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楹联剖析
中华楹联赏析

中华楹联赏析国土岂容分寸毁资源要为子孙留此联为国土资源联,其思想内容主要是倡导大家守护国土、节约资源。
祖国每一寸土地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寸土必争、寸土不让;同时我们必须合理利用每一分土地,不可肆意浪费和破坏土地资源。
资源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在今天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工业时代,资源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当前世界面正临资源枯竭的严峻局势,此时我们更要节约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可供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不可只顾眼前利益而剥夺子孙后代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本联词性相一致、字句对等、结构对应,戒律对拍、平仄对立;上联为:平仄仄平平仄仄,下联为:平平仄仄仄平平。
上下联联意既相关联,又不重负雷同,极为工整。
但美中不足的是此联在艺术构思方面缺乏艺术性,使整联读起来平淡直白而无韵味,少有可供品评回味之处。
万类霜天竞自由千江春水比澄澈此联是一环保联,其主题就是环保,本联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大致为提倡大家保护环境,为我们人类的生存提供一个舒适优越的环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倡导人人都要不熬湖环境,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
此联字句对等、结构对应,上联的“万类霜天”对下联的“千江春水”,上联的“竞自由”对下联的“比澄澈”,词性对品。
本联平仄和谐,上联:仄仄平平仄仄平,下联:平平平仄仄平仄;其对仗工整与韵律和谐不言而喻。
此外,此联在艺术构思上极为精妙,一个“竞”字和一个“比”子将大自然勾勒的极富活力与生机。
整联以自然事物为意象描绘了一幅优美诗意画面。
全联只字未提环保却处处渗透环保思想,可见其构思精巧与独到。
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诗情画意,思想深邃,余韵悠长。
大爱无言,铁脊临危擎一柱;师恩比父,丹心护犊颂千秋。
这是一副敬献给谭千秋老师的挽联,此联高度颂扬了谭千秋老师在危难时刻挺身保护学生而献出宝贵生命的伟大精神。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谭千秋老师不顾自身安危,用身躯保护学生而献出生命。
浅谈传统楹联文化传承与发展

浅谈传统楹联文化传承与发展【摘要】传统楹联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楹联文化传承面临着困境和挑战。
本文从传统楹联文化的起源与特点、现状、传承策略、发展趋势和当代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强调传统楹联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结合未来展望和建议,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传统楹联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其在当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和魅力。
传统楹联文化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应当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以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传统楹联文化、传承、发展、意义、困境、重要性、起源、特点、现状、策略、趋势、影响、必要性、未来展望、建议。
1. 引言1.1 传统楹联文化的意义传统楹联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既传承了历代文人雅士的情感与智慧,又承载了对国家、民族、社会的深厚情感和理想追求。
楹联文化通过短小精悍的文字,传达了丰富的哲理和情感,具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传统楹联文化的意义在于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正能量,传递正面价值观。
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对诗词歌赋、经史子集等经典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使人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文明的卓越成就。
传统楹联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学魅力,有助于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信,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为社会和谐稳定、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传统楹联文化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其文化价值上,更重要的是它对人们的思想境界、精神世界和道德修养的影响,对社会文明的提升和国家精神的凝聚起到了重要作用。
1.2 传统楹联文化传承的困境一是传统楹联文化的传承对象逐渐减少。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很多年轻人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传承传统楹联文化。
浅谈传统楹联文化传承与发展

浅谈传统楹联文化传承与发展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历史悠久,精致优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中国汉字文化的独特表现,也是中国人民的优秀传统美德的体现。
楹联不仅在建筑物上显现出中国古代智慧和文化底蕴,更是一种古老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将浅谈传统楹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楹联文化的传承是极其重要的。
