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课_战略大决战-18课_战略大决战
课件4: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2. 4 月 23 日,解放军占领 南京 ,宣告了延续 22 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3.1949年底,解放了除西藏、台湾以外的全中国, 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 台湾 。
试一试:在地图上找一找解放军强渡长江的位置?
渡江战役 解放军渡江战役总前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历史回眸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一、三大战役
自学指导一
战役名称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时间 参战部队
1948年9月— 11月
东北野战军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中原.华东野战军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东北.华北野战军
领导人 地点
林彪、罗荣桓
刘伯承.邓小平.陈毅. 林彪.罗荣桓.
粟裕.谭震林
学习探究
如果你是 平津战役 的统帅,你 采用何种 战略战术? 淮海战役期间, 东北野战军80万挥师 入关,同华北两个兵 团联合发起平津战役。
华北解放军
平津战役
历史回眸
东北北解放军
1949 年 1 月 31 日北平和平解放
解放军总部
1948 年 11 月 -1949 年 1月,共歼灭和改编国民 党军52万余人。
“钟山风雨起苍黄”中“钟山”是指什么地方?
“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从何时何地开始的?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表达了毛泽东怎 样的革命思想?
思维拓展
综 述 三 大 战 三大战役的胜 役 利沉重地打击了国民 的 党的政治统治,共消 历 灭 国 民 党 军 队 150 多 史 万人,国民党的主力 意 基本上被消灭,全国 义 的解放已胜利在望。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课件

•
5、标志统治人民22年之久 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 A、三大战役 B、渡江战役 C、南京解放 D、北平和平解放
6、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 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 有殇。 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当“诗人总理”温家 宝深情地朗诵这首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作时, 会场上想起了热烈的掌声。诗歌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解放战争后台湾与大陆分离 B、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英国占领 C、16世纪中叶澳门被葡萄牙占据 D、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百 万 雄 师 过 大 江
渡 江 战 役 中 的 水 手 老 大娘
渡江战役的意义
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 权垮台(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的总代表被推翻); 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维护了国家统一。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1948年11月 津 ─ 49年1月 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
的主力基本 歼灭和改编 奠定了解放长 上被消灭, 中间突破 江以南各省地 肢解敌军 区。 国民党军队 大大加速了 先打两头 基本解放 人民解放战 后取中间 150 多万人 华北全境 争在全国的 胜利
明确指出作战目标是什么?
毛 泽 东 朱 德
新保安
北平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天津 塘沽
战略决战时间、作战方针和战果简表
战役名称
三大战役
关门打狗 各个击破
时 间 发起时间
作战方针 共计歼敌人数
战 历史意义 果
国民党军队 解放东 北全境
辽 沈 1948年9月 年月 9月 ─ 11 辽沈战役 1948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第18课战略大决战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并把握解放战争发展到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战略决战。
②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历史作用;认识渡江战役不仅摧毁了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埋葬了蒋家王朝,更重要的是它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了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
③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国名党政权的垮台,蒋家王朝的覆灭,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总代表被推翻。
2.能力目标①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军队优劣势,强弱势,胜败势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归纳出蒋家王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历史史实,归纳综合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②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视频短片,讲述战役经过,战况等,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能力。
③通过本课学习,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山,形成正确的时空概念,掌握和识别,使用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毛泽东等领导人的伟大胆略,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爱护文物,保护人文环境的意识,教育学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三大战役和解放南京是本课的重点。
