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除尘器除尘性能的实验研究(精)
旋风(布袋)除尘

旋风除尘与袋式除尘组合净化装置性能测试一、实验目的粉尘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旋风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是目前工业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两种除尘设备。
旋风除尘器是在离心的作用下实现粉尘从气流中分离,它属于中效除尘器。
袋式除尘器是利用织物过滤含尘气体是粉尘沉积在织物表面以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它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高效除尘器。
通过本实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旋风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结构形式和除尘机理的认识;掌握旋风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主要性能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内容1.设定并测量除尘器的处理风量。
2.测定除尘器阻力与处理风量的关系。
3.测定除尘器效率与处理风量的关系。
三、实验原理本系统为旋风除尘器与袋式除尘器的组合净化实验装置,旋风除尘器主要对高浓度含尘气体进行预处理,降低粉尘浓度,袋式除尘器是对含尘气体做深度处理,进一步提高粉尘的净化效果。
旋风式除尘器:含尘空气由除尘器的进口切线方向进入除尘器的内外筒之间,由上向下作旋转运动(形成外涡旋),逐渐到锥体底部。
气流中的灰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外壁,由于重力作用以及向下气流的带动而落入底部集尘斗。
向下的气流到达锥体的底部后,沿除尘器的轴心部位转而向上,形成旋转上升的内涡旋,并由除尘器的出口排出。
旋风除尘器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设备维护修理方便的优点。
布袋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的一种,含尘气流通过过滤材料将粉尘分离捕集的装置。
这种装置主要采用纤维织物作滤料,常用在工业尾气的除尘方面。
它的除尘效率一般可达99%以上。
虽然它是最古老的除尘方法之一,但由于它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单,因而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其主要原理是:含尘气流从进气管进入,从下部进入圆筒形滤袋,在通过滤料的孔隙时,粉尘被捕集与滤料上,透过滤料的清洁气体由排气管排出。
沉积在滤料上的粉尘,可在振动的作用下从滤料表面脱落,落入灰斗中。
因为滤料本身网孔较大,因而新鲜滤料的除尘效率较低,粉尘因截流、惯性碰撞、静电和扩散等作用,逐渐在滤袋表面形成粉尘层。
除尘实验实验

〔设备及用具〕
1.旋风除尘器:湖南长沙长风教具厂生产
2.托盘天平
3.锯木屑或米糠 4.电源插线板
旋风除尘器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用托盘天平称出发尘量(Gf); 2.同时启动风机和发尘搅拌器,进行除尘,
记下除尘所需要的时间 (T);
3.除尘结束后,称出被捕集的粉尘量 (Gs);
4、计算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双开开关旋向左边关位置、 后面的双
开开关旋向右边关位置,左边布袋过滤,
右边布袋清灰,净化后气体从上部管道
排出。
〔实验思考题〕
1.画出过滤除尘、左清灰右过滤和左过滤
右清灰三个流程工作示意图。
2.影响袋式除尘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过滤料的孔隙时,粉尘被捕集于滤料上,透 过滤料的清洁气体由排出口排出。沉积在滤 料上的粉尘,通过逆气流清灰的方式,从滤 料表面脱落,落入灰斗。
〔设备及用具〕
1.袋式除尘器:湖南长沙长风教具厂生产 2.木屑或米糠
3.电源插线板
实验装置
〔实验流程〕
1. 过滤除尘
关闭阀门T1、打开阀门T2,如下图所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实验一 除尘实验 (旋风除尘、袋式除尘)
