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合集下载

养殖场环评报告范文

养殖场环评报告范文

养殖场环评报告范文一、项目概况本环评报告是对养殖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报告,其主要目的是评估养殖场对周边环境的潜在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管理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确保养殖活动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发展。

项目名称:养殖场项目位置:xxx地区建设单位:xxx公司审批文件:xxx二、项目背景养殖场位于城市郊区,占地面积约xxx平方米。

主要经营家禽养殖业务,包括鸡、鸭、鹅等。

养殖场建设符合国家相关政策,为了更好地发展养殖业,提供稳定的农产品供应。

三、环境影响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由于养殖场存在大量的家禽粪便,粪便中可能会产生氨气等有害气体,对周边空气质量可能造成一定影响。

为减轻氨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养殖场应采取以下措施:-定期清理粪便,并与农作物混合利用,减少氨气的释放;-安装粪污处理设备,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净化。

2.水环境影响养殖场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水中含有养殖过程中使用的饲料和药物残留,有可能对周边水环境造成污染。

为此,养殖场应采取以下措施:-安装废水处理设备,对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和净化,并确保排放达标;-严格控制使用药物的剂量和频率,尽量减少药物残留在废水中的含量。

3.土壤质量影响养殖场养殖密度可能较大,大量的粪便和饲料残渣可能会对土壤质量造成影响。

为此,养殖场应采取以下措施:-定期清理粪便和饲料残渣,避免其堆积过多;-加强农作物耕作管理,合理施肥,确保土壤质量。

四、环境管理及风险防范措施1.环境管理措施-建立规范的粪便和废水处理系统,确保废物得到有效处理;-定期对废水和废气排放进行监测,确保达标排放;-采取合理的养殖密度,避免对土壤质量的不良影响;-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环境管理能力。

2.风险防范措施-定期对粪便和废水进行抽检,确保不含有害物质超标;-关注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疾病和病原体,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严格管理饲料和药物使用,确保不超出安全使用标准。

五、环境监测与评价养殖场应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对大气、水和土壤质量进行定期监测。

养猪场环评报告书

养猪场环评报告书

国环评证乙字第XXXX号XXX市XXXXXX有限公司标准化万头规模养殖场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二〇XX年XX月前言 (4)1.1项目由来 (4)1.2环评工作过程 (5)1.3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7)1.4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 (7)第二章总论 (9)2.1编制依据 (9)2.2评价目的与原则 (13)2.3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 (14)2.4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 (20)2.5评价重点 (26)2.6环境保护目标 (26)2.7相关规划 (20)第三章工程分析 (21)3.1项目概况 (21)3.2.4现有污染源及环保措施分析 (33)3.3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48)3.4项目建设合理性分析 (48)3.5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55)第四章区域环境概况 (56)4.1自然环境概况 (56)4.2社会环境概况 (58)第五章环境质量现状 (60)5.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60)5.2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及评价 (68)5.3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189)5.4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91)5.5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91)5.6养殖内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93)第六章施工期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 (196)6.1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回顾分析 (196)6.2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回顾 (196)6.3施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回顾 (197)6.4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回顾 (197)6.5施工已采取的环保措施及存在的环保问题 (200)第七章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 (201)7.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201)7.2水环境影响分析 (215)7.3声环境影响分析 (218)7.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219)7.5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其防治措施 (221)第八章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225)8.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225)8.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227)8.3噪声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231)8.4固废处理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232)8.5地下水及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233)第九章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235)9.1经济效益分析 (235)9.2社会效益分析 (235)9.3环境效益分析 (236)9.4环境经济效益综合评述 (240)第十章环境风险评价 (241)xxx.1 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 (241)xxx.2 风险评价范围、等级和类型 (241)xxx.3 环境风险识别 (242)xxx.4 环境污染事故影响分析及措施 (244)xxx.5 沼气事故影响分析及措施 (248)xxx.6 风险管理 (250)第十一章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254)11.1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目的和依据 (254)11.2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风险类别、方法和标准 (254)11.3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255)11.4 社会稳定风险防范措施 (257)11.5 社会稳定综合风险分析 (257)第十二章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259)12.1清洁生产分析 (259)12.2循环经济分析 (264)第十三章公众参与 (267)13.1目的意义 (267)13.2公众参与的方式 (268)13.3公众参与调查结果 (273)第十四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279)14.1 环境管理 (280)14.2 环境监测计划 (282)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 (284)xxx.1结论 (284)xxx.2建议与要求 (290)xxx.3竣工验收 (290)xxx.4总结论 (295)第一章前言1.1项目由来养猪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猪肉是居民的主要副食消费品。

