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传染病护理学》教案课时安排:本章共计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传染病的定义、分类及特点2. 掌握传染病的基本护理措施3. 学会对传染病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和评估4. 培养护理人员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意识教学内容:1. 传染病的概念与分类2. 传染病的基本特点3. 传染病患者的护理措施4. 传染病患者的病情观察与评估5.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染病的概念、分类、特点及护理措施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传染病患者的病例,讨论护理措施的应用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策略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介绍传染病的概念,引发学生对传染病的好奇心。

2. 讲解(15分钟)讲解传染病的分类、特点及基本护理措施。

3. 案例分析(20分钟)分析传染病患者的病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制定护理措施。

4.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策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第二课时:1. 复习(5分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讲解(15分钟)讲解传染病患者的病情观察与评估方法。

3. 实践操作(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传染病患者护理操作演练,提高护理技能。

4. 总结与反馈(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

三、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传染病概念、分类、特点、护理措施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患者护理措施的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策略的认识。

4. 实践操作评价:评价学生在操作演练中的表现,提高护理技能。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传染病护理学》2. 案例素材:传染病患者病例3. 教学课件:传染病护理相关知识4. 实践操作视频:传染病患者护理操作流程五、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传染病医院,深入了解传染病患者的护理工作。

2. 邀请传染病护理专家进行讲座,分享传染病护理经验。

2024年《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2024年《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传染病护理学教案一、课程简介传染病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研究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护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在传染病防治和护理实践中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在传染病防治和护理实践中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传染病概述:传染病的定义、流行病学特点、传播途径和防治原则。

2.病毒感染性疾病: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等。

3.细菌感染性疾病:肺结核、细菌性痢疾、破伤风等。

4.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等。

5.性传播疾病: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等。

6.传染病护理技术:隔离技术、消毒技术、防护技术等。

7.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理:疫情报告、现场处置、个人防护等。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传染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案例分析法:分析临床典型病例,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3.操作演示法:演示传染病护理技术,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传染病防治和护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安排1.总学时:60学时。

2.理论教学:40学时。

3.实践教学:20学时。

六、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30%,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等。

2.实践成绩:40%,包括操作技能、临床思维等。

3.期末理论考试:30%。

七、教学资源1.教材:《传染病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参考书籍:《传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传染病护理学实践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

3.网络资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传染病护理学相关教学视频等。

八、教学效果评估1.学生对传染病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2.学生在传染病防治和护理实践中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

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大纲

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大纲

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大纲(供护理学专业使用)1.课程的性质《传染病护理》是从内科护理学分化出来的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主要研究传染科病人的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健康问题的发生发展规律,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以达到恢复和保持病人健康的一门临床护理学科。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使学生能够了解常见传染病的发病原因和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学会运用护理程序,掌握传染病护理的评估要点、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以及传染病护理的特殊性。

使学生获得传染病护理的基本技能。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实施内科及传染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对常见病、多发病病人实施护理,在护理实践中表现出关心、爱护、尊重他人、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爱护观念。

2.教学任务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1)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克服惧怕被传染的心理,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与同情心,加强护理,才能使病人减轻痛苦,早日恢复健康。

(2)掌握各种常见传染病的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能进行护理估计、做出护理诊断、制订护理计划和实施措施、评价护理效果,对每个传染病人能按护理程序完成系统化整体护理。

(3)掌握隔离消毒知识和技能,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切断传播途径,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防止传染病播散和院内交叉感染。

(4)重视病人的心理护理,关心病人,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耐心解释或帮助解决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消除由于疾病和隔离措施所引起的各种焦虑、恐惧、紧张、悲观、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

(5)熟悉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病学情况及预防措施,对一般人群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护士是法定报告人,应及时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

