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水中的有机物
第9章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6/21/2020 10:10 AM
水污染控制工程
18
5 分段厌氧处理法
将水解酸化阶段和产甲烷阶段在不同的反应器中进行, 使两类微生物都能在各自的最适条件下生长繁殖;
酸化反应器水解和液化固态有机物为有机酸,缓冲和 稀释负荷冲击与有害物质,并将截留难降解的固态物 质;
甲烷化反应器可保持严格的厌氧条件和pH值,以有利 于甲烷菌的生长;
水污染控制工程
6
❖ 影响因素 1 温度
低温发酵:10~30℃ 中温发酵:30~40℃ 高温发酵:50~60℃
一般采用中温发酵。
6/21/2020 10:10 AM
水污染控制工程
7
2 pH值 适宜pH值范围: 6.8~7.2
3 混合程度 4 营养物比例
BOD5:N:P=200:5:1 5 有毒物质
分段厌氧处理法尚无定式,可以采用不同构筑物予以 组合。
6/21/2020 10:10 AM
水污染控制工程
19
三 厌氧处理法的设计
1 流程和设备的选择
处理工艺和设备的选择 消化温度
6/21/2020 10:10 AM
水污染控制工程
20
2 厌氧反应器的设计
V
qv t
或
V qv
N
式中: V: 反应区容积
BOD5:N:P=200:5:1 传统法:30-60d 高效法:4d
低
6/21/2020 10:10 AM
水污染控制工程
24
6/21/2020 10:10 AM
水污染控制工程
25
水污染控制工程
15
4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6/21/2020 10:10 AM
第九章 微生物生态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微生物生态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硝化作用2.菌根3.活性污泥(activated sludge):4.反硝化作用5.硫化作用6.氨化作用7.共生8.微生物生态学9.根际微生物:10.根圈效应:11.根土比:12.氨化作用:13.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gics):14.正常菌群(normal microflora):15.条件致病菌(oppotunist pathogen):16.拮抗(antagonism):17.寄生(parasitism):18.富营养化9eutrophication):19.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20.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21.TOD:22.DO:23.产甲烷细菌(methanogens)二、填空题1、从,,,生境中可以分离到嗜热微生物;从,和生境中可分离到嗜盐微生物。
2、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3种基本过程:、、。
3、微生物种群相互作用的基本类型包括:,,,、、和。
4、嗜热细菌耐高温的使DNA体外扩增技术得到突破,为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基础。
5、嗜生物推动的氮循环实际上是氮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其循环过程包括,,和。
6、按耐热能力的不同,嗜热微生物可被分成5个不同类型:,,,和。
7、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反应包括,,和。
8、评价有机化合物生物降解性的基本试验方法是和。
9、污水处理按程度可分为,和。
10、汞的微生物转化主要包括3个方面,和。
三、选择题(4个答案选1)1、总大肠菌群中不包括()。
A、克雷伯氏菌B、肠杆菌C、埃希氏菌D、芽孢杆菌2、下列有机物中最难被微生物降解的是()。
A、纤维素B、木质素C、半纤维素D、淀粉3、同化硝酸盐还原的酶可被下列哪种化合物抑制?()A、氨B、氧C、N2D、N2O4、异化硝酸盐还原的酶可被下列哪种化合物抑制?()A、氨B、氧C、N2 C、N2O5、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过程最类似于下面哪种微生物培养方式?()A、恒浊连续培养B、恒化连续培养C、恒浊分批培养D、恒化分批培养6、和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微生物是()。
2022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9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3讲基本营养物质和合成高分子课件鲁科版

