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涂料验船师须知

合集下载

船舶检验一般性检验细则--好用

船舶检验一般性检验细则--好用

船舶检验1船舶检验一。

机舱门当你进入机舱的时候,你首先就应该对机舱的防火门的结构情况进行检查。

检查防火门是否能够自动关闭,并且关到位。

一般情况下,把门稍许打开一些,看看防火门是否能在自闭器的作用下关好。

同时检查防火门框上的嵌条是否完好,因为该防火门是A 级,而A 级防火门是防止火焰和烟气通过。

因此一旦门框上的嵌条脱落,就不能阻止烟气通过,而达不到A 级的要求。

再对防火门的把手和锁眼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脱落,如果把手和锁眼脱落了,防火门上就有洞眼存在 ,整个防火门的结构就破坏了。

火焰和烟气就会从门上的洞眼穿过。

注意:74 公约没有防火门的要求,只要求钢质门就可以了。

上述的要求是81 修正案要求,即1984 年9 月1 日及以后安放龙骨的船舶适用上述要求。

二。

进入机舱进入机舱后,对脱险通道进行检查。

在机舱最底部花铁板平台处,检查脱险通道的防火门(A-60)是否能够自闭,并且关好到位,门框上的嵌条是否脱落等。

门上的把手和锁眼是否脱落等。

然后进入脱险通道检查里侧是否铺设了A-60 耐火材料。

有些船舶机舱脱险通道的A-60 耐火材料是铺设在外侧的。

注意:脱险通道在机舱里布置时,除了在机舱最底层的花铁板处布置防火门外,在其它几层平台处也会布置防火门,以便人员从各个工作平台逃生。

因此,在检查时,应特别予以注意。

如在机舱集控室里,其后侧一般都设有脱险通道的布置和设有防火门。

所以对这些脱险通道的防火门也应该认真检查。

另外,有些船舶的脱险通道最底部平台往往会遗漏铺设A-60 耐火材料。

检查时注意脱险通道内最底部平台是否仅仅为钢板结构,如果是,则要求船东在该钢板结构上铺设A-60 耐火材料。

一般是用经CCS 认可的A-60(类似水泥)的辅料进行铺设。

注意:上述要求是81 修正案的要求。

对于2002 年7 月1 日及以后安放龙骨的船舶,脱险通道有尺寸大小的要求。

其内部尺寸不小于800×800mm,并且要设有应急照明灯。

验船师的经验

验船师的经验

现场检验的一点积累:先说下船中分段的检验吧,这个简单些。

1.首先看是否到达报验的条件。

水锈垃圾等是否除掉。

2.精度报告。

要求船厂提供焊前和焊后的水平,垂直报告,尺寸报告等。

如果感觉有问题,可以要求船厂安排,现场抽检。

注意:许多船厂总是忘记用洋冲打出来合拢的定位线,这个线一定要有,对合拢很重要。

焊前检验时没有这个线,板子薄可以用石笔去画背面的结构,板子厚的话用锤子敲误差还是比较大的,往往焊接完后,到背面一看,结构一边油漆完全烧坏,一边安然无恙,这样再RE-FIT进行调整对船厂,船东,船检都不是好事。