旋风除尘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旋风除尘器的常用结构型式和性能特点; 2.掌握旋风除尘器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操作方法; 3.掌握用质量法计算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实验原理〕
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离 心力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装置。气流作 旋转运动时,尘粒在离心力作用下逐步移 向外壁,到达外壁的尘粒在气流和重力作 用下沿壁面落入灰斗。
示,前后两个双开开关扭至双开位置,两 布袋同时过滤,净化后的气体从上部管道 排出。
布袋式除尘实验

二、实验特点及原理
原理:
1、含尘气流从进气管进入,从下部进入圆筒形滤袋,在通过滤料的 孔隙时粉尘被捕集与滤料上,透过滤料的清洁气体由排气管排出;
2、沉积在滤料上的粉尘,可在振动的作用从滤料表面脱落,落入灰 斗中;
3、滤料本身网孔较大,粉尘因截流、惯性碰撞、静电和扩散等作用 ,逐渐在滤袋表面形成粉尘层,常称为粉层初层;
8、称出布袋除尘器的收尘量GS;
9、关闭控制箱主电源;
10、检查设备状况,整理好实验用的仪表、设备,计算、整理实验数 据,没有问题后离开。
六、数据处理及记录
分别记录除尘器进口和出口的灰尘量,并结合进灰时间和 风量,计算出该除尘器的进灰浓度及除尘效率η ,其中:
η Gs 100% Gj
启动自动发尘装置电机,并可调节转速控制加灰速率;
五、操作步骤
6、当U型压差计显示的除尘器压力损阻上升到1000Pa时,可在主风机 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启动振打电机2min进行清灰即可;
7、实验完毕后依次关闭发尘装置、主风机,然后启动振打电机进行 清灰5min,待设备内粉尘沉降后,清理卸灰装置。
布袋式除尘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布袋式除尘器的结构形式及运行操作 2、进一步提高对除尘器除尘机理的认识
二、实验特点及原理
特点: 1、实验装置为布袋除尘器,它是过滤式除尘器的一种,
这种装置主要采用纤维织物作滤料,常用在工业尾气的除 尘方面;
2、它的除尘效率一般可达99%以上;
七、注意事项
(1)必须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 (2)注意及时清灰; (3)长期不使用时,应将装置内的灰尘清干净,放在干
袋式除尘器性能测定

实验二 袋式除尘器性能测定一、实验意义和目的通过本实验,进一步提高对袋式除尘器结构形式和除尘机理的认识;掌握袋式除尘器主要性能的实验方法;了解过滤速度对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及除尘效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袋式除尘器性能与其结构形式、滤料种类、清灰方式、粉尘特性及其运行参数等因子有关。
本实验是在其结构形式、滤料种类、清灰方式和粉尘特性已定的前提下,测定袋式除尘器主要性能指针,并在此基础上,测定运行参数Q 、v F 对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P )和除尘效率(η)的影响。
(一)处理气体流量和过滤速度的测定和计算1.处理气体流量的测定和计算(1)动压法测定:测定袋式除尘器处理气体流量(Q ),应同时测出除尘器进出口连接管道中的气体流量,取其平均值作为除尘器的处理气体量:)(2121Q Q Q += (m 3/s ) (1) 式中:Q 1、Q 2——分别为袋式除尘器进、出口连接管道中的气体流量,m 3/s 。
除尘器漏风率(δ)按下式计算:100121⨯-=Q Q Q δ (%) (2)一般要求除尘器的漏风率小于±5%。
(2)过滤速度的计算若袋式除尘器总过滤面积为F ,则其过滤速度v F 按下式计算:F Q v F 160= (m/min ) (3)(二)压力损失的测定和计算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P )为除尘器进出口管中气流的平均全压之差。
当袋式除尘器进、出口管的断面面积相等时,则可采用其进、出口管中气体的平均静压之差计算,即:21S S P P P -=∆ (Pa ) (4)式中:P S 1——袋式除尘器进口管道中气体的平均静压,P ;;P S 2——袋式除尘器出口管道中气体的平均静压,Pa ;袋式除尘器的压力损失与其清灰方式和清灰制度有关。
本实验装置采用手动清灰方式,实验应在固定清灰周期(1~3min )和清灰时间(0.l ~0.2s )的条件下进行。
当采用新滤料时,应预先发尘运行一段时间,使新滤料在反复过滤和清灰过程中,残余粉尘基本达到稳定后再开始实验。
