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

合集下载

《古诗两首》教学课件

《古诗两首》教学课件

眠:睡觉。 觉:感觉,知道。 闻:听见,听到。 啼:鸟的叫声。
春晓
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第一句讲春天的夜里睡得很 香,不知不觉地天已亮了, 处 处 闻 啼 鸟。窗外传来一片悦耳的鸟叫声。 夜 来 风 雨 声,第二句讲蒙胧中想起昨天夜里 听见刮风下雨的声音,经过风 花 落 知 多 少。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凋落
4古诗两首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两首古诗 。 3、学习《春晓》,感悟意境 ,练习背诵。
古诗两首
冬眠
到处
见闻
乡村
童话
居住
烟花
散步
古 居
诗 醉
首 烟
眠 童
处 散
闻 忙

加笔画、加偏旁组字
自----首 十----古 古----居
亡----忙
因----烟
口----知
换笔画、换偏旁组字
读----诗 对---树---村 睡---眠
闪---问---间---闻 屋---居 醒---醉
亲---童 外---处 岁---多 放----散
春晓
孟浩然
春 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晓
晓,天亮。春晓:春天的早晨。
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学习目标
学习《村居》,练习背诵。


农村 居住
风筝源于我国,又名风鸢(yuān),纸
鹞(yào),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趁 堤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jué觉得

jiào午觉
gèng更加

gēng更夫
柳宗元,中唐著名 的文学家、哲学家,唐 宋八大家之一。其中最 有成就的是散文,但其 诗歌也很有特色。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江雪》全诗描绘的是 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体 现了诗人傲岸不屈的性格。
诗意:
所有的山都看不到飞鸟的 影子,所有的小路都没有人的 踪影。孤零零地一条小船上, 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 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 面上独自垂钓。
尤袤,南宋诗人。 字延之,号遂初 居士。晚年号乐 溪,木石老逸民。
雪(节选) 南宋 尤袤

睡觉不知雪, 但惊窗户明。 飞花厚一尺, 和月照三更。
《雪》描绘了一场夜 雪,表现了雪的大和悄无 声息,将夜雪景色描写得 生动逼真,表达了诗人对 雪景的喜爱之情。
诗意: 一觉醒来,不知道外面悄 悄地下了一场大雪,只是惊讶 于窗外一片通明。来到窗前, 只见大雪下了足足一尺厚,积 雪在月光的笼照下,闪耀着清 冷的光辉。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6篇)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6篇)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6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三篇】小编整理了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古诗两首》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能正确书写7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对诗句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2.难点:体会诗的意境。

三、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

四、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敕勒歌》。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会辽阔壮美的草原风光。

教学重难点:1、背诵课文。

2、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理解诗意。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谈话引出课题。

语文版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荷语无声- 荷语无声2、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诗句,纠正字音,再把课文读通顺。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

提醒“见”的读音。

三、熟读课文,理解词语。

1.自学诗文。

2.小组交流。

3.指名读。

说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蓝蓝的天空,辽阔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壮的牛羊。

) 4、学生对读懂的词语和不明白的词语进行交流,针对学生不明白的词语教师解疑。

四、赏读讨论,背诵诗文。

1.学了这首古诗,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为什么?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

①小组讨论。

②集体汇报,教师随机点拨2.背诵诗文。

这首诗就像一幅鲜活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

让我们再想象一下诗中壮美的情景,有感情地背诵一遍。

五、忆生字,指导书写。

1.读要求会写的字:首、川、似。

2.按结构记忆字形。

独体字:首、川。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小路
篱落疏疏一径深。
儿童急走追黄蝶
油 菜 花
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名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小组合作想象表演这一场景,并试着编一个小故 事。
诗意: 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 小路伸向远方, 树上的花已经落了, 但树叶还不茂密。 一个孩子奔跑追赶一 只黄蝴蝶, 蝴蝶飞入金黄色的油 菜花中找不到了。
是什么季节?
2、古诗两首
《草》:白居易,唐代诗人。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南宋诗人。
我 会 认
枯 荣 宿 徐
干枯 光荣 宿舍 姓徐

