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合集下载

课件4: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课件4: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2. 4 月 23 日,解放军占领 南京 ,宣告了延续 22 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3.1949年底,解放了除西藏、台湾以外的全中国, 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 台湾 。
试一试:在地图上找一找解放军强渡长江的位置?
渡江战役 解放军渡江战役总前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历史回眸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一、三大战役
自学指导一
战役名称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时间 参战部队
1948年9月— 11月
东北野战军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中原.华东野战军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东北.华北野战军
领导人 地点
林彪、罗荣桓
刘伯承.邓小平.陈毅. 林彪.罗荣桓.
粟裕.谭震林
学习探究
如果你是 平津战役 的统帅,你 采用何种 战略战术? 淮海战役期间, 东北野战军80万挥师 入关,同华北两个兵 团联合发起平津战役。
华北解放军
平津战役
历史回眸
东北北解放军
1949 年 1 月 31 日北平和平解放
解放军总部
1948 年 11 月 -1949 年 1月,共歼灭和改编国民 党军52万余人。
“钟山风雨起苍黄”中“钟山”是指什么地方?
“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从何时何地开始的?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表达了毛泽东怎 样的革命思想?

思维拓展
综 述 三 大 战 三大战役的胜 役 利沉重地打击了国民 的 党的政治统治,共消 历 灭 国 民 党 军 队 150 多 史 万人,国民党的主力 意 基本上被消灭,全国 义 的解放已胜利在望。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第18课战略大决战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并把握解放战争发展到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战略决战。

②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历史作用;认识渡江战役不仅摧毁了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埋葬了蒋家王朝,更重要的是它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了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

③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国名党政权的垮台,蒋家王朝的覆灭,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总代表被推翻。

2.能力目标①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军队优劣势,强弱势,胜败势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归纳出蒋家王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历史史实,归纳综合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②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视频短片,讲述战役经过,战况等,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能力。

③通过本课学习,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山,形成正确的时空概念,掌握和识别,使用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毛泽东等领导人的伟大胆略,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爱护文物,保护人文环境的意识,教育学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三大战役和解放南京是本课的重点。

在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阶段,人民解放军在党中央英明的领导下,由弱转强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并把优势发展为胜势,最终夺取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而国民党军队却由强转弱,优势转为劣势,劣势导致不可逆转的败势,最终退出了中国的政治历史舞台。

三大战役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而南京的解放,则宣告了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因此,这两部分均为本课的重点内容。

2、教学难点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和渡江战役的意义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课本中只单一介绍了军事方面的原因;除了这一原因外,还应包括政治、经济、力量对比、人心向背以及政权的性质等方面的原因。

八上第18课《战略大决战》说课

八上第18课《战略大决战》说课
张家口
塘沽
新保安
天津
北平
先打两头
分割包围
后取中间
林彪
罗荣桓
聂荣臻
平津战役当中,党中央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有什么好处?
小 讨 论
名称
时间
指挥员
作战部队
影响
意义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三大战役概况表
淮海战役
1948.11--1949.1
刘伯承 陈毅 邓小平 粟裕 谭震林
华东人·民解放军、中原人·民解放军
奠定解放 长江以南 各省的基 础
平津战役
1948.11--1949.1
林彪 罗荣桓 聂荣臻
华北人·民解放军、东北人·民解放军
华北全境 基本解放
(二)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1949.4) 解放南京,推翻了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
活动探究
讨论、列举共产党以弱胜强,取得革命胜利的原因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
历史使命 社会责任
决心学习毛泽东等以伟大胆略和雄伟气魄,夺取革命彻底胜利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环保文保 意 识
北平的和平解放,使军民避免了伤亡,保护了许多文物
三、教学目标
1、重点: 三大战役;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2、难点: 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
巩固练习
结合所学过的知识,搜集新中国成立后授予的“十大元帅”资料。
课外探究
四、巩固小结
(一)三大战役概况表
名称
时间
指挥员
作战部队
影响
意义
辽沈战役
1948.9--1948.11
林彪 罗荣桓
东北人·民 解放军
解放东 北全境
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课件2: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课件2: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中原和华东解放军在东起海 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海的辽阔地区进行了淮海战役, 歼灭国民党军队55万人。图为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领导成员合影。 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
支援前线的民工小车队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陈毅
二、百万雄师过大江
百 万 雄 师 过 大 江
人民解放军突破国民党军长江防线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 的国民政府覆没了。
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想一想
1.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2.解放军英勇善战 3.人民群众大力支持
辽沈战役
战略决战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
1.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是( C )
A.孟良崮战役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2.三大战役中,“关门打狗”的战役是指( A )
A.辽沈战役
B.渡江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
3.下列对淮海战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A.是由中原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合力进行的战役 B.是以徐州为中心展开的战役 C.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的战役 D.为人民解放军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基础
从1948年9月到1948年11月,辽沈战役历时52天,林彪、罗荣桓 指挥的东北人民解放军共歼敌47万多人,国共双方的力量发生了转折, 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在数量上超过了国民党军队。
1948年9月,东北解放军根据中央军委的部署,发 起了辽沈战役。东北解放军先攻占锦州,截断了东北 敌人向关内的退路。图为东北解放军对锦州发起总攻。
淮海战役鏖战正 烈,东北人民解放军 和华北人民解放军联 合发起平津战役。将 敌人分割包围在北平、 天津、张家口、新保 安等据点,采用先打 两头,后取中间的打 法。使敌军成为瓮中 之鳖。

