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6 评级量表法
表3-6 评级量表法

B
C
D
E
5
4
3
2
1
评定标准:
A—非常优秀,理想状态D—略有不足
B—优秀,满足要求E—不满足要求
C—基本满足要求
分数换算:
A—40分以上
B—30~40分
C—30分以下
评语
考核人签字
考核指标
考核项目
内容
评定
知识能力
知识力
充分具备现任职务所要求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业务知识。AB来自CDE
5
4
3
2
1
工作能力
理解力
能充分理解上级指示,干净利落地完成本职工作任务,不需要上级反复指示。
A
B
C
D
E
5
4
3
2
1
判断力
能充分理解上级意图,正确把握现状,随机应变,恰当处理。
A
B
C
D
E
5
4
3
2
1
表达力
具备现任职务所要求的表达力,并能进行一般联络以及说明工作。
A
B
C
D
E
5
4
3
2
1
交涉力
在和企业内外人员交涉时,是否具备使双方诚服接受同意的能力。
A
B
C
D
E
5
4
3
2
1
工作态度
纪律性
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规章,严格遵守工作汇总制度,按时进行工作报告。
A
B
C
D
E
5
4
3
2
1
协作性
在工作中,是否充分考虑别人的处境,是否主动协助上级做好工作。
疼痛评估量表

疼痛强度(视觉模拟评分法):0———1———2———3———4———5———6———7———8———9———100无痛1-3轻度疼痛(睡眠不受影响)4-6中度疼痛(睡眠受影响)7-10重度疼痛(严重影响睡眠)疼痛性质□刀割痛□酸胀痛□闷胀痛□撕扯痛□压榨痛□牵拉痛□烧灼痛□针刺痛□电击痛□切割痛□暴裂痛□绞痛□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伴随症状□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瘙痒□口干□眩晕□麻木□抑郁□焦虑□抑郁□发热□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疾病诊断:简要病史:简要查体:斜线阴影标示疼痛部位三阶梯止痛用药非甾体(1.1)塞来昔布胶囊:西乐葆(1.2)双氯芬酸钠:英太青(1.3)适洛特缓释胶囊:萘普生(1.4)布洛芬缓释胶囊:布洛芬芬必得(1.5)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1.6)氨基比林:去痛片(1.7)吲哚美辛控释:消炎痛(1.8)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1.9)帕瑞昔布:特耐弱阿片(2.1)盐酸曲马多:奇曼丁(2.2)氨氛待因(2.3)可待因双克因强痛定强阿片(3.1)盐酸哌替啶:杜冷丁(3.2)氨酚羟考酮:泰勒宁(3.3)地佐辛丁丙诺啡(3.4)吗啡控释片:奥施康定美施康定(3.5)吗啡缓释片:美菲康(3.6)芬太尼舒芬太尼WHO疼痛治疗的5个主要原则第一阶梯:非甾类抗炎药+辅助止痛药口服给药按时给药按三阶梯原则给药用药个体化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变化第二阶梯:弱阿片+非甾类+辅助止痛药第三阶梯:阿片类±非甾类+辅助止痛药疼痛评分评级表WHO癌痛三阶梯止痛原则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痛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南,癌痛药物止痛治疗的五项基本原则如下:1)口服给药.口服为最常见的给药途径。
对不宜口服病人可用其他给药途径,如吗啡皮下注射、病人自控镇痛,较方便的方法有透皮贴剂等.2)按阶梯用药。
指应当根据患者疼痛程度,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强度的镇痛药物.①轻度疼痛:可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 ②中度疼痛:可选用弱阿片类药物,并可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③重度疼痛:可选用强阿片类药,并可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两种等级评定量表介绍

两种等级评定量表介绍
两种等级评定量表介绍
1.数字等级量表
以指定的数字顺序作为描述的类型,评定者根据实际情况在量表中适合的数字上标记号。
