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部编一年级教案5篇

小学语文部编一年级教案5篇

小学语文部编一年级教案5篇小学语文部编一年级教案1【教学目标】1.借助课程表,认识“文、数”等5个生字。

2.复习6个单韵母、23个声母及之前认识的生字,巩固声母的音和形,记忆声母表的顺序。

3.通过比较,正确区分形近字母。

4.通过练习,复习巩固音节拼读的方法。

5.在大人的帮助下,能正确朗读《剪窗花》。

【教学重点】声母表的读记;形近声母的辨析与音节词的拼读;已学生字的认读巩固。

【教学难点】音节词的拼读。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借助课程表,认识“文、数”等5个生字。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二”。

板块一:识字加油站出示一张课程表:1.看看你的课程表,星期三有什么课?(星期三有:数学、语文、体育、道德与法治、阅读等课程。

)2.课程表上的字你都认识吗?如果不认识,该怎么办?预设:我把不认识的字,和我们教材封面上的字对照一下,就认识了。

(1)读一读yǔ wén shù xué yīn yuè语文数学音乐注意读准翘舌音“数”,前鼻音“文”,整体认读音节“语、音、乐”。

(板书:语文数学音乐)(2)读一读,连一连。

yǔ wén shù xué yīn yuè tǐ yù měi shù xiě zì数学音乐体育语文写字美术(3)除了书中课程表上的课程,我知道的课程还有:科学、校本、环境与安全等课程。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更好地巩固了对课程表的生字的认识,了解了我们学习的课程名称,增加了识字积累,提高了学习兴趣。

】本次学习园地,我们了解了课程名称,学习了很多生字。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复习6 个单韵母、23 个声母及之前认识的生字,巩固声母的音和形,记忆声母表的顺序。

2.通过比较,正确区分形近字母。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二”。

一年级小学生语文教案5篇

一年级小学生语文教案5篇

一年级小学生语文教案5篇【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形,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一年级小学生语文教案5篇》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1.一年级小学生语文教案《大小多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会写"小、少"等5个生字。

学习"犭、鸟"2个偏旁和1种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获得对大小、多少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难点]1、掌控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书写。

2、朗诵书写,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进程一、举例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纸张,请学生说说哪张纸大,哪张纸小。

比一比男生和女生的数量。

2、揭示课题:通过两次比较,你知道了什么?3、教师小结:因而可知,大小、多少都是通过比较才能得知的。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大小多少》。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两遍。

二、图文结合,识字认字1、课件出示第1小节(插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头黄牛、一只猫)认读"黄、牛、只、猫"。

(2)指名读,自由识记字形。

提示:"黄"是后鼻音;"牛"是鼻音,声母是n;"只"是整体认读音节。

2、课件出示第2~4小节(插图)(方法如上)(1)认读"边、多、少、鸭、苹、果、杏、桃"。

(2)采取多种方式认读。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学生自由认读生字,集体交换: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学生说识字方法,教师点拨)三、知道内容,学习反义词1、师:再读儿歌,标出儿歌共有几个小节,看看是谁和谁比,比什么?(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板书:大——小多——少)2、比大小。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优秀10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优秀10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优秀10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图意,能用普通话简单的说说图意,并演一演。

2、通过练习,学会如何借、还东西,培养良好的口语习惯,态度大方、礼貌地说话,能连贯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3、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教学重点:仔细看图,在观察的基础上说一段通顺、完整的话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课前准备:1、小猴、熊猫、小猫、小兔头饰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师:小朋友们,xxx小朋友课前准备做得好,上课坐姿端正,陈老师在积分表上给他加1分(打开积分表)哎呀,陈老师今天忘了带笔了,哪位小朋友愿意把笔借给陈老师用一用啊?2、师:这位小朋友,可以借你的笔给老师用一下吗?谢谢!(加完分)好,老师用完了,把笔还给你,再一次谢谢你!3、师:小朋友,刚刚陈老师没有铅笔时,老师是怎么做的啊?(借)4、师板书课题:借铅笔(汉字加音节)二、看动画配音,并演一演。

