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成像基础原理以及心脏超声

合集下载

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

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

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超声成像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它利用声波的传播和反射原理来获取人体内部的结构和组织信息。

它不仅在临床诊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还被广泛应用于产前检查、妇科、心脏检查等领域。

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差异以及声波与物体之间的反射、散射和吸收等现象,通过探头将声波传入人体内部,然后接收反射回来的声波信号,再通过信号处理和图像重建等技术,最终形成人体内部的图像。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其频率通常在1-20MHz之间,相比于其他影像检查技术,它的频率较高,能够提供更高的分辨率。

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速度与组织的密度和弹性有关,在不同组织之间传播速度存在差异,这是超声成像的基础。

在超声成像中,使用的探头中包含了一对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元件,称为压电晶体。

压电晶体可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振动,当外加电压作用于压电晶体时,它会产生超声波。

发射的超声波经过探头中的聚焦器后,进入人体内部。

超声波在人体内部的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反射、散射和吸收等现象。

当超声波遇到组织的界面时,一部分会被反射回来,而另一部分会穿过组织继续传播。

探头中的接收器会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接收到的电信号经过放大和滤波等处理后,会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信号处理和图像重建。

信号处理的过程包括时延校准、滤波、线性化等,这些步骤可以提高图像的质量和分辨率。

图像重建的过程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转化为二维或三维图像,通过不同的算法和技术,将信号转化为具有空间分辨率的灰度图像。

超声成像的图像质量和分辨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超声波的频率、探头的形状和大小、探头与皮肤的接触情况等。

为了提高图像质量,可以使用不同频率的超声波、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探头,并采取适当的探头皮肤接触技术。

超声成像具有无创、无辐射、易操作等优点,可以提供实时的图像,对于观察人体内部的结构和组织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然而,超声成像也存在一些限制,如对于深层组织的成像质量较差,对气体和骨骼的成像效果较差等。

超声成像原理

超声成像原理

c、强回声:反射比较强,回声明亮,也可 伴有声影或多重反射。纤维组织(包 膜)、结石、钙化灶、气体。
d、高回声:回声强度介于等回声与强回声 之间。
e、无回声:均匀液体内无声阻抗差异的界 面既呈无回声暗区。胆汁、尿液、血液。
正常人体各种组织的回声表现:
1、强回声:气体、骨皮质、软骨组织、纤维结 缔组织
侧,图上为背,图下为腹。
2、纵切:图左为患者头侧,图右为患者足 侧,图上为背,图下为腹。
侧卧位: 1、横切:图左为患者左侧,图右为患者右
侧,图上为背,图下为腹。
2、纵切:图左为患者足侧,图右为患者头 侧,图上为背,图下为腹。
(三)图像分析的内容
观察分析超声图像时,首先应了解切面 方位,以便于认清所包括的解剖结构, 并注意分析以下内容 。
骨>肌肉>肝脾>肾、血液>乳腺>水>脂 肪>肺>空气
(四)超声波的特性
1、方向性:直线传播 2、声衰减现象:扩散、散射、组织对声
能的吸收 3、多普勒效应(Doppler效应):声源
与接受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产生频率 变化。
超声遇到活动的界面,散射或反射回声 的频率发生改变,又名多普勒频移。界 面活动朝向探头时,回声频率升高,呈 正频移;界面活动背离探头时,回声频 衰减低,呈负频移。频移的大小与活动 速度呈正比。
(4)光环——回声呈环状。
(5)光带——回声光点连续排列呈明亮的 带状或线状。
(6)声晕——结节外周呈1~2mm无回声 环形围绕者。肝癌。
(7)声影——声速经过声阻抗差别大及声 衰减系数较大的障碍物时,声能明显衰 减,后方出现条状暗区称为声影,多见 于结石、钙化及致密结缔组织回声之后。

超声成像基本原理

超声成像基本原理

超声成像基本原理
超声成像是利用超声波在物体内部传播、反射和散射的原理来形成图像的一种医学影像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发生器产生的高频声波经由探头传入人体组织,并在组织内部发生反射和散射,然后由探头接收到反射和散射回波。

