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合集下载

课件4: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课件4: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2. 4 月 23 日,解放军占领 南京 ,宣告了延续 22 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3.1949年底,解放了除西藏、台湾以外的全中国, 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 台湾 。
试一试:在地图上找一找解放军强渡长江的位置?
渡江战役 解放军渡江战役总前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历史回眸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一、三大战役
自学指导一
战役名称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时间 参战部队
1948年9月— 11月
东北野战军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中原.华东野战军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东北.华北野战军
领导人 地点
林彪、罗荣桓
刘伯承.邓小平.陈毅. 林彪.罗荣桓.
粟裕.谭震林
学习探究
如果你是 平津战役 的统帅,你 采用何种 战略战术? 淮海战役期间, 东北野战军80万挥师 入关,同华北两个兵 团联合发起平津战役。
华北解放军
平津战役
历史回眸
东北北解放军
1949 年 1 月 31 日北平和平解放
解放军总部
1948 年 11 月 -1949 年 1月,共歼灭和改编国民 党军52万余人。
“钟山风雨起苍黄”中“钟山”是指什么地方?
“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从何时何地开始的?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表达了毛泽东怎 样的革命思想?

思维拓展
综 述 三 大 战 三大战役的胜 役 利沉重地打击了国民 的 党的政治统治,共消 历 灭 国 民 党 军 队 150 多 史 万人,国民党的主力 意 基本上被消灭,全国 义 的解放已胜利在望。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13-

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是与人民群众 对解放战争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一、人 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解放战争,使人民 解放军获得广大的兵源。二、人民群众组 织民兵,保卫后方的安全。三、人民群众 大力支持,能够保证人民解放军夺取解放 战争的胜利。
-14-
分而取之
分而取之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15-
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城
-16-
党中央为什么采取和 平手段解放北平?
(1)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2)可保障北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都文物 免遭战争破坏。 (3)对傅作义部队的和平改编为其他战场的国民党 将领倒戈率部转向人民的一方,提供了良好的范 例。
-17-
你知道吗?
• 三大战役的胜利有什么重要的 历史影响?
-19-
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
-20-
渡江战役的胜利有什么历史作用?

摧毁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解放了南 京,推翻了统治中国22 年之久的国民党政 权。渡江战役的胜利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 基础。
-21-
国民党为什么会走向覆灭?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从国民党来看:
⒈打内战,行独裁,夺民利。 ⒉将领贪生怕死,军队士气低落。
18
战略大决战
-2-
• • •
一、辽沈战役 二、淮海战役 三、平津战役
-3-
争进入第三年,战争形势发生 了巨大变化。在解放军的大规模进攻面前,国民 党军队的五个战略集团分别被牵制在西北、中原、 华东、东北五个战场上。8月,国民党决定采取重 点防御的战略方针,企图垂死挣扎。毛泽东根据 这种形势,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变化,认为人民解 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到来。故 当机立断,决定对敌发动战略决战。

课件2: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课件2: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中原和华东解放军在东起海 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海的辽阔地区进行了淮海战役, 歼灭国民党军队55万人。图为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领导成员合影。 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
支援前线的民工小车队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陈毅
二、百万雄师过大江
百 万 雄 师 过 大 江
人民解放军突破国民党军长江防线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 的国民政府覆没了。
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想一想
1.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2.解放军英勇善战 3.人民群众大力支持
辽沈战役
战略决战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
1.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是( C )
A.孟良崮战役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2.三大战役中,“关门打狗”的战役是指( A )
A.辽沈战役
B.渡江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
3.下列对淮海战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A.是由中原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合力进行的战役 B.是以徐州为中心展开的战役 C.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的战役 D.为人民解放军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基础
从1948年9月到1948年11月,辽沈战役历时52天,林彪、罗荣桓 指挥的东北人民解放军共歼敌47万多人,国共双方的力量发生了转折, 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在数量上超过了国民党军队。
1948年9月,东北解放军根据中央军委的部署,发 起了辽沈战役。东北解放军先攻占锦州,截断了东北 敌人向关内的退路。图为东北解放军对锦州发起总攻。
淮海战役鏖战正 烈,东北人民解放军 和华北人民解放军联 合发起平津战役。将 敌人分割包围在北平、 天津、张家口、新保 安等据点,采用先打 两头,后取中间的打 法。使敌军成为瓮中 之鳖。