3.上分段前看脚手架是否安全,不安全,自己看着办。

4.分段检验,我的习惯是a先看线型,外板甲板的平整度,舱壁垂直度等。

b.看结构是否有漏装。

这个要多自己积累经验了。

每个结构都拿图纸查,小的厂子或许可以,大的船厂一天10几个甚至几十个分段根本是不可能的。

检验前一定要吧生产图纸和认可图纸自己对一下。

现在的船厂,生产图和认可图不一样的地方太多了。

个人建议多注意纵骨间断处,折角处,大开孔处。

至于错位,我习惯先查5个左右的位置,如果都是OK的,那我就不查了。

如果有1个,我会增看几个,增看的都是好的,也OK,如果增看的又有问题,那就是:QC,复检前,你自己把结构重新查一遍。

哈哈,不要骂我懒。

c.如果有水密舱壁看水密舱壁是否有开孔或者过焊孔没有封堵。

检查水密舱壁的焊脚大小。

许多工人焊接是没注意到水密舱壁,所以焊脚不足经常发生。

d.水密舱壁两端的止流孔是否已经开了并已封堵。

止流孔,如果舱壁两边的介质一样可以考虑不开。

比如两边都是油舱,压载舱等等。

但个人习惯让船厂都开出来。

e.焊接缺陷的检验。

我习惯是眼皮底下的焊接不看,专看死角。

可以节省大量时间。

实践证明效果还是不错的。

f.流水孔和透气孔的检验。

一般船中都是流水孔在船尾,透气孔在船头。

压载舱最好每根纵骨都有流水和透气。

另外,如果发现现场有一些死角水或油不能流出去,就让船厂开。

船舶 检验须知简要

船舶 检验须知简要
油泵漏油报警进行试验、主机是否有明显的漏油等; - 辅机和电站:外观检查、绝缘检查、辅机FO漏油报警试验; - 舵机:外观检查、应急操作、直线电话功能; - 锅炉和空气瓶:锅炉压力表校验、空气瓶安全阀和压力表校验,锅炉安全
保护功能和水位测量; - 辅助设备和机械设备处所:外观检查、防火功能与布置、应急通道、管路
4. 对规范及规定和检验标准的把握不足也是导致修船工程漏修、修理 没有满足要求及质量不过关的重要原因之一,或者说不能最好的把 握规范要求和实际经营需要的平衡点。
5. 同样,也因为对规范规定和要求的理解不够导致日常维护保养不到 位,或出现维护保养表面化,经不起榔头敲打的现象。
6. 因此,有必要根据船队船舶在年度检验发现的缺陷,从船舶证书和 文件入手,结合年度检验实际,做一个: 船舶年度检验须知简要。
应检查筏的固定和支架;释放处应急照明; - 救生圈数量,位置和状态,特别是:是否洁净或有破损、电池情况和功能; - 安全定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减少,但若增加需要附加的检验和增加必要的救
生配备; 关于航行设备和助航设备安全: - 电罗经和磁罗经的状态,特别是磁罗经是否有气泡和照明情况; - 计程仪和测深仪的有效性和测试; - GPS和雷达; - 风速仪及风向仪; - 航海出版物、号灯、黑球、电气笛、航行灯和锚灯、通用报警和遇险报警等
船舶年度检验的须知简要
7. SR年度检验要点简要
-SR检验是指对SOLAS III和IV章中的货舱无线电设备做的检验(包括救生 设备上使用的);
需要关注以下要点: -保持GMDSS设备岸基维护协议的有效性及保持电台日志记录; -SR检验由认可的服务单位对GMDSS设备做检查和测试并出具报告給 验船师,验船师可能核对或对测试进行监督;
- 救生艇和艇架的年度检验需由厂家认可或船旗国同时认可的服务商做,验船 师参与。对入级LR的船,LR还有其特别要求,如对艇的钢丝需要压铅头;

船舶检验工作指南

船舶检验工作指南

船舶检验工作指南《船舶检验工作指南》嘿,刚接触船舶检验工作的朋友呀,我可得好好跟你唠唠这事儿呢。

我刚做这工作的时候呀,那也是一头雾水,在这过程中可走了不少弯路。

一、基本注意事项首先呢,检验之前一定要把工具都带齐喽。

像什么测量工具啦,检验的小本子啦,笔之类的。

我当时就有一次,慌慌张张跑去检验,结果发现尺子没带,那可真是抓瞎了一阵呢。

这就好比出门买菜,结果发现没带钱一样的状况。

在船舶检验的时候,安全问题是最最基本的。

每次上船之前,要确保自己穿戴好了合适的安全装备,安全帽那是必须的。

就像你进入一个施工现场,这就相当于进入战场,安全帽就是你的头盔,能保你的小命呢。

另外,登船的时候要小心脚下,那些个甲板、梯子可能挺滑的。

我曾经就差点滑倒过,现在想起来还冒冷汗呢,这要是摔下去,可不是闹着玩的。

二、实用建议开始检验的时候呢,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我一般是先从船的外观开始,看看船壳有没有明显的凹陷或者破损。

这就和你检查一个水果一样,先看表皮有没有坏的地方。

然后再看那些焊接的部分,要仔细检查焊接点是不是牢固。

要是焊接不牢固,这船在水里跑起来那多危险啊。

你可以用小锤子之类的东西敲敲看,听听声音,就像你检查墙上的钉子牢不牢固一样的道理。

在检验船舶内部设备的时候,要对照船舶的相关说明书和标准。

比如说发动机这些重要设备,各种参数一定要检查到位。

我记得我刚开始检验发动机的时候,有些参数都看不懂呢。

这时候你就得下功夫学习啦,不懂就去问那些老师傅们。

对啦,在检查设备的时候,要打开设备的盖子,有时候里面一些隐蔽的地方才是问题所在。

就像你要想知道箱子里面有没有东西,你得打开箱子看看一个样。

三、容易忽视的点很多新手都会忽视一些小的管路系统的检查。

比如那些油水管路,虽然看起来很不起眼,但是如果有泄漏的话会带来很大的麻烦。

我自己就有这样的疏忽过,所以特别提醒你。

还有像一些小的舱室角落里,也要仔细查看,有时候老鼠之类的小动物在里面做窝会损坏一些线路之类的东西。

《国内航行船舶验船师须知》(1110版)海船法定检验PPT资料66页

《国内航行船舶验船师须知》(1110版)海船法定检验PPT资料66页
• 完工干舷的核定:如果型深D的建造公差(△D)在±2.0mm以内 (《中国造船质量标准》规定的吃水标志极限误差),则按批准图纸 自干舷甲板上表面向下勘划干舷标志(水尺是从船底向上量取);如 △D超出公差范围,可由申请方按完工主尺度重新计算送审,也可按 干舷取大的原则勘划干舷;干舷标志的高低偏差应在±1.0mm以内。
B 海上船舶载重线证书的检验:
• 载重线现场检验:核实载重线及水尺标志正确无误,保证通往干 舷甲板下的任何开口的关闭装置的水密完整性,确认保护船上人 员生活和工作而设的栏杆、梯道、通道等设施完好。
• 营运检验登轮前尽可能绕船一周,观察船体外表、载重线和水尺 标志的情况;对于设计不装载货物的船舶,注意观察其载重线标 志是否已浸没水中。
• 液货船:按总部国内中心总第18号通函,应对消防设备、救生设备进行加 强检验和效用验证。
• 按最新法规全面修订了对消防、救生设备的检验要求。国内须知侧重于与 现场检验直接相关的内容。现场检验时还应注意对现有船舶有追溯要求的 内容。
• 货船和液货船:500总吨及以上的应设防火控制图,500总吨以下的可设消 防设备布置图。
3. 对于未设置有效期栏目的证书(如:吨位、乘客定额、防污底、免 除等证书),签发短期证书时应加注有效期。
4. 对于带有附件的证书(如:防油污、防空气污染、防污底、免除等 证书),签发短期/全期证书时,应在证书记事栏注明:“本证书 应附有编号为XXXXX的《XXXX证书附件》(格式:XXXX)方为有效”。
• 500总吨以下的船舶,如果未配备陀螺罗经,则应配备一个首向发送装置, 用于将磁罗经的首向信息输入到船舶配备的自动识别系统(AIS)、电子 海图和雷达中。
5. 签发《海上船舶乘客定额证书》时,应在记事栏内注明船舶航区。