生猪养殖项目环评报告

生猪养殖项目环评报告

生猪养殖项目环评报告一、引言生猪养殖作为重要的畜牧业产业之一,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生猪养殖项目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生猪养殖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并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本报告对生猪养殖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

二、项目概况本项目计划在某地建设一家生猪养殖场,占地面积约100亩。

养殖场将采用现代化的养殖设施和科学管理方法,预计年养殖规模为5000头猪。

三、环境影响评价1. 用地环境影响评价养殖场选址在远离居民区和水源保护区的区域,附近没有重要的自然保护区或文物古迹。

养殖场占地面积较大,但合理规划和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和破坏。

2. 水环境影响评价生猪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对水质造成污染。

为了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将采取科学的污水处理措施,确保废水排放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3.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养殖场的排放物主要是粪便和废气。

本项目将采用生物有害气体处理设备,对废气进行处理和净化,以减少气体污染物的排放量。

同时,严格控制养殖场内粪便的处理和堆肥过程,有效降低气味的扩散范围。

4.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生猪养殖场存在一定的噪声污染问题,主要来自机械设备和动物的叫声。

为了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噪声干扰,本项目将合理规划养殖场内设备的布局,采取降噪措施,如设置隔音墙和降噪设备,以减少噪声的传播。

5.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生猪养殖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方面。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本项目将采取防护措施,如合理规划养殖场的排水系统,对养殖场周边进行植被恢复和保护,以减少土壤侵蚀和生态破坏。

四、环境保护措施为了减少生猪养殖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将采取以下环境保护措施:1. 废水处理:建设科学合理的废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再进行排放。

2. 废气处理:采用生物有害气体处理设备,对废气进行处理和净化,减少气体污染物的排放。

养殖环境评估报告书

养殖环境评估报告书

养殖环境评估报告书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要求,我将为您提供一份养殖环境评估报告书,以评估我们养殖项目的环境影响和可持续性。

1. 项目概况我们计划在某地区开展规模化养殖项目。

该项目将以生猪养殖为主,同时也包括蔬菜和水产养殖。

我们的目标是提供安全可靠的食材,并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 环境影响评估(1)土地利用:项目需要一定面积的土地用于建设养殖场、蔬菜种植和水产养殖池塘等设施。

选择合适的土地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2)水资源:该项目需要一定数量的水资源用于养殖和灌溉。

我们将采取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措施,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过度开采和水污染。

(3)废物处理: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动物粪便污染和废弃物。

我们将实施科学的废物处理方案,包括建设粪便处理设施和废物循环利用系统,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4)能源消耗:养殖项目需要一定数量的能源供应。

我们将优先考虑使用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源,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5)生物多样性:养殖项目的规模化可能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产生一定影响。

我们将采取措施保护当地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例如建设生态保护区和实施定期监测。

3. 可持续性评估(1)经济可持续性:养殖项目将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我们将确保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2)社会可持续性:我们将与当地政府和社区紧密合作,确保项目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接受度。

我们将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促进当地居民的技能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3)环境可持续性:我们将遵守环境法规和政策要求,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减少能源消耗。

我们还将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养殖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4. 风险评估和管理我们将识别和评估项目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我们将建立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环境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发生的风险。

养猪场环境影响评价(全面版).

