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C-宋代文学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宋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宋代文学

重庆三峡学院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谢建忠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二○○六年四月二十八日第五编宋代文学绪论(四课时)绪论要点:绪论共分五节,主要从宏观上描述高度繁荣的文化对诗文的影响、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弘扬、宋代作家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城市繁荣与词的兴盛、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等,勾勒宋代文化与文学关系,及宋代文学概貌。

第一节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一、要点:1、国策与理学。

宋代崇文尚武,重用文臣,使士大夫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形成士大夫特有的精神风貌。

理学尽管尚未成为官方意识,但却是士大夫阶层主体意识的理论依据,宋代文人热衷讲道论学,其议论还旁溢到诗歌中去。

2、文以载道说盛行。

宋代士大夫在政治和学术上都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十分重视诗文的政治教化功能。

儒家一向重视“文”与“道”的关系,《文心雕龙》表述其为“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唐代韩愈倡导“文以贯道”思想,晚唐五代应者寥寥,直到宋代才真正高度重视文道关系。

宋初柳开、穆修开始,宋人反复讨论文道关系,虽然他们具体看法不一致,如柳开、石介观点激矫偏颇,欧阳修观点平正通达,但总体都对“文以贯道”认同。

理学家也兴趣浓厚地讨论这一问题,周敦颐率先提出了“文所以载道”(《周子通书文辞》)的新命题,更加强调“道”的第一性,而“文”却仅被视为一种负载工具,朱熹痛驳“文以贯道”说,并对“文以载道”说作了更深入的阐述。

“文以载道”说在宋代文坛上占据着统治地位,例如苏轼的文道观实质上与“文以载道”说相当接近,只是他的“道”内容较宽泛而已。

“文以载道”说其实是一种价值观,它把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置于审美功能之上,这种观点如被推上极端,就形成了二程的“作文害道”,根本上否定了文学。

宋代多数文学家强调“道”的同时并未放松对“文”的追求,但宋代诗文说教显然比唐代浓厚,这不能不归咎于“文以载道”说的流行与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史之宋代文学概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之宋代文学概说.

第一章宋代文学概说一、宋代社会文化背景1、崇文抑武的国策“杯酒释兵权”;官僚大多出身于文人;文官待遇的优厚;军事力量的孱弱2、城市经济的繁荣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士大夫优裕的生活;词的兴盛与传播;3、民族矛盾的激化4、理学的兴盛5、高度成熟的文化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

(王国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二、宋代文学成就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处于转型时期,一方面传统的诗、文和源于民间的词已经高度成熟、定型,另一方面新兴的话本小说、戏剧等叙事文学开始登上文学殿堂,为后世元、明、清文学重心的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代文学成就——诗歌1、宋代非常重视诗歌创作。

诗人众多,著作大盛。

而且,宋诗也表现出不同于唐诗的独特风貌。

清吴之振《宋诗钞》说:“宋人之诗,变化于唐,而出其所自得,皮毛落尽,精深独存。

2、与唐诗相比,宋诗呈现出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特点。

3、唐诗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宋诗内敛温和,平淡瘦劲;唐诗外扬热烈、色泽丰美。

各有千秋,各有所长。

宋代文学成就——散文宋代散文成就超过唐文,表现在:1、文体多样化。

欧苏吸收骈文辞采、声调之长,以构筑古文的节奏韵律之美。

2、融合古文的议论、叙事和抒情三种功能,使古文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更好地结合起来。

如欧苏之文。

3、风格丰富多彩,整体上平易畅达,简洁明快,更切于实用,奠定了以古文为主,骈文为辅的文章局面。

宋代文学成就——词1、流派众多,名家辈出,佳作如林。

2、完成了词体的建设,艺术手段成熟。

词的声律、章法、句法都建立了严格的规范。

3、在题材和风格上,开拓了广阔的领域。

题材应有尽有。

风格上婉约和豪放,清新与秾丽并存。

三、宋词的繁盛和发展宋词的繁盛词是宋代最引人注目,最具代表意义的文学样式。

宋代是词创作的鼎盛时期。

宋词繁盛的原因1、宋代城市经济的高度发展2、宋代社会的阶级特点3、宋代文人的创作心态4、唐五代词的传承与影响宋词的发展北宋前期词坛概况:北宋前期,词的创作出现兴盛的局面,柳永、晏殊、欧阳修等代表着这一时期词坛的最高成就。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一、先秦文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集,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书面诗歌文集之一2.《楚辞》是楚国文学的代表作,是由屈原等人创作的一系列抒情诗歌组成。

