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王老吉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王老吉的发展历程

王老吉的发展历程

王老吉的发展历程王老吉是一家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饮料品牌,产品以"十全大补"、"消热解毒"的功效而闻名。

下面是王老吉的发展历程。

王老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28年,当时广州养生行的创始人王阿桂开始经营一家中药店,并开发了一种新的凉茶配方,即后来的王老吉配方。

这个凉茶以其清热解毒和健康保护的功效迅速获得了广大顾客的青睐。

随着王老吉品牌的发展,通过广告宣传和市场推广,王老吉凉茶逐渐为人们所熟知。

1989年,王老吉品牌正式注册,标志着王老吉成为一个独立的商标。

同年,王老吉在香港上市,迈出了国际化的第一步。

2001年,王老吉开始进行品牌升级和扩大生产规模的计划。

公司投资千万元进行全面装修,建造了一座位于广州荔湾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并引入了国际领先的生产设备和技术。

生产基地的建设使公司的产能大幅度增加,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2年,王老吉在中国各省市进行了成功的推广活动,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和喜爱王老吉。

王老吉开始扩大销售渠道,与各大超市、便利店以及零售商建立合作关系,使得王老吉产品能够更加方便地被消费者购买。

2005年,王老吉成为第一家在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与国际奥委会结缘的饮品企业,成为奥运饮品的指定供应商。

这个合作使得王老吉品牌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更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2007年,王老吉在中国内地市场开展了大规模的广告宣传活动。

创作出脍炙人口的广告口号"喝王老吉,上坏境",广告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向人们传递了王老吉清凉解毒的品牌形象。

这次广告宣传活动进一步巩固了王老吉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促使产品销售量迅速增长。

2011年,王老吉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王老吉公司与可口可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签订了合资协议。

这一合作为王老吉品牌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今天,王老吉已经成为中国知名的饮料品牌之一,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产品远销香港、台湾、东南亚及其它国家和地区。

王老吉品牌的发展历程

王老吉品牌的发展历程

王老吉品牌的发展历程一、起源和发展王老吉的品牌可以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间,由王泽邦在广州创立,其基本配方沿用至今已近180年。

180多年的发展历史足以让我们震惊。

1949年解放后,王老吉凉茶维持了多年,1956年国家实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将8间历史悠久的中药厂合并,以固定资产和员工数目最多的王老吉命名,称为王老吉联合制药厂。

“文化大革命”期间,“王老吉”一名,被认为是为资本家树碑立传,于是改名为“广州中药九厂”,而“王老吉凉茶”也改名为“广东凉茶”。

1982年,中药九厂改名“广州羊城药厂”。

1992年转制成为以国家股为主体的股份制企业,改名“广州羊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羊城药业的母公司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在1997年重组资产,成立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至此,王老吉凉茶基本就划归在两个实体里,羊城药业主导王老吉在大陆的品牌,香港王老吉主导着王老吉在港澳及海外的品牌。

另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是:此时两家经营王老吉产品的营业额都是很小的,如果没有后面故事的发生,也许两家产品就相安无事地在低水平规模上运作下去了。

这个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就是香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的老板陈鸿道,原是大陆东莞人,后跑到香港发迹。

1995年,陈鸿道从香港王老吉那得到了秘方,开始生产王老吉凉茶,后来卖得不错,开始琢磨在大陆发展业务。

1997年在大陆成立了加多宝公司,在东莞开了第一家工厂,又从广药集团处获取了王老吉大陆品牌使用权。

从这一系列事情可以看出,陈鸿道是以很低的成本获取了王老吉秘方以及在大陆的品牌使用权。

也说明当时王老吉品牌的认知度很低,用广药集团某领导的话说,把一个“用不上的资源”交给别人去运作。

可是这个“用不上的资源”到了加多宝手里就成了宝贝,他们开始大规模市场运作,利用奥运会、亚运会、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机会,生生把一个无人问津的品牌做成了妇孺皆知的品牌,“怕上火就喝王老吉”成了三岁小孩都知道的广告语。