实验5 袋式除尘器性能测定

2.将除尘器进出口断面的静压测孔13、14与 U型管压差计12连接 3.将发尘工具和滤筒的称重准备好。 4.将毕托管、倾斜压力计准备好,待测流 速流量用。毕托管的原理和使用见实验一。 5.清灰
6.启动风机和发尘装置,调整好发尘浓度, 使实验系统达到稳定。 7.测量进出口流速和测量进出口的含尘量, 进口采样1分钟,出口5分钟。 8.隔5分钟后重复上面测量,共测量三次。 9.采样完毕,取出滤筒包好,置人鼓风干燥 箱烘干后称重。计算出除尘器进、出口管道中 气体含尘浓度和除尘效率。 10.实验结束。整理好实验用的仪表、设备。 计算、整理实验资料,并填写实验报告。
Q 1 2 (Q 1 Q 2 ) Q 1 2 (Q 1 Q 2 )
除尘器漏风率()按下式计算: Q1 Q 2 100 (%) (2) Q1 一般要求除尘器的漏风率小于5%。 (2)过滤速度的计算 若袋式除尘器总过滤面积为F,则其过滤速度vF 按下式计算: (m/min) 60 Q
实验5 袋式除尘器性能测定
一、实验意义和目的
通过本实验,进一步提高对袋式除尘器 结构形式和除尘机理的认识;掌握袋式 除尘器主要性能的实验方法;了解过滤 速度对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及除尘效率 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一)处理气体流量和过滤速度的测定和计算 1.处理气体流量的测定和计算 (1)动压法测定:测定袋式除尘器处理气 体流量(Q),应同时测出除尘器进出口连接 管道中的气体流量,取其平均值作为除尘器的 处理气体量: (m3/s) (1) 式中:Q1、Q2——分别为袋式除尘器进、出 口连接管道中的气体流量,m3/s。
袋式除尘器性能测定原理(精)

袋式除尘器性能测定原理袋式除尘器性能与其结构形式、滤料种类、清灰方式、粉尘特性及其运行参数等因子有关。
本实验是在其结构形式、滤料种类、清灰方式和粉尘特性已定的前提下,测定袋式除尘器主要性能指针,并在此基础上,测定运行参数Q、vF对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DP)和除尘效率(h)的影响。
(一)处理气体流量和过滤速度的测定和计算1.处理气体流量的测定和计算(1)动压法测定:测定袋式除尘器处理气体流量(Q),应同时测出除尘器进出口连接管道中的气体流量,取其平均值作为除尘器的处理气体量:(m3/s)(1)式中:Q1、Q2——分别为袋式除尘器进、出口连接管道中的气体流量,m3/s。
除尘器漏风率(d)按下式计算:(%)(2)一般要求除尘器的漏风率小于±5%。
(2)过滤速度的计算若袋式除尘器总过滤面积为F,则其过滤速度vF按下式计算:(m/min)(3)(二)压力损失的测定和计算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DP)为除尘器进出口管中气流的平均全压之差。
当袋式除尘器进、出口管的断面面积相等时,则可采用其进、出口管中气体的平均静压之差计算,即:(Pa)(4)式中:PS1——袋式除尘器进口管道中气体的平均静压,P;;PS2——袋式除尘器出口管道中气体的平均静压,Pa;袋式除尘器的压力损失与其清灰方式和清灰制度有关。
本实验装置采用手动清灰方式,实验应在固定清灰周期(1~3min)和清灰时间(0.l~0.2s)的条件下进行。
当采用新滤料时,应预先发尘运行一段时间,使新滤料在反复过滤和清灰过程中,残余粉尘基本达到稳定后再开始实验。
考虑到袋式除尘器在运行过程中,其压力损失随运行时间产生一定变化。
因此,在测定压力损失时,应每隔一定时间,连续测定(一般可考虑五次),并取其平均值作为除尘器的压力损失(DP)。
(三)除尘效率的测定和计算除尘效率采用质量浓度法测定,即采用等速采样法同时测出除尘器进、出口管道中气流平均含尘浓度C1和C2,按下式计算:(%)(5)管道中气体含尘浓度的测定和计算方法详见实验一。
布袋除尘器实验报告

布袋除尘器实验报告布袋除尘器实验报告引言:布袋除尘器是一种常见的空气净化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环境治理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布袋除尘器的实际操作和数据收集,探讨其除尘效果和运行特点,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意见。
一、实验设备和方法1. 实验设备:本实验采用一台常规型布袋除尘器,配备有多层过滤布袋和风机。
2. 实验方法:将实验设备连接到一个模拟的粉尘源,通过调节风机的转速和控制粉尘源的颗粒浓度,记录不同条件下的除尘效果。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1. 风机转速对除尘效果的影响:通过调节风机的转速,我们发现除尘效果与风速呈正相关关系。