例如,在研究小学生的注意活动时,研究者将注意活动分为五种类型,每种类型依次用1、2、3、4、5表示(见表4-6),这五个数字实际上是代表注意的五种水平,分别积1分、2分、3分、4分、5分。
表1 注意活动数字等级量表
【资料来源】杨丽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P130
运用数字量表进行研究,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被试进行多次观察,求出平均值,方能代表被试的注意活动水平。
2.图表等级量表
用图表表示行为类别或水平,而不只是用数字。
如观察教师讲解技能,列出七项主要指标,对每一项指标按照差、中、良、优,从低到高做标记(如表4-7)。
这样的图表容易记录。
表2 讲解技能等级量表
【资料来源】陈瑶:《课堂观察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P196。
常见评估量表解读

特别提醒
• 1、在院时发生血栓要及时在医惠里填写血栓发生情况并进行 一次评分。
• 2、评分时机(必评): 手术患者:入院、术前一日、手术当日、出院 化疗患者:入院、出院
转入24h内,病情变化时 Caprini0-1分、padua0-3分 每周评一次 Caprini≥2分、padua≥4分 每3天一次
如厕
床椅转移
行走
轮椅操作(代替步行):
上下楼梯
评定结果
案例
术后患者
王xx,女,61岁,因卵巢癌行广泛全 子宫+双附件切除+阑尾切除+大网膜 切除+部分肠管切除+端端吻合术+盆 腹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回室,留置 胃管,腹腔引流管,尿管,能自行翻 身。
谢谢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padua1分项目
• 年龄≥ 70 岁 • BMI≥30 • 心脏和(或)呼吸衰竭 • 急性心肌梗死和(或)缺血性脑卒中 • 急性感染和(或)风湿性疾病 • 正在进行激素治疗
padua2分项目
• 近期( ≤ 1个月)创伤或外科手术
padua3分项目
• 活动性恶性肿瘤,原位或远端转移和(或)6 个月内 接受过化疗和放疗
有潜在问题
躯体移动乏力。或者需要一些帮助,在移动过 程中,皮肤在一定程度上会碰到床单、椅子或 其他设施。在床上或椅子上可保持相对好的位 置。偶尔会滑落下来
5 摩擦和剪切力---3分
无明显问题
能独立在床上或椅子上移动并具有足够的肌 肉力量在移动时完全抬空躯体。在床上和椅 子上总是能保持良好的位置
6 营养摄取能力---1分
肌力评定量表

肌力评定内容目前肌力评估方法大致分两种:手法肌力检查、器械肌力检查手法肌力检查目前有3种标准:Lovett分级、M.R.C.分级、Kendall百分比器械肌力检查下又分:等长肌力测试、等张肌力检查、等速肌力测定。
一、肌力检查与评价肌力是指肌肉兴奋后收缩所产生的动力和张力,耐力则指维持一定时间收缩或多次反复收缩的能力。
决定肌力大小的因素有神经系统功能状态、肌肉的生理横断面、收缩前的肌肉长度和肌肉作用力臂长度,而耐力的大小则和可以取得的肌收缩的能量有关。
肌力检查的方法及评定:(一)手法检查与MMT(Ma nual Muscle Testi ng)六级标准衡量这种检查方法为目前最常用,衡量标准已为各国学者所认可。
1 【检查方法】先嘱被检查者作主动运动,注意观察其运动的力量和幅度;然后检查者给予一定的阻力,让被检查者作对抗运动,以判断肌力是否正常。
依次检查各关节的运动力量,并注意两侧对比。
(1)上肢肌力:双上肢前平举、侧平举、后举检查看关节肌肉力量;屈肘、伸肘,检查肱二头肌、肱三肌力量;屈腕、伸腕,检查腕部肌力量;五指分开相对、并拢、屈曲、伸直,检查各指关节肌肉力量。
(2)下肢肌力:仰卧位直抬腿、大腿内收、外展,检查髋关节屈曲、内收、外展肌肉力量;仰卧位直抬腿及膝关节屈曲,检查伸髋及屈膝肌群力量;仰卧位双下肢伸直,踝关节跖屈、背屈、内翻、外翻,检查踝关节肌肉力量。
2【评定标准】0级完全瘫痪,肌力完全丧失。
I级可见到或触摸到肌肉轻微的收缩,但无肢体运动。
□级肢体可在床上移动,但不能抬起。
川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W级能作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减弱。
V级肌力正常二、肌张力【定义】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
肌张力是维持身本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并表现为多种形式。
如人在静卧休息时,身体各部肌肉所具有的张力称静止性肌张力。