养猪场环境影响评价(全面版).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学生实践作业课程名称:《环境影响评价》作业四专业班级:小组成员:2015年 12 月 21 日目录一、项目的环境影响识别 (1)(一)主要的环境污染 (1)1.施工期主要的污染 (1)2.运营期主要的污染 (1)(二)环境影响分析 (3)1.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3)2.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4)二、项目环境影响的防治对策 (5)(一)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5)1.施工废气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5)2.施工噪声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6)3.施工废水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6)4.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7)5.水土流失评价与防治措施 (7)(二)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8)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8)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8)3.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9)4.固体废物评价与防治措施 (9)三、项目的相关问题的思考 (9)(一)简述项目选址是否合理 (9)(二)确定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 (9)(三)对环境空气影响的主要因子,计算卫生防护距离可选择的因子 (10)(四)本项目污染治理应关注的因素 (10)(五)给出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公式,并指出主要参数的来源及意义 (10)(六)养猪场选址时应主要考虑的因素 (11)(七)本项目在项目概况及分析中应交代清楚的内容 (11)(八)给出营运期环境管理基本要求 (11)(九)除水环境影响、环境空气影响外,还应关注的方面 (12)(十)猪场粪便处理是否存在问题 (12)附录:作业四 (13)一、项目的环境影响识别(一)主要的环境污染1.施工期主要的污染(1)废气1)各类燃油动力机械在场地平整、物料运输等施工作业时,会排放各类燃油废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CO、NO X、SO2、烟尘。

2)土石方装卸、水泥作业、运输时产生的扬尘,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TSP。

(2)废水运输车辆冲洗水、混凝土工程的灰浆,建(构)筑物冲洗、打磨等作业产生的污水,主要污染物为SS。

养猪场评估报告

养猪场评估报告

养猪场评估报告1. 引言本评估报告旨在对养猪场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养殖设施、养猪管理、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为养猪场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和建议。

2. 养殖设施评估2.1 猪舍条件养猪场的猪舍条件对于生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对养猪场的猪舍进行了以下评估:•猪舍的通风情况良好,能够提供充足的新鲜空气和调节适宜的温度;•猪舍的采光充足,有利于生猪的生长和免疫力的提高;•猪舍的清洁状况良好,设施和设备维护完好,病虫害防控措施到位。

2.2 饲料供应设施养猪场的饲料供应设施直接关系到生猪的饲养质量和经济效益。

我们对养猪场的饲料供应设施进行了以下评估:•饲料储存设备完备,能够保证饲料的干燥和新鲜度;•饲料配送设施到位,能够按时保障生猪的饲养需求;•饲料营养配方精确,能够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猪只的需求。

2.3 水源供应设施水源供应是养猪场养殖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我们对养猪场的水源供应设施进行了以下评估:•猪舍内外的饮水设施齐全,能够满足猪只日常的饮水需求;•水质检测良好,无污染和有害物质。

3. 养猪管理评估3.1 疾病防控措施养猪场的疾病防控措施是保障生猪健康的重要环节。

我们对养猪场的疾病防控措施进行了以下评估:•猪只的免疫接种工作完善,疫苗注射按时保障;•定期进行猪只健康检查,对有病猪只及时隔离和治疗;•严格控制外来病原体的传播,对进出养猪场的人员和物品进行消毒和检疫。

3.2 饲养管理养猪场的饲养管理对于猪只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对养猪场的饲养管理进行了以下评估:•猪只的饲料供应充足,涵盖营养全面和合理的配方;•猪只的饮水和清洁状况良好,保证猪只的健康和生长;•猪只的生长记录和日常观察工作规范,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4. 经济效益评估4.1 成本收益分析我们对养猪场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全面评估,包括饲料、兽药、劳动力和设施投资等方面的成本分析。