采用理论与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理论课主要讲授感染与免疫,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传染病的特征、预防,传染病护理工作的特点、隔离和消毒;传染病护理的评估要点、常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病毒性肝炎、艾滋病、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等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要点、预防和护理。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第一章:传染病护理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传染病护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掌握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理解传染病护理学的重要性和护理原则1.2 教学内容传染病护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传染病护理学的重要性和护理原则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染病护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讨论法:引导学生理解传染病护理学的重要性和护理原则1.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传染病护理学定义和研究范围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传染病特点和分类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护理学重要性和护理原则的应用能力第二章:传染病的传播途径2.1 教学目标掌握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不同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常见传染病2.2 教学内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其特点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其特点,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展示不同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常见传染病2.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传染病传播途径及其特点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传染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应用能力第三章: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3.1 教学目标掌握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方法和内容了解传染病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要点3.2 教学内容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方法和内容传染病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要点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方法和内容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演示病情观察和护理要点3.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传染病患者护理评估方法和内容的理解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患者病情观察和护理要点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患者护理评估和病情观察的应用能力第四章:传染病患者的护理措施4.1 教学目标掌握传染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方法了解传染病患者的病情管理和康复护理4.2 教学内容传染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方法传染病患者的病情管理和康复护理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染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方法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病情管理和康复护理4.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传染病患者护理措施和方法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患者病情管理和康复护理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患者护理措施和病情管理的应用能力第五章:传染病护理的伦理和法律问题5.1 教学目标理解传染病护理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掌握传染病护理中的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5.2 教学内容传染病护理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传染病护理中的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染病护理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实际案例5.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传染病护理中伦理和法律问题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护理中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护理中伦理和法律问题的应用能力第六章:呼吸道传染病的护理6.1 教学目标掌握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和护理措施了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6.2 教学内容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措施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演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措施6.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呼吸道传染病特点和分类的理解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对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护理评估和措施的应用能力第七章:消化道传染病的护理7.1 教学目标掌握消化道传染病的特点和护理措施了解常见消化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7.2 教学内容消化道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常见消化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消化道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措施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消化道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常见消化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演示消化道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措施7.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消化道传染病特点和分类的理解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对常见消化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消化道传染病患者护理评估和措施的应用能力第八章:血液系统传染病的护理8.1 教学目标掌握血液系统传染病的特点和护理措施了解常见血液系统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8.2 教学内容血液系统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常见血液系统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血液系统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措施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血液系统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常见血液系统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演示血液系统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措施8.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血液系统传染病特点和分类的理解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对常见血液系统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血液系统传染病患者护理评估和措施的应用能力第九章:神经系统传染病的护理9.1 教学目标掌握神经系统传染病的特点和护理措施了解常见神经系统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9.2 教学内容神经系统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常见神经系统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神经系统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措施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神经系统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常见神经系统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演示神经系统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措施9.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神经系统传染病特点和分类的理解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对常见神经系统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神经系统传染病患者护理评估和措施的应用能力第十章:特殊人群传染病的护理10.1 教学目标掌握特殊人群传染病的特点和护理措施了解不同特殊人群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10.2 教学内容特殊人群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不同特殊人群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特殊人群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措施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特殊人群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不同特殊人群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特殊人群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措施10.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特殊人群传染病特点和分类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不同特殊人群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特殊人群传染病患者护理评估和措施的应用能力第十一章:传染病的心理护理11.1 教学目标理解传染病患者心理状态的特点掌握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和技巧11.2 教学内容传染病患者心理状态的特点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和技巧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染病患者心理状态的特点,心理护理方法和技巧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演示心理护理方法和技巧11.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传染病患者心理状态特点的理解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患者心理护理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患者心理护理的应用能力第十二章:传染病的社区护理12.1 教学目标理解传染病在社区中的传播特点掌握传染病的社区预防和控制措施12.2 教学内容传染病在社区中的传播特点传染病的社区预防和控制措施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染病在社区中的传播特点,社区预防和控制措施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传染病的社区护理12.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传染病在社区中传播特点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传染病社区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传染病社区护理的应用能力第十三章:传染病护理的科学研究13.1 教学目标理解传染病护理研究的重要性掌握传染病护理研究的选题和方法13.2 教学内容传染病护理研究的重要性传染病护理研究的选题和方法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染病护理研究的重要性,选题和方法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传染病护理研究的实施过程13.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传染病护理研究重要性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护理研究选题和方法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护理研究的应用能力第十四章:传染病护理的未来趋势14.1 教学目标理解传染病护理领域的最新发展掌握传染病护理的未来趋势和挑战14.2 教学内容传染病护理领域的最新发展传染病护理的未来趋势和挑战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染病护理领域的最新发展,未来趋势和挑战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传染病护理的未来发展14.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传染病护理领域最新发展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护理未来趋势和挑战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护理未来发展的应用能力第十五章:传染病护理案例分析15.1 教学目标综合运用传染病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5.2 教学内容分析传染病护理的实际案例讨论案例中的护理问题和解决方案15.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提供传染病护理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案例中的护理问题和解决方案15.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案例中传染病护理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传染病护理学的定义、研究范围、特点和分类。

