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是第三代保健食品阶段
中国保健品市场现状

中国保健品市场现状联合国工业规划署指出:“21世纪两大朝阳产业分别是以电子科技发展为基础的信息产业和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健康产业。
”而保健和医药正是生命科学发展中最具潜力的产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家庭收入的提高,对保健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中国保健品市场分析(一)保健品的定义目前对保健品的概念没有严格的定义,一般是指具有保健功能的产品,包括:保健食品、具保健功能的药品、保健器械和保健化妆品等。
保健食品,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有关规定,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二)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历史中国现代保健品市场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保健品行业的缓慢起步和迅速崛起,代表事件是福建杨振华851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第二阶段是90年代,保健品行业开始进入恶性膨胀和无序竞争的阶段,代表事件是三株和太阳神等保健行业领军企业的迅速崛起和消亡;第三阶段是进入21世纪以来保健行业重新洗牌和逐步寻求标准规范的几起几落。
保健品市场容量在2000年保健品市场规模达到500亿元,达到辉煌的顶峰。
但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保健品市场则迅速转入低迷,2001年、2002年销售额分别下降了43%和29.8%,2002年销售额仅为200亿元。
直到2003年突然到来的非典,才让人们重新开始重视保健,促使保健品行业开始回暖,整体销售额达到300亿元;2004年保健品市场延续了2003年的上升趋势,增长率达到13%,销售额为340亿元;2005年保健食品市场份额为470亿元。
但是在2006年,再次出现了负增长情况,销售额只有450亿。
2007年保健食品销售额恢复到500亿元。
(三)行业环境1、政策环境(1)“药健字”分流为“药”“食”2000年,国家正式颁布撤销“药健字”批号的文件,要求所有“药健字”在2002年12月31日停止生产,2004年1月1日起不得在市场流通。
保健品的级别

保健品的级别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于2005年7月1日正式实办法对保健食品进行了严格定义)第一代:营养型保健品需要长期服用,没有确切的功效。
如蛋白质、蜂王浆、维生素等。
第二代:强化型保健品身体缺什么补什么,但不能防止流失,过度服用对身体有害。
如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
按中医理念来讲,它是治标的,一个人为什么缺钙?是肾功能下降,肾虚导致的。
也就是说,肾虚的人骨骼里的钙不能有效地留在骨骼里,所以会经常导致钙从骨骼流失到血液中,并从尿排出,导致缺钙,骨质疏松。
这种治标的保健品虽然补,而且补了以后明显见效,症状改善。
但如果我们不吃它了,过一段时间以后我们会发现,我们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不能根本地解决问题。
如果是胆囊不好,或肾功能不好的人过度补钙,容易得胆结石、肾结石、尿结石。
第三代:功能型保健品对身体得某个器官有调理、治疗的作用。
如深海鱼油、甲壳素、卵磷脂等。
它是具有针对性的,针对我们身体内脏的某个器官进行调节,但是它也有一个缺陷,就是功效单一,过度服用有依赖性。
如深海鱼油,它有软化血管的功能,因此可以降血压。
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是血液品质不高,环境污染,肝功能解毒不良使得血管里脂肪、胆固醇、自由基堆积过多,血管横截面积变小。
第四代:功能因子型保健品它是目前最高级的保健品。
它有一个特点:复方搭配,对中医有所了解的朋友一定明白“君,臣,佐,使”一副完整的中药都有好几种成分,甚至几十种成分,然后按“君,臣,佐,使”配伍的原理复方搭配。
这样的话,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达成一种协同作战,军队作战要立体作战,陆海空一起出动。
目前,只有第四代机能因子型保健食品才符合世界粮农组织及世界卫生组织对保健品的要求:(1)纯天然不能是人工化学合成的,人工化学合成的保健品我们吃起来会不放心,因为它们都是药物。
保健食品的名词解释保健食品的分类

保健食品的名词解释保健食品的分类保健食品的名词解释: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保健(功能)食品在欧美各国被称为“健康食品”,在日本被称为“功能食品”。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保健食品的兴起,经过一、二代的发展,也将迈入第三代,即保健食品不仅需要人体及动物实验证明该产品具有某项生理调节功能,更需查明具有该项保健功能因子的结构、含量、作用机理以及在食品中应有的稳定形态。
保健食品的主要分类:为了规范我国保健(功能)食品市场,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7年发布了GB16740—19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同年5月1日起实施。