《验船师须知》试航部分

《验船师须知》试航部分

《验船师须知》试航部分II-B8 航⾏试验Sea Trial序号分⽬录No. Sub-contentsB8-1 ⼀般要求General RequirementB8-2 船舶性能和设备试验Maneuvering and Anchoring TestsB8-3 机械、电⽓设备及⾃动化试验Tests of Machinery, Electric Installations and Automated System⼀、试验前的准备1.1航⾏试验是对船舶的航海性能、机械设备和电⽓设备等进⾏试验,检验船舶的总体性能和设备满⾜⼊级规范、船旗国政府和国际公约等要求。

1.2在航⾏试验前,应对主辅机及附属设备、锅炉系统、舱底排⽔系统、锚设备、舵设备、救⽣设备、消防设备、航⾏设备、信号设备、通讯设备、压载⽔装置、⽔密装置、倾斜试验报告、载重线标志勘划、吨位丈量、防⽌油污设备、警报及安全设备等已经检验完成的项⽬进⾏核对,确认遗留项⽬已经消除或不影响航⾏试验。

1.3船舶试验海区不应超过设计的最⾼航区限制,临时救⽣设备的配备应满⾜按试验⼈数在相应海区船舶配备的要求。

1.4航⾏试验⼤纲已经与船⼚、船东进⾏了协商,试验项⽬符合⼊级规范或认可的标准(如国标3471《海船系泊及航⾏试验通则》)要求并审批。

1.5船舶航海试验项⽬⼀般由两名验船师完成,对于试验项⽬较少的船舶,参加航海试验的验船师可以减少⾄1⼈。

1.6 在参加的航⾏试验具体项⽬中,验船师应认真记录试验数据和发现的问题。

1.7 确认船舶吃⽔已达到试航设计要求。

对于操舵试验,应验证主操舵装置和舵杆能在船舶最深航海吃⽔和以最⼤营运前进航速前进时将舵⾃⼀舷35度转⾄另⼀舷35度以及于相同条件下在不超过28秒内将舵⾃⼀舷35度转⾄另⼀舷30度;经主管机关同意,可以采取替代措施满⾜⾮液货船操舵试验的吃⽔要求。

1.8 航⾏试验还包括主机负荷试验项⽬,确认主机磨合完毕。

对于液货船,⼀般选择在船舶的满载吃⽔。

验船师须知(1006)培训教材(PMS)

验船师须知(1006)培训教材(PMS)

修改依据
4
II-C4-11计划保养体系
No 条文号/须知 条文内容
II-C4-11-1 11.2.2.1
须知条文修改内容
修改依据
3.
修改: 实船初次审核前船公司应提交下 列文件: 经批准的上述(1)至(9)的最 新版本;
根据WPAS702 (2.0)进行修改
5
II-C4-11计划保养体系
No 条文号/须知 条文内容
行初次审核。
II-C4-11计划保养体系
No 条文号/须知 条文内容 须知条文修改内容
在对船舶进行初次审核重新授予PMS 附加标志,编制、批准PMS 设备维修 保养计划及开发程序时,可根据原船 东PMS实施情况接受原船东已完成的 本周期的PMS项目,对到期或过期的 的项目本次检验必须处理,对未到期 的项目进行首排,根据原船东维护保 养计划和工作汇总卡、本社规范的要 求、设备制造厂说明书、状态监控设 备和其它船舶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 确定各级保养期限,重新编制计划, 以保持新计划的覆盖范围、完整性和 检验的连续性。 如果上述工作不能在6个月内完成,原 则上要求申请方按11.8.2.2办理。 船舶在初次实施PMS一年后还应进行 船舶PMS实施检验。
根据WPAS702 (2.0)进行增加
5
II-C4-11-2 11.3
根据WPAS702 (2.0)和系统各专 家的意见进行修改
6
II-C4-11计划保养体系
No
6
条文号/须知 条文内容
II-C4-11-3 11.8.2 11.8.2.1
须知条文修改内容
修改依据
11.8.2当船舶所有人或管理公司发生变更, 新增 船舶原PMS及自动取消,应要求新的船 安全质量技术提 舶所有人和管理公司应申请机械及电气 示(总008) 设备检验方式及相应的船级附加标志; No.:004/2010 11.8.2.1如果新船舶所有人或管理公司申 请船舶继续实施PMS时,本次可给备忘 要求申请方在6个月内按11.2初次认可/审 核的内容,本社《钢质海船入级规范》 第1篇第5章附录16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WPAS702《船舶机械计划保养系统船舶 公司认可程序》的要求办理公司初次认 可及实船初次审核。如果新船舶所有人 或管理公司已持有CCS《公司实施计划 保养体系认可证书》,则只需对船舶进