楹联起源于中国古代,经历了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代,楹联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场合,如庙堂祠祀、寺观道观、宫观楼阁、桥梁亭台、城楼关隘、古村古镇等等,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楹联的传承不仅仅是字句的传承,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的传承。
它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传递了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传统楹联文化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传统楹联文化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发展。
如何让古老的楹联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楹联的发展过程中,可以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吸取现代文化的元素,使得楹联文化在保持传统特色的更加贴近当代社会生活,使其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也可以通过新的媒介和渠道,如互联网平台、文化节庆活动等方式,将楹联文化进行推广和传播,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参与到楹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来。
传统楹联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以其独特的魅力一直影响着中国人民,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传承与发展是楹联文化的永恒主题,我们应该重视传统楹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加强保护和传承工作,同时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传统楹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传统楹联文化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继续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新的光彩。
经典著名优秀对联大全及赏析

经典著名优秀对联大全及赏析经典著名优秀对联大全及赏析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五代十国蜀国国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对联,也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副春联,从字面上看,“纳”即“享受”;“余庆”,旧指“先代的遗泽”,《易经-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上联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联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
全连蕴含着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意思。
对联的头尾还嵌入新春两个字,中间嵌入了“嘉节”两个字,合起来“新春嘉节”,非常巧妙。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此联乃清朝邓石如自题于书房的楹联。
春风有包容接纳万物的博大情怀;文辞笔墨如秋水一般,不沾染半点世俗尘埃。
何等气度,何等清高。
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花永开。
春天代表欣欣向荣的景象,一年四季都是春天的话,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是欣欣向荣、兴旺的样子;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斑斓,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一年四季如春,天天百花盛开,形容社会蒸蒸日上、生活红红火火,这是个美好的祝愿的意思。
此联联概括了祖国百花争艳,万物生辉的繁荣景象,讴歌了新时代的新面貌,尽情地抒发了春联的创作者对祖国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的赞颂。
春来羊起舞;雪化马归山。
此联好在巧妙地表达辞旧迎新的联意:上联——羊年到了,春天来了,吉祥如意,欢欣鼓舞;下联——春天到了,冰雪消融;马年去了,去哪儿了?——化用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语意,曰:马归山。
妙哉!三羊开景泰,双燕舞春风。
简释:古汉语中“羊”同“祥”,吉祥之意;用于岁首祝福时,人们也常用“三羊”来代替“三阳”,把“三阳开泰”写成“三羊开泰”,乃取吉祥之意;根据泰卦的释义,“三阳开泰”的引申意思,则有好运即将降临之意。
下联很好理解,春天来了,春燕飞舞,春天充满生机。
马步不停追梦远;羊头又领带春新。
马年虽然过去,但依然要快马加鞭去追逐梦想;在新的一年里,更要做领头羊,争先创优,去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
承富启强马步快追华夏梦;蘸春濡喜羊毫大写价值观。
楹联赏析

先 辈 的 聪 明 才 智 ; 丰 富 多 彩 、 具 特 色 , 了一千多 年 , l 它 独 到_ r五代 , 人们才开始 把联语 历 来 为 人 们 所 喜 闻 乐 见 。 让 我 们 一 同走 进 题于桃木板上 , 使桃符演 变为春联 。 楹联 “ 大观 同 ”领 略 这 神 奇 的世 界 ! ,
【 病例 】 荔枝龙 眼木瓜 , 皆是岭 南佳果 ; 草原 的楹 联 。
() 1 风声 、 雨声、 书声, 读 声声入耳 ; 家 【 点评 】 两个 “ ” 是 字犯 “ 同位 重字 ” , 忌 可将 【 灯联 】 指贴挂在灯上 的联语 。
事、 国事 、 下事 , 天 事事关心 。—— ( 顾 后 一 个 改 为 “ ” 明) 为 。
商部参 考外国相关法律 , 拟定《 标注册试 和广 告的发布者往往是三位一体或二位 一 商
2具有浓郁 的文化色彩 。作为京师 , . 北 办章程 》 商标注册细 目》 此年 8月下 旨 体 的 , 和《 , 同时 由于广告媒介 比较 单调 , 对其传 京是全国的文人和高级知识分子聚集地 , 文 颁行 ,这是清末 中国由政府批准颁行 的第 播效果 和影响力也不宜作 出过高评价 。清 人们也积极参与到广告创作中来 , 流传至今 的脍炙人 口的广告诗歌便是例证 。 与百姓生 和记录, 这在清代竹枝词 中多有反 映。
征 。 我 们 既 能 看 到 “ 酒 者 悬 酒 一 壶 , 炭 为进 行 了辛辣 的讽刺 ,如 “ 卖 卖 雨衣 油纸家家 容和多彩的形式表 明我 国古代广告 的表现