通过衡量回波的时间和强度等信息,计算机可以重建出组织的内部结构和形态。

超声波在组织内的传播速度和密度变化会导致声波在组织内的传播路径发生弯曲和折射。

当超声波遇到组织间界面时,部分能量会被反射回来,有一部分能量继续传播至下一个界面。

探头接收到的回波信号经过放大和电信号转换后,被传送至计算机进行处理。

计算机对回波信号进行时序分析,通过测量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可以得到超声波从发射至接收的时间。

结合探头发射时的频率和声速的已知值,计算机可以计算出声波在组织内的传播路径长度。

进一步结合回波信号的强度信息,计算机可以将这些回波点按照位置和亮度加权,形成生物组织的轮廓和纹理图像。

超声成像具有无创、实时、可重复、无辐射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如检查妊娠、肝脏、心脏、肾脏、乳房等。

然而,超声成像的分辨率受制于超声波的频率和信号噪声,对于深部组织的成像效果较差。

因此,不同类型的超声成像仪在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超声成像的原理和应用图

超声成像的原理和应用图

超声成像的原理和应用图一、超声成像的原理超声成像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在物体内部的反射和散射特性,通过超声探头发射和接收超声波,来获取物体内部结构和组织信息的非侵入性成像技术。

超声成像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超声波的产生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kHz的声波,它是通过压电晶体或磁致伸缩材料的压电效应或磁致伸缩效应产生的。

压电晶体或磁致伸缩材料在施加电场或磁场时,会发生形变,从而产生超声波。

2. 超声波的传播超声波在物体内部的传播受到物体的声阻抗差异影响,当超声波从一个介质传到另一个介质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

这些声波的传播特性会被超声探头接收并转化成电信号。

3. 超声波的接收与处理超声波在物体内部传播后,由超声探头接收。

超声探头将接收到的声波转化为电信号,并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通过计算机进行图像重构和显示。

二、超声成像的应用图超声成像技术在医学、工业、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超声成像应用的示意图:1. 医学应用•超声心动图:用于心脏病的诊断和监测。

•超声乳腺成像:用于乳腺疾病的检查和筛查。

•超声肝脏检查: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超声孕妇监护:用于孕妇胎儿的监测和评估。

2. 工业应用•超声无损检测:用于材料的内部缺陷和结构的检测,如焊接缺陷检测。

•超声测厚仪:用于测量物体的厚度,如涂层的厚度测量。

•超声清洗:利用超声波的高频振动效应进行物体表面的清洁和去污。

3. 材料科学应用•超声弹性成像:用于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和评估。

•超声相控阵成像:用于材料内部结构的成像,如焊缝的检测和评估。

结论超声成像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成像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了解超声成像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技术在医学、工业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重要价值,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超声波成像原理简介

超声波成像原理简介

多普勒效应
相对静止
相对运动
背离运动
多普勒效应
超声诊断的基础



人体组织的声阻与衰减系数 正常脏器的回声规律 病变脏器的回声规律 超声多普勒 超声对人体的影响
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
人体组织的声阻与衰减系数


超声在人体内传播时,在两种不同组织的界面处产 生反射和折射,在同一组织内传播,由于人体组织 的不均匀性而发生散射。超声通过不同器官和组织 产生不同的反射与散射规律,仪器利用这些反射和 散射信号,显示出脏器的界面和组织内部的细微结 构,作为诊断的依据。 按照声学特性,人体组织大体上可分为软组织和骨 骼两大类,软组织的声阻与水近似,骨骼则属固体。 人体不同组织的声速、声阻抗、声吸收系数、衰减 系数等基本声学特性不同。
胎儿面部三维图像
Terms



Ultrasonic:超声波 Ultrasonic Imaging:超声成像 Transducer:换能器 Sensor:传感器 Doppler:多普勒
Terms



CWD: Continuous Wave Doppler PWD: Pulsed Wave Doppler CDFI: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FCT: Frequency Convert Technology RTUIS: Real-Time Ultrasonic Imaging System
超声的物理特性

L0=r2f/C sinθ=1.22λ/D 。式中L0为近场距离,r为换 能器半径,f为频率,C为声速、 θ为半扩散角、D为换 能器直径,λ为超声波波长。
近场距离

超声医学成像技术研究

超声医学成像技术研究

超声医学成像技术研究超声医学成像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学诊断手段,其已经成为了临床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该技术可以通过对人体组织的超声波反射进行分析,得出病变区域的图像信息。

