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第二章各国中央银行制度比较

联邦储备银行职责
• 检查该区州注册银行; • 审批银行合并申请; • 进行资金划拨清算; • 货币发行管理; • 确定本区贴现率、管理贴现操作窗口; • 对辖区会员银行提供贷款; • 研究本地区经济和货币政策,并公布研究
结果。
第二章各国中央银行制度比较
第二章各国中央银行制度比较
二、组织结构
• 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 • 职能机构:政策与市场部、金融机构与
监督部和业务与服务部。每个部下设相 应的职能机构。 • 分支机构:8个城市设有分行,4个城市 设有代表处。
第二章各国中央银行制度比较
•
英 格 兰 银 行 机 构 设 置 图
• •
•
•英格兰银行董事会
•
•
常稽 务核 委委 员员 会会
• 1844年7月29日《皮尔条例》的通过,为英格兰银行作为 中央银行提供了法律保证。
• 1854年,英格兰银行成为银行的银行。 • 1928年成为英国唯一的发行银行。 • 1946年收归国有。 • 1979年4月公布了第一个完整的银行法,对英格兰银行的
权力做了详尽的规定。
第二章各国中央银行制度比较
务
邦 储 备 银 行
事
律
事 会 办 公
书
币 金 融 政 策
行 管 理 主 任
计 官 办 公
邦 储 备 银 行
行 监 督 管 理
部 部 业 部 部 室 室 主 办室 活部
务
任公
动
部
办室
主
公
任
室
办
公
室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内部部门设置
第二章各国中央银行制度比较
联邦储备委员会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前言1、银行体制的内涵及构成要素所谓银行体制,是指银行体系的组织形式、框架结构、运行机制、业务分工、管理制度、构造方式、发展战略模式、运行环境和总体效应等相关金融要素的有机整体。
银行体制的构成要素:组织形式、框架结构、运行机制、业务分工、管理制度、构造方式、发展战略模式、运行环境、总体效应。
2.金融倾斜的内涵金融倾斜是指在世界各国金融发展中,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不均衡发展,先有间接金融,后有直接金融,间接金融业务占有量比直接金融大的不均衡状态。
第一章各国商业银行体制比较1、试比较各国商业银行的类型及名称。
(大概看看)(1)、美国的商业银行:按管理体制划分:1、国民银行、州银行2、会员银行、非会员银行(2)、英国的商业银行:按业务性质划分:零售性银行(清算银行)、商人银行、贴现行、外国银行(3)、法国的商业银行:按所有权划分:1、存款银行(注册银行)2、国营银行、私营银行、受外国控制的银行(4)、德国的商业银行:按公私法规管理划分:按私法设立:三大银行、区域性银行、私人银行、外国银行(5)、日本的商业银行:按区域划分:都市银行、地方银行(6)、意大利的商业银行:普通银行——国有化商业银行:公立银行、国民利益银行(7)、新加坡的商业银行:按领取的营业执照划分领取全国性银行执照的商业银行、领取限制性银行执照的商业银行、领取境外执照的商业银行(8)、印度的商业银行:按所有权划分国有化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农村地区银行、外国银行(9)、中国的商业银行:五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工,农,中,建,交)2、各国商业银行外部组织形式模式有哪些?(详细看)一、外部组织形式比较(一)单一银行制度(独家银行制)是指一家商业银行原则上只有一个营业机构,不能再设立分支行的一种组织制度。
美国为典型。
优点:1、防止垄断。
2、降低成本3、服务地方4、政策一致不足:1、限制了银行业务的开展,限制了银行的经营和业务创新,不利于规模效益的提高。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银行体制:是指银行体系的组织形式、框架结构、运行机制、业务分工、管理制度、构造方式、发展战略模式、运行环境和总体效应等相关金融要素的有机整体。
银行公会(协会):银行协会是协调银行间关系、促进银行间合作的全国性或地区性同业协商机构,是一种非官方、非盈利的金融行业组织。
金融倾斜:是指在世界各国金融发展中,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不均衡发展,先有间接金融,后有直接金融,间接金融业务占有量比直接金融大的不均衡状态。
银行体制构成要素:组织形式、框架结构、运行机制、业务分工、管理制度、构造方式、发展战略模式、运行环境、总体效应。
试述英国银行体制的构成及特征构成:(一)英格兰银行(中央银行)领导机构:董事会,最高决策机构。
董事会由总裁、副总裁及16名董事组成。
成员由政府推荐,英王任命。
正、副总裁任期5年,董事4年,轮流离任。