附图:二、商标纠纷案2000年时再签合同,广药集团与鸿道集团对王老吉商标许可使用合同续约至2010年5月2日。

王老吉凉茶文化的历史

王老吉凉茶文化的历史

王老吉凉茶文化的历史王老吉凉茶大家都有和估计哦,那么你们知道王老吉凉茶文化的发展历史吗?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王老吉凉茶文化的历史,一起来看看。

王老吉凉茶文化的历史王泽邦于1883年辞世,后王家第三代分家,其中王恒裕迁往香港定居,繁衍后代,而留在广东的王恒辉、王瑞恒兄弟经营的王老吉远恒济。

1911年,广州王老吉远恒济以葫芦招牌为记在中华民国政府获准注册。

1935年广州王老吉远恒济王远珍,即王泽邦的第四代曾孙,以王老吉榄线葫芦图案在广东省进行商标注册。

1936年王远珍再注册了“王老吉公孙父子图”商标,而后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王老吉商标注册证和特种药品营业执照注册人均为王远珍。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王老吉水碗凉茶点档又遍及广东城乡,凡卖油条煎饼咸香花生的地方,都有王老吉凉茶、凉茶粉出售,“王老吉”逐渐成为广东凉茶的代名词。

1956年公私合营,王老吉与知名度颇高的嘉宝栈、常炯堂等八家企业合组“王老吉联合制药厂”,继续生产正宗王老吉凉茶等产品。

1965年9月,药厂更名为“广州中药九厂”。

1982年11月,“广州中药九厂”更名为“羊城药厂”。

并于1992年11月26日企业股份制转组完毕,“广州羊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1992年,羊城药业(广药集团王老吉药业公司前身)利用传承了一百多年的凉茶配方开创性地生产出盒装王老吉和罐装王老吉凉茶,可谓国内最早的凉茶植物饮料,在华南市场上广受追捧。

1995年之前的罐装王老吉一直由广药集团生产经营,1995年之后,广药集团授权鸿道集团在一定期限内生产经营红色罐装和红色瓶装王老吉,而广药集团则经营盒装王老吉,盒装王老吉已经成为利乐装饮料的第一品牌。

1996年,广药集团正式成立,王老吉商标等无形资产按有关规定划归广药集团持有。

2000年,广药集团授权许可鸿道集团在红色罐装凉茶饮料上使用注册证号为626155号的“王老吉”商标,期限从2000年5月至2010年5月共10年。

关于王老吉的起源

关于王老吉的起源

关于王老吉的起源,发展以及冲突一、王老吉的起源:王老吉作为凉茶大王,也被尊为凉茶的始祖。

在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和无数次的沉浮之后,成为了最著名的老字号品牌。

王老吉品牌被誉为凉茶始祖,奇妙茶配方颇具有传奇色彩。

清文宗咸丰二年(1851年),王泽邦被册封为太医令,翌年在广州市十三行路靖远街开设了“王老吉凉茶铺”,专营水碗凉茶。

之后林则徐任钦差大臣,初到广东,且查禁鸦片烟时操劳过度,加上水土不服,又患上感冒等症。

他的随从听闻十三行的王老吉有解暑治感良方,为林则徐求药,林则徐服下一包草药之后,诸如症状皆痊愈。

林则徐登门答谢王老吉,又问王老吉以何种药治病,当他得知王老吉都不过以平价草药来医治,林则徐有感而发,提议王老吉将药方制成凉茶,让人们随到随饮,防病保健。

之后,王老吉如林则徐所言,卖起凉茶来。

林则徐为鼓励王老吉,特地送来雕有“王老吉”三金字的大铜葫芦壶,因配方合乎药理,价钱公道,因而远近闻名。

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政治原因,王老吉凉茶铺分成两支:一支完成公有化改造,发展为今天的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王老吉凉茶颗粒(国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后人带到香港。