1. 概述超声医学成像技术的优点在于其非侵入性、无辐射、图像分辨率高等特点。

它通常被用于检测腹部、肝、胆道、肾脏、心脏等组织,尤其适用于妊娠、产科、儿科等多种场景下的诊断。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的广泛,超声医学成像技术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三维、四维超声等高级成像技术。

2. 超声成像原理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20kHz的音波,其频率远高于人类耳朵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因此,超声波通过组织时可以获得更为精细的信息。

超声波穿过人体组织后会发生多次反射和散射,反射回超声传感器的信号就是在超声成像机器上呈现的图像。

超声波在组织中的传播速度与组织的密度有关,而组织的密度又与其紧密程度相关。

因此,根据组织的声阻抗差异,可以分辨出不同形态、密度和结构的器官,从而实现对人体的成像诊断。

3. 超声技术应用3.1 腹部超声腹部超声是超声应用领域中常见的一种技术,一般用于检测肝脏、胆囊、胰腺、肾脏和脾脏等腹腔内的器官。

临床应用范围非常广,例如检测肝脏病变就可以用超声来检测其体积大小、肝边缘是否光整等。

3.2 产科超声产科超声主要应用于孕妇妊娠期间的相关检查和评估,通过对胎儿的发育情况、羊水等进行检测。

该技术可以不仅可以检测胎儿的身体健康情况,还能够检测羊水、宫颈、子宫及其附件等其他问题。

3.3 心脏超声心脏超声常被用于对心脏内部结构和泵血功能的检测。

通过超声成像技术,可以确定左心室和右心室的大小,检测心脏瓣膜的情况,检测心肌运动与心脏泵血的情况。

因此,心脏超声应用于容易受到心血管疾病影响的人群中。

4. 超声成像的局限性尽管超声医学成像技术有着许多优点,其仍然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比如,超声波的穿透深度有限,难以透过骨头和肺结构,因而不适用于某些重要部位的诊断;此外,超声成像难以分辨出一些组织,如肺部、脑部、骨骼等不适合用该技术进行成像。

心脏超声课件

心脏超声课件

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提供心脏结构信息 评估心脏功能 辅助判断病因 指导治疗方案
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清晰地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形态,判断是否 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瓣膜病等心脏疾病。
超声心动图可以评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判断心脏的泵血 能力是否正常。
根据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结果,可以初步判断心脏疾病的病因和 病理生理机制。
先天性心脏病
总结词
先天性心脏病在超声图像上可表现为心脏结 构异常、血流动力学紊乱及心脏功能减退等 。
详细描述
超声心动图可用于诊断各种先天性心脏病, 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等。通过观察心脏结构、血流动力学及心脏 功能等方面的异常,医生能够确诊先天性心 脏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超声心动图为制定 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根据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结果,可以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 如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实例
先天性心脏病诊断
超声心动图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 的结构和血管连接,判断是否存 在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等。
心肌病诊断
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心肌的厚度 和运动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心肌 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
其他心脏疾病
总结词
其他心脏疾病如心肌炎、心包积液、心律失常等的超声 图像表现各异,需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详细描述
超声心动图可诊断多种其他心脏疾病,如心肌炎、心包 积液、心律失常等。这些疾病在超声图像上表现为不同 程度的心肌运动异常、心包积液及心脏电活动异常等。 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医生能够做出准确的诊断 ,并根据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高血压心脏病
总结词

超声波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超声波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超声波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超声波成像技术是一种医学图像学方法,利用声波传播在物体内部时的反射和散射特性来形成图像。

它已成为现代医学中最常用的成像技术之一,因为它非侵入性、安全、无副作用,可以在实时、高分辨率的情况下得到详细的解剖信息。

超声波成像的原理是基于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产生的反射和散射。

超声波是高频机械波,其频率通常在1-20MHz之间,比可见光的频率还高。

当超声波遇到两个不同介质的边界时,部分超声波被反射回来,部分超声波被穿透到新的介质中。

这些反射和散射的声波信号被超声探头捕获并转换为电信号,然后通过计算机处理形成图像。

超声波成像技术有多种应用。

最常见的应用是肝、胰腺、乳腺、甲状腺、心脏等内脏器官的成像,因为这些器官无法通过其他成像方法得到详细的解剖信息。

此外,超声波成像也用于检测畸形儿的出生缺陷,以及女性妊娠期间的孕妇健康状况。

超声波成像技术有两种主要类型。

第一种是二维超声技术,它在病灶部位以不同角度产生扫描,用计算机将这些图像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图像。