3.儒家经典如《论语》、《大学》等作品包含了大量的文学元素,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

二、秦汉文学(公元前221年-220年)1.《楚辞》在此时期继续流行,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2.开始出现骈文和辞章等文体,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有司马迁的《史记》。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220年-589年)1.出现了较为丰富的散文作品,如阮籍的《咏史》、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

2.出现了诗歌创作上的重大突破,如曹操的“钟鸣鼎食之家”、杨修的“醉里挑灯看剑”等脍炙人口的名句。

四、唐代文学(618年-907年)1.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以诗歌为主要表现形式。

2.杜甫、李白、白居易等著名诗人活跃于此时期,他们的作品创造了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

3.杜牧、韩愈等也是当时重要的诗人,他们的作品多以平实、婉约为特点。

五、宋代文学(960年-1279年)1.出现了以欧阳修为代表的宋词,其特点是婉约、柔和、婉转。

2.苏轼、辛弃疾等著名诗人为宋代文学增添了许多亮点。

六、元明清文学(1279年-1912年)1.元代文学主要是元曲,以白话的散曲为主要表达形式,富有戏剧性和娱乐性。

2.明代文学继承了元曲的创作传统,突出了实事求是的文风,杨时中、文征明是当时的重要作家。

3.清代文学以诗文为主,代表作有纳兰性德的《长相思》等。

以上只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一部分重要知识点,每个时期都有许多具体的作品和文学流派,涉及到的文学名家众多。

通过了解古代文学史,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对于理解中国文化和文学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_袁行霈_宋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_袁行霈_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概说宋代文学的背景、发展分期与历史地位一、宋代经济文化的繁荣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二、宋代文学的发展与政治、士风的关系。

三、宋代文学的发展分期与历史地位第一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第一节宋初文坛北宋开国不久,就有柳开等人提出文学复古理论,反对晚唐五代浮靡文风,但当时的诗文创作,主要还是沿袭晚唐五代风格,只少数作家如王禹偁、杨亿等人的创作呈现了一些新的因素。

1,宋初诗歌的“三体”。

(1)“白体”。

(2)“西昆体”。

(3)“晚唐体”。

2,王禹偁。

在宋初文坛上,最为优秀的作家当推王禹偁。

他的诗文对宋代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二节北宋诗文革新1,诗文革新的政治、文化、学术背景2,文风、诗风新变的历程和实绩。

3,欧阳修在北宋诗文革新中的核心地位和主要贡献。

在欧阳修之前和同时,有穆修、苏舜钦、尹洙等人提倡古文;苏舜钦、梅尧臣等人致力于探索新的诗风。

他们都对诗文革新的最终成功作出了贡献。

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重要作家,都得到欧阳修的识拔和引荐而知名文坛。

他们都被后人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

第三节欧阳修的诗文创作成就1,欧阳修的生平和学术。

2,欧阳修的散文。

欧文创造了一种平易自然的新风格。

他的创作实绩和古文理论相辅相成,开创了一代文风。

3,欧阳修的诗歌初步表现出了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特点,已明显从宋初诗风的局限中摆脱出来,以较为宏大的创作格局、畅达健朗的风格意趣初步奠定了时代新风。

欧诗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第四节苏舜钦与梅尧臣苏舜钦和梅尧臣是诗风和文风变革的重要支持者和参与者。

1,苏舜钦生平经历。

苏舜钦的诗歌以雄豪奔放为特色,政治色彩和议论色彩都十分浓厚。

苏舜钦又擅长古文。

2,梅尧臣的生平经历。

梅尧臣诗歌不论关怀民生还是抒情写景,都以平淡深远为特点。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欧阳修《六一诗话》:“子美笔力豪隽,以超迈横绝为奇;圣俞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

”二人都以杰出的创作成就在宋诗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库--宋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库--宋代文学

第五编宋代文学绪论一、填空1、“四大书院”指、、和。

2、提出“以俗为雅”命题的有、、。

3、叶夑《原诗》说:“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

宋之、、、、,皆愈之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二、简答1、简述宋代的“文以载道”说。