船舶涂装质量管理—油漆作业注意事项

船舶涂装质量管理—油漆作业注意事项

监控质量处理缺陷
为保证油漆质量,必须对油漆作业 中的每一重要环节进行监测,以控制油
漆质量达到规定的高标准。
监控质量处理缺陷
监控质量 01 油漆前处理质量的检测 03 施工各工序质量检测
02 油漆产品自身质量检测 04 油漆完后涂膜质量检测
监控质量处理缺陷
处理缺陷
对油漆过程中和最终检测中查出的缺 陷及时处理,并采取措施补救,保证涂层质 量、达到油漆的目的。
油漆的保护性能主要取决于油漆 的品种和漆膜的厚度。漆膜越厚,保 护时间越长。
根据所要求的使用寿命选择
油漆名称
常规油漆
主要成分
干膜厚度
油性漆、沥青系、不超过 以油料和沥青为 50um 基料的酚醛系及 醇酸系油漆
特点
应用
漆膜总厚度小, 多用于水线
保护时间短, 以上及上层
耐电性能差
建筑部位
根据所要求的使用寿命选择
总结
油漆涂装之前,要认真分析油漆性能和用途,油漆 表面清洁到位;涂装过程中要根据实际作业环境,选择 最佳油漆工艺,严格控制各项环节的质量;涂装基本结 束后,要严格把控涂装质量,及时补救涂层缺陷。
油漆品种的选择
油漆品种选择