董事中有知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担任董事)(二)英国的银行1、零售性银行:英国银行系统的主体。
主要客户:个人和中小企业。
(1)清算银行:到1995年,英国共有34家清算银行。
“四大金刚”:巴克莱银行、劳合银行、米特兰银行和国民西敏士银行。
拥有庞大的分支网络,约占全国零售性银行所设分支机构的72%。
(2)划拨银行。
(国民划拨银行)于1968年正式设立。
1990年以前,划拨银行归英政府所有,隶属于邮政局,并利用全国21000多个邮政局营业处展开业务。
1990年,实行私有化,被联盟保险公司和莱斯特房屋互助协会收购。
(3)信托储蓄银行1817年,英国颁布了《储蓄银行法》,标志着现代信托储蓄银行的开始。
1976年,英政府通过了《信托储蓄银行法》,摆脱政府控制,开始全面办理银行业务,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合并,由原来的73家减少到只有4家。
1995年,分支机构达1235家,客户逾千万。
1995年10月,信托储蓄银行与劳合银行合并,共同组建劳合信托储蓄银行集团。
(4)英格兰银行银行部:根据1844年《皮尔条例》,英格兰银行的业务机构划分为银行部和发行部。
第六章 各国商业银行体制比较 《各国金融体制比较》PPT课件

第一节 各国商业银行不同体制特征比较
• 三、集中垄断程度及方式比较 • (一)集中垄断的程度比较 • 1.高度的国家集中垄断。 • 2.高度的私人集中垄断。 • 3.不充分的私人集中垄断。 • (二)集中垄断的方式比较 • 1.自然演进型。 • 2.人为干预促进型。 • 3.自觉抑制型。
第一节 各国商业银行不同体制特征比较
• (三)集中垄断的形式比较 • 1.兼并与统治。 • 2.合并。 • 3.控股制。 • 4.大金融集团制。 • 5.交叉董事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一节 各国商业银行不同体制特征比较
• 四、兼并与收购比较 • (一)并购的共同特征 • 1.强强联合,规模巨大。 • 2.跨国并购。 • 3.功能多样化。 • 4.发展中国家也加入其中。
第一节 各国商业银行不同体制特征比较
• (三)混合银行制度 • 在当代世界各国银行体制一体化、自由化和电子化、国际
化发展趋势的影响下,一些国家调整了自己的银行体制结 构。例如秘鲁,通过银行法调整了自己的银行体制,在基 本保留了原来相对专业化的银行体制前提下,允许从事综 合性业务的综合性银行存在,作为单独的一个类别与一般 商业银行并列。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例如菲律宾,允许 其国内的境外银行从事综合化银行业务。一些金融创新发 展迅速的国家,如美国在保留了原来较严格的专业化分工, 银行业务与证券发行业务、银行业务与担保业务分离的前 提下,银行业务的多样化和综合化趋势已相当突出。
• 二、电子网络化 • 三、业务综合化 • 四、资产负债结构多元化 • 五、表外业务强化 • 六、银行传统金融中介作用的弱化 • 七、机构国际化
第一节 各国商业银行不同体制特征比较
• (三)全国性银行分支行和地方性银行分支行混合制度 • 这一模式由于是地方性单一银行制度和全国性地方性分支
银行制度比较

第一章一、试比较各国商业银行的类型及名称。
1、美国的商业银行:按管理体制划分国民银行、州银行会员银行、非会员银行2、英国的商业银行:按业务性质划分零售性银行(清算银行)、商人银行、贴现行、外国银行3、法国的商业银行:按所有权划分存款银行(注册银行)国营银行、私营银行、受外国控制的银行4、德国的商业银行:按公私法规管理划分按私法设立:三大银行、区域性银行、私人银行、外国银行5、日本的商业银行:按区域划分都市银行、地方银行6、意大利的商业银行:普通银行——国有化商业银行:公立银行、国民利益银行7、新加坡的商业银行:按领取的营业执照划分领取全国性银行执照的商业银行、领取限制性银行执照的商业银行、领取境外执照的商业银行8、印度的商业银行:按所有权划分国有化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农村地区银行、外国银行9、中国的商业银行:二、各国商业银行外部组织形式模式有哪些?(一)单一银行制度(独家银行制)是指一家商业银行原则上只有一个营业机构,不能再设立分支行的一种组织制度。
美国为典型。
优点:1、防止垄断。
2、降低成本3、服务地方4、政策一致不足:1、限制了银行业务的开展,限制了银行的经营和业务创新,不利于规模效益的提高。
2、破产情况时有发生。
(二)分支行制度指银行可以在营业总机构之外,在国内或者国外开设分支机构,形成一个以总行为中心的庞大的银行网络体系。
典型国家是:英国等西欧国家和苏联、东欧国家、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三、各国商业银行内部组织形式模式有哪些?(一)业主型组织(二)支持型组织(三)企业家型组织(四)协作型组织四、英国为什么实行总分行制及实行总分行制的利弊。
指银行可以在营业总机构之外,在国内或者国外开设分支机构,形成一个以总行为中心的庞大的银行网络体系。
