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教案
《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教案1

《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教案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甲烷的结构式、甲烷的电子式和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
2.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了解有关实验的结论,了解取代反应。
3.了解甲烷的存在和甲烷的用途等。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活动(模型制作)、探究实验、模型、图表、图片、甲烷、烷烃的多多媒体动画等,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
2.培养学生用新概念理解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可能的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甲烷的分子结构的探究,解析其可能有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来证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且在实验研究中培养求实、进取的优良品质。
2.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结构解析、推测可能的性质、设计实验、观察现象、解析现象、得出结论,再辩证地解析结论的适用范围。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甲烷的结构和甲烷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甲烷的结构、研究某物质的程序和方法三、教学方法演示法、启发法、实验探究法四、教学过程【动画】由“碳”“氢”两个字的底部偏旁组成“烃”。
[新闻导课]1.2005年,我国某地小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件。
2.“西气东输”一、甲烷的结构:通过全体学生的探究练习引入甲烷的结构。
甲烷的分子式:CH4[探究问题1]:甲烷分子的真实空间构型可能有哪几种结构呢?(学生讨论)生:讨论结果是可能有两种结构——平面正方形结构和正四面体结构。
师:究竟甲烷的空间结构是怎样的呢?请看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实物展示]: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过渡】:结构决定性质,甲烷的分子结构决定其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呢?二、甲烷的性质1. 甲烷的物理性质【动画模拟】池沼中有沼气师:由动画请思考:沼气(主要充分是甲烷)有什么物理性质呢?生:甲烷是无色、无臭的气体,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
[探究问题2]由甲烷的化学式和相对分子质量,你能否求出在标准状况下甲烷的密度呢(学生练习计算)生:密度是0.717g/L(标准状况)师:由甲烷的化学式中各原子的连接方式和成键情况解析,你能否预测甲烷的化学性质如何呢?[探究实验3]把甲烷通入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是否褪色?【动画模拟】甲烷通过酸性的高锰酸钾溶液动画。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目标:1. 了解甲烷的化学式、结构、性质和用途;2. 掌握甲烷的制备方法;3. 理解甲烷在能源和化工领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甲烷的化学式和结构;2. 甲烷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1. 甲烷的制备方法;2. 甲烷在能源和化工领域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课件和教学素材;2. 实验室用具(如试管、酒精灯等);3. 作业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特点;2. 提问:你们听说过甲烷吗?它是什么?二、甲烷的化学式和结构(10分钟)1. 介绍甲烷的化学式(CH4);2. 讲解甲烷的结构特点:碳原子中心,四个氢原子围绕其周围;3. 展示甲烷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三、甲烷的制备方法(10分钟)1. 讲解甲烷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干馏法、热裂解法等;2. 演示甲烷的制备实验(如干馏法);3. 解释甲烷制备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四、甲烷的性质(10分钟)1. 介绍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2. 讲解甲烷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等;3. 演示甲烷的燃烧实验。
五、甲烷的用途(5分钟)1. 讲解甲烷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天然气、沼气等;2. 介绍甲烷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合成氨、制氢等;3. 引导学生思考甲烷的环保问题:甲烷泄漏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使学生了解了甲烷的化学式、结构、性质和用途。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布置作业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甲烷泄漏对环境影响的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甲烷的燃烧反应(10分钟)1. 讲解甲烷的燃烧反应方程式:CH4 + 2O2 →CO2 + 2H2O;2. 解释燃烧反应的原理:氧化还原反应;3. 演示甲烷的燃烧实验,观察火焰颜色和形状。
七、甲烷的还原反应(10分钟)1. 讲解甲烷的还原反应:CH4 + 4OH→CO3^2+ 6H2O;2. 解释还原反应的原理:氧化还原反应;3. 演示甲烷的还原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甲烷的教案

甲烷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甲烷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掌握甲烷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3.理解甲烷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甲烷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甲烷的化学式、分子式、结构式;2.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无毒、不溶于水、比空气轻;3.甲烷的化学性质:易燃、不稳定、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 甲烷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1.甲烷的制备方法:实验室制备和工业制备;2.实验室制备甲烷的实验操作步骤:将碳酸钙和盐酸混合,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收集甲烷气体;3.工业制备甲烷的方法:天然气提炼、煤炭气化、生物质发酵等。