躯体站立时,虽不见肌肉显著收缩,但躯体前后肌肉亦保持一定张力,以维持站立姿势和身体稳定,称为姿势性肌张力。
提高学习能力因素诊断测验(FAT)(小三~小六)

提高学习能力因素诊断测验(FAT)(小三~小六)量表介绍:关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问题,国外有过许多研究。
一般说来,提高学习能力的主要因素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学习方法、学习热情、学生周围的环境以及与老师关系等。
因此,在学习指导中,要提高每个学生所具有的能力,也就是说要获得与智力相应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去调查这些主要因素的实际情况。
学习不良学生没有获得与其智力相应的学习能力,所以必须追究其原因,改进指导方法。
对已获得与智能相应的学习能力的学生,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也必须了解上述的各个主要的实际情况。
可是,以往的类似研究,虽然对学习能力与性格、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与家庭环境等进行了研究,但对主要因素的分析是零乱的,而且很少对这些主要因素进行综合诊断。
日本筑波大学教授松原连哉编制的《提高学习能力因素诊断测验》,就是对上述主要因素进行综合诊断的量表,我国心理测量专家对此进行了修订,并制订出中国的常模,成为适用于我国中小学生学习诊断与指导的标准化测验工具。
本测验不仅是中小学学生学习不良的理论研究、诊断及实际指导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也为教师和家长指导学生及孩子的学习提供极为丰富的资料。
小学用《提高学习能力因素诊断测验》由以下6个分量表组成: 1、在学校里的学习方法 2、在家里的学习方法 3、心理健康 4、身体健康 5、与老师关系6、家庭环境指导语:1.按你平时所想的和所做的,如实地回答。
2.每一个问题都要回答,但只能选择一个答案,如果认为没有合适的答案,可以选出与自己比较接近的答案。
3.不要与同学商量,不要照抄同学的答案。
4.不明白题目的意思,或者有不认识的字,可举手问老师。
测试题目:1、上课时,你是否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A 经常这样□ B 有时这样□ C 不这样2、上课时,你是否和周围人讲话?□ A 经常讲话□ B 有时讲话□ C 不讲话3、上课所需的东西(橡皮、练习本、尺等)你是否会忘记带?□ A 没有忘记带□ B 偶尔会忘记带□ C 经常会忘记带4、上课时,你是否想早些下课?□ A 有时想□ B 偶尔想□ C 不想5、上课时,你是否把重要的地方用笔划出来?□ A 经常画出来□ B 有时画出来□ C 不画出来6、不懂的地方,你是否主动问教师?□ A 经常问□ B 有时问□ C 不问7、上课时,你是否想把重要的地方当堂记牢?□ A 经常这样想□ B 有时这样想□ C 偶尔这样想8、不喜欢的课,你是否仍认真地听?□ A 不听□ B 不大听□ C 很认真地听9、上课时,你是否画漫画或乱涂乱写?□ A 不这样□ B 偶尔这样□ C 有时这样10、上课时,你是否会思想开小差?□ A 有时会□ B 偶尔会□ C 不会11、上课时,你被老师提问之后,是否会听不懂问的是什么?□ A 有时有□ B 偶尔有□ C 不有12、上课时,你是否会打哈欠?□ A 有时会□ B 偶尔会□ C 不会13、考试时,你是否从容易的题目做起?□ A 经常这样□ B 有时这样□ C 不这样14、考试的答卷你是否写得整齐?□ A 经常这样□ B 有时这样□ C 不这样15、考试的答卷写完后你是否从头再看一遍?□ A 经常会□ B 有时会□ C 偶尔会16、做功课时,你是否把必要的东西备齐?□ A 经常先备齐□ B 有时先备齐□ C 没有备齐就开始的时候多17、你是否想把字写整齐?□ A 经常想□ B 有时想□ C 不想18、你是否经常在固定的地方和固定的桌子上做功课?□ A 经常这样□ B 有时不这样□ C 不固定19、做功课的地方你是否整理干净?□ A 经常整理干净□ B 大致整理干净□ C 不整理干净20、如有课外作业你是否一回到家里就做?□ A 一回到家里就做的日子多□ B 睡觉前做的日子多□ C 每天不一样,有时会忘记21、你是否会把在学校里所学到的功课在家里再复习一次?□ A 对重要的课,经常这样做□ B 对重要的课,有时这样做□ C 不这样做22、考卷发下来后,你是否重新看一遍并改正错的地方?□ A 经常这样□ B 有时这样□ C 不这样23、你是否把第二天的功课,在前一天预习好?□ A 一般都预习□ B 有时预习□ C 不预习24、你是否在前一天把第二天的时间表安排好?