1、师:小朋友都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2、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看动画片好吗?生:好!3、请看《借铅笔》(师播放借铅笔动画)咦?这个动画片怎么没有声音?那怎么办呢?哪个小朋友来想想办法呢?你来想想办法。

生1:我们自己来讲。

师:你的办法真好呀!那么小朋友,动画片你们看懂了吗?生:看懂了。

师:来说说看呀,讲了什么呀?这个动画片。

你来说说。

生2:这个动画片讲了小猴忘了带铅笔了,小猴就问小熊猫借了一支铅笔。

生3:是小猴子没有带文具,没有带铅笔盒,问小熊猫借了一支铅笔。

师:我估计小朋友还看得不够仔细,还好,我们再看一遍,这回你可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看了啊!好,你再来说说看。

生4:小猴借了小熊猫一支铅笔,小猴借过了,把铅笔还给了小熊猫。

师:还了铅笔,还有哪个小朋友愿意来说说看,把动画片从头到尾说一遍的。

生5:小猴没有带铅笔,他跟小熊猫借铅笔,他说:“谢谢小熊猫。

”他用完了就给小熊猫了。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教案7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教案7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教案7篇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教案篇1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游戏:猜猜看1、猜铃铛。

(1)教师介绍游戏名称:猜猜看。

同时出示一个装有金属铃铛的茶叶桶,请学生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学生随意猜测。

(2)教师晃动铃铛发出声响。

学生根据声音的提示猜出是铃铛。

伴随着“丁零当啷”声,教师随机展示铃铛。

学生用拟生词来形容铃铛的声音。

2、猜偏旁。

教师指出这个铃铛是金属做的,猜铃铛的名字会有什么偏旁学生凭借前面的积累可以猜到是“金字旁”。

教师板书“铃铛”学生认读。

教师板书“língdāng”,学生同时书空。

教师指出“铛”单独出现读一声,跟“铃”组成词语读轻声。

学生再读,体会轻声。

3、教师在“铃铛”前板书“雨”,学生读课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见过“雨铃铛”引入儿歌的学习。

二、初读感知,认准生字、读准字音。

(一)认字1、学生自由读儿歌。

在充足的时间里读书,标字音。

(教师巡视指导)2、学生小组合作认生字。

(1)合作前教师指导:在小组里用生字卡片互相教一教,让小组里的每一个人都读准字音。

可以小组长领读,可以轮流读,也可以一起读。

(2)合作中教师指导:①随机指导:巡视中,根据个别情况指导合作方法;②跟进式指导:在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后,指导盖住拼音,独立认读)3、学生小组合作检查生字。

4、挑读易错字。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将自己小组在合作中识字中发现的容易读错的生字,给大家提醒儿。

5、检查反馈。

课件:生字闯关第一关:你是我的好朋友(房檐上挂着11个小水珠,点击每个小水珠就会出现相应的生字)游戏规则:每出现一个生字,学生齐读,随机请学生用生字组词或用生字说话。

第二关:火车开动呜呜呜(每节小车箱上都有一个生字,依次点击,依次出现带有生字的小车箱,点击11次,小火车开走。

可重复进行。

)游戏规则:学生按顺序依次读生字。

(二)读文1、同桌互相读课文要求:同桌互相读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一个在读,另一个认真听,读对表杨,读错帮助纠正。

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一课教案(5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一课教案(5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一课教案(5篇)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一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阅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田字格上方的生字只识不写。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上海广播电视塔雄伟壮丽的形象,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引入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上海广播电视塔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美丽的名字,那么,他真正引人注目的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再次走进东方明珠。

二、学习第二小节1、这座塔是个啥模样呢?2、看录象,此刻,如果你站在它的脚下,抬头仰望,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板书:高)书上哪一节是来写塔的“高”呢?3、全节没有一个“高”字,你从哪里知道塔很高?4、不用“高”字,也能表现出高,真了不起!如果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高”,那更了不起!东方明珠不仅高大,而且美丽。