3. 甲烷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1.甲烷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作为燃料、原料和还原剂;2.甲烷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为燃料、热源和照明。
4. 实验操作1.实验器材:碳酸钙、盐酸、氢氧化钠、试管、水槽、气收集瓶等;2.实验步骤:将碳酸钙和盐酸混合,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收集甲烷气体;3.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产生有害气体。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甲烷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让学生了解甲烷的相关知识;2.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甲烷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甲烷的性质和应用;3.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评价1.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检测学生对甲烷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理解情况;2.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检测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3.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反馈,评价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五、教学资源1.甲烷的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2.实验室设备和实验材料;3.互联网资源和多媒体教学工具。
六、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2.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3.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在教学评价上,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化学优秀教案甲烷

高中化学优秀教案甲烷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甲烷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了解甲烷的结构式及分子式;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对实验中安全操作的重视。
二、教学重点:
1. 甲烷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2. 实验室中安全操作。
三、教学难点:
1. 甲烷的制备方法的操作技巧;
2. 实验室中的实验安全。
四、教学内容:
1. 甲烷的性质:无色无臭、易燃、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2. 甲烷的制备方法:碱金属与卤代烃反应、还原性杂环化合物与碱金属反应;
3. 实验室制备甲烷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导入,引出甲烷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2. 学习:展示甲烷的结构式、分子式,并讲解甲烷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3. 实验操作:实验室进行制备甲烷并观察其性质。
4. 总结:让学生总结甲烷的性质和制备方法,并将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六、教学资料:
1. 实验室设备:烧瓶、燃烧瓶、管道、管夹等;
2. 实验试剂:碱金属、卤代烃等。
七、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1. 实验中保持安静并注意操作规范;
2. 燃烧时保持距离,注意安全;
3. 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甲烷为例,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甲烷的性质和制备方法,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实验安全,保障学生的安全是首要任务。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更加深入地掌握甲烷这一化学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操作技能。
甲烷初中化学教案

甲烷初中化学教案
主题:甲烷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
1.了解甲烷的化学性质和特点;
2.了解甲烷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3.掌握甲烷的制备方法和化学方程式;
4.理解甲烷在环境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1.甲烷的化学式和结构;
2.甲烷的制备方法和化学方程式;
3.甲烷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4.甲烷在环境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甲烷的结构和特点,引导学生对甲烷的认识和兴趣;
2.讲解:向学生介绍甲烷的化学式和结构,以及甲烷的制备方法和化学方程式;
3.实验:进行甲烷的制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他们对甲烷的认识;
4.讨论:讨论甲烷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引导学生思考甲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甲烷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教学方法:实验教学、讨论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资源:实验器材、图片、视频、PPT
课后作业:以小组形式调研甲烷的应用领域,并做相关报告。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甲烷的化学性质和应用价值,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促进学生团队合作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面试甲烷教案