2、简述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革新。

3、简述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通变。

4、简述宋词的突出艺术成就。

第一章宋初文学一、填空1、宋初诗歌三体指、和。

2、晚唐体的盟主是。

3、《山园小梅》的作者是,其中“、”一联被称为咏梅绝唱。

4、王禹偁散文代表作有、和等。

二、简答1、什么是白体?2、王禹偁诗的特点是什么?3、什么是晚唐体?晚唐体有哪些主要诗人?4、什么是西昆体?三、论述1、简述宋初散文复古的思潮。

2、简述西昆体主要艺术特征及缺陷。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词风前期的演变一、背诵篇目: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二、填空1、“北宋倚声家初祖”是,其“情中有思”的代表作是。

2、在宋代词史上,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其最能体现清新明畅的风格。

3、欧阳修词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抒发作者,如著名的《朝中措·平山堂》。

4、成为后来豪放派滥觞的词人是,其代表作是《》()。

5、“张三中”得名是因写“,,”;“张三影”得名是因写“”、“”和“”。

6、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视张先词为“”。

7、王安石的怀古、咏史词是《》、《》。

8、近人夏敬观指出慢词“始盛于,大成于。

”9、清人冯熙说欧阳修词“疏俊开,深婉开。

”10、“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的《》()。

三、简答1、欧阳修词的开拓。

2、张先词新变的主要方向。

3、柳词对慢词的贡献与影响。

四、论述1、柳永词的体式、内容和语言有哪些创新?2、柳永词的主要艺术表现方法有哪些创新?影响如何?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新一、背诵篇目:《醉翁亭记》。

二、填空1、欧阳修议论文《》揭露批评高若讷的卑劣行为,《》针对保守势力驳斥了其谬论;其记叙文如《》一类历史散文言之有物,其亭台记代表作是《》,其文赋代表作是《》;其散文中《》最为简洁流畅、纡徐委婉、平易自然。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整理一、先秦时期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含了来自不同国家的305篇诗歌,以叙述周朝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为主题。

2.楚辞:楚辞是先秦时期楚国的一种诗歌形式,表达了爱国之情和个人感情。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离骚》和《九章》。

3.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古代中国历史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是史书和编年体的文章。

二、汉代文学1.《汉乐府》:乐府是指汉代时期的各院的乐章,包括了歌谣、民歌、舞曲等多种形式,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情感。

2.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是汉初的一位重要文学家,他的作品《长门赋》被誉为中国古代最早的辞章之一三、魏晋南北朝文学1.《曹操集》: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观沧海》等被收录在《曹操集》中。

四、唐代文学1.《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之一,收录了唐代各个时期的优秀诗歌。

2.杜甫: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反映社会现实和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为特点,被誉为“诗史”。

五、宋代文学1.宋词: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种诗歌形式,其风华绝代,以唯美、细腻、婉约的风格著称。

2.苏轼:苏轼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文学家,他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被誉为“文学宗师”。

六、元明清文学1.《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描写唐三藏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神话小说。

2.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四部长篇小说。

以上只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的一部分知识点整理,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历程非常复杂和庞大,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古代文学,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人们的思想感情,对于研究中国文化和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宋代文学-宋诗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宋代文学-宋诗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宋代文学-宋诗1、宋初三体:一以当时的一些达官贵人如徐铉、李昉等为代表,以白居易为师,诗风平易浅俗,是当时的主流诗歌,此为白体诗。

一以稍后的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以李商隐为师,辞藻华丽,讲究用典,是白体之后的诗坛主流,此为西昆体。

一以魏野、林逋等隐士为代表,以贾岛、姚合为师,多用白描手法写隐逸生活,诗风清苦,此为晚唐体。

2、苏梅:苏舜钦在诗歌上创作上与梅尧臣齐名,人称苏梅。

3、半山体:王安石退居江宁后,诗风发生了重大变化,远离了政治、社会,多写山水自然。

形式上以绝句为主,很少长篇古体;艺术上讲究炼字、对仗,意境优美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后人将他这一时期的诗风称为“半山体”。

4、苏黄:在宋代,黄庭坚被认为是与苏轼并驾齐驱的诗人,称之为“苏黄”。

5、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这是黄庭坚的创作方法,就是对前人的作品加工改造,一是不改变前人作品的意思,但用新的语言来表达;一是袭用前人的语言,但表达的是新的意思。

6、江西诗派:南宋初,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将黄庭坚、陈师道等二十余人列为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是在黄庭坚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的众多特点,讲究用典,生新瘦硬,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派。

7、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家):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家”,指的是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这四大家虽然早期曾受江西诗派影响,但除尤袤外,其他三人均能跳出江西诗派的樊篱,自创面目。