者悬 炭一支” 这种 传统 、 质朴 的实物标志广 卖 , 但看招牌 只一家 。你也窦家我也窦 , 女 形式 已经 日臻成熟 ,但广告业并未作 为一 商品的生产者 、 销售 者 告, 又能欣赏 到诸如 “ 雕红刻翠 , 窗绣户 ” 娼男 盗尽 由他 。”直到 10 锦 删 9 4年 , 成立的 个独立 的行业 出现 , 新 的华丽装饰 。
浅谈传统楹联文化传承与发展

浅谈传统楹联文化传承与发展楹联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书法艺术和文化内涵的完美结合。
传统楹联文化载体丰富多样,包括对联、楹联、对楹、倒联等形式,内容涉及文人雅趣、政治宣传、民间风俗等各个领域。
楹联不仅是文化遗产,也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传统楹联文化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记录了历史的变迁,也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传统楹联文化面临许多困境和挑战。
许多人对传统楹联文化缺乏了解和兴趣,导致其受到冷落和遗忘。
电子媒体的普及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使得越来越少的人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创作楹联。
现代社会中,更多的注意力和资源倾向于商业和娱乐领域,传统文化因此受到冲击。
传统楹联文化的传承仍然有其重要性和价值。
传统楹联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和民俗文化的活生生的见证。
传承它,是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
传统楹联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它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提升人的素养和情感境界。
传统楹联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保护和传承它,是我们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和珍视。
为了传承和发展传统楹联文化,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对传统楹联文化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开展楹联艺术的讲座、展览和比赛等活动,提高人们对传统楹联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注重传统楹联的创新和创作。
在传承传统楹联文化的基础上,吸收现代艺术和思维的元素,创作出符合现代社会和人们需求的优秀楹联作品。
加强对楹联艺术的培训和研究。
通过专业的培训和学术研究,提高楹联艺术的水平和质量,培养更多的楹联艺术家和爱好者。
传统楹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努力。
只有每个人都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传统楹联文化,才能实现其传承与发展的目标。
传统楹联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传统楹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浅谈传统楹联文化传承与发展

浅谈传统楹联文化传承与发展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楹联,起源于古代的碑铭,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一种独特形式。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承载着历史的积淀,传递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楹联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具体体现。
本文将就传统楹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浅谈。
传统楹联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楹联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纪念碑记、祭文、诗词、典籍、文章等多种形式。
楹联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表达。
楹联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其内容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宗教、政治等多个方面,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楹联也是一种表达智慧和情感的方式,富有诗意和意蕴,能够触动人心,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和理想境界的向往。
在中国古代,楹联文化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发展。
特别是在我国古代的宫廷、寺庙、园林、庙堂等重要建筑上,楹联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成为了古建筑的一种必要装饰。
楹联文化也被引入到了民间,成为了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楹联不仅是一种文化符号,更是一种审美的享受和生活的点缀,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别样的乐趣和情趣。
古代楹联文化的兴盛和繁荣,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楹联文化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在现代社会,由于建筑风格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更新等原因,传统楹联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传统楹联的制作技艺逐渐失传,传统楹联的审美理念逐渐淡去,传统楹联的文化价值逐渐被忽视。
这些困难给传统楹联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传统楹联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文化问题。
在中国,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纷纷加大了对传统楹联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