课件1: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课件1: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解放军的百万雄师是如何突破长江天堑的?
1949年4月21日
1949年4月23日




南京 江阴
江 战

上海

兵分三路 徽
意 图
湖口 江 西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 意义: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淮海战役 150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6300万头 4.3亿斤
思考
陈毅司令员的话说明了什么?
人民群众的支持是解放 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 证。人民群众是革命的 主力军。
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
速东中 秘北央 密野军 入战委 关军和 (在毛 山辽泽 海沈东 关战, )役命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参战 部队
东北野战队
中原野战军 华东野战军
东北野战军 华北野战军
战果、意义
解放东北全境。解放军第一 次取得数量上的优势。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 的广大地区,为解放军 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
平津战役 总前敌委员会成员
前排从左至右为
聂荣臻、罗荣桓、林彪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辽沈战役
讨论
三大战役为什么要首战东北?
辽沈战役(1948.9.12--1948.11.2)


关门 打狗

第18课+战略大决战(共26张PPT)

第18课+战略大决战(共26张PPT)
新保安
北平
分割包围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天津
塘沽 1949年1月,国民党军司令傅作义
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三大战役 (1948年9月至 1949年1月)
关门打狗
瓮中捉鳖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个个击破
战役 名称 辽沈战 役 淮海战 役
起止时 共计歼敌 间 人数
历史意义
平津战 役
国民党的主力基 本上被消灭,大 1948年 歼灭和改 大 加 速 了 人 民 解 9- 编敌人 放 战 争 在 全 国 的 1949年 150多万 胜 利 ; ( 为 中 国 人民解放军渡江 1月 人 作战,解放全中 国奠定了基础)
时间 指挥员 作战部队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歼灭、改编敌人数
战果
52万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平津战役
张家口 (1948.11.29--1949.1.31)
新保安
北平
分割包围 先打两头
天津
塘沽
平津战役
张家口 (1948.11.29--1949.1.31)
胜利后可以挥师入关,有利于华北、 D.战局延伸:华东的作战;还能以东北的工业支援全 局。
2 、 A. 和平民主是当时的大势所趋,也是民心所向, 共产党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顺应了民心;
B. 可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了北平人民生命和财 产的安全,保护了古都的文物,免遭战争的破坏。 C. 为其他战场的国民党将领的倒戈率部转向人民的 一方,提供了良好的范例。不战而屈敌之兵,为古往 今来兵家所推崇的上策。
3、
A. 力量对比
B. 士气民心
可以随着战争进程发生剧烈变化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1、渡江战役时间、指挥、结果?(独立完成) 渡江战役 时间:1949.4 指挥:毛泽东、朱德 结果:解放南京,推翻了统治中国22年(1927-1949) 的国民党政权,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2、国共力量相差悬殊,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内就 由弱转强,打败国民党呢?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本节课出现的图表、看过的内战题材影视作品以及 课本96页从敌我双方的方针政策、指挥、部队士气、人心 向背、及国共两党性质分析)(小组合作)
任务:1、3、5、7组分析国民党,2、4、6、8组分析共产党,
方式:小组合作以擅长形式3分钟展示. 形式:情景剧、演讲、顺口溜、各种图示等。
辽沈战役
(1948.9.12--1948.11.2)
长 春
围 锦 打 援 关 门 打 狗