01 根 据 船 舶 不 同 部 位 选 择


02 根据所要求的使用寿命选择
但分析经济性不能单从价格考虑, 只有在初次投资受限制的情况下才这 样考虑。从总体上综合考虑,宜采用 高性能油漆,特别是船底油漆,对经 济性的影响尤为突出。
根据施工工艺方面选择
从施工方便和经济方面考虑,醇 酸系和氯化橡胶系最好,对表面处理 要求一般,而环氧系和无机硅酸盐富 锌对钢材预处理和二次除锈要求高, 特别是水舱漆应用纯环氧树脂漆,要 求整体涂装表面喷砂达到Sa3级,是双 组分油漆,要在限定时间内涂完,这 都使涂装工艺复杂,费用增加,施工 不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船级社船用品部版本号: XMPN03-1.0-2001生效日期: 2001.06.01A.通则A.1编写目的和依据(1)为明确和统一对船舶涂料的认可和检验要求,特制订《船舶涂料认可验船师须知》,以下简称本须知,本须知为仅供中国船级社(CCS)内部使用的指导性文件.(2)本须知编写的主要技术依据为: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材料与焊接规范》,《产品检验规则》,并参阅《产品检验项目表》,《CCS产品图纸送审项目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IMO A.798(19)决议"专用压载舱防腐蚀系统的选择涂装和维护导则", IACS的有关规定及本社接受的其它标准.针对有关的公约,规则和国家标准在不断修订的情况,本社将密切跟踪有关的信息和动向,遵循最新标准的规定,及时对本须知进行补充和完善.A.2适用范围本须知适用于船舶涂料的工厂认可和检验,船舶涂料主要指:船用车间底漆,船底防锈漆,船底防污漆,船用防锈漆,船壳漆,船用水线漆,甲板漆,货舱漆,舱室内部用面漆,船用饮水舱漆,船舶压载舱漆,船用油舱漆,机舱舱底涂料.A.3船舶涂料分类涂料可根据基料类型,使用部位,作用特点,施工方式等不同方法进行分类,本须知将船舶涂料按在船舶上的使用部位和适用范围分类如下:分类及名称适用范围船用车间底漆适用于船用钢板,型钢和成型件经抛(喷)丸表面处理达到要求的等级后的施涂,作为暂时保护钢材的防锈底漆.船底防锈漆适用于长期浸没于海水的钢质船舶船底部位防锈用的配套系统,也可用于其他海洋钢质结构设施的水下防锈系统.船舶水线以下涂料:船底防污漆适用长期浸没于海水的船底部位的防污漆系统.船用防锈漆适用于船舶水上部位(除液舱以外)钢铁表面的防锈.船用水线漆适用于船舶满载和轻载水线之间船壳外表面,不具有防污作用.船壳漆适用涂敷在船舶满载水线以上的建筑物外部所用的涂料,亦可用于桅杆和起重机械等.甲板漆适用于船舶甲板,码头及其他海洋设施的钢铁表面保护.货舱漆适用于船舶干货舱及舱内的钢结构部位防护,部分可用于装运散装谷物食品的货舱.船舶水线以上涂料:舱室内部用面漆适用于机舱,上层建筑内表面的面层涂料.船用饮水舱涂料适用于涂敷在船舶饮水舱内表面的涂料系统.船舶压载舱漆适用于钢船海水压载舱内表面的涂料系统.船舶油舱漆适用于装载除航空汽油,航空煤油等特种油品外的石油烃类油舱船舶液舱涂料:机舱舱底涂料适用于钢船主机,辅机及泵舱舱底的涂料系统.B.认可程序根据本社《产品检验规则》及《产品检验项目表》,生产上述产品的工厂应申请并取得本社的工厂认可,且产品经检验可供CCS级的船舶,海上设施及设备使用.工厂认可程序执行《产品检验规则》和CCS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工厂认可程序简述为:工厂提交申请并送审资料→CCS对资料进行审查并确定试验大纲→认可试验和现场审核→CCS颁发工厂认可证书.C.资料审查要点C.1工厂提交申请的同时向本社送审工厂概况,技术文件,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和认可试验大纲等文件资料一式三份,本社将通过评审决定是否受理申请,评审后由指派的验船师根据本社规范,规则及有关要求对送审资料进行审查和批准,如有意见及时通知工厂予以解决和落实,资料审查要点如下:(1)申请书:可用本社规定的格式或正式的信函,应明确申请单位,联系地址,申请认可产品的名称,型号和适用范围等内容.(2)工厂概况:包括工厂历史和现状,相关产品的生产历史和使用情况(如产品经过专门的验证或鉴定,可附上有关报告或证书供参考),主要生产和检测设备一览表(标明其名称/用途,规格和能力).(3)技术文件审查要点:a.交货验收技术条件和/或企业标准:文件规定的产品技术要求应满足本社规范,国家标准和本社接受的其它标准的要求.其出厂检验项目,能按涂料用途,基料选择,施工要求的不同制订,并满足本社《产品检验项目表》的规定.若工厂采用其它标准的试验方法判定产品性能,则应经本社同意,且不应低于本社标准.b.产品说明书:包括产品的用途和特性说明;指导用户进行涂层选择,施工和维护的技术说明;产品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安全注意事项的提示和说明.由于涂料可能会对人体健康或环境产生影响,本社认可时应注意规范,国际公约,国家和地区有关劳动保护,环境保护及安全的规定,必要时可要求工厂增加试验或提供检测报告,提交使用限制要求,使本社认可产品得到相关规定的控制和限制.产品的包装应执行GB/T13491《涂料产品包装通则》的规定,运输和贮存应执行中国化工行业标准HG/T2458《涂料产品检验,运输和贮存通则》的规定,船舶涂料的作业安全应执行船舶工业行业标准CB3381《船舶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的规定.c.申请认可产品的全过程生产流程图,应标明检验/试验控制点.(4)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审查要点:应满足《产品检验规则》的要求,在下述方面应形成文件规定并与工厂实际运行的相一致:组织机构和职责;文件和资料的控制;原材料采购的控制;生产过程中重要工序及其质量的控制,包括重要工序参数的监控及工艺操作规定或纪律;有关进货检验,生产过程中工序质量检验及产品最终检验的具体规定和要求,包括检查/试验项目,检查频次,抽样要求等;检验/试验人员的数量,职责和资历/培训证明;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包括生产工艺设备所用监控仪表的鉴定/校准和维修制度;不合格或非预期产品的控制及处置规定;原材料和产品储存场所的控制,包括防火防爆规定;有关产品入库和库存品的管理制度,包括检查库存品是否过期,变质的规定;出厂产品的标识规定;售后服务的有关规定.