□ A 经常在前一天安排好□ B 有时在前一天安排好□ C 不安排好25、你是否把做功课和玩耍分得很清楚?□ A 分得很清楚□ B 大致分开□ C 不大分开26、你有没有因玩过头,没有做功课的时间?□ A 经常有□ B 有时有□ C 没有27、你有没有边看电视或边听音乐边做功课?□ A 经常有□ B 有时有□ C 没有28、如有不懂的地方,你是否使用辞典,字典和参考书?□ A 经常使用□ B 有时使用□ C 不大使用29、你是否计划过星期天做什么功课?□ A 有时计划□ B 偶尔计划□ C 不计划30、对不懂的功课,你是否特别下功夫?□ A 有时下功夫□ B 偶尔下功夫□ C 不下功夫31、你是否认为只要用功不论是谁成绩都会比现在好?□ A 经常认为□ B 有时认为,有时不认为□ C 不认为32、进入被窝后,你是否会马上睡着?□ A 马上睡着□ B 有时睡着,有时睡不着□ C 怎么也睡不着33、你能不能在大人面前镇静自然地讲话?□ A 能够□ B 有时能够,有时不能够□ C 不能够34、在学校和家里,你是否有讨厌的事?□ A 有时有□ B 偶尔有□ C 没有35、你是不是对难的问题也总是努力做?□ A 总是努力做□ B 有时努力做、有时不努力做□ C 不努力做36、你会不会经常做可怕的梦?□ A 经常会做□ B 有时会做□ C 不会做37、你是否对考试的分数一直不放心?□ A 经常不放心□ B 有时不放心□ C 放心38、你是否对熟人都打招呼?□ A 对谁都能□ B 能对某些人□ C 多数不能39、你是否认为即使用功,成绩也不会比现在好?□ A 不认为□ B 有时认为,有时不认为□ C 经常认为40、你是否说笑话引人发笑?□ A 经常说□ B 偶尔说□ C 不说41、你有没有因不如意的事而感到不高兴?□ A 没有□ B 偶尔有□ C 有时有42、你受批评后,是否永远不会忘记?□ A 不会忘记□ B 有时不会忘记□ C 立刻忘记43、你是否有不喜欢的同学?□ A 有很多□ B 有一些□ C 没有44、你是否认为和同学相比,你一点都没有比他们好的地方?□ A 有时认为□ B 偶尔认为□ C 不认为45、你如有不高兴的事,是否会焦躁并对周围人发火或跟人打架?□ A 不会□ B 偶尔会□ C 有时会46、你是否一运动就疲倦?□ A 不疲倦□ B 略为疲倦□ C 马上就会疲倦47、你在家里吃饭,是否经常觉得好吃?□ A 经常觉得好吃□ B 一般性□ C 经常觉得不大好吃48、你是否会感冒?□ A 经常感冒□ B 不大感冒□ C 不感冒49、你是否有过因病经常不上课(不包括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麻疹)?□ A 有过5天以上□ B 有过2—4天□ C 没有过(包括1天) 50、你是否有过身体不舒服,不上体育课?□ A 有时有□ B 偶尔有□ C 没有51、你的眼睛是否会疲劳?□ A 经常会□ B 有时会□ C 不会52、早上你会不会立刻醒来?□ A 会立刻醒来□ B 根据不同的日子而不同□ C 怎么也醒不来53、你是否会头痛或肚子痛?□ A 有时会□ B 偶尔会□ C 不会54、体育课你是否快活?□ A 快活□ B 一般□ C 不大快活55、在学校里,你是否有过因身体不舒服到卫生室去?□ A 有时有□ B 偶尔有□ C 没有56、你是否有过因担心身体而不用功学习?□ A 有时有□ B 偶尔有□ C 没有57、半夜里,你是否会惊醒或说梦话?□ A 有时会□ B 偶尔会□ C 不会或者不知道58、你是否有过鼻子不通或喉咙痛?□ A 有时有□ B 偶尔有□ C 没有59、你是否生病吃过药?□ A 经常吃药□ B 偶尔吃药□ C 不吃药(不会生要吃药的病) 60、你是否到医生处看过病?□ A 经常去看□ B 偶尔去看□ C 不去看61、你是否和现在的任课老师一起玩?□ A 经常玩□ B 有时玩□ C 不玩62、你父母是否知道你的任课老师的情况?□ A 很知道□ B 大致知道□ C 不大知道63、如果任课老师不来上课,你是否感到寂寞?□ A 感到寂寞□ B 不感到什么□ C 有时感到高兴64、你有为难的事,是否对任课老师说?□ A 有时说□ B 偶尔说□ C 不说65、你是否有过被老师称赞后,就喜欢他(她)教的课?□ A 经常有□ B 偶尔有□ C 没有66、你是否有过被老师批评后,就不喜欢他教的课?□ A 有时有□ B 偶尔有□ C 没有67、你是否认为有的老师不等听清同学的话就批评同学?□ A 有□ B 说不出来□ C 没有68、你是否因老师常生气而感到不愉快?□ A 有时会□ B 偶尔会□ C 不会69、你认为老师不注意你吗?□ A 经常认为□ B 偶尔认为□ C 不认为70、你经常会被老师称赞吗?□ A 经常会□ B 偶尔会□ C 不会71、你会被老师警告吗?□ A 有时有□ B 偶尔有□ C 没有72、被老师责备后,你是否会生气?□ A有时会□ B 偶尔会□ C 不会73、你认为你学校的老师中好的老师多呢,还是好的老师少?