辽沈战役中,解放军进攻锦州
沈阳
黑山、 大虎山
锦州
东北人民解放军
塔山
辽 西 走
解放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1948.11.7 -- 1949.1.10)
海州 商丘
徐 州
碾 庄
陈官 庄
双堆集
蚌埠
淮海战役中支前的民工
中原解放军和 华东解放军
奠定了解放长江 以南各省的基础
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北解放军和 华北解放军
渡江战役
1949年4 月
毛泽东 结果:4月23日,解放南京,推 翻了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 朱 德 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自主学习一:
三大战役
阅读课本P92—P95第一子目录,圈出下列问题答案,做好批注, 小提示:注意阅读93页课本图片。 并尝试记忆,5分钟后提问 名称 时间 指挥员 作战部队 影响 意义 解放 huá n 东北 辽沈战役 1948.9-- 林彪 1948.11 罗荣桓 东北全境 人民解放军 三大战 刘伯承 奠定解放 役基本 上消灭 陈毅 华东人民解放军、 长江以南 了国民 淮海战役 1948.11-- 邓小平 中原人民解放军 1949.1 各省的基 党的主 sù 力,大 粟裕 础 大加速 谭震林 了解放 战争在 林彪 华北全境 全国的 华北人民解放军、 平津战役 1948.11-罗荣桓 东北人民解放军 胜利。 1949.1 基本解放 聂荣臻 zhēn

第18课 战略决战

第18课 战略决战

课时备课纸学科历史年级八时间11.28 主备人课题第18课战略大决战课型新授课教师寄语将国民党反动派彻底干净地消灭掉讲学目标1、熟记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

2、学会用全面的观点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3、学习本课,体会战略大决战对于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解放南京难点:对蒋家王朝覆灭原因的分析和理解教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学法读书指导法备课内容修改内容讲学过程一、【预习指导】预习课文,进行知识梳理。

(一)、三大战役(______年____月至_______年_____月):三大战役决战前,敌我双方的战略态势是什么?1、辽沈战役:_______年____月,指挥者:______、_______。

参战部队:_______。

主要战役: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讲学过程2、淮海战役:________年______月至________年______月,指挥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战部队: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

3、平津战役:________年______月至________年______月,参战部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4、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二)、百万雄师过大江1、______年_____月,毛泽东、朱德下达进军命令。

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分______路渡江作战。

______月______日,南京解放。

标志着_____________。

二、【构筑知识结构体系】战役战役战役战役战略大决战战役战役解放讲学过程三、【合作探究】1.战略决战为什么首先选择东北作为突破口?(提示:从兵力对比、敌军和我军态势、战局延伸等方面考虑)2.陈毅为什么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通过课件图片展示引导学生理解: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是与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课件】【人教版】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课件】【人教版】

• 4、 平津战役:时间:________年______ 月至________年______月, • 参战部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战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在书上勾画) • 6、______年_____月,毛泽东、朱德下达 进军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分______ 路渡江作战。______月______日 ,南京解 放。标志着___________ 。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战争形 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解放军的大规模进攻 面前,国 民党军队的五个战略集团分别被 牵制在西北、中原、华东、华北、东北五个 战场上。8月,国民党决定采取重点防御的 战略方针,企图垂死挣扎。毛泽东根据这种 形势,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变化,认为人民解 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到来。 故当机立断,决定对敌发动战略决战。
A.①②③ C.②③①
B.①③② D.②①③
4.1949年初,傅作义率部接受和平改 编的战役是( c )
4.1949年初,傅作义率部接受和平改编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5.下列哪次战役的胜利,被陈毅称之 为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 B (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合作探究 (理解运用历史——体验感 悟、讨论、互动探究)
• 1.战略决战为什么首先选择东北作为 突破口?(提示:从兵力对比、敌军 态势、我军态势、战局延伸等方面思 考。) • 2.陈毅为什么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用 小车推出来的”? • 3.为什么要用和平手段解放北平?
巩 固 提 升
巩固提升
1.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 1、下列哪一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 气息。下列口号、标语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 列正确的是( A )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打倒列强,除军阀 ③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碾 徐州庄 陈官庄
战果
双堆集
歼敌55万余人 歼敌 万余人 奠定解放长江以南 各省的基础
动脑筋 众
543万人 民工 543万人 30.5万副 担架 30.5万副 88万辆 大小车 88万辆 牲畜 76.7万头 76.7万头 8500 .6 0.6万副 0.6万副
用 小 车 推 出 —— —— 陈 毅 群 来 的 。 淮 海 战 役 是 人 民