在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阶段,人民解放军在党中央英明的领导下,由弱转强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并把优势发展为胜势,最终夺取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而国民党军队却由强转弱,优势转为劣势,劣势导致不可逆转的败势,最终退出了中国的政治历史舞台。
三大战役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而南京的解放,则宣告了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因此,这两部分均为本课的重点内容。
2、教学难点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和渡江战役的意义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课本中只单一介绍了军事方面的原因;除了这一原因外,还应包括政治、经济、力量对比、人心向背以及政权的性质等方面的原因。
教学设计1: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第18课战略大决战学习目标:1、知道辽沈、淮海、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的情况2、分析说明共产党迅速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教学重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概况和国民党政权覆灭的史实教学难点:三大战役的战略战术导入新课:1、用多媒体展示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双方实力对比表,让学生通过分析表格得出:国民党军实力占绝对优势。
2、再用多媒体展示1948年秋国共双方实力对比表,让学生通过分析表格得出:解放军实力大幅度提升,国民党军实力相对削弱,国共两党战略决战时机成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高瞻远瞩,抓住战机,发动三大战役,国民党政权崩溃。
这节课学习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教学过程:一、检查《学案》自主学习部分,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二、向学生展示本课学习目标。
三、向学生展示本课学习的两个版块:三大战役定乾坤渡江战役安天下四、学习第一板块:三大战役定乾坤多媒体展示:(1)1948年9月—1949年1月(向学生说明这是国共两党战略大决战时期)(2)三大战役示意图及名称(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三大战役名称及大体位置)〈一〉辽沈战役:1、中共中央为什么把战略首战放在东北?用多媒体展示三个材料,通过学生读材料分析和老师讲解,让学生明白这个问题。
2、让学生说一下作为一个战役应从哪些方面把握:教给学生学习方法3、让学生按学习战役的方法再读本目内容,把重要知识点标注在课本上并识记下来。
4、通过检查了解学生对本目重要知识的掌握情况。
5、辽沈战役的战略方针是“关门打狗”其中的“门”指哪里?为什么最先攻打锦州?(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知道锦州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共中央领导及我军高级指挥的英明决策和智慧,也突破了本目的难点)6、老师总结: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敌47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人民解放军首次在数量上占了优势(重点给学生强调),至此中国的军事形势达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这一站也震撼了蒋家王朝,过渡到第二目。
过渡:在辽沈战役接近尾声之际,蒋介石调集重兵云集中原,试图与中共主力决战,规模空前的淮海战役打响。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1、渡江战役时间、指挥、结果?(独立完成) 渡江战役 时间:1949.4 指挥:毛泽东、朱德 结果:解放南京,推翻了统治中国22年(1927-1949) 的国民党政权,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2、国共力量相差悬殊,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内就 由弱转强,打败国民党呢?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本节课出现的图表、看过的内战题材影视作品以及 课本96页从敌我双方的方针政策、指挥、部队士气、人心 向背、及国共两党性质分析)(小组合作)
任务:1、3、5、7组分析国民党,2、4、6、8组分析共产党,
方式:小组合作以擅长形式3分钟展示. 形式:情景剧、演讲、顺口溜、各种图示等。
辽沈战役
(1948.9.12--1948.11.2)
长 春
围 锦 打 援 关 门 打 狗
廊
辽沈战役中,解放军进攻锦州
沈阳
黑山、 大虎山
锦州
东北人民解放军
塔山
辽 西 走
解放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1948.11.7 -- 1949.1.10)
海州 商丘
徐 州
碾 庄
陈官 庄
双堆集
蚌埠
淮海战役中支前的民工
中原解放军和 华东解放军
奠定了解放长江 以南各省的基础
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北解放军和 华北解放军
渡江战役
1949年4 月
毛泽东 结果:4月23日,解放南京,推 翻了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 朱 德 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自主学习一:
三大战役
阅读课本P92—P95第一子目录,圈出下列问题答案,做好批注, 小提示:注意阅读93页课本图片。 并尝试记忆,5分钟后提问 名称 时间 指挥员 作战部队 影响 意义 解放 huá n 东北 辽沈战役 1948.9-- 林彪 1948.11 罗荣桓 东北全境 人民解放军 三大战 刘伯承 奠定解放 役基本 上消灭 陈毅 华东人民解放军、 长江以南 了国民 淮海战役 1948.11-- 邓小平 中原人民解放军 1949.1 各省的基 党的主 sù 力,大 粟裕 础 大加速 谭震林 了解放 战争在 林彪 华北全境 全国的 华北人民解放军、 平津战役 1948.11-罗荣桓 东北人民解放军 胜利。 1949.1 基本解放 聂荣臻 zhēn
《战略大决战》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PPT课件

江阴
湖口
解放战争胜利
南京
江阴
湖口
解放战争胜利
南京
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
张家口
塘沽
新保安
天津
北平
先打两头
分割包围
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
张家口
塘沽
新保安
天津
北平
先打两头
分割包围
后取中间
小 讨 论 :
平津战役当中,党中央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有什么好处?