(5)认可试验大纲审查要点:a.认可试验大纲应明确认可船舶涂料产品的名称,认可试验项目,有关方法,条件及要求(需要时,包括抽样,取样,试样制备等要求),应记录的数据和结果,验证符合性用的技术标准,试验场所,可减免项目和认可试验不合格时的处理原则.认可试验大纲内容可参考下表:产品名称标准认可试验项目国家标准指标企业标准指标检验方法试验场所b.认可试验项目和方法应按本须知要求和"船舶涂料认可试验项目表"(见附录A)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上述批准的产品交货验收技术条件/企业标准,若产品覆盖几种涂料的适用范围,则项目和结果应满足覆盖品种的规定.若采用其它标准的试验方法判定产品性能,应经本社同意.c.试验大纲审查应注意:认可试验应覆盖申请认可的产品且具有代表性,试验的制板方法,膜厚及配套系统的确定应与已批准技术文件的规定一致.d.认可试验大纲一般由工厂编写后提交本社审查批准,也可由本社提出后经工厂书面确认.认可试验大纲经执行检验机构审查确定后,须经总部复核合格后予以批准.C.2送审资料经审查和批准后,将在认可试验大纲,产品交货验收技术条件/企业标准,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等资料上加盖本社批准或备查章,批准后的一套资料连同书面审查意见和批准通知退给申请方,一套报送总部,一套留本社执行检验机构备查.D.认可试验要求D.1试验项目,方法及要求认可试验项目和方法可按下述要求和参考"船舶涂料认可试验项目表"(见附录A)进行,本社可视具体情况调整试验项目.试验结果应符合上述批准的产品交货验收技术条件/企业标准,若产品覆盖几种涂料的适用范围,则项目和结果应满足覆盖品种的规定.这些方法的使用者应注意到他们有责任遵守其各自政府规定或认可的有关安全和其它方法的规定,若采用其它标准的试验方法判定产品性能,应经本社同意.试验应注意船舶涂料的配套性能,试板制备的膜厚应符合有关规定,配套系统的组成由生产厂确定.(1)船用车间底漆a.《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第2篇1.6.2.2规定:车间底漆的成分应不影响以后的焊缝质量,也不致于在以后的焊接工作中产生重大的有害影响,并应与以后使用的结构防腐蚀系统有关的油漆或涂料相适应.车间底漆应按本社有关的规定进行认可.b.船用车间底漆应符合GB6747《船用车间底漆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认可试验项目,指标,方法及要求如下:b.1干燥时间在25oC+1oC温度下5分钟表干,手指压漆膜向前推移约1cm,漆膜无明显位移,试验按GB1728《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中指触法进行.b.2附着力不大于2级,试验按GB1720《漆膜附着力测定法》进行.b.3漆膜厚度含锌粉的车间底漆15 m~20 m;不含锌粉的车间底漆20 m~25 m.试验按GB1764《漆膜厚度测定法》中乙法进行,流水线中施涂于钢板上漆膜厚度的测定按GB6747附录A.1进行.b.4耐候性(在海洋性气候中生锈)含锌粉的车间底漆至少6个月,3级;不含锌粉的车间底漆至少3个月,4级.样板的制备和测试结果按GB/T1766《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进行.注意曝晒样板制备时的漆膜厚度,含锌粉的车间底漆的漆膜厚度为15 m~20 m,不含锌粉的车间底漆漆膜厚度为20 m~25 m.b.5焊接与切割,成型与弯曲试验应符合GB6747《船用车间底漆通用技术条件》和《材料与焊接规范》的规定.船用车间底漆其成分和在焊接前涂覆应不影响焊接效果和焊缝质量,也不会导致在以后的焊接工作中产生重大影响.经办验船师应确认试验单位焊接质量是否合格,并监督试板制备,机械性能试验等试验过程,在焊接,切割,火工校正时漆膜受热破坏的面积(热影响区)应较小,切割速度的减慢不应超过15%.试验可参照"船用车间底漆焊接与切割,成型与弯曲试验大纲(推荐)"(见附录B)进行.c.船用车间底漆应对下道漆种具有广泛的配套性,并对长期暴露的车间底漆旧漆膜有良好的重涂性.(2)船底防锈漆船底防锈漆船底防锈漆船底防锈漆a.船底防锈漆分为单独船底防锈漆和完整的船底防锈漆配套系统,船底防锈漆必须能与相应的车间底漆及相应的防污漆配套使用,所构成漆膜应达到规定的防锈能力.b.单独船底防锈漆应符合GB13351《船底防锈漆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以下所述涂料性能和测试方法仅指单独船底防锈漆,认可试验项目,指标,方法及要求如下:b.1干燥时间表干(h),符合产品技术要求;实干,不大于24h.表干,按GB1728中表面干燥时间测定法之乙法进行;实干,按GB1728中实际干燥时间测定法之甲法进行.b.2附着力不大于2级,取厚度为1.5~2.0mm的冷轧型钢板,除锈至符合GB8923的Sa2.5级.试验按GB9286《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测试漆膜与裸露钢板间的附着力.b.3耐盐水性浸盐水21d,漆膜无脱落,允许锈蚀面积不超过5%.试验按GB1763《漆膜耐化学试剂性测定法》中3.1条耐盐水性的测定之甲法进行.c.完整的船底防锈漆配套系统(由防锈底漆,中间层漆或包括车间底漆组成),各漆层的漆膜厚度必须符合施工规范或技术要求.以下所述涂料性能和测试方法指完整的船底防锈漆配套系统,应符合GB13351《船底防锈漆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认可试验项目,指标,方法及要求如下:c.1干燥时间表干(h),符合产品技术要求;实干,不大于24h.表干,按GB1728中表面干燥时间测定法之乙法进行;实干,按GB1728中实际干燥时间测定法之甲法进行.c.2附着力沥青类附着力不小于1.96X105Pa;其他类附着力不小于2.94X106Pa.试验按GB5210《涂层附着力的测定法拉开法》测定漆膜层间附着力.c.3耐盐水性对涂层浸盐水30个月(一级);浸盐水18个月(二级);浸盐水12个月(三级);漆膜无脱落,允许锈蚀面积不超过5%.试验按GB1763《漆膜耐化学试剂性测定法》中3.1条耐盐水性的测定之甲法进行.d.以上试验中干燥时间和附着力两项应列为出厂试验项目.(3)船底防污漆a.