8、永嘉四灵:永嘉四灵。

指的是浙江永嘉(今温州)的四位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赵师秀(字灵芝)、翁卷(字灵舒)。

他们的诗以贾岛、姚合为宗,多为近体,喜用白描,不用典,主要描写山水自然和自我感受,境界狭窄,讲究苦吟,诗风单一。

9、江湖诗派:江湖派是稍晚于四灵,并受四灵影响的一个诗派,因作品多收入《江湖集》而得名。

他们多为落第文人、江湖清客。

诗风不一,有的粗犷豪放,有的幽静清苦,有的新奇,有的旷达。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五编宋代文学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1单选题1.最早起来反对五代体的古文运动先驱者是() [单选题] *A.王禹偁B.林逋C.柳开(正确答案)D.穆修2.宋初文坛复古思潮中的过渡性作家是() [单选题] *A.柳开B.田锡(正确答案)C.杨亿D.穆修3.宋初继柳开之后专力作古文的作家是() [单选题] *A.林逋B.田锡C.王禹偁D.穆修(正确答案)4.王禹偁晚年自编的文集是(A) A.《小畜集》B.《河东先生集》C.《穆参军集》D.《嘉祐集》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王禹偁在学习白居易的同时,更重视和推崇的唐代大诗人是(D) A.李白B.韩愈C.王维D.杜甫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宋初“三体”诗中,王禹偁应属() [单选题] *A.白居易体(正确答案)B.晚唐体C.西昆体D.宫体7.“西昆体”的代表作家是() [单选题] *A.李维B.丁谓C.钱惟济D.杨亿(正确答案)8.“西昆体”能够形成一个诗歌流派的重要标志是() [单选题] *A.学习李商隐的近体律诗B.重视昆体工夫C.《西昆酬唱集》的编撰结集(正确答案)D.《武夷新集》的结集1.北宋初年倡导复古并坚持写作古文的作家有(ACD)。

A.田锡B.林逋C.柳开D.穆修E.刘筠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所谓“宋初‘三体’诗”,指的是()。

*A.白居易体(正确答案)B.晚唐体(正确答案)C.五代体D.西昆体(正确答案)E.宫体3.下列家属于西昆派的有()。

*A.田锡B.杨亿(正确答案)C.王禹D.刘筠(正确答案)E.钱惟演(正确答案)4.下列作家属于北宋初期的有()。

*A.柳开(正确答案)B.王禹(正确答案)C.杨亿(正确答案)D.穆修(正确答案)E.贺铸5.杨亿是(BC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编宋代文学绪论一、填空1、“四大书院”指、、和。

2、提出“以俗为雅”命题的有、、。

3、叶夑《原诗》说:“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

宋之、、、、,皆愈之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二、简答1、简述宋代的“文以载道”说。

2、简述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革新。

3、简述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通变。

4、简述宋词的突出艺术成就。

第一章宋初文学一、填空1、宋初诗歌三体指、和。

2、晚唐体的盟主是。

3、《山园小梅》的作者是,其中“、”一联被称为咏梅绝唱。

4、王禹偁散文代表作有、和等。

二、简答1、什么是白体?2、王禹偁诗的特点是什么?3、什么是晚唐体?晚唐体有哪些主要诗人?4、什么是西昆体?三、论述1、简述宋初散文复古的思潮。

2、简述西昆体主要艺术特征及缺陷。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词风前期的演变一、背诵篇目: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二、填空1、“北宋倚声家初祖”是,其“情中有思”的代表作是。

2、在宋代词史上,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其最能体现清新明畅的风格。

3、欧阳修词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抒发作者,如著名的《朝中措·平山堂》。

4、成为后来豪放派滥觞的词人是,其代表作是《》()。

5、“张三中”得名是因写“,,”;“张三影”得名是因写“”、“”和“”。

6、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视张先词为“”。

7、王安石的怀古、咏史词是《》、《》。

8、近人夏敬观指出慢词“始盛于,大成于。

”9、清人冯熙说欧阳修词“疏俊开,深婉开。

”10、“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的《》()。

三、简答1、欧阳修词的开拓。

2、张先词新变的主要方向。

3、柳词对慢词的贡献与影响。

四、论述1、柳永词的体式、内容和语言有哪些创新?2、柳永词的主要艺术表现方法有哪些创新?影响如何?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新一、背诵篇目:《醉翁亭记》。