同时,结合市场行情和销售价格,对养猪场的收入进行了分析,得出具体的成本收益指标。

生猪养殖环评报告污染治理措施

生猪养殖环评报告污染治理措施

第六章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6.1 废气防治措施6.1.1 恶臭污染物控制分析(1)养殖场控制措施可行性分析本项目猪粪堆放、清理等工艺产生恶臭气体,属无组织排放,由于恶臭物质无法定量测算,以臭气浓度进行考虑,要求项目猪舍每天清理猪粪至少三次,保持场区内道路清洁,杜绝猪粪随意散落。

堆肥场必须经常打扫,并经常喷洒消毒剂,蚊蝇滋生季节喷洒虫卵消毒液,杜绝蚊蝇滋长。

本项目采用干清粪工艺,干清粪工艺是粪便一经产生便分流,干粪由机械或人工收集、清扫、集中、运走,尿及污水则从排污道排入污水处理装置,当天产生的干粪及时清运至堆肥场。

猪粪做到日产日运,不在猪舍内存储。

猪粪采用密闭车运输,运至堆肥场后直接进行堆肥,尽量减少恶臭气体无组织排放。

本项目设置猪淋浴设施,定期给猪淋浴,并经常刷拭猪体,进行修蹄,保持猪体的清洁卫生。

每天保持猪舍清洁干净,定期清理,在猪舍内设置排风装置。

采取以上措施后可减少猪体产生异味及猪舍恶臭气体的排放。

污水处理构筑物均为加盖密闭池体,在处理发酵过程中,减少臭气向外扩散。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可减少恶臭气体排放量,减轻臭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其防治措施是可行的。

(2)猪粪厌氧发酵技术防臭措施可行性分析根据相关资料分析测定猪粪便中的污染物含量见表 6-1,数据以单位猪粪中主要污染物含量标注。

表 6-1猪粪便中主要污染物含量( kg/t )项目COD BOD NH 3-N TP TN猪粪52.057.03 3.08 3.41 5.88表 6-1 所列数据为刚排泄出粪便的污染物含量,猪粪添加辅料初步发酵除臭处理后,含水率降低至45%左右, NH 3-N 大部分转变为有机氮,少量挥发,同时恶臭气味基本消除,有害病原菌、草籽、虫卵被初步杀灭,而在发酵完成后,物料水分降至 17%左右,恶臭气味完全消失,有害病原菌、草籽全部杀灭。

物料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有机质分解情况一览表见表6-2。

表 6-2微生物有机质分解情况一览表可分解成分主要微生物分解效最终产物率糖类、蛋白质、脂质、多种微生物均参与此反应高H2O、CO2、NH 3、N 2(中间产物为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有机酸及醇类)纤维素好氧菌、放线菌及高温菌中H2O、CO2、NH 4(中间产物为葡萄糖及醇类)半纤维素以放线菌为主高H2O、CO2木质素以真菌为主低H2O、CO2由此可见,发酵菌对猪粪除臭起到关键作用,可有效减少恶臭气味产生,因此物料发酵完成后,恶臭气味基本消除。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猪标准化规模养殖5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猪标准化规模养殖5环评报告

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适用于生态型建设项目)项目名称南靖县徐卫森畜牧限公司年存栏1000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建设单位(盖章) 南靖县徐卫森畜牧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徐卫森(盖章或签字)联系人徐卫森联系电话138****7571邮政编码363600收到报告表日期环保部门填写编号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南靖县徐卫森畜牧有限公司年存栏1000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建设单位南靖县徐卫森畜牧有限公司建设地点南靖县山城镇山苑村排水去向——建设依据闽发改备[2016]E09129号主管部门南靖县农业局建设性质(已建成)补办行业代码A0313 猪的饲养建设规模占地面积2838.9㎡,总建筑面积2500㎡。