标准规定了保健(功能)食品定义、产品分类、基本原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标签要求。
保健(功能)食品,一是提供营养;二是提供增加人体食欲的色、香、味、形;三是调节人体机能。
标准规定,保健(功能)食品应有与功能作用相对应的功效成分及其最低含量。
功效成分是指能通过激活酶的活性或其他途径,调节人体机能的物质,主要包括:1.多醣类:如膳食纤维、香菇多醣等;2.功能性甜味料(剂):如单糖、低聚糖、多元醇糖等;3.功能性油脂(脂肪酸)类:如多不饱和脂肪酸、磷酯、胆碱等;4.自由基清除剂类:如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光甘酞过氧化酶等;5.维生素类: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6肽与蛋白质类:如谷光甘肽、免疫球蛋白等;7.活性菌类:如聚乳酸菌、双岐杆菌等;8.微量元素类:如硒、锌等;9.其他类:二十八醇、植物甾醇、皂甙(苷)等。
保健食品的包装说明: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并标明下列内容:(一)保健作用和适宜人群;(二)食用方法和适宜的食用量;(三)贮藏方法;(四)功效成分的名称及含量。
因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不能明确功效成分的,则须标明与保健功能有关的原料名称;(五)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六)保健食品标志;(七)有关标准或要求所规定的其它标签内容。
怎么正确评估那些保健食品呢

保健食品评估报告保健食品是指: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生产和销售,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27种)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保健食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功能性保健食品,另一类是营养素补充剂。
(1)起步阶段(80年代初—80年代末)主要是以滋补品类为主,大部分是以酒为载体的药酒,宣称有辅助治疗作用,没有保健药品和保健食品之分。
无论是企业的自身技术、管理水平、市场营销还是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认识,都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2)启动成长阶段(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花钱买健康”成为时尚,保健品市场上开始出现口服液和胶囊型的保健食品和添加中药的化妆品。
一大批民营企业如太阳神、沈阳飞龙、巨人迅速崛起。
然而,对于功效的神奇夸大把保健品当作神丹妙药来卖的营销方法注定为将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3)竞争发展阶段(90年代中期—世纪初)保健食品行业进入竞争和繁荣阶段,从广告大战到直销的高速发展,保健食品行业发展出现反复阶段,在94年出现低谷,98年保健食品开始走出低谷,到2000年年产值超过500亿元,企业数量和年产值都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2001年太太药业和交大昂立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保健食品行业进入鼎峰时期。
(4)“信任危机”阶段保健食品行业连续发生负面事件,企业盲目夸大宣传,媒体连续的负面报道迅速造成了“恶果”,“三株”从年销售额80亿元到跨台,消费者对保健食品信任度不断降低,从2001年开始,这个行业再次陷入“信任危机”,市场总额不断缩水,保健食品消费一路走低,2001年销售额200亿,2002年产值减少到175亿。
(5)“盘整复兴”阶段2003年的SARS让消费者重新建立对保健食品的信心,需求有了极大增长。
中国加入“WTO”,来自国际市场要求中国政府开放直销市场的呼声,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重点关注,行业内出现重新洗牌,在这一阶段,国外保健食品巨头纷纷以高姿态进入直销,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2003年行业产值为300亿元,2004年增长到400亿元,2005年超过500亿元。
09功能食品复习大纲参考答案

功能各章重点提纲参考答案第一章1.功能食品的定义及其内涵。
(1)定义:以调节生理活动、促进健康为主要目的的食品。
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不同于一般食品,与药品也严格区别。
(2)内涵:1.功能食品除了具有一般食品皆具备的营养功能和感官功能(色、香、味、形)外,还具有一般食品所没有的或不强调的调节人体生理节律、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第三功能。
这个第三功能来源于某些具有调节人体生理节律的功能成分。
2.这类食品是以具有某一功能的动物、植物或天然物作原料,在“医学上或营养学上具有特殊要求的待定功能的食品”。
而不是以医疗为目的的药品。