【加固训练—拔高】 1.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 确的是( ) A.牛油、纤维素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D.浓硫酸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硫酸和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解析】选 B。牛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 化合物,A 错误;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B 正确;葡萄糖是单糖,不能 水解,C 错误;皮肤组成的重要成分是蛋白质,含有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显黄 色,浓硝酸沾到皮肤上能使皮肤变黄,这是由于浓硝酸和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D 错误。
【解析】选 B。糖元与纤维素、淀粉分子式均为[(C6H10O5)n],n 不同,不是同分 异构体、同系物关系,故 A 错误;糖元为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故 B 正确;糖元为多糖,遇 HCHO 的水溶液混合产生沉淀,不属于变性,蛋白质遇 HCHO 的水溶液才变性,故 C 错误;糖元为多糖,易溶于水,故 D 错误。
3.淀粉水解产物的检验: (1)检验淀粉水解及水解程度的实验步骤。
(2)实验现象及结论。
命题点:基本营养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基础性考点) 1.(2021·南昌模拟)新冠病毒(如图)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核酸由核苷酸组成,核 苷酸的单体由五碳糖 、磷酸基团和含氮碱基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和核酸均是高分子化合物 B.蛋白质中含 C、H、O、N 等元素 C.五碳糖(C5H10O5)与葡萄糖互为同系物 D.NaClO 溶液用作消毒剂,是因为 NaClO 能使病毒蛋白变性
【方法规律】常考易错点分析 (1)符合通式 Cn(H2O)m 的有机物不一定是糖类,如 CH3COOH[C2(H2O)2]符合通式, 属于酸类。 (2)油脂虽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多糖和蛋白质属于天然 高分子化合物。 (3)天然油脂是混合物,既具有酯的性质,又具有烯烃的不稳定性。 (4)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多种氨基酸的混合物,并不是纯净物。
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现代生活与化学9.1有机物的常识习题课件科粤版 (1)

9.1 有机物的常识
1.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 ) A.碳元素 B.氢元素 C.氧元素 D.氮元素
返回 目录
2. [化学观念之物质观]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 C) A.乙醇(C2H5OH) B.尿素[CO(NH2)2] C.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D.葡萄糖(C6H12O6)
用到的有机化合物是( C )
A.F
B.NaOH
C.CH4 D.Ce
返回 目录
10.有机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 有机物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购买酒精后可乘坐公交车回家 B.较高浓度的医用酒精稀释后也不能当白酒饮用 C.纯醋酸具有强腐蚀性,不能直接食用 D.发现厨房的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返回 目录
13.小松同学设计如图装置探究甲烷和氧化铜的反应(已知:
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实验开始时,应先通甲烷气体,再点燃酒精灯
B.反应结束后,熄灭A处酒精灯,可能会引起倒吸
C.从节能角度考虑,D处尾气最好转
移到装置A酒精灯火焰处点燃
D.装置A中粉末变红色,装置B中粉末变蓝色,说明甲
返回 目录
(2)发酵罐中,葡萄糖(C6H12O6)在酒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发 生分解反应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C_6_H_1_2_O_6_酒=_=_化=_=_酶=__2_C_2_H_5_O_H__+__2_C_O__2↑_______。
返回 目录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B_C_____(填字母)。 A.乙醇用途广泛,发展前景广阔 B.蒸馏塔中发生化学变化 C.使用酒精作消毒剂时,其浓度越大杀菌速度越快 D.乙醇汽油的使用,对缓解石油资源短缺有作用