在中国大陆,王老吉的品牌归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王老吉品牌为王氏后人所注册。

加多宝是位于东莞的一家港资公司,经王老吉药业特许,由香港王氏后人提供配方,该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生产、经营王老吉牌罐装凉茶(食字号)。

二、王老吉的发展历程:1.王老吉是19世纪王泽邦在广州开设王老吉凉茶铺。

新中国成立后,广州中药九厂按原来的处方,继续生产“王老吉”凉茶。

而中药九厂就是后来的广州羊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现在的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

2.2004年11月18日,王老吉参加央视黄金时段广告招标,尽显沙场上的霸气,成功夺得多个黄金标的。

3.2005年,基本占领全国战场王老吉的渠道已经铺遍了全国的大街小巷。

2005年4月开始,王老吉广告开始出现在CCTV-1《天气预报》中间。

王老吉品牌故事

王老吉品牌故事

王老吉品牌故事
王老吉的品牌故事可以追溯到一九四四年,由始创人——潘安彬
创办。

潘安彬为抗衡日本殖民统治,用心精神致力于台湾茶的研究与
发展。

作为台湾第一家实施自动化生产的茶叶品牌,王老吉不断创新,从传统工艺到最新技术,都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多年以来,王老吉始终遵循“研发出优质甘醇健康茶叶”的理念,实时更新新技术,用心打造出众多优质茶叶品牌。

在新台币树立了
“健康”、“放心”与“可靠”的品牌形象,赢得广大消费者认可,
建立老少皆宜的信誉。

此外,王老吉秉承“回馈社会”的企业精神,更是为全球多地的
慈善活动发出声音,支持有需要的人们。

鼓励大家以有爱之心作慈善,为贫困家庭带去温暖···王老吉正是根植台湾,融合国际,全球经
典细腻茶艺的强大品牌。

王老吉发展历程

王老吉发展历程

王老吉发展历程王老吉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草药饮品,源自中国广东佛山。

王老吉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始创人王德熙创制了这款饮品,并且将其命名为“维生茶”。

这款草药饮品一开始是作为一种草药生产观音庙的不二泉供俸可以更好的滋养僧侣和居民的养生饮品。

然而,因为龙井山泉水矿柱加热的方式和时间过长而发展成为青梅煮酒的清凉饮品,这儿就有了另一种命名。

进入20世纪初,王老吉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当时,澳门饮食业刚刚兴起,并且对于王老吉这种具有草本植物成分的凉茶产生了浓厚兴趣。

于是,王老吉开始进入澳门市场,并且经过多年的积淀,逐渐赢得了消费者的口碑和尊重。

然而,王老吉的市场发展并不一帆风顺。

1949年以后的中国内战对于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王老吉由于其产地在中国大陆,所以在中国内战期间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它甚至在这个时候暂停了生产。

在1970年代的改革开放时期,王老吉迎来了一个发展新时期。

改革开放给了企业重生的机会。

王老吉重新开始生产,并且开始经营国内市场。

然而,由于市场上竞争激烈,王老吉在经营中面临很大的挑战。

为了巩固品牌地位,提高产品品质,王老吉开始加大研发力度,不断创新改进产品配方。

同时,他们还注重市场拓展,积极开拓新的销售渠道。

2004年,王老吉再次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变革。

他们引入了广告代言人刘德华,这位知名影视歌星的加入,为王老吉赢得了更多的关注和市场份额。

通过刘德华的代言,王老吉成功打开了年轻消费者市场,更年轻的消费者认可了这款饮品的有效功效和健康形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王老吉的市场不断扩大,产品线也得到了丰富。

除了传统的草药饮品,王老吉还推出了其他口味和包装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王老吉加大品牌推广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王老吉的企业文化和产品特色,并且加大在国际市场的拓展力度,现在已经成为一款备受欢迎和赞誉的国产饮品。

