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品牌的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王老吉的发展历程

王老吉的发展历程

王老吉的发展历程王老吉是一家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饮料品牌,产品以"十全大补"、"消热解毒"的功效而闻名。

下面是王老吉的发展历程。

王老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28年,当时广州养生行的创始人王阿桂开始经营一家中药店,并开发了一种新的凉茶配方,即后来的王老吉配方。

这个凉茶以其清热解毒和健康保护的功效迅速获得了广大顾客的青睐。

随着王老吉品牌的发展,通过广告宣传和市场推广,王老吉凉茶逐渐为人们所熟知。

1989年,王老吉品牌正式注册,标志着王老吉成为一个独立的商标。

同年,王老吉在香港上市,迈出了国际化的第一步。

2001年,王老吉开始进行品牌升级和扩大生产规模的计划。

公司投资千万元进行全面装修,建造了一座位于广州荔湾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并引入了国际领先的生产设备和技术。

生产基地的建设使公司的产能大幅度增加,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2年,王老吉在中国各省市进行了成功的推广活动,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和喜爱王老吉。

王老吉开始扩大销售渠道,与各大超市、便利店以及零售商建立合作关系,使得王老吉产品能够更加方便地被消费者购买。

2005年,王老吉成为第一家在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与国际奥委会结缘的饮品企业,成为奥运饮品的指定供应商。

这个合作使得王老吉品牌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更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2007年,王老吉在中国内地市场开展了大规模的广告宣传活动。

创作出脍炙人口的广告口号"喝王老吉,上坏境",广告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向人们传递了王老吉清凉解毒的品牌形象。

这次广告宣传活动进一步巩固了王老吉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促使产品销售量迅速增长。

2011年,王老吉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王老吉公司与可口可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签订了合资协议。

这一合作为王老吉品牌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今天,王老吉已经成为中国知名的饮料品牌之一,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产品远销香港、台湾、东南亚及其它国家和地区。

浅谈王老吉发展历程

浅谈王老吉发展历程

浅谈王老吉发展历程从商标之争、红罐包装之争、再到配方之争,消费者已经厌倦了他们的炒作,谁真假、谁正宗,已经无关紧要了,换一种饮料喝,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

或许这场风波结束以后,广药集团才能感受到,王老吉之争,带给这个品牌的伤害会有多大。

王老吉之争,很可能会让这个正处于成熟期的百年品牌,迅速走向衰退或许这场风波结束以后,广药集团才能感受到,王老吉之争,带给这个品牌的伤害会有多大。

5月28日,广药集团以75亿元为标的的索赔计划公布,让红罐王老吉的利润率也随之被曝光。

从商标之争、红罐包装之争、再到配方之争,消费者已经厌倦了他们的炒作,谁真假、谁正宗,已经无关紧要了,换一种饮料喝,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

加多宝与广药集团对簿公堂所引起的负面效应,已经影响到了品牌本身,这对于加多宝用10年的时间迅速培育起来的百年品牌,影响将是致命的。

广州人喜饮凉茶,尤其在夏季暑伏,一碗凉茶入口,顿时生津止渴、清凉舒坦。

王老吉是广东人的“凉茶王”,是当地人头疼脑热时常饮用的药剂。

这一药剂创立于清朝道光年间。

王老吉凉茶的家族生意在广东、香港一带一直做得不温不火,晚清之后还被不少国人带到海外。

梁启超在1898年至1903年间前往美国旅游时即带此饮品。

1949年后,广州王老吉的产业被收归国有,后划归广药集团,而香港及海外的商标注册权由第五代传人王健仪所有。

1995年,香港鸿道集团从广药集团以商标租赁的方式,取得红色易拉罐装王老吉凉茶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经营权,并在1997年筹建加多宝集团负责运营。

2000年,双方签署主商标合同,约定加多宝集团对“王老吉”商标的使用权至2010年。

在加多宝运营前,王老吉还是一个偏僻的东南一隅的小品牌,凉茶也只在广东家喻户晓,岭南地区以外的消费者则不知凉茶为何物。

2001年,王老吉的销售额仅一亿多元,此时,王老吉已经走过百年。

从2002年加多宝运营以后,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把一个地区性品牌做成了全国性品牌。