微生物电解池(第9章)讲解学习

(一)异养细菌发酵制氢 (二)厌氧梭菌发酵制氢 (三)混合微生物发酵制氢 (四)活性污泥发酵制氢 (五)光合细菌利用有机废水制氢 (六)微型藻制氢 (七)甲醇制氢
气
氢
究
研
能量回收
能源型微生物研究
能源型微生物主要分类
根据安斯沃思的分类系统,运用伯杰细菌鉴定法和洛德的酵母菌 等鉴定法分类鉴定表明,能源性微生物的主要种类是:甲烷产生菌;乙 醇产生菌;氢气产生菌。
整体的物质传递系数可以分为两种阻力:
1 1 1
K k k CA
H2,w
H2,m
如果假设在阴极产生纯氢气,那么阴极表面的氢气浓度应等于纯氢气的 平衡浓度。根据亨利定律,则阴极室水中氢气的浓度为:
c H 2 ,C a c H H tH 2 ,2 g 5 .7 2 m 0 6 .0 /L 气 o m 4/l /0 L m 气 o 体 2 /L l液 o体 l 7 .体 2 6 1 4 m 0/L 液 ol 体
氢损失
相关计算题
使用下图所示的反应器,以生活污水为底物进行产氢测试。基于稳定运 行的系统,计算(a)假设Nafion117膜的厚度为0.0183 cm.膜与电极之间的 间距为8.6 cm2,求最大氢气过膜通量;(b)膜面积Am=11.9 cm2,40 h间歇流 实验后,计算氢气的容积损失(与9.2 mL的氢气回收量相比);(c)阴极热 压在膜上时,重复计算上述数值。
能量回收
氢损失
原因一
透过水和膜向阳极室扩散;
导
致
原因二
氢
微生物消耗氢的产甲烷作用以及利用其他电子受体(如硫
损
酸盐和硝酸盐)的呼吸作用;
失
原因三
氢气转化为甲烷的非生物过程(热力学自发的)。
第9章 水体中有机物分析

(2)溶解氧下垂曲线
当耗氧有机物进入水体中时,分解耗氧,使水体 的溶氧量下降,到饱和度以下时,空气中的氧向 水体补给,这种作用称为复氧作用。水中的饱和 溶氧浓度与实际浓度的差值称为氧亏值。复氧作 用受溶解定律与扩散定律的影响。将复氧、耗氧 随时间的变化综合起来考虑,可得到水体溶氧随 时间变化曲线。即---
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中有机物总量的综
合指标。能全面反映出水中有机物的污染程度。 TOC分析 仪--水样酸化后注入燃烧管,催化燃烧,吸收二氧化碳 而定量。
概
述
天然水体有机物含量较低,而养殖池塘较高,其来源含两个 方面:一是在水循环过程中所溶解和携带的有机物成分;而 是水生生物生命活动所产生的各种有机物。其分类如下:
分散度的大小
颗粒有机物 溶解--
有机物 对水环境污染危 害方式和影响
有毒-- 耗氧--
结构复杂程度 和产生方式
非腐殖质 腐殖质--
颗粒有机物(POM):Φ > 0.45ųm, 其在水体中逐步沉
降进入底泥,由有生命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组成。包含脂 肪酸、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12、单糖、氨基酸、 以及多核苷酸和三磷酸腺苷。水产上能吸附水中大量的有机、 无机物。
0.1~1
0.01~ 1.0
0.5~0.8 100
0.003~ 200
0.1
15~3060 1~10 25 1~6 21 1~2.5 0.5~0.8 300
第二节 天然水中的耗氧有机物
一、耗氧有机物 指水体中能够溶解氧所氧化的各种有机物,
主要包括动植物残体、生活污水以及某些工业废水中的碳水化 合物、脂肪、蛋白质、等易分解的有机物。(微生物作用 下)。——本身多数无毒或低毒。对水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使 水体耗氧,产生H2S、CH4等有毒物质。
高中化学第9章 第56讲 认识有机化合物---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

第56讲 认识有机化合物复习目标 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
3.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如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
4.能够正确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考点一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根据元素组成分类有机化合物⎩⎪⎨⎪⎧烃:烷烃、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等烃的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醛、酮、羧酸、酯等2.按碳骨架分类3.按官能团分类(1)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2)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类别官能团典型代表物名称、结构简式烷烃甲烷CH4烯烃(碳碳双键)乙烯CH2==CH2炔烃—C≡C—(碳碳三键) 乙炔CH≡CH芳香烃苯卤代烃(碳卤键)溴乙烷CH3CH2Br醇—OH(羟基) 乙醇CH3CH2OH酚苯酚醚(醚键)乙醚CH3CH2OCH2CH3醛(醛基)乙醛CH3CHO酮(酮羰基)丙酮CH3COCH3羧酸(羧基)乙酸CH3COOH酯(酯基)乙酸乙酯CH3COOCH2CH3胺—NH2(氨基)苯胺酰胺(酰胺基)乙酰胺CH3CONH2氨基酸—NH2(氨基)、—COOH(羧基)甘氨酸(二)有机化合物的命名1.有机化合物常用的表示方法有机化合物名称结构式结构简式键线式2-甲基-1-丁烯2-丙醇或CH3CH(OH)CH32.有机化合物的命名(1)烷烃(2)含官能团的有机物,与烷烃命名类似。