如今,王老吉已经成为了中国国内市场上最大的中草药饮品品牌之一。

王老吉广告发展史

王老吉广告发展史

王老吉广告发展史研究报告1. 引言王老吉,这个拥有着深远影响力和悠久历史的品牌,历经多年的沉淀与革新,已经成为了中国凉茶的代表。

其独特的草本配方和卓越的口感,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本报告旨在深入探讨王老吉广告的发展历程,以期从中洞察其成功的秘诀,并为未来品牌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 王老吉背景介绍王老吉品牌源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

起初,王老吉以凉茶铺的形式出现在广州,因其对草药凉茶的独特调配而逐渐受到大众的喜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老吉逐渐发展成为一家大型连锁凉茶品牌。

3. 王老吉广告初期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起,王老吉开始在电视和广播等媒体上投放广告。

初期,广告主要侧重于宣传其草本凉茶的独特效用和口感。

这些广告多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色彩鲜艳,画面富有生活气息,有效地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力。

4. 王老吉广告发展全盛期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提高,王老吉广告进入了全盛期。

此时,其广告风格更加多元,开始利用明星效应和流行文化元素,如电影、电视剧等,提升品牌影响力。

同时,王老吉也注重在广告中传达健康、养生的理念,进一步深化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

5. 王老吉广告转型与创新近年来,王老吉在广告策略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一方面,通过举办各种线上、线下活动,积极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增强品牌粘性。

例如,推出限量版包装、举办“清凉一夏”促销活动等。

另一方面,王老吉在广告内容上也不断尝试突破。

例如,在最新的品牌宣传片中,王老吉以“传承与创新”为主题,展现了品牌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

此外,王老吉还积极利用社交媒体等新兴渠道进行品牌推广,进一步扩大了品牌影响力。

6. 王老吉广告的数字化转型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王老吉广告也开始向数字化转型。

例如,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与预测;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推出沉浸式体验活动;通过与电商平台的合作实现线上购买、线下提货等一体化服务。

王老吉发展历程

王老吉发展历程

课程市场营销经典案例分析学院中药学院专业12中药资源与开发(班级)姓名吴文欢学号1206508136 日期2014年5 月18日王老吉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论文摘要我国通过国家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总共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餐饮、医药等行业。

但据目前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大约70%的老字号已销声匿迹,而幸存下来的大部分经营情况也是岌岌可危,经济效益好的只有10%左右,形成规模效应的更是少之又少。

作为老字号药业之一,王老吉药业(原广州羊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其中蓬勃发展的一个,2003年单王老吉颗粒的销售额就达1.5亿元,加上罐装饮料,总销售额超过3亿元。

从1999年到2003年这段时间里,王老吉药业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25%,被业界誉为老字号企业与现代化经营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同时也给其他老字号药业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王老吉的成功,在于其准确的品牌定位、有效的品牌策略和高效的管理团队。

然而,正当王老吉风生水起时,一纸判决几乎瓦解了这个商业帝国。

但不论如何,他的成功有目共睹,他的未来,无人知晓。

在此,我将对王老吉的品牌发展过程进行简评,并对未来王老吉发展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并给出一些建议。

一、王老吉的历史渊源"老老实实'王老吉',清热解毒祛暑湿"。

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去湿等功效的"药茶"。

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堪称凉茶始祖。

"王老吉"最早是在1828年由王泽帮(乳名"阿吉")所创,在广州市十三行路靖远街开设了一间王老吉凉茶铺,专营水碗凉茶。

王老吉凉茶由于配方独特、价格公道,因而远近闻名,门庭若市,供不应求。

于是在1840年,王老吉凉茶铺便开始以前店后厂的形式,生产王老吉凉茶包。

在经历了慈禧太后借助王老吉益智清神把持朝政;洪秀全广州赴考王老吉救命;太平军天京保卫战王老吉劳军;林则徐虎门销烟王老吉清热解毒等惊天动地的大事后,"王老吉"扎根民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王老吉发展历程
从商标之争、红罐包装之争、再到配方之争,消费者已经厌倦了他们的炒作,谁真假、谁正宗,已经无关紧要了,换一种饮料喝,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

