环境进而总结蒙古族人的性格特征
教师:蒙古族是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蒙古贵族们为了争夺财富,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因此蒙古族各部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的是谁?(成吉思汗)
教师:1206年,蒙古国成立,铁木真为大汗,之后,成吉思汗发动大规模的扩张战争,建立起横跨亚欧的蒙古帝国。

成吉思汗对蒙古族作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你怎样来评价他?
学生:(讨论)杰出的首领、政治家、军事家
教师: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来评价历史人物既要看到其推动历史发展的积极方面,又要看到其消极影响。

成吉思汗完成了蒙古统一大业,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政权,为元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他及其子孙的扩张战争给世界各地人民造成深重灾难。

2、元统一全国
学生:找出元朝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
教师: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改号为元,建立元朝,第二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元朝建立时,南宋政权已极端腐朽,1276年元灭南宋。

你知道南宋抗元名将文天祥吗?请结合教材及你所知道的讲一讲文天祥的故事。

学生:齐读《过零丁洋》,思考本诗现了文天祥怎样的崇高气节?
教师:本诗写出了文天祥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是一首伟大的爱国主义诗篇。

教师:1279年元统一全国。

想一想,我国历史上由大分裂到大统一的朝代还有哪些?
学生:秦(前221年)、西晋(280年)、隋(589年)、元(1279年)
学生:阅读“元朝疆域四至”
教师:元统一全国后是怎样对辽阔疆域实行有效统治的?
3、忽必烈改革
学生:结合教材归纳。

政治上:1.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

学生:思考有什么作用?
2.中央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学生:思考这一举措的影响?
经济上:重视发展农业。

推广棉花的种植
交通上:开凿新运河,开辟海运航线,建立比较完善的驿站系统。

4、中外文化交流空前繁盛
教师:阅读教材,小组合作:元时期开放与交流的表现哪些方面?谈谈谈元代出现了空前开放与交流局面的原因(条件)有哪些?
学生:阅读教材并归纳。

教师:提炼总结:1.海外贸易空前繁荣;(海上丝绸之路)
2.各种宗教传入中国并传播开。

3.中外科技文化交流达到高峰
4.中外人员往来和民族融合迎来高潮,(回族)形成。

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如疆域、交通、对外政策等),谈谈元代出现了空前开放与交流局面的原因(条件)?学生:归纳:疆域:国家统一,疆域空前辽阔,设行省制
交通:交通发达便利,建立完善驿站系统
对外政策:实行相对开放政策。

(三)课堂小结
元朝上承“辽宋夏金并立,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下启明清多民族国家的强盛”。

它即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业进一步拓展,又结束了五代以来长达数百年的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继秦、西晋、隋以后我国封建历史上又一次大统一的时期。

(四)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