篱 疏 未
篱笆 疏远 未来

白居易(唐)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离离:草茂盛的样子。 岁:年。 枯:干枯,指秋季。 荣:茂盛,指春季。 尽:完。
看了插图,我还能编个故事。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哪张图是枯? 哪张图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唐)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诗意: 原野上茂盛的小草, 每年的秋天枯死,第二年春天又长得茂盛。 野火不管怎么烧也烧不完, 只要春风一吹,小草又重新生长。
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飞儿树篱 入童头落 宿 杨 菜急花疏万新 花走落疏里市 徐 无追未一( 宋 处黄成径)公 寻蝶阴深 店 。,。,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课文讲解一、【多音字组词】重:chóng(重复、重新)只:zhǐ(只有、只好)zhòng(重量、重担)zhī(船只、一只鸡)二、词语解释:【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缘】因为。

【莫】不要。

【识】认识,了解。

三、释句导读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句诗的意思是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

这是作者由看到的景象产生的联想,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诗句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耐人寻味,它启迪我们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合理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的意思是,来时翻过一座座山,涉过一道道水,还以为前面没有了路,可是走着走着,前面又出现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村庄,于是悟到一条人生哲理:经过坎坷曲折之后,往往会突然出现坦途。

这句诗在写景中寓有一定的人生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

现在常用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四、课文解读(一)、《题西林壁》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

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路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

前两行诗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睱接。

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是荫天蔽日,从近处看则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嶂;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庐山空间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古诗两首(夜宿山寺、敕勒歌)

古诗两首(夜宿山寺、敕勒歌)
我们的祖国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自 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用自己的方式描绘 祖国的风光,有人作画、有人作诗。接下 来,我们一起学习《古诗两首》,看看诗人 笔下描绘的是哪里的美景,又是用的什么 方式呢?
18 古诗两首
夜宿山寺
敕勒歌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cāng

天苍苍 苍茫 苍老 苍白
一夜之间,妈妈仿佛苍老了许多。
máng

茫然 迷茫 野茫茫 大海茫茫
牛羊在野茫茫的草原上悠闲地吃草。
课文结构
位置
阴山下
敕勒歌
天: 苍茫似穹庐
辽阔壮美
课后习题2.读诗句,想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示例: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我仿佛看到山上
寺院的高楼,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诗人站在楼上
住宿 寺庙 危险 星辰 恐怕 吃惊 好似
lǒng cāng máng
庐山

笼罩 苍 茫
多音字
宿
xiǔ(一宿 sù(住宿
两宿) 宿舍)

shì(似的) sì(似乎 好似)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危楼:高楼
星辰:天上的星星。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方法?
夸张 想象
我会写
wēi

危险 危机 危楼 危及 这座危楼已经不能住人了。
gǎn

勇敢 果敢 不敢 胆敢
我吓得不敢往外看。
jīng

惊动 受惊 惊吓 吃惊 惊喜 孩子们在睡觉,我们不要惊动他们。
课文结构 楼高 景物 高 手 百尺 可摘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阴雨》 唐· 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恢意懒的王安 石,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 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 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 是勉强的、违心的。
显而易见,这种际遇心境下,写作 《泊船瓜洲》,也就难免字里行间, 贮满忧郁、伤感、消沉之情,也就 难免不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深深 的眷恋之意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生字在诗中的意思。

(2)理解诗句意思,想像诗句所描绘美景,受到美好景致感染,体会作者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过程与方法(1)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合作探究,借助注释和所搜集到的资料理解古诗的意思及内容。

(2)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想像画面,感悟诗中美景,体会作者喜悦之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流露在诗中的喜爱和赞叹之情。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积累古诗的浓厚兴趣。

4、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难点:想像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准备〗1、反映古诗美景的教学挂图或影像资料。

2、收集诗人的生平资料。

〖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江畔独步寻花》,理解古诗的大意,想像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流露在诗中的喜悦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理解诗题1、谈话:同学们,唐诗宋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被广为传诵。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歌的天地,感悟诗歌的魅力。