王老吉凉茶文化的历史

王老吉凉茶文化的历史

王老吉凉茶文化的历史王老吉凉茶大家都有和估计哦,那么你们知道王老吉凉茶文化的发展历史吗?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王老吉凉茶文化的历史,一起来看看。

王老吉凉茶文化的历史王泽邦于1883年辞世,后王家第三代分家,其中王恒裕迁往香港定居,繁衍后代,而留在广东的王恒辉、王瑞恒兄弟经营的王老吉远恒济。

1911年,广州王老吉远恒济以葫芦招牌为记在中华民国政府获准注册。

1935年广州王老吉远恒济王远珍,即王泽邦的第四代曾孙,以王老吉榄线葫芦图案在广东省进行商标注册。

1936年王远珍再注册了“王老吉公孙父子图”商标,而后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王老吉商标注册证和特种药品营业执照注册人均为王远珍。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王老吉水碗凉茶点档又遍及广东城乡,凡卖油条煎饼咸香花生的地方,都有王老吉凉茶、凉茶粉出售,“王老吉”逐渐成为广东凉茶的代名词。

1956年公私合营,王老吉与知名度颇高的嘉宝栈、常炯堂等八家企业合组“王老吉联合制药厂”,继续生产正宗王老吉凉茶等产品。

1965年9月,药厂更名为“广州中药九厂”。

1982年11月,“广州中药九厂”更名为“羊城药厂”。

并于1992年11月26日企业股份制转组完毕,“广州羊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1992年,羊城药业(广药集团王老吉药业公司前身)利用传承了一百多年的凉茶配方开创性地生产出盒装王老吉和罐装王老吉凉茶,可谓国内最早的凉茶植物饮料,在华南市场上广受追捧。

1995年之前的罐装王老吉一直由广药集团生产经营,1995年之后,广药集团授权鸿道集团在一定期限内生产经营红色罐装和红色瓶装王老吉,而广药集团则经营盒装王老吉,盒装王老吉已经成为利乐装饮料的第一品牌。

1996年,广药集团正式成立,王老吉商标等无形资产按有关规定划归广药集团持有。

2000年,广药集团授权许可鸿道集团在红色罐装凉茶饮料上使用注册证号为626155号的“王老吉”商标,期限从2000年5月至2010年5月共10年。

关于王老吉的起源

关于王老吉的起源

关于王老吉的起源,发展以及冲突一、王老吉的起源:王老吉作为凉茶大王,也被尊为凉茶的始祖。

在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和无数次的沉浮之后,成为了最著名的老字号品牌。

王老吉品牌被誉为凉茶始祖,奇妙茶配方颇具有传奇色彩。

清文宗咸丰二年(1851年),王泽邦被册封为太医令,翌年在广州市十三行路靖远街开设了“王老吉凉茶铺”,专营水碗凉茶。

之后林则徐任钦差大臣,初到广东,且查禁鸦片烟时操劳过度,加上水土不服,又患上感冒等症。

他的随从听闻十三行的王老吉有解暑治感良方,为林则徐求药,林则徐服下一包草药之后,诸如症状皆痊愈。

林则徐登门答谢王老吉,又问王老吉以何种药治病,当他得知王老吉都不过以平价草药来医治,林则徐有感而发,提议王老吉将药方制成凉茶,让人们随到随饮,防病保健。

之后,王老吉如林则徐所言,卖起凉茶来。

林则徐为鼓励王老吉,特地送来雕有“王老吉”三金字的大铜葫芦壶,因配方合乎药理,价钱公道,因而远近闻名。

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政治原因,王老吉凉茶铺分成两支:一支完成公有化改造,发展为今天的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王老吉凉茶颗粒(国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后人带到香港。

在中国大陆,王老吉的品牌归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王老吉品牌为王氏后人所注册。

加多宝是位于东莞的一家港资公司,经王老吉药业特许,由香港王氏后人提供配方,该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生产、经营王老吉牌罐装凉茶(食字号)。

二、王老吉的发展历程:1.王老吉是19世纪王泽邦在广州开设王老吉凉茶铺。

新中国成立后,广州中药九厂按原来的处方,继续生产“王老吉”凉茶。

而中药九厂就是后来的广州羊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现在的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