当风机转速较低时,除尘效果较差,颗粒物无法充分被捕集;而当风机转速较高时,除尘效果明显提高,颗粒物被有效地捕集并降低了环境中的颗粒物浓度。
2. 过滤布袋的材质对除尘效果的影响:我们使用了不同材质的过滤布袋进行实验,发现不同材质的过滤布袋具有不同的除尘效果。
一般而言,细纤维材料的过滤布袋具有较好的除尘效果,能够捕集更小颗粒的颗粒物。
而对于一些特殊颗粒物,如油雾等,需要选择专用的过滤布袋。
3. 颗粒物浓度对除尘效果的影响:我们控制了不同浓度的粉尘源进行实验,发现颗粒物浓度与除尘效果呈负相关关系。
当粉尘浓度较高时,过滤布袋的寿命会缩短,除尘效果也会下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粉尘源和控制颗粒物浓度。
三、实验结论与建议1. 布袋除尘器的除尘效果与风机转速、过滤布袋的材质和颗粒物浓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2.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风机转速和过滤布袋材质,以达到最佳的除尘效果。
3. 定期清洁和更换过滤布袋,可以延长布袋除尘器的使用寿命和提高除尘效果。
4. 在选择布袋除尘器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和环境条件进行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型号和规格。
结语: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布袋除尘器的除尘效果和运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布袋除尘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空气净化设备,在工业生产和环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布袋除尘器性能测试实验

(布袋除尘器性能测试实验)
实验报告
三、实验原理
袋式除尘器也称为过滤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高效除尘器,它是利用纤维编制物制作的袋式过滤元件来捕集含尘气体中固体颗粒物的除尘装置。
含尘气体从袋式除尘器入口进入后,由导流管进入各单元室,在导流装置的作用下,大颗粒粉尘分离后直接落入灰斗,其余粉尘随气流均匀进入各仓室过滤区中的滤袋,当含尘气体穿过滤袋时,粉尘即被吸附在滤袋上,而被净化的气体从滤袋内排除。
当吸附在滤袋上的粉尘达到一定厚度电磁阀开,喷吹空气从滤袋出口处自上而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袋除尘器除尘性能的实验研究 WORD文档使用说明:布袋除尘器除尘性能的实验研究来源于本WOED文件是采用在线转换功能下载而来,因此在排版和显示效果方面可能不能满足您的应用需求。
如果需要查看原版WOED文件,请访问这里布袋除尘器除尘性能的实验研究文件原版地址:/62ad118aa1abc0634d1205f7.pdf布袋除尘器除尘性能的实验研究|PDF 转换成WROD_PDF阅读器下载第 26 卷第 5 期 2010 年 9 月文章编号:1005-006X(2010)05-0011-03电站系统工程 Power System Engineering11布袋除尘器除尘性能的实验研究山西大学工程学院摘郝艳红邱丽霞孙楠要:用取自 A、B、C、D 四个电厂的尘样,在布袋除尘实验装置上进行实验研究,分别考察了过滤速度(气布比)VF、单位面积积尘量 W、颗粒物入口浓度ρ1 对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η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随着过滤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单位面积积尘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颗粒物入口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关键词: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过滤速度;单位面积积尘量;颗粒物入口浓度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Experimental Study on Dust Removal Characteristics of Bag FilterHAO Yan-hong, QIU Li-xia, SUN NanAbstract:An experiment table of