高中化学面试甲烷教案
教学内容:
1. 甲烷的结构和命名
2. 甲烷的物理性质
3. 甲烷的化学性质
4. 甲烷的应用
教学目标:
1. 理解甲烷的分子结构和命名方式
2. 掌握甲烷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沸点等
3. 了解甲烷的化学性质,包括燃烧反应等
4. 探讨甲烷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
1. 热身:让学生回顾碳的固有形态,引入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2. 导入:介绍甲烷的结构和命名方式,让学生理解甲烷的组成
3. 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验测量甲烷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沸点等,并讨论其影响因素
4. 实验:进行甲烷的燃烧实验,观察反应产物,讨论燃烧反应的特点
5. 总结:让学生总结甲烷的化学性质和应用,并思考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6. 展望:引导学生思考有机化合物在环境和能源方面的应用前景
教学资源:
1. 实验材料:甲烷气体、灯管、点火器等
2. 教学课件:包括甲烷的结构公式、物理性质表格等
3. 实验说明书:详细说明甲烷燃烧实验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评估:
1. 实验报告:让学生撰写甲烷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步骤、结果分析等
2. 小测验:进行甲烷相关知识的小测验,考察学生对该化合物的掌握程度
3. 课堂讨论:结合实验结果和理论知识,进行课堂讨论,检验学生对甲烷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
1. 设计更多有机化合物实验,拓展学生对有机化学的认识
2. 研究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保护和新能源开发方面的应用,开展更深入的探讨
通过本次探究甲烷的化学性质的教学活动,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提高其实验操作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甲烷的结构、性质、制备和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甲烷的结构特点2. 甲烷的制备方法3. 甲烷的化学性质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甲烷的相关知识。
2. 使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甲烷的结构、制备和应用过程。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增强互动性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甲烷模型或图片3. 甲烷制备实验器材4. 相关资料和参考书籍五、教学内容1. 甲烷的发现和命名2. 甲烷的结构特点3. 甲烷的制备方法4. 甲烷的化学性质5. 甲烷的应用领域教案内容:一、甲烷的发现和命名1. 介绍甲烷的发现过程,如斯帕拉捷、舍勒等科学家的贡献。
2. 讲解甲烷的命名规则,如根据碳原子数命名为“甲烷”、“乙烷”等。
二、甲烷的结构特点1. 展示甲烷的分子结构模型,让学生了解甲烷的五个原子组成。
2. 讲解甲烷的空间构型,如正四面体结构。
3. 分析甲烷的键角和键长,如碳氢键的键角约为109°28′,键长约为1.09 Å。
三、甲烷的制备方法1. 介绍实验室制备甲烷的方法,如伍德合金法、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反应等。
2. 讲解工业制备甲烷的方法,如天然气、煤矿瓦斯等。
四、甲烷的化学性质1. 点燃甲烷,观察其燃烧现象,如火焰颜色、热量释放等。
2. 介绍甲烷的氧化反应,如与氧气反应二氧化碳和水。
3. 讲解甲烷的取代反应,如与卤素单质反应卤代烃。
五、甲烷的应用领域1. 生活用途,如天然气作为燃料、化工原料等。
2. 工业用途,如合成氨、制造碳黑等。
3. 科学研究,如研究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新型材料等。
六、甲烷的物理性质1. 介绍甲烷的密度、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
2. 讲解甲烷的溶解性,如在水中溶解度较低。
3. 分析甲烷的稳定性,如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高中化学甲烷教案

高中化学甲烷教案一、甲烷概述甲烷是一种简单的烷烃,化学式为CH4。
它是碳氢化合物中最简单的一种,也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甲烷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在常温下是易燃的。
甲烷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是有机化合物中最基本的结构。
二、甲烷的制备1. 实验一:甲烷的制备与收集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甲烷的制备方法及收集过程。
实验原理:甲烷可以通过甲醛和碱金属的水合氢氧化物(如NaOH)反应来制备,同时通过反应管进行收集。
实验步骤:(1)将甲醛溶液和NaOH混合在制备瓶中;(2)通过反应管收集产生的甲烷气体;(3)观察观测气体产生情况及收集结果。
2. 实验二:用木钠还原氯甲烷制备甲烷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甲烷的制备过程,了解木钠与氯甲烷在酒精中反应产生甲烷的原理。
实验原理:氯甲烷与木钠在酒精中反应生成甲烷气体。
实验步骤:(1)将氯甲烷与催化剂、木钠、酒精混合,并置于反应瓶中;(2)观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泡;(3)收集并观察产生的甲烷气体。
三、甲烷的性质1. 物理性质: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常温下呈火焰蓝色。
它的密度比空气小,是一种轻于空气的气体。
2. 化学性质:甲烷在空气中容易燃烧,产生氧化碳和水。
甲烷也可以与氯气反应,生成氯甲烷、二氯甲烷等卤代烃。
此外,甲烷还可以在氧气的作用下发生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
四、甲烷的应用1. 行业应用: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燃料、烹饪等领域。
天然气燃料具有清洁、高效、环保等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
2. 化工应用:甲烷是有机化合物的基础,是许多化学合成、变性、氧化还原等反应的重要原料,也用于生产一些有机化合物。
五、甲烷的安全注意事项1. 气体收集: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收集和处理甲烷气体时的安全问题,避免火灾和爆炸等意外事故。