第二种技术是多普勒超声技术,它使用声波的多普勒效应来检测血流速度和方向,用于评估器官的血流情况。

超声波成像技术的一大优势是它是非侵入性的,不需要使用放射性物质或注射剂,因此不会对受检者造成任何副作用。

此外,它可以提供实时的图像,使医生可以及时看到病变的位置和形态。

它也是一种相对便宜的成像技术,对于那些无法承受昂贵成像技术,如核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患者尤其重要。

尽管超声波成像技术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它也具有其他领域的应用。

例如,它可用于检测材料的质量和裂缝,用于生物研究中对生物组织的分析、评估和测量。

由于它的非侵入性和实时性,也被用于生物医学工程、机器人技术和虚拟现实等领域的研究。

总之,超声波成像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成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许多医学领域和其他领域。

它的发展使医生能够获得诊断和治疗疾病所需的详细解剖信息,帮助提高疾病的识别和治疗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成像学习要求:掌握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超声、超声的物理特性及其应用)、超声图像的特点了解超声波的产生、超声成像、超声检查技术与设备,超声诊断的方法学目的:理解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超声成像的定义: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和人体器官组织声学特征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信息,经信息处理形成图像的成像技术,借此进行疾病诊断的检查方法。

一、超声波的物理特性(1):波可分为:电磁波(包括可见光、无线电波、X线)和机械波(包括声波、水波、地震波)声波:20~20000 Hz超声波:>20000 Hz医用超声波:2.5~10 MHz二、超声波的物理特征(2)1.超声波的物理量(波长、频率、传播速度)及其关系:物理量: 频率(f) : Hz声速(c) : m /s 或cm/s波长(λ) : m介质密度(ρ) : g/cm3声阻抗(Z):Z=ρ×c(g/cm2.s)关系: c2=K / ρ即声速取决于波长和频率, 并与介质中的弹性(K) 和密度(ρ) 密切相关c=f ×λ即同一介质中传播(C确定),频率越高则波长越短传播速度: 固体>液体>气体2.束射性或指向性(超声波的直线传播)其方向性与超声频率、声源直径及后者与波长的比值有关扩散角越小,方向性越好3.反射:超声在均质性介质传播中不出现反射反射条件: ①介质声阻抗差>0.1%②界面大于波长声阻抗=介质密度与速度的乘积4.散射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如遇不规则的小界面, 或界面小于波长时,则发生散射5.衰减: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由于介质吸收(声能转化为热) 、反射、散射等原因,其振幅与强度逐渐降低,这种现象称为衰减。

(振幅与强度的减小)6.多普勒效应:声束在介质中传播时,如遇到运动的反射界面,其反射的超声波频率随界面运动的情况而发生改变的现象三、超声波的产生:1、压电晶片(换能器)2、压电效应:逆压电效应(电能转变为声能)正压电效应四、超声成象基本原理1、器官、组织中各种界面对超声波的不同反射和/或散射是构成图象的基础。

2、仪器将接收到的含有各种声学信息的回声,经过处理,在显示器上显示为波形、曲线、图象五、超声诊断的种类1、A型---A mplitude以波的形式显示出来,为幅度调制型2、M型---M otion echocardiography是B型超声中的一种特殊显示方式3、B型---B rightness以光点的形式显示出来,为辉度调制型扫查连续, 由点, 线而扫描出脏器的解剖切面, 是二维空间显示, 又称二维法4、D型---D oppler ( pw、cw、color doppler)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将二维彩色血流信号重叠到二维B型扫描或M型扫描图上,实现解剖结构与血流状态两种图像结合的实时显像用红, 黄, 蓝三种基本颜色编码,显示不同血流方向颜色的辉度与血流速度成正比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不仅能清楚的显示心脏大血管的形态结构和活动情况,而且能直观和形象地显示心内血流的方向、速度、范围、有无血流紊乱及异常通路等——故有人称之为非损伤性心血管造影法。