(板书:美)从上到下,十一个球体,像十一颗珍珠,镶嵌在黄浦江里。

尤其是晚上,这里更是迷人。

指名读三、学习第三小节1、第三节的第一句话,其中哪些词写出了塔的美?“五光十色”与“五颜六色”作对比这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2、你能将这一句读得像图片一样令人陶醉吗?夜晚的东方明珠塔上灯火辉煌,它就像是一颗璀璨的夜明珠,闪着夺目的光彩,真是美不胜收!此时此刻,人们忍不住要赞美它:上海广播电视塔,真是一颗……3.一起读第三节,读出你的赞美。

四、小结:上海广播电视塔不但高,而且美,宛如明珠镶嵌在祖国的东部,世界的东方,称它为“东方明珠”,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让我们用包含深情的朗读,一起去美丽的“东方明珠”神游一番吧!五、学习生字“方”、“巨”个别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读第二节用自己的话说说“头顶蓝天,脚踩大地”—顶天立地“像个巨人”——又高又的人试读。

(五光十色、灯都亮了、非常好看)看图片。

试读。

配乐朗读。

1、“小老师”上台,先领读字音,再通过电脑演示字的笔顺,最后组词2、方——正方形、方块、方便巨——巨人、巨大3、跟老师在田字格中书写“方、巨”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一课教案篇二《小书包》课前准备1.生词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与文中生词相关的图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通用15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通用15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通用15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按AABC和AABB式组合和积累词语,会用"我爱……因为……"的前果后因句说话。

有能力的模仿课文试写首尾和排比句。

2、了解绿叶的功能和对人类的贡献,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学会13个生字,理解词语,能背诵课文首尾自然段。

教学重点:了解绿叶的功能,积累语句,会用前果后因句说话。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课前阅读一些介绍植物王国的书籍,特别是有关绿叶的。

教学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生字词,质疑问难。

2、统一分段,读背第一段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在大自然中,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热情歌颂最常见的绿叶的__!2、出示课题,齐读二、检查自学1、认读生字表音重点:肆、虐、沃、壑、溢、畸、噪、滞形重点:肆、虐、壑、炙2、认读词语:缕缕白云香味四溢苍翠碧波荡漾痴情宠爱畸形阻滞二氧化碳昂首阔步肆虐沟壑炙烤酷热枯竭担忧污染(自由提出不理解的词语,众生解答)3、检查朗读开火车分句读,听读并划出疑难问题4、质疑问难,重要问题纳入教学过程三、统一分段,理清文脉1、课文是按什么结构方式写?(总分总)2、开头和结尾两自然段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前后呼应)3、学生独立分段--四人讨论--全班统一第一段(1):表明自己最绿叶的感情很深。

第二段(2-5):写"我"爱绿叶,因为绿叶是人类和动物生命的需要,维护生态环境,制服环境污染,为人类的生存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第三段(6):写"我"愿朋友们都爱绿叶,愿绿叶铺满大地。

四、讲读第一段1、指名读,提问:这段讲什么?2、比较段落:1)出示比较的段落:"朋友,在大自然中,你最喜欢什么?是白云?是山峰?是花草?还是湖水、、、、、、至于我,最喜欢的却是绿叶。

"2)这段话和课本中第一自然段有什么异同?你们喜欢哪一段?3)课文开头的提问有什么作用?(是作者故意提出来的,目的在于引出"我却要向绿叶献上一片痴情"。

小学一年级语文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15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15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15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1一、教材说明这篇精读课文是根据同名小说改写的。

文章叙述了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一位红军的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表现了这位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

文章以将军思想感情的发展为线索,先写将军对红军行军途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考验的思索,为下文所发生的事情作了必要的铺垫和暗示;接着写将军看到一位老战士冻僵在雪地上时的激怒和对军需处长的责备;然后写将军得知冻僵的老战士正是军需处长时的震惊和对军需处长的崇敬;最后写在军需处长崇高精神的鼓舞下,将军率领红军战士继续前进。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体会课文叙述的顺序;二是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从军需处长的崇高品质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教学重点是在读懂课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的叙述顺序,引导学生初步领会文章先抑后扬及侧面描写的表现手法。