课件1: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课件1: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解放军的百万雄师是如何突破长江天堑的?
1949年4月21日
1949年4月23日




南京 江阴
江 战

上海

兵分三路 徽
意 图
湖口 江 西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 意义: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淮海战役 150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6300万头 4.3亿斤
思考
陈毅司令员的话说明了什么?
人民群众的支持是解放 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 证。人民群众是革命的 主力军。
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
速东中 秘北央 密野军 入战委 关军和 (在毛 山辽泽 海沈东 关战, )役命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参战 部队
东北野战队
中原野战军 华东野战军
东北野战军 华北野战军
战果、意义
解放东北全境。解放军第一 次取得数量上的优势。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 的广大地区,为解放军 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
平津战役 总前敌委员会成员
前排从左至右为
聂荣臻、罗荣桓、林彪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辽沈战役
讨论
三大战役为什么要首战东北?
辽沈战役(1948.9.12--1948.11.2)


关门 打狗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1、渡江战役时间、指挥、结果?(独立完成) 渡江战役 时间:1949.4 指挥:毛泽东、朱德 结果:解放南京,推翻了统治中国22年(1927-1949) 的国民党政权,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2、国共力量相差悬殊,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内就 由弱转强,打败国民党呢?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本节课出现的图表、看过的内战题材影视作品以及 课本96页从敌我双方的方针政策、指挥、部队士气、人心 向背、及国共两党性质分析)(小组合作)
任务:1、3、5、7组分析国民党,2、4、6、8组分析共产党,
方式:小组合作以擅长形式3分钟展示. 形式:情景剧、演讲、顺口溜、各种图示等。
辽沈战役
(1948.9.12--1948.11.2)
长 春
围 锦 打 援 关 门 打 狗

辽沈战役中,解放军进攻锦州
沈阳
黑山、 大虎山
锦州
东北人民解放军
塔山
辽 西 走
解放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1948.11.7 -- 1949.1.10)
海州 商丘
徐 州
碾 庄
陈官 庄
双堆集
蚌埠
淮海战役中支前的民工
中原解放军和 华东解放军
奠定了解放长江 以南各省的基础
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北解放军和 华北解放军
渡江战役
1949年4 月
毛泽东 结果:4月23日,解放南京,推 翻了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 朱 德 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自主学习一:
三大战役
阅读课本P92—P95第一子目录,圈出下列问题答案,做好批注, 小提示:注意阅读93页课本图片。 并尝试记忆,5分钟后提问 名称 时间 指挥员 作战部队 影响 意义 解放 huá n 东北 辽沈战役 1948.9-- 林彪 1948.11 罗荣桓 东北全境 人民解放军 三大战 刘伯承 奠定解放 役基本 上消灭 陈毅 华东人民解放军、 长江以南 了国民 淮海战役 1948.11-- 邓小平 中原人民解放军 1949.1 各省的基 党的主 sù 力,大 粟裕 础 大加速 谭震林 了解放 战争在 林彪 华北全境 全国的 华北人民解放军、 平津战役 1948.11-罗荣桓 东北人民解放军 胜利。 1949.1 基本解放 聂荣臻 zhēn

《战略大决战》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PPT课件

《战略大决战》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PPT课件

江阴
湖口
解放战争胜利
南京
江阴
湖口
解放战争胜利
南京
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
张家口
塘沽
新保安
天津
北平
先打两头
分割包围
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
张家口
塘沽
新保安
天津
北平
先打两头
分割包围
后取中间
小 讨 论 :
平津战役当中,党中央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有什么好处?
战役名称
发起时间