2. 实验操作:进行甲烷实验时,应佩戴安全防护装备,遵守实验室操作规范,确保实验过程安全可靠。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甲烷的基本概况、制备方法、性质特点和应用领域,进一步加深对有机化学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提高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1课时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关于甲烷,在初中化学中已经介绍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用途。
在此基础上,本节将进一步介绍甲烷的分子结构、主要的化学性质等内容。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只要求学生了解甲烷的结构式。
但考虑到结构式只表示出了甲烷分子中各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而不能真实地反映出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一一正四面体结构,而对分子的空间结构的认识又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有机物分子结构的了解,因此,有必要向学生介绍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
教材中首先从甲烷分子的组成引入。
逐步给出分子的结构式,然后利用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介绍空间结构,使学生对甲烷的四面体结构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教材在介绍甲烷的性质时,是以甲烷分子中的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能形成牢固的共价键为依据展开的。
2.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甲烷的取代反应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是在实验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能被其他原子取代,然后给出反应的几步化学方程式,说明甲烷中的氢原子不仅一个能够被取代,而且全部都可被取代。
【二、学情分析】1.学生起点能力分析学生通过初中学习,初步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的有关知识,了解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用途,但这只是偏感性的基础认识,需要进一步从甲烷的分子结构角度来认识甲烷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取代反应)等。
2.学生“生活概念”分析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初步应用已有的原子结构、化学键等基础知识,从宏观、微观的角度来全面认识甲烷。
3.学生“认知方式”分析由于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知识比较陌生,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对比较抽象的化学键知识理解不够透彻,空间想象能力较弱,所以在学习中应用辩证的观点从结构理解性难。
因而在教学中需要通过模型制作和媒体模拟演示微观反应历程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化象力,逐渐建立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复习碳原子结构和共价键的知识,掌握甲烷的电子式、结构式的写法以及甲烷的正四面体构型。
认识物质结构本质,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掌握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增强学生关心社会、能源等问题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现场制作甲烷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探索科学的精神。
(2)培养学生用新概念理解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并根据实验现得出可能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有机化学的入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热烈的学习环境。
设置问题情境,其实验探究及课件的微观模拟,鼓励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合作学习,尽可能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
通过对甲烷结构和性质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科学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甲烷的取代反应。
难点:甲烷的取代反应。
【五、教学方法】以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探究为主、教师进行引导和串联讲解为辅的探究式教学,并设有课堂实物演示实验、模型演示以及计算机辅助实验。
1.采用直观道具和多媒体,激发兴趣,层层推进。
2.创设问题情境“走近一场瓦斯爆炸事故”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以“揭秘瓦斯爆炸”为主题引导课堂教学,以“揭秘瓦斯爆炸主角”→“直击瓦斯爆炸现场”→“分析瓦斯爆炸原理”→“正确对待瓦斯爆炸事故”为暗线、以“了解瓦斯爆炸主角(认识甲烷)”→“探究甲烷的组成和空间结构”→“探究甲烷的物理性质”→“探究甲烷的物理性质”→“分析甲烷的用途”为明线贯穿整堂课的教学。
3.通过演示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分析、归纳、对比、演绎。
课前准备1.仪器:烧杯、试管、导气管。
2.药品:甲烷、氯气、饱和食盐水。
3.设备:印发学案,准备演示实验所需仪器、药品,编写多媒体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开场白】从这节课起,我们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化学世界--有机化学。
【投影】PPT1:有机化学(背景为有机分子结构图和有机模型)。
【科学视野】【讲述】有机化学是以研究有机化合物为主要内容的化学。
有机物种类繁多,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汽油等燃料、涂料等建材、塑料等日用品、糖类等食物。
可见,有机物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让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有机物,什么是烃这两个基本概念。
【概念释疑】【投影】1.什么叫有机物?【先投影后讲述】我们把世界上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而一般把不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无机化合物。
但是像CO、CO2等碳的氧化物;CaCO3、Na2CO3等碳酸盐;Ca(HCO3)2、NaHCO3等碳酸氢盐由于性质与无机物相似,仍将它们看作无机物。
【副板书】CO、CO2;CaCO3、Na2CO3;Ca(HCO3)2、NaHCO3【总结】因此,对于有机物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认识:有机物即含碳化合物。