2.2004年11月18日,王老吉参加央视黄金时段广告招标,尽显沙场上的霸气,成功夺得多个黄金标的。

3.2005年,基本占领全国战场王老吉的渠道已经铺遍了全国的大街小巷。

2005年4月开始,王老吉广告开始出现在CCTV-1《天气预报》中间。

王老吉发展历程

王老吉发展历程

王老吉发展历程王老吉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草药饮品,源自中国广东佛山。

王老吉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始创人王德熙创制了这款饮品,并且将其命名为“维生茶”。

这款草药饮品一开始是作为一种草药生产观音庙的不二泉供俸可以更好的滋养僧侣和居民的养生饮品。

然而,因为龙井山泉水矿柱加热的方式和时间过长而发展成为青梅煮酒的清凉饮品,这儿就有了另一种命名。

进入20世纪初,王老吉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当时,澳门饮食业刚刚兴起,并且对于王老吉这种具有草本植物成分的凉茶产生了浓厚兴趣。

于是,王老吉开始进入澳门市场,并且经过多年的积淀,逐渐赢得了消费者的口碑和尊重。

然而,王老吉的市场发展并不一帆风顺。

1949年以后的中国内战对于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王老吉由于其产地在中国大陆,所以在中国内战期间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它甚至在这个时候暂停了生产。

在1970年代的改革开放时期,王老吉迎来了一个发展新时期。

改革开放给了企业重生的机会。

王老吉重新开始生产,并且开始经营国内市场。

然而,由于市场上竞争激烈,王老吉在经营中面临很大的挑战。

为了巩固品牌地位,提高产品品质,王老吉开始加大研发力度,不断创新改进产品配方。

同时,他们还注重市场拓展,积极开拓新的销售渠道。

2004年,王老吉再次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变革。

他们引入了广告代言人刘德华,这位知名影视歌星的加入,为王老吉赢得了更多的关注和市场份额。

通过刘德华的代言,王老吉成功打开了年轻消费者市场,更年轻的消费者认可了这款饮品的有效功效和健康形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王老吉的市场不断扩大,产品线也得到了丰富。

除了传统的草药饮品,王老吉还推出了其他口味和包装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王老吉加大品牌推广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王老吉的企业文化和产品特色,并且加大在国际市场的拓展力度,现在已经成为一款备受欢迎和赞誉的国产饮品。

如今,王老吉已经成为了中国国内市场上最大的中草药饮品品牌之一。

王老吉的前世今生

王老吉的前世今生


2010
2010
, 25
2010 31 1200 600

2000 ,
·
·
加多宝 -----学子情 • 2012年,加多宝集团将继续秉承“圆今 日学子梦,造未来栋梁材”宗旨,资助 2000名优秀高考贫困学子圆梦大学,践 行公益助学理念,推动人人公益,全民 助学。
( 王老吉温州“学子情”活动)
它的荣誉


王老吉公司经营状况
王老吉与加多宝关系
王老吉的困扰
2002年面临问题: 1.销售徘徊不前 2.主要销售区域在 广东、浙南 3.怎样走向全国? 红罐王老吉当“凉 茶”卖,还是当 “饮料”卖? 红罐王老吉无法走 出广东、浙南 广东、浙南消费者对 红罐王老吉认知混乱。
推广概念模糊
品牌重新定位
消费者并无 “治疗”要求
逐步的发展---分厂的设立
• • • • • • 1995年,加多宝公司成立,在广东东莞长安镇投资建厂, 一期投资金额2000万美元; 1999年,在广东东莞长安镇投资扩建二期,投资金额 3000万美元; 2003年,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厂,投资金额 3000万美元; 2004年,在浙江绍兴袍江工业区投资建厂,投资金额 2500万美元; 2005年,在福建石狮市祥芝镇投资建厂,投资金额 3000万美元; 2006年,在广东南沙开发区投资建厂,投资金额1亿美 元; 2007年,在浙江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投资建厂,投资 金额约2500万美元; 在湖北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厂,投资金额9980 万美元。
坚持自己的理念与品牌
加多宝发声明不服“王老吉商标权” 裁决 广药版红罐“王老吉”上市 外观与加 多宝版相似 鸿道集团再提“王老吉”商标仲裁申 请