难点是理解“丰碑”的含义。

二、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词语:“冰坨、呼啸、恶劣、残酷、袭击、严峻、覆盖、晶莹、丰碑”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4、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

三、教学建议1、教学开始,让学生初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能够说出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围绕“思考。

练习”3、让学生重点反复朗读描写军需处长和将军神态的文字,讨论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

描写军需处长神态的文字集中体现在第7自然段。

重点要让学生领会从军需处长那种坦然自若的神态中所表现出的坚韧刚强,把生命的希望留给战士把死亡留给自己,面对困难和死亡处之泰然的忘我精神。

描写将军神态的文字,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准确地找出来。

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将军神态的变化以及这些神态变化所体现的不同思想感情。

看到一位冻僵的老战士,将军脸色严峻,“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一年级语文教案(精选10篇)

一年级语文教案(精选10篇)

一年级语文教案(精选10篇)篇一:一年级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认识1种笔画和1个偏旁。

2.会认7个字。

3.正确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学会7个生字,认识1种笔画“斜钩”和1个偏旁“月”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我”的书写。

2.了解影子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抽读学过字的卡片:在月有伞二、谈话导入1.教师出示谜语让学生猜。

谜底:影子2.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影子呢?影子在你的什么方向呢?影子有什么特点?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学习第4课《影子》板书课题,看看书中的小朋友的影子有什么特点?指导学生看懂图意1.出示第一幅图提问:图上画的都有什么?他在干什么呢?2.出示第二幅图提问:这幅图和刚才第一幅图哪儿不一样?过渡语:影子到底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内容。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小声读课文,注意把每个字的音读准确。

2.学生再次读课文,要求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把生字和会认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同学轮流读课文,相互正音。

4.抽读生字和会认字卡片。

四、朗读课文,了解影子的特点。

1.自己读全文,标出有几个自然段?(2个)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结合第一幅图,读第一自然段。

想想:影子在小朋友的什么地方?这是为什么呢?板书:前后(2)在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呢?小组同学结合问题进行讨论。

(3)请学生回答。

(当太阳在小朋友前上方时,影子在小朋友的身后,)结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

(4)那么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前边呢?(当太阳在小朋友后上方时,影子在小朋友的前边)可以让学生动笔画出小朋友、太阳、影子的位置。

(5)请大家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把影子比作什么?(6)指导朗读,读出欢快、活泼的语气。

学生自由读,读出语气。

(7)学生试背一背。

3.学习第二自然段(1)照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学习这段。

提出问题:影子在小朋友的什么地方?结合图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在左,什么情况下在右?(2)学生结合两个问题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认真》教学设计(定)来源: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以“认真”为主题,编选了两面三刀篇主体课文《燕子妈妈笑了》、《画鸡蛋》和一篇自读课文《丁丁写字》,安排了识字、写字、造句、标声调等基本知识的学习。

从本单元开始,还安排了“看图写话”的内容。

《燕子妈妈笑了》是一篇童话故事,讲了燕子妈妈要小燕子到菜园去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

在他*的耐心启发下,小燕子到菜园去看了三次,终于知道了冬瓜和茄子不同的特点,小燕子妈妈很高兴;《画鸡蛋》是通过老师要求达·芬奇从画鸡蛋学起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应该从最基本的技能学起,同时还告诉我们,“认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能力和品质;《丁丁写字》是一篇语言浅显,适合孩子阅读的小短文,讲了丁丁认真地看冬冬写字后,终于找到了自己字写不好的原因。

学习本组课文,应以鼓励学生自读课文为主,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联系自己的实践、实际操作、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并从中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认真是做人做事基本能力和品质。

二、教学目标:1、认识29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学习理解“认真、仔细就能有新发现。