1949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向解放军下达 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 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 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 整。” 这个命令明确指出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 江的目的是什么?
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 国,捍卫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渡江战役示意图
东北解放军有70万野战军和 30万地方部队,共有100多万, 而国民党只有军队55万,其中正 规军48万。被围困在长春、沈阳、 锦州三个孤立地区。东北战场是 我军兵力超过敌军兵力并完全掌 握了战争主动权的唯一战场。这 就将初战的胜利放在了稳妥可靠 的基础上。
三大战役
(1948年 (1948年9月至 1949年 1949年1月)
江 苏 南京 江阴 上海 徽 湖口 江 浙 西 江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南京解放,标志统治中国 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南京解放,标志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 国民党 共产党 430万人 130万人 拥有军队 接受100万日军 武器装备 的装备,取得美 基本上是步枪 国大量武器 拥有人口 3亿多 1亿多
大城市,绝大部 小城镇、乡村、 拥有地区 分铁路交通线 偏远地区
活动与探究
共产党为什么在三年内就能 以弱胜强打败国民党? 以弱胜强打败国民党?
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A. 人心向背
B. 部队士气
解放军打仗勇敢,士气高涨。 解放军打仗勇敢,士气高涨。
C. 将帅素质
国民党指挥失当, 国民党指挥失当,毛泽东等懂军事
请说出抗战胜利后, 请说出抗战胜利后, 下列时间发生的大事
1945年 1945年8月-10月 10月 1946年 1946年6月 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全面内战爆发。 全面内战爆发。 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彭德怀、贺龙粉碎进攻。 彭德怀、贺龙粉碎进攻。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D. 政权性质
国民党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 对内压迫和镇压人民, 益,对内压迫和镇压人民,对外成了 帝国主义的走狗,丧失民心 帝国主义的走狗,丧失民心。 共产党代表人民的利益,深得民心。 共产党代表人民的利益,深得民心。
国共关系演变
共产党成立(1921) 共产党成立(1921) 国共合作 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共同北伐 (1912) 1912) 七七事变 再次合作 西安事变 十年内战 逼蒋抗日 合作破裂 蒋汪叛变
1947年 1947年3月
1947年夏 1947年夏
1、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
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2、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1947年夏,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战略大决战 战略防御 战略反攻
主力决战时机已成熟
第18课 18课
大决战最先在那 打响? 打响?为什么首 先选在这呢? 先选在这呢?
1.三大战役进行顺序正确的是( D ) 三大战役进行顺序正确的是( 三大战役进行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①③② ②③① ②①③ ①③② ① ② 2.三大战役歼敌人数从多到少排列的是( ) 三大战役歼敌人数从多到少排列的是( 三大战役歼敌人数从多到少排列的是 D A. ②③① B. ①②③ C. ②①③ D. ③②① 3.在下列城市中属于和平解放的是(B ) 在下列城市中属于和平解放的是( 在下列城市中属于和平解放的是 A.沈阳 B.北平 C.徐州 D.天津 沈阳 北平 徐州 天津 4.下列哪支解放军参加了两次战役(A) 下列哪支解放军参加了两次战役( 下列哪支解放军参加了两次战役 分别是哪两次?( 分别是哪两次?(G) A.东北解放军 B. 华北解放军 东北解放军 C.华东解放军 D.中原解放军 华东解放军 中原解放军 E. ②③ F. ①② G. ①③
大人民
平津战役 时间
张家口
1948年11月 年 月 -1949年1月 年 月
北平
作战部队
北平和平解放
天津
东北 华北野战军
战果
歼灭改编敌军52万 歼灭改编敌军 万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三大战役的伟大意义
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 三大战役中, 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 一百五十多万人, 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 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 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 争在全国的胜利。 争在全国的胜利。
抗战胜利
内战爆发
战略大决战
1948年 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7月
部别 总兵力 装备 后方 士气
人民解放军 280万 280万 …
大为 改善
巩 固
高涨
国民党军队
365万 365万 …
略占 优势
危机 四伏
低落
关门打狗 瓮中捉鳖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猛虎掏心
辽沈战役
长春
时间
1948年 1948年9-11月 11月
作战部队
沈阳
东北野战军 林彪、 林彪、罗荣桓
战果
锦州
歼敌47万余人, 歼敌47万余人, 47万余人 解放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
时间
1948年11月- 年 月 1949年1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