总规模年存栏生猪1000头,其中母猪100头,年出栏商品猪2000头总投资150万元环保投资18万元主要能源及水资源消耗名称现状用量新增用量年总用量水(吨/年)-- 1360.96 1360.96 电(kwh/年) -- 3580000 3580000 燃煤(吨/年)燃油(吨/年)燃气(万立方米/年)其它二、项目由来生猪生产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猪肉是大多数城乡居民的主要副食品。

抓好生猪生产,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对稳定市场供应、满足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背景下,南靖县徐卫森畜牧有限公司抓住机遇,投资150万元,于南靖县山城镇山苑村建设养殖场,用于生猪养殖,总占地面积2838.9㎡,总建筑面积2500㎡,年存栏生猪1000头(其中母猪100头),年出栏商品猪2000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第25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等文件的有关规定,该项目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本项目所属行业类别为“B农、林、牧、渔、海洋——14、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其他类别”,应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但项目具备饲料加工工序,属于“N 轻工——94、粮食及饲料加工——其他类别”,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猪养殖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第五章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声环境影响分析噪声源强根据类比监测资料,各施工设备运行中的噪声强度见表5-1。

表5-1 主要施工机械噪声强度表预测计算采用点源衰减模式,预测只计算声源至受声点的几何发散衰减,不考虑声屏障、空气吸收等衰减。

预测公式如下:Lr=Lr0-20lg(r/r0)式中:Lr―距声源r处的A声压级,dB(A);Lr0—距声源r0处的A声压级,dB(A); R—预测点与声源的距离,m; r0—监测设备噪声时的距离,m。

预测主要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贡献值,预测结果见表5-2。

表5-2各主要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贡献值影响分析建筑施工场界达标分析对照《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中有关规定?,由表5-2可以看出:土石方施工阶段:施工现场昼间10m处即可达到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要求,夜间100m处可达标。

结构施工阶段:施工现场昼间30m处基本可以达到噪声限值要求,夜间200m处方能达标。

设备安装阶段,昼间10m处可以达到噪声限值要求,夜间20m处即可达标。

采取的环保措施为了减轻本工程施工期噪声的环境影响,可采取以下控制措施:①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禁止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

拆除作业中尽量避免使用爆破手段。

②施工机械应尽可能放置于对场界外造成影响最小的地点。

③以液压工具代替气压工具。

④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遮挡。

⑤尽量压缩工区汽车数量与行车密度,控制汽车鸣笛。

⑥做好劳动保护工作,让在噪声源附近操作的作业人员配戴防护耳塞。

施工期扬尘影响分析施工期对环境空气造成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所排放的废气、物料运输、砂石料装卸、堆存、混凝土搅拌及土方填挖产生的二次扬尘。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和废气,均属无组织排放。

据对施工现场附近空气质量监测的有关资料,距离污染源110m处总悬浮微粒浓度值在~/Nm3之间,在小风、静风天气作业时,影响范围小,大风天气作业时,污染范围较大,故当风速大于4级时停止户外施工。

故在施工中遇到干燥、风速较大的天气时,应注意及时对混凝土搅拌站及施工场区和道路定时洒水抑尘。

另外,车辆运输弃土、石灰、砂土时,应加盖苫布,防止洒落;开挖的土方应及时清运,减少扬尘的产生。

施工期废水影响分析施工现场用水主要为施工混凝土搅拌、浇注、养护等用水,用水量约占总用水量的90%以上;此外即为生活用水。

施工期无生产废水外排,施工废水主要为工人洗漱水,产生量很少,泼撒地面抑尘,不外排。

因此,对水环境影响不大。

施工期固废影响分析在施工期间,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工程建设时所产生的建筑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填埋处置,对环境影响较小。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养殖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为饲料加工过程产生的粉尘、猪排泄的粪污和处理粪污装置等以无组织形式散发出的恶臭气体。

饲料加工粉尘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因饲料加工机组为封闭的设备,因此饲料加工时产生粉尘不外排,对周围大气环境没有影响。