在传统楹联文化的保护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文化政策,加大对传统楹联文化的保护力度。
对于一些古建筑和文物,政府出台了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了专门的保护。
历史著名对联赏析

历史著名对联赏析1.念书声与天下事风声雨声念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明代学者、东林党首领之一顾宪成为无锡东林书院所题联语。
在中国楹联史上,这是一幅最著名的楹联之一。
无锡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后废。
明代万历三十二年(1604),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兴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提倡“念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发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
作者顾宪成,字叔时,号泾阳,学者称泾阳先生,明无锡(今属江苏)人。
万历进士,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
后因违帝意,削籍归里。
与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讽议朝政,学者闻风响附,形成集团,被称为东林党。
后来东林党被昏庸的政府镇压下去,顾宪成也因此死难。
顾有《顾端文公集》传世。
这副楹联以对念书致用的期望和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而被普遍传诵。
上联的风声和雨声既表示自然界中的风雨,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生活中的风风雨雨,生动地描画了昔时东林党人在那风雨交加、国难深重的时期,坚持念书治学的情景,也表现了作者对于学子们学好知识以经世致用的期望。
下联中“家”、“国”、“天下”层层递进,表现了作者作为念书人所具有的强烈的责任感,也明确地指出了他们的学习态度——既要认真念书,还得关心时事,表达了东林党人心忧天下、关心国事的思想。
联语朴素无华,平中见奇。
全联将“声”和“事”有规律地五次重复相对,弥补了“念书”对“天下”的不工整;以“入耳”对“关心”,则工巧异样。
此联属于一字反复,上下联节拍点均平仄相对,无懈可击,别具匠心,因此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联。
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
上联首字“中”,下联首字“秋”,点明时节。
联中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
中秋联颇多以“月”为题材者。
如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名景,其处对联曰:虎踞迎风爽,溪流印月清。
此联也属“鹤顶格”,“虎”“溪”二字指明地址。
后来,有许多仿照此联而作者,比如南京燕子矶旁永济寺有一联:“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各大寺庙对联
乐山凌云寺
上联: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下联: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济南千佛寺
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
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
弥勒殿:
上联: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下联:开颜便笑世间可笑之人。
济南千佛寺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肚皮终不合时宜。
枣庄龙泉寺
上联:大千世界,弥勒笑来闲放眼。
下联:不二法门,济颠醉去猛回头。
凤阳龙兴寺、台中宝觉寺
上联: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下联: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宁夏同心清真大寺
上联:尔来礼拜乎?须摩着心头,干过多少罪行,向此处鞠躬叩首。
下联:谁是讲经者?必破出情面,说些警赫话语,好叫人入耳悚神。
张大千题绍兴戒珠寺
上联:此处既非灵山,毕竟什么世界。
下联:其中如无活佛,何用这样庄严。
张掖大佛寺
上联: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
下联:只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
杭州灵隐寺
大雄宝殿:
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台湾台中慈善寺
上联: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
下联: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
观音阁
上联:音可观乎?
下联:士何大焉。
上联:问观音为何倒坐?
下联:恨众生不肯回头。
此联为日照天后祠联。
祠中观音面北,人称倒坐观音
潮州开元寺观音阁联
上联: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
下联:若隐若显,随时念彼消愆。
陈宝琛撰大同华严寺观音阁
杭州灵隐寺
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此联为广东南华寺
上联: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空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将何物供奉。
下联: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
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
天王殿:
上联: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下联: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此联分别将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嵌入联中。
城隍庙
上联:莫怪和尚们这般大样。
下联:请看护法者岂是小人。
此联为台南城隍庙
上联:问你平生所干何事?图人财,害人命,奸淫人妇女,败坏人伦常,摸摸心头惊不惊?想从前千百诡计奸谋,那一条孰非自作。
下联:来我这里有冤必报!减尔算,荡尔产,殄灭尔子孙,降罚尔祸灾,睁睁眼睛怕不怕?看今日多少凶锋恶焰,有几个到此能逃!