注意卤代烃中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看待。
酯是由对应的羧酸与醇(或酚)的名称组合,即某酸某酯。
聚合物:在单体名称前面加“聚”。
(3)苯的同系物: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所得到的一系列产物。
①习惯命名:用邻、间、对。
②系统命名法将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编号,以某个甲基所在的碳原子的位置为1号,选取最小位次号给另一甲基编号。
大邑县第九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章现代生活与化学9.1有机物的常识教案新版粤教版

9.1 有机物的常识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学习目标1、知道常见的用来提炼金属的矿石,记住可用来炼铁的矿石。
2、了解炼铁的基本原理。
3、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二、知识准备1、分析“真金不怕火炼”的原因,以及钠、镁等金属为什么在自然界中不能以单质形式存在,而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各种矿物之中的原因。
2、铁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矿物中,我们怎样可得到铁单质?三、学习探究【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14-15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地壳中居前五位的元素含量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常见的铁、铜、铝的矿石主要有哪些?其主要成分是什么?【交流学习】1、根据课本第16-17页内容,比较哪种铁矿石最适宜炼铁。
(提示:可考虑铁元素的含量高低及在冶炼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大小)2、【观察思考】观察老师演示p16页图8-20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出现现象的【交流讨论】1、实验开始时,先,再,这样做的目的是。
2、实验结束时,要先,再,原因是。
3、最后导气管中的气体为何要接一个燃着的酒精灯?4、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中,一氧化碳具有性,做剂。
5、工业炼铁的主要设备是,原料是、、、等。
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工业炼铁中焦炭如何转化为一氧化碳。
7、工业炼铁中是否得到纯净的铁?【自主学习】请完成下列计算(1)100吨含杂质3%的磁铁矿石中有多少四氧化三铁?(2)200吨含三氧化二铁97%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3)含铁95%的生铁1000吨中纯铁的质量是多少?(4)某炼铁厂利用含三氧化三铁80%的赤铁矿石100吨可得到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精讲点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纯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因此,如果物质中含有杂质,要把杂质的质量除去,代入纯物质的质量进行计算。
【交流学习】小组内互相检查做题情况,找出出错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5/19 8
(二)化学需氧量(COD)
• 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氧化水中有 机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换算为氧的 mg/L表示,所用氧化剂如重铬酸钾(CODCr) 和高锰酸钾(CODMn)。 • 海水因含氯离子很高,国家标准规定采用 碱性高锰酸钾法测定COD • COD值包含了水中还原性物质成分,反映水 中还原性物质的污染程度,有机物是水中 主要的还原性物质。