2.为什么说功能食品是21世纪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行业功能食品能够称为21世纪的食品,总结来说有以下四点原因:第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现代化程度更加完善,高度紧张的生活节奏无形中给人们造成更大的压力,迫使人们越来越追求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在饮食方面,具有调节生理节律和机体功能的保健食品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选择。
第二、高龄化社会的形成,各种老年病发病率的上升以及少年儿童成人病的增加更加引起人们的恐慌,人们期望通过饮食控制这些病的发生和发展。
第三,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给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
空气和水质污染、生态恶化、食品中农药残留,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们将更加注意选择更安全、有益于健康的食品。
第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从理论上探明了许多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物成分,弄清了健康与膳食的关系,使人们懂得如何通过饮食来调节机体功能和预防疾病增进健康,从而比较自觉地选择对自己有益的保健食品。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饮食和保健方面的投入也将相应增大,“花钱买健康”将会逐渐变为21世纪的一种时尚。
3.功能食品、功能因子及功能食品载体的关系(三者关系没找到)(1)功能因子定义:具有确切保健功能的成分,一般不包括营养成分,也称功能成分、活性成分、功效成分。
保健食品的发展分析

保健食品的发展分析[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食品已成为人们重要的消费品,中医药作为传统的医药卫生和养生文化,是保健食品研制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有效的物质来源,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健食品可以促进民族产业和中医药现代化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保健食品;优势中图分类号:r197.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7-0252-01一、中药保健食品的功效特点动植物药材中,很多都是药食两用的日常食物,其中的活血化淤、舒经通络、益气养血、滋阴补阳、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清肝明目、补肾壮阳、清热解毒等传统功效作用更是具有代表性的养生保健功效,这为中药保健食品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中药保健食品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制的具有特定中医药保健功能的食品。
这类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在体现卫生部《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所规定的各种功能外,还体现中医药理论的特定功效,属于中医药养生和中医防治理论的范畴。
①预防疾病:在中医养生理论中,饮食对人体的滋养作用是一项重要的保健预防措施,正如《内经》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用动物肝脏预防夜盲症、用海带预防甲状腺肿大、用谷皮、麦麸预防脚气病、用葱白生姜预防感冒等记载。
现代研究也证实了中医所述食物预防保健作用的科学道理,并受到医学界的重视,是中药保健食品功效作用的重要特点。
②滋补保健:中医药滋补理论包括平补、清补、温补、峻补等,通过益精、补气、养血及调补脏腑虚损达到补充正气、增强体质的目的。
③延缓衰老:中医在应用饮食调理进行延缓衰老方面,除因时、因地、因人、因病不同,做到辨证用膳,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外,还注意对肺、脾、肾三脏的调理,以平衡机体的新陈代谢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④防治疾病:中医对疾病的治疗作用主要体现在扶正和祛邪两个方面,其中“扶正”,体现的是“损者益之”,“虚者补之”的治疗原则,而“祛邪”体现了“实者泻之”,“损其有余”的治疗原则,通过活血、利水、化湿、祛痰、清热、泻火、解毒等方法达到清除体内病邪及病理产物的目的。
保健食品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保健食品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者:刘英语来源:《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2021年第10期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由饮食诱导的各种慢性疾病不断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人们不再满足于食物的色、香、味、形,而是追求饮食营养保健。
保健品作为具有特定功效的食品,具有调节人体机能的功能。