恶臭影响分析本项目排泄的粪污以及污水处理装置等是恶臭污染源,排放恶臭气体由于是以无组织形式散发的,所以无法具体确定排放量进行污染浓度分布预测。

只能通过加强卫生管理,粪污做到日产日处理,可使场界恶臭污染物NH3-N、H2S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l4554-93)中二级限值要求。

同时通过场界种植高大乔木,形成一道绿化屏障,对恶臭污染物起到一定的阻隔和吸附作用,可最大限度地将恶臭污染物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指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

由于本项目恶臭污染物为无组织排放,通过设立卫生防护距离可以控制其对周围居住区产生的影响。

污染源强的确定该项目产生恶臭气体的主要污染物为硫化氢和氨,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排放源与居住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防护距离。

根据污染因子分析,选取NH3、H2S恶臭污染物作为预测评价因子,恶臭污染源强类比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藁城市鑫达乳业有限公司所做的监测资料确定,该养殖场规模为4900头,本养殖场规模为7000头,故类比分析时考虑一定系数。

以此确定本项目猪舍、堆肥场、污水处理系统恶臭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浓度及速率。

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源强见表5-3。

表5-3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源强卫生防护距离的划定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公式为:??BLc??LD CmA式中:Cm——居住区标准浓度限值;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要求,硫化氢的最高允许浓度为/m3,氨的最高允许浓度为/m3。

L——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

根据该生产单元占地面积S(m2)计算,r=(S/π);Qc——有害气体排放速率,kg/h。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参数见表5-4。

表5-4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参数表根据污染物排放量和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公式,计算养殖场硫化氢卫生防护距离为114m,氨的卫生防护距离为71m,养殖场卫生防护距离按最大计执行硫化氢卫生距离,根据卫生防护距离取值规定,卫生防护距离在100m以内时,级差为50m;超过100m,但小于或等于1000m时级差为100m,计算的L值在两级之间时,取偏宽的一级。

因此养殖场经上公式计算的卫生防护距离为200m。

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中有关规定:新建畜禽养殖场选址应避开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城市和城镇居民区包括文教科研区、医疗区、商业区、工业区、游览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场界与以上区域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500m。

综上所述,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以猪舍、粪污处理区为源点周围200m的范围,将养殖场场界周围500m的范围设为卫生防护距离控制区,从养殖场总平面布局以及场址周围敏感点分布情况看,在划定的200m卫生防护距离内,不涉及农户搬迁,在场界周围500m的卫生防护控制距离内,无集中居住区等环境敏感点,满足中要求。

环评要求,在本项目划定的200m卫生防护距离内的不得建设居住点;在划定的500m卫生防护距离控制范围内,不得新建居民点、医院、学校等环境敏感点。

本项目通过加强营运规范管理、切实可行的工程措施、工艺和管理措施、绿化措施等恶臭污染物防治措施,以及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可将本项目产生的恶臭污染物对外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噪声源强本项目噪声源主要是饲料加工机组、风机、水泵和猪叫。

设备噪声值见表5-5表5-5降声源强预测内容各预测点的等效声级。

关于生猪养殖场建设项目申请环评的报告市环保局:为响应国家号召,加快地方畜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本公司拟在高邮市卸甲镇三河村境内建设生猪养殖项目。

该项目占地近10亩,猪舍计划建筑面积500平方米,辅助建筑面积120平方米,水电供应、沼气工程以及围墙、道路、绿化等附属设施配套兴建,并配置饲料加工、饲养、控温通风等设备。

项目建成后,年可出栏商品猪400头左右,可解决附近村民就业问题,并可充分利用建立的沼气工程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从根本上解决猪场污染问题。

根据项目现场勘察结果,猪场北侧离庄台较近。

鉴于该猪场项目目前尚不能形成规模化养殖,在此,公司谨向贵局保证:对于这类养殖规模小于法规规定的农民散养户猪场项目,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实行人畜分离、集中饲养、封闭管理,在经营活动中,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废气、废水、有毒废气物排放,做到合理排放。