2015/5/19 5
有毒有机污染物
• 指本身具有生物毒性的各种有机化合物;导致水 体污染,直接危害水生生物,并通过食物链传递 和积累危害动物和人类健康。如农药、多氯联苯 (PCBs)、多环芳香烃类(PAHs)、酚类、石油 污染物等。 • 在水中分解途径:光解、水解和生物降解 • 研究热点:水体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化学行为 (存在状态、迁移、转化和生物积累)
239
2015/5/19 16
四、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富集
• 1. 2. 影响生物富集的因素(其它内容选读): 污染物的性质:降解性小、脂溶性高、水溶性 低的,生物富集系数高 生物特性:指生物种类,(1)生物体脂肪含量, 持久性有机物主要积累于脂肪;(2)体内分解 酶的活性,活性越强,越不容易积累。 环境条件:包括水温、盐度、硬度、pH、DO和 光照,一方面通过影响污染物在水中的分解转 化,另一方面影响水生生物生命活动过程。
2015/5/19 14
• 优先污染物:指那些毒性大、自然降解能 力弱、污染普遍的污染物进行优先研究和 控制。许多国家提出了各自优先污染物的 “黑名单”,我国提出的优先污染物有68种, 其中有毒有机污染物58种,见附录6,P367。
2015/5/19
15
三、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
• 一般在mg/L数量级以下 • 危害:通过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实现 • 7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主要危害:P238-
酚类污染
• 天然水体中低浓度酚主要来自粪便和含氮有机 物的分解,而高浓度酚来自工业“三废”,如 焦化厂、煤气站、绝缘材料厂、化工厂、炼油 厂、制药厂等
• 酚属高毒类,低浓度能使蛋白质变性,高浓度 则使蛋白质沉淀,对各种细胞有直接毒害,对 生物表皮和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 酚嗅觉阈值低,低浓度酚的污染水体,能影响 鱼类回游繁殖,鱼肉有异味。
END
2015/5/19 27
第9章 水中的有机物
王燕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第一节 概述
• 水中有机物的来源:水循环过程的溶解与携带、 水生生物所产生 一、天然水中有机物的种类 (一)颗粒状有机物和溶解性有机物(按有机物在 水中分散状态分类) • 颗粒状有机物(POM):指以颗粒状存在的有机 物(颗粒物:颗粒直径大于0.45μm的悬浮物), 由有生命的有机体(如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组 成。
富营养化
• 富营养化:指水体因接纳大量NP等营养 物质引起藻类等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最 终可能导致鱼类和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 水体污染现象。
• 通常人类活动引起
• 水体衰老的表现
• 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发生在湖泊水库和海湾中(静水)
2015/5/19 20
富营养化(续)
• 藻类的畸形繁殖导致生物多样性指数下 降,种群之间竞争减少,藻类以硅藻、 绿藻为主转为以蓝藻为主; • 上层水体DO过饱和,藻类死亡下沉,分 解耗氧,下层出现厌氧; • 藻类死亡分解产生营养盐又供藻类繁殖; • 富营养化水体,即使切断外营养源,也 难自净。
2015/5/19 23
有机氯和多氯联苯对水生生物的 毒害作用
• 对浮游植物的毒害:水生植物和藻类对农
药吸收快,并沿食物链转移,最后积累于
鱼、虾、贝类体内。毒性因浮游植物种类
而异,因此,在受污染水域,由于藻类的 选择性中毒,导致植物区系平衡的破坏, 即引起敏感种类的衰亡和抗性种类的茂盛。
2015/5/19 24
2015/5/19 9
(三)总需氧量(TOD)
• 指水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燃烧变成稳定的氧 化物所需要的氧量。
(四)总有机碳(TOC)
•指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中有机物总量的综
合指标,采用TOC分析仪测定。
2015/5/19
10
第二节 天然水中的耗氧有机物
一、耗氧有机物的种类及来源(略-基本)
二、耗氧有机物的变化(略-基本或选读) 三、水中的腐殖质
② 腐殖酸能与水中颗粒物结合,这不仅改变了两者 在水环境中的迁移、沉降特性,而且影响它们对
重金属及其它污染物的吸附特性;
③ 腐殖酸对水中的有毒有机污染物具有吸附和促进 溶解作用,从而影响它们的迁移、转化和分布。
2015/5/19 12
2 腐殖质对水体其它性质的影响
① 对水体酸度的缓冲作用
② 染色作用
有机氯和多氯联苯对水生生物的毒害 作用(续)