bag dust removal was built, and the experiment was mad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dust removal characteristics of bag filter using the dust from A, B, C and D power pla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st removal efficiency increases along with the filtration velocity being reduced; increases along with the dust load of piece area attaching on the fabric surface of bag filter being increased; increases along with the dustentrance concentration being increased. Key words: bag filter; dust removal efficiency; filtration velocity; dust load of piece area; dust entrance concentration 当前在火电厂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除尘器依然是静电除尘器,但静电除尘器存在粉尘高比电阻、高浓度干扰电场条件,导致除尘效率难以满足要求和运行一段时间后除尘性能下降较多等问题。
随着针对火电行业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的日益严格,布袋除尘器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日趋广泛。
但国内对于布袋除尘器的研究集中于:①与静电除尘器相比较综合描述其除尘技术经济性能[1];②火电厂除尘装置改造为布袋除尘器后的除尘效率的工程试验研究[2, 3];③布袋除尘器对 PM10 捕集性能、脱硫特性、脱汞性能机理方面的研究[4~6]装置如图 1 所示。
图11.粉尘供给装置 9.阀门 10.风机布袋除尘实验装置3.均流管4.压力测孔5.除尘装置;另外还有针对布袋除尘器内气体流场的研究[7]。
但2.粉尘分散装置未见关于布袋除尘器除尘性能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报道。
寻求对布袋除尘器除尘性能有影响的因素,并得出它们对于除尘效率的影响规律,无疑对布袋除尘器的设计、运行、维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影响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的主要因素的实验研究。
进口测定断面 6.布袋除尘器 7.压力计 8.除尘装置出口测定断面 11.灰斗形管压差计 13.除尘器进口静压测孔 14.除尘器出口静压测孔(2)实验仪器101-3-bs 型烘箱;APM-2D 型数字式气压表;DP-2000 数字压力计;Ф6×300 L 型皮托管;YP1201N 型电子天平;机械秒表。
实验方法 (1) 形成粉尘初层将风机阀门置于某一开度,并保持。
选取一已烘干尘样连续进样 30 min,清理干净积灰斗后,每次连续进尘样 5 min,尘样质量 200 g,通过称量灰斗内粉尘,即除尘器捕集粉尘量,计算出布袋除尘器的除尘效率η,计算见式(1)。
重复进样一直到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开始下降,此时即认为粉尘初层形成。
1实验部分实验材料实验所用尘样采集自 A、B、C、D 四个电厂,分别命名为尘样 A、尘样 B、尘样 C、尘样 D。
将存放的采集尘样放在100±10 ℃的烘箱内烘干 1 h[8],再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供实验用。
实验装置与仪器 (1) 布袋除尘实验装置布袋除尘器内气体流动方式为内滤逆流式;共有 8 个滤袋,每一个滤袋的过滤面积为 m2;采用机械振动清灰动力装置布置为负压式,气体流量为 560~760 m3/h;实验收稿日期:2010-04-10 郝艳红(1973-),女,博士生,副教授。
太原,030013η=S3 × 100% S1(1)式中:S1――除尘器进口的粉尘流量,g/s;S3――除尘器捕集的粉尘流量,g/s。
(2) 测定过滤速度 VF 对除尘效率η的影响12电站系统工85 80 75 除尘效率(%) 70 65 60 55程2010 年第 26 卷通过调整风机阀门的开度,改变气体流量,从而改变过滤速度 VF,其计算方法见式(2)。