船底防污漆应能与规定的船底防锈漆相互配套,以下所述涂料性能和测试方法均指船底防污涂料的完整配套系统.b.船底防污漆应符合GB6822《船底防污漆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认可试验项目,指标,方法及要求如下:b.1防污性能短期效防污漆系统:海港挂板期效大于12个月;中期效防污漆系统:海港挂板期效大于18个月;长期效防污漆系统:海港挂板期效大于30个月.试验按GB5370《防污漆样板浅海浸泡试验》在流动海水中试验.该试验应送到经本社承认的试验机构进行,目前建议送船舶材料验证试验中心涂料检测站进行.针对该试验海港挂板时间较长,特殊情况下,本社可根据船舶涂料验船师须知5该船底防污漆的实船使用经历的证明或采取等效措施来替代该试验.b.2细度不大于80 m,试验按GB1724《涂料细度测定法》进行.b.3粘度(m2/s)符合产品技术要求,试验按GB/T1723《涂料粘度测定法》进行.b.4比重符合产品技术要求.b.5干燥时间表干,不大于8h;实干,不大于24h.表干,按GB1728中表面干燥时间测定法之甲法(吹棉球法)进行;实干,按GB1728中实际干燥时间测定法之乙法(压棉球法)进行.c.船底防污漆是通过把某些有毒的物质不断溶解或渗透到船底表面的水域中,以阻止或杀死海洋附着生物,保持船底表面的清洁和光滑.船底防污漆中广泛采用的有机锡对某些海洋生物有阻碍作用及使其产生畸形,国际公约正讨论通过法案限制或禁止有机锡的使用,对含有有机锡的船底防污漆,应密切注意和遵守国际公约的相关要求.(4)船用防锈漆a.船用防锈漆应能与常用车间底漆配套,以下所述涂料性能和测试方法仅适用于船用防锈漆.b.船用防锈漆应符合GB6748《船用防锈漆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认可试验项目,指标, 方法及要求如下:b.1附着力(级)符合产品技术要求,试验按GB1720《漆膜附着力测定法》进行.b.2固体含量氧化型船用防锈漆不小于55%;其他类型船用防锈漆符合产品技术指标.试验按GB1725 《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进行.b.3柔韧性不大于2mm,试验按GB/T1731《漆膜柔韧性测定法》进行.b.4耐盐水性涂层浸96h漆膜无剥落,无起泡,无锈点,允许颜色轻微变浅,失光.试验按GB1763《漆膜耐化学试剂性测定法》中甲法进行.b.5对面漆的适应性选用相应配套的各色合成树脂漆,用于测试面漆的适应性.漆膜按GB1727《漆膜一般制备法》进行涂刷,先涂刷一道船用防锈漆,按产品技术要求干燥后,涂刷一道面漆,在涂刷时观察涂刷性.待面漆干燥24h后,观察漆膜表面有无缩孔,裂纹,针眼,起泡,剥落等现象.(5)船用水线漆船用水线漆船用水线漆船用水线漆a.船用水线漆应符合GB9260《船用水线漆通用技术要求》的规定,以下所述涂料性能和测试方法均指水线漆与船用防锈漆的配套系统.试样制备按GB1765《测定耐湿热,耐盐雾, 耐候性(人工加速)的漆膜制备法》进行,除另有规定外,各项试验均在涂完最后一道漆一周后进行,认可试验项目,指标,方法及要求如下:a.1附着力不低于3MPa,试验按GB5210《涂层附着力的测定法拉开法》进行.a.2耐盐水性2h,漆膜不起泡,不生锈,不脱落.试验按GB1763《漆膜耐化学试剂性测定法》中耐盐水性的测定之乙法进行,试验温度为80+2oC.a.3耐油性6试验按HG/T2-1611《漆膜耐油性测定法》中2.3条进行,浸于SY H52-79柴油机润滑油中48h,漆膜不起泡,不脱落,无软化,无斑点.a.4耐划水性2周期,漆膜不起泡,不脱落.试验按GB9260附录A进行.a.5耐盐雾性200h,1级.试验按GB/T1771《色漆和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进行.a.6耐候性(经广州地区天然曝晒12个月后测定)漆膜颜色变化不超过4级;粉化不超过3级;裂纹不超过2级.试验按GB/T1766《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进行.(6)船壳漆a.船壳漆应能和常用车间底漆及防锈漆配套,以下所述涂料性能和测试方法仅适用于单一船壳漆.b.船壳漆应符合GB6745《船壳漆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认可试验项目,指标,方法及要求如下:b.1漆膜颜色及外观符合产品技术要求.b.2细度不大于40 m,试验按GB1724《涂料细度测定法》进行.b.3附着力不低于3MPa,试验按GB5210《涂层附着力的测定法拉开法》进行.b.4固体含量符合产品技术要求,试验按GB1725《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进行.b.5柔韧性1mm,试验按GB/T1731《漆膜柔韧性测定法》进行.b.6耐候性(经广州地区12个月自然曝晒后测定)漆膜颜色变色不超过4级,粉化不超过3级,裂纹不超过2级.试验按GB/T1766《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进行.(7)甲板漆甲板漆甲板漆甲板漆a.甲板漆系统分为通用型系统和防滑型系统.b.甲板漆应符合GB9261《甲板漆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以下所述涂料性能和测试方法均指甲板漆配套系统,认可试验项目,指标,方法及要求如下:b.1漆膜颜色及外观符合产品技术要求.b.2附着力不低于3MPa,试验按GB5210《涂层附着力的测定法拉开法》进行.b.3耐磨性750克500转失重不大于0.100克,试验按GB1768《漆膜耐磨性测定法》进行.b.4耐盐水性涂层经过48小时漆膜不起泡,不脱落,允许轻微变色和失光.按GB1763中"耐盐水性的测定"之甲法进行.b.5耐柴油性将涂漆样板2/3面积浸入温度为23+2oC的柴油中,达到48小时后,取出样板,用滤纸吸干,应漆膜不起泡,不脱落,允许轻微变色和失光.漆膜制备按GB1765《测定耐湿热, 耐盐雾,耐候性(人工加速)的漆膜制备法》进行.同一漆样以三块样板进行平行试验.评定7时,以至少两块样板结果一致为准.b.6耐1%仲烷基磺酸钠溶液将涂漆样板2/3面积浸入温度为23+2oC的1%仲烷基磺酸钠溶液中,达到48小时后, 取出样板,用滤纸吸干,应漆膜不起泡,不脱落,允许轻微变色和失光.漆膜制备按GB1765《测定耐湿热,耐盐雾,耐候性(人工加速)的漆膜制备法》进行.b.7耐盐雾性200小时,1级.