• 对鱼贝类的毒害: • 短期影响:立即回避、急性致死、活动减弱、 失去平衡、麻痹作用 • 长期影响:慢性中毒、生长减缓、失去种群竞 争能力、生理生殖机制改变。 • 鱼贝类对氯化烃污染物具有高度富集能力,特 别富集于卵黄内,降低繁殖率,严重破坏渔业 资源。
2015/5/19 25
三、石油污染
• 油污染是海洋污染特别是河口港湾水域 污染的最突出问题。 毒性: • 石油污染对生物资源的一种主要短期危 害是:引起经济鱼贝类着臭。 • 石油污染对水生生物的长期危害往往比 短期危害更为严重(BOD高,引起缺 氧)。 • 贝类对石油污染的忍受力比鱼虾类强
2015/5/19 26
2015/5/19 22
二、合成有机化合物污染
• 主要为:有机农药和多氯联苯 • 有机农药主要包括:重金属农药、有机 磷农药、有机氯农药 • 重金属农药:其污染取决于重金属元素 (汞、铜、铅、砷) • 有机磷农药:多剧毒、也能生物体蓄积, 但在环境中易分解 • 有机氯农药:毒性强,残效长,稳定性 高,持久性有机物
2015/5/19 21
赤
潮
• 指由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和高度密集引起水体变 色的自然现象。 • 海域的富营养化可能导致赤潮,水体处于富营 养状态,容易出现赤潮; • 赤潮是耗氧有机物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的综合 结果; • 赤潮不一定是红色的,不同赤潮生物引起“赤 潮”的颜色不相同; • 后果:DO消耗殆尽,水产动物窒息,赤潮毒 素。
③ 絮凝作用
④ 氧化还原作用
•
总之,腐殖质影响和制约有机、无机污染
物在水中的化学和生物学行为。
2015/5/19
13
第三节 水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基本概念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有一部分 有毒有机污染物降解缓慢,在水环境中滞留时间 长,可通过生物放大和食物链的富集输送作用对 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构成直接威胁。 • 一般将半衰期3-6个月以上的污染物称持久性污染 物,水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主要为人工合成有 机物。 • 这些物质在水环境中的化学行为(光解、水解、 微生物降解、分配、吸附、挥发、生物富集等) 及其危害,研究与控制是当前研究热点。
(一)来源和分类(略)
(二)组成和结构(选读) (三)腐殖质在水环境中的作用及其对水质的影响
1 腐殖质的吸附作用
2 腐殖质对水体其它性质的影响
2015/5/19 11
1 腐殖质的吸附作用
① 腐殖质几乎可与所有环境物质发生吸附反应,其 吸附作用对重金属在水中的迁移转化、形态分配
和生物活性有重要影响;
2015/5/19 6
二、反映有机物含量的水质参数
(一)生化需氧量(BOD)
(二)化学需氧量(COD) (三)总需氧量(TOD)
(四)总有机碳(TOC)
2015/5/19
7
(一)生化需氧量(BOD)
• 指好氧条件下,单位体积水中需氧物质生 化分解过程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规定在20℃时, 水中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分解,5天 内所消耗的DO量,以mg/L表示。
2015/5/19 4
耗氧有机物(续)
• 耗氧有机物本身多数无毒或低毒,在DO充 分下,降解最终产物CO2、H2O,对水体无害; 氧补给不及时,DO迅速降低,行厌氧分解, 产生有机酸、醇、醛类物质及其它还原性 产物如H2S、CH4,使水体缺氧、变黑发臭, 水质恶化,导致鱼类及水生生物缺氧窒息 或中毒死亡。
2015/5/19 2
• 溶解性有机物(DOM):小于0.45μm的部分,包 括胶体和真溶液两种状态,例如碳水化合物、蛋 白质、类脂化合物、腐殖质等 (二)耗氧有机物和有毒有机污染物(按对水质影
响和危害方式分类)
• 耗氧有机物:
• 有毒有机污染物:
2015/5/19 3
耗氧有机物
• 能被氧化是各种有机物的共同特性,但被氧 化的难易程度不同,许多有机物需在强氧化 剂作用下才能被氧化。 • 耗氧有机物:指水体中能被溶解氧所氧化的 各种有机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 质(分解产物N,富营养化)等,它们在微生 物作用下氧化分解需要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 氧,使水质恶化。
17
3.
2015/5/19
三类有机物的污染
一、耗氧有机物
二、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如有机氯、有机磷
三、天然产物:石油
2015/5/19
18
一、耗氧有机物的污染
• 生活污水、畜牧业等碳水化合物、脂肪、
蛋白质等易分解的有机物,消耗水体DO; 并且,产生的N、P类植物营养元素,与 水体富营养化有关。
2015/5/19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