此联为贵阳城隍庙
上联:站着!你背地做些什么?好大胆还来瞒我!
下联:想下!俺这里轻饶哪个?快回头莫去害人。
此联为安徽宿松城隍庙
上联:只是骂个道打个僧,这这般这般,若毁圣谤贤,那还了得。
下联:不过吃口肉喝口酒,便如此如此,倘坏心毒胆,怎么样儿。
土地庙
上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下联: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神仙庙:
上联: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
下联:名场利场无非戏场,上场下场都在当场。
此联为财神庙
上联: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下联: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
郭天民题湖南长沙真武庙
上联:中国有圣人,是祖、是师,咄咄西来东土。
下联: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元元北镇南来。
李汇川题四川叙永灶神庙
上联:五转汞、七转铅、九转丹,万象皆清,洪炉中有真人诀。
下联:一分屋、二分竹、三分水,纤尘不染,蜀国南来小洞天。
斋堂联:
上联:一粒米中藏世界。
下联:半边锅内煮乾坤。
见于东北某寺
上联:夫妻是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
下联:儿女是债,讨债还债,无债不来。
亭联
无不读书豪杰;
有打瞌睡神仙。
(湖北黄冈睡仙亭联)
来到半山坐一坐;
再行五里天上天。
(九华山钓鱼台联)
向上来,地步高人一等;
望远处,眼界宽我十分。
(路亭联)
到此来坐坐,无分你我;
过去当歇歇,各走东西。
(路亭联)
大路一条,到此齐心向上;好山四面,归来另眼相看。
(苏州灵岩山继庐亭联)
步步小心,谨防前头路窄;层层着眼,须知后面山高。
(云南通海秀山还鹤楼联)
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你我;两头是路,吃一杯,各自西东。
(洛阳古道茶亭联)
后会有期,此后莫忘今日语;前程无限,向前须问过来人。
(湖南祁阳石洞源远亭联)
前路茫茫,坐片刻,各奔南北;
炎阳冉冉,吃一杯,不管温凉。
(湖南梧江凉亭辽联)
处处通途,何去何从,求两餐,分清邪正;
头头是道,谁宾谁主,吃一碗,各自西东。
(广州三恨井茶亭联)
上联:假名假姓假地址
下联:骗吃骗喝骗感情
横批:愿者上钩
上联:风在刮,雨在下,我在等你回电话
下联:为你生,为你死,为你守候一辈子
横批:发错人了
上联:爱国爱家爱师妹
下联:防火防盗防师兄
横批:恋爱自由
上联:看背影急煞千军万马
下联:转过头吓退百万雄师
横批:我的妈呀!
上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下联: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横批:不服不行
上联:忆往昔,红米饭,南瓜汤,老婆一个,小孩一帮下联:看今朝,白米饭,王八汤,小孩一个,老婆一帮横批:与时俱进
上联:为你痴为你累为你受尽所有罪
下联:为你死为你狂为你咣咣撞大墙
横批:为爱疯狂
上联:爱与被爱都艰难
下联:有情有缘要时间
横批:情义无价
上联:爱已停牌,情也斩仓,缘分滑到跌停板
下联:思正牛市,想无熊市,感情无法投长线
横批:赶紧补仓
上联:男生,女生,穷书生,生生不息
下联:初恋,热恋,婚外恋,恋恋不舍
横批:生无可恋
上联:我爱的人名花有主
下联:爱我的人惨不忍睹
横批:命苦
上联:情已欠费爱已停机缘分不在服务区
下联:思无应答想也占线感情不能再充电
横批:心若移动如何联通
所谓“文化”是在暖屋里酒足饭饱后才能想起来的东西。
本就雅俗共赏,或雅,焚香茗茶,谈笑有鸿儒;或俗,人人听了能懂还能付之以哈哈一笑,管他什么等级阶层,又不必在意入了什么流、低了什么俗。
最后再奉上我最喜欢的一副联:
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
人在世间,要悟空更要八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