”3、学习小燕子认真观察的学习方法,能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做任何事情都有要认真,认识到学习任何本领首先要打好基础,从基本技能做起。

5、培养学生合作、自主探索的意识,以及分析综合口语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课时:《燕子妈妈笑了》三课时,《画鸡蛋》三课时,《语文天地》一课时。

《燕子妈妈笑了》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内容《燕子妈妈笑了》是第二册教材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童话故事以通俗的语言,充满童稚的笔触,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一只从学习认真开始到终于学会了认真的可爱的小燕子的形象。

通过燕子妈妈与小燕子的三问三答,不仅介绍了科冬瓜与茄子的大小、颜色、外形的三个方面的区别,还说服了小燕子的一次比一次更认真地去观察冬瓜与茄子,更表达了"认真"是做人做事基本的能力和品质。

(二)学情分析童话故事《燕子妈妈笑了》的主人公小燕子与它的妈妈之间发生的故事,已如同生活中的一年级的小学生和他们的妈妈之间发生的故事。

这让学生伞读起来备感亲切,很自然的把"小燕子"当成他们中的一分子;也自然的拿自己的言会去和小燕子进行比较;最后把小燕子当成学习的榜样,并从小燕子的故事中去明白做人做事都要认真的道理。

(三)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明白"认真"是做人做事基本的能力和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1、理解燕子妈妈最后笑了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明白做做事都要认真的道理;2、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

二、说教法1、自学、合作、探究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

2、利用多媒体教学<BR>在教学《燕子妈妈笑了》这一课时,我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境,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深入地理解文的内容。

3、重视朗读在教学中,我把指导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主要通过初读、细读,教师有意识地对阅读方法进行指导,比如,在分角色朗读本篇课文时,就要求学生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懂内容。

三、说学法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

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为此,设计以下学习方法:1、竞赛、游戏法<BR>以游戏形式,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

2、自学、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共同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达成共识。

3、读、思、议结合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讨论,读中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学生齐唱《小燕子》这道歌,师:你们想不想知道发生在这只小燕子身上的故事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燕子妈妈笑了》,看看小燕子做了什么事情?为什么燕子妈妈高兴地笑了?(采用歌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2、自学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注上标记,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它,然后听老师范读,重点听自己读不顺的地方,记住合,同桌之间互读,互查。

(识字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的一种能力,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基础,经环节正是围绕这一教学理念设计的。

)3、识字小组合作。

小组中选出一位小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其他学生抢答,答准的夸夸他,不准的教教他。

做游戏。

教师出示各种蔬菜的卡片,让学生猜猜卡片背后的生字,猜对了就把卡片贴在黑板上,由猜对同学领读。

(本环节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识字方式,对学生自学生字的情况进行检测,巩固、汇报。

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识字。

)4、朗读(1)、引读第1自然段。

指名读,其他同学根据第1自然段的内容学冬瓜,茄子,加:"冬瓜躺在地上。

"学生可以趴在桌子上模仿冬瓜,表示冬瓜是种在地上的。

(2)、引读第2自然段。

自读,想一想第2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冬瓜和茄子的资料。

(3)引读第3至8自然段。

自读,想一想小燕子一共去了菜几次,回来都说了什么?燕子妈妈是怎样回答的?小组同学交流(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有意识的为学生创造了在课堂上自由阅读、自由体会、自由发表意见的时间和空间。

尊重了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阅读。

为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及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5、诵读采用同桌练读,班级展示,师生指导这些方式,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同角色读出不同的语气。

6、表演在分角色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教师重点从小燕子的表情、态度上进行指导和评价。

(诵读和表演这两个环节的设计从这两个出发点思考:首先是以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读中感悟为主线,其次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创设了朗读、表演的情境。

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悟读,在悟读中表演。

学生间合作探究,自读自悟表演出一个认真的小燕子的形象,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五、说板书设计板书应具有直观性,根据这一特点设计了以下板书:板书设计:16 燕子妈妈笑了冬瓜茄子一大小二青紫三皮上有细毛柄上有小刺《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11个二类字。