优点:1、资金雄厚、实力强大、易于集中统一指挥和调度,便于各行之间调剂资金的余缺。
2、业务种类多,服务范围广,抗风险能力强,稳定性高,竞争力强、安全有效,运营费用节约和形成网络、利于自动化和电子化的形成。
中美商业银行制度差异比较

Company name
Company slogan here
10
规模数量
Scale and number
中国商业银行
在中国,由于银行业务业务管制较 严,存款利率没有弹性,利率仍是 计划定价。 我国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受到一定 的约束。
稳妥推进利率市场化是促进我国金 融发展的重要手段。
Company name
经 营 模 式
表 外 业 务
规 模 数 量
收 入 结 构
资 产 结 构
Company name
Company slogan here
3
经营模式
Business model
美国经营模式发展历史: 混业经营—分业经营—混业经营
在19世纪以前,欧美各国的银行业实行的是混业经营,但1929—1933年遍 及欧美的特大经济危机打碎了这一制度。在这次危机期间,美国有5 700多 家银行倒闭,信用制度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从而引发了金融体系的全面崩溃。 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普遍发生了经济的滞胀现象,又由于受 到金融创新的冲击,美国金融监管当局一再放松分业管制,最终于1999年 11月4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1999年金融服务法》,废除了1933年制定的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彻底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的分业经营与分业 监管的局面。
Company name
Company slogan here
19
总结
Conclusion
1
混业经营将成为未来 银行业发展的主流。 由于业务发展、产品 创新、科技进步,传 统的而简单的分业经 营模式已不能适应现 代金融业的发展要求, 未来必将实行混业经 营模式。因此未来中 国银行业也应该向混 业经营方向进行改革。
西方主要国家的银行制度

•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10 月上午 7时32 分20.10. 2307:3 2October 23, 2020
•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10 月23日 星期五 7时32 分58秒0 7:32:58 23 October 2020
•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上午 7时32 分58秒 上午7时 32分07 :32:582 0.10.23
• 13、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 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Friday, October 23, 202023-O
ct-2020.10.23
• 14、我只是自己不放过自己而已,现在我不会再逼自 己眷恋了。20.10.2307:32:5823 October 202007:32
2、比较典型的“超贷”现象 3、金融领域中的业务分离主义和严格的金融限制 是日本银行的最大特色
表现:长短期金融分离、银行与信托业务分 离、银行与证券业务分离、众多的金融业务分工体系、 严格的金融限制。
•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1 0.2320. 10.23Fr iday, October 23, 2020
•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0.10.2 320.10. 2307:3 2:5807: 32:58October 23, 2020
•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10月23 日星期 五上午 7时32 分58秒0 7:32:58 20.10.2 3
1、中央银行-----法兰西银行 2、商业银行
又称存款银行,分国营和私营。可持有工商企 业的股份,但不得超过总股本的20%。
山东财经_外国银行制度比较_期末复习资料

1.银行体制的内涵及构成要素银行体制,是指银行体系的组织形式、框架结构、运行机制、业务分工、管理制度、构造方式、发展战略模式、运行环境和总体效应等相关金融要素的有机整体。
构成要素:组织形式、框架结构、运行机制、业务分工、管理制度、构造方式、发展战略模式、运行环境、总体效应。