有机物一定含C,但含C的不一定是有机物。
【投影】认识1:有机物即含碳化合物。
有机物一定含C,但含C的不一定是有机物。
【过渡(讲述)】2.有机物除了C还可能含有哪些元素?【投影】2.有机物含有哪些元素?【提问1】请同学根据熟悉的有机物分析并得出有机物含有哪些元素?【学生回答预设】从糖类、蛋白质等分析知有机物含C、H、O、N、S、P等元素。
【小结后投影】C、H、O、N、S、P、卤素等。
【投影】3.什么叫烃?【过渡(讲述)】当有机物仅含C和H两种元素时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其中甲烷是最简单的烃。
【投影】仅含C和H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甲烷是最简单的烃。
【总结】对于烃我们应当有这样一个认识:烃即碳氢化合物。
烃只含C、H两种元素。
最简单的烃是甲烷。
【投影】认识2:烃即碳氢化合物。
烃只含C、H两种元素。
最简单的烃是甲烷。
【过渡(讲述)】走进有机化学,探索有机世界的奥秘,让我们从学习甲烷开始!【学生活动1】话题讨论--谈谈你们知道的甲烷。
【提问2】同学们在生活中接触过甲烷吗?或者听说过与甲烷有关的事情吗?请同学们交流讨论一下,谈谈你们知道的甲烷。
【学生回答预设1】1.地理中学习了“西气东输”,它输送的是天然气。
这是俗名,它的主要成分,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角一一甲烷。
【提示】相信大家都知道“西气东输”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四大工程之一,那你们知道它输送的是什么气体吗?【讲述】从同学们的讨论声中,看出大部分同学都是很关注时事的,没错,西气东输的主角其实就是天然气。
这是俗名,它的主要成分,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角一一甲烷。
【学生回答预设2】2.家里有天然气灶,点燃可用来煮饭、炒菜。
【学生回答预设3】2.2017年5月18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几年在南海宣布,我国正在南海北部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能量高,据悉100L 可燃冰,能让汽车跑5万公里。
(设计意图:以国家重大社会热点事件和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引入,设问激趣,引发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兴趣。
)二、推进新课教学环节一:甲烷的物理性质【板书】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一一甲烷一、甲烷的物理性质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展示】装有甲烷气体的试管。
【引导】这有一试管甲烷,请同学们【学生活动2】实验观察:认识甲烷的物理性质。
【活动方法】请一学生闻气味,观察颜色、状态,讨论溶解性以及应该如何收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其观察实验的方法;使学生对甲烷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提问3】通过观察,甲烷的物理性质都有哪些?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
【小结】1、在通常状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小,在标准状况下,是0.717g/L 。
3、极难溶解于水。
【投影】认识3: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板书】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提问4】根据上述甲烷的物理性质,你知道如何收集甲烷吗?【预设回答】1、由于甲烷密度比空气小,所以能用瓶口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2、由于甲烷难溶于水,所以能用排水法收集。
【提问5】自然界中什么地方有甲烷?【讲述】植物在隔绝空气情况下分解能够产生甲烷,在池沼底部、天然气田、油田和煤矿坑道附近往有天然气,它是“清洁”的燃料,无毒并且热能高。
很多城市由烧煤改烧天然气后,酸雨的危害明显减弱。
【板书】2 存在:油田、天然气田、煤矿坑道、池沼等。
(设计意图:知道沼气、坑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均是甲烷。
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环节二:甲烷的组成与空间结构【板书】二、甲烷的组成与空间结构【学生活动3】计算:确定甲烷的分子式。
【提问6】已知甲烷的密度在标准状况下是0.717g L ,含碳75%,含氢25%,利用这些数据确定它的分子式。
【引导】对于气体而言:m V M •=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预设】学生计算得到1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构成。
【讲解】4CH mol 4,g 4%2516mol1,12%75g 16,g 16mol 1/16/4.22/g 717.0,故甲烷的分子式为物质的量为氢元素质量为物质的量为其中碳元素质量为甲烷有故:标况下,=⨯=⨯=⨯=•=g g molg mol L L V M m ρ【板书】分子式:CH4【提问7】那为什么1个碳原子要与4个氢原子结合?而不是与3个、5个或者更多呢?【引导】前面我们讲了碳是第几主族的元素? 最外层有几个电子呢?【学生回答预设】第IVA族,4个电子(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回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自然过渡到甲烷的电子式) 【讲解】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提问8】请同学们讨论1个C原子和4个H原子如何达到稳定结构?【讲述】碳原子有4个价电子,而氢原子有1个电子,为了达到稳定结构,碳原子的1个电子与氢原子的1个电子形成1对共用电子,所以,碳原子欲形成8电子的稳定结构,则需形成4对共用电子,所以1个碳原子要结合4个氢原子。
由此,同学们便可以写出甲烷的电子式。
在我们以后的学习中,常用一根短线来代替1对共用电子,从电子式便得到结构式,同学们写出甲烷的结构式。
【学生活动4】书写甲烷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板书】电子式:结构式:(设计意图:根据教师的提示,引发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其通过思考解决问题。
通过同学书写甲烧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并核对答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提问9】从甲烷的电子式是否可以推断甲烷分子中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过渡】结构式能初步表明分子中各个原子的结合方式,并不能真实地体现各原子在空间的排布情况,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甲烷的空间结构。
【学生活动5】探究:甲烷的空间结构试用原子结构拼插模型(或用橡皮泥、黏土、泡沫塑料、牙签、火柴棒等代用品),制作出你们认为甲烷可能的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