王老吉凉茶品牌发展战略

王老吉凉茶品牌发展战略

王老吉凉茶品牌发展战略目录一、王老吉品牌战略历程1、应对初认知挑战 (2)2、避免风尚化发展 (5)3、及时补充品牌势能 (7)4、防止品牌泛化 (10)5、维护品类 (12)副文:在既有品类创建品牌 (15)二、王老吉的定位1、让品牌成为品类的代表 (18)2、为新品类重新定位 (19)3、采用单一产品 (20)4、不要依赖品牌形象和文化塑造 (21)5、不要排斥竞争 (22)三、王老吉案例研讨1、案例解读 (24)2、答疑解惑 (27)王老吉品牌战略历程①据2008年3月的官方数据,王老吉2007年销售额超过了所有其他罐装饮料,成为“中国饮料第一罐”。

特别是由于在国内市场,王老吉在罐装饮料上居然超过了世界第一品牌可口可乐,它的红遍中国显得尤其有象征意义。

事实上,就在四年前王老吉案例第一次受邀哈佛《商业评论》整理时②,它刚通过针对以可口可乐为代表的汽水而重新定位,在2年内从1亿多元突破了10亿元台阶。

就在当时,王老吉描绘出了打造“中国可口可乐”的愿景,并预期能为中国企业创建世界级品牌做一个示范。

作为伴随王老吉品牌成长的战略顾问,作者认为,王老吉的成功除了得益于正确定位,同样有赖于它创建定位的战略历程,即品牌的战略源点期规划。

本文再次以王老吉案例为线索,重现其品牌战略历程,结合其他品牌例证,为读者陈述如何在品牌战略源点期有序规划品牌打造,规避各种令品牌夭折或停滞的陷阱,精心培育大品牌的成长。

品牌创建于顾客心智之中,品牌的意义也即在顾客心智中代表某个品类,进而成为顾客消费某个品类的首选。

品牌自推出至定位初步建立——在顾客心智中代表一个品类——的战略历程,可称之为品牌的战略源点期。

这段时期不仅赋予品牌真正的生命,而且为品牌后续的发展和战略路径奠定了基础。

王老吉正由于在战略源点期精心规划了品牌打造,从而有效地实现品牌和品类相互促进的发展,获得了销售的持续强劲增长,并激发出无穷的潜力。

一、应对初认知挑战任何品牌,一经推出就会面临初认知挑战。

王老吉品牌发展与纷争

王老吉品牌发展与纷争

明 确 定 位
其独特的价值在于 —— 喝红色王老吉能预防上火,让消费者无忧地尽情享受生 活:煎炸、香辣美食、烧烤、通宵达旦看足球 ……; 宣传中尽可能多展示包装,多出现全名 “ 红色罐装王老吉饮料 ” ;
由于在消费者的认知中,饮食是上火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 “ 辛辣 ” 、 “ 煎炸 ” 饮食,因此成美在提交的报告中还建议在维护原有的销售渠道的基础上, 加大力度开拓餐饮场所, 在一批酒楼打造旗舰店的形象。
1.广东的消费者饮用红色王老吉的场合为烧烤、登山等活动, 原因不外乎 “ 烧烤时喝一罐,心理安慰 ” 、 “ 上火不是太 严重,没有必要喝黄振龙 ” 消费者对红色王老吉并无 “ 治疗 ” 要求,而是作 为一个功能饮料购买,购 买红色王老吉真实动机是 用于 “ 预防上火 ” ,如 希望在品尝烧烤时减少上 火情况的发生等,真正上 火以后可能会采用药物, 如牛黄解毒片、传统凉茶 类治疗。
对 手 是 谁 自 己 是 谁
1.菊花茶、清凉茶等由于缺乏品牌推广,仅仅是低价渗透市 场,并未占据 “ 预防上火 ” 的饮料的定位。 2.而可乐、茶饮料、果汁饮料、水等明显不具备 “ 预防上 火 ” 的功能,仅仅是间接的竞争。
红色王老吉的 “ 凉茶始祖 ” 身份、神秘中草药配方、 175 年的历 史等
依然有王泽邦后 人把持经营。第 五代传人拥有包 括中国香港及海 外的商标注册权
加多宝的诞生
香港鸿道 集团
以药为主,无打算、无精力、 无资本发展凉茶
看好国内凉茶市场
1.1995年,鸿道集团租借了“王老吉”红 纸盒装和红罐装生产销售使用权,成立了 加多宝专做王老吉饮料。 2.配方使用的是香港王氏后人配方
2011年4月11日,加多宝集团在北 京发布声明称广药集团并没有取得王 老吉粥类产品的商标许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老吉品牌的发展历程
一、起源和发展
王老吉的品牌可以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间,由王泽邦在广州创立,其基本配方沿用至今已近180年。