2.金融倾斜的内涵:是指在世界各国金融发展中,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不均衡发展,先有间接金融,后有直接金融,间接金融业务占有量比直接金融大的不均衡状态。
第一章:1、试比较各国商业银行的类型及名称。
(1)美国的商业银行:按管理体制划分:国民银行、州银行;会员银行、非会员银行(2)英国的商业银行:按业务性质划分:零售性银行(清算银行)、商人银行、贴现行、外国银行(3)法国的商业银行:按所有权划分:存款银行(注册银行)、国营银行、私营银行、受外国控制的银行(4)德国的商业银行:按公私法规管理划分按私法设立:三大银行、区域性银行、私人银行、外国银行(5)日本的商业银行:按区域划分:都市银行、地方银行(6)意大利的商业银行:普通银行——国有化商业银行:公立银行、国民利益银行(7)新加坡的商业银行:按领取的营业执照划分:领取全国性银行执照的商业银行、领取限制性银行执照的商业银行、领取境外执照的商业银行(8)印度的商业银行:按所有权划分:国有化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农村地区银行、外国银行(9)中国的商业银行:2、各国商业银行外部组织形式模式有哪些?(一)单一银行制度⏹是指一家商业银行原则上只有一个营业机构,不能再设立分支行的一种组织制度。
美国为典型。
优点:1、防止垄断。
2、降低成本3、服务地方4、政策一致不足:限制了银行业间的竞争,使银行的经营和业务创新受到限制,不利于规模效益的提高。
(二)分支行制度指银行可以在营业机构之外,在国内或者国外开设分支机构,形成一个以总行为中心的庞大的银行网络体系。
典型国家是:英国等西欧国家和苏联、东欧国家、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5/13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马继玉
11
第三节 转轨型国家金融体制变革模式比较
一、总体战略模式比较
(一)概念比较
①激进式战略模式:在预先制定的方案基础上,以私有化为工具,对 原有计划经济体制进行迅速、根本性的改革。(俄罗斯为代表)
②渐进式战略模式:改革并不遵循一种固定和全面的方案,而是采取 综合性以及连续性的改革措施,对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渐进的、 局部的改革。(中国为代表)
2019/5/13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马继玉
8
①实行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相统一的单一银行体系 ②专业银行实行分口管理体制 ③排斥竞争,高垄断和低效率 ④取消商业信用,使信用形式单一化 ⑤国家主体银行成为一国发行中心、信贷中心、出纳中心和结算中心 ⑥信贷总量和投向实行计划额度管理 ⑦银行体系退化为“账房”和“资金管理局” ⑧缺乏弹性,渠道单一,资金纵向流动 ⑨银行成为国民经济的直接监督管理部门
2019/5/13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马继玉
2
第六章 转轨型国家金融体制比较
第一节 前苏联银行制度的演进 第二节 转轨型国家金融体制变革 第三节 转轨型国家金融体制变革模式比较 第四节 转轨型国家金融体制的国别比较
2019/5/13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马继玉
3
第一节 前苏联的银行制度
一、前苏联银行制度的演进
2019/5/13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马继玉
12
(二)中心任务比较
①激进式:创造同市场经济模式联结在一起的条件
②渐进式:生产的稳定
(三)效能比较
①激进式:强调果断地解决关键问题,按照目标模式迅速建立新体制
②渐进式:重新构建市场经济的现实基础,需要有一定的过渡时期, 因此所需时间较长
但是,当时的金融体系改革由于1991年末的苏联解体而中断
2019/5/13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马继玉
7
第二节 转轨型国家金融体制变革的起点
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大一统的银行体制
(一)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就是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全面、直 接的指令性计划管理。
(二)大一统的银行体制 特征:
(一)前苏联银行制度的建立
1917年11月苏联成立。并对当时俄国资产阶级私人银行进行了国有化。 1918年4月,建立苏维埃共和国人民银行。 1921年新经济政策。重新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家银行作为中
央银行。