或许这场风波结束以后,广药集团才能感受到,王老吉之争,带给这个品牌的伤害会有多大。

王老吉之争,很可能会让这个正处于成熟期的百年品牌,迅速走向衰退
或许这场风波结束以后,广药集团才能感受到,王老吉之争,带给这个品牌的伤害会有多大。

5月28日,广药集团以75亿元为标的的索赔计划公布,让红罐王老吉的利润率也随之被曝光。

从商标之争、红罐包装之争、再到配方之争,消费者已经厌倦了他们的炒作,谁真假、谁正宗,已经无关紧要了,换一种饮料喝,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

加多宝与广药集团对簿公堂所引起的负面效应,已经影响到了品牌本身,这对于加多宝用10年的时间迅速培育起来的百年品牌,影响将是致命的。

广州人喜饮凉茶,尤其在夏季暑伏,一碗凉茶入口,顿时生津止渴、清凉舒坦。

王老吉是广东人的“凉茶王”,是当地人头疼脑热时常饮用的药剂。

这一药剂创立于清朝道光年间。

王老吉凉茶的家族生意在广东、香港一带一直做得不温不火,晚清之后还被不少国人带到海外。

梁启超在1898年至1903年间前往美国旅游时即带此饮品。

1949年后,广州王老吉的产业被收归国有,后划归广药集团,而香港及海外的商标注册权由第五代传人王健仪所有。

1995年,香港鸿道集团从广药集团以商标租赁的方式,取得红色易拉罐装王老吉凉茶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经营权,并在1997年筹建加多宝集团负责运营。

2000年,双方签署主商标合同,约定加多宝集团对“王老吉”商标的使用权至2010年。

在加多宝运营前,王老吉还是一个偏僻的东南一隅的小品牌,凉茶也只在广东家喻户晓,岭南地区以外的消费者则不知凉茶为何物。

2001年,王老吉的销售额仅一亿多元,此时,王老吉已经走过百年。

从2002年加多宝运营以后,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把一个地区性品牌做成了全国性品牌。

以前,人们把王老吉当作中药对待,有消暑清热等功效,而加多宝着重宣传它的祛火功效,把它做成了配餐的日常饮品;之后,还宣传岭南凉茶文化,把王老吉与凉茶之间划上了等号。

这是加多宝打造一个地域性品牌的最成功之处。

加多宝运营后的第一年(2003年),红罐王老吉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了近4倍,由1亿多元猛增至6亿元,并冲出广东、浙南;2004年,销售额达到15亿元。

用4年的时间,加多宝完成了王老吉品牌在全国的市场导入。

此后,王老吉品牌进入了快速发展期,2005年销售额超过25亿元,2006年增至35亿元,至2007年已经突破50亿元。

管道的选择和培养,显示了加多宝的独到眼光。

当时,很多饮料产品都选择商超或者流通渠道,但王老吉首先进入的是餐饮管道。

餐饮管道增长快速,容易引导,消费者很容易完成初次的尝试消费,而且比传统管道的拓展成本低很多。

有去火功能的王老吉在火锅店、烧烤店和川湘菜馆做得火热,再往商超和流通渠道去覆盖,也会容易很多。

加多宝对经销商的布局也颇为完善,从一线城市到村镇市场,都能见到红罐王老吉的身影。

在突破了地域性和药剂性的局限后,2011年,红罐王老吉凉茶的销售额达到180亿元。

吉或不吉?
随着王老吉商标被广药集团收回,并自建团队销售红罐王老吉凉茶,人们对该品牌的担忧也随之而来。

如果广药对“王老吉”的品牌维护不力,很可能就此走上衰退之路。

一个品牌的维护,更多地体现在这个品牌背后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包括管道、市场把控、与消费者沟通的能力等等,这是一个严谨、科学的体系。