180多年的发展历史足以让我们震惊。

1949年解放后,王老吉凉茶维持了多年,1956年国家实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将8间历史悠久的中药厂合并,以固定资产和员工数目最多的王老吉命名,称为王老吉联合制药厂。

“文化大革命”期间,“王老吉”一名,被认为是为资本家树碑立传,于是改名为“广州中药九厂”,而“王老吉凉茶”也改名为“广东凉茶”。

1982年,中药九厂改名“广州羊城药厂”。

1992年转制成为以国家股为主体的股份制企业,改名“广州羊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羊城药业的母公司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在1997年重组资产,成立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至此,王老吉凉茶基本就划归在两个实体里,羊城药业主导王老吉在大陆的品牌,香港王老吉主导着王老吉在港澳及海外的品牌。

另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是:此时两家经营王老吉产品的营业额都是很小的,如果没有后面故事的发生,也许两家产品就相安无事地在低水平规模上运作下去了。

这个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就是香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的老板陈鸿道,原是大陆东莞人,后跑到香港发迹。

1995年,陈鸿道从香港王老吉那得到了秘方,开始生产王老吉凉茶,后来卖得不错,开始琢磨在大陆发展业务。

1997年在大陆成立了加多宝公司,在东莞开了第一家工厂,又从广药集团处获取了王老吉大陆品牌使用权。

从这一系列事情可以看出,陈鸿道是以很低的成本获取了王老吉秘方以及在大陆的品牌使用权。

也说明当时王老吉品牌的认知度很低,用广药集团某领导的话说,把一个“用不上的资源”交给别人去运作。

可是这个“用不上的资源”到了加多宝手里就成了宝贝,他们开始大规模市场运作,利用奥运会、亚运会、汶川地
震、玉树地震等机会,生生把一个无人问津的品牌做成了妇孺皆知的品牌,“怕上火就喝王老吉”成了三岁小孩都知道的广告语。

附图:
二、商标纠纷案
2000年时再签合同,广药集团与鸿道集团对王老吉商标许可使用合同续约至2010年5月2日。

在2001年8月和2002年8月,广药集团原副董事长李益民分别收受香港鸿道集团董
事长陈鸿道100万港元,并在2002年11月时,双方签署了补充协议,将商标续展期限延长至2013年。

2003年6月,李益民再次收受陈鸿道100万港元,并在同月签署了第二份补充协议,约定将王老吉商标租期延长至2020年。

2005年,参与签约的原广药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李益民,因收受贿赂,被法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陈鸿道也早已保释外逃。

但王老吉商标却因此被贱租给鸿道集团,从2000年至2011年,广药集团的商标使用费仅增加56万元。

2010年11月,广药集团对外宣布“王老吉”商标价值1080亿,引发加多宝不满。

加多宝随后发表声明称,红罐王老吉产品是由香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内地旗下企业加多宝生产和销售的,并非广药集团生产和销售。

2011年4月初,广药集团作为申请人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递交了仲裁申请2011年12月29日,“王老吉”商标案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开庭,但当日仲裁并未出结果。

2012年1月,双方补充所有材料,确定2月10日仲裁;但贸仲考虑到王老吉商标价值,建议双方调解,并将仲裁时间再延期3个月至5月10日。

而因鸿道集团提出的调解条件是以补充合同有效为前提,广药集团无法接受,调解失败。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于今年5月9号,就王老吉商标许可协议争议仲裁做出裁决,广药集团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和关于王老吉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补充协议无效。