□ A 好的老师多□ B 好的和不好的差不多□ C 好的老师少74、即使有不懂的地方,你也不去问老师吗?□ A 不问□ B 有时问,有时不问□ C 常问75、你是否认为老师打分数的方法不公平?□ A 有时认为□ B 偶尔认为□ C 不认为76、有不懂的功课时,家里的人是不是仔细教你?□ A 经常教□ B 有时教□ C 不大教77、你家里人是否参加学校家长会?□ A 每次都去□ B 有时去□ C 不去78、你家里的人是否经常考虑你的健康问题?□ A 经常考虑□ B 有时考虑□ C 不大考虑79、你有没有和家里的人一起愉快地玩过?□ A 有时有□ B 偶尔有□ C 没有80、你会不会因家里人争吵而感到不高兴?□ A 有时会□ B 偶尔会□ C 不会81、在家里吃饭时,是否边谈话边吃饭?□ A 经常是□ B 偶尔是□ C 不是82、朋友到你家来,你家里人是否高兴?□ A 一般是高兴的□ B 有时高兴,有时不高兴□ C 不大高兴83、你家里人是否说很忙而不理你?□ A 不是□ B 有时是□ C 经常是84、家里人是否仔细看你的考试成绩?□ A 经常是□ B 有时是□ C 不是85、做功课用的学习用品是否备齐?□ A 备齐□ B 大致备齐□ C 不够的东西很多86、对功课有用的报刊杂志,你是否订阅或买?□ A 订阅或买□ B 有时订阅,有时买□ C 不订不买87、你有没有因家里吵闹而不能学习?□ A 经常有□ B 偶尔有□ C 没有88、你放学回到家里,家里是否经常没有人?□ A 经常是□ B 有时是□ C 不是89、你有没有不放心家里的事而影响学习?□ A 有时有□ B 偶尔有□ C 没有90、你家里有没有你学习的地方(房间)?□ A 有自己单独的房间□ B 有和别人一起用的房间□ C 没有。
运动功能评定

运动功能评定一、肌力评定肌力是指肌肉收缩的力量。
肌力评定是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和肌群产生的最大收缩力量。
肌力评定是对神经、肌肉功能状态的一种检查方法,也是评定神经、肌肉损害程度和范围的一种重要手段。
及评定分徒手肌力检查和器械肌力测定。
(一)徒手肌力的检查1、概念根据受检肌肉和肌群的功能,当受试者处于不同的检查体位,然后嘱其分别在去除重力、抗重力和抗阻力的条件下做一定的动作,按照动作的活动范围及抗重力和抗阻力的情况将肌力进行分级。
2、标准国际上普遍应用的图,手机的检查方法是Lovett6级分级法。
1983年,美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在此分级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即MRC肌力分级法,表3-1肌力评定标准分级评级标准5 肌肉抗最大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5-肌肉抗较大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4+ 肌肉抗比中等度稍大的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4 肌肉抗中等度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4-肌肉抗比中度稍小的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3+ 肌肉抗重力时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肌肉抗较小阻力时活动关节达到部分范围3 肌肉抗重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3-肌肉抗重力,活动关节达到最大范围5的0%以上2+ 肌肉减重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肌肉抗重力活动关节达到最大范50围%以的下2 肌肉减重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2-肌肉减重活动关节达到最大范围5的0%以上1+ 肌肉减重活动关节达到最大范围5的0%以下1 可触及肌肉收缩,但无关节运动0 没有可以测到的肌肉收缩肢体肌群的手法肌力检查方法表3-2。
表3-2 上肢和下肢主要肌肉的手法肌力检查3、徒手肌力的检查的特点:1)简便,不需要特殊的检查器具;2)以自身各肢体的重量作为肌力评定标准,能够反映出与个人体格相对应的力量,比器械肌力测得所得数值更具有实用价值;3)定量分级标准较粗略;4)只能表明肌力的大小,不能表明肌肉收缩耐力。