战役名称
发起时间
多
高 昂
国 民 党
下 降
少
130万
280万
上
升
430万
365万
背 景 1
机动兵力
士气
后方
危机四伏
低落
巩固
背 景 2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一、三大战役——主力大决战
1、辽沈战役
2、淮海战役
3、平津战役
二、渡江作战——最后胜利
1、渡江战役 1949、4、21
2、解放南京 1949、4、23
三、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从中共和中国人民来看:
失民心
2、将领贪生怕死,士气非常低落
国统区人民挤兑黄金
国民政府法币崩溃,天津市民争着兑换“金圆券”
中央银行发行的面值一万元的纸币(1947年)
1948年,中央银行发行的面值二十五万元的关金券
中央银行发行的面值一百万元的纸币(1949年)
解放战争第一年主要战场在哪里?
我军是处于战略进攻还是战略防御?
我军的作战方法和目标分别是什么?
战略大决战

1948年9—11 辽沈战役 月 1948年11月— 淮海战役 1949年1月 1948年11月— 平津战役 1949年1月
国民党军队 歼灭和改 的主力基本 编敌人 上被消灭, 150多万 大大加速了 人民解放战 人。 争在全国的 胜利。
一、三大战役——主力大决战
1、辽沈战役-- 解放东北全境 2、淮海战役--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的基础 3、平津战役—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民众支持
1、争和平,行民主、谋民利、护国权
2、人民军队英勇善战,不怕牺牲
3、领导英明、指挥正确
农民踊跃参军
农民担架队准备上前线
农民小车队为前线送粮食
淮海战役中陈毅说: “我们的胜利是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1949年5月27日, 解放军进入上海
1949年5月27日,人民解放 军解放上海。进城部队为了 不惊扰市民,露宿街头。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辽沈战役
(1948.9.12--1948.11.2)
长 春
关 门 打 狗
围 锦 打 援
锦州
沈阳
黑山、 大虎山
塔山
辽 西
廊 走
平津战役
张家口
(1948.11.29--1949.1.31)
新保安
北平
分割包围 先打两头
天津 塘沽
三大战役:
战役名称 发起时间 共计歼敌 人数 历史意义
二、渡江作战——最后胜利
1、渡江战役
2、解放南京 1949、4、23
三、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思考
国民党为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会走向覆灭?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从国民党来看:
逆民意 失民心
1、打内战、行独裁、夺民利、卖国权
18.战略大决战课件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解放 华北全境
奠定了 解放长江 以南各省的基础 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
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捍卫了国家 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了国家统 一
小讨论:
• 阅读书上表格,了解解放战争开始时国 共力量的对比情况。讨论:国共力量相 差这样悬殊,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 年内由弱变强,打败国民党呢?下面的 原因你同意吗?能再说出其他原因吗? 请举例说明
辽沈战役 1848年9月 —11月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二、百万雄师过大江
• (1)背景 • (2)渡江战役 • (3)国民党残余势力逃亡台湾
蒋介石1949年元旦发表“求和”声 明
你认为蒋介石是 真的希望和平吗?