六、超声图像特点:1、无反射型:(无回声)液性暗区:如血液、尿液、胆汁衰减暗区:实质暗区:声阻抗差别小、均质实质,如肾皮质、脂肪2、少反射型:(低回声)实质器官如肝、脾、心肌3、多反射型:较强回声:肝包膜、心瓣膜、实质器官中组织致密或血管增多的肿瘤强回声:骨质、结石、钙化——声影.4、全反射型:(极强回声)含气器官:如肺声能不能透射,全部反射.七、超声检查的注意事项:1、缺点:超声图像易受气体和皮下脂肪的干扰对骨骼、肺和肠管的检查受到限制超声图像显示范围较小2、必要的检查前准备:一般的腹部检查须空腹妇科和盆腔的须适度充盈膀胱八:超声检查技术二维超声检查频谱型多普勒检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检查新技术:组织多普勒成像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声学造影九、超声诊断学的内容:1.脏器或器官的形态学及组织学研究2.器官功能性的检测3.介入性超声的研究十、超声诊断学的特点:对软组织有良好的分辨率,能动态、无创性地显示生物组织的微小病变。

能取得多方面的超声信息,能作功能方面的检测。

十一、超声诊断学的优点:1.无放射性、无创伤性、无痛苦2.图像接近真实解剖结构3.能作实时、动态的观察4.具有管腔造影功能5.对小病灶有良好的显示功能6.能准确定位病灶和测量其大小7.能准确判定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性质和部位8.可作脏器功能检测9.检查便捷、快速,便于复查、随访和床边检查心脏超声检查一、常规检查方法:M型超声检查二维超声心动图频谱型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二、心脏的形态、心脏的解剖结构和心脏的方位(心脏与人体呈30度角)三、超声心动图的常规切面:心脏长轴---矢状面:心脏短轴---横断面四腔心---冠状面心脏瓣膜病超声诊断心脏瓣膜: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肺动脉瓣病变:狭窄、关闭不全房室瓣解剖结构:瓣环、瓣叶、腱索、乳头肌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MS)病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损害最常见,其次为主动脉瓣)先天性畸形老年性退行性变病理生理:正常二尖瓣口面积4-6 cm 2根据狭窄程度+代偿状态分三期瓣口面积≤2.5cm 2(轻度狭窄)瓣口面积≤1.5 cm 2(中度狭窄)瓣口面积≤1cm 2(重度狭窄)代偿期左房失代偿期右心室衰竭期临床表现:瓣口中度狭窄: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肺水肿瓣口重度狭窄:二尖瓣面容、舒张期杂音超声检查:瓣叶增厚、回声增粗增强、交界粘连、开放受限、前叶舒张期呈圆隆样改变诊断要点:二尖瓣增厚,回声增强,瓣叶活动受限,瓣口明显减小,舒张期前叶瓣体呈圆隆状改变左房增大、右房室增大二尖瓣口血流速度明显增快。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舒张期二尖瓣口五彩射流束。

临床价值:确定有无狭窄,正确诊断率100%•定量狭窄程度(跨瓣压差、瓣口面积)•病变评分,为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术中监护,术后疗效评价和随访•二尖瓣关闭不全(Mitral Regurgitation—MR)病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腱索断裂、乳头肌功能不全二尖瓣瓣环和环下部钙化、感染性心内膜炎、左室显著扩大、心肌病变及先天性畸形严重返流主要体征:心尖区出现全收缩期吹风样、音调高或粗糙的杂音,强度在III级以上。

向左腋下和左肩肿下区传导超声检查:二尖瓣脱垂时可显示二尖瓣叶收缩期脱入左房腱索断裂时,左室腔内可见活动的飘带样回声、二尖瓣呈连枷样改变收缩期起自二尖瓣口至左房的异常的蓝色或五彩镶嵌的返流束是诊断二尖瓣返流最直接、可靠的依据诊断要点:1.二尖瓣改变2.左房、左室扩大,室壁运动增强3.多普勒超声检查于左房侧测及起自二尖瓣口的返流信号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病理:风湿性病变——瓣膜增厚,交界处粘连,开放受限,瓣口变小退行性病变——常见瓣膜钙化先天性病变——瓣膜发育畸形切面超声心动图:瓣叶可增厚,回声增强,瓣叶活动度小,瓣口变小左室室壁增厚左室扩大升主动脉可出现狭窄后扩张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起自主动脉瓣口的收缩期五彩射流束入主动脉内连续多普勒:可准确地测定主动脉瓣口的跨瓣压差,估测主动脉瓣狭窄的严重程度诊断要点:主动脉增厚,瓣口开放幅度减小,左室壁增厚彩色多普勒显示主动脉瓣口出现收缩期多色镶嵌的射流束定量估测主动脉瓣跨瓣压差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ortic Regurgitation-AR)病因:主动脉瓣病变、主动脉根部疾病、主动脉瓣环扩张(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畸形、感染性心内膜炎、马凡综合征、严重高血压或升主动脉粥样硬化和主动脉夹层分离)切面超声心动图:主动脉瓣增厚,回声增强,瓣叶呈不规则的团状或粗线状回声,活动受限。