二、填空1、欧阳修议论文《》揭露批评高若讷的卑劣行为,《》针对保守势力驳斥了其谬论;其记叙文如《》一类历史散文言之有物,其亭台记代表作是《》,其文赋代表作是《》;其散文中《》最为简洁流畅、纡徐委婉、平易自然。

2、梅尧臣论诗说“,”。

3、宋诗畅尽而“”的特点,在苏舜钦诗中已见端倪。

4、王安石散文风貌被清人刘熙载称为“”。

5、王安石咏史诗的代表作是《》、《》。

三、简答1、“太学体”的产生与消亡。

2、欧、梅等人的诗歌主张。

3、王安石诗歌前后期的变化。

4、“三十六”体。

四、论述欧阳修的文论和散文创作有哪些主要成就?第四章苏轼一、填空1、苏轼《自题金山画像》:“问汝平生功业,。

”2、韩愈文依靠和、等手段来取得气势的雄放,而苏轼文却依靠、的方式达到了同样的目的。

苏文,而语言却,这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之一。

3、“不识庐山真面目”、“雪泥鸿爪”出自苏轼的、。

4、清人赵翼评苏诗:“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

”(《瓯北诗话》)5、苏轼在《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中以“,”来比喻多元审美情趣和对各种不同风格的欣赏倾向。

6、近人陈衍说:“余谓诗莫甚于三元,、、也。

”(《石遗室诗话》)7、苏轼《祭张子野文》说张先“,。

”8、金人元好问认为东坡词“,。

”(《新轩乐府引》)9、苏词既向开拓,也朝拓展。

10、苏轼较成功的“以诗为词”表现手法有二:一是,二是。

11、宋人胡寅《酒边集序》称苏词:“,,,,,。

”即揭示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类作品所创造的一种新美学风范。

12、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说:“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而作歌,,,弄笔者始知自振。

”13、苏诗不仅影响的诗歌,而且对明代的和清初的有重要启示;苏轼的直接为南宋所继承,形成了与平分秋色的;苏轼的小品文,是明代散文的渊源,直到清代的、散文中仍可时见苏文的影响。

二、简答1、简述苏轼人生观及主要经历。

2、简述苏轼的散文文论。

3、简述苏轼诗歌的题材类型。

4、简述苏轼诗歌在元祐诗人中的特点。

5、简述苏轼的意义与影响。

三、论述1、苏轼散文的主要类型及艺术成就是什么?2、苏轼诗歌的艺术成就及主要风格是什么?3、苏轼的词学观是什么?4、苏轼对词境的开拓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苏词的“以诗为词”表现手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五章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一、解释:江西诗派二、填空1、1、江西诗派“一祖三宗”是指、、、。

2、陈师道以冥心孤往的苦吟形成了诗风,正是“有意为拙”的典型例子。

3、曾季貍《艇斋诗话》说“后山论诗说,东湖论诗说,东莱论诗说,子苍论诗说。

入处虽不同,然其实皆一关捩,要知非不可。

”4、自身的演变同时也代表着北宋诗风向南宋诗风的转变。

5、和都是江西诗派诗风转变的关键人物。

6、“新体”指晚年诗风的主体风格。

三、简答1、简述黄庭坚诗歌的特点。

2、简述“黄庭坚体”(或“山谷体”)。

3、简述“江西诗派”4、简述江西诗派的演变过程。

四、论述1、黄庭坚诗歌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2、黄庭坚诗歌创作有哪些鲜明的艺术特点?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一、填空1、苏门词人群以为领袖,还有、、等,此外和也与苏门词人过从甚密。

2、大晟词人群以为主帅,还有、等。

3、苏轼重抒情言志的自由,其词胜于;周邦彦重词的协律可歌,对的追求重于对的开始。

其后就是沿这两种方向分别发展。

4、晏几道词艳而不俗,浅处皆深,从和两个层面上把《花间集》以来的艳词小令艺术推展到了极致,故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说叔原“《》,。