(2)能正确、流利并分角色朗读课文。

(3)能正确理解课文,知道燕子妈妈满意地笑了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他们积极的情感因素让其图文结合,抓关键词句朗读、理解,并分角色演一演,理解课文,突破重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因素,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并懂得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

教学重难点:1、认识本课生字,并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从中受到启发,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定向·诱导1、出示谜语:(1)、青皮包白肉,像个大枕头,莫听名字冷,热天菜场有。

(2)、紫色树,开紫花,紫色果里有芝麻。

2、导入语:有一只小燕子不知道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于是燕子妈妈就让它去菜园里看看冬瓜和茄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样,那小燕子都有什么发现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第16课《燕子妈妈笑了》,去看看吧。

(图片使用效果:展示冬瓜与茄子的图片,初次引导学生认识两者的区别)3、板书课题。

4、集体读课题。

5、出示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11个二类字。

(2)、跟着小燕子去认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

(3)、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自学·探究1、开火车检验生字。

2、师范读课文。

3、生自由读课文,思考:小燕子到菜园去了几次?每次都有什么发现?4、指名反馈、评议,并板书上个问题的答案。

5、学习小燕子与妈妈的第一次对话。

(1)、自由读第3自然段,分别用不同的符号画出小燕子、燕子妈妈的话。

(2)、指名反馈,并出示小燕子、妈妈的话。

(3)、指名扮演小燕子,并评议。

(4)、指导学生以高兴的心情扮演。

(5)、学生集体扮演小燕子,老师扮演燕子妈妈。

(6)、指名扮演燕子妈妈。

(7)、指导学生以鼓励的语气扮演。

(8)、指名扮演燕子妈妈与小燕子,并评议。

(9)、男、女生分别扮演小燕子与燕子妈妈,并评议。

6、学习第二次对话(1)、自由读第4自然段, 分别用不同的符号画出小燕子、燕子妈妈的话。

(2)、指名反馈,并出示小燕子、妈妈的话。

(3)、指名扮演小燕子,并评议。

(4)、指导学生以高兴的心情读。

(5)、学生集体扮演小燕子,老师扮演燕子妈妈。

(6)、指名扮演燕子妈妈。

(7)、指导学生读出表扬和严格要求的语气。

(8)、男、女生分别扮演燕子妈妈与小燕子,并评议。

7、学习第三次对话(1)、自由读第5自然段,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小燕子对妈妈说的话。

(2)、指名反馈,并出示小燕子对妈妈说的话。

(3)、出示冬瓜与茄子的动画,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冬瓜皮上的细毛与茄子柄上的小刺。

(动画使用效果:让学生从细微处观察冬瓜与茄子的细微差别,弥补了实物展示的不便,达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的。

)(4)、想一想:小燕子这时的心情怎么样?(5)、指名反馈,并评议。

(6)、指名朗读,并评议。

三、讨论解疑1、燕子妈妈为什么满意地笑了?2、小组内讨论.3、集体总结交流.四、反馈总结1、总结观察方法。

2、观察黄瓜和西红柿的不同,并指名反馈。

3、出示填空。

4、出示作业。

(任选一题)(1)、说一说:说说今天的收获。

(2)、编一编:冬瓜和茄子成熟了,小燕子又来到菜园,这次它又观察了冬瓜和茄子,小燕子又有什么发现呢?请你开动脑筋,把它编成一个小故事。

板书设计:16 燕子妈妈笑了冬瓜茄子一大小二青紫三皮上有细毛柄上有小刺课后反思本节课以信息技术为依托,运用了大量的多媒体技术,并考虑到了信息技术的使用与目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

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多说、多想、多做,并最大程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让学生乐学、多学。

一节好课需要环环相扣、一贯而下的课堂设计。

在本节课中,设计合理,又有较好的组织性,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课堂氛围好,学习积极性高。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习惯能让一个人终身受益。

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

在教学实践中,立足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能让孩子更加受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