实验中根据气体流量的变化调整进灰样时间,以保证颗粒物进口浓度ρ1 不变,ρ1的计算方法见式(3)。
记录每个过滤速度下灰斗内所收集的粉尘量 S3,据式(1)计算出相应的除尘效率。
用 A、B、C、 D 四个尘样分别进行实验,将实验结果绘制在η-VF 图中。
Q m/s (2) VF = A 3 2 式中:Q――气体流量,m /s;A――过滤面积,m 。
S M M1 ρ1 = 1 = 1 = = Q ΤQ ΤVg A1 M1 2 Pd g/m A1除尘效率(%)尘样A 尘样B 尘样C 尘样D50过滤速度(m/s)图275 70 65 60 55 50 45 200 400 600过滤速度对除尘效率的影响3Τκρg式中:Q――气体流量,m3/s;M1――粉尘入口质量,g;T ――发尘时间,s;Vg――气体流速,m/s;A1――入口管的截面积,m ;κ――皮托管系数;Pd――数字压力计测得的动压,Pa;ρg――含尘气体的密度,m /kg。
(3) 测定颗粒物负荷 W 对除尘效率η的影响将尘样 A 通过已形成一定厚度粉尘层的布袋除尘器,求得其除尘效率η1。
然后开始清灰一定时间,称量并记录清3 2尘样A 尘样B 尘样C800100012001400180020002颗粒物负荷(g/m )图367 66 65 除尘效率( %) 64 63 62 61 60 59 58 5 10 颗粒物负荷对除尘效率的影响灰量?S1,然后再进尘样 A,求得其除尘效率η2;再次清灰一定时间,并记录清灰量?S2,再进尘样,记录其除尘效率η3,依此步骤重复,最终彻底清灰后,计算出对应每个除尘、,将实验效率ηi 的颗粒物负荷 Wi,计算方法见式(4)(5)结果绘制成η-W 曲线。
进灰样 B、C 依上步骤进行测定,将三个尘样所得的η-W 曲线绘制在同一图中。
W1 =n i尘样A 尘样B 尘样D152025303540颗粒物入口浓度(g/m 3 )∑ ΔS1ni图4 g/m2颗粒物入口浓度对除尘效率的影响Ai ?1 1(4)颗粒物负荷对除尘效率的影响依据布袋除尘器的除尘机理[9],滤袋表面形成的粉尘层Wi =∑ Δ S ? ∑ ΔS1Ag/m2 i=2,3……n(5)是布袋除尘器的主要过滤层,会决定性地影响布袋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粉尘层的厚度可用颗粒物负荷来表示,颗粒物负荷对除尘效率的影响的实验结果示于图 3。
从图 3 可以看出:在实验范围内,布袋除尘器的除尘效率随着颗粒物负荷的增大而增大。
但在工程实际中,随着颗粒物负荷的持续增大,颗粒在滤袋上积聚得越来越多,粉尘层所带来的压力损失也会增大,压损的增大一方面会把有些已附在滤料上的细小粉尘挤压过去,使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下降;另一方面,要保证一定的处理气体量,就需增大引风机的压头,从而增大了能耗。
因此,布袋除尘器要保证一定的粉尘层厚度,但若阻力达到一定数值,就要及时清灰,清灰时要保证不破坏粉尘初层。
颗粒物入口浓度对除尘效率的影响图 4 给出A、B、D 三个尘样在过滤速度 VF 一定时,颗粒物入口浓度对除尘效率的影响的实验结果。
从图 4 可见:布袋除尘器的除尘效率随着颗粒物入口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这点与静电除尘器相比表现出相当大的优势,因为静电除尘器存在当含尘量达到某一数值时,会出现电晕闭塞现象,从而失去除尘作用的问题。
当然,颗粒物入口浓度增大,会加重对布袋除尘器滤袋的磨损,缩短滤袋寿命,因而,在工程实际中,也应选择合适的颗粒物浓度,当入口浓度过高时,可考虑采用机械式除尘器进行初级除尘。
(下转第 42 页)式中:?Si――第 i 次的清灰量,g;A――过滤面积,m2。
(4) 测定颗粒物入口浓度ρ1 对除尘效率η的影响将风机阀门置于某一开度,保持气体流量 Q 不变,通过改变粉尘的入口流量 S1 实现ρ1 的改变,记录每个粉尘的入口流量 S1 对应的灰斗内粉尘流量 S3,据式(1)计算出相应除尘效率。
用 A、B、C、D 四个尘样进行实验,将实验结果绘制在η-ρ1 图中。
2结果与讨论过滤速度对除尘效率的影响图 2 给出了 A、B、C、D 四个尘样,在颗粒物入口浓度ρ1 一定时,过滤速度对除尘效率的影响的实验结果。
从图 2 可以看出:布袋除尘器的除尘效率随着过滤速度 VF 的减小而增大,不同尘样的变化率不同,即使同一尘样在整个实验范围内的变化率也不同。
在工程中,过滤速度 VF 的选取应遵循技术经济最佳的原则,因为在过滤面积 A 一定的情况下,随着过滤速度 VF 的减小除尘器处理气体量也会减少;如果要保证处理气体量就得增大过滤面积,从而增大了投资与检修费用,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应综合技术经济因素确定最佳过滤速度 VF。