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大纲

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大纲

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大纲.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传染病护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传染病患者的护理理论与技术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传染病护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为今后从事传染病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传染病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及流行病学特征。

2、掌握各类传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3、掌握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和生活护理技巧。

4、了解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和护理管理相关知识。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传染病护理学概述1.1 传染病护理学的定义与任务 1.2 传染病护理学的历史与发展1.3 传染病护理学的现状与挑战第二章传染病基本概念与流行病学2.1 传染病的定义与分类 2.2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2.3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2.4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第三章传染病临床表现与诊断3.1 传染病常见症状与体征 3.2 传染病的诊断方法 3.3 常见传染病的诊断要点第四章传染病治疗与护理4.1 传染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4.2 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 4.3 传染病患者的护理措施 4.4 生活护理技巧与心理支持第五章医院感染控制与护理管理5.1 医院感染的概念与控制措施 5.2 传染病患者的隔离与消毒技术5.3 传染病病房的护理管理 5.4 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与健康管理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2、实践操作:安排实验课,让学生在模拟病房中进行实践操作,掌握传染病护理技能。

3、网络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4、临床实习:安排学生到传染病医院进行临床实习,接触真实的病例,加深对传染病护理的理解。

五、评估方式1、课堂测验:通过课堂测验,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2、实验操作:在实验课中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评估。

3、临床实习报告:要求学生提交临床实习报告,评估其对临床实践的总结与反思。

《传染病护理学》理论教学大纲(护理本科)

《传染病护理学》理论教学大纲(护理本科)

《传染病护理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使用)Ⅰ前言《传染病护理学》是研究传染病临床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传染病护理是防治传染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传染病护理学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传染病的流行条件、基本特征、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掌握传染病的护理工作原则及传染病的消毒、隔离方式,运用护理程序为不同类型的传染病患者提供整体护理。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使用,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的掌握大纲,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后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是章节中的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部分内容留给学生自学。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34学时。

四教材:《传染病护理学》,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石宏,1版,2005年5月。

Ⅱ正文第一章总论一教学目的通过对总论的理论学习,学生应知道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能叙述传染过程中的五种不同表现;描述传染病流行过程中三个环节、两个因素的有关内容;说出传染病的基本特征、诊断、治疗原则;根据传染病护理工作的特点;能正确运用消毒隔离技术对临床各种常见传染病按整体护理程序进行具体实施应用。

通过示教学生应了解传染病院(科)的设施、布局及各种管理制度;如何正确穿脱隔离衣,掌握对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的病人进行护理时的消毒、隔离技术措施及方法。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感染的概念、病原体的致病力、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及护理。

(二)熟悉感染过程的不同转归、机体免疫应答作用、临床特点以及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