”5、秦观和晏几道一样,都是“”(冯煦《蒿庵论词》),淮海词妙处在于。

秦观和晏几道皆长于情景结合,但二人取景角度有所不同,晏词多取为意象,秦词常用来铸境。

6、苏轼开创了以词抒写的新格局,而秦观另辟一途,把深沉的辛酸苦闷融注在之中,即周济所说的“,又是一法”(《宋四家词选》眉批)。

7、秦观词语言清丽淡雅,周邦彦得其,而发展为精雕细琢的,李清照得其,而朝更加的方向发展。

8、贺铸《青玉案》得名句是“若问闲愁都几许,,,。

”9、贺铸一方面沿着苏轼的道路,写自我豪侠气概,开辛词先河,另一方面,又继承晚唐的语言风格,而影响到南宋等人。

10、周邦彦所作咏物词既多,又将身世之感等与所咏之物融为一体,为南宋咏物词开启了的门径。

二、简答1、简述黄庭坚词学习苏轼和柳永的情况。

2、简述晏几道词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3、简述秦观词的主要特点。

4、简述周邦彦词的主要题材和类型。

三、论述周邦彦词的主要艺术特征是什么?第七章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一、填空1、继元祐词人而登上词坛的是以、、、、和等为代表的南渡词人。

2、李清照在理论上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提出了词“”之说。

3、清人李调元《雨村词话》卷三说:“易安在宋诸媛中,自,不在、之下。

”4、朱敦儒词继承和发展了抒情自我化倾向,具有鲜明的特点。

5、南渡词风由柔丽婉向豪情悲慨的转变,以最为典型。

6、岳飞代表作是《》()。

二、简答1、简述李清照词论的主要内容。

2、简述李清照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简述李纲词代表作的意义和影响。

三、论述李清照词有哪些独创性?第八章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一、解释:1、陆游2、诚斋体二、填空1、中兴四大诗人是、、、。

2、陆游诗影响南宋后期诗人、、等人。

3、杨万里最著名的小诗是《》、《》等。

4、范成大诗中价值最高的是和。

三、简答1、简述陆游诗歌的渊源。

2简述“诚斋体”3、简述范成大田园诗、使金纪行诗的主要特点。

四、论述陆游诗歌的主要成就是什么?第九章辛弃疾和辛派词人一、填空1、12世纪下半叶,以、、、、和等词坛主将为代表的“中兴”词人群把词的创作推到高峰。

2、唐五代以来,词中先后出现了三种主要类型的抒情主人公,即唐代时的,北宋时的和南渡初年的。

辛弃疾登上词坛则拓展出了。

3、张孝祥一方面学苏轼的“”,以“诗人之句法”抒发壮志豪情,另一方面融的浪漫精神,以自在入神之笔表现其超迈凌云之气和潇洒出尘之姿。

4、如果说辛弃疾是以文为词,那么几乎可以说是“以词为文”。

5、刘过的《龙洲词》第一次展现了南宋后期特殊的文士群体即的形象精神。

二、简答1、简述辛派词人的主要创作特征。

2、简述宋代目录学文献对词体的认同。

三、论述1、辛弃疾对词境有那些开拓?2、辛弃疾词的主要艺术成就是什么?第十章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一、填空1、、、和、等属辛派后劲人物。

2、、、、和等以姜夔的“雅词”为典范,注重,,追求的艺术情趣,词的题材以为主,讲究。

3、融合了辛、姜二派的长处,而自成一家。

4、浙西词派奉词为圭臬,曾形成“家白石而户玉田”的盛况,使、一时黯然失色。

5、“二窗”指、。

6、与并称“双白”二、简答1、简述姜夔恋情与咏物词的特点。

2、简述姜夔词的主要风格和艺术特点。

3、简述吴文英词的艺术特征。

第十一章南宋的散文和四六一、填空1、岳飞政论文代表是《》。

2、胡铨政论文代表是《》。

3、辛弃疾政论文代表是《》和《》。

4、陈亮政论文代表是《》。

5、南宋笔记散文记游的有陆游《》和范成大《》,学术论著中含生动有趣散文的有陆游《》、洪迈《》、罗大经《》和周密《》。

6、南宋前期最重要的文选是编的《》,南宋后期是编的《》。

7、南宋前期四六文的代表是的《》,此外的《》和的《》,也很有个性。

南宋末、的四六文词伟气壮,慷慨激越,一扫晚宋四六的衰弊之气。

二、简答简述朱熹的文论。

第十二章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一、解释:1、“永嘉四灵”2、江湖派二、填空1、永嘉四灵指、、、等四人。

2、江湖派诗人的主要代表是、。

3、南宋末遗民诗人主要有、、、等。

4、元好问诗最著的是“”。

5、《颖亭留别》中的名句是“,。

”6、元好问在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代表作是《》。

三、简答1、简述永嘉四灵派。

2、简述江湖派诗人。

3、简述宋末爱国诗人的两大群体。

4、简述元好问的诗论及创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