2、板书诗题:江畔独步寻花提问:江畔指什么?独步怎么理解?诗题的意思呢?明确:诗人独自一人在江边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设计意图】抓住课题质疑,有利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为深入学习文本打下基础。

二、交流资料,简介诗人1、交流资料同学们,你对杜甫有哪些了解呢?现在,就请大家把课下搜集到的资料展示出来。

让老师也做回小记者采访一下。

(师生活动、展示资料)2、简介诗人及写作背景【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本环节以交流展示资料、答小记者问等活动形式,更有利于课堂的开放性及创新性。

三、合作探究、感知诗意1、自读自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理解词意,进而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采用边读边画边批的方式学习。

2、小组讨论、交流、继续研究。

3、交流反馈,重点引导:(1)词意:江畔,读音pàn,部首为田,意为江边;懒困:读音lǎn,意为:又懒又困;倚:读音yǐ,意为倚仗。

(2)理解诗意:黄师塔前的江水向东流去,春光把人熏得又懒又困,我倚仗着暖洋洋的春风游春。

一丛丛桃花盛开着,仿佛是没有主人,究竟是深红的桃花可爱还是浅红的桃花可爱?4、学生尝试自己翻译诗意。

【设计意图】郭末若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

把阅读、理解、品味、感悟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教师,让教师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本环节的实践,正是以质疑明确学习方向,以自读自悟感悟文本内涵,以合作交流加深内容理解来体现这些理念的。

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四、诵读诗句,感悟诗境1、划节奏感情朗读全诗,再悟诗意。

黄师/ 塔前/ 江水东,春光/ 懒困/ 倚微风。

桃花/ 一簇/ 开无主,可爱/ 深红/ 爱浅红?2、教师解读古诗,学生想像感悟诗境(出示影像资料或有关挂图)教师:同学们,诗的第一行点明作者寻花的地点,有古塔,有滔滔不绝的灌水,美景初步呈现;第二行点明寻花的季节,表面看似春光使人懒困,实际上则是表达暖洋洋的春光使人感到舒服,在这里作者运用一个“倚”字,突现了自己对春风的喜爱。

诗的三四行,作者抓住重在“花”,简短的14个字,把桃花的美及诗人的喜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究竟是深红的桃花可爱还是浅红的桃花可爱呢?实际上是这里的花实在太多太可爱,作者爱不过来的情感再现。

3、学生自读、小组交流读、感悟诗境。

4、朗诵全诗,感悟诗歌内涵。

【设计意图】诗歌的节奏,韵律要通过读来感受。

诗歌所蕴藏的感情内涵也要通过读来体会。

读,不仅是信息领悟所必需,也是感染他人产生共鸣之所需。

所以对诗歌不仅要求朗读,还要能朗诵,读出情和意。

因此,本环节的教学,采用划节奏朗读及结合古诗解读,让学生对古诗有更深一层的认识,以利于更好地在读中理解古诗,感悟内涵。

五、总结中心,升华主题1、课堂总结:《江畔独步寻花》这首古诗诗人借助桃花、春风、春光等景物描绘出春天美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无比喜爱与赞美。

这首诗娓娓道来,自然清新,没有丝毫雕饰的痕迹,使人感到意韵无穷。

2、升华主题:同学们,这首诗是作者饱经“安史之乱”后得以安居时,在外出踏春时写下七首同题绝句之一。

全诗极力表达出诗人爱花、赏花时的喜悦及对宁静生活的热爱之情。

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我们呢?(畅所欲言)【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渗透教育,是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

即利用文章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

本环节的实践,不仅让学生领悟了诗歌的内涵,更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六、作业布置,拓展延伸1、背诵并默写全诗,感悟古诗内涵。

2、结合文中图画,想像古诗美景,改写《江畔独步寻花》。

【设计意图】掌握学习诗歌的根本:积累。

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及写作能力的提高。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书湖阴先生壁》,理解诗意,想像诗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理解诗题1、谈话:同学们《江畔独步寻花》一诗向我们呈现出一幅春景图,让我们流连忘返。