百万雄师过大江 <<向全国进军的 毛泽东和朱德在1949年4月向解放军 下达的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 命令>>
1、陈毅司令员为什么这样说?请结合 课文,以具体史实说明。 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是与人民群 众对解放战争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
民 工 担 架 大小车 牲 畜 船 只 筹 粮 挑 子 543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76.7万头 8500只 9.6亿斤 20.6万副
说一说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
新保安
北平
分割包围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天津
1949年1月,国民党军司令傅作义
塘沽
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三大战役 之
时
地 概 结
间
点 况 果
参战部队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华北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大家!
▪
生活中的辛苦阻挠不了我对生活的热 爱。21.2.821.2.8Monday, February 08, 2021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2:37:0812:37:0812:372/8/2021 12:37:08 PM
▪
做一枚螺丝钉,那里需要那里上。21.2.812:37:0812:37Feb- 218-Feb-21
自学指导1:
时间 地点 参战部队 指挥员 概况 结果
1948年9月至1948年11月 东北
东北解放军 林彪、罗荣桓
解放长春、沈阳和东北全境
林彪
罗荣桓
辽沈战役指挥者林彪(中)、 罗荣桓(右)等在作战前线
辽沈战役为什么先攻打锦州?
1948年9月—11月 歼敌47万余人
关门打狗 围锦打援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2:37:0812:37:0812:372/8/2021 12:37:08 P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1.2.812:37:0812:37Feb- 218-Feb-21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2:37:0812:37:0812:37M onday, February 08, 2021
▪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1年2月下 午12时 37分21.2.812:37Febr uar y 8, 2021
▪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1年2月8日 星期一12时37分8秒12:37:088 February 2021
▪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下 午12时37分8秒 下午12时37分 12:37:0821.2.8
▪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因为相信而伟 大。2021年2月 8日星 期一下 午12时37分8秒 12:37:0821.2.8
▪
让自己更加强大,更加专业,这才能 让自己 更好。2021年2月下午 12时37分21.2.812:37Februar y 8, 2021
▪
这些年的努力就为了得到相应的回报 。2021年2月8日星期 一12时37分8秒 12:37:088 February 2021
▪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解放 军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蒋家王朝 的覆灭,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帝国 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总代表被推翻。
▪ 教学重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中 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 教学难点: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引导学生认 识渡江战役捍卫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作用。
8500只 9.6亿斤 20.6万副
陈毅司令员说: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
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全1、力支解陈持放毅分战司不争开迅令的速员。取为得胜什利么,这是与样人说民?群众对解放战争的 12、、人请民结群众合踊课跃文参军,,以使具人民体解史放实军获说得明充。足的兵源。 233、、、人人陈民民毅群群众众司组大令织力员民 支兵援的,前话保线说卫,后保明方证了。了什人民么解?放战争的胜利。
命令下达后采取的军事行动、时间、战果?
奋勇前进,坚 决、彻底、干净、 全部地歼灭中国境 内一切敢于抵抗的 国民党反动派,解 放全国人民,保卫 中国领土主权的独 立和完整。
----毛泽东 朱德
自学指导4:渡江战役(2分钟)
▪ 1、时间( 1949年4月
);
▪ 2、指挥者(毛泽东 )( 朱德 );
▪ 3、结果:1949年4月,解放( 南京 );
C ▪ A、粉碎了敌人对延安的进攻
▪ 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意图
▪ C、取得了战略大决战的胜利
▪ D、解放了中国最大的城市
▪ 4、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得知一场战役的胜利消息时,
D 欣然提笔写下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
江……”的诗句。这场战役是( )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温故知新:
1、全面内战什么时候爆发?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我军是处于战略进攻还是战略防御?
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战略防御
2、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的事件是什么?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战略防御
战略反攻
第20课 战略大决战
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明确目标:
▪ 1、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 史实并把握解放战争发展到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 特征──战略决战。
▪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下午12时37分8秒下 午12时 37分12:37:0821.2.8
▪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1.2.821.2.812:3712:37:0812:37:08Feb-21
---摘自《中国共产党大典》
1、以上两则材料说明什么?