本文概述了保健食品的分类、特征、功能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并对保健食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为新型健康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保健食品;现状;发展趋势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食品人们已不再满足于新陈代谢和对营养的需求,而是更加注重健康和对自身身体调节的作用。
保健食品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保健食品亦称功能性食品,它具有调节人体保健的作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适于特定人群食用[1]。
1 保健食品概述1.1 对保健食品的要求保健食品必须符合4条要求[2]。
①没有毒、对人无害,符合该有的营养要求。
②功效必须明确、详细,并经过科学验证,且功效无法替代正常的膳食摄入和对各种必需营养素的需要。
③经必要的动物或人群功能试验,证明其具有明确、稳定的保健作用。
④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代替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1.2 保健食品分类。
目前为止,国际上对这一类食品并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我国保健食品规范制订的时间比较晚,至现在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分类系统,主要有如下几种分类方法[3]。
①以食用人群和服务对象来分类:普通人群的保健食品;特殊生理需要的人群(如婴幼儿、青少年、孕妇、老年人等)的保健食品;特殊工种人群(如运动员、高温工作员等)的保健食品;特殊疾病人群(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脑血栓等)的保健食品;于特殊生活方式的人群(如体育、爬山、宇航等)的保健食品。
②以调节机体保健的作用特点来分类:包括了具有调节免疫、抗衰老、抗疲劳、促进生长发育、调节血脂、抑制肿瘤、解毒、减肥、美容、解毒、调节血压、改善记忆、改善视力、改善骨质疏松和改善睡眠等功能的保健食品。
国内保健食品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国内保健食品的历史和现状简介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健康服务业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等支撑产业。
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是深化医改、改善民生、提升全民健康素质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国内保健食品的基本概念与特点,以及历史和现状。
保健食品概念和基本特点一、保健食品的定义为加强保健食品的监督管理,保证保健食品质量,原卫生部于1996年3月15日颁布了《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卫生部第46号令)。
在这部《办法》中,第一次对保健食品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2003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手保健食品监管的全面工作后,于2005年7月1号施行《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将保健食品重新定义为: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同类产品在欧美各国被称为“健康食品”、在日本被称为“功能食品”,而在我国被称为“保健食品”,但必须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批。
保健食品往往是对日常饮食的补充,它们本质上仍属于食品的范畴,只是针对特定的适宜人群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有学者认为,在人体健康态和疾病态之间存在一种第三态:亚健康态,当第三态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机体就会产生疾病。
保健食品作用于人体第三态,促进机体逐渐向健康的状态转化,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故这类食品也可称为健康食品。
可以这么认为,一般食品为健康人体所服用,人体从中摄取各类营养素,并满足色、香、味、形等感官需求;药品为病人所服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而保健食品不仅满足了人们对食品的营养需求,更重要的是,它作用于人体第三态,促进机体向健康状态的复原,达到增进健康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是第三代保健食品阶段,第一代,第二代以处于需求下降阶段!(2011-01-02 11:50:11) 标签:保健食品保健品三代礼品阶段脑白金为原料分类:默认分类我国卫生部通过的保健功能一共有22种,具体如下:(1)免疫调节(2)延缓衰老(3)改善记忆(4)促进生长发育(5)抗疲劳(6)减肥(7)耐缺氧(8)抗辐射(9)抗突变(10)调节血糖(11)调节血脂(12)改善肠胃功能(13)对化学性损伤有保护作用(14)改善睡眠(15)促进泌乳(16)美容(17)改善营养性贫血(18)改善视力(19)促进排铅(20)清咽润喉(21)调节血压(22)改善骨质疏松二、保健品的发展阶段世界各国在发展保健晶的过程中,大体都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保健食品,为初级保健食品,仅根据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或强化的营养素来推知该类食品的功能,未经严格的实验证明或严格的科学论证。