高 昂
国 民 党
下 降

130万
280万


430万
365万
背 景 1
机动兵力
士气
后方
危机四伏
低落
巩固
背 景 2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一、三大战役——主力大决战
1、辽沈战役
2、淮海战役
3、平津战役
二、渡江作战——最后胜利
1、渡江战役 1949、4、21
2、解放南京 1949、4、23
三、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从中共和中国人民来看:
失民心
2、将领贪生怕死,士气非常低落
国统区人民挤兑黄金
国民政府法币崩溃,天津市民争着兑换“金圆券”
中央银行发行的面值一万元的纸币(1947年)
1948年,中央银行发行的面值二十五万元的关金券
中央银行发行的面值一百万元的纸币(1949年)
解放战争第一年主要战场在哪里?
我军是处于战略进攻还是战略防御?
我军的作战方法和目标分别是什么?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课件】【人教版】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课件】【人教版】

• 4、 平津战役:时间:________年______ 月至________年______月, • 参战部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战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在书上勾画) • 6、______年_____月,毛泽东、朱德下达 进军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分______ 路渡江作战。______月______日 ,南京解 放。标志着___________ 。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战争形 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解放军的大规模进攻 面前,国 民党军队的五个战略集团分别被 牵制在西北、中原、华东、华北、东北五个 战场上。8月,国民党决定采取重点防御的 战略方针,企图垂死挣扎。毛泽东根据这种 形势,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变化,认为人民解 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到来。 故当机立断,决定对敌发动战略决战。
A.①②③ C.②③①
B.①③② D.②①③
4.1949年初,傅作义率部接受和平改 编的战役是( c )
4.1949年初,傅作义率部接受和平改编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5.下列哪次战役的胜利,被陈毅称之 为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 B (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合作探究 (理解运用历史——体验感 悟、讨论、互动探究)
• 1.战略决战为什么首先选择东北作为 突破口?(提示:从兵力对比、敌军 态势、我军态势、战局延伸等方面思 考。) • 2.陈毅为什么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用 小车推出来的”? • 3.为什么要用和平手段解放北平?
巩 固 提 升
巩固提升
1.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 1、下列哪一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 气息。下列口号、标语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 列正确的是( A )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打倒列强,除军阀 ③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排右起: 林彪、 罗荣桓、 聂荣臻
傅作义部出城接受解放军改编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 举行入城仪式。
三大战役
(1948年9月至 1949年1月)
辽沈战役
关门打狗 瓮中捉鳖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个个击破
三大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 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 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 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 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4、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主力展开战略决战是从哪个 战役开始的( A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5、“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 句话的意思是( C ) A.人民群众直接参加了淮海战役 B.人民群众用小车参加淮海战役 C.人民群众从人力、物力等方面积极支持前线 D.国民党害怕人民群众的小车 6、参加淮海战役的人民解放军主要是( ①东北解放军 ②华北解放军 ③中原解放军 ④华东解放军 A .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 辽沈战役的指挥者是谁?
林解放军?
东北解放军
3. 辽沈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解放东北全境。
1.淮海战役的指挥者是谁?
刘伯承、 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2.淮海战役中参战的是哪几支解放军?
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3.淮海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南京解放
江阴
湖口
解 放 战 争 胜 利
江阴
南京
湖口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检测反馈
1、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展开的主力决战是( ①挺进大别山②辽沈战役③渡江战役 ④平津战役⑤淮海战役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
C

2、为使古城北平免受战火浩劫,率北平国民党军队接受和 平改编的是( C ) A.张学良 B.林彪 C.傅作义 D.张自忠 3、标志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历史事件 是( D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想一想
淮海战役的指挥者:粟裕 邓小平 刘伯承 陈毅 谭震林
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陈毅
民工 担架 淮海战役人民 支前统计 大小车 543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牲畜
船只
76.7万头
8500只
筹粮
挑子
9.6亿斤
20.6万副
农民踊跃参军
农民小车队为前线送粮食
淮海战役中陈毅说: “我们的胜利是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C)
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发挥 了什么作用?
1. 人民群众踊跃参军,使人民解放军获 得深厚的兵源。 2. 人民群众组织民兵,保卫后方。 3. 人民群众大力支援前线。
1.平津战役的指挥者是谁?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2.平津战役中参战的是哪几支解放军?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3.平津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解放战争开始后敌我力量的变化
项目 人民 解放军 国民党 军队
1946年7月
1948年7月
130万人
280万人
430万人
365万人
我军为什么把战略决战的突破口放在东北?
1. 转入反攻后,东北地区的人民解放军兵力占优势。 2. 国民党军队被孤立分散活动的范围小,补给困难, 是撤是守举棋不定。 3. 解放军根据地广阔,群众基础好,资源丰富,经 济力量雄厚。 4. 胜利后有利于华北、华东的作战,以东北的工业 支援全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