(三)了解传染病的概念及发病机制。

三教学内容(一)感染与免疫1 感染的概论。

2024版《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2024版《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02
传染病基础知识
传染病定义及分类
定义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 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 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分类
根据病原体不同,传染病可分为病 毒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真菌 性传染病等。
传染病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流行过程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提供教育指导 医护人员应向家属传授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指导他们 如何更好地照顾患者,同时加强自身防护,避免感染风险。
社会舆论引导与宣传普及
1 2
加强舆论引导 政府和媒体应积极引导社会舆论,传递正能量, 消除恐慌情绪,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和应对 能力。
普及科学知识 通过宣传册、讲座、网络等多种形式普及传染病 防治知识,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建立监测机制
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及 时隔离和治疗。
学校、医院等场所护理要点
• 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消毒教室、宿舍等公共场所,减少病 毒传播。
学校、医院等场所护理要点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确保医疗器械、环境等达到无菌要求。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关注患者心理变化
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焦虑和恐惧 情绪。
细菌学检测
病毒学检测
通过培养、分离和鉴定病原体,确定感染类 型和治疗方案。
利用病毒培养、抗原检测等方法,识别病毒 感染并监测病毒载量。
实验室检测结果解读与临床意义
01
02
03
阳性结果解读
表明患者存在相应病原体 感染,需结合临床症状和 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 断。
阴性结果解读
提示患者未感染相应病原 体,但需排除假阴性可能, 如采样不当、检测方法灵 敏度不足等。

新版传染病护理学大纲

新版传染病护理学大纲

新版传染病护理学大纲传染病护理学Infections Diseases Nursing学分1 总学时16 理论学时16一、课程作用与目的传染病护理学是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转归的一门学科,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传染病是研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体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原因和规律,并研究其诊断、治疗、预防和护理,促进患者康复及控制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一门临床科学。

按照国家教委和卫生部提出的主导医学学院教育的目标及要求,培养掌握传染病知识,面向各地、农牧地区、工矿企业及部队从事医疗保健,预防工作的护理通科型人才。

二、课程基本要求 1.理论学习方面:(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为主,重点掌握常见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临床特征、预防、护理及健康教育; (2 ) 熟悉传染病的诊断、治疗。

(3 )了解传染病的致病因素及各种传染病的发病机理,掌握预防、控制及消灭传染病的原则。

2. 基本技能学习方面(1)具有常见传染病的消毒隔离措施、应急处理方法;熟悉危重病人的抢救;(2)了解预防接种生物制品的作用及其用法;掌握常用消毒剂及消毒方法。

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使用教材吴光煜主编.《传染病护理学》. 第2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0 2.主要参考书彭文伟主编.《传染病学》.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四、课程内容第一章总论主要内容:感染与免疫、传染病流行条件及影响因素、传染病的特征、诊断及治疗原则、预防及护理。

重点和难点:掌握感染的概念、表现。

流行条件,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传染病的特征、预防及护理。

熟悉传染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第二章病毒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护理主要内容:病毒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狂犬病、爱滋病、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

第一节病毒性肝炎主要内容: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预防、护理、健康教育、隔离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传染病护理学届临床护理学,是近代护理学与传染病相结合的一门新护理学,是与传染病医疗相匹配的护理学。

它是研究在传染病的领域里如何实行责任制护理和执行护理程序,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一门学科。

传染病护理学分总论和各论部分。

总论部分主要学习一些基本概念和传染病的共性、特征和规律,传染病的传染过程、流行过程,传染病的防治方法,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护理管理特点等。

各论部分重点介绍我国当前常见病、多发传染病的!临床特点,流行病学特征、诊治、预防和护理要点。

教学中,不仅加强传染病防冶、传染病护理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认;练,还注意传染病防治,护理领域的迅速发展,结合学生实际,介绍新的传染病及新技能使其在原有水平上知识更新,拓宽和加深。

本课程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课外作业、幻灯及录像等多种形式,提倡自学讨论,课程内容安排,依深度的不同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类要求。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掌握传染病、传染病护理学、隔离、消毒等概念,掌握传染病的护理特点。

熟悉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传染过程、流行过程以及传染病的防治。

熟悉传染病常见症状的护理。

掌握熟悉常见传染病的临床特征、诊治、预防及护理。

三、教学大纲文本
第一章总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传染病、隔离、消毒的概念,传染病的护理特点。

2.熟悉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传染过程、流行过程、传染病的诊治、预防以及常见传染病症状的护理。

3.了解传染科的设施要求,隔离消毒的种类。

教学内容
1.感染与免疫。

2.传染病流行过程及影响流行的因素。

3.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

4.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5.传染病的护理。

第二章病毒性疾病
第一节病毒性肝炎
目的要求:
1.掌握肝炎的临床特征及各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及评估发现,乙型肝炎的三抗原抗体系及临床意义,重症肝炎的护理措施;
2.熟悉各型肝炎病毒的特性,病毒携带者的流行病学意义,各型肝炎的护理措施、传播途径和防治。