这节课,我们再随从宋代诗人王安石去他的好朋友家里看看,感悟一下夏季的独特。

2、板书诗题:书湖阴先生壁谈话:我们曾经学过《题西林壁》,知道了诗人是将诗写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

无独有偶,今天我们要学的《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也是将诗写在了墙壁上。

诗题可理解为?明确:题写在湖阴先生庭院墙壁上的诗。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对旧知的回顾,迁移对新知的理解。

设疑导读,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

二、交流资料,简介诗人1、交流资料同学们,你对王安石有哪些了解呢?现在,就请大家把课下搜集到的资料展示出来。

让老师也做回小记者采访一下。

(师生活动、展示资料)2、简介诗人及写作背景【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本环节以交流展示资料、答小记者问等活动形式,更有利于课堂的开放性及创新性。

三、合作探究、感知诗意1、自读自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理解词意,进而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采用边读边画边批的方式学习。

2、小组讨论、交流、继续研究。

3、交流反馈,重点引导:(1)词意:长扫:即常扫,指经常打扫;净:干净。

畦,读音qí,意为田园中划有界限的长条方块。

排闼:读音tà,推开门,排为推,闼为门。

(2)理解诗意: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

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4、学生尝试自己翻译诗意。

【设计意图】郭末若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

把阅读、理解、品味、感悟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教师,让教师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本环节的实践,正是以质疑明确学习方向,以自读自悟感悟文本内涵,以合作交流加深内容理解来体现这些理念的。

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四、诵读诗句,感悟诗境1、划节奏感情朗读全诗,再悟诗意。

2、深入理解诗句,感悟诗境(出示影像资料或有关挂图,提出问题)(1)诗人去拜访朋友湖阴先生,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湖阴先生庭院的干净的?(2)本诗哪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3)全诗哪些诗句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哪些诗句表现了主人的品质高洁?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重点引导:(1)“净”,是通过“无苔”二字体现的。

教师导入: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

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

而今,庭院经常打扫,总是干干净净的,叫人感觉舒适。

继续导入:更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木,一畦畦,整整齐齐,都是主人亲手栽种,这更令人心旷神怡。

所以这两句再读的时候,要注意表达作者心情的愉快。

自读自悟,想像画面,感悟诗境。

(2)含有“护”“绕”二字的两句诗“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采用了拟人手法。

教师导入: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

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

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

一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碧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

边读边悟,想像画面,感悟诗境。

(3)“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表现了主人的高洁。

3、学生在此基础上自读、小组交流读、感悟诗境。

4、朗诵全诗,感悟诗歌内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词句进行品读,读中感悟,以读促思,帮助学生走进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并被诗歌所蕴涵的情感所熏陶、感染,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五、总结中心,升华主题1、课堂总结:《书湖阴先生壁》描写的是湖阴先生家庭的清幽,院内、院外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湖阴先生庭院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闲适心情。

2、升华主题:同学们,本诗通过描写湖阴先生庭院内简朴的居室,异常洁净,院外的山水农田,青绿有情,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美丽大自然的赞美,更赞美了湖阴先生高洁的人格品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渗透教育,是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

即利用文章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

本环节的实践,不仅让学生领悟了诗歌的内涵,更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六、作业布置,拓展延伸1、背诵并默写全诗,感悟古诗内涵。

2、结合诗歌,在想像画面,感悟诗境的基础上,《书湖阴先生壁》一诗配幅插图。

【设计意图】掌握学习诗歌的根本----积累。

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板书设计〗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师/ 塔前/ 江水东,春光/ 懒困/ 倚微风。

桃花/ 一簇/ 开无主,可爱/ 深红/ 爱浅红?【设计意图】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图文结合,增强美感。

第三课时一、辨字组词。

倚( ) 畦( ) 闼( ) 懒( )崎( ) 蛙( ) 阔( ) 獭( )二、小小翻译家。

先说说带点字词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一簇:_________________无主:_________________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