4、徒手肌力检查的注意事项1)先向受试者说明检查的目的、步骤和方,消除其紧张,心里取得充分理解和合作。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评分方法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构成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是由60个项目组成的,每个项目的评分按5级制的评分进行。
每个项目后面共有5个等级共数十种选择,这五个等级是从无、轻度、中度、偏重与严重。
分别按照等级的程度用1、2、3、4、5组成。
①无,表示没有意识到该项目有问题。
②轻度,表示意识到该项目存在轻度的问题。
③中度,表示意识到该项目存在中等程度的问题。
④偏重,表示意识到该项目存在较重的问题。
⑤严重,表示意识到该项目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
3.评分方法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总均分是由60个项目的得.分加在一起除以60,得出受试者心理健康的总均分,表示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分为10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都是由6个项目组成的。
将每个分量表6项得分之和.除以6,就是该量表的平均分。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是采用五级计分法,即无为.1分,轻度为2分,中度为3分,偏重为4分,严重为5分。
4.判断心理健康的分数标准为了简便判断心理健康的程度,我们根据大量测试中学生的结果,以2分为判断心理健康是否存在问题的标准分数线。
心理健康总分如果低于2分,表示心理健康总体上是良好的。
如果心理健康总分超过2分,表示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果总均分在2-2.9分之间,表示心理健康总体上存在轻度问题。
心理健康总均分在3-3."分之间,表示心理健康存在中等程度的问题。
心理健康总均分在4-4.99分之间,表示心理健康在总体上存在较重的问题。
心理健康总均分在5分,表示心理健康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从心理健康总均分来判断心理健康是一个很重要的判断指标。
但是,心理健康总均分没有问题,不等于每一个分量表不存在问题。
一个中学生在焦虑分量表存在问题,但从总均分上看可能反映不出来。
因此,我们既要从均分上判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要从10个分量表去具体地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把总均分判断学生总体情况与分量表判断学生具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既全面又具体地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C
D
E
5
4
3
2
1
评定标准:
A—非常优秀,理想状态D—略有不足
B—优秀,满足要求E—不满足要求
C—基本满足要求
分数换算:
A—40分以上
B—30~40分
C—30分以下
评语
考核人签字
考核指标
考核项目
内容
评定
知识能力
知识力
充分具备现任职务所要求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业务知识。
A
B
C
D
E
5
4
3
2
1
工作能力
理解力
能充分理解上级指示,干净利落地完成本职工作任务,不需要上级反复指示。
A
B
C
D
E
5
4
3
2
1
判断力
能充分理解上级意图,正确把握现状,随机应变,恰当处理。
A
B
C
D
E
5
4
3
2
1
表达力
具备现任职务所要求的表达力,并能进行一般联络以及说明工作。
A
B
C
D
E
5
4
3
2
1
交涉力
在和企业内外人员交涉时,是否具备使双方诚服接受同意的能。
A
B
C
D
E
5
4
3
2
1
工作态度
纪律性
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规章,严格遵守工作汇总制度,按时进行工作报告。
A
B
C
D
E
5
4
3
2
1
协作性
在工作中,是否充分考虑别人的处境,是否主动协助上级做好工作。
A
B
C
D
E
5
4
3
2
1
积极性
对分配的任务是否不讲条件,主动积极,尽量多做工作,主动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