鸿道集团有限公司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

而在此期间,加多宝已经在做产品品牌的过渡,老包装上写的是凉茶始祖王老吉始于清朝道光年,已有百年历史。

现在已经改成了加多宝出品正宗凉茶,获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广告语也从“怕上火喝王老吉”变成了“怕上火喝正宗凉茶”、“正宗凉茶加多宝出品”。

对于加多宝和广药集团来说,在凉茶饮料这个市场上,一个手中掌握着市场,一个手中
掌握着品牌,尽管商标的争夺已经告一段落,但可以肯定的是,真正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加多宝集团的销售额达到160亿元,而广药的王老吉销售额只有不到20亿元。

三、品牌价值和面临的挑战
商标本身的价值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关键是什么?是品牌背后有很多因素来支撑,包括你的营销、品牌的策划以及整个经营。

当然,我们从股市本身的表现来看的话,最起码市场非常认可这三个字,也就是这三个字本身可能它不止一千多个亿,但是最起码来讲,它的市场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从商标之争、红罐包装之争、再到配方之争,消费者已经厌倦了他们的炒作,谁真假、谁正宗,已经无关紧要了,换一种饮料喝,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

或许这场风波结束以后,广药集团才能感受到,王老吉之争,带给这个品牌的伤害会有多大。

王老吉之争,很可能会让这个正处于成熟期的百年品牌,迅速走向衰退。

加多宝与王老吉对簿公堂所引起的负面效应,已经影响到了品牌本身,这对于加多宝用10年的时间迅速培育起来的百年品牌,影响将是致命的。

随着王老吉商标被广药集团收回,并自建团队销售红罐王老吉凉茶,人们对该品牌的担忧也随之而来。

如果广药对“王老吉”的品牌维护不力,很可能就此走上衰退之路。

一个品牌的维护,更多地体现在这个品牌背后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包括渠道、市场把控、与消费者沟通的能力等等,这是一个严谨、科学的体系。

人们今天所看到的王老吉的成功,绝对不是品牌这三个字的含金量。

一些人担心广药集团可以把商标收回来,却不能把体系搬回来。

在收回王老吉商标之前,广药集团已经在市场上推出绿色纸盒装王老吉,但年销售额不足20亿元。

对于一个经营不到20亿元的凉茶团队来说,突然接管一个180亿销售规模的品牌,让人们对王老吉品牌的未来颇感担忧。

企业文化的不同,也将影响到王老吉品牌的未来。

医药企业在销售的过程中,有许多的灰色地带,而做饮料的企业在运作方法上相对比较透明。

如果医药企业的文化延续到王老吉的品牌、渠道维护上,将会影响到这个百年品牌。

而且,作为一家医药企业,突然接棒王老吉的运营,能否传承王老吉的品牌惯性?这种惯性包括企业的价值观、企业文化、与媒体打交道的方式、与老百姓打交道的方式等。

饮料渠道的形成也并非一日之功,培养一批忠诚的经销商,需要有良好的品牌、企业的价值观、具体操作方法和对经销商的共赢策略,这些因素缺一不可,否则,将会加速品牌的衰退。

凉茶市场的特点是最初的增长快速,到了160亿销售额以后,再增长是一种疲态,也不会再出现最初的增长比例。

王老吉已经进入了成熟期,如果品牌维护不好,将很快进入下降期。

而接下来,广药集团计划运用王老吉品牌做多元化产品的“大健康战略”,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广药集团必须尽快将渠道资源进行梳理,制定出适合王老吉重新进入竞争状态的营销与品牌策略,才能避免因内部利益纠纷而逐步衰落。

从市场占有率和增长速度看,王老吉品牌市场占有率已经相当高,增长率却开始出现了下降,这说明品牌已经进入了成熟期。

广药集团需要做的是延长品牌的成熟期。

业内人士称,未来一年内,如果广药集团不能把王老吉的年销售额做到150亿元,则可认定王老吉品牌在走向衰退。

总的来说,王老吉品牌未来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是非常巨大的,当然这个凉茶大品牌不是那么轻易能被打倒的,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不管是加多宝还是王老吉,只要是正宗的好凉茶,我们都会愿意去消费的,至于王老吉未来的发展究竟会怎样,是好是坏?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