这代保健食品包括各类强化食品及滋补食品,如鳖精、蜂产品、乌骨鸡、螺旋藻等。
第二代保健食品,这代食品须经过动物或人体实验,证明其具有某种生理调节功能。
第二代的保健食品比第一代保健食品有了较大的进步,其特定的功能有了科学的实验基础。
我国卫生部审查批准的保健食品中大部分属于这一代产品。
如三株口服液、脑黄金、脑白金、太太口服液等。
第三代保健食品,不仅其特定生理调节功能需经动物或人体实验,证明其明确可靠,而且还需确知有该项功能的功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及其含量。
第三代保健食品具有功效成分明确,含量可以测定,作用机理清楚,研究资料充实,临床效果肯定等特点。
如鱼油、多糖、大豆异黄酮、辅酶Q10等。
三、保健品的发展的历史1、西方保健品的发展历史(1)、美国是世界上保健食品工业发展较早的国家,其历史可以追索到20世纪20年代初期。
早在1934年,纽崔莱营养食品公司就推出了第一种多种维生素/矿物质。
1936年,美国成立了全国健康食品协会,开始了健康食品的起步阶段。
然而美国健康食品的真正快速发展,还是近二十年的事。
据统计,1970年美国的保健品销售额才1.7亿美元。
从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美国新兴产生的健康食品公司超过了600多家,今天在国际上许多知名的健康食品直销公司大多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如:立新世纪的雷氏营养品公司创立于1972年,永久公司创立于1978年,康宝莱公司创立于1980年,仙妮蕾德创立于1982年,如新公司创立于1984年……,随着健康产业的不断发展,到2000年,美国的健康食品的销售额已达到了2000亿美元,是整个美国汽车工业的一半,短短的三十年提高了1000倍。
美国保健食品发展最快的是维生素,90年代初的销售额才65亿美元,到2000年销售额已达到了700亿美元。
其次是以草本植物、草药为代表的自然食品,2000年的销售额也达到了近200亿美元。
53%的美国人认为草药有效,65%的人认为草药安全。
(2)、欧洲的保健食品2000年比1995年增长了63%,德国的发展占首位。
芬兰、法国、英国次之。
最受欢迎的是维生素类、自然食品。
(3)、日本的保健品与欧美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其历史不过20余年,但发展速度很快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日本保健品的销售额70年代1亿美元,80年代10亿美元,90年代50亿美元,到2000年更达到了近100亿美元。
日本现有保健食品生产企业3000---4000家,产品超过两万余种。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在全国号召提升全民的健康素质,制定出相关的营养法律,到2000年日本注册营养师的数量竟然是注册医生数量的4—5倍。
2、中国保健品的发展历史(1)、保健品在我国兴起的基本条件第一、历史条件保健食品在我国历史悠久,自古有“药食同源”之说,食物与药物同出一个来源,历代的本草及方剂典籍中都有大量的记载,其中就有不少的保健食品,如枸子酒、桑椹蜜膏等。
第二、物质条件现代意义上的保健食品的发展始于八十年代。
保健品市场的兴起必须以比较发达的物质生活条件为基础,当人们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不可能有保健品市场。
当人们的温饱问题解决之后,人们便要求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要求身体更强健、精力更充沛、大脑更聪明、面容更娇美、身材更好看、年龄更年轻。
而消费者的以上需求又是一般的食品和药品所能满足的,因此保健品市场便应运而生。
中国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保健品市场亦于此时兴起。
(2)、我国现代保健品的历史第一阶段:80年代——90年代中期异军突起1984年中国保健品协会成立。
1987年:以杭州保灵为代表的蜂王浆产品拉开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帷幕。
1988年:太阳神、娃哈哈分别正式挂牌。
生物健口服液、娃哈哈儿童营养液掀起中国保健品市场第一轮热潮。
1989年:“851”生物制品、昂立一号相继问世。
1990年:飞龙集团以飞燕减肥茶与延生护宝液起家并走红。
1991年:史玉柱注册“巨人”集团。
1991年保健品市场的营业额突破100亿元。
1992年:深圳太太集团成立。
以太阳神领头的中国保健品走向了巅峰。
1993年:马俊仁的“中华鳖精”带动保健品市场的热潮;乐百氏以1000万元代价购得马俊仁一纸配方,推出“生命核能”,并在全国尝试经销权拍卖转让。
史玉柱建立康元保健品公司,脑黄金横空出世;姜伟凭借飞龙成为亿万富翁;太阳神以创造13个亿的销售记录进入鼎盛期;武汉红桃K集团成立。
1994年:保健品市场处于全盛时期。
全国保健企业3000多家,保健品种近3万种;红桃K的钋啉铁工艺,被国家科委列为1994年的火炬计划项目。
8月,三株口服液在济南问世。