3.了解肝炎的流行现状及护理诊断。

教学内容:
1.介绍甲、乙、丙、丁、戊等五型病毒性肝炎的病毒。

2.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及病理。

3.肝炎的;临床特征及各型肝炎的!临床特点。

4.肝炎的诊断、预防和护理。

第二节流行性乙型脑炎
目的要求:
1.掌握乙脑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护理措施。

2.熟悉乙脑的流行环节。

3.了解病原学特征及流行特征。

教学内容:
1.病原学:介绍乙脑病毒的特征。

2.乙脑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及病理。

3典型乙脑的临床表现。

4.乙脑的诊断、预防和护理。

第三节肾综合征出血热
目的要求:
1.掌握出血热病理损害与临床表现的关系,临床特点及对症治疗护理的关键。

2.熟悉出血热的诊断和预防。

3.了解病原学研究进展、流行特征及发病机理。

教学内容:
1.病原学介绍。

2.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及病理。

3.临床表现。

4.诊断、预防、治疗和护理。

第四节狂犬病
目的要求:
1.掌握狂犬病的预防。

2熟悉狂犬病的传染源、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

3.了解狂犬病的疫情动态及发病机理。

教学内容:
1。

病原学介绍。

2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及病理。

3.临床表现。

4.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

第五节艾滋病
目的要求:
1.掌握艾滋病的概念、传染源、高危人群和预防。

2.熟悉;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

3.了解病原特点及流行现状。

教学内容:
1.病原学介绍。

2.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

3.临床表现。

4.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

第三章细菌性疾病
第一节伤寒
目的要求:
1.掌握伤寒发病原理、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典型伤寒的临床特点、
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2.熟悉伤寒的治疗、护理,伤寒细菌学检测及血清学检测的时间及意义,伤
寒的预防。

3.了解伤寒杆菌的特性及伤寒的流行特征。

教学内容:
1.病原学介绍。

2.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病理改变。

3.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4.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

第二节细菌性痢疾
目的要求:
1.掌握急性菌痢和中毒性菌痢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2.熟悉发病机理、治疗及预防。

3.了解病原特征及流行特征。

教学内容:
1.病原学介绍。

2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及病理。

3.临床表现。

4.诊断、治疗、预防和护理。

第三节霍乱
目的要求:
1.掌握典型霍乱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

2.熟悉发病机理、诊断及预防。

3.了解流行特征和现状。

教学内容:
1.病原学介绍。

2.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及病理。

3.临床表现。

4.诊断、治疗、预防和护理。

第四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目的要求:
1.掌握典型流脑和暴脑的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

2.熟悉流脑的发病机理、诊断和预防。

3.了解病原学及流行现状。

教学内容:
1.病原学介绍。

2.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和病理。

3.临床表现。

4.诊断、治疗、预防和护理。

第五节白喉
目的要求:
1.掌握咽白喉的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

2.熟悉白喉的发病机理、诊断和预防。

3.了解病原特征和流行特征。

教学内容:
1.病原学介绍。

2.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和病理。

3.临床表现。

4.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

第四章钩端螺旋体病(螺旋体病)
目的要求:
1.掌握流感伤寒型和肺大出血型的表现、治疗和护理。

2.熟悉钩体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及预防。

3.了解病原特征和流行特征。

教学内容:
1.病原学介绍。

2.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及病理。

3.临床表现。

4.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

第五章疟疾(原虫病)
目的要求:
1.掌握典型疟疾的;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

2.熟悉发病原理和!临床表现的关系、诊断和预防。

3.了解疟原虫生活史及流行特征。

教学内容:
1.病原学介绍。

2.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及病理。

3.临床表现。

4.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

第六章血吸虫病(蠕虫病)
目的要求:
1.掌握急性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其验室检查和护理。

2.熟悉病原特征及流行病学。

3.了解流行现状及危害。

教学内容:
1.病原学介绍。

2.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及病理。

3.临床表现。

4.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