人们今天所看到的王老吉的成功,绝对不是品牌这三个字的含金量。

一些人担心广药集团可以把商标收回来,却不能把体系搬回来。

在收回王老吉商标之前,广药集团已经在市场上推出绿色纸盒装王老吉,但年销售额不足20亿元。

对于一个经营不到20亿元的凉茶团队来说,突然接管一个180亿销售规模的品牌,让人们对王老吉品牌的未来颇感担忧。

营养快线在娃哈哈集团强大的财力背景和巨大的广告投入下,采取了产品全系列的经营模式,做成不同量的包装,迎合各类人群的需求。

这也是广药集团可以借鉴的案例。

现在加多宝与广药双方争执不休,明显损害了广药集团和王老吉的品牌形象。

一个产品进入成熟期后,企业要精心维护,给人一种良好的印象。

现在,对于消费者来说,双方再争谁真假、谁正宗,已经没有意义了,消费者已经感到了厌倦。

业内人士称,未来一年内,如果广药集团不能把王老吉的年销售额做到150亿元,则可认定王老吉品牌在走向衰退。

6月3日,广药集团的新红罐装王老吉已经上市,品牌的未来如何,只能等待市场的表现。

业内人士预测:如果王老吉走向衰退,虽然会有行业第二、第三的品牌追上来,但不一定能够填补如此大的市场空缺,中国凉茶市场将面临萎缩。

中国第一罐王老吉的演变
事实上,从第一罐王老吉于13年前在广东诞生,一直偏隅广东、浙江。

而王老吉的销量逆转则并非始于其在央视大砸广告费用的2003年,而是在2002到2003年之间完成:销售数位从1.8亿跃至6亿。

但是,这家在央视投放如火如荼的企业却一直保持低调的态势,几乎极少与媒体接触。

我们只能偶尔从行业公布资料了解到,2003年销量6亿元,2004年销量15亿元,2005年销量超过25亿元,2006年销量更是超过了35亿元……2007年,王老吉则以获得人民大会堂管理局“人民大会堂宴会用凉茶饮品”为自己去年的表现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尽管这并非是一个关于销量的荣誉,但却恰恰为王老吉人所看重。

这样的速度在中国的饮料产业恐怕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行业奇迹,甚至很多在这个行业里浸淫了很多年的专家学者们也无法从根本上对这样的一种爆炸式增长进行解读。

在日杂副食品批发档口,王老吉被街坊邻居们成箱地搬回家里,成为受当地人欢迎的佐餐饮料。

“大家觉得喝王老吉很有面子”。

这样的副食品檔口在广东、福建、湖南和浙江等地多如牛毛,他们常常是各家市场研究公司很难触及的“真空地带”。

但是,这样的“真空地带”也能看到王老吉这个民族饮料品牌骁勇善战的身影。

和当年娃哈哈不同的是,王老吉的价格是三块五,远远高于其它的软饮
料,但还是没能抵挡人们购买的热情。

记者了解到,在两湖、两广、江浙、云贵、皖、豫、闽、赣等地,王老吉都是当地罐装类饮料的销售冠军。

这种令人费解的“王老吉现象”吸引了很多的营销专家和行业资深人士的观察和思考。

众人得到的解读集中于三点:“健康诉求背景下碳酸类饮料的衰退”加“王老吉品牌一百八十多年的厚积薄发”加“定位精准的中国式诉求”。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06年至今,碳酸类饮料显示出结构性衰退。

2006年开始,碳酸饮料的比重继续下降1.67%,其它饮料的比重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2.46%。

占饮料市场重要份额的碳酸类饮料的逐年走低已成为全行业不争的现实。

但究竟是王老吉这样的新锐瓜分了这个市场,还是这个市场自然呈显疲态为其它品类让出了市场,没有人说得清。

“王老吉的热销其实折射了中国饮料行业近年来的巨大变革!”一位对王老吉有着多年观察和研究的品牌营销专家向记者表示,“王老吉的发展轨迹也为中国民族饮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估量的参考价值!”,这或许就是王老吉留给中国饮料行业和从业者们的最大话题。

该位专家向记者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