1995年:史玉柱推出12种保健新产品,生产总值超过1个亿;1993—1995年初,中国保健品行业进入第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由于保健品的高额利润和相对较低的技术壁垒和政治壁垒,全国保健品的生产厂家从几十家增至3000多家,产品多达2.8万种,年产值从1亿多增至300亿以上,短短两三年间,生产企业增加30倍,年销售额增长10倍多。
1995年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年销售额在300多亿。
第二阶段1995年——1998年进入低谷下半年,卫生部对212种口服液进行抽查,宣布不合格率为70%。
保健品市场从顶峰滑入谷底。
益生堂三蛇胆胶囊被指控混淆了食品与药品的广告用语,罚款6万。
1996年:巨人的“巨不肥”出产后大幅攀升,但史玉柱仍无法力挽狂飙,下半年巨人宣布财务崩溃,宣布破产;太阳神销量急剧下滑;三株口服液在农村市场获得巨大成功,年销售达80亿元,成为真正的“保健品之王”;6月1日,全国实施《保健食品管理办法》。
1997年:5月1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实施《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许多民营企业销声匿迹。
1998年;3月31日,常德事件发生,名噪一时的三株口服液从此一蹶不振。
从1995年到1998年保健品行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低谷期,企业数量和销售额大幅度缩水,仅剩下1000家左右的生产厂家和总共100多亿元的年产值,其中60%左右的是中小型企业。
1999年:常德事件中三株胜诉,但三株已无力回天;1999年,三株口眼液从96年的80亿销售额掉到了5亿多。
第三阶段1999——2000年市场反弹1999年7月史五柱推出脑白金,年底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
2000年脑白金销售收入8.01亿元,位居全国同行前列。
太太口服液前十个月的销售额也达到了4亿元。
4月,久违了的太阳神突然推出“风暴”减肥胶囊,试图东山再起;姜伟重出江湖,推出“伟哥开泰胶囊”;“脑白金”以其十分怪异的行为模式热销市场。
2000年:史玉柱重出江湖接受记者访问。
神秘“脑白金”的身世之密引起传媒无限猜测。
到2000年,生产厂家恢复到3000多家,年产值超过500亿元,企业的数量和年产值都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第四阶段2001年——2002年再入低谷2001年保健品市场的销售额只有2000年的一半,约250亿元,而2002年保健品销售额再度下降至200亿元左右。
第五阶段2003你——今意外崛起受2003年3月开始席卷全国的“SARS”影响,保健食品行业销售额在短期内急速攀升。
全国各地均发生了“恐怖性抢购”,增强免疫力类保健食品、维生素矿物质类、滋补类保健食品是最大受益者,在华东市场甚至出现了复合维生素脱销的罕见局面。
2003年1-5月,营养、保健食品制造业市场呈现放大趋势,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8%,利润总额同比大幅增长,达到133%。
2003年安利在中国取得了惊人的销售业绩,年销售收入42亿元。
保健品行业的收入从2002年的200亿元陡增到2003年的300亿元,增幅达到50%。
更重要的是,消费者的保健意识被再次唤醒。
2004年和2005年销售额基本稳定在300亿元左右。
四、保健品的分类从这十几年中国市场流行的保健品来看,如果按照产品的功能基本上可以分成以下几大类:第一类为滋补营养型保健品此类保健品多以人参、鹿茸、阿胶等大家都习以为常的好原料制成,其功能是补虚补弱,主要消费对象是幼儿、老人、病人及消费贵族。
水平的极大提高,普通消费者也提出了滋补营养身体的要求,所以当此类保健品投放市场之后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此类保健品主要有人参蜂王浆、燕窝等产品。
第二类为儿童健体型保健品此类保健品一般不使用像人参、鹿茸、蜂蜜等高营养高激素的材料为原料,多以性情温和的材料精制而成。
其功能主要强调两点:一是针对现代儿童因口味太高而不愿意吃平常饭的厌食现象,强调有助于开胃、吃饭等,如娃哈哈口服液、巨人吃饭香等即属此类。
二是针对现代儿童因偏食而造成的营养不全现象,强调有助于为儿童身体补充必需的微量元素,如补铁生血灵、补锌口服液、盖中盖等即属此类。
时下人们在给家庭成员排序列时有“小孩是金,太太是银,丈夫是铜,老人是铁”之说,由此可见儿童在当今家庭中的崇高地位,众星拱月,谁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身体健康,而现在的观念是健康需要保健品来帮助,所以儿童健体型保健品将永远都有市场,永远都是方兴未艾。
第三类为益智健脑型保健品就目前情况来看此种产品的原料有三类:一类是以冬虫、夏草、大枣之类的传统中草药为原料配制而成,如敖东安神补脑液等。
另一类是以生存于深海中鱼体内的DHA(不饱和脂肪酸俗称脑黄金)为原料生产而成,各种品牌的脑黄金几乎全都宣称是用DHA制造而成的。
还有一类是以一种激发态物质EGB(俗称脑白金)为原料生产而成,如脑轻松即属这个类型。
益智健脑型保健品重点强调两大功能:针对学生就大讲特讲益智功能,即可以提高人的智商,可以使人聪明,可以增强人的记忆力,像巨人脑黄金的“考考考,先健脑”的广告,北京多灵多公司鱼脑精的“大脑细胞手拉手,聪明蹦出来”的广告,山东禹王公司忘不了DHA胶丸的“补脑又健脑,当然忘不了”广告,脑轻松的“一个月内平均提高记忆商数30%”的广告都是在强调益智。
针对老年人就大力宣传健脑功能,即可以防止脑衰老,可以预防老年性痴呆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