舒张期主动脉瓣关闭时,瓣膜间可见裂隙主动脉瓣脱垂时,舒张期瓣膜超过主动脉瓣关闭点之连线,突向左室流出道左室增大,室壁活动增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左室流出道内探及舒张期起源于主动脉瓣的返流束诊断要点:主动脉瓣增厚,回声增强,关闭时,瓣膜间见裂隙左室增大,室壁活动幅度增大,升主动脉增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左室流出道内测及起自主动脉瓣的舒张期返流束心肌和心包疾病的超声诊断扩张型心肌病:病因:病因不明二维超声心动图表现:1.大心腔:左室为主,球形2.小瓣口:二尖瓣为著3.室壁薄:相对4.收缩弱:普遍性5.附壁血栓:少数可见诊断价值:扩心无特异性诊断方法,需排除其他心脏疾病;心超有助于排除心包积液、瓣膜病、先心注意与冠心病相鉴别心包积液:病理:1.心包为心脏外的一个双层结构的纤维囊,分纤维性心包和浆膜性心包,前者在心脏最外层、厚、纤维组织、伸缩性小;后者分壁层和脏层,薄、光滑,两层之间含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2.心包腔内液体↑——腔内压力↑——心脏扩张受限——心室充盈↓——心排出量↓——静脉压↑——肝淤血、下肢水肿;积液量过多过快——心脏填塞超声检查方法:1.切面:左室长轴观、四腔观、短轴观2.观察内容:左室后壁、右室前壁、心尖部等处心包腔内有无液性暗区,估测积液量二维超声心动图:少量PE,房室沟处、左室后壁处心包腔内可见液性暗区PE增加,右室前壁、心尖部、心脏外侧、前方、后方可见均匀分布的液性暗区大量PE,心房后可见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分类:原发孔型继发孔型1、卵圆孔型2、上腔静脉型3、下腔静脉型4、混合型诊断要点:(1)切面超声心动图多个切面显示房间隔局部回声失落。

(2)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示房水平有左向右分流。

(3)常伴有或不伴右心容量负荷过重表现。

法乐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肺动脉、肺动脉瓣或/和瓣下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大冠心病的超声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定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使血管腔狭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临床分型(5型) 1.无症状型冠心病(silent--隐匿型冠心病)2.心绞痛型冠心病3.心肌梗死型冠心病4.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5.猝死型冠心病其他检查方法:运动负荷试验放射性核素检查: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金指标。

并发症: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2.心脏破裂少见,1-3%,一周内出现3.室间隔梗塞穿孔4.室壁瘤:5-20% 急性期为假性室壁瘤5.附壁血栓:脱落致栓塞1-6% 1-2周冠状动脉的解剖:左冠窦→左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左室前壁中下部及室间隔前2/3回旋支——左室前壁上部、侧壁、后壁右冠窦→右冠状动脉:左室下壁及室间隔后1/3、右室壁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观察:收缩期室壁运动异常收缩期室壁增厚异常冠心病的超声表现: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室壁收缩期增厚率异常局部室壁回声异常左室功能低下陈旧性心梗:室壁变薄、心肌回声增强、心室重构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节段性室壁收缩期增厚率下降节段性室壁变薄,回声增强,左室重构心肌梗塞并发症的超声观察:室壁瘤室间隔穿孔乳头肌断裂附壁血栓室壁瘤的超声表现:心肌梗死后局部室壁收缩期和舒张期均向外膨出,左室形态失常膨出的室壁变薄,回声增强局部室壁活动消失或呈矛盾运动瘤底部直径为瘤体的最大径瘤壁与室壁相延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