主力决战时机已成熟
战略大决战
让我们回到那个 炮火连天的岁月,请 几位同学分别扮演人 民解放军的高级参谋, 结合《三大战役示意图》,讲解每次战 役的概况。
从起止时间、领导者、主要参战部 队、歼敌人数、战争经过、作战方针、 历史意义方面解说。
三大战役 之
猜一猜
▪ 1.“钟山”指的是哪儿?
南京
▪ 2.“百万雄师过大江”,大江指的是什么? ▪ 这是哪次战役?
长江 渡江战役
国共力量相差悬殊,为什么共 产党能在短短三年内就由弱转强, 打败国民党呢?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
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从阶级属性、国家职能、 历史趋势、军队士气、指挥方面等考虑。
❖ 从国民党来看:
∴
三大战役(P110“练一练”):
战役名称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起止时间
1948年9—11月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共计歼 敌人数
历史意义
国民党军队
歼灭和改 的主力基本 编敌人 上被消灭;
150多万 大大加速了
人。
人民解放战
争在全国的
胜利。
明确指出作战目标是什么? 将革命进行到底, 解放全中国
▪ 5、标志着统治中国大陆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的
D 战役是( )
▪ A、辽沈战役的胜利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C、平津战役的胜利 D、渡江战役的胜利 ▪ 6、“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
的。”陈毅的这句话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
B 因是 ( )
▪ A、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 ▪ B、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 C、解放军战士的英勇作战 ▪ D、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 ①甲午中日战争 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③百团大战 ④三大战役 ▪ A、②③ B、①②④ ▪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3、文献纪录片《走进毛泽东》中有一个情节:在河北省 平山县西柏坡村(中共中央所在地)的小院里,警卫员 给毛泽东梳头发是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 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一情节出现的 历史背景是人民解放军( )
1、打内战、搞独裁、夺民利、卖国权
2、将领贪生怕死,士气非常低落 3、指挥不力,多次出现错误
❖ 从中国共产党来看:
1、争和平,行民主、谋民利、护国权
2、人民军队英勇善战,不怕牺牲
3、领导英明、指挥正确
逆民意 失民心
顺民意 得民心
民众支持
得民心者 得天下 !
小结巩固:
战役名 时间 称
指挥者 参战 作用 共歼敌 历史
▪
日复一日的努力只为成就美好的明天 。12:37:0812:37:0812:37Monday, February 08, 2021
▪
安全放在第一位,防微杜渐。21.2.821.2.812:37:0812:37:08Februar y 8, 2021
▪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1年2月 8日下 午12时37分21.2.821.2.8
垮台
小试身手:
▪ 1、解放后,为了纪念淮海战役,国务院决定兴 建淮海战 役纪念馆。你认为纪念馆建在何地合
A 适( )
▪ A、徐州 B、北京 C、济南 D、南京 ▪ 2、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
山东五个省市,是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 后又一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下列战争或战役曾
D 在这一地区发生的是( )
背景 1
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8月)
部别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总兵力
1946、6—1948、8
280万
上升
130万 430万
下降
365万
装备 后方 士气
大为 改善
巩 固
高涨
危
略占 优势
机 四
低落
伏
背景2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战争 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解放军的大规模 进攻面前,国民党军队的五个战略集团分 别被牵制在西北、中原、华东、东北五个 战场上。8月,国民党决定采取重点防御 的战略方针,企图垂死挣扎。毛泽东根据 这种形势,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变化,认为 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 机已到来。故当机立断,决定对敌发动战 略决战。
▪
专注今天,好好努力,剩下的交给时 间。21.2.821.2.812:3712:37:0812:37:08Feb- 21
▪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1年2月 8日星 期一12时37分8秒Monday, February 08, 2021
▪
相信相信得力量。21.2.82021年2月8日 星期一 12时37分8秒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