42[2] [3] [4] [5] [6] [7]电站系统工程2010 年第 26 卷周怀春, 等. 热力系统节能[M].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 李又奎. 大型汽轮机机组经济性分析与优化[D]. 南京: 东南大学, 2000. 郑体宽. 热力发电厂[M].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0. 林万超. 火电厂热系统节能理论[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4. Narmine H Aly, Aly Karameldin, M M Shamloul.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of steam jet ejectors [J]. Desalinnation, 1999, 23: 1~8. Nabil Beithou, Hikmet S Aybar. A mathematical modelfor steam-driven jet pump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hase Flow, 2000, 26: 1609~1619.pressure steam injector for next generation reactors: test results and analysi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hase Flow, 1995, 21: 591~ 606. [10] 刘继平, 严俊杰, 等. 超因素两相流加热技术用于电厂低压加热器的理论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 [11] 严俊杰, 刑秦安, 林万超, 等. 火电厂热力系统经济性诊断理论及应用[M].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 [12] 张春发, 郭民臣. 电厂热力系统分析中的两个重要参量[J]. 工程热物理学报, 1993, 14(4): 365~368. [13] 张学蕾, 王松龄, 陈海平, 等. 加热器端差对机组热经济性影响的通用计算模型[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25(4): 166~171. [14] 刘强, 郭民臣, 等. 抽汽压损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3).[8]N Deberne, J F Leone, A Duque, et al. A model for calculation of steam injector performanc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hase Flow, 1999, 25: 841~855.编辑:巨川[9]G Cattador, L Galbiatl, L Mazzocchi, et al. A single-stage high 器的应用分析[J]. 电力环境保护, 2007, 23(6): 4~6. [2] [3] [4] [5] [6] [7] [8] [9] 申宝峰. 200 t/h布袋除尘器改造工程试验研究[J]. 华东电力, 2005, 33(7): 53~55. 刘学军. 高浓度布袋除尘器在内回流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上的应用[J]. 热力发电, 2007, 12: 53~55.易红宏, 郝吉明, 段雷, 等. 电厂除尘设施对PM10排放特征影响研究[J]. 环境科学, 2006, 27(10): 1921~1927. 王乃华, 骆仲泱, 岑可法. 布袋除尘器脱硫特性试验及机理研究[J]. 热能动力工程, 2003, 18(4): 361~364. 王运军,段钰锋, 杨立国, 等. 燃煤电站布袋除尘器和静电除尘器脱汞性能比较[J]. 燃料化学学报, 2008, 36(8): 23~28. 孙晓茗, 项光明, 姚强, 等. 电除尘器改造为布袋除尘器时的流场数值计算[J]. 热力发电, 2005, (7): 19~21. 郝吉明.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郝吉明.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上接第 12 页)3结语过滤速度、颗粒物负荷、颗粒物入口浓度是影响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的 3 个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布袋除尘器的设计、运行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