2019/5/13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马继玉
4
1921-1929新经济时期建立的银行信用机构: 俄罗斯工商银行 农业信用体系 公用事业银行体系 对外贸易银行 合作信用体系、相互合作社等
一、俄罗斯金融体制的演变与特征
(一)俄罗斯的金融体系
①中央银行→在苏联国家银行基础上改造; ②商业银行→大部分为股份制银行,绝大部分为公司、个人企业经营; ③外资银行→已有10 余家; ④金融市场→股票交易、外汇交易、国债交易市场等;
⑤金融工业集团→一种工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互融合的新型经济组织。
2019/5/13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马继玉
13
二、具体路径与方法比较
(一)“休克疗法”
强调转轨是一种涉及制度、体制和机制转变的全面改革。
俄罗斯“休克疗法”的政策措施具体包括: ①短期内一次性全面放开物价 ②全面和急速推行私有化 ③实现无赤字预算的财政货币政策 ④对外经济活动的自由化 ⑤实行本币的自由兑换,开放外汇市场
2019/5/13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马继玉
9
(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大一统的银行体制的弊端:
①中央银行严重缺乏独立性 ②中央银行功能异化 ③银行行为扭曲,成为会计和审计职能部门 ④银行系统在执行信贷功能时完全被动 ⑤机关行政式的管理办法大大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效率
2019/5/13
马继玉
6
二、前苏联80年代90年代初的改革
1990年12月,公布《苏联国家银行法》,全面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重的一 部重要金融立法。表现在: 二级银行制度 央行独立性加强 央行转变为经济手段对货币信贷进行管理
《苏联银行与银行业务法》,商业银行体系特点: 新型的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具有独立地位 商业银行间开展自由竞争
2019/5/13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马继玉
14
(二)“实验室方式”
在改革过程中,先在某些地方进行改革的试验,试验成功后再将改革 的范围扩大到全国。有两种方法:
①中央政府指定某地区进行试点; ②地方政府进行摸索、设计方案。
2019/5/13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马继玉
15
第四节 转轨型国家金融体制的国比较
2019/5/13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马继玉
5
(二) 1930年代信用改革
1. 取消商业信用,实行直接的银行信贷 2. 银行职能的集中
苏联国家银行成为“三大中心”: 全国短期借贷中心、 全国非现金结算中心、 全国现金出纳中心。
3. 银行体系的集中统一
2019/5/13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马继玉
10
二、转轨型国家经济金融环境的特殊性
(一)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混合的经济金融环境
(二)不断变动的社会经济环境
(三)过渡性的金融环境
①欠发达的货币信用制度 ②银行系统有大量坏帐和风险贷款 ③金融行为对经济利益、利率等金融信号反应不灵敏,金融杠杆缺乏弹性 ④金融市场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Comparisons of Foreign Bank System
山东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
马继玉
经济转轨型国家金融体制比较
经济转轨型国家是指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 那些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进行转换的国家。
包括:中国、苏联解体后的各国、东欧国家等。 以及古巴、越南、蒙古、朝鲜等国。
2019/5/1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马继玉
16
(二)俄罗斯金融体制的特征
1.俄罗斯金融自由化改革独具特色 2.二级银行体制虽已建成,但有待完善 3.俄罗斯银行体系的金融中介作用较弱 4.俄罗斯有价证券市场相对发达 5.俄罗斯股票市场作用有限 6.俄罗斯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