如发生环保纠纷,本公司愿意承担一切责任,并立即搬离猪场。

现恳请贵局尽快予以环评为感!特此报告扬州兆明畜禽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代表签字: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第二章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建设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地点及性质项目名称:XX绿色生猪养殖示范园项目建设单位:XX 市健康牧业有限公司建设地点:XX县XX镇XX村项目性质:新建项目占地及建设规模项目占地:拟建猪场占地面积约240亩。

项目所在区域现阶段为农业生态环境,项目所在区域距拟建养殖场最近有一条高洞河,养殖场内有一条小沟渠自东向西经3公里汇入高洞河。

建设规模:猪场年存栏7000头猪,其中母猪1300头,公猪20头,年产育肥商品猪15000头。

污水处理装置规模为/d。

建设内容及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指标见表2-1。

表2-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建设内容为生猪养殖场、饲料加工房、粪污处理装置、沼气收集综合利用等公辅设施以及办公生活设施。

项目组成见表2-2。

表2-2 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猪场占地240亩,总建筑面积21626平方米。

整个场区北高南低,四周为浅丘,主风向西北风。

场区按功能划分为养殖区、饲料区、隔离及粪污处理区以及办公、生活区等四大区域。

养殖区位于场地中部,按照工艺流程至西向东布局。

圈舍按工艺流程组合,猪舍长米,宽米,采用砖混结构,内设至少3米宽的人行走道和货运走道,自然采光通风,满足猪养殖需要。

饲料区位于场地东北面,包括饲料加工车间和饲料质量检验室,东面紧靠办公生活区,西面和南面为育肥舍、待售舍和选猪间,采用砖混式结构,独立设置。

隔离及粪污处理区位于场地的西北部,采用道路和绿化带与养殖区隔离。

粪污处理区布置在西北部的南端,设污水处理装置、堆肥场等;隔离区位于场区最西北端,设兽医室、隔离舍、病死猪毁尸坑、解剖间等。

办公与生活区位于场地上风向的东北面,布置有办公室、食堂、消毒室、更衣室、职工宿舍等。

进入场区的大门处设有两个消毒池,以保证出入车辆的轮胎有圈的浸泡消毒。

场内道路分污道和净道,污道用作猪群周转、粪车通行、排污沟沿沟道修建;净道为饲料运输、工作人员通道。

场区绿化面积约10万m2,在各区之间和与公路之间设绿化隔离带,种植草坪和灌木,减少外界影响,满足养殖场绿化要求。

总平面布置见附图4。

场区按生产工艺分区布置,做到了生产与办公生活分开、清洁区与污物区分开。

按风向办公生活区布置在XX镇常年主导风的上风向,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养殖区恶臭异味对猪场职工的影响。

综上分析,猪场总平面布置满足环保要求,总平面布置基本合理。

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公司自筹600万元,向资阳市四海发展实业有限公司拆借万元。

劳动定员及生产制度本项目劳动定员80人,其中工人62人,技术人员5人,管理人员13人。

实行日班工作制,年工作365天。

生产工艺猪养殖生产工艺简述本项目采用国内现代化养猪工艺技术,饲养国际优质品种DLY、PIC父母代种猪,生产集约化生猪养殖场项目,其生产主要分为饲料备料工程、猪饲养过程和猪粪污处理过程。

备料过程:饲料备料过程即为猪饲料的配置过程,玉米、豆粕、麸皮等需要粉碎的原料在饲料加工车间的饲料加工机组逐一进行粉碎,使其成为单一品种的粉状料,然后同不需要粉碎的微量元素、维生素粉状料等一起,采用配料计量装置,按照饲料配方的要求,将各种粉状态的饲料逐一配合在一起,经充分混合后,获得粉状饲料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