试验按GB/T1771《色漆和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进行.b.8耐候性(经广州地区12个月自然曝晒后测定)漆膜颜色变色不超过4级,粉化不超过3级,裂纹不超过2级.试验按GB/1766《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进行.b.9防滑性防滑型甲板漆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对防滑性的要求,试验按GB9263《防滑甲板漆防滑性的测定》进行.(8)货舱漆a.货舱漆应能与车间底漆,防锈漆及中间层漆配套,完整的货舱漆配套系统应由车间底漆,防锈漆,中间层漆及面漆组成.装载散装谷物食品的货舱漆应经过政府卫生部门的卫生鉴定.b.货舱漆应符合GB9262《货舱漆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认可试验项目,指标,方法及要求如下:b.1漆膜颜色符合产品技术要求.b.2附着力不大于2级,试验按GB1720《漆膜附着力测定法》进行.b.3柔韧性不大于3mm,试验按GB/T1731《漆膜柔韧性测定法》进行.b.4干燥时间表干,8h;实干,18h,环氧类漆实干应为24h.试验按GB1728中表面干燥时间测定法和实际干燥时间测定法进行.b.5冲击强度不小于40kg.cm.试验按GB/T1732《漆膜耐冲击测定法》进行.b.6耐磨性500克500转失重不超过0.100克.试验按GB1768《漆膜耐磨性测定法》进行.b.7耐盐雾性应按产品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制备完整配套系统涂层,环氧和氯化橡胶类漆耐盐雾400小时指标为2;醇酸和酚醛类漆耐盐雾200小时指标为2.试验按GB/T1771《色漆和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进行.b.8装载散装谷物食品的货舱漆的卫生鉴定装载散装谷物食品的货舱漆的卫生鉴定应由政府卫生部门进行,并应符合相应法规的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c.《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第5篇4.2.1.3规定:油漆涂层(在冷藏货舱)应不致释放会引起货物污染或腐蚀变质的气味.(9)舱室内部用面漆舱室内部用面漆应符合《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第6篇3.1.1.10的规定:用于外露的内部表面上的油漆,清漆及其他表面饰层应不致产生过量烟及毒性产物.8(10)船用饮水舱涂料a.船用饮水舱漆应经过政府卫生部门的卫生鉴定,并注意不得与含铅,铬等有毒材料的车间底漆相配套.b.船用饮水舱漆应符合GB5369《船用饮水舱涂料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以下所述涂料性能和测试方法均指饮水舱涂料配套系统,认可试验项目,指标,方法及要求如下:b.1附着力涂层与底材及涂层之间的附着力不得低于3MPa,试验按GB5210《涂层附着力的测定法拉开法》进行,漆膜制备按产品技术要求.b.2柔韧性试验涂层在曲率半径为2.5mm的芯棒上弯曲后不得出现网纹,裂纹及剥落等现象.试验按GB/T1731《漆膜柔韧性测定法》进行,漆膜制备按产品技术要求.b.3耐盐雾性涂层经过连续600小时盐雾试验后,外观破坏程度应符合GB1740《漆膜耐湿热测定法》的第三章一级要求,试验按GB/T1771《色漆和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进行,漆膜制备按产品技术要求.b.4耐水性试验涂层经过25+1oC蒸馏水浸泡30天后,不得出现起泡,生锈及剥落现象.试验按GB/T1733《漆膜耐水性测定法》,漆膜制备按产品技术要求.b.5卫生鉴定船用饮水舱涂料的卫生鉴定由政府卫生部门进行,应符合GB5369《船用饮水舱涂料通用技术条件》,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的有关规定.浸泡水的水质除应符合GB5749 的规定外,还应根据涂料成分检验水中溶出物,并对浸泡水和涂层中溶出的有毒物质进行毒理学实验,以确保涂层对人体安全无害.我国卫生部门目前对与饮用水接触的防护涂料的卫生鉴定要求简介如下:由省卫生厅组织省卫生防疫站和当地卫生部门抽样进行检验,检验项目按卫生部文件卫监发(1998)第19号"关于印发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安全性评价规定等四个文件的通知"附件1表2《与饮用水接触的防护材料浸泡水的卫生要求》进行,检验方法按该文附件1附录A.2《与饮用水接触的防护材料卫生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合格后由省卫生厅初审,卫生部审批后颁发卫生安全许可文件.(11)船舶压载舱漆a.根据SOLAS公约1996年修正案要求,1998年7月1日及其以后安放龙骨的新造油船和散货船在海水压载舱内应设防腐系统,符合该要求的船舶均应参照IMO A.798(19)决议"专用海水压载舱防腐蚀系统的选择涂装和维护导则"编制相应的"海水压载水舱防腐涂层的选择,涂装和维护计划".为此涂料生产厂应按上述IMO A.798(19)决议随产品向用户提供合格的性能测试记录和技术条件说明,并就产品质量和满足船东要求的能力提供有关证明,此外还应提供涂层的选择,涂装施工和维护的说明.b.船舶压载舱漆应能和常用车间底漆配套,应符合GB6823《船舶压载舱漆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以下所述涂料性能和测试方法均指海水压载舱涂料的配套系统,认可试验项目,指标,方法及要求如下:b.1附着力附着力不低于3MPa,试验按GB5210《涂层附着力的测定法拉开法》进行.b.2耐冲击性3J落锤冲击后,无裂纹,剥落等现象.试验按GB/T1732《漆膜耐冲击测定法》进行.b.3耐盐雾性9涂层经过连续600小时盐雾试验后,应符合GB1740中《漆膜耐湿热测定法》的一级要求,试验按GB/T1771《色漆和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进行,漆膜制备按GB1765《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